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2024-07-10

伟人传记的读后感(精选7篇)

篇1: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让我百感交集的书,名叫《海伦·凯勒传》。

在海伦凯勒她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病,让她失去了宝贵的听力和那双将要探索世界的眼睛,从此他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废残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可谁也没料到她能凭着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战,在病魔面前,她没有屈服过、没有认输过。而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和难以做到的困难。

海伦。凯勒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女孩,她凭着顽强的、惊人的意志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脾气不再暴躁,甚至开始和亲人以外的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的嘉奖。

如果把我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种惊人的意志、顽强拼搏到底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懂憬,无法与之相比。

《海伦·凯勒传》她给了我的是无比的震撼。我应该向海伦。凯勒学习,学习她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以拼搏到底的精神,实现了她人生最瑰丽的梦想的精神。

篇2: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做主。她的原名陈懋(mào)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便给自己取了名字。年幼孩子应有的无知,在她身上竟以执着的个性对抗体现。

万水千山走遍,她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为一个女人,有着独闯的胆魄,身边跟着米夏这个男人,在她的笔下,感觉都没有她那么强悍,在她与米夏的现实中,是唐·吉诃德和他追随者桑却的颠倒,她像是桑却,而米夏,竟是那唐·吉诃德的演扮者——深夜之时,当三毛在哥斯达黎加的机场向人索要钱打公用电话时,米夏坐在行李旁悠然看报纸。故事人物身份的移位,更使我佩服这个女人的魄力,同时,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力量,然而,似乎不太可能,拥有周游世界的梦想,而胆量,却是远远不足,担心这现实的社会,容不下我独自漫游。

在墨西哥的街头巷尾,走进神父用扩音机在讲话的新教堂,一对乡下夫妇进入三毛的视线。这两个人木一般地跪在几乎已经挤不进门的教堂外面,面向着里面的圣母,直直地安静地跪着,动也不动,十几分钟后,他们的姿势一如当初。那做丈夫的手,一直搭在他太太的肩上;那做太太的,一只手绕着先生的腰。在三毛的笔下,两个人,在圣母面前亦是永恒的夫妻。随后,三毛一低头,擦掉了眼泪。女人的内心,终有那感性的的一面,内心深处,不敢触碰,不忍触碰,怕那脆弱显现出来,而后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她祈愿的是圣母还给她失去的那一半,她想念她的荷西,想念那个虽有年龄差距,但让她深爱着的男人。

篇3:《石瑛传》:历史伟人的文学再现

关键词:《石瑛传》,文学描写,历史史实

传记作为文学的一个品种, 其作品的文学性在于严格真实的前提下, 以文学的笔法, 文学的语言, 文学的架构, 对人物、环境、场景、气氛等细节, 进行具体的形象的描绘, 这样才能使传记作品既有历史价值, 又有文学价值, 缺一便是偏废。而宋海清先生的叙写民国伟人的《石瑛传》, 正是一部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人物传记佳作。

一.宏笔勾勒出“杰”

石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但如何写出他的“杰”, 却并非一件易事。《石瑛传》通过众多生动的事件, 向读者描述了石瑛在人生的各个时期的出类拔萃。中年时期, 石瑛就任南京市市长一职。《石瑛传》就写出了他以民生主义为执政理念, 以建设廉洁政府为目标, 以精神建设为引领, 通过贷款、救济、提倡服用国货等措施, 救活了破产的南京绸缎业, 扶持了万千个小工商户, 亦使破产的市郊农村经济恢复生机, 南京教育事业尤其获极大发展。就在后来刊登石瑛辞职消息的同一份报纸上, 就有黑体字写道:“石市长任期内, 不仅未举一债, 且陆续清旧欠400余万元, 教育卫生工务等各方面, 成绩亦甚优越, 颇爱京市人士赞许。”[1]原教育经费1年7万元, 石瑛接任后3年增加到90万元。医疗费减免受益30万人。京市新辟马路20余条。贫民住宅的建筑和棚户区改造, 使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人有了遮风雨之所。特别是精神建设、民众教育和宪政的推进, 使民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从未有过的变化。这些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 是殊为不易的。

《石瑛传》叙写了寻求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 到了1937年底, 已近花甲之年的石瑛, 还谱写了一曲创办汤池训练班的“杰作”。汤池训练班的全称是湖北省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 该委员会的主任就是二度出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的石瑛。建设厅下面有一个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 由他兼任主任委员, 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训练农村合作人员, 组织农村合作社, 发放农业贷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汤池训练班的学员, 后来遍布到湖北三十二个县。这些分发到各县去的合作社工作人员, 就是撒播到各地的抗日革命火种汤池训练班后来一直坚持到武汉沦陷, 它对湖北一带的抗日战争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石瑛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浓笔谱写出“清”

石瑛是民国清官。其廉洁之名在当时已为朝野所共仰, 甚至只能找出古人与其类比, 被称为“现代古人”。而《石瑛传》也是用浓笔重彩写出了石瑛的清正廉洁, 办事不徇私情, 也不准别人在自己的任上徇私情。

例如, 《石瑛传》就写到了他在担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时, 建设厅下属有一所“定海水产学校”, 校长是国民党元老、原浙江省主席张静江的女婿。这年, 张静江的女婿以买渔具为名, 到日本去玩了一趟, 花掉了几百块大洋, 回来后找建设厅报销。建设厅审计主任按照厅里规章, 在报销单上批道:“事先未呈准报案, 不予报销。”批件呈送到石瑛那里, 石瑛表示赞同, 提笔即签:“如拟。”张静江得知此事后, 赶忙写信给石瑛, 信中写道:“请厅长看在昔日同居法国、患难与共的情谊上, 手下留情。”石瑛接到张的来信, 将信搁在一边, 不予理睬。

《石瑛传》还写到石瑛在抗战时期在恩施的生活。1939年8月, 石瑛举家迁往恩施。省府在土桥坝。临时参议会设在龙洞艾氏大祠堂。龙洞一带的民房都被先期迁来的省府各厅职员租用了。石家来时已无房可租, 只有农民余春鉴的一排牛屋。严立三、张难先陪同石瑛在余家大湾莲花坝找房子, 找来找去, 只有那排牛屋是空闲的。严、张二位老友不忍心让他住牛屋, 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担心石瑛两腿严重的风湿症, 住这样的屋子不行。石瑛说:“买些木炭放到我床下, 炭吸潮。冬天烤炭火就去床下拿, 还省了放炭的地方呢。”在一次省府委员会上, 陈诚提议盖六栋小楼, 并诚恳地对石瑛说:“石议长两腿风湿很严重, 现住的房子太潮湿、太简陋, 对健康很不利, 先给您盖一栋。”石瑛立刻反驳说:“我不要。人家小职员住的是什么?一家好几口挤在一间屋里, 有的人家, 桌子底下还养头猪、喂几只鸡。不光湿, 还又挤又臭。要盖就给他们盖, 何况现在还在打仗呢。”陈诚不得不取消自己的提议。

三.彩笔描绘出“怪”

石瑛与严立三、张难先被合称为“湖北三怪”, 所谓怪, 本意是指那种“个性、行为奇特怪异的人”, 《石英传》也多次用彩笔生动地写出了石瑛的许多有趣“怪事”, 包括他在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时, 与张难先、严立三经常一起下乡, 但三人都是一身布衣, 完全像老农民。那些在官场混久了的人, 都嘲笑这三个人完全不像当官的人, 认为他们太怪异, 便说他们是湖北的三个怪物, 简称“湖北三怪”。当然, 在老百姓看来, 他们这“三怪”所谓的“怪异”, 实际上是指他们完全没有旧官僚习气, 与那些贪官污吏相比而显得怪异。

例如, 《石瑛传》就写了这么一件事。1932年石瑛去南京上任, 《中央日报》总编辑赖琏去接站, 他紧盯着头等车厢门口, 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一个个走下车来, 直到最后一个人下车, 他也没见到石瑛。他以为石瑛今天没来, 正准备回去, 却看见从三等车厢下来的人群后边, 有一个身材高大, 短短的平头, 穿灰色长袍, 着布鞋的人, 那就是石瑛, 他坐三等车厢来了。

如果说以上只是写石瑛在衣着上, 还有更多的“怪”是体现在行事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石瑛传》中所写的怒打孔祥熙, 这在人们看来是非常的“胆大怪异”。1934年1月, 财长孔祥熙在拨给南京市的经费中, 取消了铁道部给南京市的协助款12万元。在一次中委会议会间休息时, 石瑛气冲冲地走到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面前, 面含愠色质问孔:“你为什么借口经费困难, 而取消了铁道部协助南京市的12万元?南京从一个中等城市跃为国都, 有多少小职员要生息、要给养、孩子要受教育, 你了解不了解!?有多少贫民没有房子住、小孩没有书读, 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 你知道不知道!?”孔祥熙忘不了石瑛整顿南京市税务, 一次就征了他几千元现洋的税, 心怀夙怨讥讽地说:“南京市的税收不是很可观吗?”石瑛听后, 怒火中烧, 随手抓起桌上墨盒向身着英国毛料西服的孔祥熙砸去。

四.文学背后的史实支撑

从文学描写上来看, 《石瑛传》抓住了贯穿石瑛一生的三个特征:杰、清、怪, 紧紧围绕这个性格特征来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伟人。传记对石瑛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 使人们读起来非常愉悦。但是, 这些描写并不是作者凭空虚构的, 而是以史实为支撑的。

传记详细记叙了石瑛在英国留学时与同盟会会员杨毓麟的交往。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 杨毓麟对革命感到失望, 决意寻死。投海自杀前, 从利物浦给石瑛寄了一封信, 说他积有130英镑, 请他将100汇给黄兴, 用作革命经费, 将30汇给其母, 以报养育之恩。等到石瑛与吴稚晖赶到利物浦, 杨毓麟已经陈尸海岸。这部分叙说读来像小说情节, 但传记也同时点出关于杨毓麟蹈海这前的情景, 曹亚伯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就有“爱国哲人, 又萎其一”的记载[2]。

再如, 《石瑛传》讲述了石瑛曾回老家阳新县城, 游说驻军管事曾庆一加入同盟会, 谁知曾庆一是袁世凯的党羽, 结果游说不成功, 反遭到曾庆一爪牙的痛打, 昏迷过去。曾庆一见状, 担心惹上麻烦, 命人把石瑛抬到街上, “称尸避罪”。石瑛2个小时后才醒过来, 已被人救到家中, 口能说话, 全身不能动, 到晚上又昏迷。这件事也是以史实为依托。曹亚伯收到石瑛挨打消息后的当晚, 便给吴稚晖写了一信记叙此事, 后此信收入由亚伯之子文锡整理出版的《先君子曹亚伯与至友关于国事之函牍》一书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可以说, 《石瑛传》里描写的所有事件, 都是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因此, 它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对石瑛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得这部书既是一部资料详细的历史人物传记, 也是一部生动的纪实文学作品, 读者从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众多的历史知识, 也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宋清海.石瑛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50.

篇4:高大全的伟人传记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倾尽十年之力完成的这部著作《邓小平时代》一经出版,入选多家知名媒体的年度最佳图书,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的里程碑式力作。但是作为一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中国政治人物传记,这本书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小觑。通读本书,你首先会发现这本厚达八百多页(内地版少了一百多页)的传记,在处理传主的生平上有着严重的失衡,对邓1904年出生至1969年的回溯只占用了不到三十页的篇幅,前半生一笔带过,从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详细的记载,这种奇特的安排和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学家高度的政治嗅觉和政治觉悟。这本传记严格上来说,是从1969年邓离开中南海,被放逐到江西南昌,接受毛泽东思想再教育开始叙述的。从“曲折的掌权之路”到“开创邓小平时代”这样的命名已经表明了作者先入为主的进步史观,也难怪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批评傅高义本质上是一个“歌颂者”。一本政治人物传记来说,这样的写法多少有些主观,偏离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当然,我们说过,傅高义本来就是社会学家出身,他似乎更容易从这个角度讲述一个时代的政治强人的故事。

社会学与历史学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而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重要的是把史实搞清楚,结论上只能点到为止,甚至没有结论,最多可以总结经验,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是不会有结论的。对照这种观点,我们还发现了《邓小平时代》在史料的选用上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傅高义也提到这种缺陷,邓小平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私人档案,很多重要的决策也没有公开,因此他只能从已出的官方出版物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从高级干部子女的回忆录和访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提及在海外出版的出版物,因为无法证明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只能放弃使用。这些众多的条件限制,致使这本厚重的传记多少有些高大全,可想而知,借助这样的官方宣传资料完成的传记到底有多主流和主观。给我留下的阅读印象,直线叙事上的枯燥乏味暂且不提,这本书不像传记,更像一本细致入微加厚的官方宣传版《邓小平年谱》,极力把邓作为一个力挽狂澜,拯救中国于危难之际,促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人来解读,缺乏对邓更为细腻和体悟式的深入刻画。

总而言之,先入为主的主流史观束缚了作者更为广阔的视野,敏感史料的缺乏限制了作者的历史想象力,外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身份隔膜又使作者的书写陷入了宏大叙事的困境。

读完此书,我会赞同佩里·安德森的说法,邓小平还没有真正遇到适合他的传记作家。

邓小平时代

【美】傅高义著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

2013年1月

篇5: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伟人的足迹读后感我踏着伟人的足迹,了解了伟人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伟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不得不由衷的说出敬佩二字。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唉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读书十分认更多相关范文>>伟人的足迹读后感我踏着伟人的足迹,了解了伟人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伟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不得不由衷的说出敬佩二字。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唉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读书十分认真,每次阅读总要拿笔标记着重点,写下评论和感想,在段落旁边都画了许多圈点。他锻炼自己在最嘈杂最热闹的城门洞里聚精会神看书。可是,再回头看看自己,永远是被动者。比如老师让我们那笔做号记录,我们才这样做,而且当在看书时,别人在那玩,干什么的。怎么会有心思看号书,人家是一句句推敲,我呢?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甚至一本书看完,都不知讲什么内容。唉!我敬佩毛主席,是敬佩他那坚强的意志,他说:干大事业的人,必须锻炼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大雨天他在操场上淋,大风天他在城墙上让风吹身体,下霜时节他去野炊,露营,太阳下他脱了衣服晒晒身体,这样的锻炼使他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有一次,我做数学导学案,眼睛一看,哇,这么长的题目,就不想,留给了爸爸做。其实,仔细一分析,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结果被爸爸骂了一顿。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为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长征时,被疾病缠身,重病数月的毛主席,走不动路,组织为他配备了一副担架,但他不睡觉,而是开展特殊的办公室。再看看我自己,还为祖国不畏艰难呢!平时,自己也到点苦,就这伸冤,那伸冤,自己都管不了,还为人名服务,为祖国服务呢,唉,真是惭愧,同是人,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却不行呢!踏着伟人的足迹,走过了伟人的一生。

篇6:读后感: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读《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有感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的知识……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同他少年时代发愤读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像毛泽东一样,在少年时期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出一份力!

篇7: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林琛

关于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客观的讲,备选的书目很多我都是想读的,但是时间限制很明确的告诉我选择只有一个,之所以选了《忆毛主席》,可以说是因为前一阵子读《西行漫记》,斯诺带给我的很多震撼是我从没想过的,对于斯诺来说,可能我们的共产党是可爱可亲的一群人,但是对我来说,它所给我的是全新的一次教育过程。以前对于党这个概念很模糊,其实还有一些抵触心理。对于毛泽东,可以说我在读《西行漫记》之前的印象很简单,就是一个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但是后期犯了错误,功大于过的一代伟人。现在,我可以毫不遮掩的表达我对于毛泽东这位伟人的喜爱之情。《西行漫记》中的他和蔼可亲,第一次让我有了想要深入了解他的想法。因此,《忆毛主席》这样一个书名吸引了我,我选择了感性的追随自己的想法,更多的了解毛泽东的魅力。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对于这部书的看法。《忆毛主席》主要记录了大跃进两年的会议,以及毛主席和吴冷西先生之间的一些谈话。主要采用了纪实手法,从介绍毛主席的住处,第一次进入颐年堂参加会议开始,把毛主席这样一个中心人物用电影般由远及近的手法展现出来,仿佛我们是参加会议的一员,给读者感同身受之感。同样是记述毛主席,斯诺的记述方法更加的直白简单,是非常生活化的美国式语言。而邓先生的角度是不同的,他记述的毛主席的话语很精练,但是带着一丝严肃感情,毕竟作为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他对于毛主席的感情是不同的,因此这样一种记述会更符合中国人的思想接受方式。这样一部书的出版其实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波澜。当时大家对于毛主席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承认毛主席的功绩,但是不会忘记加上一句,那就是毛主席是有失误的。在这种思潮下,邓冷西先生能够出版这样一部作品,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社会这样一个真实的毛主席,记录的又是大跃进时的事情,当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也引起了很多理智之人的思考。

真正开始我所想说的主题——毛主席。我们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一批人,因此,我们对于以前事件的认识大多基于历史资料,他人论断„„,这样其实有利有弊,我们可以不带感情的用理性角度去分析这些人,这些事,但是正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样一种感性的思维,是不是有些时候容易被人左右显得有些冷酷?对于毛主席这样一位伟人,结合邓先生的《忆毛主席》一书,我想谈谈我心中的毛主席。

我从理性的一面开始讲,评价一个人要把他放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去看,而不是把这个人单独剥离出来孤立的评价。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总会有新的问题浮出,发展就是在不停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类也是在不断反思中探索前进的。我们总会发现,以前有许多的不完美,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后人也会觉得今天的我们是不完美的。毛主席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 第一、文韬武略,运筹帷幄。

毛主席的才智是为中外所折服的,“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国防部长助理菲利普·戴维逊曾这样说过。从战争角度来说,他指导了中国人民解放中国争取独立,在战争中,无数次的化险为夷,敌进我退,敌退我追这种平实易懂的战略思想来源于《孙子兵法》,《七律·长征》中对于长征途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心动魄无不令人震撼,国民党当时百万之与红军的部队对苏区进行围剿,仍然失败了。建国后抗美援朝的战争无不告诉我们,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力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说到文,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写下了无数的诗篇与文稿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法国前总理富尔这样评价过。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带领着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摆脱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告诉我们,这就是毛泽东。第二、后期的失误

文革和大跃进被认为是毛主席一生的“败笔”。我认为这么说是很夸张的。邓先生的《忆毛主席》中提到了几次大跃进的会议。关于文革,众说纷纭。我不认为文革和大跃进的主要错误归结于毛主席,当然,他的失误是不能不提的。邓先生书中提到了毛主席对于大跃进的认识,是为了发展生产,而到了后来虚假指标这类问题的出现,他进行了反思。也认为自己对于大跃进的一些指导是有问题的。虽然在毛主席晚年有时候不听别人的意见,不论是怕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样的失误始终存在,也不能被时间长河冲淡。现在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抓住其中一点大肆夸张的宣扬,只能说,这样别有用心的做法是不得民心的。

我更想把重点放在感性的认识上,斯诺曾经说过:“毛的棕色皮鞋已经需要擦抽了,一双纱袜松松地掉到了脚踝上。毛的家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家庭够不上台湾有人批评他们的‘铺张浪费’他的‘享受’大致相当于长岛一个事业顺利的保险公司推销员在较好的牧场式平房里享受到的东西。”我认为斯诺其实没有太多的政治倾向,只是在中国的几个月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样一群可爱而努力的人们,当然,也包括毛主席。“我看到,疾病正在消耗他的体力,他的生活绝对简朴。”——前西德基社盟主席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我觉得毛主席年轻时是充满自信和才华的进步青年,到了中年以后,更多的是成熟稳重与和蔼可亲的结合。邓先生书中说到了因为事情紧急,毛主席穿着睡衣就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这样一个不拘小节的领导人给我更多的印象是想要不断的去亲近,去了解。毛主席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太多,抗美援朝时他的儿子阵亡,邓小平都不敢告诉他真相,坚强的毛主席知道后还是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他不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更基本的,他是一位父亲。毛主席的秘书曾经说过,他经常工作的凌晨还不休息,一有新的消息或事情传来,他会马上起来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这样一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伟人,怎能不让中国人民无比感动无比怀念“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力。毛从来不是教条主义者他是灵活的,愿意变革和学习,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个转折点上。他等待着那个最低点,然后在车轮向上转动时采取行动,不太早,也不太晚。他跟着历史来引导历史。”这是斯诺对毛主席的一段评价。我感觉大多数人看到的其实都是毛主席坚强的一面,而他可爱,内心柔软的一面很少有人提到。他和邓先生提到的“五不怕” 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这种说法非常的直接也很简单,但这其实就是毛主席的一贯风格,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他的思想,这是不是有一点白居易作诗的思路呢。我认为这样的毛主席是感性的,虽然领导者的威严与气势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这样一种柔软感性的东西其实更吸引人。

毛主席对建国初的新闻事业有着很多的指导。他提出的很多建议对我们今天仍然是有深远意义的,比如说新闻要重在新字,不能使旧闻,虽然道理都很简单,但是这给中国建国后的新闻事业其实铺就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才有发展的可能与前进的方向。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表面上看来,他非常温和豪放,然而其中贯穿着激烈的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这样的人恐怕就是举世无双的巨人吧。”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上一篇:2020年乡镇会计工作总结下一篇:作文 回忆中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