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024-05-17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精选6篇)

篇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诉讼中的证据作用(不是必然的定案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医疗损害赔偿的诉讼中是证据的一种,在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中也是关键的证据。尽管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鉴定结论并不当然是诉讼的证据,需要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证据适用,但是,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法官往往直接以鉴定结论作为定案的依据。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特征.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以下特点: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目的,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时遇到的专门性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服务。

2、鉴定机构选择具有高度的专属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由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来完成,不存在选择其他鉴定机构的可能。

3、鉴定结论以医学会的名义发出,不实行鉴定人个人负责制。

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结论证据学要求显著宽松。

二、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执业医师要完成以下工作:

1.认定事实,根据双方所提供的证据,认定事实经过,鉴定材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认定正确的操作常规,根据事实经过,运用医学知识,提出在各个环节中正确的诊断治疗是什么,即当时的操作常规是什么。

3.对比正确的诊断治疗,确认医院是否违反操作常规。

4.运用逻辑知识,分析论证违反违反操作常规与医疗损害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5.认定是否是医疗事故。

1、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或患方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或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委托医学会鉴定。

2、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

3、由申请一方或双方交纳鉴定费。

4、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答辩书及鉴定所需材料。

5、查看相关专科专家名录并选出需回避的专家。

6、对双方认可的专家随机编号,由医患双方及医学会随机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

7、召开鉴定会,医患双方按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答辩)15分钟、专家提问、退庭。

8、专家讨论,出具医鉴结论报告。

9、若不服鉴定报告,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篇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26日 关键词:医疗事故

广东-深圳

梅春来

823537586

摘要

医疗过错并不等于医疗事故,做为法律人士应当知道这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可惜的是混淆的人实在太多,不光是 混淆,法官也有混淆的,更不要说普通患者。笔者认为医疗事故其实只是医疗过错的一种,医疗事故实质是医疗技术过错,除此之外,医疗过错还包括医疗论理过错,如未尽告知义务,医疗产品过错,如植入钢板断裂,医疗管理过错,如医院管理或护理失当。故医学会对大部分病历甚至是明显存在医疗过错的行为均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笔者并不惊奇,除少数医学会有偏袒外,其实是大部份案例本身就不属于医疗技术过错,而是其他医疗过...梅春来 文:如何正确认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作用和价值是每位患者必须要面对的事情。笔者从业以来,对无论是上门咨询还是网上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满的患者,笔者认为他们都没有正确认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作用和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价值。他们大部分过高地看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作用,甚至将其看成了医院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唯一依据。因些当医学会对明显有医疗过错的病例仍作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结论,常使患者一方情绪激动,指责鉴定不公,其实是患者一方根本不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仅只有确定适用法律依据的功能,如果是医疗事故则适用《医疗事故条例》的规定赔偿患者损失,如果不是医疗事故,则适用人身损害赔偿规定赔偿患者损失,除此之外,对于法院来讲是否最终要判决由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并不具有绝对或唯一的定案依据。鉴定结论不构成医疗事故,并不意味医院没有其他医疗过错,也并不意味医院就可以免责。

医疗过错并不等于医疗事故,做为法律人士应当知道这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可惜的是混淆的人实在太多,不光是 混淆,法官也有混淆的,更不要说普通患者。笔者认为医疗事故其实只是医疗过错的一种,医疗事故实质是医疗技术过错,除此之外,医疗过错还包括医疗论理过错,如未尽告知义务,医疗产品过错,如植入钢板断裂,医疗管理过错,如医院管理或护理失当。故医学会对大部分病历甚至是明显存在医疗过错的行为均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笔者并不惊奇,除少数医学会有偏袒外,其实是大部份案例本身就不属于医疗技术过错,而是其他医疗过错。如以植入钢板为例,主刀医生按常规完成钢板植入固定,手术很成功,整个手术完全没有任何过错,但患者尚未出院却发生钢板断裂,医学会以技术过错为标准审查主刀医生的医疗行为,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构医疗事故,对这样的结果患者一方肯定是不能接受,明明医院有错,为什么会不构成医疗事故?其实是不了解医疗事故鉴定就是技术过错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只做医疗技术过错鉴定,而不做其他医疗过错鉴定,同样如果以此案例为依据做医疗过错鉴定,那么医疗司法鉴定机构就会做出医院提供的钢板具有瑕疵,断裂后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具有过错的结论。所以不构成医疗事故并不代表就不构成其他医疗过错。由于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技术过错鉴定,再加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有意限制医院的赔偿责任,故对医疗事故的鉴定采取的是严格过错的鉴定标准,通俗地讲是当医生做了不该做的手术,切除了不该切的器官才构成医疗事故。依笔者看,这种严格的鉴定标准实质上是接近于故意标准,(当然笔者不是说医生是故意切除器官)所以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一些病例,高达80%--90%的病例最后均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也就不足为奇。笔者在从业经历中看到很多代理 或当事人在医疗纠纷案件中一旦医学会做出不构成医疗事故,就认为鉴定结论错误或申请上级医学会重新鉴定或认为要败诉就直接撤诉,笔者真是为他们可惜,他们完全没有搞清楚医疗事故鉴定仅是医疗技术过错,不构成医疗技术过错,难道就不会构成其他类型的医疗过错?

真没必要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论看得那么重要,它不是医院要不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唯一依据。它在医疗过错案件中的地位也并不是那么有价值。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不要忘记一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行政法规,他所指的赔偿是指不构成医疗技术过错的不赔偿,不等于构成其他医疗过错也可以不赔偿,况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适用于被鉴定为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不适用其他医疗过错案件,如果你的病案被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那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你来说一点效用都没有,患者依人身损害赔偿规定反而能获得更高的赔偿金额,这有什么不好?

篇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思考

所谓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有: (1) 患者要有在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 (2) 患者在诊治遭受了人身损害; (3) 医疗机关的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存在过失; (4) 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人身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 才会被判定了医疗事故, 而前述四项构成要件中, 证明前两项比较容易, 但证明医院的诊治过失行为及过失与患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则比较难。我国的司法实践表明, 医疗纠纷发生后被医疗鉴定机构判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并不多, 而在被判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中, 事故的等级往往判定为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的多, 而被判定为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的少。

当前, 对于医疗纠纷的审理, 按照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作为审理案件的一个参考来存在的, 也就是一项考察医疗事故成立与否与医院过错责任轻重程度的证据, 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医疗鉴定在医疗纠纷案件当中的作用就不容忽视。而司法实践又一再地表明, 在我们的医疗纠纷中, 医疗鉴定往往最终会作为法官判决案件的依据。具体而言, 医疗鉴定中关于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判断、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当中应承担责任的程度界定, 以及医疗事故的具体等级确定等这样一些重要问题, 最终会成为法官直接判案的依据。目前关于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规定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是指医疗行为过失在构成事故的损害后果中所起的不同的作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用四种程度, 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 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 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对责任程度的具体比例的掌握为:完全责任的赔偿额度为100%;主要责任占其70%~80%;次要责任20%~40%, 轻微责任不超过10%~15%。

2 医疗鉴定作为判案主要依据的不适当性

医疗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如此之重大, 但是笔者却认为, 它的公正性、可参考性尚有一些让人顾虑之处。

其一, 医疗鉴定机构的公正性问题。目前, 医疗事故的鉴定被区分为行政鉴定和司法鉴定。行政鉴定, 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 组成专门的鉴定组织, 按照法定程序, 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司法鉴定, 是指受理医疗纠纷的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的规定, 委托有关鉴定机构对涉案的医事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根据《条例》规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各地医学会负责。中华医学会章程规定: “中华医学会是全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 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从这个角度看, 医学会是一个中立的学术性团体, 具有中介组织的法律属性, 对比以前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这一鉴定主体, 行政干预的可能性要小了很多, 应该说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是, 医学会本身的组成依然是由本地区医学界的专家、医师、学者组成, 他们本身就与医疗机构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 从法律的公正角度讲, 有着一定利益关系的人是应该回避的, 那么医学会本身的这个身份就应该排除在医疗纠纷案件处理之外。

在普通法系国家, 并不存在什么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 而是由当事人自行聘请的“专家证人”为其提供专家意见。这种“专家证人”受当事人的委托, 为各自的当事人服务。他们所出具的鉴定结论, 必须经过庭审质证, 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具有证据的效力。在某些大陆法系的国家, 双方当事人在医疗纠纷的诉讼过程中可以各自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如果庭审时, 双方当事人提供的鉴定结论相互矛盾时, 法院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因此, 在这些国家, 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问题, 并不像我国这样突出。

其二, 再次鉴定的条件规定欠妥。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的是“两鉴终鉴制度”。即当事人对首次鉴定不服的, 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再次鉴定的鉴定机构为原鉴定机构的上级组织, 而中华医学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着特殊的权利。

一方面, 再次鉴定的期限规定过短, 不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条例》第22条又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在医疗事故中, 由于案件的专业性比较强, 医疗诊断的时间也有一定长的期限, 案情相对一般来说要复杂一些, 当事人对医学会的鉴定结论的理解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 在医疗事故发生之后, 患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受到了一定的伤害, 患者的家人也会在经济上、精神上有很大的压力, 他们未必有精力在短短的15天内对医学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再去质疑。另外, 这一时限规定远远短于法定的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审限。在大部分的案件审理中, 法庭质证、法庭辩论、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以及法庭准许等一系列诉讼活动不能也不可能在当事人首次医疗事故鉴定书后的15日内完成。从这点上讲, 申请再次鉴定的期限过短, 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 行政审查再次鉴定申请具有不合理性。《条例》第22条明文规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 须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只有在获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前提下, 才能向医学会申请鉴定。这就不能排除行政部门阻碍鉴定进程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行政部门可能利用这一“合法”权力干涉原本只是一起民事纠纷的诉讼案件, 而产生“行政干涉民事” 的嫌疑。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 当然享有请求救助的权利, 而且申请再次鉴定完全是一个民事行为, 根本就没有行政审查的必要。医疗纠纷一方当事人——医疗机构与再次鉴定申请的受理人——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有着隶属关系, 如果行政部门有意保护医疗机构, 而拖延患者一方的再次申请鉴定的受理, 或根本不予受理, 或受理后不转交医学会进行鉴定, 就必然导致患者一方的权益遭到貌似合法的行政行为的侵害。当事人申请鉴定, 即诉讼法中的取证行为, 只要不违法, 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自由决定是否取证、怎样取证, 当事人的取证权不应当受到无端的干预与限制。对再次鉴定的申请进行行政审查这一前置程序, 实质上是对当事人的权利行使设置了程序上的障碍。在医疗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 这一程序的设置, 也增加了行政管理的负担。

其三, 无人承担鉴定过错责任。一般的司法鉴定作为一种证人证言, 鉴定人需要在鉴定结论上签名, 并且有出庭接受质询的义务。但是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上没有要求鉴定人签名, 也不存在鉴定结论接受质证的程序, 那么, 一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出现错误, 将会发生无人负责的局面。同时, 也正是因为勿需负责这一法律漏洞, 让有些不当的鉴定行为有了可乘之机。这显然十分不利于对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也不利于我国医疗纠纷的公正审判。

3 对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几点建议

其一, 实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市场化, 引进相互竞争的专业化队伍, 作为医学会这一法院指定鉴定机构的替补。一般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 在市场上寻求相应的医疗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 这一鉴定结论作为重要证据由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医学会只在双方当事人对对方提交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才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

其二,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鉴定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考虑到具体现实的需要及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延长再鉴定的时限至接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起30日, 这样的时限充分考虑了医疗纠纷案件的复杂性与专业性, 有利于双方当事人调整情绪, 理解初次鉴定结论, 作出是否要申请再鉴定的决定。同时, 这也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相一致, 体现了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在期限上予以特殊考虑的初衷。鉴于患者在医疗纠纷中的相对弱势地位, 建议在医疗事故发生之后, 患者去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这样有利于在诉时效之内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 对于卫生机关行政部门的干预, 本文认为没有必要, 因为医疗纠纷诉诸法院, 就已经由行政处理转向了司法救济, 这样的情况下, 行政部门的干预将不利于司法公正。

其三, 将医疗鉴定转化为司法鉴定, 以证人证言的规范来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方面, 要求鉴定人在鉴定结论上落款, 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任原则, 对于鉴定错误的鉴定人要严格地去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 规定鉴定人有出庭接受质询的义务, 以此来保障鉴定结论的可信性与公正性。另外, 司法鉴定的专家队伍与医疗系统脱离了必然的联系, 这本身也十分有利于鉴定结论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王朝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探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 .

篇4:医疗事故诉讼技术鉴定的材料来源

结合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我们发现,近两年,患者起诉医疗机构的案件日益增多,根据《若干规定》第四条(8)之规定,医患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即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作为被告,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要向合议庭提出申请,要求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于是医患纠纷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便启动了。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鉴定材料的来源与收集便是一个很重要又很敏感的问题。笔者经常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发现医学会在收集鉴定材料时杂乱无章:有的让双方当事人直接提供至医学会,有的让办案单位提供,在鉴定之前又要让双方当事人对鉴定所依据的材料进行质证,当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认可时便不再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据此可以看出,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所依据的鉴定材料是由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而诉讼中法院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材料是否亦应当由当事人提供呢?笔者认为,涉诉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材料应当经庭审质证认定后由法院向医学会提供,而且经庭审认定后的鉴定材料具有强制性,即使医学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核实鉴定材料,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鉴定材料提出异议,医学会亦应当以鉴定材料已经法院庭审认定为由依据材料进行鉴定,不再顾及异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之一,其所依据的鉴定材料当然属于法庭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双方当事人互相质证,由合议庭认定后,交由鉴定部门鉴定。除此之外,其他一切取得鉴定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均是非法的,依据此而出具的鉴定结论当然不具备法定效力。

篇5: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患者:蔡保林

医方:丘北县人民医院

陈述人:杨凤仙

一、简要治疗经过:

患者蔡保林2009年9月7日因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部在丘北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左侧开放性血气胸,医方给予清创缝合治疗。之后,患者蔡保林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逐渐加重,至2009年9月9日因病情严重转文山州医院途中死亡。

二、关于医方存在的过错:

1、患者蔡保林的伤情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诊断。蔡保林尸体检验鉴定报告表明,其左肺上缘肋面有长1.5cm,深1.2 cm的创口。而住院期间的多次检查,医方均没有诊断出患者蔡保林左肺的损伤。故医方在诊断方面存在过错。

2、医方在治疗方面也存在过错。患者蔡保林的入院诊断是血气胸,出院诊断同样是血气胸,这个诊断是正确的。但医方并没有采取治疗措施,作为治疗血气胸简单、有效的重要措施,就是及时臵引流管或引流条。采取引流措施,第一,可以解除血气胸对肺及纵隔的压迫,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第二,能预防或减少脓胸及凝固性血胸的发生率;第三,通过引流观察血流量多少确定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所以,对血气

胸患者予以引流是诊疗常规。但医方没有对患者蔡保林采取引流措施,只是简单地把皮肤创口缝合了事,从而导致蔡保林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三、关于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案中,医方在治疗过程中,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患者蔡保林死亡结果的发生。医方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综上,我方认为,医方在医疗活动中,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患者蔡保林死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应鉴定为医疗事故,并由医方承担全部责任。

此致

文山州医学会

陈述人:杨凤仙2010年3月25日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争议要点及要求

一、本案的争议要点:

患者蔡保林家属认为,医方为蔡保林进行的医疗活动,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蔡保林死亡结果的发生。而医方认为其无过错,蔡保林的死亡与其医疗行为无关。故医方的医疗活动是否存在过错,蔡保林的死亡是否是医方过错所致是本案的争议焦点。

二、要求:

希望医学会专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医方的医疗行为,客观地指出本案中医疗行为的过错,给患方一个公正的鉴定结论,以保障患方的合法权益。

此致

文山州医学会

篇6: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鉴[×××] ×××号×××医学会年 月 日

委托人受理鉴定时间年月日

患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医方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鉴定时间

一、委托事项

二、争议要点

三、患方提供的有关材料

四、医方提供的有关材料

五、有关调查材料(包括现场体检情况)

六、诊治概要

七、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八、分析意见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九、结论

1.构成医疗事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四条、《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本病例属于级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责任。

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2.不构成医疗事故:综上分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三十三条(等),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此处盖技术鉴定专用章)

年 月 日

如当事人对本次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本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委托单位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页)第 页

鉴定书填写说明

一、基本情况

1、本鉴定书根据需要可一式多份,采用计算机文本模板,篇幅根据内容可随意调整。各项内容均必须逐一认真填写,之间不留空行;鉴定书中的四黑体字必须保留,各栏目的个案内容字体一律用小四号宋白体填写。

2、封面、页眉、下脚注:

尖锐湿疣康复网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使用初号华文中宋体字。

(2)“××医鉴[]××号”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下,为小二号宋白体字,“医鉴”前填医学会名,如“北京医鉴”、“齐齐哈尔医鉴”等;[]内填年份;“××号”根据各自医鉴办当年受理鉴定的顺序排号。

(3)封面的下方居中标明鉴定单位,如“重庆市医学会”,用小一号宋体字。

(4)“年月日”置鉴定单位下居中,用小二号宋体字。

(5)除鉴定书封面外,每页的页眉及下脚注必须逐页填写,一律用小五号黑体字。鉴定书封面为第1页,不显示页眉和下脚注;页眉(下一横线):横线上左侧空一字,标“××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右侧标“××医鉴[]××号”后空一字;下脚注(上一横线),横线下左侧空一字,标“制作时间:年月日”,右侧标“(共页)第页)”后空一字。

3、委托人:填写委托或移交鉴定的机构或人员名称,如果是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直接委托,则以患方在前、医方在后的顺序填写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并以“患方”“医方”括注。

4、受理鉴定时间;指医学会受理委托人提出申请、委托或移交鉴定的时间。

5、患者年龄:应以鉴定时患者周岁计;未满周岁的,填实际月龄(死亡患者填出生年月日)。

6、住址:应填患者户籍所在地的详细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7、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可以是当事方的申请人或代理人,一般仅填写一人的姓名及有效通信地址、电话等。

8、医疗机构;应填写医疗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全称,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医方涉及多家医疗机构的,应按医疗事故争议涉及的主次关系顺序列出。

9、鉴定时间:指鉴定会当日日期,如属重新鉴定,填写重新鉴定日期。

二、鉴定内容

1、委托事项:指委托人或双方当事人要求做本次鉴定的目的,其结构应为“谁委托何医学会做何鉴定”。

2、争议要点:分段以“患方认为”和“医方认为”分别归纳医患双方对本医疗事故争议分歧所在的争论焦点或主要看法,顺序为:先写患方观点,后写医方观点;如非医患之间的争议,须写出委托人对本鉴定病例的主要看法。

3、提供的有关材料:分别列出当事人所提供材料(原件还是复印件)的名称(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会诊记录、手术记录、各种检查材料或报告单等),关键鉴定材料应单独详列,并注明数量。

4、有关调查材料:此项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一)医学会调查取证的材料(应记载取证方式、时间、名称、数量及证人证言、有关物证等),其他部门提供的有关材料名称、数量、时间、方式等)等;

(二)鉴定会现场体检情况,如患者未到场,(二)可略去。

5、诊治概要:围绕争议要点概括患者的诊治经过。如对某一过程医患双方的分歧无从证实,可使用“根据...方提供资料”的描述方式。

6、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概括陈述本鉴定自受理后经过的主要鉴定程序,包括受理(发受理通知书)时间、交齐鉴定材料的时间、随机抽取鉴定组专家时间、医患双方参加抽取的人数,各要求回避专家的人数及其理由、专家组学科专业情况、专家组人数、向专家寄送鉴定材料的时间,调查取证大致经过,通知专家和医患双方开鉴定会的时间,鉴定会召开时间及大致经过:包括专家组成员到会情况,遇专家人数不够采取的办法,医患双方到会情况、到会其他人员情况,鉴定会大致过程,专家是否书面表态;以及曾导致鉴定过程中止的问题,解决情况,等等。

三、分析意见

无论鉴定结论是否医疗事故,分析意见中的(1)~(3)条均必须阐述:

(1)结合争议要点,具体分析某一医疗行为是否违法违规,如果违反了有关法规等,应写

明:违反的是何法律、法规等;相反应写明:该医疗行为符合何法律、法规及其条款,以提高鉴定书的质量和法律效力。

(2)要先从医学科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当事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其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然后①如不良后果是过失行为造成的,应描述为“......有因果关系”。②如果有医疗过失行为,但与损害结果无关,是疾病本身造成的,或医疗行为本无过失,应描述为“医疗行为(过失)与......无因果关系”;③如果患者的损害结果既与医疗过失行为有关,也与疾病参与度有关,应描述为“医疗过失行为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应根据医疗常规和医学科学原理和规律,尽可能将医疗过失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量化,同时与疾病本身的后果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和客观地判断行为人应承担多大责任,如鉴定为不是医疗事故,可写“对......无责任”。

四、结论

根据鉴定的结论,构成医疗事故时,仅保留并填写“1.构成医疗事故”栏,删去“2.不构成医疗事故”部分,反之则做相反的删除。构成或不构成医疗事故,均必须写出法律法规等根据。

五、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对于因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损害结果的,应提出今后患者还需要进行的持续的医疗和护理措施,以保证其基本的生理和功能需求,可供患方依此索赔。

六、鉴定书落款

上一篇:四川省艺术尖子生高考加分测试6月15日开始下一篇:学守则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