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2024-09-02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通用10篇)

篇1: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转眼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已有一个学期,结合老师所讲与参考资料总结下我的心得体会。

在我看来,现代教育技术应体现在“教育”与“现代技术”结合之上,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宗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媒体的选择组合,而且要从确立教学目的开始,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

⑵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 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方案,在教学中有着积极影响。

(1)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感受,加快了学生理解速度,也便于教师展示,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扩广。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学生变得主动。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长久使用,利于学生与教师交流。

从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中的转变,虽然在中学时代老师一直很注意与学生交流,但现代教育技术让我觉得对学生的教育更在于对学生的培养,只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来源的能力,,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终身学习,才会在以后生活与学习中的激烈斗争中占领优势。教师是教育技术的支持者和传播者,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开发和普及。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程度和操作的水平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师如果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会操作或操作技术不规范,也就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大学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课时紧张,老师更多的是讲授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的演示讲授很少,但老师推荐了一些可以学习的网站,让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想来,自己所了解的教育技术只是借用电脑,投影仪,幻灯片PPT等,完全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的传输过程,我们开始慢慢脱离“板书时代”,进入多媒体教学,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作为一名师范生,想要紧跟教育潮流,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需要把握一定的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教育与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营造更具有活力高效的课堂。

十分感谢老师这学期的辛苦教学,谢谢您!

数学与统计学院

许亚平2016011644

篇2: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学院:经济姓名:黄世豪学号:201101042

5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现代化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不但开阔了眼界,还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东西。但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些都值得改进,值得反思

第一,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身边的先进工具来学习。以前用电脑只限于听歌和打游戏,根本没有用它来学习过,但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电脑在学习方面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要我们更快,更准,更多的学习到各种知识,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

第二,好的技术可以提高效率,而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挖掘教学中的美,结合音美知识作课件,可提高教学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创造思维,促进美学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教育上的热点问题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能达到减负增效成了关键的问题。上课时,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情绪、兴趣、意志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学生获得的信息,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在相同时间内学生看播放的故事片比看同样内容的故事书效果要好。用课件把课时安排的紧凑,内容充实,作到图、文、声、动画结合,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教育精神。第三,多媒体的教学让学习不再枯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这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篇3: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学习中的实践与尝试

探究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任务或问题;搜集并分析信息, 获得结果;表达和交流。信息技术在这三个阶段都能起到较大的支持和优化作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1) 播放多媒体影视图像, 情景再现

[教学案例1]

课前, 我先播放了一段《火烧赤壁》的影片剪辑, 内容是:庞统为曹操献上连环计、诸葛亮为东吴水军“借”得东风、黄盖诈降并点燃装满草料的小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船, 最后火借风势, 不但烧毁了庞大的曹军战船, 岸上连营也无一幸免, 曹军死伤大半。看完后, 同学们被那场大火所吸引。我乘机提出问题:曹船是怎样烧起来的?庞统献连环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战船不连会怎样?燃烧着的装满草料的小船起到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要“借”东风?从而引出了探究燃烧条件的主题。

将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 会引起学习者极大的兴趣, 当教师将这些历史事件与探究的主题相联系时, 设置一系列问题, 便能启发学生思考, 更会激起学习者强烈的探究欲望。

(2) 利用课件动画, 问题创新

[教学案例2]

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 我先播放了一段动画:一个探险家带了只狗到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去探险, 进去一段距离后, 发现地面上躺着许多走兽的尸体, 突然小狗也倒下了, 探险家吓得赶忙逃出来。事后研究发现, 由于山谷内空气不流通, 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我随之抛出问题:为什么谷内有很多走兽的尸体?探险家为何能逃出来呢?这说明二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

形式新颖的课件能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并产生新的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2.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信息支持

(1)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查询

[教学案例3]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 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合成材料的资料, 主要是合成材料的历史、制作的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塑料薄膜的区别等, 建议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上网查询是现代学生首选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直接搜索获得的信息数量太大、来源复杂、可信度不高, 适宜在课下学生自主探究。而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去芜存精, 通过WebQuest的形式, 在主题网页上留下精选的网址或将资源整理分类供学生选择浏览。

(2) 运用数码技术收集实验资料

[教学案例4]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上课前两周, 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探究钢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为了记录实验现象, 我让学生每隔两天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下实验中的物质。在课前一周, 我又布置任务, 让学生拍摄、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钢铁腐蚀与钢铁防护的实物图片。在课上, 将这些图片通过投影展示, 让全体同学了解钢铁锈蚀的完整过程, 认识到铁生锈是个缓慢的氧化过程。

利用数码技术将周期较长的实验拍摄下来, 进行快速展播, 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变化, 认识到变化的本质, 从而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表达与交流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 使交流具有更快速、灵活等特点, 如使用WPS中集成的化学用语工具, 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利用PowerPoint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 使之更广泛、深入、开放。如利用网络技术的各种论坛 (BBS) 或电子邮件 (E-mail) 进行网上交流, 利用主题网页进行合作学习等。

二、信息技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唯技术论”———忽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实际教学中, 有些老师在课件制作时一味追求“高技术”, 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的成果展览, 这大大偏离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而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其“实用价值”, 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 用一般的Excel、PowerPoint等简单的软件即可完成数据处理和课件制作的, 就没有必要用其他更高级、复杂的软件, 只要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

2“.反客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演示型”的探究学习时, 教师操控计算机, 学生观看屏幕, 虽然画面很精彩、讲解很透彻, 但它却忽视学生的“学”, 由“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很少, 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因而学生的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多媒体是辅助工具, 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 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

3.“弄真成假”———忽视了化学探究的“实践性”

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模拟很多的化学实验, 但如果因此就用模拟软件来完全代替化学实验就会失去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意义, 再逼真的模拟也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只有真正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 不但要完善各种硬件设施, 改善教学环境, 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毕竟, 能够使用信息工具, 编辑、开发教学资源的教师比例还较低, 这需要广大教师的自身努力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与再教育, 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角.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4: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探究;实践;反思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和教科书,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有益的信息,造成学习的封闭、单调。而信息技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突破原有学习资源的限制,开阔学生的眼界,极大的丰富了课程内容,扩充了知识信息量。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学习中的实践与尝试

探究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任务或问题;搜集并分析信息,获得结果;表达和交流。信息技术在这三个阶段都能起到较大的支持和优化作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1)播放多媒体影视图像,情景再现

[教学案例1]

课前,我先播放了一段《火烧赤壁》的影片剪辑,内容是:庞统为曹操献上连环计、诸葛亮为东吴水军“借”得东风、黄盖诈降并点燃装满草料的小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船,最后火借风势,不但烧毁了庞大的曹军战船,岸上连营也无一幸免,曹军死伤大半。看完后,同学们被那场大火所吸引。我乘机提出问题:曹船是怎样烧起来的?庞统献连环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战船不连会怎样?燃烧着的装满草料的小船起到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要“借”东风?从而引出了探究燃烧条件的主题。

将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会引起学习者极大的兴趣,当教师将这些历史事件与探究的主题相联系时,设置一系列问题,便能启发学生思考,更会激起学习者强烈的探究欲望。

(2)利用课件动画,问题创新

[教学案例2]

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动画:一个探险家带了只狗到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去探险,进去一段距离后,发现地面上躺着许多走兽的尸体,突然小狗也倒下了,探险家吓得赶忙逃出来。事后研究发现,由于山谷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我随之抛出问题:为什么谷内有很多走兽的尸体?探险家为何能逃出来呢?这说明二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

形式新颖的课件能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2.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信息支持

(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查询

[教学案例3]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合成材料的资料,主要是合成材料的历史、制作的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塑料薄膜的区别等,建议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上网查询是现代学生首选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直接搜索获得的信息数量太大、来源复杂、可信度不高,适宜在课下学生自主探究。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去芜存精,通过WebQuest的形式,在主题网页上留下精选的网址或将资源整理分类供学生选择浏览。

(2)运用数码技术收集实验资料

[教学案例4]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上课前两周,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探究钢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为了记录实验现象,我让学生每隔两天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下实验中的物质。在课前一周,我又布置任务,让学生拍摄、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钢铁腐蚀与钢铁防护的实物图片。在课上,将这些图片通过投影展示,让全体同学了解钢铁锈蚀的完整过程,认识到铁生锈是个缓慢的氧化过程。

利用数码技术将周期较长的实验拍摄下来,进行快速展播,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认识到变化的本质,从而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表达与交流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使交流具有更快速、灵活等特点,如使用WPS中集成的化学用语工具,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利用PowerPoint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之更广泛、深入、开放。如利用网络技术的各种论坛(BBS)或电子邮件(E-mail)进行网上交流,利用主题网页进行合作学习等。

二、信息技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唯技术论”——忽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在课件制作时一味追求“高技术”,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的成果展览,这大大偏离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用一般的Excel、PowerPoint等简单的软件即可完成数据处理和课件制作的,就没有必要用其他更高级、复杂的软件,只要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

2.“反客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演示型”的探究学习时,教师操控计算机,学生观看屏幕,虽然画面很精彩、讲解很透彻,但它却忽视学生的“学”,由“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媒体是辅助工具,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

3.“弄真成假”——忽视了化学探究的“实践性”

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模拟很多的化学实验,但如果因此就用模拟软件来完全代替化学实验就会失去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意义,再逼真的模拟也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有真正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但要完善各种硬件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毕竟,能够使用信息工具,编辑、开发教学资源的教师比例还较低,这需要广大教师的自身努力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与再教育,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角.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阎立泽,韩庆奎.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4

篇5: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学习了本周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内容,我着重对“技术的介入是否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自我上高中起,信息技术教学走进了课堂。我们的老师主要运用的技术是电子白板,使用课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于其科学性、形象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课文中的人、事、物栩栩如生,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此外,运用技术的教学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个优点是,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从这些方面来看,技术的介入确实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过万事无绝对,技术的介入也有其弊端所在。比如有的教师根本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师的讲解变成了电脑的播放,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氛围冷漠。还有,当出现课件及教学设备遭遇故障或者停电的时候,课堂就会无法继续。

篇6:《现代生物技术》教学反思

印庄中学陈玉春

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本课所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掌握抽象、复杂、难懂的生物前沿科技。

优点:本节课并非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探究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采用“资料收集”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了解,学生感悟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去关注和评价生物科学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树立利用生物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篇7: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

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

知识权力结构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现代性视角下的技术伦理实践应该确立一种基于权利的现代性伦理,以微观的权利诉求制衡宏观的知识权力结构.这一反思进路与技术建构论思想相结合的结果是引入生活政治.而生活政治是一种不同于宏观政治的微观政治,其基本原则是广义生态公正原则.

作 者:段伟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刊 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3)分类号:B82-058关键词:技术伦理 知识权力结构 生活政治 广义生态公正

篇8: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对教师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状的反思

(一)缺乏现代教育意识

部分教师依然沉浸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之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所起到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部分学校领导以缺少资金为理由对现代信息教育建设避而不谈,在思想上不认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开展教学没有实际帮助。而对现代教育技术表示认可的教师觉得教育部门缺少相关激励措施,让他们对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缺乏动力。

(二)缺乏软件及硬件条件

过硬的软件及硬件条件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 学的物质基础,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前期需要进行大规模大投入投资建设。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为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开展已经率先在引进软件及硬件设施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投入,并已经初具规模,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 急需解决,以适应实 际教学工 作的需要。通过对教师看法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硬件条件差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有限的软件资源与硬件教学设备所限制。

(三)缺乏对设备使用的相关技能

现今我国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都受传统教育方 式的影响,对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等主要教学媒体做不到熟练的应用,只对投影仪、CAI课件等简 单教学媒 体能够做到基本操作。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即使已经安装了足够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但由于教师不懂得怎样去操作怎样去利用,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采用板书加口述的传统教学方式。

(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不到理想的教学 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拓展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但现今很多教师无法利用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五)缺乏对教师相关技能的培训

现今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的重要意义,也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培训,但仍然有很多学校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培训可有可无,主要靠教师自己摸索经验,只把培训停留在“扫盲”阶段,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全面、系统、深层次的培训不够重视。

二、对有效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建议

(一)教育部门应制定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 相关政策

教育部门应针对我国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的现状来进行统筹规划,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并建立专项基金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对资金的筹集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对筹集到的资金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让资金能够真正地作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去。

(二)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要充分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培训工作。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让教师掌握不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来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灵活选择。同时,应建立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的方式来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强培训效果。

(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完美融合

广大基层教师应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做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更深入的开展,在课堂中教师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巩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因此,教师应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并研发出一套符合学科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使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地为人所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摘要: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方式来促进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取代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是现今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对我国教育界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进行反思,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今后教学中的开展提出建议。

篇9:理解教育:基于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理解教育本体论类特性个体独立精神一、理解:教育的本体论

在德文中,“理解”一词翻译为Verstehen。前缀Ver意为“改变”,词根stehen意为“处在,存在”,合起来就是“改变存在的状态”。[1]一直以来,“理解”都被人们当作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理解”仅被用在解释圣经等古典文籍中。生活哲学创始人狄尔泰有个著名命题:自然需要说明,而人则必须理解。在狄尔泰看来,理解虽然是人类独有的,但依旧归于方法论范畴。将“理解”由认识论层面上升到本体论层面上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一种“能在”,“此在”有理解,而“此在”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即是理解。“理解”与“此在”同在,是永远敞开的存在。因此,理解属于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继承了“理解“的本体论思想,并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以“理解”为核心的解释学哲学体系,主张理解发生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只要生活在继续,理解就在发生。教育,作为一项终身活动,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为了生活而发生。因此,从本体论出发,教育即是理解,理解即是教育。[1]

出于教育对精神变革意义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将理解作为教育本体论是适恰的。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场极其深刻的精神变革。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培养内在精神的角色,绝不只有认知层面上的知识传递功能。[2]如果将理解看作一种认知方式,那它关注的只是教育传承的职能。如果将理解看作教育的存在状态,那它追求的则是凸显教育对发展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的价值追求。怎样理解这种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价值追求呢?这种价值的意义不在于单个主体,也不在于教育本身,而是在于主体间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之中,即“主体—教育—主体”的视域融合。[3]只关注单个主体,会造成任其发展;只关注主体间性,会造成教育的不在场;只关注教育,会造成填鸭灌输。“主体—教育—主体”的相互作用,就是将个体精神、类精神与客观精神相互融合,使主体投入到客体的培养中,从而发展具备类特性的个体独立精神。

因此,培养具备类特性的独立精神,成为理解教育的本质追求。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愈是充分地认识现在的自己,我们就愈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的自己,不是静止的、既有的自己,而是运动的、可能的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是无法真正全面了解自己的,他人的一些特点可能深藏于我们自身的心底。理解别人,有助于理解自己。只有在不断的理解中,才能重新寻找我们自己的位置。恰当的理解不会淹没自己,也不会淹没别人。恰当的理解是在人类乃至宇宙中重塑自我、彰显自我存在价值的过程。只有理解自身的类特性,才能使每一个人成为自由的个体,并与他人发生着友善的联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一方面搭建起了主体间交流的桥梁,为心灵的转向提供契机;另一方面为主体间的交流提供历史的依据,为心灵的更好转向营造条件。

二、现代教育的“理解”断裂

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经典二元命题以来,现代主体性弊端不断渗入教育内部,影响教育主体的发展。现代主体性只看到了“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主体-主体”间的互动。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忽略“主体-主体”相互作用的现象。[4]教学大纲规定了知识与想法,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理解是封闭的、客观的。这样一种静止的状态表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不断理解的停止。然后,教师将这种完整封闭的知识再向学生说明,“逼迫”学生完全照收。教师错误地将“说明”当成“理解”来使用,妨碍了学生主体的自我知识成长。“说明”意味着以客观的认识施予对象,属于方法论范畴。“理解”表明以主客、主主交互的状态面对存在,属于本体论范畴。在实践场景里,“说明”的行为集中体现为教师作为施教者、学生作为受教者,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度教育模式。只要教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与自己一致时,教学的过程便停滞了。在这一过程中,独断让知识达到相同程度,单向的客观说明代替了双向的主-客、主-主的理解,客观知识被一级级传递下去,阻碍了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基于对这种弊端的反思,理解教育主张其价值追求是建立在“主体-教育-主体”的关系之上的。在理解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科内容的理解是开放的,具有真正的主体意识。这种运动的思考活动不仅参与到备课中,还集中体现在上课环节里。在课堂讲授中,学生可以对教师的理解表示质疑。质疑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理解中的偏差,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过程中的不周全。可见,双向的理解过程将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对于学科内容的掌握。

单向的教学行为还会造成一个更坏的影响:学生原有的前结构遭到抑制。前结构,既是一个心理学词汇,也是一个解释学词汇。在心理学中,前结构类似于皮亚杰的图式概念。图式是一种可以同化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作用的模式。在解释学中,指过去的总是在我们现在与将来的理解中。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称这种过去为“前有”,认为理解的过程就是得到新信息后不断改变“前有”的过程。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用“效果历史”来阐释这一概念。伽氏认为,人们的理解总是处于历史之中,历史在理解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历史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东西,而是与意识相连接的。在教育解释学中,“过去“意味着主体成长生活的环境及其获得的相应经验。正是由于“过去”,每位主体都是不同于他者的主体,并以不完整、不确定的无限状态向未来敞开。因此,“过去”可以被看作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重要条件。[3]在现代教育场景中,常有对主体“前结构”遮蔽的现象发生,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主体世界的不尊重。主体的生活世界一旦被掩埋,主体将成为封闭的单子式个体,只接受,不纳取。不纳取,又何来超越?个体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敞在。超越即是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一旦缺失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的差异性发展将会遭到阻碍。

三、理解教育在当代何为

人的成长不仅在于生理的成熟,更在于精神的发展。教育,作为人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精神建构是其重要的价值追求。现象学家胡塞尔曾说过:“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强烈地需要对精神的理解。”作为现代教育的本体论,理解担负着培养具备类特性的独立精神。类特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是人的基本特性。类特性是观念的世界,是普遍性的世界。它不停留在个体中,不停留在利害关系中,而是以人类共性为准则,以普世价值维系的文明成果。独立性亦可称为个体特性。它承认普遍中的特殊,是个体的灵魂,是自我的显现。类特性寓于独立性中,独立性体现类特性。类特性,不是对个体精神的压制;独立性,不是对类精神的反抗。自在的个体应在人类文化社会生活中滋养成长,从而成长为打下历史烙印的自为存在。类特性与个体特性具备历史之维,是历史的产物。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人的成长,是具备历史发展特性的敞亮过程。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科学技术,还创造了伟大的精神果实。现代教育的不完整(重视知识传递忽略精神建构)现象,就损害了主体的完整性。教育主体的不完整现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生活经验被忽略。理解教育,就是基于这种单向度的不完整现状而提出的,旨在本体论范畴中构筑“理解”的大厦,将“理解”变为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责任编辑孙晓雯】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责任编辑孙晓雯】

理解,是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交流,进行纳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理解教育,是诉诸交流,通过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我,实现个体独立精神超越的过程。不理解自己,就不理解他人。不理解他人,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交往的理解即是教育的过程,它教会人们从自身出发看待类,再从类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消除原有的偏见,实现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以下三个原则予以重视是适恰的。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理解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虽然在地位、身份、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是平等的。平等,不仅因为主体间拥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更在于历史与传统给予了我们相似的心理构造。历史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共通的语言串成了个体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历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历史,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语言,教育将无法理解历史。[2]教育自身的历史烙印,尤其是语言,构成了理解教育中平等原则的重要支柱。

2.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既是理解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作用机制的关键。如果说平等原则是基于主体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话,那么互惠原则更多是出于对差异性的考虑。理解,不只有理解相似性,还在于理解差异性。差异理解是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教师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差异。教育的发生,就是不同主体在这些差异中不断进行纳取,改变既有的存在。只有纳取恰当的差异,才能为超越的独立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超越原则

超越原则是理解教育的价值所在。柏拉图曾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过去孕育着现在和未来,未来潜藏于过去与现在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个无限的循环过程。过去的,曾经向往未来;未来的,终将成为过去。超越,就是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寻找可能联接的因素。理解他人,重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并在当下开创未来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打消根深蒂固的成见,以“敞开”的此在“筹划”着未来,重新找寻那个深藏于自身但却从未认识到的自己。理解教育,就是认清现有观念的有限性,向往着无限,从已知跳进未知,并在未知中不断超越。

————————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篇10: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反思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作者/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私塾,这种古代社会的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今,“现代私塾”却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学馆”“孟母堂”“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蒙正学堂”……一个个濡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据“中国之声”报道,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村,都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甚至有些学堂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关注了海南省海口市的一所“孔子学堂”。这所学堂接收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两岁。他们大多来自海南各市县,也有一部分从广东、广西慕名而来,长期寄宿在学堂。这些学生大多已退掉了学籍,在这里彻底接受类似“私塾”式的教育。

尽管各地的学堂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它仍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具备从事全日制教学的资质。虽然各地的学堂数量颇多,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辖,未免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有发生。

私塾:我的教育我做主

杨正莲

谋求官方承认和支持,被一些人视为私塾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眼下私塾学堂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教育。姑且不论人文经典和私塾学堂的是非争议,单就民间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热情,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看,这种民间教育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可贵的。

绝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都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而确立下来的,中国也不例外。(范文网 )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地发掘和加强,很多国家都力图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并用现代知识技术武装个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种批量生产式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高度同质的人才。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体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乱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必然伴随着惯性,尽管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若突然改变则会造成更大的不适。个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私塾教育开始了。

仅就私塾教育而言,虽然中外经典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学堂对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有的注重融入才艺培养,有的则主张顺其自然合乎人性……种种区别,既体现了私塾主办者的办学理念,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认为,教育是人对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径,都有自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改革,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人群,鼓励民间参与,使教育回归民众。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6期)

【反思】

怎样才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样才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民族的复兴在于人才的培养。也许“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应试教育的救赎,为教育的百花园带来风光旖旎的春天。

“在家上学”是育人教胄消费的传奇

陈一舟

“在家上学”是“现代私塾”的另一个代名词,早在90年代就已有之,比如童话作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现代私塾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带有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影子。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弊端,但“在家上学”就完美无缺吗?

私塾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固然是“快乐”而“个性”的,但教育的层面又必然是单一而浅薄的,而且其随意性强、系统性差的特点很难保证教育的品质。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在某一专业领域固然会强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但以大部分知识的荒废为代价换取个别素质的突出,值不值得、可不可行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必须慎重。

此外,私塾式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脱离了学生群体和学校大环境的孩子,既没有管理约束,又远离课业负担,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由”成长,但长期来看却弊端突出。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这种教育功能,是家庭私塾所无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事实上,“在家学习”终归是一种富人教育消费的传奇,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是一回事,有没有财力支撑则是另一回事。少数有经济能力的富人可以为子女选择这样的教育途径,因为他们有能力承担教育风险,没有后顾之忧。“在家学习”失败了,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但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在家学习”注定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徒具观赏价值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家学习”应该得到宽容和认可,但不必人为地赋予其过高的责任和使命,因为那会是现代私塾不可承受之重。

(摘自《南国都市报》09月05日,有删节)

【反思】

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而且,现代私塾的出现意味着受教育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和选择权利的实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尝试,应对私塾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

坝代私塾并非“世外觥源”

李爱铭

5年前被上海市教委叫停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重新开门,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云南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学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私塾是否真的是教育的“世外桃源”,仍有待商榷。

“孟母堂”的独特之处,在于模仿古代私塾授课模式,没有教师灌输、课后作业和考试压力,学生多数时间用来诵读中国古典经史和原版外国名著。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逃离应试教育的新出路。因此,在孩子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宁愿每月花3000多元送孩子去私塾学堂。也正因为此类“粉丝”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孟母堂”才能重新开张。

“孟母堂”之类的现代私塾,是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与现代学校教育大一统之间的矛盾产物。小到校服、午餐、春秋游,大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家长都有不同要求。有些孩子在表演方面极具天赋,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被视为差生;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多一些人文底蕴,但发展兴趣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提供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可谓众口难调,部分家长“失望”之余,便会转谋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出路。这就为“在家教育”和现代私塾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为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国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私塾”完全可以申请办学资格,获得合法身份。但现实中的一些私塾讲堂,一来多以民宅为办学点,师资不规范,很难达到民办学校的标准;二来坚持以“私塾”模式立身,不按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要求设置授课内容,因此大多难逃“屡开屡关”的命运。

而且,即便身在“私塾”,不少孩子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备升学之用。可见,就读“私塾”,只是临时之举。其实即使身在“私塾”,压力和负担也不可避免: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岂不是“填鸭”式教育?不考核学习效果,放任孩子是不负责任,若设置考核的环节,又与一般学校何异?更何况孩子长大后,仍要与同龄人一起步入社会,科学技能与素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都必不可少,在没有“孟母”的环境中,他们要如何适应和生存?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的快乐现在和幸福未来似乎是“两难”选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令人不甘,为了前途而牺牲快乐童年又不舍。也许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桃花源”,还是该寄望于在正规学校中一步步实现。

(摘自“人民网”)

【反思】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现代私塾对改变当前教育虽大有裨益,但作为已被历史淘汰的办学形式,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选择私塾实为无奈之举。

在中国教育面临更多挑战的时候,借弘扬国学的名义,硬把具有现代思维的儿童拉回古代,根本无助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但对于现代私塾的出现也大可不必过于敏感,应该理性地看待:现代私塾只能说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一种对现行教育补充的尝试。

【强化训练】

私塾,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私塾”却在民间悄然兴起。该欣喜还是忧虑?这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私塾式学堂,其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等教学阶段,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甚至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家长们认为私塾学堂不考试、不评比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自由发展,更适合个性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对此现象可见仁见智,畅所欲言,把你的所思所想写成文字。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濮阳第―高级中学高三缑凯丽

净地为坛,环植以杏,周匝条石护栏,一位沧桑的老者独坐其上。围坐其身边的一群人,年龄不分大小,时而颔首、时而嗟叹、时而顿足、时而摩拳,如饥似渴地聆听,如沐春风。一扇黑油木门,一小方竹园,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抑或在桂花树上寻蝉蜕。书屋中,一位学生为了激励自己,特意在桌角刻下“早”字……

诗一般的画面,常常让我们引颈遥望,可是当它真的闯入我们生活时,我们又该作何选择?

当北京大学校长骄傲地宣布北大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内地中国造福大学排行榜之首时,当教授放出“40岁挣不够四千万不要来见我”的狂言时,我们是该庆幸欣喜,还是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耶鲁大学前任校长曾揶揄过中国的大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了教育的成功,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笑话”。虽然我们摒弃了“君子重义不言利”的束缚,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法则是不能丢弃的。如果用铜臭代替书香,用金钱衡量水平,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德行的培养。从孔子设立杏坛开始,中国教育的馨香已飘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孔夫子所创立的私塾却成了众人声讨的对象,有人称私塾传播的传统经典使国人泯灭了个性,使少年变得老成,无形中扼杀了创造性。可是当“弱肉强食”的法则被奉为圭臬,当亲情遭遇寒光闪闪的利刃,当道德让位于功利私欲,当幸福指数被GDP远远甩在身后,我们才发现生活中更需要的是扶持和关爱。所以,更需要重视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素养的提升不在于姓“公”还是姓“私”,而在于它能否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私塾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补充。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礼仪之教,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典籍,濡染熏陶,构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甚至能够实现超越特定时代的永久价值。

现代私塾的兴起,是对应试教育体制的救赎,对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大有裨益,切莫用一个标准衡量,更无需把学校建成一种模式,别让学校成为“病梅馆”。

【点评】

上一篇: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个人总结下一篇:两新党组织党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