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08-23

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共6篇)

篇1: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本科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第 1 页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发展迅猛,特别对于风景秀丽的南方地区而言。丽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少数名族氛围,以及热情的待客方式,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但是,发展势必也会出现问题。本文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客观的对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这座城市——丽江。

【关键词】:丽江,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这里共有23个少数民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纳西、白、普米、藏、僳僳、彝、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左右。因此丽江的民族风情迥异多彩,特点十分突出。

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居住在泸沽湖畔的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等,使得丽江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并且使得丽江旅游业具有了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旅游接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目前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都制约着丽江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丽江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加快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内部优势

1、区位优势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交汇区。同时,丽江也是滇西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一。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美丽、神奇、和谐、富饶、开放,这些特点决定了丽江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旅游已发展成为丽江的一项优势和先导产业。

2、资源优势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其中有很多珍稀濒危植物。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一江,即金沙江。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全区共有兽类83种,鸟类290多种。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

3、文化优势

纳西东巴文化:包括历史、文字、音乐,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产业开发。如古纳西音乐会、纳西文字、图文服饰、文化册子等产品。同时也集中了云南彝、白、哈尼、傣、苗、回、拉祜、纳西、景颇、摩梭等各种文化荟萃,也包括部分藏文化、汉文化。这些云南各族文化集中反映在各商铺的商业产品上。

外省文化荟萃之所:主要是西藏文化和四川文化,表现在西藏药材物资和四川饮食上尤其丰富多彩。

现代娱乐文化:作为古镇观光清净之所的丽江,每每到晚上,流落至此的外地歌手众多。现代性、动感性,氛围浓厚的茶吧、酒吧,却呈现出一派喧嚣、火爆的场面。这种情形,大有淹没和取代纳西人原以自豪的古文化和所谓的“香格里拉”文化概念情景之趋势。

二、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内部劣势

第一,交通不便利。云南八大怪之一是“火车没有汽车快”,而丽江就干脆不通火车。进入丽江的交通方式,只能在飞机和公路之间作选择。全国除云南外的其他省市仅有上海有直达丽江的航班。在旅游旺季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也会有航班经昆明飞往丽江,但不是固定航班,所以这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第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景区在管理上从属混乱,无统一领导,权责上不明确,多头管理。第三,丽江景区容量是有限,生态系统脆弱。而且,有些旅游景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第四,缺乏知识型管理人才。丽江市旅游景区保护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地社区居民以及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低。全民的生态、环境教育,宣传旅游力度不足,不利于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第六,丽江位于云贵高原,很多景点也是在高原,所以对于旅游者年龄及身体素质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到丽江旅游后的反馈情况。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丽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外部机会

1、政府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

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加强工作力度和扩大发动范围,将旅游业作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规划。近年来,云南省围绕旅游业的发展,突出抓好交通建设和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并设立了旅游交通专项资金,在交通路网规划、项目建设、资金安排上对旅游项目重点倾斜。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健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建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条件日益便捷;旅游城市面貌、城市宜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而9月28日大理—丽江铁路开通,昆明正式发往丽江的“丽江号”火车能将游客直接送往丽江古城。这也将丽江的旅游业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丽江形象深入人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旅游业的发展,使一度“藏在深山人未知”的丽江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丽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十多年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道路上,丽江相继获得了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打造出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极富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

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几十项殊荣。这些殊荣无疑使得丽江具有了品牌效应,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4、城市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渐渐变得与过去不同,部分高收入者对传统大众旅游活动产生厌倦。对近年来旅游消费的倾向调研表明,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期望了解自然, 探索奥秘,他们期待一种更富个性化、自然化的旅游方式, 而丽江之旅无疑正是这些旅游消费者喜好的选择之一。

四、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外部威胁

1.竞争力不强

丽江的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正处于待开发状态,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又由于丽江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质性,各相同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旅游资源的浅层次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功能上较为单一,多数以观光型、低层次、简单的旅游产品为主,专项旅游产品仍然不足。

2.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一方面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云南省旅游业逐步与国外接轨,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旅游开发市场也将向外资开发,国外旅游开发企业,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的进入,将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国内从事旅游业的相关机构转变思想,更新管理意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3、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

从丽江市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南面有闻名已久的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是人间仙境香格里拉,西面则有刚刚发展起来的腾冲及德宏,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丽江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但是,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丽江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旅游市场扩展面临激烈竞争。所以,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多的困难。

总之,旅游业它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丽江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丽江的旅游产业已经基本走过了初级发展阶段,今后,丽江的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势必会给该地区带来更多的好处,再创丽江辉煌。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2] 徐嵩龄,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5]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2).[7] 李晖,刘静江.关于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篇2: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旅游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实施集团化管理,通过组建旅行社集团公司,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促销、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对外宣传。旅游主管部门还大胆探索了网络结算管理,实行团队和散客接待“一卡通”,并组建了丽江旅游结算中心和“一卡通”公司,有效地解决了“三角债”和偷逃税现象。另外,不断改造和提升了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老景区,加大力度开发建设泸沽湖、老君山等新景区,建成了以世界遗产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公园”,通过引进企业资金,成功开发建设了束河茶马古镇等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同时还创建云大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推出《丽水金沙》晚会、举办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加大促销力度等,大力推进撤地建市。2002年6月,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到丽江考察,提出要突出特色,把丽江建设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建成中国滇川藏香格里拉9生态旅游区的中心和示范区。丽江旅游主管部门开展了以规范管理、规范市场、提高服务素质为核心的攻坚战,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些积极大胆的探索。2002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33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3亿元,实现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04年上半年,丽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4—2010年《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实现“六个转变”,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步伐。即在旅游发展规模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旅游客源结构上,实现从以“中低档游客”为主向“中高档游客”为主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在旅游管理方式上,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治旅”转变。丽江市正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文化、三江并流、雪山高尔夫、世界遗产论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9大精品旅游产品。同时,还建立了“丽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宣传促销、旅游规划和旅游商品开发。

2005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欧中旅游论坛上丽江被评为“欧洲人最喜欢的旅游城市”和2月28日在深圳召开的2005年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丽江被评为“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10月23日在北京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2005年10月23日,丽“江大研镇被专家委员会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云南丽江在首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媒体大众评选”第六名;金沙江虎跳峡在首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专家委员会评选中国最美的是大峡谷” 称号。目前,丽江已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区之一,世界上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世界三个遗产所在地;同时宝山石头城、纳西古乐、泸沽湖摩梭文化景观正在分别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口传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涵盖了目前世界遗产六大类型的每一方面。旅游区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为中心,包括泸沽湖、老君山等著名景区及其周边的一大批景区(点),成为云南省高品质旅游资源丰度值最高的地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主要有以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泸沽湖等为代表的奇丽雪山峡谷、森林湖泊、奇异地貌景观;纳西族人民1000多年前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以象形文字、壁画、舞蹈和以洞经古乐闻名的东巴文化和纳西族民风民俗中保留较多的古代遗风;以

篇3: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社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所催生的体育产业则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业作为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结合, 其有众多相关的部分组成, 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在保卫传统历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许多拥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地区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相结合, 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同时, 通过旅游有效的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了1+1>2的效益。

丽江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每年接待的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同时丽江是23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 由于多民族的原因产生了民族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迥异的体育运动形式, 造就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然而与丽江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对比的却是丽江市体育旅游开发的滞后性及组织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

2、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发现, 当前在丽江市经常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打跳、摔跤、赛马、拔河、磨儿秋、 荡秋千、射箭、火把赛、抱石赛、爬竹竿、弩弓射、顶牛、泥弹弓、陀螺、上刀杆等, 同时开发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涉及水体、山体、 节事、民族等各个方面。

2.1、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本质上来讲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在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保护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 当前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从整体上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 并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还主要是依托于以自然风光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

2.2、品牌意识薄弱, 体育旅游项目整合开发较少

当前尽管丽江市各大景区也开始有意识的整合开发体育旅游项目, 诸如拉市海的骑马、划船, 东巴谷的“磨秋”“秋千”, 以及更具特色的纳西“打跳”, 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 彝族的火把节, 玉龙雪山的“滑雪”等等。但是在资源整合开发中往往没有很好的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 进而导致了体育旅游项目品牌意识薄弱。

2.3、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投资主体单一

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个基本元素组成, 故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从行业本质上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 与其他产业存在极大的关联性, 需要其他产业的大力扶持。如需要交通运输业提供良好的基础交通条件, 需要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为其提供大力的宣传与营销, 营造良好的社会效应。另外,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支出, 然而, 通过在实地调研中通过与旅游管理部门管理者交谈发现, 当前丽江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投资主体方面还主要是以政府为主, 在投资主体上呈现出单一化态势, 存在投资主体单一, 资金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2.4、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配套政策制定不健全

当前, 政府行为在提高一个国家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科学的政策条件与标准是一个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政策不仅仅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 而且可以保证行业得以借助于政策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进而促进一个行业的有效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的政策依据与行业标准, 乃至其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以及与其他产业所产生的产业融合, 这其中政府的行为都是起着关键性作用。 当前丽江市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配套政策制定基本呈现空白状态。

3、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对策

3.1、借助新媒体, 加强宣传与营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任何一种旅游产品要想在这个时代发展, 就必须善于利用媒介进行自身的宣传与营销, 进而达到带到人们购买产品的目的。当前, 从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介我们都可以清楚的发现, 宣传与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发展中立足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与营销等市场行为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进而打开消费市场, 因而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中, 必须加强新媒体的适用, 注重日常的宣传, 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

3.2、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定, 推动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府决策主要包括政府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行业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丽江市政府行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动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科学的认识与分析, 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规划、政策, 进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科学的发展, 进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动力的合成。

3.3、科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加强旅游品牌的建立

旅游品牌引导系统指的是旅游产品对旅游游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旅游品牌的质量主要是由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 开发形式等因素组成。 旅游品牌在引导广大民族传统体育游客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消费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旅游品牌的高质量对广大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带动了广大游客的需求, 才使更多的游客集聚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 进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动力机制补充力量。

旅游品牌要素主要是由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两部分组成, 物质性要素主要是指旅游地区的住宿、餐饮、购物等设施条件; 非物质性要素主要是指旅游地区的口碑、 广大游客对于其服务的评价等各个方面。总体而言, 正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地旅游品牌的效应, 引动了广大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爱好者的旅游需求, 进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动力机制的运行带来了力量。因此, 丽江市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除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 还必须加强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形成自身的旅游品牌。

4、结论

丽江市作为西南边陲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而且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集聚地, 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时代背景下, 理应先行一步, 充分发挥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扬。 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存在品牌意识薄弱、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从借助新媒体, 加强宣传与营销、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定, 推动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科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加强旅游品牌的建立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丽江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政策。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 在对丽江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的基础上, 从借助新媒体, 加强宣传与营销、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定, 推动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科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加强旅游品牌的建立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丽江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政策, 以期推动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李开文, 李晓通.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2.

[2]李开文, 李晓通.云南丽江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开发[J].鄂州大学学报, 2014, 3.

篇4: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键词:旅游业;机遇;挑战

一、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一)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丽江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靠近北纬30度,拥有举世瞩目的自然生态资源;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人文资源。丽江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埋藏深,储量低,不宜开采。同时,丽江属高海拔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不具优势。旅游业为龙头优先发展的思路顺应了以上特点。1996年以来,丽江市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不断推动了丽江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根据丽江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14年10至12月期间,丽江旅游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31.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48%,其中海外游客3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6%,国内游客598.97万人次,同比增长19.99%。旅游业总收入预测8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预测为12146.51万美元,同比增长11.27%,国内旅游收入预测为7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3%。根据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丽江市丽江市旅游局的数据资料显示,由2000年接待国内外旅客290万人次到2014年1100.2万人次。[1]

二、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2014至2015年期间,丽江市制定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力度,为丽江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强化丽江市古城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古城区地下商场建设,古城商铺改造。从而客观上能改善丽江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档次,更有利于丽江旅游生活品质的提高,从而为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城市名片提供硬件保障,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商机。

(二)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丽江旅游业面临环境建设的挑战。丽江旅游品牌的磁性强烈吸引着大量外地人员来丽江从事商业活动,他们的到来,加重了商业气息,而过度的商业化有可能冲淡原生态文化的韵味,从而降低了游客的心理账户,减少了回头客。还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沉重压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尤其显著。(2)丽江旅游业面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而价格上涨挑战。国内外的散客众多是丽江旅游文化的一大特点,这迫切要求丽江在一些方面迅速国际化。但作为长期在三、四线城市间徘徊的丽江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一方面,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旅游投诉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旅游成本被人为高估。直接带动了当地物价的上涨。例如:一市斤山竹在临近的大理超市只卖19元一斤,而在丽江的超市要卖到32元一斤。除去交通物流等因素也严重偏高。具体旅游景点内的价格就更是大大偏离了价值。(3)丽江旅游业面临观念的挑战。随着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局面下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丽江旅游要发展必须树立信誉观念,杜绝“一锤子买卖”的思想观念。

三、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精品发展战略,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实物形态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无形的旅游资源开发,重视开发和突出该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的人文旅游资源要素,并进行巧妙结合,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和浓厚的吸引力。对已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换代升级,挖掘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加大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重点在于产品的包装和内容深化。发展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专项旅游产品,积极发展专题旅游产品。

(二)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法规的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普及生态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要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2]生存环境的保护应该体现在不做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行为上,更高层次的生态保护是当地的文化生态保护以及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保护;对旅游者来说,应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能动作用。

(三)完善教育机制,促进各层次人才素质提高。使旅游的品牌观念、信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培训提升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从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发展旅游院校教育,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丽江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予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2]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7

篇5:九江市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优势: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为庐山旅游圈的进一步深化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共同构造了九江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九江市地处长江水道与京九铁路构成的“黄金十字架”的中心,九江毗邻省会南昌,(三)九江是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庐山、石钟山是“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峡----黄山”这两条国家重,九江与周边,这使九江旅游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SWOT分析:

优势: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开发潜力大。其中,尤以庐山为最优。庐山周边如秀峰、三叠泉、石门涧等景点开发潜力大,为庐山旅游圈的进一步深化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而市内其他的景点,包括石钟山、星子、浔阳古城、庐山西海等,共同构造了九江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从大方向来看,九江市地处长江水道与京九铁路构成的“黄金十字架”的中心,居于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四大城市经济圈的交会点,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具有经济交流中转城市的战略地位。从省内来看,九江毗邻省会南昌,已开通了城际铁路,可以充分利用南昌的交通与经济优势。

(三)九江是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庐山、石钟山是“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峡----黄山”这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景点。九江与周边,例如黄山、景德镇、井冈山等景点景区相互联合,既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又各有特色,这使九江旅游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宽广的发展前景。

(四)九江各级政府和人民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九江学院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劣势:

(一)九江经济欠发达,无法为旅游业提供过多支持(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影响九江的招商引资。

(二)九江境内景点数量多,但是主要知名景点分布较分散。例如庐山与庐山西

海景区,空间距离远,给在境内逗留时间较短的游客造成不便。

(三)旅游产品更新慢,缺乏创新精神。例如庐山,作为九江旅游的龙头,其旅

游产品更新速度较慢,在旅游线路或旅游商品的设计上,缺乏创新精神。近几年开发的新景点,特色不够突出,开发力度不够,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四)旅游形式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目前来看,九江还是以传统的观光

旅游为主,缺少体验性为主的景点项目。庐山西海与星子温泉虽然打着休闲度假养生游的招牌,但是没有充分利用优势,发展速度较慢,在外的知名度依然不高。

(五)九江很多景点存在多头管理和经营者各自为战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牯岭

街,作为庐山的中心,集餐饮、住宿、购物等为一体,但是依然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很多产品没有匡庐文化的特色,商业目的明显,失去了庐山本来的味道。

(六)入境旅游的可进入性不强。

(七)宣传力度不够。九江拥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世界级生态湿地“鄱阳

湖”,但是在宣传上,显然是落后于其他著名景点的。尤其是网络营销的应用,在某些方面,比不上省内的婺源。

机遇: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九江的经济、交通等发展的方便提

供机遇,更有利于发展九江的旅游业。

(二)南昌的昌北机场升为4E级国际机场,为九江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机遇。

(三)2010年12月23日,北京至深圳的K105/K106次列车命名为“九江旅游

品牌专列”,这条专列的开通可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示九江旅游资源的丰富与精彩,为九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加强与铁道部门合作,实现异业整合,把九江的旅游资源、产品通过列车带到千家万户,大力开拓京九铁路沿线旅游客源市场。随着九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促进客流发展,实现九江旅游与铁路运输的双赢。

(四)桃花源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九江是陶渊明的故乡,原名康王谷的桃花源被

称作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有其自身的自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价值大。陶渊明的影响力极大,对于陶渊明系列的旅游景点的开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心中的桃花源》文章,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作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庐山脚下,寻找桃花源,考察陶渊明文化。)

(五)庐山西海风景区当选“江西十大风景新旅游区”,同时,在我省新编制的

“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中,庐山西海被吸纳为极品旅游线路、黄金旅游线路,特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游览点。

(六)3月8日,由台湾的远达、快乐假期、捷利、飞扬、神州等旅行社总经理

一行17人组成的复兴航空考察团应邀来九江庐山等风景点“踩线”,并就九江与台湾旅游合作事宜进行商谈。

(七)咸宁、岳阳、九江三市旅游局近期将签订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框架,联手打

造“中三角”下的旅游“金三角”,拟推三地旅游一卡通、旅行社带外地游客奖励机制、景区互放广告等措施。主推三大旅游线路:“重走革命路,喜迎十八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探访游,“岳阳楼-赤壁古战场-白麓书院”名胜古迹游和湘鄂赣风情游。

(八)宝中旅游将开通江西专列。

(九)网络如微博的普及。九江市旅游局局长成为微博控,都昌利用微博巧妙宣

传旅游产品。威胁:

(一)面临周边城市旅游景点景区的竞争。以庐山为例,省内如三清山、龙虎山

以及婺源等,省外邻近城市如安徽黄山等景点的竞争。

(二)经营的不当与管理的缺失,对景点景区的破坏。庐山上一些老别墅被开发

用于宾馆经营和机关单位的休闲度假,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产生的废弃物对庐山的别墅造成破坏。

(三)市内景点景区联合性不强,宣传上各自为政。各自为自己管辖区内的旅游

景点做宣传,不注意与市内其他景点联合,形成群聚效应,甚至出现内部竞争、互相贬损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九江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余雪媛 20143414

篇6: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近年来,我们xx市全面贯彻上级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领航产业来推进,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首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壮大旅游服务产业集群,积极推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06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310万人次,同比增长19%;门票收入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市gdp的份额达到11.8%。今年截止到10月7日,全市接待人数累计达到304万人次,门票收入1.79亿元,综合收入2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7.2%、7.2%,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管理体制,保障旅游业有序发展为克服传统体制下管理分散、职责交叉的弊端,我们从理顺体制入手,不断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符合xx自身实际的新型体制。概括起来,主要是“三调整、三集中”。一是调整机构设置,集中领导权。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作为领导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构;设立旅游度假区管委,作为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市政府各项旅游决策的落实;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独立人员,独立经费,专职负责产业研究、招商策划和统计调度等工作。二是调整隶属关系,集中管辖权。把原属文化局的xx阁管理处、古船博物馆,原属旅游局的古市管理处、xx旅行社、xx阁大酒店等单位,划归旅游度假区管委统一管辖。同时,将旅游区内6个行政村从原区划中剥离出来,成立xx阁街道,由度假区管委副主任兼任街道工委书记,理顺条块关系,加强旅游区属地管理,真正把度假区的行业主管和区域直管地位落到实处。三是调整职能划分,集中管理权。为解决职能交叉的问题,在旅游度假区管委同时挂文物局、旅游局的牌子,把文物保护、行业管理等职能集中交由旅游度假区统一行使,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管理体制的理顺,大大增强了旅游行政管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为规划、投入、促销、行业管理等其它各项体制创新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搞好规划论证,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

按照“规划引导、企业运作”的方针,充分发挥旅游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集聚各产业要素,合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一是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拉开旅游发展大框架。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时,充分听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的意见,进一步突出旅游业在整个服务业的龙头地位,以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宽开发领域,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景点内涵,重点建好“二区三带四大板块”。“二区”,即北部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南部艾崮山生态旅游区;“三带”即海滨风景带、生态谷风景带、农业旅游观光带等三条旅游通道;“四大板块”,即历史文化风貌区、黄金海岸度假区、葡萄酒文化体验区、生态旅游观光区等四大板块。

二是科学制定专业规划,构筑旅游发展新格局。始终坚持文物资源先保护后开发、保护重于开发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关系,用高标准的旅游专业规划指引保护和开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聘请20多个知名院校的60多位权威专家参与,高水平完成了《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水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xx水城及xx阁保护规划》等10多个详细规划,促进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6500多万元对xx阁古建筑群、戚继光故里及遍布城乡的文物点进行了修复保护,投资4.5亿元进行了水城保护利用项目,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三是科学引导社会资金,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在搞好政府投资的xx阁、戚继光故里、水城等旅游重点项目的同时,市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发展旅游业,并在项目策划、可研论证、融资支持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短短几年间,先后建成八仙渡海口、海洋极地世界等知名旅游景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在建设的三仙山景区,投资8.6亿元,2008年5月可建成开放,将成为xx旅游的又一新亮点。蓬建建工集团投资建设的xx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兴瑞公司投资的绿色产业园也都获得了成功。在启动内力的同时,始终把借助外力、招商引资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配齐配强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招商队伍,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先后引进了世嘉国际旅游度假、利群购物广场、新天地生活广场等11个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加快项目建设,实现旅游业膨胀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全力推进景区

建设,精心开发旅游产品,整体打造“人间仙境,休闲天堂,美酒之乡,和平圣城”的城市品牌。

一是纵深发展观光旅游。对历经两千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成熟一个,开发一个,充分展现xx传统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几年来,先后实施了戚继光故里、水城保护开发等古建筑修复工程,建设了登州博物馆、八仙雕塑、文化广场、田横山文化公园、xx阁西苑等标志性景点,开发了八仙渡海口、海洋极地世界、兴瑞绿色产业园等特色景点,初步形成了南北轴线的历史文化游和东西轴线的海滨观光游两大精品走廊。总投资4.5亿元的水城保护开发项目,按照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建设,明年全部完工后,将成为xx旅游业的又一大龙头项目。

二是大力发展度假旅游。xx有百里黄金海岸,有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度假旅游条件十分优越。借助这些优势,我们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引进和建设疗养区、度假中心、葡萄酒庄等度假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在蓬滞留时间,拉动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三仙山景区是一处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神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同时具有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会展等度假功能。总投资6亿元的中粮南王山谷君顶葡萄酒庄项目,集葡萄种植与采摘、葡萄酒产销、观光休闲旅游、葡萄酒文化推广于一体,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葡萄酒庄。此外,投资5.5亿元的世嘉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2亿元的xx仙都等项目,两年内也将相继建成。

三是不断完善旅游功能。围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打造休闲名城,坚持“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同步发展,在继续完善“住、行、游”三要素的基础上,重点完善购物、美食、娱乐功能。一是完善购物功能。近年来,我市成功引进了青岛利群、威海家家悦、烟台振华等大型商贸企业,建成利群购物中心、家家悦超市和振华商厦。在此基础上,由澳门名嘉集团投资25亿元的博展商贸城项目,一期工程今年年底将基本完工。香港五洲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的府后路步行街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二是完善美食功能。北京新策略餐饮文化公司投资开发的戚继光兵器烧烤美食街,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兵器烧烤和xx仙菜系列,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山东省旅游饮食文化示范街”。投资2.5亿元的金港湾广场、投资2亿元的利群酒店、投资3亿元的新天地生活广场等四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今明两年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完善娱乐功能。健身、品茶、洗浴等文化休闲项目不断发展完善,文化市场、字画古玩一条街相继建成营业。

在完善以上三方面功能的基础上,我们还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占地6000平方米,集旅游咨询、预订、受理投诉、餐饮、购物于一体的“xx市旅游咨询中心”,改造了长途汽车站和客运码头,完善了xx旅游网站。投入100万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旅游生态停车场,开通旅游观光大巴车、电瓶车90余辆,新上市内公交车50辆,在各景区(点)、主次干道交叉路口增设、更新交通指示牌、信号标志牌60多块,中英文对照指示图、简介牌50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370块,连接城区与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另外,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五星级厕所1处、四星级厕所2处,改造三星级厕所7处,最大限度地为到xx的游客提供便利。

四、强化行业管理,推进旅游业规范发展

按照《山东省旅游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旅游市场发育逐步成熟。

一是旅游企业素质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国家“5a”、“4a”、“3a”级景区各1处(xx阁、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兴瑞庄园),二星级以上酒店11家,旅行社32家。xx阁管理处被评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戚继光故里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二是旅游行业管理不断规范。我们积极开展“诚信旅游建设年”活动,围绕建立诚信机制、开展市场整治、深化细微服务、转变旅游行风等四个方面,分别与饭店、旅行社协会的会员单位签定了诚信经营协议书,并在旅行社行业率先建立了行业档案。针对旅游执法难的问题,继续推行《旅游团队经营场所违规经营警示制度》,得到了省市两级旅游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作为山东省“诚信旅游建设”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全省推广。

三是旅游市场整治效果明显。为彻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里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意见》,由市旅游局牵头,抽调公安、城管、交通、工商等有关部门执法人员,成立了21人的旅游联合执法队,完善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坚持全天候值班,全方位巡查,旅游综合执法工作得到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观。另外,我们还向社会各界聘请了25名旅游义务监督员,建立了行政、社会、行业、游客、新闻五位一体的旅游监督体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文章:

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01-15

丽江市旅游发展规划08-03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05-17

丽江旅游发展速度05-17

丽江旅游规划05-24

丽江旅游介绍04-09

丽江旅游现状07-25

丽江旅游作文08-09

丽江旅游心得范文05-29

丽江旅游攻略大全07-08

上一篇:消防十二中队年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妇产科护师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