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2024-07-31

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通用11篇)

篇1: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反应 ---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其它液体和输液管,通知医生

应急处理 --- 遵医嘱给药,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严密观察病情 ---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及其他临床变化

按程序及时上报--- 填写报表,报告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将保留的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室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记录---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的全过程 注: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创伤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评估---病人情况:外伤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神志恍惚,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急救物品:急救车各种急救药品及物品齐全,功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抢救---立即取合适卧位,就地抢救,呼叫医生

选择较粗大且直的血管,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可用大号套管针,必要时采用双通路。同时,输入液体及其他血制品,但要防止发生肺水肿。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及新鲜血,如患者继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120次,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患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应迅速补充血容量,配合医生及时查找原因是否有合并内脏破裂,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同时临时结扎肢体出血部位。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注意为患者保暖。密切观察血压及尿量的变化,并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加强床边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抢救情况,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稳

等心理护理工作

记录---按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 注:抢救休克期间应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小时一次,同时应用心电监护,病情允许时,配合医生将患者送手术室处理。

患者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评估:1.病人情况:患者在病房,走廊,厕所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就地抢救

2.急救物品:做到“四定“,物品性能完好,完好率100%

3.医务人员(1):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定时巡视病人,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2):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抢救:1.第一发现者不得离开患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配合医生按心肺复苏流程迅速心肺复苏

3.建立并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4.及时将患者搬置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注意保暖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

心理护理:认真与家属沟通,并进行安慰

向家属交代病情及抢救情况

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通知单位或殡仪馆将尸体运走,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记录: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及病人生命体征

注:1.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2.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

篇2: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护 理 与 预 防

胡曼

【摘要】本院门诊通过2013年-2015年9例输液反应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临床表现和应急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发热反应、过敏性休克、静脉炎及皮炎4个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严把药品质量关、规范操作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药物过敏试验、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合理安排液体输入顺序及输液时间、加强健康宣教等措施可预防和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输液患者;输液反应;应急护理及预防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输液过程中常伴随发生输液反应,轻者引起发热、寒战、发疹、静脉炎等,重者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就本院3年来发生的9例输液反应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及预防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2015年我院门诊输液20621例患者。9例 输液反应患者中男6例,女2例,儿童1例,其中45-70岁8例,8岁1例,所有输液反应患者均发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寒,继之寒战,四肢发冷,寒战过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9-42℃严重者伴有头晕、呕吐、脉速、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

2、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

2.1发热反应:临床上输液反应以发热反应最为常见,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一般而言,致热源量在0.06-1ug/L,即可产生发热反应。表现为发冷、寒战、面部四肢发凉、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多达4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晕、烦躁不安、谵妄,重者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呼吸衰竭,可致死亡。发生反应的早晚与致热源形成和患者个体耐受性而异。

2.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液过多,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或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听诊肺部有湿啰音、心率快等。

2.3静脉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2.4空气栓塞: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及拔针。患者感到异常不适,胸骨后疼痛。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水泡声。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2.5液体外渗: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应急护理措施

出现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拔针(输液反应是血 3.1管收缩,患者抖动,再穿刺较困难;发生反应是需立即给药)。此时应将输液瓶、输液器更换掉且妥善封存,有必要时送检。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2对寒战高热的患者的护理,吸氧,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可给予0.5-1mg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山莨菪碱10mg肌注。也给予盐酸异丙嗪25mg肌注。

3.3对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取端坐位两、腿下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高流量经20-30﹪酒精吸氧,以减低肺泡表面张力。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做好心理护理。

3.4对于静脉炎患者,如果炎症症状较轻,只是穿刺部位血管轻微发红,可调慢液体滴速,观察局部反应,如果静脉炎症状较重,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疼痛,应立即拔出液体,应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或理疗。合并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

3.5对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也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血压过低时快速补充胶体及晶体液,并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注等,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梗阻应紧急行气管切开。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3.6空气栓塞发生较少,如果出现严重症状立即采取左侧头低足高卧位,高流量吸氧。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液体外渗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输液反应常见原因

4.1热源:即输液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果输入体内可发生热源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出现热源的原因: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2)输入溶液或药品制剂不纯;3)消毒保存不良;4)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5)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规程所致;6)大量输液。

4.2致敏物质:高敏性体质患者输液含异性蛋白的液体,如右旋糖,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血浆 或者配伍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等易过敏药物时,可引起过敏反应。

4.3输液技术:如果输液前未将输液管中空气排尽。输入机体后可致组织缺氧,排液太少输液管中可能存在的异物和热源进入机体,可引起炎性和热源反应。注射局部消毒不严格导致细菌污染,反复进针的机械性刺激以及针头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引起静脉炎,针头未进入血管引起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红肿甚至坏死。

4.4发生输液反应与以上热源累加;微粒累加,配液环境污染,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及输液气候与环境医务工作者操作过程中手卫生的忽视,患者疾病、年龄、个体差异等均有密切关系。

5输液反应的预防

5.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由于门诊输液室陪人多,人员流动频繁、空气污染严重,尤其夏季气温高,病原微生物易滋生,使门诊输液室细菌随人流加大而增加,所以输液反应是门诊最大的隐患。为防止发生输液反应,我们对门诊输液室每日进行固定时间紫外线消毒,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500mg/L擦拭4-6次,及时开窗通风;及时清理垃圾及污物,随时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加强陪人管理,室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对输液室的卫生每周彻底清洁消毒、清除死角,时刻为患者提供清洁卫生的治疗场所。对于咳嗽、咳痰患者提供一次性口罩、手纸,避免交叉感染。

5.2操作环境的规范管理:配液间是进行操作前药物准备的处置室。为提高空气洁净度,加药前清洁台面、地面后用500mg/L84消毒药擦拭。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进入配液间的医护人员遵守职业规范,衣帽整齐、戴口罩。接药、出药口严格分开,保持整洁、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

5.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操作前后注意手卫生,注意瓶口消毒(用酒精纱布消毒安瓿,再用砂轮划痕。),查看无菌物品有无漏气、过期、破损,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置原则处置。做到一人一针一止血带。患者多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防止交叉感染。对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合理选择血管。对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先用0.9﹪氯化钠或葡萄糖穿刺,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更换药物。5.4严格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认真询问药物过敏史和用药时间

5.5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流量大,相对嘈杂,三查七对很重要。输液时一定要做到而且最好反向查对。输液前认真查对液体质量、有效期及瓶子有无裂痕、渗漏,瓶签是否清晰可辨。为进一步保证门诊输液安全性,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了解药物相关知识,包括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注意配制的先后顺序,药物尽量现配现用。有些特殊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输注时宜慢并且不宜与其它药物混用,必须中间用0.9﹪氯化钠冲管后才能输液入其它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5.6输液过程中的观察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注意输液局部有无外渗、红肿、皮疹,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发生。输液结束及时更换续液或拔针。加强老人、小儿及体弱者的巡视,发生问题及时处理。正确执行医嘱,有疑问和医生沟通后再执行。

5.7加强输液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减轻患者对穿刺的恐惧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操作时动作轻柔,语言亲切,多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输液的目的及意义,让患者尽可能配合,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穿刺有困难的患者,可选派年资高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使患者满意。5.8做好健康教育: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输液前先讲明患者所输药物的名称、性质及用途,让患者有所了解,包括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说话时尽可能通俗易懂,注意语速,平和、亲切注意说话的科学性,避免不良暗示。有些药物不能空腹输入事先告知患者,过敏试验前问清患者有无过敏史,做好解释以免发生纠纷。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反馈,给予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6结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门诊输液不但方便了患者及家属,而且也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但是由于抢救条件有限,一旦发生反应会引起严重后果。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各种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熟悉输液反应的病因、诊断、抢救处理方法,加强护患沟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更细心、周到的护理,才能避免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门诊输液患者的输液安全,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白玉花、梁淑琴

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护理与预防,当代护士杂志2012.11 [2]骆颖红

篇3: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

1 发热反应

1.1 发病特点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畏寒, 不自主颤抖, 迅速转为高热, 严重发绀, 面色苍白, 重者心率快, 脉细速, 虚脱, 多数经处理后迅速好转。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 较常见的原因有致热原病菌 (普通菌和毒菌等) 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或输液用品, 也可能因药物不纯或药物有配伍禁忌所致。

1.2 防治和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 寒战反应一旦出现, 应立即暂停或完全停止输液, 并详细检查发生反应的原因。寒战发冷时保暖, 立即注射非那根 (25~50mg) 或其他抗过敏药物, 艾灸百会穴等。发生虚脱时可针刺人中, 严重时可注射肾上腺素 (0.5~1mg) 。留观病人待退热至38℃以下, 并无其他不适才可离开。

2 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高渗葡萄糖液体和血管内膜药物所引起病变的静脉内膜发炎并导致静脉管腔内血液凝成血栓。

2.1 主要症状

局部沿静脉径路上有红肿、触痛、热痛等, 但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不适感。

2.2 防治和护理

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为病人更换注射部位使患肢休息, 局部热敷, 严重时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3 急性肺水肿

3.1 发病特点

输液过量或过快, 特别是输入含钠液体过多时, 容易发生急性肺水肿, 原有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者, 肺功能不全者, 老年体弱儿童输液应特别注意, 发病时患者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严重时口鼻可喷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液, 听诊两肺出现干湿性音, 心音弱速。

3.2 防治和护理

发现这种情况, 应立即停止输液, 取端坐位, 两腿下垂, 以减少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立即加压吸氧。湿化瓶给予20%~30%酒精, 湿化吸氧, 必要时静脉滴注氨茶碱, 利尿药液以利尿排水。西地兰0.4mg加50%葡萄糖40mL缓慢静注等对症处理。

4 过敏反应

4.1 主要为药物性过敏性反应为多见

目前, 在临床上多见于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氧氟沙星类注射液, 静脉输液时10min~1h左右病人出现皮肤荨麻疹、有瘙痒, 重者胸闷、发热、口唇发绀, 此时应注意休克发生。

4.2 防治和护理

立即更换药液和输液管, 即用5%葡萄糖维持输液, 以便抢救用药, 立即注射非那根25mg, 地塞米松5mg, 严重者给予吸氧, 肌注肾上腺素1mg, 有过敏性休克者按抗休克处理。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 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才可离院。

5 空气栓塞

5.1 发病特点

由于输液管输液时空气未排尽, 输液管连接不紧密, 加压输液, 连续输液接瓶时不及时而又没有注意重排空气, 使空气进入静脉, 随血流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口,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 引起严重缺氧。此时, 病人感到胸闷, 呼吸困难或严重发绀,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亮的“水泡声”。

5.2 防治和护理

立即停止输液, 通知医生, 积极配合抢救, 安慰病人, 以减轻恐惧感。立即为病人至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以减少空气进入肺动脉口。并给予氧气吸入, 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 必要时对症处理。

6 输液反应的临床调查

调查了新洲社康中心2003~2005年的输液人数和在临床上发生的输液反应类型及结果。2003~2005年输液人数和在临床上发生的输液反应类型及结果注:2003~2005年输液人数16880例, 输液反应44例, 占2.6‰。

以上调查资料说明一般的输液反应只要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 预后是良好的, 极少有并发症发生。但是, 输液反应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 我们应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病人的用药认真查对, 对每一项无菌技术操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做到经常巡视, 随时注意观察病人, 如有可疑反应症状出现应立即暂停或更换液体, 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 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

摘要:液体疗法是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征, 并要考虑到并警惕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和并发症, 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 可导致不良后果。

关键词:静脉,输液,反应

参考文献

[1]段素芳.门诊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J].护理研究, 2005, (23) :88~89.

[2]刘凤兰.浅谈对输液反应的处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0, (6) :65.

篇4:输液最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据媒体报道,致力于控制抗生素滥用的美国药理专家唐济世,他6岁的儿子汤姆曾发烧到38摄氏度以上,他没有给孩子吃药也没有打针输液,而是采用解开衣服让孩子“散热”、温水擦身、多喝水等简单的物理降温方式缓解孩子的病情。汤姆没吃一片药,就从一场来势汹汹的感冒中痊愈。

每年冬春季节,感冒发烧患者急剧增加。不少人一发烧就催着医生开抗生素输液,导致各家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殊不知输液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有不利于病人的一面。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中,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畏寒、发热、水肿等,严重者还会导致肝肾等器官损害,发生过敏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静脉给药使药品直接进入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作用,使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同时,液体在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微粒,也增加了对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风险。因此,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首要措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抗生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各类药物中占首位,这就更加清楚地看出抗生素药物的双重性,既有明显治疗作用,也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药物还容易出现耐药性,为“超级细菌”出现提供了温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输液,生病时要尽可能选择口服药物。必须输液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要即时报告医生。

篇5:发生输液反应应急处理程序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 “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方案文件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9-2010 年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 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 7 类:

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 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

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上报医务部,已有纠纷苗头的上报安全医疗办。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后勤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纪检办。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

(一)书面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略)说明: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 告表》(具体见附件),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 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 24~48h 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 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职能科室 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 策及整 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 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 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 医患关系协调办备案。

六、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 罚。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以 200~500 元现金奖励。

2、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 50-2000 元的处罚;由此引发纠纷或 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罚。

3、医患关系协调办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公示处理结 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4、每年由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突出个人和集体 提出奖励建议并报请院务会通过。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医院输液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1.2.3.4.5.6.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情况严重者就地枪就,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经过。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护理部、供应科及药剂科。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于供应科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发生静脉空气栓塞应急处理程序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病人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空气输入,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2.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将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6.详细记录病情及抢救经过。

输液过程中发生肺水肿应急处理程序

1.2.3.4.5.6.7.病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减慢输液速度。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将病人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轻心脏负担。

高流量给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详细记录病情及抢救经过。

发生误吸应急处理程序

1.2.3.4.5.当发现病人发生误吸时,立即使病人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扣排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同时通知医生。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等。检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在采取简易呼吸器的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或气管镜吸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停电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筒,如有抢救病人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病人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

3.通知总值班,查询停电原因,积极处理。

4.加强巡视做好解释,安抚病人,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停水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工作:(1)告知病人停水时间;

(2)给病人备好饮用水和使用水;

(3)病房热水炉烧好热水备用,同时尽可能多备使用

水。

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维修科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及时维修。

3.加强巡视,做好解释工作,随时解决病人饮水和使用水需求。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1.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病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紧急疏散病人。

2.立即报告保卫科、院总值班。

3.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4.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知火灾的准确方位。5.打开消防通道,组织病人有秩序地撤离。使用消防通道的原则是:“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将病人撤离到安全地带。6.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7.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资料。8.组织病人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走安全通道。叮嘱病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地震应急处理程序

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现强烈地震时,需将病人撤离病房,疏散到医院附近的广场、空地。

3.情况紧急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病人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头颈、眼睛,捂住口鼻。

4.事件发生,要注意维持秩序,防止因混乱而影响撤离。5.要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失窃应急处理程序

1.发现失窃,保护现场,电话通知保卫科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院总值班。2.协助保卫人员进行调查工作。

篇6:住院患者发生摔伤的应急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进行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病室地面应保持清洁、整齐、无障碍、水渍等。

3、在做入院宣传教育时,将睡眠时尤其是夜间加床档或有人守护作为宣教内容之一。

4、加强巡回病房,特别是夜班护士,对未加床档者及时加床档或提示陪护人员防止患者坠床。光源不足,行动不便者,上厕所时,及时搀扶。当病人不适时,及时按压呼叫器,护理人员及时观察病人。

5、对烦燥、虚弱等患者随时加床档,并有人守护。

6、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加强巡视,随时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将水杯、便器等放在患者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7、一旦发生病员意外跌倒、摔伤,护士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查,根据诊查情况请相关科室会诊,迅速给予相应处理,损伤尽可能减轻。

8、向医务部、护理部汇报,夜间报告总值班。

9、加强巡视,及时观察疗效,根据医嘱做好相应治疗、护理及安全保护措施,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10、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抚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对于摔伤严重者,应根据病情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及时和家属沟通,了解家属和病人需求,解决相关问题。

篇7: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急演练

时间:2016年3月24日

地点:成都第十一人民医院

外二科病房 参与人员:

护士:黄廷英、廖春华、罗慧娟、李丹、朱丹;护士长:李春艳;医生 :谢林峰;主任:杏建东

演练目的:通过本次模拟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明确自身不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加强学习,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内容】

演练场景及记录:

模拟场景:一患者在输入A型红细胞悬液时发生全身瘙痒、胸闷,责任护士在巡视时发现。记录: 1.责任护士廖春华、李丹双人床旁查对后遵医嘱予以10床患者静脉输入A型红细胞悬液后在巡视病房是发现患者异常,经询问诉感胸闷,全身瘙痒,观察全身皮肤局部有皮疹,观察输注液为A型红细胞悬液,立即关闭输血器,立即通知在班护士,护士罗慧娟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谢林峰。2.护士李丹推抢救车到床旁,护士廖春华立即为患者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保留原输血器和所输注的A型红细胞悬液,护士李丹立即予以建立第二静脉通道备用,保持输液通畅。

3.护士罗慧娟立即予以患者氧气吸入,心电监护,报告医生患者生命体征示:T 36.6摄氏度;P 120次/分;R 24次/分;BP 123/72mmhg医生谢林峰查看患者反应,考虑静脉输血反应的可能,遵医嘱静脉给药,护士朱丹通知黄廷英及李丹立即执行。

4.护士朱丹配合医生给予急救处理,规范执行医嘱,做好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

5.15分钟后,患者诉不适症状缓解,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士廖春华向患者健康宣教,讲解相关知识,解除患者焦虑情绪。

6.护士长立即报告护理部,填写《输血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护士长对演练的评价:

1.优点:参与演练人员态度积极;分工明确,抢救流程熟知,关爱病人,了解病人心里动态。2.缺点:演练操作无总指挥,演练流程不熟练;护护之间配合默契度不够;医生参与度不足,医护沟通欠缺。

整改措施:

1.熟练演练流程,明确总指挥,全过程应由护士长总指挥组织抢救,护士长不在时由最高年资护士组织抢救。

2.提高医护、护护之间的默契配合度,抢救过程应有条不紊,忌慌乱。

篇8: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

1.1 因素分析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多由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同时病室内的陪侍人、探视人、室内温度、操作环境和药物等与输液发热反应有密切的关系[1]。另外, 发热反应与输液当时患者的体温也有关系, 一般表现为输液后数分钟至1h发生发冷、寒颤继而发热, 轻者体温38℃左右, 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 继而高热, 体温可达41℃, 并伴有头痛、脉搏加速、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具体原因如下: (1) 各种药物性因素。有些药物进入人体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 形成结合抗原而引起变态反应。另外药物质量对输液反应影响也很大, 如部分中药制剂纯度不高。 (2) 输液器的质量因素。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静脉给药都是采用一次性聚氯乙烯材料。但个别厂家的产品不溶性微粒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在生产环境与组织过程中带入微粒, 增加了污染的环节。 (3) 液体放置过久。有些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的稳定性差、变化快, 如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 容易降低效价、衰败、降解、毒性增加而诱发输液反应。 (4) 环境因素。一般在夏天气温炎热, 空气温度偏高时, 药物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寒冷时, 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 也可发生输液反应。 (5) 操作不当。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输液器被污染, 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 重新穿刺未更换输液针头等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液体,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 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气等。 (6) 病室内的探视人员、陪侍人员多。在人体的呼吸道、皮肤、衣服、物品等处都有细菌及代谢产物的存在。患者走动性大, 随着细菌播散, 空气被污染, 热源形成机会多, 容易发生输液反应。 (7) 药物配伍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时, 除引起药理作用相互拮抗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外, 也容易产生不溶性颗粒, 增加致热源的形成, 还使药物溶液pH环境改变 (细菌繁殖最重要的pH为7.2~7.6) 。另一方面pH改变, 药物发生沉淀。而临床上有过细菌药物沉淀而引起循环障碍所致死亡的病例。 (8) 患者当时的体温。经临床观察统计, 患者在输液前体温过高易引起输液反应。这是因为患者本来高热、畏寒, 当冷溶液进入机体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皮肤湿度降低, 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张力增加、肌纤维收缩、肌肉痉挛, 故有寒颤之感。经过对证处理数小时后症状可减轻或恢复正常。

1.2 预防

(1) 严把药品质量关。输液前要对药品液体进行严格检查, 注意液体颜色、澄明度和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等。 (2) 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类药物应先用先配。 (3) 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 热源叠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 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易带入微粒, 又易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 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 (4) 规范操作, 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与卫生。输液的复配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 对配药间采取紫外线消毒, 保持空气的清洁, 主要是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医务人员在输液操作前有效性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严格消毒输液瓶及穿刺部位皮肤。配药时加药注射器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同时减少对瓶塞穿刺次数, 切割安瓿时, 采用安瓿锯后用75%乙醇棉签一次性消毒后折断, 能达到无菌目的, 且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 熟练过难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 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配加粉剂药物时, 应让药物充分溶解, 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入。 (5) 输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尤其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特别慎重,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点滴速度宜慢, 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同时, 要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的质量, 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做好“三查十对一注意”。输液时应多巡视, 多观察。 (6) 掌握输液指证, 尽量减少静脉用药, 尤其是注意液体的选择及药物的配制, 选择合适的稀释剂稀释药物。 (7)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对供应室消毒标准的要求, 加强对供应室的科学管理。 (8) 加强病房的管理, 减少陪侍人员、探视人员数量。 (9) 保持病室的温度18~20℃, 婴儿室21~24℃, 相对湿度50%~60%, 避免输液时间过长, 使液体pH值发生改变形成致热原。 (10) 秋、冬季输液前先适当地给液体加温, 对体温较高者先物理降温, 输液时调慢速度, 避免应液体、体温温度相差悬殊而发生输液反应。 (11) 向患者或家属做好宣教,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及药物应用, 严格遵守输液原则, 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以确保输液安全。

2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和预防

2.1 因素分析

(1) 因输液速度过快, 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 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2 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及婴幼儿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3静脉炎的发生和预防

3.1 发生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中静脉炎的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表现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原因为: (1)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2)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量管或放量时间过长, 致局部血管壁发生化学性炎性反应; (3) 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3.2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使用;静脉点滴速度宜控制;严防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时, 应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 而且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4空气栓塞的发生和预防

4.1 发生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中空气栓塞的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 有濒死感。原因为: (1) 输液前, 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2) 输液管连接不紧密而漏气; (3) 连续输液过程中更换溶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完毕未及时拔针。

4.2 预防

输液前, 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 排尽输液器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连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关键词:输液反应,发生,预防

参考文献

篇9: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因药物引起的属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颤,发热等症状,在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为何会有输液反应的发生?

1、制药厂家在生产药品及液体过程中,把关不严格,若混入杂质,则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2、因为液体温度过低,与体温相差过大,易诱发输液反应。常出现在夏季室内过度制冷,或冬天因为房间暖气不足时。

3、一组液体中加入品种过多的药物,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在中草药提取制剂中,成分不单一。

4、免疫功能较差或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对于细菌内毒素敏感性高,所以输液反应发生率会较高。

输液反应都有哪些?

1、热原反应

引起机体致热的物质主要是细菌内毒素,被污染的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的热原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反应。临床表现: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伴之以寒颤、血压快速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昏迷,甚至出现休克、死亡。

2、热原样反应

当使用的输液剂的不溶性微粒,超过限量或个体耐受阈值时,即可能发生热原样反应。其临床症状类似热原反应。

3、过敏反应

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变态反应,难于热原反应相鉴别。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除此之外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神志模糊等。常伴有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4、细菌污染引起的反应

被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而引起的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如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5、静脉炎

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导致静脉炎。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输液反应怎么办?

一般治疗措施

1、发现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查找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先不要着急拔掉静脉针头。一旦拔掉针头,就需要花时间重新建立新的静脉通道,耽误了抢救时间,所以一开始就要保留好静脉通道。

2、在保留好静脉针头的情况下,将装有原液体的输液器管道换掉,然后输入与原液体性质不一样的液体,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根据情况可给予高流量吸氧,若患者出现发热反应,立即静滴地塞米松0.3-0.5 mg/kg 次,肌注异丙嗪0.5-1.0 mg/kg次。同时给与保暖、吸氧、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治疗。观察病情,嘱其卧床休息,待患者病情平稳后需要注意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避免事态恶化。

严重输液反应抢救措施

1、若患者出现寒颤、高热、唇紫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若病情未缓解则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同时静滴地塞米松 10-20 mg,1-3小时后重复滴注。

2、补充胶体及晶体液,快速滴注,并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将间羟胺50—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

3、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滴注氨茶碱,喷雾吸入布地奈德或0.5%沙丁胺醇并配合吸氧。喉头水肿致呼吸道梗阻时应紧急性气管切开。

4、循环负荷过重应注意静注或滴注的速度不宜过快,患者端坐两腿下垂,加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氨茶碱5 mg/kg 缓慢静滴或速尿1mg/kg 缓慢静注,西地兰等强心治疗,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等。

特殊治疗措施

1、针对于热原反应

应该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撤除输液针,更换输液器,静注或静脉滴注 5-10 mg 的地塞米松。伴有呼吸困难者需要给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需慎重,因为镇静剂极大可能掩盖病情变化)。寒战者予保温;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者给予甘露醇防止脑水肿。

2、过敏反应

当发生严重过敏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抢救,抢救流程为:

(1)立即现配0.5 ml肾上腺素(1:1000)肌内注射,若未缓解,可于15-30 min后重复给药,至病情缓解。

(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必要时,1-3 h后重复注射。

(3)扩容 。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加入钙剂:缓慢静注10-20 ml的10%葡萄糖酸钙。

(6)应注意喉头水肿、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发生。

3、静脉炎

对于输液反应导致静脉炎的患者,应将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 95% 酒精或 50% 硫酸镁热湿敷;也可用超声波理疗。

4、空气栓塞

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时,应置病人左侧卧位保持头低足高,并给予氧气吸入。

来源:丁香园

篇10: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1 处理方法

1.1 方法一

迅速关闭变速调节器, 更换新的无菌输液管, 重新排气, 从过滤器与头皮针连接处换下旧的输液管, 接上新的输液管 (注意应避免连接处进入空气) , 无须重新穿刺。

1.2 方法二

立即关闭变速调节器, 根据病人病情接上一瓶未加任何药物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 mL, 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一人将头皮针末端反折捏紧, 避免进入空气或使病人血液流出, 另一人迅速进行冲管至管内液体澄清无混浊、无沉淀后接上头皮针 (注意应避免连接处进入空气) , 再继续输液。

1.3 方法三

立即关闭变速调节器, 拔出针头更换新的无菌输液管重新排气, 穿刺。

1.4 方法四

如果输液接瓶时发现药物出现配伍禁忌现象仅在莫菲氏管内时, 即关闭变速调节器, 夹紧莫菲氏管上段的输液管, 打开莫菲氏管侧孔处的小盖, 将莫菲氏管内的液体从侧管口处全部排空, 打开变速调节器。待管内液体下降至莫菲氏管下10 cm处, 此时莫菲氏管以下的输液管内约有10 cm的空气, 关闭变速调节器, 盖紧莫菲氏管侧孔, 松开莫菲氏管上段的输液管, 挤捏莫菲氏管使液体流入莫菲氏管1/2满时, 将头皮针与输液管分离, 一人将头皮针末端反折捏紧, 避免进入空气或使病人血液流出, 另一人打开变速调节器, 迅速将输液管上段的液体及空气排尽, 接上头皮针 (注意应避免连接处进入空气) , 继续输液。

2 4种方法的优缺点

4种方法均立即关闭变速调节器。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适用于混浊或沉淀在距过滤器以上5 cm及莫菲氏管以下者。笔者认为第1种方法比较好, 虽然浪费了一副输液管, 但可避免管壁内很可能附有反应后的有毒物质, 也可避免再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第2种方法有利于病人免受再次静脉穿刺之苦, 但多用1瓶液体, 虽然管内无肉眼所看见的混浊、沉淀, 但管壁内很可能附有反应后的有毒物质。第3种方法, 弊在于多用一副输液管, 且病人会再受一次静脉穿刺的痛苦, 尤其是对静脉穿刺较困难的病人。但与前2种方法相比在于安全且不浪费一瓶液体, 此法适用于混浊或沉淀在距过滤器5 cm以内但未达到头皮针者。第4种方法既不浪费输液管, 也不浪费液体, 病人也免受再次静脉穿刺之苦, 但管壁内可能附有反应后的有毒物质, 此法适用于混浊或沉淀仅在莫菲氏管内。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以达到既减轻病人痛苦又有良好效果的目的。

3预防

篇11: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摘要】目的:讨论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率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统计850例患者的意外时间发生率、发生方式及构成比列和护理级别及构成比列。结果: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躯体合并症、跌伤最为多见,其构成比分别占43.48%和34.78%,事件发生时的护理级别为一级护理13例,二级护理9例,三级护理1例,有陪住人员4。结论:重视老年精神科与普通精神科住院患者生理、精神状态方面的差异性,减少意外时间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精神科;意外事件;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45-01

Incidence rate of inpatients in senility psychiatry

FAN XiaoyingCHEN Yan

(Miany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Mianyang,Sichuan,62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novative approach of decrease incidence rate of inpatient in senility psychiatry. Methods: Sum 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patient in senility psychiatry, way and nurse rank. Results: Incidence rate is 3.5 %. The body complicationand fall wound is 43.48%, 34.78%. Conclusion: To pay attentio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patients in senility psychiatry and general psychiatry such as physiology, psychosis, and decrease incidence rate.

【Keywords】Incidence rate;senility psychiatry;inpatients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除具有精神方面疾病外,大多年老体弱,机体功能不健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为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寻找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我老年精神科2005年3月~2008年2月850例住院患者的意外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8年2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患者850例。

1.2 方法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后填写报告单,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方式、护理级别、有无陪护、药物应用情况、有无原发疾病等。

1.3统计学检验采用χ2 检验。

2结果

2.1意外事件的发生率85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意外事件30例,发生率为3.5%。

2.2意外事件的发生方式及构成比以出现躯体合并症、跌伤最为多见,其构成比分别占43.48%和34.78%。

2.3 护理级别及构成比事件发生时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13例,二级护理9例,三级护理1例,有陪住人员4例。

3讨论

3.1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本调查结果发现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4%,提示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为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危人群,应对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3.2意外事件的发生方式本调查结果显示,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多为突然出现躯体合并症或跌伤,其次为外走和自伤,这与普通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方式不同。因此,要求老年精神科的临床护士时刻把预防躯体合并症作为工作重点,做到多巡视多观察,掌握疾病发生的特点,做好预见性护理。针对患者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躯体情况及所处环境背景,力求达到观察、思考、处理三方面的结合与统一。

3.3跌倒与护理级别的关系跌倒是意外事件发生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其构成比占34.78%。老年人骨质疏松,反应能力低下,跌倒以后即可发生骨折,并且可引起骨折后继发性老化,是医疗护理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药物的影响和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老年精神病患者多有各种合并症,心、肝、脑、肾病多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有一定影响,部分药物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老年人的机敏性,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肌肉松弛作用,加上老年人约80%有夜尿,如频繁的夜尿而其仍处在意识模糊状态,极易发生跌倒。本组病例中有8例发生跌倒,6例是二级护理患者,且均发生在夜间,这可能与护理级别以及能否做到预见性护理相关。因此,老年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应完全照搬精神科的护理常规,只对一级患者做重点护理而忽视二级护理患者,必须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用药和机能状态,对有高危跌倒倾向的二级护理患者也应给予特别关注,夜间应集中一室,相对固定病床,以便观察和巡视患者,并尽可能用便器排便,减少因上厕所造成的跌倒。

3.4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对本组病例调查发现,抗精神病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抗焦虑药等联合应用与意外事件的发生有相当关系,发生意外事件的患者中联合用药者占73.17%。临床护理人员应清楚每位老年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剂量、作用、副作用、有否联合用药,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以适当调整药物,确保老年患者安全。

总之,在临床护理中,全面评估患者,加强医护沟通,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前瞻性评估,做到防范有重点,认真交班,密切关注患者躯体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对高危患者积极进行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上一篇: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下一篇:公车镇中学2015年春季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