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024-07-14

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共8篇)

篇1: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人文学部法学院法学121班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也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设施的不断改进,极大完善了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高速、海量地捕获各种信息成为可能。可以说,无论是理想中的素质教育,还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应试教育,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在为期15天的义教活动中,我们发现,在给当代教育事业带来便利的同时,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所产生的的负面影响同样也不可忽视。如何趋利避害、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真实经历,结合当今国情,对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做出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负面影响 效率

科学技术的变革,影响着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基础的巩固程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⑴ 一,科学技术对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教材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我们在义教活动中看到,如今的中小学教材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题目类型更加趋于创新化、多样化,很多都是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见过的。可以说,这些变化对于孩子们开发智力、学习知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手机、电脑,学习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作为学习工具走进了孩子们的写字桌,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的不再为想学习而没有学习工具发愁,跟西方或者其它更加发达的地方比起来,或许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毕竟硬件设施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这么多的科技成果都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充分说明了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当然教材只是教育资源很小的一个模块,要想搞好教育事业,让科学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

(二):硬件设施更加完备,学习环境日新月异。在义教活动中,我们走访了几家学校,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其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宽敞舒适的教室,完备的多媒体设施,这些是以前所没有的。而且我们从前来义工会学习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如今大连的学校不仅比以前更加“阔气”了,而且学校的数目和种类也比以前多了不少。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普通的中学、小学,也有针对某些兴趣爱好所建立的补习班等。可以说,当代的教育水平,是与迅猛发展的科技水平共同进步的。

(三):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有生活富裕了、衣食无忧了,才会有精力去想从事学习或是精神层面的享受。有很多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而不能完成学业,这在以前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我们和孩子们的闲聊中得知,现在这种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有的家长自己平时生活都很拮据,但是在对待孩子学习花费上问题的时候,都是毫不含糊的。

二,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其对国民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民素质又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人们丰衣足食之余,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教育事业之中,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科技教育重要性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蒙昧的锐利武器。二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大学校。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是建造科技“金字塔”的基础。五是社会道德教育深化一种辅助。六是先进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有赖于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广大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对它的掌握和运用。⑵

(二)孩子们的智力得到长足发展。在义教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智力活动,比如脑筋急转弯、象棋比赛等等,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特别机灵,反应问题很快;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小孩独有的幽默与机智。这些都是搞好学习所必备的技能;而这些,归根到底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

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彩的课堂、富有创意得到书本、良好的家教、和谐的社会环境,都是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有力因素。

当然,这些好的影响和作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更深层次、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则是它所带来的弊端。新生事物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阻力、会有一些人们所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无法回避,只能追根溯源、趋利避害。而科学技术对于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是多方位的。

一,突如其来的网络,让许多青少年在求知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互联网于1994年传入我国,短短的20年间,它已经从富贵家族的奢侈品演变成平常老百姓所必备的家庭用品,像柴米油盐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然而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快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几何时还以农业大国自居的我们,如今已跟新一代的科技革命接轨,渐渐地步入了信息时代。当孩子们面对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时,就像见到了稀世罕物一般无法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整个人都沉醉在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中。

在义教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现象。有孩子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有的孩子自己不愿意做作业,干脆不动脑筋而是在网上直接找到答案乱抄一气。这些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好多孩子对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洋洋精通。但是对于最基本的文学常识或是其它学科的知识点却一无所知。当然,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老师给学生布置过多的学习任务是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还是网络来的太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太大和孩子们无法抵制这些诱惑所致。

青少年追逐特异功能、星座、算命、电脑预测等神秘现象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好奇、冲动、轻信、偏执等心理特点,热衷于对神秘现象的心醉神往,也有来自客观成长环境中的不良诱因和缺乏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引导。⑶

二,网络文化的盛行,对孩子们学习知识产生严重的误导。许多孩子将网络语言、甚至是脏话应用于作业、考试中。这种现象在我们辅导孩子作业时极为常见。网络上的信息很多,但是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在网络上更加随意、马虎,因此错误的、不文明的、不健康的信息也很多。孩子们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他们所接受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辈子;而滥用网络文化的现象如果不加节制,长此以往下去,往小处说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知识、影响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往大了说就会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而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则深深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结与思考】:不管科学技术对青少年带来了多少冲击、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多少不良影响,科学技术的本身是没有过错的。在二十一世纪,无论怎样形容科学技术对当代教育事业的贡献都不为过。因为,没有科技事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当代如此高效、便捷的学习工具和教育系统,也不会有教育观念的普及和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我们应当肯定科技在教育事业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限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古代,在教育系统、教育制度、学习工具尚未完善之前,依旧有很多学有所成,中国历史上的学习的典范更是多如牛毛;倒是当代的教育和学习条件完备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也随之而来。我们无法武断地说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是可以肯定,制度在进步,工具在进步,而随之而产生的负面问题则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途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它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先进的科技和便捷的工具只是辅助因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只有立足国情、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立足于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弊端。

虽说如此,但是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辨认能力也是正常的。那些深受科学技术弊端所害的孩子们是最无辜的,社会有责任为他们扫清成长之路的障碍,帮助他们趋利避害,正确对待和使用科技成果。因为这些,关乎孩子的未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这一切,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需要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切实努力和配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科技成果与教育事业能够并肩携手,相互促进,为中华民族培养更多栋梁!

【参考文献】:⑴--------------百度文库《科学与教育的关系》⑵----------------百度文库《科技教育中的德育作用》⑶----------------百度文库《科技教育中的德育作用》

篇2: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得以出现并飞速发展.在实践中,教育技术积极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有关知识,发展成为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技术学层次的应用科学.目前,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并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作 者:李心怡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14(5)分类号:关键词:技术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篇3: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科学,整体化,职业教育,影响

当代科学的整体化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科学整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一方面表现为科学门类的高度分化, 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科学门类之间的高度综合, 使整个科学技术, 连同社会科学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两种似乎是相互对立的趋势, 实际上却是彼此密切联系的, 它们的相互联结和渗透构成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看, 这两种矛盾趋势的辩证运动表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所谓科学整体化, 指的是所有科学门类随着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结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科学整体化意味着如下的情况:首先是自然科学各门学科互相联系, 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次是科学和技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技术紧紧依赖于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迅速指导技术并直接应用于生产。科学指导了技术的发展, 技术又保证了科学研究的深入。最后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互相依赖、共同前进, 现代自然科学又离不开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现代科学越来越具有从研究具体对象向研究综合问题方向过渡的特点, 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科学“结合部”———即边缘科学。它的出现以新的形式使科学继续分化, 但同时又为原来彼此无关的科学的整体化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中的分化与综合这两种趋势, 是相互对立但实际上又彼此密切联系的, 他们的相互联结和渗透构成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表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已经向人们揭示了自身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前景:

第一, 综合化。边缘科学的出现, 反映了自然界的动态过程。用一种或数种科学方法研究另一种科学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迅速地转移到其他学科中去, 是当前科学发展最有前景的方面。

第二, 数学化。人们对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转向更精确的定量研究, 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 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充分运用了数学, 才算达到进一步完善。现代科学, 其中也包括社会科学, 正处于数学化的过程中, 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等。

第三, 通用化。概念、理论的相互借用, 是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杂交化、整体化的又一途径或方式。概念的提出、应用和传播是一个学科概念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 概念在各学科的交叉、杂交中起着中介或桥梁的联系作用。每个学科的新概念都有可能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为人们可以借助这些新概念来观察世界, 进一步加深或拓展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如职业教育采取“订单培养”方式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科学整体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当代科学的整体化对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科学与职业教育相互作用, 密切联系, 两者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科学—教育一体化付诸实践, 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它们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坚持产学研结合科学—教育一体化正在打破这样一种观念:科学是生产并创造知识的, 而教育仅仅是传授稳固而可靠的知识财富。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 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范围内, 生产制造、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的一体化, 生产制造、科学研究被视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动力, 反过来教学过程又在推动科学研究与教学。产学研结合有两层内涵:一是科研与生产结合, 其核心是经济, 主体是科技人员, 目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 (简称产、学、研合作) 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 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 主体是学生, 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和生产的适应能力, 其基本特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 其本质就是教育活动与真实工作相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用人部门的广泛合作,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的教育机制, 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进教育研究方式的更新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途径或方式主要有移植、模仿和渗透, 研究主题或对象领域的交叉、重合或融合, 概念、假定和理论的相互借用等, 这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当今职业教育研究融合了不同学科 (如社会学、经济学、测量学、信息学与逻辑学等) 的范式, 加强了与各学科的交流, 打破了以往专业化垄断现象, 拓展了职业教育研究范围及研究主题, 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转换了研究视角。

获取知识的多元化科学的分化与整体化使得“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途径 (方式) 取代了旧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 (方式) 。传统职业教育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 容易造成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其他科学彼此划界, 限定了职业教育的研究视野, 容易导致就教育论教育的现象。职业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 从各学科不同的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 促进了职业教育同其他不同领域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大大拓展或加深了对教育相关问题的了解与研究。同时与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密切联系, 当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或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当代职业教育仍然遵循科学的传统, 为社会知识的客观性而努力, 但它更关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 把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视为天职。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整体化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适当强调培养“通才”, 是指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与边缘性。当今, 2000多门分支学科纵横交错、层次分明, 新的学科不断在各个分支学科的边缘地带产生出来, 一个现代化的课题, 往往会涉及几种专业、几门学科, 这需要调动多种技术, 进行一定规模的社会协作。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尽量懂得多种学科知识, 如职业院校开设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就是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技能和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能力的培养, 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服务的积极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在科学的整体化中, 理论科学的作用日益突出, 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专业划分不宜过早过狭, 职业教育更要侧重于教授多实用性、技能性的专业知识, 同时不能忽视适应性广泛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方法。总之, 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要求培养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人才, 着眼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综上所述, 从当前和未来看, 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必将越来越明显。研究这一课题, 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刁培萼, 丁沅.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陈振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成就、问题与启示[J].学术月刊, 1999, (11) .

[3]张学军.知识经济呼唤通才教育[J].教育探索, 2001, (3) .

[4]吴维民.科学的整体化趋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5]计育兴.科学整体化的哲学探索[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学报) , 1987, (4) .

[6]姜春林.审视当代科学的整体化特征[J].科学与管理, 1999, (6) .

篇4: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碎片化” 阅读 大学生 写作 影响

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民的急速增长、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以及传统内容的数字化,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纸质阅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巨大科技力量影响下的当代有着无法比拟的时代特征,“碎片化”即为现代典型的时代表征之一——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思维碎片化、思想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其中,阅读的碎片化体现着“碎片化”时代的典型特征。

“碎片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的零块。一般而言,“碎片化”阅读有着两种定义:一是对书本中较长的内容进行拆散,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如古人所言“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形成内容片段式、非结构化的阅读;二为利用手机、平板、mp4等电子产品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包括对文字、声音、图像的立体知识信息的获取和网络在线阅读和下载浏览,阅读由读书走向读屏。而在当下,“碎片化”阅读一般指向后者。且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74.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且网民对手机的网上阅读依赖较大,据调查,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达到124分钟,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重度手机网民达到22%。可见,“碎片化”阅读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种阅读的碎片化又可分为时空碎片化、内容碎片化、主体碎片化、关注机制碎片化以及注意力的碎片化,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信息获取习惯甚至是生活与交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阅读改革必将影响写作思维與习惯,引起写作改革,最终促使教育方面进行进一步合理改变。

“碎片化”阅读影响写作的具体机制

当下,“碎片化”阅读逐渐替代传统纸质阅读,阅读方式的改变终会影响到写作习惯,这与阅读影响写作的中间机制有着密切关系。阅读主要影响写作的语词使用、思维形式,前者包括辞藻的选择和语法、修辞的使用,后者则包括文章观点以及阐述的条理性。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材料由于在语词使用及内容的庞杂性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而受“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写作与传统阅读影响下的写作相比,也有着非常鲜明不同的语词使用和思维形式。且“碎片化”阅读的影响较传统纸质阅读更深刻,由于其普世性使得影响范围更广,且时空碎片化带来的便利性使受众的生活习惯、日常交流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总之,“碎片化”阅读给写作带来了空前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与传统纸质阅读有着显然的区别。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碎片化影响下的词汇使用、写作思维和价值观体现上。

就词汇而言,“碎片化”阅读最突出的影响即为写作中网络创新词汇的大量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写作或是传播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上的文学作品也日渐处于泛滥状态,这使得人们对有深度的文化作品的关注日渐下降。与有深度的传统文学作品相比,网络文学的语词使用大多具有随意性,许多网络新词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而被陆续创造出来,比如“给力”“牛逼”“duang”等。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给力”一词在网络上开始泛滥,一时间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的热词,仅在世界杯结束四个月后,“给力”一词便出现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duang”的使用也仅在“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我的洗发水》一视频后半个月便见诸报端,可见网络新词的影响何其巨大。再加上网络文学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且跟上时代的步伐,也积极使用网络新词,人们在“碎片化”阅读中不知不觉便接触到网络新词。且网络文学的门槛较低,具有普世性,具备任何文学素养的人都能在网络上进行写作并且发布,这种随意性也使得网络新词在文学创作中的使用变得随意泛滥,整体的文本环境变得相对缺乏严谨性。但与此同时,由于新词具有相当强大的表现力,受体写作过程中对创新词汇的运用也能使文章更为活跃,表现力和张力更强,使文章的语言风格趋向轻松化和娱乐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时代特征的一种体现,迎合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对轻松的阅读环境和写作发泄功能的需求。

网络符号在写作中的使用也成为“碎片化”阅读下的写作新特征。由于网络和键盘的使用,加上“碎片化”阅读材料本身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语词大致呈现简略化、键盘化、拼音化、数字化、个性化和不规范化的特征。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的调查,网上汉字使用数为9793个,比平面媒体汉字使用多了1568个,同时,标点、符号使用率达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比如被称为网络文学“鼻祖”的著名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就有许多符号、标点的应用,如:“如果当我讲出任何阿谀奉承谄媚巴结的恶心言语而不让我的胃觉得抽筋时,我就可以出师了。如今,我终于学成归国了。呵……:)……”笑脸符号“:)”使得主人公微笑的表情状态更具画面感,不需要经过太多辞藻的修饰来表达作者想在主人公身上赋予的表情状态,且读者能心领神会到符号所具有的表现力。“心情好点了吗?……美丽的轻舞飞扬小姐……”“嗯:)……好多了……可爱的痞子先生……”“呵:)……痞子……我该睡了……明早十点上站……陪我吗?”“呵:)……那么明早见了……晚安……痞子。”同时,在这样的语句中,也不难发现文中所使用的语句都相对简略、白话,且语法也呈现不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且“碎片化”阅读环境本身存在文本写作与网络交流相融合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以日常生活交流的语言进行短小的文本写作,并允许被人加以回复和评论,这种特点使得受众在真正写作的时候也会受到他人语词运用习惯的影响,使词语的使用更加网络化和通信化。此种“碎片化”阅读材料的长时间浸泡,终会使得受众在写作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使用吸收而来的语言风格。虽然符号的使用和语法的生活化可以方便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迎合线上线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但这种习惯如果长期影响写作行为,总的来说还是会瓦解传统写作文化系统,不利于写作水准的全面提高。

“碎片化”阅读多元化的阅读内容也使得外来词汇在写作中的运用更加广泛。“碎片化”阅读基于网络的发展而生存,使全球各地的文化文学能迅速便利地汇集在一起,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受众群体接受的“碎片化”阅读材料可以包括各个国家或地域,这就意味着“碎片化”阅读材料可以有着不同价值观文化的交汇,不论是通过相同的语言系统还是不同的地方语言,都能使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吸收到不同的语言特色。比如“Email”(电子邮件)、“IT”(信息技术)、“IQ”(智商)等外来词汇现在在越来越多专业文献中的出现,更甚《人民日报》在2014年发表评论指责外来词汇的入侵,称其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由于全球性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词汇混杂使用,再加上“碎片化”阅读本身存在的便利性,于更长的时间内浸泡在这种混杂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在写作时便会自然而然运用到这些外来词汇,使“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语词使用更加复杂。

总之,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写作中,网络创新词汇、网络符号以及外来词汇在写作中更为广泛和显著。就写作来说,词汇的运用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础部分。“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写作词汇运用的影响即体现为对大学生写作基础能力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和深度值得更为谨慎地看待。

阅读对思维的影响是其对写作影响的本质。“碎片化”阅读环境下的写作与传统纸质阅读环境下的写作相比,核心区别在于贯穿文章的整体思维有着显著的差异。“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思维碎片化一般体现于信息整合能力、逻辑条理性、思维活跃度等方面。

“碎片化”阅读的长期影响会对信息整合能力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写作在一定层面上体现的是信息的整合能力,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能对一件事情赋予完备全面的观点,观点依赖于完备整合的信息。“碎片化”阅读材料由于数字的限制,往往随着事件的发展进行多篇短篇文章的不断跟进,这使得完整的事件容易被肢解为零散的部分。且通过“碎片化”阅读这一途径,人们所接触的阅读材料含有较多的垃圾信息。超链接文本的存在更是一个极大的注意力分散点,不仅极大地挑戰了人们的信息筛选能力,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分散受众群体对某一事物的关注度,进而影响到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整体理解。如果没有对某事物进行专门的资料搜集,人们的一次阅读能接触到的有效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完整的事件会被分割成许多零碎的信息从不同时间段通过阅读途径传送给受众,且在“碎片化”阅读低门槛的环境下,许多网页系统的专著都存在注水现象,即使在专门的时间段来搜集文献资料,对人们的信息整合也是一重大挑战。再者,由于“碎片化”阅读迎合着快节奏的当代生活,其越来越趋向于娱乐性阅读,人们在进行阅读时往往会缺乏信息整合的意识,任凭大量的零碎的事件报道扑向大脑,进而使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在进行写作时会由于匮乏零散的信息而使得文章的观点呈现出碎片化、缺乏完整性的特点,更有甚者会出现文章叙述逻辑断层的情况,使得文章难以成为一个完整整合的作品。

作文中的逻辑表现散乱也是“碎片化”阅读对写作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碎片化”阅读本身存在的碎片化特点,对一件事物随其发展而更新信息的模式不仅会使得受众群体在写作时面临整合信息困难的局面,还会带来全篇文章逻辑观点散乱的影响。通过“碎片化”阅读接触到的是对一件事物零散片面的观点,人们在享受“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娱乐的同时,并不会刻意地去整合观点。久而久之,受众群体看问题时不能进行全面的思考,往往只从一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或突然又从另外一个方面着手,思维具有相当大的跳跃性,在写作时也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难从整体下手,从而造成文章逻辑的无序性,自然而然难以产出高质量的作文。

“碎片化”阅读对思维活跃度也有着重要影响,其丰富的信息量容易使受众产生一种思维惰性,从而降低思维活跃度。高质量的作文都是作者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着文章的观点质量,对文章的整体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网络是“碎片化”阅读赖以生存的土壤,能给受众群体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援,不论是何时何地的信息资料,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浏览,对信息获得养成依赖惰性。在微博上体现的信息依赖惰性更为典型:某些认证的名人微博或是权威媒体的官方微博,往往会以长篇文章的形式发表某些消息或是自己的观点看法,人们在阅读这些消息的时候,也经常采用转发、点赞的方法代表自己对某观点的认同,这就在不经意的意识形态下日积月累形成一种思维依赖,用转发别人的观点代表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惰性,一味去寻求认同,懒于独立思考,在进行专业写作时,更加依赖于网络信息,甚至照搬抄袭网络上的结论成果,如此这般情况下进行的写作,很难有独到创新的见解。人们在写作的时候,这种惯性的养成无疑是“碎片化”阅读影响下写作的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对科研写作者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和挑战。

从价值观来说,当代大学生处于“三观”已接近形成的阶段,“碎片化”阅读内容的良莠不齐等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而写作正是价值观体现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当代作文产出所体现的中心思想的变化,更能凸显“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价值观变化。

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充沛理性力量的支撑。当下,“碎片化”阅读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加速上升的阶段,各大媒体都争相趋向于发布一些较为能够煽动大众情绪的文章来博取眼球。比如许多媒体发布新闻消息为了赚取点击量会对一件事情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2013年3月28日据《光明日报》报道,3月26日,多家媒体转载报道的“深圳最美女孩”张芳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的图片和新闻被证伪。但此新闻已在社会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并有权威媒体陆续发布赞扬性文章,众多网友纷纷转发点赞。可见,“碎片化”阅读所报道的新闻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煽动社会情绪。抒发情绪是写作的基本功能之一,受众群体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容易在写作时掉入大媒体环境所设下的陷阱,人云亦云,或激情赞扬,或义愤填膺。如此,文章整体便会缺少理性力量,加上“碎片化”阅读材料传播速度相当快,受众群体易受情绪牵制,更加难以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事件问题,甚至沦为文化群盲,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容易流为一般。

另外,对事物美的追求也是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手段,这需要对阅读内容有足够的审美能力。“碎片化”阅读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受众群体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容易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希望能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至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落后太多。但此时的“碎片化”阅读犹如“口渴时的盐”,越饮越渴,没有很多深度的内容,容易带来一种阅读麻醉,使受众群体看似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很多信息,实则为有效信息和有效阅读寥寥无几。人们在众多的信息中徜徉,久而久之对真正有深度的內容难以进行相应的审美消化,这种审美精神的缺乏也就会带到相应的写作中,导致写作的内容没有深度和美感。另外,在当代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找到自己的市场,开始进行大量的写作,但这种写作往往是在网络文学的商业性驱使下完成的,较传统纸质阅读更容易滋生文学功利主义,使文学作品应功利而生,更不用说写作时被写手抛诸脑后的审美精神了。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的原住民,对网络文学较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众更为熟悉,2008年4月23日《搜狐教育》据《科学时报》的数据发现,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写手的主力军,一小时能创造出六七千字的小说,最高收入可达月薪十万元人民币。在这样的淘金浪潮中,网络小说无疑成为部分大学生写作的主战场,“碎片化”阅读环境下带来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写作中的体现也就不言而喻。

“碎片化”阅读由于其包容性,使得内容上所表现出的价值观也同样有着一种多元化,这在受众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碎片化”阅读是个吸收各个国家或地域作品的大熔炉,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而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当地多样的价值观念,且许多的价值观念都是相冲突的,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中国现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以英国为首的支持同性恋爱观和中国广电局的禁止同性恋爱引导等等。受众暴露在这般冗杂的阅读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多样复杂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对对世界尚未形成一定认知态度的青少年儿童而言,没有强有力的引导必然会走向茫然甚至是扭曲。但对“三观”已经初步定型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大脑已会自动筛选和判断信息,多元的价值观环境起到的主要是多元化思维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写作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为开放包容。且在“碎片化”阅读包容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对不同的观念进行点评,并能在网络上分享和讨论自己的看法,这在培养大学生写作思维包容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鲜明独特的作文观点。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词汇、思维还是价值观的角度来说,“碎片化”阅读对写作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虽然其影响有利有弊,但对大学生而言,其把握力度还需更精准,以应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挑战。“碎片化”阅读的群体数量是庞大的,阅读材料是杂乱的。阅读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阅读质量的关键,阅读质量的降低又会随着词语机制和思维机制使得整体写作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碎片化”阅读环境下的写作竞争力的下降。强大的写作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激发写作爱好者的写作实践,又能激励他们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而“碎片化”阅读环境下虚弱的写作竞争力恰恰会导致这种激励作用的丧失,影响整体文章的产出质量。因此,“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写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张永锐.“碎片化”时代的“陌生化”阅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4(05):49-52.

[2]吴海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审视与理性应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03):95-97,103.

[3]庄孔韶.写作与阅读的逻辑与直觉[J].民族艺术,1998(02).

[4]林茂.碎片化阅读风尚下的“全民阅读”文化建设探析[J].大众文艺,2013(18):271-273.

篇5: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理想

“尚贤、尚同、非攻”是墨子的重要政治主张,是墨家的政治理想。尚贤,指的就是尊重、注重贤者,唯才是举。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任贤使能。墨子主张“尚贤为政之本”。他强烈反对周朝以来任人唯亲,世卿世禄的制度,主张统治者不应局限于血缘的范围内,应该从各阶层中选拔录用真才实学之人,给予他们相应的地位和权力,同时罢黜那些只会尸位素餐的人。尚同,指下级要统一于上级,政令要畅通。墨子认为人越多,人们所持的不同意见就越多,进而是非就越多。下级应对上级服从,一乡之人要统于乡长,一国之人要统于国君,甚至国君也要统于上天。每级的行政长官都由贤能之人担任。非攻,指的是反对侵略,主张和平。由于所处时代,墨子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认为战争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有着很大的伤害。

(二)尚贤、尚同、非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当前,挑战当前,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应该给大学生们树立一种“尚贤”的理念。有才学,有能力的青年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目前的教育制度,公务员录用制度和干部任用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以求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尚同”的当代意义是吸取墨家思想中精华的部分,让大学生有一个整体大局的观念,从大局出发,强化集体主义观念,上下一心,统一于党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当今国际局势仍旧充满了不安定因素。虽然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影响中国的安全因素仍旧很多,仍需要时刻警惕。特别是近段时间日本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以及美日联盟的威胁。要使大学生清楚得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个时候借鉴的“非攻”,主要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自己。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侵略,但不是“非战”,抗战和抗美援朝就是先例。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是一个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世界。大学生在当今的环境下,应充分理解尚贤、尚同、非攻的现实意义,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

篇6: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文科,因此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而无可厚非的,这种定式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不管是当代的高考制度抑或是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考试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考试形式都是国家举办的选拔性竞争考试,以成绩取人。

2、严密的考试程序,考试题的命题、印刷、发送等过程都严格依据国家保密法进行。

3、考试试题题是对在校学生的指挥棒,评分标准也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高考等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的人才选拔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不仅如此,与科举考试的性质、功能差异甚大的现代社会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也都是从考试题型、考试组织、防止作弊等方面吸取科举考试方法与技术之精髓。其奉行的公平竞考、择优录用原则均取法于科举制。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问题,但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考试选才可以减少用人方面的腐败,其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这便是科举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考试本身要求的选拔性和它的规格化,是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二者不但在选拔功能上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其命中注定的规格化弊端上也一脉相承。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确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标准,考试既要为精英教育选才,也要为大众教育服务。因此对于统一考试的利弊我们应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其利在于能够高效、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其弊端主要是考试选拔的标准较为单一。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实际运用。它把恒定人才的一切标准仅局限于一篇文章中,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便造成了中国当代的考生“书呆子”的存在越来越多。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既以考试为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针对当今教育的这种怪状,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

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矛盾,我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学者到底是“学”生还是“考”生?但在疑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科举制度这一文化。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

篇7: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语境中生成的理论观念,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表达了发展的价值指向,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在当代,科学发展观肩负实现党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集大成的历史重任,它是发展理论的一次质的飞跃,为解决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非同小可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理论意义 时代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和治国方略所组成、逻辑思维十分严密的科学理论整体。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非同小可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语境中生成的理论观念,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

第一,“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合目的性,是对传统发展观“以物为本”和“科技为本”价值理性的否定。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具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特定内涵。它提升了发展的境界,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性以及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内在地包含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双重含义。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不仅关心人的现实生活,而且关注人的未来发展;不仅关注人的共性需要,而且关注人的个性实现;不仅树立人的责任意识,而且树立人的权利意识。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了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科学发展观构建并完善了发展的思路,体现了发展模式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发展思路上,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宏观布局、内在协调、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和质量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而且重视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指标而且重视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不仅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关注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这使其在发展思路上达到了新的境界,使得构成发展的各种要素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展示并发挥其功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表达了发展的价值指向。

第一,发展模式的转换与发展道路的价值指向。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或是以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或是以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面对发展的未来,中国需要作出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在此方面,科学发展观从理论的价值指向上提出怎样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其一,中国是资源紧缺的国家,不能走向自然资源高消耗的道路。其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生活资料的消耗巨大,不应该通过生活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两方面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悖的。我们在现有的发展状态下,只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外延扩大轻内涵提高的发展模式。切实改变当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内涵提高的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二,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当下人类的发展困境基本上是由不和谐或失衡所致,因此,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回归和谐。这包括人与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协调发展的思想,从价值理性高度强调发展的机制在于实现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解决各阶级阶层在利益分配与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重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要素间的和谐;加强制度化与结构性缺陷的调整;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的和谐发展。“五个统筹”就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举措。

第三,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指向。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仍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发展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使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赶超英美战略”,曾使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却呈现出不切实际的现代化发展追求;第二阶段为“非平衡发展战略”,从国家整体发展看,虽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却出现了地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等发展的严重失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化发展应该采取协调发展战略,应当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原则,这既是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也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诉求。为此,我们必须确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战略”,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根本转换。

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何为发展、为何发展、如何发展等关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的全面总结和系统概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而使我们党在建设、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打上了新的时代烙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当代中国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同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联系起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第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作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能源资源矛盾加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增多,等等。我们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应对和解决发展道路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看,我国发展正面临由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水平来看,我国发展正面临着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向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转变;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我国发展正面临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对外开放的水平看,我国发展正面临由选择性、低水平的开放向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转变。这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就在于,它肩负实现党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集大成的历史重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大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

(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质的飞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有关发展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但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次质的飞跃,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改变了对“发展”本身的看法,把很大程度上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把实际上是以速度为中心的和落脚点的发展,转变为增长速度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发展,把高速增长寓于多个统筹兼顾之中。具体看来: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是对长期以来全党和经济理论界关于“发展”的种种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的系统反省和纠正。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升华,将对客观规律的系统认识概括为新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质的飞跃。(二)为解决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科学分析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的产物,也是为适应这些阶段性特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上的新的阐述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最新阐述,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但提出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依据。正如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所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贺先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实事求是》,2008年第1期。

2、赵继伦:《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诉求》,《理论前沿》,2008年第2期。

3、王丽薇:《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及时代价值》,《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篇8: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当前社会阶层变迁的基本表现与要求

(一) 社会阶层变迁的基本表现

随着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裂变与融合,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衍生出不同的阶层和文化经济生态。我国最近的一次社会阶层变迁始于改革开放, 传统的阶层破裂, 产生了大量的中间阶层, 由此对电视传播事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其奠定了发展基调。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 北京的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最高, 达256016元, 其次是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年收入219770元, 广州的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最低为170037元。当前, 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呈橄榄型并逐步发展。从大体范围来讲, 社会大部分成员受经济收入影响处于中层与中上层地位, 少数处于高层与最低层地位。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对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决定了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 也成为社会阶层变迁的流动性表现。有关数据显示, 2012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6%, 超过世界总体水平 (52.5%) , 截至2015年一季度,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 在历史上首次超过50%, 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 对社会阶层变迁也带来了深远影响。依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我国的社会阶层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分化为十大阶层, 常见的有: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与农业劳动者、城乡物业、失业、半失业阶层等。

(二) 社会阶层变迁对电视传播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使我国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 平台由国内上升到国际, 群众已不再仅限于当前的电视文化需求, 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心理期待, 由此给电视传媒带来了变革的压力。由于我国传媒的特殊性, 尤其是电视行业作为“群众的喉舌”“党的传声渠道”, 就要在迎合当前文化需求多元化趋势的同时, 引导社会舆论、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既要积极传播新的价值取向, 更要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求新、求变, 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二、当代社会阶层变迁对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社会阶层的变迁对电视传播价值取向最为明显的影响是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严重”。各大电视台为提升电视收视率, 在娱乐化上大做文章, 穿越剧、宫廷剧、选秀等甚嚣尘上。在市场经济的压迫与竞争对手的挤压下, 相当部分电视台逐渐偏离了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导致媒介公信力急剧下降。同时, 电视传媒要从根本上关注人本身, 关注人的价值。但是, 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让电视台更关注新闻事件的曝光度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人世间的温情反而成为电视行业不愿报道的题材。例如, 电视剧《蜗居》反映了社会现实, 但将“婚外恋”剧情夸大, 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第三者, 为“婚外恋”涂上了一层保护色, 需要坚决给予批判。

(二) 积极影响

社会阶层变迁为电视行业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创作题材, 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不如意、阴暗面被电视媒体报道出来, 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 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 言论自由让人人享有说话的权利, 电视传媒为受众发声提供了很好的渠道。随着相关部门加大对舆论传播的监督力度, 严厉打击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电视传媒将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有利于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社会阶层的变迁使民众渴望听见真实的声音, 也使政府官员渴望听到民众真实的声音, 而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对于规范媒体行为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在促进电视传媒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视剧《宫锁珠帘》和《宫锁心玉》, 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讲述风格, 弘扬正能量, 在提升年轻人的“幸福指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社会阶层变迁的环境下电视传媒科学选择价值取向的策略

(一) 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以弘扬社会先进价值观为先

电视台既需要发展, 也需要资金, 但更应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在无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时, 应以弘扬社会先进价值观为先, 充分实现电视传媒行业的基本目标, 即“群众的喉舌”“党的传声渠道”, 从而为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此基础上, 兼顾经济效益, 提升电视行业人员的基本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 提升全行业人员的“幸福指数”。

(二) 坚持公正客观的节目创作原则, 倾听群众意见, 加强自身改革

以新闻事实为导向, 深入探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以此启迪社会良知, 推动社会进步。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体现了电视传媒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要坚守这一原则, 需要电视媒体人以身作则, 站稳脚跟, 严肃立场, 保证节目质量, 推动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 电视媒体还要加强自身的体制改革, 通过体制创新, 为制作优秀的节目、栏目创造条件。积极践行民主平等、互帮互助的理念, 认真倾听群众心声, 广纳贤才, 在电视行业内形成一股敢于讲真话、敢于做真事的风气, 从而引领社会变革,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变迁, 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 这对电视传媒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社会阶层变迁对电视传媒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需要电视媒体人加强自我总结, 积极反省, 在推动电视传媒发展的同时, 引领社会风尚, 推动社会变革, 促进社会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阶层的变迁,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 我国社会阶层的裂变与分化对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使电视传播价值取向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当前群众的文化需要, 成为新媒体介入传媒行业后, 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 深入阐述电视传播价值取向方面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王雯.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思考[J].青年记者, 2013 (17) :4-5.

上一篇:“二十世纪的北京景观摄影作品”征集启事下一篇:法规处工作职能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