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

2024-07-14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共8篇)

篇1: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风格化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铝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CuO ===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篇2: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4.(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成线

B.棉线织成布

C.棉布制成衣

D.棉衣着了火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8.(甘肃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9.(湖南长沙中考)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0.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13.(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二模)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试管触及灯芯了

15.(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16.(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现象;是用途。

18.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19.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

20.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③。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12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图1-4-2

(1)f的名称是。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1-4-3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如图1-4-3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1-4-3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1-4-3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篇3:实验帮助学生轻松走进化学世界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教师要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 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师演示实验时,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去描述有关现象,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标准的描述。对于有些实验,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 如“氧气的检验”, 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印象。最后, 教师再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 归纳化合反应的概念, 学生易于接受。

一、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助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起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 实验能培养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实验中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习的谜团

在生活、学习中, 学生有不少谜团需要解决, 如钢铁生锈、工业污染、瓦斯爆炸、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等。这些谜团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开。其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推理、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不仅是解开谜团的方法, 更是一种学习方法, 是学习时经常会用到的手段、方式和途径。

三、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等, 由最初简单的实验设计, 到最后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 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不仅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通过让学生尝试着改进教材中的实验,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实验——燃烧的条件, 原实验是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盖一薄铜片, 把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铜片的两端。制约这个实验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热水温度、外界气温。如果热水温度稍低或铜片与水面接触距离稍大, 将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或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情况, 我把学生分成小组, 在我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改进, 很快有的组就会想出:可用两个塑料盖代替铜片, 放在热水面上, 一只瓶盖里放红磷, 一只瓶盖里放白磷, 白磷就能马上燃烧。但是很快又会有学生发现:这样虽然比以前好, 但会产生大气污染。同学间通过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可以把红磷、白磷放在试管里并盖上胶塞放在热水里。在教学中, 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内涵,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形成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同时也有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探究能力。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同时又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化学实验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不能包办代替, 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观察是智力的眼睛。”观察是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开始, 是增长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学好化学的的座右铭。

五、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启发, 思维得到锻炼

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先导,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 才能对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运用,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如学生看到物质变化时, 就应该自然地问自己:这种物质为什么会变色?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还有哪些物质会有类似的变化?等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象, 既不是随心所欲地想, 也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或重新组合。

加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讲“中和反应”时, 我做了如下实验: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经分析酚酞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然后另取一支试管, 将上述溶液倒入少许, 再逐滴滴加稀盐酸,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最后消失。这时我提问: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 判断试管中什么物质不存在了?学生思考讨论, 有的认为酚酞不存在了, 有的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这时, 我又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试管中溶液立刻变成红色, 这时大多数学生明白了红色消失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 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可以主动地理解化学知识。

以上说明,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了学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显而易见, 这些实验活动, 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 而且为学生聪明才智提供了很好的施展机会, 他们的独创精神得到了发挥。

摘要:认真做好每个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得力助手, 实验中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习的谜团,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启发, 思维得到锻炼。让实验成为学生前进的舵手, 一起驶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实验,新课程,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篇4:《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图1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这幅图是由()组成的.

A.三角形、长方形

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C.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D.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2.图2中围绕它们的圆心经过旋转一定角度(小于360°)后,能和自身完全重合的一组图案是( ).

A.(1)(2) B.(2)(4) C.(2)(3) D.(3)(4)

3.如图3,是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4.甲、乙、丙三种物品放在天平上的情况如图4所示,那么甲、乙、丙物品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乙>甲D.丙>甲>乙

5.观察图5(1)中三个正方体,第四个正方体应为图5(2)中的().

6.将厚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共对折4次,此时总厚度为()毫米.

A.0.4 B.0.8 C.0.32 D.1.6

7.如图6,三角形的个数为( ).

A.8B.10C.13D.14

8.把一段细绳从中间剪开能分成两段,如果先对折一次再从中间剪开就分成了三段.如果先对折四次再从中间剪开,那么就把这条细绳分成().

A.9段 B.15段 C.17段 D.19段

二、填空题

9.时钟上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度,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度.

10.我们知道=1-,=-,=-,…,那么= .

11.图7中共有 条线段.

12.按规律填数:

(1)6,13,□,27,34

(2)1,3,11,43,□

13.如图8,某工地堆放一批待用钢管,上面的一层依次比下面相邻的一层少1根,一共有50层.如果这批钢管最上层有4根,那么最下层有 根.

1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

15.如果算式16×□÷8=8成立,那么□中应填 .

16.文字算式游戏:

例如“(三)位(一)体-(十)拿(九)稳=(一)心(二)用”对应的算式为:31-19=12.

请填空:

(1)()()火急×()指连心=()()富翁

(2)()()生肖×()级跳=()()()计

(3)()面威风×()窍生烟=()颜()色

17.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栏目有这样一个考题:“用1、2、4、5、7、8这几个数字写一个等式,要求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你认为应该写.

三、解答题

18.张老师工作很忙,5天没有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5天的日历,这5天(今天和前四天)日期的数的和是45,张老师回家这天是几号?

19.如图9,由20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如何把它们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部分?请你在图中把这四部分表示出来.

20.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妈妈买回来的鱼、鸡、菜各花了多少钱.

鸡+鸭+鱼+菜=35.4(元),鸡+鱼+菜=20.4(元),鸭+鱼+菜=21.4(元),鸭+菜=17(元).

21.一家三人(父亲、母亲、女儿)准备参加旅行团外出旅游.甲旅行社告知“父母买全票,女儿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告知“家庭旅游可按团体票计价,即每人均按全价的收费”.若这两家旅行社每人的原票价相同,那么这家人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2.将1~9这9个数字填入图10的圆圈中,使每个三角形和直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

参考答案

1.C2.A3.C4.B5.A6.D7.D8.C

9.907510.-11.2112.(1)20(2)17113.5314.31515.416.(1)十万十百万(2)十二三三十六(3)八七五六17.18+27=45(答案不唯一)

18.11号.19.如图11.

20.鸭15元,鸡14元,鱼4.4元,菜2元.

21.应该选择乙旅行社.

22.如图12(答案不唯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5: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学习难点

重点

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课堂探讨

合作探究一: 物质的物理性质

上述提到的水变成冰、酒精挥发以及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电性、延展性和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合作探究二:物质的化学性质

木材燃烧、菜刀生绣、铜丝生锈,这种性质在什么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

原性、酸碱性等。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造导线

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咸味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二下列属于物质的什么性质

1、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3、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2、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

学习与反思

篇6: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评估

火眼金睛

1、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小于向左摆动幅度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

3、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B、试管C、烧瓶D、烧杯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应放在何种容器上称量()

A、纸上B、细口瓶C、托盘上D、玻璃表面皿上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

8、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B、小于20mLC、为20 mL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B、10 mL量筒C、20 mL量筒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2、用托盘天平称量5 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母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

1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59 gB、59.3 gC、59.32 gD、59.329 g 画龙点睛

1、近代,由于和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实验室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取用。液体毫升,固体只需。

3、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综合评估

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消灭污染。

4、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 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部分最先变黑。

5、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还可以使燃着的小木条。

6、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及其的基础自然科学。

7、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取用时,应先拿下瓶塞,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标签应朝向。

厨房化学

1、小强已经长大了,看见妈妈非常辛苦,就尝试着帮助妈妈做家务活。有一次,妈妈吃完饭后,他争着要刷碗,你能告诉他怎样才能确定碗洗干净了呢?

2、请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完成下列日常生活中“操作”

(1)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并使醋瓶的标签。(2)向锅内倒油时,要将油瓶盖,倒完后,要用瓶盖净最后一滴油。

你知道吗?

1、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1)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 初中化学教学常用的浓酸、浓 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2)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灭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

2、药品标签上应该注明名称、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有的还应该注明有剧毒性、腐蚀性、挥发性。由此可以联想到,农民在购买、贮存和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什么?请将注意事项及理由填入下表:

实验鉴别

现在有三个集气瓶,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鉴别它们。小马识“图”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CDE情景模拟

篇7: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绿色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

(3)检验产物H2O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3、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

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篇8:引领学生走进趣味化学世界

化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由于其学科的归纳性和创造性很强, 学生学起来难免吃力。但与此同时, 很多的化学现象、化学原理都可以为教师所用, 创设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

(一) 联系生活场景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读生活, 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所以在初中这个学习化学的入门阶段,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趣味化生活与化学的联系, 提高学习动力。例如, 在学习“常见的酸与碱”时, 学生对酸碱的概念尚不了解, 教师可以先从生活常识开始提问:“平常我们家里的茶壶、水壶等用久了, 内部会起一层茶垢和水垢, 同学们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把他们清理掉吗?”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砂纸打磨, 有的学生说用醋泡, 还有的学生说用小苏打。接着教师又问:“这样做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于是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食醋和小苏打的化学性质, 从而进入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去。顺便教给学生多种除水垢的方法, 让他们回家一显身手。这样在好奇心和表现欲的驱使下, 他们会更加热爱化学学习。

(二) 创设游戏场景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在课堂上采取游戏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 在学习“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这两节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烧不坏的纸船”“生水煮鸡蛋”两个游戏来进行教学辅助。“烧不坏的纸船”是让学生现场用纸叠一艘小船, 在船中加入适量的水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一段时间后, 船里的水变热了, 可是纸船却安然无恙。而“生水煮鸡蛋”是将一定量生石灰放在容器中, 接着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生石灰上, 然后往鸡蛋和生石灰上泼水, 那些生石灰一碰到水, 立刻冒出了热气, 沸腾起来, 鸡蛋一会儿就在沸腾的生石灰上微微地颤动着, 这样“煮”将近十分钟, 鸡蛋便熟了。这样的化学游戏类似于让学生参与到一场魔术表演中, 然后再以揭秘的心情去学习。另外, 还有一种活动式的游戏, 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的氛围中来,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记忆元素周期表时, 教师可将二十个元素符号卡片打乱次序, 用磁扣贴在黑板上, 让全班学生分两组, 各组依次上来一个学生移动一种元素, 以接力方式将周期表重新正确排列, 先完成的组获胜。在求胜心理的推动下强化巩固对元素周期表的记忆。

二、积极开放课堂互动,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也是不健康师生关系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新课改的形势下, 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摒弃这种不科学的授课方式, 积极开放课堂互动,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讨论会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学习, 之后再针对课题给出相应的讨论话题:“如何有效解决燃烧原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共同讨论如何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何改进传统燃料?如何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普及等等, 充分给予学生展现个人风采的机会, 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同时, 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这有助于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现状,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此外, 教师还应善于通过适时的点拨, 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入探究, 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加全面、深刻和牢固。例如, 在学习了“溶液”这一部分的知识后, 我们在帮助学生巩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时,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在常温下, 向烧杯中注入20 m L的水, 再依次放入3g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 第一次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 第二次也完全溶解, 但第三次再加入搅拌时, 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溶解。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现在这份溶液是什么溶液?”“含有少许硝酸钾固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学生回答道。于是教师再将这份溶液分成两份, 一份加热一份加水, 让学生仔细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并做出猜想, 解释这两种现象。像这样步步设疑, 层层深入, 自然而然引发了学生参与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增强其思维主动性。

二、注重引导实验操作, 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化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 很多内容都牵涉到实验的问题, 因此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也不容忽视, 应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素质, 有能力做好实验, 应用知识。主要应坚持以下两条原则。

(一) 坚持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 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发挥个人指导的魅力, 还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器具摆放、装置组合、规范操作等, 强化其实践动手能力。同时, 在实际操作时教师更多的是行使自己的监督功能, 发现学生的不当操作并及时给予制止, 但不直接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而是使用启发性的言语进行逐步引导规范。另外, 我建议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意识:一是要让学生全面观察, 如观察红磷的燃烧, 不仅要观察燃烧发生的现象, 还应观察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以及生成物的颜色;二是要指导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同时注意主次之分, 如观察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的现象 (只能发生红热, 不能燃烧) , 但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并生成黑色固体Fe304,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 进而总结出物体燃烧的条件。

(二)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实验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这是为他们今后更深入、更专业的探究行为埋下了伏笔。因此, 初中化学教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学生实验报告表撰写规范性的重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很多学生在写报告的时候往往是按现成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填写, 或者抄袭他人、或者凭空想象, 敷衍了事。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 是化学实验的大忌。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明确分配好各小组成员的职责, 一边进行实验一边填写报告, 建立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精神, 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做一名合格的小小科学家。

初三化学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 大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 营造高效课堂。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 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 以开放式、规范性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走进有趣又有现实价值的化学世界。

摘要: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师要积极改善学生获取知识的环境, 以学习兴趣引发主动学习。以下笔者就结合初三化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 从创设情境、积极互动、科学实验三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如何构建有趣、有效的化学课堂, 让学生的笑脸始终绽放。

关键词:初三化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久祥.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 2014 (2) .

上一篇:教导主任业务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给力励志心灵鸡汤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