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平凡岗位

2024-07-17

甘于平凡岗位(通用8篇)

篇1:甘于平凡岗位

甘于奉献,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个人情况介绍

1.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使**同志深深地体会到,只有贴近学生,才能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沟通交流时才能言之有物,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同志积极地利用进宿舍走访、办公室谈话、班会、座谈会、电话、网络交流等方式细致观察学生言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及时做好疏导、调整工作。刚接手2008级本科生时,他明显感觉到一部分学生基于车辆学院就业情况较好的缘由而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的现象,于是,**同志便利用各种和学生交流的机会纠正这种错误想法;当得知一名女生因父亲身体不好且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而想退学时,他多次和该女生谈话,最终打消了她的退学想法,目前,该女同学担任寝室长一职,精神面貌健康向上,学习成绩优秀;当得知一名男生因恋爱问题而出现心理异样时,他及时地找这名同学谈话,并安排班干部予以监督,帮助该同学度过了情绪波动期;当看到有后进生取得了一定进步时,便及时的予以肯定鼓励,甚至在班会上点名表扬;„„。

**同志重視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截至目前,学院2008级本科生中共有72名学生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3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有62人,参加党课学习的有70人。

2. 重视过程控制,大力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不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同志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一贯坚持的中心思想,近两年来,他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班风学风建设工作。

⑴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接手2008级本科生后,**同志发现该年级学生的学风并不理想。因此,便及时召开年级大会做好大家的思想动员工作。在大会上,将自己了解的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要求向学生做了深入解释说明,这使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车辆学院高就业率背后的情况:就业形势并非一成不变的,就业情况不能光看表面的数字,更要看实际的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企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还是非常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英语四级通不过的同学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由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杨老师将各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汇总、横向比较,并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了点名表扬,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了匿名批评。这次大会,起到了良好的动员效果。除此之外,杨老师还积极利用班会、走访宿舍等机会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⑵严抓学生上课出勤。**同志对于学生的上课出勤常抓不懈。两年来,基本做到每周2~3次的查课频率,对于旷课学生每周进行书面通报批评;对于经常性旷课的学生,进行当面批评教育,或者联系学生家长。在对08热能专业一次重要的课程点名时,杨老师发现有两名学生缺席,立即前往宿舍检查,结果发现这两名同学还在睡觉,杨老师对他们进行了较严厉的批评,并亲自将他们送到四教上课。这件事情令他们感触很深,后来,这两名学生给杨老师发短信说一定好好表现,保证本学期的课程全部通过,杨老师也及时对他表达了信任、鼓励之意,后来这两名同学确实很努力,在那学期13门课程课程成绩全出来后,一名同学有一科未通过,另外一名同学两科未通过,但这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两名同学因为未兑现承诺而向杨老师表达歉意时,**老师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表扬他们有潜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注重改善学习方法。

频繁的上课点名难免会导致一些学生的不理解,为了将检查学生上课出勤做得更生动些,杨老师经常在点名之前向学生朗读一则哲理小故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⑵做好后进学生的帮扶工作。**同志对于后进生的学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平常工作中,几乎每周都要和后进学生进行谈话,谈话基调主要还是以鼓励教育为主,在辅以适当的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找出学习方法。在考试之前2~3周,他还会专门将每个班的这些后进生组织起来到一教349上晚自习,并且安排每个班的学委进行点名,杨老师本人也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教室去检查学生的自习情况。通过杨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很多后进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级交通运输的一名同学在曾出现一学期考试5科不及格的严重问题,杨老师在了解了其挂科原因主要是沉溺于电脑游戏后,多次找其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为其讲解学习方法,并于将其父亲和姑姑约来,共同鼓励劝导该同学,在考前的集体自习中,也重点关注他。经过这些努力,该同学次学期的课程全部通过,90分以上的三科,其中工程材料考出了92的高分,列全班第三,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这两科较难课程,也别考取了76分和72分。08级的车辆工程的一名同学大一下学期6科未及格,虽经补考后修回3科,但情况依然很严重。接手他们后,杨老师在得知他主要是因为沈溺于网络后,便多次通过网络和他谈心,并且将情况告知了同为教师的该同学的母亲,让她一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经过努力该同学在大二上学期的8科考试中,全部通过,在班会中,杨老师特意表扬了他,并号召大家都要学习他这种不气馁的精神。

⑶尝试重点科目考前复习集体引导工作。为了提高重点科目的考试通过率,**同志针对自己学生的重点考试科目,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开展考前复习集体引导,如针对2008级交通、车辆专业所面临的材料力学考试,先邀请机械学院刚刚考完研的同学为此科课程内容做了梳理,并对典型题型进行了讲解;经过同学们的集中复习后,再从班级内部选出若干名对此课程吃的比较透的同学,于考试前夕就典型题型给本班级同学进行一次集体讲解。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⑷坚持严抓考风工作。**同志高度重视学生的考风工作,考试之前一般都要通过校讯通和飞信平台通知大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并提醒同学们勿忘携带ID卡或身份证,遇到重要的考试,**同志都要亲自前往考场关注学生的考试情况。

⑸坚持期中期末学生学习成绩统计与分析报告制度,通过统计与分析报告可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班集体和个体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明确工作重点。

⑹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及动力,提高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2010年春季学期,**同志在2008级本科生中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轮,收到参赛作品70余份,初赛后,胜出13人参加决赛,最后由成绩比较突出的景猛、费博同学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此次活动使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个梳理或或思考,确实起到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

⑺指导学生班级开展改善学业类相关活动。如成立“四级通过小组”、“考研小组”、“一帮一互助小组”,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英语四级模拟考试”、“班级英语联欢会”等。

目前,2008级本科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班风正,学风盛。2008级车辆工程1班、2008级交通运输1班、2008级热能与动力工程1班先后被评为燕山大学优秀团支部、燕山大学优秀文明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2008级本科生的四级通过率达到89.2%。

3. 开展全员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务实求新意识

**同志用心领悟“回归工程”真正内涵,扎实在实践基础教育方面下功夫,自2010年春季学期起在学生中开展全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该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实验计划项目、科研课题立项、创业计划、车辆学院“超越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把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精神,着力打造大学生参与实践科技创新活动成为我院学生的必修课。体操作方法是要求学生以1~3名学生自由组合科技小组为基本单位,参加学校和学院春季学期组织开展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活动开展后,累计收到参赛作品近100份。

车辆工程专业吕书鹏,贾晓峰同学的项目《车辆用防爆防燃油箱设计》、交通运输专业田阳同学的项目《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身设计制作》,费博同学的《FSAE赛车发动机电喷系统研究与设计》,李敏同学的《基于CAN总线的赛车发动机智能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Honda125发动机排气管节油技术改造与实验研究》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其中李敏同学的《Honda125发动机排气管节油技术改造与实验研究》还在燕山大学第十五届“世纪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另有5项学生科研项目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

车辆工程专业刘博同学的作品《2010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优化设计》在燕山大学第十五届“世纪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李达、郝陈玉同学的作品《汽车发动机复合式可变气门进气系统的实验研究》获得三等奖。

08级车辆1班张宜恒等同学的作品:《第二代汽车安全座椅》和《新型客车制动能回收装置》分别获得学院第四届届“超越杯”科技创新制作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08级交通运输2班李敏等同学的作品《新型防爆安全轮胎》和《高校小广告清除器》分别获得学院第四届“超越杯”科技创新制作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08级交通运输田阳同学的《便携式太阳炉》、于晓东同学的《多功能计量插座》、08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孙高斌同学的《柴油发动机降噪方案解决》获得学院第四届“超越杯”科技创新制作大赛三等奖;08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张凯同学的《可编程型智能家居设计方案》、孙大龙同学的《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曾文同学的《简易单车式笔记本人力发动机》获得得学院第四届“超越杯”科技创新制作大赛优秀奖。

曾文同学还在燕山大学第八届“科技园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4. 强化寝室载体作用,扎实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寝室被称为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良好的寝室环境能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因此强化寝室在育人工作中的载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⑴加强寝室长的管理、监督和培养 接手2008级本科生辅导员工作后,**同志通过寝室成员推荐和辅导员选拔的办法,将责任心较强、素质较高的同学确定为寝室长。为使其工作工作规范化,他还设计制作了寝室长工作双周报表,内容涉及寝室安全状况、寝室成员心理状况、寝室成员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学院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内容。每双周周五由寝室长填写完毕后上交,再进行分析,汇报、反馈。⑵严格执行辅导员深入宿舍制度

车辆与能源学院辅导员老师坚持在本年度春季学期中坚持每周四进行一次寝室走访。通过走访,一是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创建一个文明健康、舒适整洁的宿舍环境。同时,各位辅导员老师还通过走访,及时了解学生第一手资料,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谈话、教育。⑶开展优良学风寝室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车辆与能源学院学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同学们勤奋学习,健康成才。**同志制定了“优良学风寝室”和“学风示范寝室”评选方案,每学期开展一次评选活动。以此来促进寝室学习氛围的建设。(4)加强学生寝室卫生管理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大学生和谐寝室文化建设,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2010年秋季学期,**同志起草并向学生下发《车辆与能源学院寝室卫生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对学院本科生寝室的卫生标准和卫生不达标寝室的处理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全院辅导员老师和学生事务助理每周要对学院所属寝室进行3~7次的检查,并于次周对上一周的检查结果在学生宿舍区进行通报。此管理方案的实施大幅度地改善了学生寝室的卫生状况和学生精神面貌。

5. 探索班级量化考核工作,科学提升育人水平

自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同志尝试在2008级本科班级中实行行班级量化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分为行为习惯、学风状况、寝室卫生及文化氛围、附加分项四部分,每月5日前将各班级上月的考核分数进行汇总并予以公示。通过此项工作,初步取得了以下效果:

⑴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班级量化管理对学生个人各方面的表现情况都做了较详细的量化规定, 能明确地为学生确立目标,使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 不断拓展内在潜能, 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⑵进一步发挥了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增强了班级管理的针对性

班级量化管理对班级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学生干部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 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班级规章制度, 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 提升班级综合实力。⑶促进了育人工作的深化和提高,增强了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通过班级量化管理, 将各班的量化成绩与“先进班级体”、“优秀团支部”等评选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对于量化成绩不达标的班级,班级所有成员都会在次学期的综测中予以扣分,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加重扣分,通过这样的措施可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广泛重视和每个同学的积极参与, 促进了育人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6. 举办素质拓展活动,延伸学生综合素质

**同志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年度开始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每次的活动开展都要有教育意义主题,要做充分的准备,要进行充分的分享,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能通过对活动的深刻体验和交流分享来提高综合素质。如春季学期在08级本科学生开展了以“合作与信任,创新与挑战”为主题的素拓活动,共有60余名名同学参与其中。秋季学期在学生中开展了哑人筑塔、急速60秒、传呼接力、红黑博弈等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对这类活动非常欢迎,也确实通过活动使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了深刻锻炼。

7. 注重工作细节,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志注重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完善细节。

⑴建立学生电子全档案

**同志为2008级学生建立了电子全档案,档案分学期统计,信息涉及学生的生源地、政治面貌、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学生的综测、学业成绩及排名、奖、助学金情况、奖惩情况及社会工作情况等等,每学期一更新,这为掌握学生情况及发展动态,以及为将来学生的就业提供数据支持创造了很便利的条件。

⑵实行班级成员参加科技类及文体类活动的上报备案制度

综合测评工作关乎学生切身利益。为将此工作做到细致、规范,2008级各班实行班级《成员参加科技类及文体类活动的上报备案制度》,要求每位同学要及时地将自己参加的活动情况上报自己本班学委处备案,班级学委定期将本班的《班级成员参加科技类及文体类活动的一览表》向同学们公示,有问题及时调整。这使综合测评工作变得更加公开、公正。

⑶搭建网络信息传达平台

为了方便同学们查询信息、了解政策,**同志申请了126邮箱,将一些的通知、文件、资料等放到邮箱里,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获得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8. 指导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既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级开展了“参观4S店”、“我的团日我做主”、“认识秦皇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竞赛”、“班级主题话剧”、“慰问秦皇岛敬老院”、“篮球赛”、“足球赛”、“践行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主题团日活动、“集体出游”、“节日聚餐”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工作,是我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尽的一点儿微薄之力,但是我坚信即使做一些平凡的事,只要它有益于我们学生,那它就一定有它不平凡的价值。

篇2:甘于平凡岗位

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为了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有情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绽放了生命的美丽,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司法工作者,但是我们甘愿将一片赤诚,一腔热血播撒在这充满生机的热土上,我们要努力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转眼间到法院工作已十月有余,十个多月前的我,对法院工作充满了期许与憧憬,却也有着莫名的惶恐和担忧。办公室工作比较“杂”,司法统计是我的一项主要工作,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从对统计工作的知之甚少,到对“统计精神——朴实中的执着,平凡里的奉献”的深刻领悟,曾经的那份复杂心情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执着与坚定。

看过韩剧《七公主》的朋友都知道,在兵营里官与兵之间见面问候的敬语是那铿锵有力的两个字——“忠诚”。然而在这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人在利益面前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忠诚这两个字。忠诚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统计工作可以形容为“以一滴水看世界”,从指标、数据中反映审判工作运行态势,数据的真实至关重要。忠于统计,求实、准确,成了自己的工作准则。铭记“忠诚”,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德沃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帝国的首都是法院,而法官们,则是帝国的王侯。”所以说,今天的法院,所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与历史责任。在法院工作,是一种光荣,选择办公室,就选择了奉献。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人员,为当事人递上一杯茶,耐心地听他们讲述,让他们满意而归,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真诚服务他人,树立良好的司法为民形象。统计工作繁忙而琐碎,由于报表的时效性,为了能及时上报,经常加班加点,尽快统计出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积极配合同事工作,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员”。

有一片海宽阔无比那叫公平,那是我们司法工作者的胸襟,有一座山高峻无比那叫正义,那是我们司法工作者的脊梁。法官不仅是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法槌起落,没有喝彩,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这就是我们法官,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背负着法律的`尊严,肩扛着社会的公正,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正义的最后守护者。在工作中,不以貌取人,不被感情所左右,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他人,真正做到公正无私是我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一如既往的作风。

公生明,廉生威。从秉公执法、无私奉献谭彦到忠于法律、执法为民的蒋庆,从辨法明理、锐意进取的宋鱼水到情系人民、丹心护法的吴苹,无不以他们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形象而为人民群众所敬重,他们代表了法官队伍主流。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法工作者,我必将以清廉、简朴为美德,甘守清贫,淡薄名利、洁身自好,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篇3:甘于平凡岗位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 总是坚守着一个个平凡的身影, 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正因为这份坚守与坚持, 才让他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她———被评为第二届“陇原名师”的嘉峪关四中教师萧岩, 就是这平凡岗位上的其中一位。

整齐的短发, 步履轻快且充满着自信;脸庞微扬,无论碰见谁都微笑着打招呼, 炯炯有神的目光里满是和蔼,温暖着每一个人。

对工作,她任劳任怨

1990年6月 ,萧岩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 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20余年来,她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年来, 她一直承担着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同时兼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萧岩说:“多承担一份工作, 就是多承担了一份责任, 也多承担了一份领导的信任, 我们当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到最好。”

因为工作任务重, 所以每天她总要比别人早一些来到学校,比别人晚一些回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班务,组织组内会议和教学教研活动,晚上还要将部分工作带回家。工作忙的时候, 早晨倒在杯子里的水,咬了一口的馒头,到下班时还剩在办公桌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 她表达着自己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 坚持着自己对事业的执着, 寻找到了快乐,体现出了价值。

2004年的5月底 ,一个噩耗传来。萧岩的父亲被查出是肺癌中晚期, 要去北京接受手术和化疗,而此时,正是学生们面临中考的关键时刻。面对忠孝两难的境地,萧岩强忍着心中的巨大悲伤,选择留在学生身边, 和全组同仁们齐心协力,全力备战中考,最终使学生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一直到了假期, 她才腾出时间去北京照料父亲, 用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细心照料, 弥补父亲手术时不在他身边的遗憾, 最终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由于萧岩长年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 造成了身体上的多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疾病等一直困扰着她, 可她从未因此请过一次假,耽误过一节课。因为这份坚持,多年来,无论是教学工作方面,还是在班级管理方面,萧岩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在她的带领下, 全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各项工作都走在全校的前列。在其担任学校女工委期间, 学校女教师在教育系统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业务,她精益求精

萧岩明白, 只有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提高,探索创新,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于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她总是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学习教育专业知识, 并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浓厚的教研意识,促使萧岩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萧岩在课余闲暇时间, 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走进新课程》《专业教师 课堂细节 》《给教 师的建议》等教学理论书籍,精心研读了《初中英语教学》《人民教育》等教育杂志。

几年间,凭着一股“勤”劲儿,她攻读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达到70余本,写下了十余万字的教育教学 阅读笔记 ; 凭着一股“ 恒”劲儿 , 她记下了 数万字的 教育教学心得。萧岩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如痴如狂地超越自己,书籍已真正成为她不可或缺的精神伙伴,只要一有闲暇,她就会捧着自己的所 爱 , 乐不可支 地读着。“ 我爱学习 , 只要有机 会 , 我就会去学,自己掏钱报各种培训班,因为我觉得不学习就会落后, 没法跟孩子打交道。”萧岩告诉记者。

通过多年的钻研学习, 她打下了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 具备了一身过硬的教学本领,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还总结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撰写成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发表, 或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同时她还认真组织组内的教研活动, 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大胆承担省、市级教研课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做到这些,她仍不满足, 当别的教师还在享受长假的清闲时, 她早已奔赴到新东方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有时间的话她还 会去北京 的高校学 习、充电。在萧岩看来,学习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

“宝剑锋自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付出和出色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她参与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获得了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0年由她主持的省级“十二五”课题《现 代信息技术 与中学英 语教学整 合研究》已于2012年顺利结 题 , 该课题于2012年被评为嘉峪关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9月 , 她参加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 代表甘肃省教师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 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面对这些骄人的成绩, 她并没有满足, 她始终认为用智慧教书是素质教育对人民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胜任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求。

对学生,她无私奉献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 , 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萧岩时时刻刻用心诠释着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 用自己诚挚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萧岩经常这么说。萧岩用她的爱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开启了学生的心灵,她把爱洒向了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她的爱更是一种榜样, 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像春风化雨般陶冶着学生。

在一个个细节之中, 萧岩从一点一滴关心着“家”里的每个孩子。她深知,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 更应是学生的益友。多年来,她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始终以微笑和真诚激励学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只要有时间, 她更愿意和学生待在一起,和学生沟通交流,给学生讲学习、讲人生 ,甚至拉家 常、叙心事,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在思想和纪律上表现比较差的学生, 她总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转化。

“做老师的底线就是一定要爱孩子, 还要尊重孩子, 尽职尽责,凭良心做事,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孩子, 在这块净土上让所有孩子都有公平的机会。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守得住自己,守得住清贫! ”萧岩说道。

对一些家 庭困难的 学生 ,萧岩经常替他们交学费、买学习用具。在学生眼里,她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姐, 一些不愿意跟别人讲的话愿意跟她讲, 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烦心事愿意让她知道。好多学生甚至亲切地叫她“老萧”。

也正是凭借这种心灵深处的交流和默契, 才使她在班级管理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

她曾带的班里有一名名叫辛思思(化名 )的学生 ,因为父母 离异,心理负担重,以至于造成个性扭曲,寡言少语,不善与人沟通交往,严重影响学习。掌握这一情况后,萧岩便有意识地接近她,与她沟通,帮助她解开思想上的疙瘩。

特别是在辛思思的父亲患病住院期间, 直至病逝的那段日子里,萧岩一直陪伴在她左右,鼓励她,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在当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中,她以总分707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高中。

还有一名名叫李瑞(化名)的学生,身患骨癌,多次到外地接受手术治疗,时常被病痛折磨,萧岩不仅仅在 物质上资 助这名学 生 ,同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是她的关心和爱护, 使这名学生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在得知李 瑞的母亲 得了肺癌, 他的父亲需要陪同妻子到外地看病, 家中无人可以照料李瑞的消息后, 萧岩便主动将李瑞接到自己家中, 照顾起李瑞的学习和生活, 以便让李瑞的父亲能够安心陪伴妻子, 让李瑞能够安心学习。从初中毕业直到现在,已经考入名牌大学的李瑞, 一直把萧老师当作自己最亲的人, 当作自己的妈妈。在上大学临行前,他和他的父母 亲专程到 萧岩家中 ,给萧岩深深地鞠了一躬, 并满含热泪地说:“没有您, 就没有我的今天,您永远是我的好妈妈。”

“萧老师对学生真是好 ,哪个学生中午吃不上饭, 她就主动带回家吃; 哪个孩子因为生病而耽误学习了,她就主动为其补课。作为她的同事, 我既感动又觉得自豪。”同事李肖杨告诉记者。

“她很敬业 ,能把孩子们的事真正放在心上,像个大姐姐一样。很多事情我们想想容易, 做起来难,日复一日的坚持更难,但萧老师就能将简单的事重复做, 不厌其烦,这点我很佩服! ”同事王颖说道。

对同事,她热忱以待

多年来, 无论工作环境怎样变化, 萧岩总能够与同事坦诚相见,团结共事。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谁遇到了困难,都愿意找她帮忙,只要她能办得到,就尽己所能地帮助解决。

萧岩的一 个同事因 癌症去世,留下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孩子的母亲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萧岩在看到这一情况后,一面发动单位 同事进行 爱心捐助 ,一面主动承担起这个孩子上学期间的各种费用。萧岩总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大人苦点累点没什么,不能让孩子的教育跟不上,我也是个母亲, 不能看着孩子失去父亲后,再失去希望! ”

年轻教师要参加授课竞赛或公开课教学,向她请教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对新来的同事, 她总是想办法在工作上给予他们指导,生活上给予照顾,做好新同事的大姐。

如今, 由她负责指导的栗转宁、刘应武、王艳琴、齐景梅、王春霞等多名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其中在一次教学竞赛当中,获得比赛 资格的王 艳琴老师 ,对突如其来的比赛充满了兴奋与惶恐。

由于是第 一次参加 大赛 ,一方面对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感到兴奋,也同时害怕自己的失误,使领导和同事失望。在内心倍感煎熬、无法安心备战比赛的时候, 萧岩发现了她的异常, 便主动找她谈话,一边缓解她的赛前压力,一边帮助她分析她的优势和劣势。

在经过一番谈话后, 王艳琴逐渐找到了状态,开始备战比赛。萧岩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 帮助她反复推敲教案, 反复模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连续几天都是凌晨才能躺下休息。

在萧岩老师的帮助和王艳琴自己的努力下, 王艳琴的这次教学竞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王艳琴赛 后感慨地 说道 : “我的成功,功劳应当是萧老师的。”

在随后的几年内, 王艳琴又获得机会参加全省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竞赛, 她又一次请求萧老师指导,萧岩毫不推辞,马上和她一起投入方案设计, 整晚整晚在家里讨论细节,研究讲课策略,由于精心准备,在随后的比赛中,王艳琴最终获得全省二等奖。

在年级组或教研组内, 萧岩总是把最难、最累的那一部分承担起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组内开展活动时, 她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 工作中每出现一些问题, 她总是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主动承担责任。将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萧岩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篇4:甘于平凡的现代愚公

恒通集团就建在山脚下,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开荒者,刚来的时候一片荒山,现在三期工程已经开工。“所有人都认为化工厂应该是臭气熏天,我就是要改变大家这种看法。”他自豪地带着我们去看厂区内自己设计的景观小溪,背后就是孙有才开的荒山,尽管这里看起来早已没有了荒山的样子。

孙有才说他几乎什么都不管,他的任务就是为企业指对方向,并跟着员工一起向前进。但是他却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看到工厂厂房里的每一个角落,关注着每一个生产车间,并且向全體职工公开自己的电子邮箱和手机号,以便能够收到基层员工的每一条意见。

他治理企业最信奉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看准脚下的路,一步一步走踏实。但是他现在想的是令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这一代做什么,下一代做什么,五年后的计划都设定好了。他治理企业和做人的哲学极为平实,甚至有些简单。但是就是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道理,却让孙有才的恒通集团的销售额每年有50%的增长。

孙有才有着在外人看来有点过火的危机感,“今天你看厂子好好地在这里运转,只要有一次决策出现问题,可能明天就关门歇业,这是良心话。”他非常认真地说。

他喜欢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做事,但是在厂子改制的时候,孙有才大刀阔斧地裁掉了50%的中层干部,让原来死气沉沉、人员冗繁的国企第一年就实现盈利。

他最遗憾的是自己的老父亲没有看到他现在的成就,他尽心尽力地孝顺自己的母亲,关心自己的家人,电子相册里轮换播放的是他小孙女的照片。”

他直爽,谈到国内国际形势问题总是一针见血,言无不尽。但从不提起自己的童年和过往。他幽默,讲起笑话来即便是让第一次和他接触的人也忍俊不禁。但谈及企业面临的问题,他却极为严肃。

孙有才年近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底气十足。这是个精神旺盛、把工作当生活的男人。问及他的爱好,他只回答了我们两个字:睡觉。

篇5:甘于平凡,平凡是生命的常态

平凡是生命的常态,我们要甘于平凡。在现实社会中,像爱因斯坦这样的非凡者,毕竟是几个世纪才出一个。做大事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而社会的基础正是无数平凡人的平凡劳动。更何况就算是大事,比如开凿海底隧道、发射宇宙飞船、建造地下高铁等宏伟大计,也是千百万人的具体劳动所凝聚的。如果人人都不屑于去做平凡的事情,或对自己平凡的工作不尽心尽职,普天之下,就没有“大事”可言了。

平凡的人好比是机器上的螺丝钉,虽然不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但是少了他们是万万不行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平凡的“螺丝钉”,社会才得以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寻找,是否能在平凡的事情中作出不平凡的成绩来。一切不平凡的成绩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

有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不平凡的人,但更多的人却始终平凡。在人生舞台上,不可能人人都跻身于“名人”的行列。如果做不成“红花”,就甘当一片“绿叶”;如果做不成“名家”,就不妨做一根“火柴”,点亮一片黑暗;如果长不成“参天大树”,就努力做一株“小草”,倾力染绿一方土地……壮丽的人类史篇是由少数伟人和无数“绿叶”、“火柴”、“小草”们相辉映而成的。

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不久,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骄傲吧。”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杜鲁门的母亲实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心是公正、公平、无私的,在她的眼中,当总统的儿子和挖土豆的儿子都让她感到骄傲。的确如此,总统和农夫都值得骄傲,只是职业分工有所不同而已。

其实,生活原本也是如此。所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红花绿叶,各有其妙。“英豪伟人”应该重视,“平凡的大众”也不能忽略。只要不平庸,平凡和伟大一样令人自豪。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一学杜鲁门的母亲,无论世间的每一个人身居何职何位,都能平等视之,没有贵贱之分,没有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在。

我们要甘于平凡。甘于平凡,就是甘于不为人所知,不问名不问利,踏实、勤恳、愉快地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区,争取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伟大固然可敬,但平凡也必不可少;平凡虽然不惹眼,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平凡并不可耻,我们不能拒绝平凡。

篇6:甘于平凡,不甘平庸

——听“心语”历程随感

2014年1月17日的夜晚注定是不平凡的夜晚,借助中国教师俱乐部的网络平台,尽享了全国十佳班主任郑立平老师的“心语”历程!

一位平凡的班主任老师,能从草根,从网络到被许多年轻教师称为“民间教师领袖”的“全国十佳班主任”,且应邀在全国各地做教师成长、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等专题报告200余场;这是什么,这是一位把教育视为爱人,一位在平凡岗位上自得其乐,一位不仅自己走出坚实步伐,走出令人仰望的高度,还带领一帮人实现了理想抱负的“甘于平凡,不甘平庸”的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曾听过: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去追求完美的过程。可成想过,真是这群不完美的领跑者也可跑出不平凡的人生,跑出生活意义的真谛!

也曾听过:一个人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受同行者决心的影响;一个人走的过程中能否让自己心灵快乐而丰盈,很大程度上也受同行者品味的左右。真心希望能借此平台让自己走的更远,让自己的步伐走的快乐而轻盈!

„„

杨春华

篇7:立足平凡甘于奉献

她,像一朵百合——气质优雅而持重。

她,像一株腊梅——凌寒香更浓。

她,像高山雪莲——事业历久而弥新。

她,就是育红实验小学年近半百的语文老师——许士千老师。在坐的同仁不少和许老师共事多年,对其印象是:教学精湛老道,为人沉稳和气,做事快捷高效……总之是一位干实事的好老师,待人平和公道的好同事。

一、严父慈母,关爱每一个学生

“做一行爱一行,老师也是孩子的父母”。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爱生如子,用满腔的热忱,慈母般的爱洒向每一位学子,特别是那些缺乏爱的孩子。一些家长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平时都是生活在祖辈或亲属家寄养,这类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母爱,经常无故使性子,乱发脾气,影响身心健康成长。许老师新接班级中一个叫金卫华的同学,开学后不久,逐渐显山露水起来,根本不想学习,破坏课堂纪律,课间调皮打闹,惹事生非。面对这样一孩子,无时无刻都担心他会惹出事端来。于是,许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说服教育他,并请家长配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当了解到这孩子是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务工在外时,许老师深深感到更多了一份教学以外的责任,意识到关爱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件长期而耐心的工作。为此,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家访。— 1 —

有一天,放晚学后,许老师背着年幼的女儿跟着金卫华同学,准备步行去他家家访,他家离学校足有二三公里的路程,许老师吃力地背着女儿,紧跟着学生,因为正值下班时,路上行人比较多。金卫华同学瞄准时机,乘着许老师不注意溜进了人群,偷偷一人回家了。许老师又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自己竟被一个孩子耍了,好气的是这孩子恨铁不成钢。然而,对这样的学生,许老师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摸清该生的住址后,多次登门拜访,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了孩子。后来,金卫华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逢年过节,许老师总会收到他的贺卡,此时,许老师是最幸福的。对留守学生许老师花了不少精力和心思去关爱和教导,而她的家就好像成了“旅店”,有多少次都把自己的孩子抛在了脑后,每当又是最后一个到幼儿园接到满脸不高兴的孩子时,为人父母谁不心酸?她说:“舍小家为大家,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更多家庭孩子的进步,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二、积极探索,勤奋教学显功绩

许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在实际工作中,始终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生信条。在平时的教学中,她总能潜心课堂研究,由于白天学校事务繁杂,备课常常成了她挑灯夜战的工作。每天晚上打理好家务,安顿好女儿后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她从不拖欠课堂教学的“一分帐”,备课、上课、作业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在办公室里,她是说话最少的一个,总是埋头做着自己的工作。学校里的教研

活动,她更是一着不让,自己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课堂上,她总是激情四射,她力求课文文本、教师情感、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共鸣才是课堂教学的和谐之音。《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那堂课上,许老师和孩子们深情地朗读着“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读着读着,许老师的喉头好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看到孩子们的眼圈红了,接着,她听到了下面轻轻的啜泣声,她再也读不下去了,因为此时此刻教室里只能听到一片“呜呜”的哭声!是啊,如此美妙的语言怎能不勾起她和她挚爱的学生深深的眷恋之情呢?在这无限眷恋之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跨进了中学的大门。

一路艰辛一路歌,许老师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中队”、“文明班级”,她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2005她被评为县“优秀人民老师”。面对骄人的成绩,许老师只是轻轻一声:“这是些我应该做的。”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很难。许老师则以优秀教师的高标准不懈努力着,恪守着自己的誓言,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美丽的火花。

三、无私奉献,工作上爱岗敬业

“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爱学生的好老师”。带着这个平凡而

高尚的梦想,许老师用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正当许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向事业的高峰攀登时,病痛正悄悄降临。去年五月份许老师就感觉身体严重不适,批改作业时眼睛看着吃力,走路时两条腿拉不动,一堂课站下来,整个人几乎瘫痪,大家看着心疼。领导、同事劝她回家休息治疗,可她断然拒绝,因为她明白,她带的是毕业班,还有一个多月就升学考试了,此时她怎能弃孩子与不顾呢?于是,她每天克服着身体的不适,依然早来晚走。她觉得为了学生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就样,直到学生考完试,她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她用自己的一片爱心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息调养,她的身体稍有好转。新学期开学了,她按时报到,校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分课时征求她个人意见,可她仍然坚持上教学一线——任教五年级语文。开学不久,病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一天天加重,她还是默默地硬撑着,只利用星期假日去医院问诊,查来查去得不出病因,服药不管用,大家一再劝她去大医院治疗,她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在家人再三催促下,她才同意去治疗。假请下来了,她却匆匆来到教导处,几位主任问她来找什么?她说:“我来拿两本备课笔记,回去后有时间备备课,否则落下来难补!”大都愣住了,反问她:“你是去治疗,还是回家备课?”她一笑了之。然后回到办公室,和她搭班的顾老师商量:“今天这节晚辅导课我来上,以后就辛苦你了,我回来你再歇息。”当时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个人……从她简单的话语中,我们体会到她对工作的热忱。看到了人民教师真真切切的无私。

许老师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有的只是一颗颗默默奉献的心,一片片为学生的情谊。有些事情说起来不容易,可做起来是那么平凡而不起眼,在人生的长河中留下的可能仅仅只是石头掠过的那一圈圈涟漪,但这些涟漪却让我们回味无穷。

许老师以她出色的工作,亲和的人格魅力,正直的为人处事风范,成为办公室里最有凝聚力的核心,她既是我们工作上离不开的指导,也是我们愿意接近的伙伴,还是我们多方面的学习榜样……

结束

她,是优秀的教师,伟大的母亲,最有影响力、凝聚力的同事……

青青翠竹山岩边,风袭雨击自傲然。

问君哪得碧如许,为有大爱阔无边。

让我们为她鼓掌,为她祝福:

篇8:朱美财 甘于平凡的军医

他,就是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朱美财。一个取得了大量科研成就的国内临床检验学领域知名专家。

平时,医院里的朱美财依旧还做着最普通的血常规检查。他说:“这是我的工作,患者的事情不分大小。”

爱国家 一心献身国防

1991年,朱美财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专业,此后走进空军总医院,时至今日,已经22年之久。虽然期间不少地方医院和医药企业用丰厚的报酬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都没有“牵手”。“在这里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换个地方我觉得不自在。科里的许多工作还都需要我,我要是走了肯定也不放心呀。”朱美财说。

1983年,朱美财从山东潍坊医学院毕业,那时南疆战事愈演愈烈,在爱国热情的激发下,他坚决要求参军报国,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但由于身体条件未能如愿。

虽然后来朱美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并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心中的从军梦却从未泯灭。工作两年后,他便考上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生化药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圆了自己参军报国的梦想。就这样,朱美财不远千里来到了祖国首都,开创自己对军营和医学事业的梦想。

严谨治学 坚持学术道德

提到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朱美财说:“刚到学校,还真有些不适应,每天都要参加军事训练,不允许随便外出,学习压力也非常大,导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甚至可以说是不近人情。不过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导师是真正关心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六年时光中,朱美财学习到了先进的医学知识,夜以继日地进行科学实验,严格的军事训练也让他完成了从一个普通公民向革命军人的转变。通过这段时光的磨练,他知道该如何做一名医生,更让他对一名革命军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一天,导师孙曼霁将我和实验室的其他学生叫到一起开会,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宁愿两袖清风,也不要干违背学术道德的事’。原来当时美国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在国际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后被指证是造假,成了学术界的一大丑闻,这件事情引起了老教授的高度重视。从那以后,我就决定,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成就。后来博士毕业时,我的两篇论文真的在《中国科学B缉》和《科学通报》上刊登了。”朱美财说。

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总医院工作,那时候,医院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科研条件也不好,但朱美财和科里的同志一起克服困难,开展了人脑乙酰胆碱酯酶的酰胺酶研究,肌酸激酶单克隆抗体研究等课题。实验室没有冷柜,他们就利用冬天在病房大楼的顶层作冷房,裹着大衣做实验;没有蛋白核酸检测仪和自动部分收集仪器,他就和科里的同志们一管儿一管儿的用手收集柱层析液,纯化蛋白质。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实验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朱美财负责的课题“人脑乙酰胆碱酯酶及其单克隆抗体”在1994年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于是,朱美财又开始思考将研究生时期学习到的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结合起来,开展了“人用脑活性多肽”、“肝细胞生成素”研究并成功获得了生产批号,累计创造了300多万元的产值。同时,他开始负责医院临床实验科的工作,由于科室在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单克隆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被评为空军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留美学习 坚定爱国之心

1996年4月,朱美财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孙曼霁和周廷冲教授的推荐下,经医院批准到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大学作细胞生物学博士后研究。他自此开始踏上了留美学习的生活。

在美国学习期间,朱美财不仅充分见识到了美国医学技术的先进,更对美国有了更多的认识。纽约市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缩影,曼哈顿华尔街高楼林立,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在美国的日子里,他见到了漂亮的中央公园、百老汇歌剧院,也有在路边躺椅上的无家可归者。然而这一切对于这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来美国学习的时光里,反复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一个仅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创造如此之多的物质财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强大的科技水平和美国人在工作中追求高效率、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

他在美国学习的日子里,非但没有被优厚的物质生活所诱导,反而不断计划着回国后该如何利用好这两年学到的知识而有所作为。

那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有不少国人已经在崇洋媚外中不能自拔,以出国为荣耀。甚至只要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回国后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可朱美财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婉拒了他的导师帮助他办理永久性签证的好意,这也是当时无数各国在美学习的留学生梦寐以求的东西。

“那时也没去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名军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朱美财说到这里,淡然一笑。

就在他婉拒了美国导师的挽留后,也谢绝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邀请,按照医院领导的要求按期踏上了回国的路途。刚下飞机,就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实验室的同志们手捧鲜花在迎接他,使他感到了祖国的亲情和温暖。

非典来袭 临危勇挑重担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袭击了北京。

朱美财临危受命,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非典型肺炎病毒检测小组。通过努力,他与国外科研单位取得了联系,得到了非典冠状病毒核酸扩增的阳性对照。虽然医院的实验条件已经得到了发展,可材料仍然缺乏,没有合适的咽拭子采样棒,他就到渔具店买来塑料鱼漂,去掉油漆、卷上尼龙棉,无菌高压后使用。他带领监测组与临床医生一起,检测了非典疑似患者三十多例,检测出七例非典冠状病毒阳性患者,发现这七例患者病毒没有变异,在患者淋巴细胞中也检测不出病毒,经过一番科学论证后,最终做出了非典冠状病毒未变异的推断,并撰写论文发表在航空医学杂志上。朱美财带领的检测小组是国内第一家完成了对非典型性肺炎病毒鉴定的单位,为日后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研究治疗方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nlc202309021804

这次前后历时近一个月的艰苦鏖战,朱美财带着检测小组的同志昼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由于当时对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掌握不清楚,加之当时的传播速度极快,当被问及有没有害怕被传染上,他答道:“正好可以将预防措施一起研究了嘛,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那一个多月天天与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接触中,因为朱美财的预防措施得当,检测组的成员和参与检验工作的临床医生没有一人感染非典型肺炎,他还提出了应该坚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有关媒体上作了报道。

精益求精 探索医学高峰

随着医院要求临床实验科以科研为主转向临床为主,朱美财积极带领全科同志一起积极开展免疫检测和基因检测项目,先后开展了尿液蛋白、HLA基因配型等新技术新业务,他负责的基因工程新药“注射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获得了国家批号。

2006年,空军总医院编制压缩,临床实验科、检验科和核医学科的放射免疫部分合并成立了临床检验中心,朱美财的工作任务转向了检验工作。他带领科室的全体同志,对加快检验速度、缩短发报告周期、加强信息化建设、方便病人取化验单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他要求科室要认真执行危机值报告制度,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并编写了标本采集表和《检验手册》,修改了参考值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开展四十多项新的检验项目,检验质量、数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提高。他撰写的论文《检验学在军事航空医学中的应用》在全军军事医学检验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带领科室同志一起研究的“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还担任了空军检验和分子生物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解放军医学检验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兼职。此外,他还积极举办学术讲座,带领学会和医务人员到农村、学校、工地作科普讲座和送医下乡。

每次参加歌唱比赛,他都要唱《我爱祖国的蓝天》,他说,无论何时代表空军去参加学术会议都感到作为空军的一员非常自豪。如今的朱美财已经是空军总医院享受高级职称待遇十五年的科室主任了,但他做事一丝不苟、严谨治学、认真工作习惯却从未改变过,一些非常普通的工作依然亲力亲为。问其原因,朱美财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才能有所成就。”

责任编辑 董颖

上一篇:供应室清洗消毒规范下一篇:爱心耐心责任心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