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2024-07-22

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通用10篇)

篇1: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文秘专业中的速录方向发展的

可行性分析 文秘专业中的速录方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行业背景与现状

计算机速录师最早出现在司法系统,专门从事庭审记录和为律师取证服务。随着社会对速录价值的认可,许多工作领域开始选用速录配合工作。在国外许多大型公司都有速录人员从事文秘工作,在美国的法庭、议会、商务会议等场合都普遍使用速录技术。

从就业渠道来看,速录师的工作范围广泛,像政府机关、公检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学校等场所现在普遍需要速录秘书从事资料整理工作和现场会议服务工作。例如会议记录、庭审记录、谈判记录、询问记录、口授记录、采访记录、录音录像记录等。目前,已经受训人员主要集中在法院系统,承担各种会议现场速录或者语音速录服务,培训教育岗位,秘书等岗位。

计算机速录是一种技能,学生掌握了这种技能的就业方向:一是成为现场会议或者语音资料整理的专职速录师,一是作为辅助其他工作的一种技能,如成为办公秘书、法律秘书等行政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从长远眼光比较两者的趋势比重,当以后者为多。因此建议在培养专职速录师的同时,思考速录技能作为一个模块,并在这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得受训者能够成为某一方面“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增加就业的竞争力。

(二)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1994年使用计算机速录技术,并于2003年将速录师列入国家职业。全国速录师的需求量每年以5万人递增,而目前速录师专业人员仅几百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从事专业会议服务的速录人员有数百人,而北京速录市场份额可以达到5000万元,现有的速录公司一年创造的产值在500万元,只能满足约10%的市场需求。

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计算机速录人才需求260人,应聘仅30人,人才缺口为90%。

这也仅仅是为会议提供服务,不包括政府机构、司法系统、各类大中型企业和传媒领域的用人要求。全国至少需要万余名速录人才,而在现有的几 2 百名速录人员中真正能够担任会议记录工作的只有百余人,很多速录公司苦于无人手,而非苦于无市场。

随着会展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速录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人民日报》曾经以“寻找速录师”的故事引发的思考揭漏我国速录人才稀少。而“《现代教育报》报到向大学生首推的新职业——速录师”为文章,呼吁各院校开展速录课程或专业。以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被上海列为政府补贴的新职业其中就有计算机速录这个职业。通过各种的报到都显示出了我国市场对速录师人才紧缺的状态。

(三)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人才缺乏主要原因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成立正规的速录团体以来,到本世纪初全国的速录学术团已有数百个,而且在我国百余所大中专院校及民办学校开办过速录班或者设立速录课程,但目前的市场培训机构较多,一般是作坊式的经营策略,很难形成大气候。真正将速录纳入文秘专业的学校较少,以速录课程为重点的文秘专业也不多,最主要是缺乏相应的优秀师资与配套的教学设备。

从就业面而言,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要求专业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如公关社交、文字表达、英语理解、计算机使用、汽车驾驶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在一般的大中专院校很难同时做到。因而目前计算机速录师的培养耗时较多,成材率较低。

二、开设文秘专业培养速录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近几年已有部分院校在文秘专业中开设了计算机速录课程,就实地考察来看,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速录课程而只有几十课时,是难以达到市场对速录速度的要求。

(一)教育部现在要求各院校实行“双证制”办学模式。学生在获取大专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予以肯定,这就将学历与能力获取方面的问题充分解决,有效地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市场对大专毕业生从事文职工作需求较大,而相反对本科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不是很看好,主要原因在于本科毕业生稳定性较差,中专毕业生知识面相对较低,均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社会上的办公文职人员以专科毕业生为主。

(二)该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广泛,多以大中城市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主,特别是南方城市需求较大。但南方城市培养速录秘书有很大的缺 3 欠之处,就在于他们很少使用普通话。而中文速录机设计的原理是汉语拼音,辽宁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在全国属于优秀的城市,这就在教学上占据较大优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计算机速录的方法,并且提速较快,两年里完成国家考试要求完全可以达到。

三、如何建设文秘专业的构想

目前,我国的速录服务行业前景普遍被看好,而速录师仅两三千人,供不应求。因此由于市场的需求促动,参加速录速录培训的人次已经逐年增加,其中不乏一些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国外速录速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开发适应不同速度需要档次的速录速录人员的思路,是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不同的就业岗位对速录师的速录速度和准确率的要求是完全不一致的。

法院书记员的庭审纪录由于法律规定使用格式文本,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加上中国法庭审理是在法官的主导之下,使得法庭审理的节奏容易被控制,原被告的发言可以要求重复,书记员位臵的安排便于法官和书记员形成默契等,书记员的速录速度被要求在140-170字/分钟,准确率95%以上,足以应付法庭案件审理的需要。

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室文职人员,从事办公会议记录工作,办公室管理工作,资料整理工作等一般为150字/分钟;媒体工作人员,从事电视节目配备字幕的文字速录工作一般为200字/分钟,出版社文字编辑人员,从事文稿录入,资料整理编辑工作一般为180字/分钟;网站服务人员,从事网站新闻发布会、嘉宾访谈现场直播的速录工作一般为220字/分钟;会议公司会议服务人员,从事速录工作一般为240字/分钟。

为了真正体现高职办学特色,我们需要在职成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为想开设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面的院校,为地方的速录行业的发展搭建新一个崭新的教育平台。

四、结论

如经过两年专业性的系统培训,我们相信定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速录速录人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学习速录速录的人员来说,无论是学习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目标都是成为高级速录师。同样只有不断努力获得这个技能以后,才能谈得上高薪。那么对于学成的学生来讲,就业就比较轻松。对 于学校来讲,作成一个学校的品牌专业也可以拉动学校的知名度。

篇2: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

周丽鸿 张筱笛 贾蕊 徐渊 袁平夫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文秘教育专业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当前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在实训室建设、专业实训、课外实训、实训效果考核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在明确职业定位基础上,必须对文秘方向实训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实训方案应遵循普遍性与针对性实训相结合、全程性与阶段性实训相结合、单一性与综合性实训相结合的原则,并分别从软硬件建设、岗位职责要求、提升技能与实现就业、提升效果等角度进行相应设计,从而最终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准秘书”人才。

[关键词]文秘教育;文秘方向;实训方案;优化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2011—2012学年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文秘专业方向实训环节设置与实训内容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UIRP1155。

文秘专业在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只限于高职、中专院校,直到1987年才开始具有本科层次的文秘教育专业。就培养目标而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偏重于“高级技能型”文秘人才的培养,职业定位于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岗位,而本科院校的文秘教育专业则兼顾“人文性”与“职业化”培养,职业定位于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秘书专业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岗位。职业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异性。然而,单从实践教学情况来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明显不如专科和高职院校,高职和专科院校都有自己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1]。本科院校的文秘教育专业由于大多依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通常会设计“教师方向”和“文秘方向”,但两个方向的同时存在,必然会弱化“文秘方向”。加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过多地放在了“教师方向”人才的培养上,使得“文秘方向”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弱化。为扭转当前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面的这种尴尬局面,进行文秘方向实训方案的优化设计势在必行。

一、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现状分析

(一)文秘实训室建设环节。文秘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特别强的专业,学生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演练才能真正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而文秘实训室也就成了文秘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高校文秘实训室的现状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训设备简单,功能单一。许多高校的文秘实训室都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训所必需的硬件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摄像机和投影设备等,对于较为先进的电子设备如远程会议设备、会议操作模拟程序等,学生更是没有机会认识和了解。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实训室为例,二十平米的房间,装设20台计算机,外加几部数码相机。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办公自动化实践训练的要求。第二,实训内容过于空泛。在学校课程安排中保证每位同学每周均有四个学时的时间去实训室熟悉办公设备,实训时间可以说是很充足的。但是实训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训内 1

容安排,学生每次去实训室没有任务、也不知道目的,所以就难免会出现在实训过程中上网聊天,玩游戏的现象,其实训效果可想而知了。第三,实训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部分高校的文秘实训虽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但基本上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其相应的配套制度也不完备,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缺乏规范化。

(二)专业实训环节。文秘专业通常都设计有“文秘实训”环节,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实训次数少,时间短。许多高校的文秘专业一般只安排一次专业实训,实训时间较短。次数之少,时间之短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的。第二,实训单位选择缺乏针对性。目前,许多高校为学生安排的专业实训大都是在校外,实训单位一般都是政府行政部门。由于一些科室(如统计局、财政局的部分科室)的特殊性,考虑到一些内容的重要性和保密性,学生很难接触到实际的文秘工作,所做的无非就是最为平常的办公室卫生清洁工作。第三,实训内容不能完全落实。作为文秘人员所要具备的技能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日常办公室事务的处理、办公自动化应用、日常公文的拟定、办公文件的处理等。然而,由于实训单位的局限性,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根本没有机会去进行这些技能的训练。这样一来,整个专业实训环节就难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实训目的。

(三)课外实训环节。课外实训时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更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存在包括课外各种实训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在寒暑假自主进行的文秘实训。这一环节同样存在不少问题。第一,缺乏系统设计。目前部分高校虽设有课外实训环节,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过多地重视课内实训,且缺乏对课外实训环节的系统设计,使得课外实训更多地成为一句空谈。第二,第二,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率偏低。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大学生课外活动中很难看到文秘专业学生的身影。另一方面,在寒暑期实训中,学生多是“托熟人”“找关系”,而目的仅是为了应付性地完成任务。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基本认识和对自身职业定位的不清晰。

(四)实训效果考核环节。“考核是测量学生的知识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本科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考核中存在诸多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结果重评价轻反馈;考核方式单一。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在学生完成两周实训任务后,将实训考核成绩表交给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填写,教师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时甚至会出现指导教师打人情分的现象,因而学生的考核分数普遍较高,这样就不能真实地反馈学生的实训情况。另外,在其他环节也没有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考核。

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的实训,无论是实训环节还是实训内容,由于存在着以上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优化设计。[2]

二、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方案设计原则

(一)普遍性与针对性实训相结合。实训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各项技能。所谓普遍性实训指对该专业学生群体而言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性技能的训练。针对性实训是针对学生个体发展及兴趣爱好的不同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训练。普遍性实训与针对性实训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如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就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全程性与阶段性实训相结合。全程性实训指让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入校即入职。在此基础上,将实训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阶段性实训指按各年级所学课程的不同来安排实训内容,在学生进行自我定位之后,从基础实训到专项实训,分阶段进行。阶段性实训以全程性实训为前提,全程性实训以阶段性实训为基础,两者一脉相承。在每一阶段任务结束之后,可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全班性经验交流,这样可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单项性与综合性实训相结合。单项性实训指特定阶段内所进行的针对某一种技能进行训练的训练模式。综合性实训是多个单项技能综合为一体的训练模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由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由模拟环境到真实环境,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逐步提升实践技能,继而真正实现该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

三、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方案优化设计

(一)以提高办公技能为目标进行文秘实训室软硬件建设。第一,实训室的多功能建设及运用。文秘专业要以体现专业特色为基础,这就在客观上对文秘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文秘实训室应实现多功能建设,所谓多功能,一指模拟办公自动化场所,主要是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照相机、扫描仪等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二指模拟档案室,主要功能是在学习档案管理学时能够进行有序归档和规范管理;三指礼仪实训室,这主要应用于秘书礼仪等相关课程中,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获得礼仪知识;四指模拟会议室,主要是进行会议安排、会议接待等日常会务工作。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内容。实训内容安排应遵循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具体课程的进度,在某个特定阶段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可分为多个模块,如打字速度、文本文档、表格制作等等,相继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各项实际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建立健全文秘实训管理制度。为使实训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且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将这些制度条理化、明确化,如《实验室学生登记管理制度》、《实训任务检查制度》、《实训室学生行为规范》、《实训室设备的管理制度》等等,制度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有效保障,待各项制度完善之后,还应保证这些制度能被严格执行,以确保文秘实训室的正常运行。

(二)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准则完善专业实训环节。第一,适当地增加专业实训次数,从整体上延长实训时间。根据学期的课程安排,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笔者建议,大学四年可安排学生进行两次专业实训,第一次可安排在学生进校的第二学年,时间可短一点,2周时间即可。第二次可安排在大三的第二

学期,时间要稍微延长一些,即4-8周时间。两次实训侧重点不同,前者要重在让学生熟悉职业特征、办公环境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办公事务,后者则重在让学生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第二,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实训单位实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强弱不等的能力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实训单位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之后必须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考核,最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配。如:文字功底弱的学生可安排在文件处理工作繁琐的部门,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可安排在办公自动化操作频繁的科室。第三,将实训任务落实到实处。专业教师在实训初期应及时与实训单位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明确实训生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实训期间,带队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各个实训单位,这样可对学生的专业实训起到很好的敦促作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以提高技能与实现就业为目的改进课外实训环节。课外实训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总体要求,建立以校内课外实训为主,校外实训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课外实训为主其优势在于可以与理论课程内容时刻保持同步进行,同时又可使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从而在实训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校外实训为辅其目的在于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的不足和缺陷。在校内,第一,可让学生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充当参谋策划或参与者的角色,使学生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第二,可进行情景实训。“所谓情景实训,就是在模拟的工作情形下演练文秘工作技能训练工作技能。实训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处理不同事件。这种实训方式要求教师搜集各种实训案例,并在课堂或实训室完成,其目的在于

[3]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秘工作的实质。”例如“秘书礼仪”中的着装分析和行为示范,再如“秘

书学概论”中关于会场布置、来宾接待等秘书活动。这些环节如果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第三,工学结合。“工”是基于参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学”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技能。“工”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可自我推荐或老师介绍进入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使学生实现“准就业”,继而在较为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提升职业技能。校外实训即寒暑期实训,专业教师可让学生在实训前期出具实训单位证明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于抽查,在整个实训期间坚持让学生写工作日记,在后期可让学生每人写一篇工作心得,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就可保证校外实训不会流于形式。如能严格按照以上几点改进课外实训环节,这无疑对于文秘专业学生技能的提高与很好的实现就业有很大帮助。

(四)以提升实训效果为宗旨建立健全实训考核长效机制。“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全面提高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心智水平”[2],建立灵活、多样、科学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提升文秘专业实训方案的实施效果。第一,要建立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要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实行三位一体连评体系,即“个体自评——团队互评——教师综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第二,实行校企联评机制。企业在评价个人能力方面与高校是有很大区别的,通过校企联评,可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与企业用人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可对高校文秘专业实训环节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第三,践行多元考核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说,多元考核不是对标准考核的全面否定与抛弃,而是对标准考核的改革和补充。”文秘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多元考核模式恰恰符合这些要求。[4]

四、结束语

尽管我校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实训方案已初显效果,但专业实践教学经验仍处于摸索与积累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明确职业定位前提下,依据秘书工作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克服当前各项实训环节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篇3:高校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一、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故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当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对文秘教育的性质认识不清。表现为:一是教师照本宣科,传统授课,把文秘专业的学生当成秘书学研究人员来培养。二是专业学科归属不明确。在2011年以前,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外的“文秘教育”专业,多数高校招的是挂在其他本科专业下的秘书学方向。现在部分高校如陕西理工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所设的文秘教育专业都包含在中文师范类专业范围内,使该专业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既不是文秘,又不是教育的边缘化状态。进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被束之高阁了。二是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育见解滞后。该专业在初创之际,主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置秘书岗位。相应的绝大部分文秘人员在党政机关工作。但事实上,党政机关的文秘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显著变化及我国机构革新的连续深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若目标定位仍是模式化地沿用以前的目标定位,将把文秘专业的毕业生送进党政机关视为唯一的出路,这不仅很难适应高校文秘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秘书人才的要求,而且无形之中,弱化了对商务、涉外等各类秘书的培养力度,缩小了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节。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专业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目标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能否取得实效。而目前不少高校,其“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混乱,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脱节”。[2]具体是在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并非依照现代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设置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深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明显地偏离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其主要课程安排中,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语文教学论等汉语言文学的课目约占该专业总课目的60%,总课时约有450;而秘书学概论、文书学、秘书礼仪、文秘英语、行政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总课时约300。专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文秘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文秘人才。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将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秘书专业师资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3]。但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多地放在了语文教师的培养上,从而不自觉地忽略了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导致供需难以衔接。

二、对高校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高校要根据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具体而言,应找准专业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拓宽专业领域,促进专业发展。

在专业定位上,第一,认清文秘教育的专业性质,把握其深刻内涵。一般来说,文秘教育有两个内涵:首先,区别本科与高职专科,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定位。而高职专科目的是培养实践性、操作性强,能够迅速适应一线工作的办公室专职技能型文秘人员。鉴于文秘教育专业多依托于中文或管理专业的现状,应适当划清它们的专业界,使该专业有明确的归属。其次,关注各类秘书需求,实行专业分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可将文秘专业划分为企业、教务、旅游、司法、涉外、建设等方向[4]。

(二)从实际出发,确定培养目标。

明确的培养目标,首先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置上。要想使学科特色得以旗帜鲜明地体现出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其设置,构建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对此应从三方面作出努力:第一,根据专业定位要求,摆脱其他专业对文秘专业学科定位产生的负影响。本着突出文秘教育专业性的原则,确立独特的课程体系。将那些与秘书将要从事的工作密不可分的课目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倾斜,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而一般课程要适当压缩课时。第二,突出文秘教育的专业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其具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加大实践性学习的比重,开设诸如汽车驾驶、文秘教学技能训练、形体礼仪训练等实践课。第三,适量开设选修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需求和拓展学生的就业面。把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争把党政、企业、教务、涉外秘书等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具有多种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除了根植于实际,优化课程设置之外,培养目标还应在就业方向上,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领域。这种定位既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秘书人才的广泛需求,也适应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宽泛的特点”。[5]故而,高校以市场所需的秘书种类为切入点分别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势在必行了。时刻关注各类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并与其保持紧密而有效的沟通,主动展开与各类企业的深度合作,如文秘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职秘书到学校“现身说法”传授工作经验。这有利于在更为广阔的专业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容易凸显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达到为学生拓宽就业口径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各类高校的文秘教育专业教学承担着高层次秘书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变革,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均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及专业发展保持同步,与时俱进,促进培养目标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从而最终促进高校相关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文秘专业人才的发展。

摘要:当前文秘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层次的新专业, 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节等问题。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剖析,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高萍.在创新与实践中建设秘书学专业本科[J].秘书, 2012, (6) .

[2]洪树琼.浅谈高等学校文秘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21) .

[3]陕西理工学院教务处.陕西理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M].2006.

[4]杨剑宇.秘书学专业升为本科后的专业建设[J].秘书, 2012, (1) .

篇4: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关键词】目标定位; 校企合 ;订单 ;行动导向

当前,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断增加,由于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降低就业门槛,与中职生来“拼抢”岗位。大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率约为10%左右。

我校专业培养。根据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必须形成:汉字快速录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等专业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我校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专业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员、数字录入数字处理;图形图象处理;小型网络的管理维护人员、动态网页和动画的制作维护人员这三个方向。

一、在办公自动化

以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 、office软件、打印机、复印机、绘图仪等的使用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针对企业中的办公室文秘人员岗位为培养方向。在对数字录入数字处理过程中要采取激励机制,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可以最充分地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最终使目标得以实现。所谓竞赛法,是指在实训课教学中,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操作技能比赛,既达到提高训练效率之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还可增加计算机速记员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速录技巧和相关专业知识。对于这种需求,这类学生具备较高的竞争性。针对这些学生开设速录课程:可以是专门的速录软件,也可以是市场上一些主流的输入法。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

例如:网络的安装和维护,网页的制作等,目标是培养企业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和管理等业务工作。企业上网需求量猛增,是现有媒体的网站和商业、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更大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开拓。网络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设备的生产、检修、网络建设、网站设计等相关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聘请网络工程师进行网络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网站建设项目的课题指导,等等。

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影视制作与剪辑》《Photoshop图片处理》《网络三剑客》《3DSMAX》《MAYA》《ILLUSTRATOR》等等软件的学习。

这三个方向都要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编制校本教材以适应当前需求。通过课程开发,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与训练项目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要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中职毕业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我校中职教师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低。要多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开发或管理工作,让教师掌握实用的技术技能。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社会实践工作经验,更加生动、深入、透彻地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水平。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足够外出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专家或企业优秀技术人员给教师做讲座或短期培训,这样不仅为学校节省了开支而且受益面更广。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以学校为教育基地,让教师充当主角,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平时加强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学校应鼓励教师多订阅专业报刊、杂志,图书馆、阅览室为教师提供阅读场所和资料,每年提供一定经费让教师购买图书。同时,可以制定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奖项,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实行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模式等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反映企业的需求,应当成立董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注重其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行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中,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多联系IT企业,和企业签订协议,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建立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订单式”培养可以保证部分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以学生为主体,尽快提升职业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借鉴“行动导向”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希望走在课程改革与校企合作机制的前列。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同时和企业建立互惠的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企业则负责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平台,率先开创学校与企业无缝接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关悦娜.《浅谈如何加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4期

篇5: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许多高校的文秘专业教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以至于在给学生授课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做到将实际工作情况与书本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更不能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案。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专业课的教师大都非文秘专业出身,而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居多。所以,在学校安排的文秘专业见习环节中,该专业教师很难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帮助与指导。文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开设文秘专业的学校必须拥有专门的文秘实训室、摄影室、会务室等各种实验室,同时也要求保证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相关教师的指导,要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解答,以便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目前包括陕西理工学院在内的很多学校的文秘专业实践环节没有专门教师指导的,管理人员也多是由学生担任。

1.2学校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求

文秘专业特有的应用性决定了它在培养文秘人才的.时候需要特定的专业场地、专业设施。该专业所必需的硬件设施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保障,如若离开硬件设备,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无本之木。然而事实上,目前高校的情况很不乐观。据调查,现在许多高校文秘专业在硬件设备上处于一种近乎贫瘠的状态,许多办公设备如复印机、摄像机、传真机和投影设备等都没有得到完善,实训室的电脑配备也不能保证人手一台,至于较为先进的远程会议设备就更是“奢侈之物”了。

1.3文秘实践教学缺乏多样化、科学化的安排设计

第一是安排的实训内容缺乏多样性,不够全面。目前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训多是单一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而对于专门的秘书口才实训、秘书礼仪实训以及秘书商务活动、秘书事务活动几乎不曾涉及。第二是实训安排时间过短、见习单位单一化。就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而言,“文秘专业实训”时间为两周,除过双休日其实就只有十天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显然太过仓促,单就学生对新工作环境的熟悉程度就不得不质疑这样安排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学校安排学生进行文秘专业见习的单位大部分是行政部门,工作量一般都较小,以至于学生在实训时较清闲,基本上接触不到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更别说其他实践性操作了。

1.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实践意识薄弱

学生自主学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动手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就是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单就文秘实训室的情况而言,该校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多以娱乐为主,缺乏对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视。

篇6:个人求职简历中文文秘专业方向

姓 名:求职资料下载

性 别:女

年 龄:23

婚姻状况:未婚

身 高:160CM

体 重:47KG

籍 贯:上海

现所在地:上海

求职意向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意向岗位: 文员/秘书/助理/专员

求职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4000元

到岗时间: 随时

期望工作地点: 上海

自我评价

善于交际,喜欢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熟悉office软件,能熟练的操作。

教育经历

学习时间:9月~6月

毕业院校:上海建桥学院

专业:秘书学

学历:本科

个人技能

英语: 良好

普通话: 熟练

计算机水平: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

篇7: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真挚的爱党、爱国情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具备较高文学素养、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组织和相关媒体从事高级秘书、文化宣传、公关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培养学生有教养、有涵养、有素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强化学生外语听说译实际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3.掌握汉语言与秘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文秘职业基本技能与现代办公技能,具有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制作等能力;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熟练撰写和处理各种公务、商务文本;

5.具有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6.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和训练,能够较熟练掌握1-2项体育项目并达到一定的竞赛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勇于拼搏精神。

三、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理论与实践、秘书理论与实务、文书与档案处理、现代办公自动化、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

【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本课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学习分析语言现象的技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基础写作理论与实践:本课程是研究写作基本规律及实践操作的一门课程。主要包括观察与采访、感受与审美、想像与联想及文体写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写作主体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写作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写作课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秘书理论与实务:本课程讲授秘书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当今社会秘书机构的运作规律,明确秘书的角色定位,从秘书的沟通协调能力、办公室日常工作、信息与调查研究工作、写作能力、文书处理、会议组织、信访工作等方面进行技能训练,较熟练的掌握秘书的工作能力,提高秘书素养。

文书与档案处理:本课程以培养应用型、操作型秘书人才为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和操

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具备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公文撰制与处理、档案信息管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现代办公自动化:本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内容新颖、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应充分理解办公自动化的含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式与功能,初步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学会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为将来毕业后从事现代文秘、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及新闻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古代汉语:本课程以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为目标,是一门阅读古籍文献的工具课,包括古代文学、古代语法、文字、音韵训练等。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本课程全面讲述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研究各时期的文学创造面貌及有代表性的流派、作家和各种文学的面貌,同时简明讲解若干代表性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对典范的诗文作品能熟记成诵,了解和熟悉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学史和灿烂的文学遗产,并借助文学作品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和水平。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要考察和研究中国从1915年至今文学发展的历史。包括文学思潮发展的态势、文学理论的构建以及作家作品的研究等,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框架,理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方向。

外国文学史: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地学习外国文学基础知识。通过描述与评析重大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主要作家作品,指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努力掌握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审美特点,并提高学生分析、阐释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

篇8: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文秘作为全球性的职业, 在国内该专业已经开设了近30年。通过对文秘专业进行不断的完善, 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中, 文秘作为比较普通的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需要对文秘专业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定位高职文秘类专业, 同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 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满足市场的需要。

1 文秘专业的供求现状

1.1 总体需求量求大于供

我国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设置方面, 开设时间比较短, 并且起步比较低。在我国高职院校可设文秘专业的目的在当时的情况下, 主要是服务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政府机构或职能部门。在这种情况下, 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明确, 并且开设的课程比较实用, 培养人才具有较强的战略性, 人才素质普遍比较高, 与其他专业相比, 其就业相对比较容易, 而且较为理想, 因此社会对文秘专业给予了高度的认可。[1]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空间从社会需求的总体情况来看比较广阔, 并且文秘专业通常可以涵盖行政专员、助理等岗位, 进一步增加了文秘专业就业空间的广阔程度。

1.2 地区供求不平衡

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在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 这种供需不平衡关系在一些省、市表现的极为严重。2011年,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对文秘类专业毕业生数与文秘类岗位需求数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结果可知:对于地方院校来说, 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与本地区的文秘类岗位之间, 在数量方面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文秘专业的毕业生来自本地区的占到九成左右, 但是本地区文秘岗位数量却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以内蒙古为例, 某地区2011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522人, 但市场提供相应的文秘岗位仅有216个, 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比例超过2:1。这一现象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于偏远的西部地区来说, 这种失衡关系更为严重, 这说明文秘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普遍存在着。[2]高职院校在设置文秘专业课程的过程中, 需要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 进行综合考虑, 培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服务于地域经济的发展。

1.3 民营企业需求量扩张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民营企业在文秘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方面, 存在巨大的缺口。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院校80%的文秘专业人才被民营企业所吸纳, 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文秘专业市场需求空间依然非常巨大。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并不意味着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十分完善, 认为没必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专业性、全面性方面对文秘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能够起草文件、整理档案, 另一方面能够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以及商务活动策划。[3]因此, 民营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文秘人员。

2 确定培养目标

2.1 顺应商务型企业的人才需求

高职文秘专业在发展过程中, 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提供了导向性目标, 也就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文秘专业人才。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进一步扩大了商务型企业人才的需求缺口, 进而逐渐成为高职文秘专业就业的主流, 同时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中解脱出来, 在秘书专业的课程设置, 以及在培养方向上, 都为高职院校进行及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行政秘书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2.2 重视文秘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文秘专业人才时, 需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 对传统的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被有些学校的文秘专业沿袭着, 并且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进而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通常情况下,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忽略了相关岗位的工作适应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果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只是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是不会使用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甚至不会使用简单的电脑办公软件, 这样的毕业生将难以满足商务企业发展的需要。

2.3 注重人才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在培养文秘专业人才的过程中, 面对新的社会形式, 不能忽视社会需求, 对于文秘专业来说, 同样需要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 并且具有开拓性思维, 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 能够做出创造性的改进, 在书写商务文书、策划商务活动, 以及实施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需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4]

3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途径

3.1 优化课程设置

培养文秘专业人才需要以学习专业课为基础, 因此需要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由于偏重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 围绕核心专业能力, 进一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 文秘专业的职业能力主要涉及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决定着该专业能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 不断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较强的人才。

3.2 重视实践训练

扎实、精准地设置课程,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文秘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高职院校对学生需要在实践方面加大训练的力度。因为文秘专业本身一方面需要借助理论发展, 另一方面该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课程, 同时增加实践、实习的机会, 进而帮助学生培养更多的技能。

综上所述, 文秘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仍令人期待, 但是社会需求的变化证明了文秘专业人才综合性和复合性发展这一主流趋势。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 才能够真正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学有所获, 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而走向社会后, 也能够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 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箕裘.浅谈高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 2007 (17) .

[2]沈建红.对民营企业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秘书之友, 2005 (6) .

[3]焦名海.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

篇9: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项目教学模式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方向发展背景

21世纪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即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不应当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而在目前的信息时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网络相关技术,能够对网络进行简单的维护,并且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有关计算机网络的一些问题,以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针对我校(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中发现,一,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兴趣,想学;二,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如办公软件的使用,已会,不愿学;三、对于编程等软件技术,限于学生基础的问题,难学,进而怕学、不愿学;四、对于操作性强的内容,如网络构建、网络布线、网页设计等课程,学生愿学,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宽泛的专业群,计算机技术成为现代社会人的一门基本技能,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特色或强项,如果没有对准企业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岗位所需,也很难有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方向问题,在社会上众多的计算机应用岗位中,哪些需要中职学生做,并且中职生能够胜任。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必须适应网络应用与发展的需要,以网络管理的中初级岗位需要为导向,培养网络应用人员“建网用网管网”的职业岗位人才。

二、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针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专业目标定位不准确,二是实训环境小而薄弱,三是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实际网络技术工作经验,办学成效不佳。通过对网络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其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培养出应用型人才,解决以上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组网管网”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细分如下几个能力模块。

(三)计算机网络项目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应该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设计网络应用项目实训“工作页”,并在教学中运用、检验、修订。教学模式采用“工作页”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训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工作”。合理的将“工作页”形式应用到“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网络服务器的架设”、“站点主页的设计”和“配线架布线”的项目教学活动。首先,确定“建网”、“管网”、“用网”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其次,进行相应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

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的工作活动,学生3—4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也可以称为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后,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工作任务,强调工作要求。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最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全面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整个工作过程中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

项目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根据项目需求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新的概念、新的技能,要着重讲解。与各组组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及时了解每一组的工作进度及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最后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下面以“小型局域网的创建”综合应用项目来简单说明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工作过程:

一:收集信息及确定客户需求,项目启动时,拥有的信息越多越好。要了解目前有哪些资源,项目的预算和时间要求,在选择设备和资源方面存在哪些限制。从给出的需求信息中搜集所需的信息。

二:选择合适的服务和设备,收集必需的信息后,需要进行一些研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根据有限的预算和时间设计提出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一些可改进网络性能或效率的建议,以便在有额外资金时付诸行动。

三:规划安装,选定设备及所需的服务后,开始着手物理和逻辑安装。

四:制作并陈述提案,报告和陈述在技术上必需准备,并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如果提案或演示文稿做的很糟糕,再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无法通过。

五:安装和配置网络,通过实训室完成相关操作,可在配置前通过模拟器预先配置和测试设备,避免挫折。

六:测试和排除故障,尽可能多的对网络进行测试,确保网络设备正常运行工作。

七:归档和检核,客户认为解决方案与承诺一致时,便可进行签核。

八:支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通过如上工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小型企业规划并实施技术解决方案时涉及的步骤,并通过需求规划分析完成小型办公环境设计解决方案以满足小型企业环境的需求。

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项目式学习中,学习的进度难度都要由学生个体选择,这就更要求学习者的自觉,这就需要教师去组织、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系统,发展形成适合自身方面的学习方法习惯等,以不断激励学生向前,保证某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要求达标。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

随着IT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应用将对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紧盯经济发展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网络应用的发展与变化,下一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索和思考,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1、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训练项目,教师设计网络应用项目实训“工作页”,并在教学中运用、检验、修订。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并辐射至计算机其他专业方向的专业教学。

2、学校要加大投入,为网络专业实训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地实训仿真环境和岗位。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仿真的企业网络工程系统实训环境,并能直接与校园网络中心连接,进行通讯和获取数据,以达到真实的网络环境。这样,可以更加仿真地完成网络各综合实训项目。

3、为了有效地解决学校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問题,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建立更多地计算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指导,努力缩小职校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差距,真正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网络专业应用型技能员工。

篇10: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3.8

进入21世纪这十多年里,我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膨胀发展进入到战略调整格局,国际上原有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经济危机也使得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下降。虽然不断有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出台,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然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毕业的学生。本文将对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尤其是网络方向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提高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

1 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1.1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优势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学历教育的一种体现。高职学生就业从宏观整体上看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发展较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把高校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定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通过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的培养,显著提高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信息发展时代的弄潮儿,计算机专业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无处不在,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人都能成为其服务对象,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遍布大街小巷,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1.2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暂,缺少实际实践经验。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学生文化素养低、知识底蕴差、综合能力有很大欠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较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清晰的思路,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有一份环境优越、高薪、体现自己价值、有升值空间的工作,这种就业心理期望值越高,与现实情况越脱节。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学历低,经验少,现在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又非常快,使得很多人要从基层做起,于是学生们遇到不合意就会选择跳槽,更换工作,很多学生毕业2、3年后还没找到稳定的工作行业。这些因素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也使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低。

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但是调查研究表明,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存在时间长,课程设置还在用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老套路,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一些管理人员满足现状,不愿进行市场调研和寻求市场信息,不愿重新设置课程体系结构,不愿进行教改,教师的一本书可以讲上几年,省时又省力。这些课程不能随着科技发展及时更新,使得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这种情况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而形成毕业生技能功底薄弱,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脱节的局面,最终接过就是供应的人才不能及时就业,而企业急需人才却无人能招,形成了学校供给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相矛盾的局面。

2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工资待遇低下、劳动强度大以及就业稳定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专业技能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学生应该要依据自己未来想从事的工作门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加强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习以及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课程制度调整、改善课程体系结构和加强校企合作。

以台湾职技校为例。南台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他们设计的教学卓越计划包括四个分项计划:教师技能力精进计划;学生就业力增强计划;课程职场衔接计划;学生国际竞争力加值计划。他们期望通过卓越计划来推动、落实和强化教学价值这一核心,强化实务的教学能力,培育具有科技化、人文化、创新思维及国际视野的实用人才,使其成为受企业欢迎的职业技能人才。其具体做法以学生就业力增强计划为例,详细的做法是:首先成立学生职业目标辅导室,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设立辅导专门单位,在职业大学的四年学习中推动实行大学四年一贯化职业生涯目标设立辅导机制。在大一年级,为学生办理职业目标设立辅导说明及职业生涯探索;在大二年级,为学生开设职场体验活动;在大三年级,学生可选择前往企业实习实践;在大四年级,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择业导向等工作。学校还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为学生出具学生综合能力的电子评价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IT企业实习、就业。在四年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基础课程外,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专家共同授课的项目研发课程,帮助学生考取职业认证,并为其提供职场体验,创业投资等培训,带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与参观,使课程规划与产业接轨。

台湾的职技校与国内的高职校要求相似,学生要有规定时间的校外公司实习实践经历,对实习期间进行过程测评,记入校外实践成绩。校外公司实习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强调理论技能与实务技能应用并重。一是能帮助学生奠定实务技术学习的基础,二是要通过职场实际的务实学习,增强学生的实务技术能力的学习,以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行业实习工程师为最终标准,使学生毕业后既具有职场实务经验又兼有对应职场多变的适应能力。

3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借鉴南台科技大学等台湾职技校的做法,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变革:

(1)引入以真实的网络公司工作过程或实际的网络技术课题为主线的技能提升课程,推动以竞赛课题为导引的项目实践,增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

(2)学校可设立职业规划辅导中心,统筹运作,从入学到毕业,给学生第一时间的帮助。

(3)规划完善产学研一贯的学习进程,三年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穿插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职业体验与指导,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辅导制度。规范学生校外网络公司实习课程,规范导师的校外指导进程,并有效进行管理与考核。

(4)可建立企业实验室,模拟网络公司工作环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

现今,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还主要以学校评价为主,虽然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过对企业调研,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但对培养结果的评价中缺乏用人单位的参与,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借鉴台湾职技校的校外实习管理模式,由政府出台建立完善规范的校外实习实践管理制度、校企双向的学生评价和培养制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第一,完善实习机构评估及筛选制度,考察筛选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保障实习环境的优良性真实性;第二,建立学生实习培训及导师校外辅导制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实习单位,规范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最后,建立实习质量考核与评估标准制度,对有毕业生情况的企业进行追踪与反馈制度,实现校企互相评价。

参考文献:

[1]韦丽梅.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情况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0:117-119.

[2]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28-31.

[3]胡中栋,温卫.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5:134-136.

作者简介:徐莉(1979.3-),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讲师,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0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秘专业计算机速记方向】相关文章:

文秘教育专业方向07-28

文秘专业专业剖析07-18

文秘专业07-30

文秘专业信04-16

文秘 专业解读06-24

文秘专业--简历08-06

文秘专业学生范文06-02

文秘专业规则范文06-02

文秘专业教育介绍07-18

文秘专业行业前景07-18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论文下一篇:游览“沿江风光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