《乡愁》全诗鉴赏

2024-08-03

《乡愁》全诗鉴赏(共10篇)

篇1:《乡愁》全诗鉴赏

杜甫《伤春五首》全诗鉴赏

伤春五首

杜甫

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

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蒙尘清露急,御宿且谁供。

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

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远,萧条万事危。

鬓毛原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

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傧。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幔:帐幕。

《伤春五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时杜甫在阆中。先年十月,吐蕃侵入长安,代宗走避陕州,次年春蜀地方知,杜甫为此写了这组诗。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这两句是说,蜀地的.春日天气晴和,春风轻吹,掀动幔帐,一池春水荡漾,两岸草色碧绿,一派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象。诗句清新明快,写景如画,对仗工整。

篇2:《乡愁》全诗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参考译文

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

2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阒菀粞赌训茫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一:

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首仅有八句的五言律诗,但作者是以无限的爱国激情和炽热的思乡情感写成的,因此,它在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颂的杰作。

全诗从“望”写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开始诗人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战乱造成的凄凉画面,原来繁华的长安帝都,如今成了破乱不堪的断壁残垣,虽说山河还在,但已面目全非。一个“深”字描绘出荒凉的景象,杂草已经长了很深却没有人来管理。这开头两句,为全诗的主题,作了自然而生动的辅引。紧扣“春望”的题目,接着写出看到这般惨景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离别妻室儿女,千里迢迢去长安投奔肃宗皇帝,共谋兴国大业,不想如今已是国破凋敝,民不聊生,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感念之时,仿佛那花儿都跟着流泪;再加上离别亲人的伤怀,一听到鸟儿的叫声,都能震惊不安。前一句用了一个“溅泪”,后一句用了一个“惊心”,从而有力的加深了诗句的特殊效果。不是一般的流泪,而是一个泪珠一个泪珠、叭嗒叭嗒地往下滴落,如果静心细听,仿佛能听到泪珠的声音,说明伤心已经到了极点,这正好给下一句,一听到鸟儿叫就心惊不安作好前呼后应。这种拟人夸张的描写,正是前人所说的“加一倍写法”,它比平直的抒发悲怀,效果更加深切、更为感人。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景,后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一直打了一年多,从去年的三月打到今年的三月,战争不知毁掉了多少人家的生命财产。从这字里行间,我们不但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而且看到了战火中的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拖儿带女,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这两句是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祈求和平的呼喊。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曾几度举家迁徙,几乎没过过安定的日子,如今和家人天各一方,连一封家书都难以见到。“抵万金”的比喻,写出了诗人思念亲人的焦虑心情。

诗写到结尾时,诗人把满腹的凄楚、悲愤一下子喷涌出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9岁才结婚,投奔肃宗途中遭叛军俘获,在长安潦倒十余载,又因上书营救宰臣被贬,这重多的磨难,使他50岁就满头白发,而且越抓越少,少的连结冠的簪子都插不住了。至此,一个爱国思家的诗人形象,鲜明地树立在人们面前,千百年来,这个高大的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的称颂。

赏析二: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篇3:古诗江南全诗鉴赏

江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江南

朝代:两汉

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篇4:无题的全诗鉴赏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文解释】

相见不容易,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春蚕吐丝直到死了才吐尽,蜡烛烧成灰烬,烛泪才流干。早晨照镜子忧愁年华消逝,乌黑的鬓发变成白发,夜里吟诗只觉得月光寒冷。蓬山离这里没有多少路,请青鸟作为信使常去殷勤探望。

【注解】: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丝:和“思”谐音。

蓬山:此处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鸟,传信的使者。

【韵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一:

诗人描写了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并以“春蚕”、“蜡炬”来比喻呕心沥血至死不移的深情。全诗缠绵悱测,刻骨铭心,构思精巧,比喻贴切,优美精辟,撼人心弦。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赏析二: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篇5:李益《行舟》全诗及鉴赏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鉴赏一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1]

鉴赏二

这是一首抒写游于思乡情怀的诗作。一般写思乡情深之作,不免有哀婉之辞,但这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读来别有一番情韵。

一叶小舟行驶在扬子江中,岸上绿柳飞絮,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在赏识着那随波荡漾的点点红菱。看来诗人悠闲得很。然而,面对这江水碧澄、红菱泛波的明媚春色,诗人为什么毫不动容?莫非那随风入怀的柳絮,使他回忆起“杨柳依依”的离乡之日?莫非一年一度的春色使他想到久羁异乡的处境?细心的读者在细研诗意之时,心中不免会生出这些疑窦。

如果说,读前两句时读者的疑窦还是一种敏感的猜测,那么后两句诗则给了一个明证。“闻道风光满扬子”。春到扬子,人所共见,诗人却只是听人道来,可见他对这大好春光是既不想看,也不愿看,毫无兴趣的了。难怪他斜卧舟头,不理会那撩人的红菱碧波哩!那么他行舟江上又是为何呢?“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被一腔乡愁所驱而来到江上的。怪不得那善解人意的柳絮会逐舟而来,扑入游子的襟怀!“天晴”二字大有深意。晴天丽日正是游春的大好时日,诗人却要趁着此际登楼望乡,也许他以为天晴气爽,可以极目千里、望断云天吧?尽管诗人没有明说,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他的用心。

篇6:《山居秋暝》全诗鉴赏

写出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松林静而溪水清,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耐人寻味,格韵高洁,相辅相成,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

一场秋雨过后,二者又互为补充,含蕴丰富。

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明月松间照,竹喧归浣女,月照松林是静态,时近黄昏,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浣女归而渔舟从。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清泉石上流”出自 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山居秋暝》的第三四句,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遂到天成,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顺应天意的心理,王孙自可留!”本来,颔联侧重写物,秋山如洗,故称山居,日落月出,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

如此清秋佳景,因景生情,写出那无忧无虑,所以就决然归隐了,唐诗宋词是我们小时候必须背诵的。

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相得益彰,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王孙自可留,忘怀世事,” 这首山水名篇,话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象得趣。

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什么,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晚岁加以平淡,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莲动下渔舟,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注释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洁净纯朴,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现在大家知道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什么了,全诗动静结合,以人和而望政通,此诗以一“空”字领起,风雅情趣,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中国古代人类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随意春芳歇,明月松间照,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

篇7:寒食全诗及鉴赏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重点字词解释:

①子推,重耳(献公子)徽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盂云卿抱树而死。晋文公于是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鉴赏: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入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扛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村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寒食》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作者(盂云卿)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篇8:《述怀》魏征唐诗全诗鉴赏

《述怀》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诗作,全诗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诗。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述怀①

中原初逐鹿②,投笔事戎轩③。

纵横计不就④,慷慨志犹存⑤。

杖策谒天子⑥,驱马出关门⑦。

请缨系南越⑧,凭轼下东藩⑨。

郁纡陟高岫⑩,出没望平原⑪。

古木鸣寒鸟⑫,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⑬,还惊九逝魂⑭。

岂不惮艰险⑮?深怀国士恩⑯。

季布无二诺⑰,侯嬴重一言⑱。

人生感意气⑲,功名谁复论⑳。

【注释】

①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

②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逐鹿:比喻争夺政权。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③投笔: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有来羣后,捷我戎轩。”

④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不就:不被采纳。

⑤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⑥杖:拿。策:谋略。谒:面见。

⑦关:潼关。

⑧请缨[yīng]:出自《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终军:字云长,汉武帝时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⑨凭轼:乘车。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下:是敌人降服。东藩:东边的属国。

⑩郁纡[yù yū]: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 陟[zhì]:登。岫[xiù]:山。

⑪出没:时隐时现。

⑫古木:老树。

⑬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

⑭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九:表示多次。

⑮惮:畏惧、害怕。

⑯怀:感。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恩:待遇。

⑰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诺:答应,诺言。

⑱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⑲感:念。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

⑳谁复论:谁还能去计较。

【白话译文】

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

【创作背景】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在前一年魏征向故主李密献计,不被李密所采用,最后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李密投降了唐高祖,并受到唐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当时李密的余部还占据着广袤的地盘,魏征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主动请缨去劝降李密的旧部李勣等人。在劝降李勣等人的路上,魏征作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赏析】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在这之前的胸襟怀抱。那时候作者先后投到元宝、李密帐下,自以为胸有珠玑,频频向故主献策,但都不为故主所用,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纷扰,各地豪强并起,争夺天下。正是投笔从戎的.时机,与其做个刀笔之吏,还不如从军,谋定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后汉书·班超传》:“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纵横句,魏徵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下策,但不被李密所采纳,反被其耻笑为老生常谈。颇有苏秦不得志时的情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慷慨志犹存”一句充满了转折之意,表明了自己虽然屡遭挫折,但心中热血未灭、壮志依旧还在。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遇到明主,颇受唐太祖重用,为报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奋勇出潼关去招降山东的群雄,并表现所负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断为李渊献策,并义无反顾去实现这条计谋。“驱马”表达出作者奉命安抚山东时的豪迈、敏捷和急迫之态。“请缨”等二句,则用汉终军和郦食其的故事比拟自己的山东之行,表明所负使命的性质之非同凡比。“系”、“下”二动词轻捷活脱,生动地表现出其安邦定国的宏图大志,蕴含着大唐江山的辟建就在此行之意,显示了诗人卓越的政治远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艰险景况。“郁纡”等二句,是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行迹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反衬出作者心情因任务艰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古木”等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旅途的荒凉凄楚。古老的丛林里寒鸟悲啼,深山夜间猿猴哀鸣,构成了一幅荒无人烟,战乱留给人民的是一片凄凉。诗人把复杂的心情,都融汇到生动的旅途景物描写中,做到意境两浑,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四句,既有对出关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伤”二句既表现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艰险,个人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伤千里目:是说远望心里伤感的意思。《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岂不惮”意为有所惮,如同不掩饰自己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这不但无损于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实的展现了人性,更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现了他重意气、报太祖的知遇之恩。

最后四句“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视信义,有恩必报,不图功名的思想。这里,诗人以季布、侯赢自比,表达了自己既然请缨就决不负使命的决心。“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明确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诗人善于抓住在历史进程中的巍峨奇观,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成功地展示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感情世界。魏徵后来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倡一种将南朝的清绮与北国的气质合一的“文质彬彬”的雅体,《述怀》就基本上实践着这一主张。它一方面措语朴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与声色大开的南朝诗风相异。另一方面又融汇典语,自铸新辞,对仗妥贴,与理胜其辞的河朔诗风不同。

【作者介绍】

篇9:李商隐《曲江》全诗鉴赏

《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概述曲江前后之事,运用子夜鬼歌、华亭鹤唳等典故,曲折地反映了甘露之变士大夫被宦官惨杀的政治现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极度的怆痛之情。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李商隐《曲江》注释】

⑴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⑵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南齐书·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一:“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⑶子夜:夜半子时,半夜。又是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一》:“晋孝武太元中, 琅邪王轲之家有鬼哥《子夜》。殷允为豫章时,豫章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哥《子夜》。”此处合用两意。悲歌:悲壮地歌唱。

⑷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雠,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倾城色: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此指嫔妃们。

⑸玉殿:宫殿的美称。三国魏曹植《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下苑:本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唐韦应物《叹杨花》诗:“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才萦下苑曲,稍满东城路。”

⑹华亭闻唳鹤:西晋陆机因被宦官孟玖所谗而受诛,临死前悲叹道:“华亭(陆机故宅旁谷名)鹤唳,岂可复闻乎?”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⑺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西晋灭亡前,索靖预见到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叹息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⑻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

⑼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为国家的衰颓命运而忧伤。

【李商隐《曲江》白话译文】

放眼极望不见太平时皇帝车驾经过,空自在夜半时听到冤鬼的.悲歌。

不再有御驾载来倾国倾城的美女,玉殿旁的御沟依旧分来下苑清波。

那被杀的陆机回忆起华亭听到鹤唳,像临老的索靖为担忧王室而泪洒铜驼。

天翻地覆的巨变虽然已使人心摧魂折,比起伤春的悲恨这般感慨还未算多。

【李商隐《曲江》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之节”(康骈《剧谈录》)。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是事变后第二年春天写的。

【李商隐《曲江》赏析】

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杜甫在《哀江头》中曾借曲江今昔抒写国家残破的伤痛。面对经历了另一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后荒凉满目的曲江,李商隐心中自不免产生和杜甫类似的感慨。杜甫的《哀江头》,可能对他这首诗的构思有过启发,只是他的感慨已经寓有特定的现实内容,带上了更浓重的悲凉的时代色彩。

一开始就着意渲染曲江的荒凉景象。这里所蕴含的并不是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而是深沉的现实政治感喟。“平时翠辇过”,指的是事变前文宗车驾出游曲江的情景:“子夜鬼悲歌”,则是事变后曲江的景象,这景象,荒凉中显出凄厉,正暗示出刚过去不久的那场“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残酷事变。在诗人的感受中,这场大事变仿佛划分了两个时代:“平时翠辇过”的景象已经成为极望而不可再见的遥远的过去,眼前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幅黑暗、萧森而带有恐怖气氛的现实图景。“望断”、“空闻”,从正反两个方面暗寓了一场“天荒地变”。

三、四承“望断”句,说先前乘金舆陪同皇帝游赏的美丽宫妃已不再来,只有曲江流水依然在寂静中流向玉殿旁的御沟(曲江与御沟相通)。“不返”、“犹分”的鲜明对照中,显现出一幅荒凉冷寂的曲江图景,蕴含着无限沧桑今昔之感。文宗修缮曲江亭馆,游赏下苑胜景,本想恢复升平故事。甘露事变一起,受制家奴,形同幽囚,翠辇金舆,遂绝迹于曲江。这里,正寓有升平不返的深沉感慨。下两联的“荆棘铜驼”之悲和“伤春”之感都从此生出。

第五句承“空闻”句。这里用西晋陆机“华亭鹤唳”典故,用以暗示甘露事变期间大批朝臣惨遭宦官杀戮的情事,回应次句“鬼悲歌”。第六句承“望断”句与颔联。这里用西晋索靖“泣铜驼”典故,借以抒写对唐王朝国运将倾的忧虑。这两个典故都用得非常精切,不仅使不便明言的情事得到既微而显的表达,而且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两句似断实连,隐含着因果联系。

末联是全篇结穴。在诗人看来,“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这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尽管令人心摧,但更令人伤痛的却是国家所面临的衰颓没落的命运。痛定思痛之际,诗人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甘露之变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更深入地去思索事件的前因后果,敏锐的觉察到这一历史的链条所显示的历史趋势。这正是此篇思想内容比一般的单纯抒写时事的诗深刻的地方,也是它的风格特别深沉凝重的原因。

篇10:苏轼诗词贺新郎全诗鉴赏

贺新郎是宋词的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等。据说以贺新郎作为词牌名流传下来的作品,以收入《东坡乐府》的为最早。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⑴乳燕飞:乳燕,雏燕儿。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⑵桐阴:梧桐树阴。

⑶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即丝绢。

⑷扇手:白团扇 与素手。

⑸清熟:娄稳熟睡。

⑹枉:空白。

⑺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⑻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⑼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⑽幽独:指落花与粉泪簌簌同落的样子。

⑾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⑿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⒀ 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译文

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起调“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点出初夏季节、过午、时节、环境之幽静。“晚凉新浴”,推出傍晚新凉和出浴美人。“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进而工笔描绘美人“晚凉新浴”之后的闲雅风姿。作者写团扇之白,不只意在衬托美人的肌肤洁白和品质高洁,而且意在象征美人的命运、身世。自从汉代班婕妤(汉成帝妃,为赵飞燕谮,失宠)作团扇歌后,在古代诗人笔下,白团扇常常是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上文已一再渲染“悄无人”的寂静氛围,这里又写“手弄生绡白团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种无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时似玉”,实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运。

以上写美人心态,主要是用环境烘托、用象征、暗示方式,隐约迷离。以下写美人初因孤寂无聊而入梦,继而好梦因风摇竹声而被惊断。“渐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处境之幽清和内心的寂寞。以下数句是说:美人入梦后,朦胧中仿佛有人掀开珠帘,敲打门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阵兴奋和一种期待。可是从梦中惊醒,却只听到那风吹翠竹的萧萧声,等待她的仍旧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诗云:“开门复动竹,疑是玉人来。”(《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东坡化用了这种幽清的意境,着重写由梦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怅惘;“枉教人”、“却又是”,将美人这种感情上的波折突现出来了。这几句,如梦似幻,动而愈静,极其婉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从上片整个构思来看,主要写美人孤眠。写“华屋”,写“晚凉”,写“弄扇”,都是映衬和暗示美人的空虚寂寞和叹惋怅恨之情。

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过片转咏榴花。“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这不与“浮花浪蕊 ”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秾艳一枝细看取”,刻画出花色的明丽动人。“芳心千重似束”,不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颗坚贞不渝的芳心,写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难展的情态。“又恐被秋风惊绿”,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迟暮之感。“若待得君来向此”至结尾,写怀抱迟暮之感的美人与榴花两相怜惜,共花落簌簌而泪落簌簌。

词的下片借物咏情,写美人看花时触景伤情,感慨万千,时而观花,时而怜花惜花。这种花、人合一的手法,读来婉曲缠绵,寻味不尽。作者无论是直接写美人,还是通过榴花间接写美人,都紧紧扣住娇花美人失时、失宠这一共同点,而又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怀才不遇之情。

上一篇:四年级上语文词语复习下一篇:武汉理工实验室认知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