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2024-06-2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精选9篇)

篇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其精髓是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尊重人的社会价值,推动企业各项快速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企业建设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从文化的深层面来探索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的。因为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共存的一种客观存在,有什么性质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加强对文化与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文化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推动力。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抓企业文化建设着手。引导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营造一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体现本企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精神境界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朝着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方向发展。通过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以及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装备的现代化,二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员工,前者叫“硬件”,后者叫“软件”,硬件只有通过软件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加强对软件的开发、利用、深加工,对一个现代化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长久性工作。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态,也是目前国际通过的经济管理方式。其理论的内涵对于企业如何应对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与竞争,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间的竞争也已提高到一个全球,竞争的焦点仍然是人才、资源、市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要研究和运用企业的文化的理论,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变应变,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源于知识结构的更新。面对企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的管理者仅仅具有传统的管理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学习相应的经济、法律、现代管理、经营、人文、哲学、社会等相关知识,同时拓宽管理的思路和视野,实现思维和观念的创新,有能力在较高的层面上审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决策。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来说是企业家文化,是经营者的文化,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经营,就必须高起点的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从市场经济的需求出发,创新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二、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

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价值观,必须上升到一种系统、理论的高度,作为一种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应成为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形成一整套看到

1见、信得过、记得牢、用的上的文化系统,才能使企业文化不流于装点门面,切切实实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以笔者所在的医院为例,医院的企业文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就要有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找到结合点,才能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早在2001年6月,刚刚在医改的震荡中站稳脚跟的包钢医院,正式导入ISO国际质量体系,对于包钢医院而言,ISO标准与其说是建立起一个管理体系,不如说是企业人文精神的再造过程,质量标准虽然是企业管理意义上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医护人员的观念,进而培养了职工新的思维模式,在医护工作者当中形成了严谨、认真、规范、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病人至上、恪尽职守,积极进去的价值观。如此,使包钢医院的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道路,医院的发展驶入了高校的运行轨道。

首先,突破计划体质的束缚,敢于创新,更新观念。包钢医院推出的以“医患为本,服务全面,技术精湛,追求满意”的质量方针,引导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向上,更新观念,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改革的实际参与能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病人的多少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医院要发展,要减少医疗纠纷,就必须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让病人了解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性质,以及医疗水平和治疗疾病的能力。同时,从方便病人入手、改变就医环境和就医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医务人员都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用患者的眼光来审视医院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流程能否使患者更舒适、更方便。真正体现“医院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才能吸引病人留住病人,才能稳定医院的经济效益。

其次,以内强素质为载体,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包钢医院作为一个大型综合医院,不但要从国外引进当前国际具有高精尖的先进医疗设备,还要进入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理念。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不断完善,不断渗透,使医院得到动力和活力,使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发挥其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及服务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为病人服务,就会赢得就诊病人的满意就会更大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吸引病人来院就诊,那么病源的稳定或增加会使医院的经济效益稳定或提高,使医院有能力为职工提供稳定或更多的物质基础,因而又会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具有特色的医院企业文化引导下,包钢医院所创造的这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并能在医护人员中达成共识的行文准则,不仅形成了紧密相连的人文环境,使职工情绪饱满、协调一致,而且大大激发了医护人员提高医技水平,积极创新和增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目标感,在ISO质量的管理体系的锻造下,管理日趋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成为树立医院形象,打造医疗服务品牌的重要力量。同时强化了医护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职工对医院和医护工作的热爱之情,医院的业务收入逐年增长,2010年实现业务总收入4.25亿元,同比增加1.21亿元,增幅39.8%,今年至此前景喜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管理工作在国家卫生部管理年检查中获得好评。

三、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对企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也

2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因此要使职工自觉的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企业的兴衰与个人的前途联系起来,关键要使职工爱企如家,说到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现代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现代化的延伸,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升华,是企业发展的高度阶段。

企业管理现代化或者说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把企业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创造一个使企业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如医院的管理目标再好,没有人的主观努力也难以实现,培养职工团队协作精神,应该是每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其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协作意愿,如果一个团队中充满着不合作、嫉妒、猜疑、甚至敌视的情绪,即使企业提供再充分的物质基础,职工也难以将全部经历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并必将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协作意愿。因此,企业在为职工提供充分物质基础时,还要加强对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诸如团队精神,大局观念,合作意识、友爱精神、仁爱之心、团结协作、以诚相待等,使职工们在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轻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给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市场信誉、社会美誉,这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其他东西不能代替的。企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必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为此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设一个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需要认真实践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围绕着企业的目标拓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把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目标捆在一起,着眼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包钢党委宣传部 包钢党委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建设读本》 2002.52、包钢医院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2011.1

总之,企业管理是生产劳动社会化的产物,没有企业管理,社会化生产便无法顺利进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越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然而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看企业的严格科学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主。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3

特色的社会义主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__ 掌握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增强市场决策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4

篇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大投入、常抓不懈、不断创新、逐步推进。应该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着重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培育理念、营造氛围、完善制度等方面整体推进。

一、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要把握廉政文化宣传的内在规律,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员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组织廉政文艺演出,编发廉政文化书刊,举办 廉政文化成果展,开辟网络廉政文化专栏,征集廉政警句格言,设立廉洁文化宣传景观等,让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对“干事、干净”核心理念和廉政文化的认知程度,做到人尽皆知,入脑入心。要通过舆论阵地,大力报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重大成果和基本 经验,深入报道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主要任务,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和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提高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促进廉政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实践。

二、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要充分利用公司内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简报、宣传橱窗等文化资源,发挥这些阵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弘扬廉政思想,传播廉 政文化理念,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要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规划,在岗位培训、后备干部培训等教育中设立专题内容。要广泛开展读书 思廉活动,定期为员工购置廉政文化及反腐倡廉书籍,倡导和培养“常读书、读好书”、“读书修德、以德律己”的良好习惯。要通过树立反腐倡廉先进典型、评选 勤廉兼优干部、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健全制度,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约束力。要坚持将廉政文化理念融入制度,实现廉政文化与公司廉政从业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对接,用制度体系规范从业行为,弘扬廉政精神,形成长效机制,是廉政文 化建设保持生命力和持续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健全完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以及廉洁从业规定准则、行为规范等。二是把廉政文化的要求纳入各 项经营管理制度中,尤其是体现于人、财、物等重点管理环节,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工作流程,抓好招投标、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物资采购、产权交 易、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制度完善,通过设置权力界限、实施市场化运作和制定业务往来廉政公约等规范,规范企业运作方式,规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用权行为,努 力把廉政思想变为廉洁规范,廉洁规范变为廉洁行为,逐步建立起覆盖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廉洁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对制度落实 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增强执行制度的刚性和自觉意识,使制度真正成为实践廉政理念和强化反腐倡廉的基础保证。

篇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 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管理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 从管理的高度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

1. 成本含义的局限性。

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 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 一律作为期间费用, 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支出。在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较低、其他费用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时, 这种做法是可取的。然而, 现在的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创新, 制造环境的变化, 只注重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2. 成本管理的片面性。

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成本管理控制片面追求降低成本, 认为产品单位成本越低越好, 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 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 这样不但坑害了消费者, 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 甚至破产倒闭。

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 认为产品的成本只与产品的直接成本相关, 企业只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降低产品的直接制造费用之上, 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 而忽略了其他的间接费用, 也忽视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从而陷入了单纯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 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 使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经济。

3. 成本核算方法的滞后性。

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 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 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化。对于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按产量进行分配, 对制造费用是先归集, 再按一定的标准 (通常是生产工时) , 分配给各种产品, 即制造费用的发生也是与产品的产量 (工时) 直接相关的, 并且呈正比例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特点, 在这个时期, 产品品种单一, 产品的生产成本集中地体现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 直接制造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很大, 这部分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产量密不可分, 因此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 (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 是合理的。但当经济形势、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时, 这个缺陷就变得突出了。企业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 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 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 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并非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 如机器调整准备、材料搬运、设备维修等费用。如果还按照传统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就会高估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的成本, 而低估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成本, 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导致企业生产决策的失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不断强化, 成本核算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二、现代成本管理的丰富内涵

1. 成本含义的广泛性。

在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中, 成本的含义非常广泛。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 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 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 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 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 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此外, 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也应包括在内, 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因此, 广义的成本概念, 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 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 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2. 成本管理的全面性。

成本含义的广泛性, 奠定了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成本管理控制目标首先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 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 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 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这样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经济, 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谈起成本管理, 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情, 这种认识极为片面。成本管理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 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努力。

3. 成本管理理论的创新。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重视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 产生了“零存货”概念。它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 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 (或销售) 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 尽可能实现“零存货”, 以降低存货成本。

企业外部环境也日新月异, 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 产品需求多样化, 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产生了“零缺陷”概念。它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即全面质量管理, 其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 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

从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 要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 以“零缺陷”的形式来避免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 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是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 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 通过重组生产流程, 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 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成本效能理论。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剖析, 将成本划分为基础成本和效能成本。基础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 在通常的情况下耗费的成本。效能成本指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为改进产品质量, 增加或调整产品功能、改进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扩大产品知名度所花费的成本。效能成本虽然使单位产品成本在基础成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但它却能通过增加少量成本支出形成更大的产品价值。

4. 成本核算方法的先进性。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认为产品成本的发生, 有的与产品数量相关, 有的与生产工时相关, 有的与产品定单相关等等, 所以, 要准确控制产品的成本, 就应该从成本的多重动因入手, 按与成本发生相关的因素去追溯计算成本。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 有效地控制成本, 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从作业入手, 增加有效作业, 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 同时尽量减少以消除无效作业, 这是现代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念。

作业成本法, 就是以作业为核心, 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 将耗用的资源或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 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成本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指导思想就是:作业消耗资源, 资源消耗成本。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 成本数据更加准确。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 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 以节省企业资源, 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 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 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篇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尽管企业文化已经在我国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在国际经济全体化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对企业文化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与再认识。

前些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然而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正如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所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它的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一个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集团,除了对员工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于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在肯定它们的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的现代特征表现

1、创新性。创新性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只有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才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2、时效性。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的速率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的研发时间越来越紧,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个性与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3、虚拟性。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虚拟性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从而为企业带来巨量资产。

4、学习性。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的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的更新愈来愈频繁,从而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为严厉的挑战。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企业机制运行僵硬和功能退化。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源动力。只有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应对挑战,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地位。

5、融合性。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吸纳与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1、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企业文化所创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它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与进步的精神动力。如IBM、松下电器等,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有效率,二者互相促进。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教育、培训、考核等方面,通过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自然会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观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3、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在化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选择某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表明他对该企业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肯德基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松下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复杂工程,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人们的随意编写,而是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而成。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出发,要想使企业文化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益,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吸收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导致的统一行为,因此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它来自员工群体,普遍受这个群体的欢迎和接纳,即常说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形式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保障。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溶于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庆典、群众性活动等等,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当然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3、企业文化建设,要在方法上采取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比得上,学有榜样,习有典型;同时,所确立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守的诺言、制定的制度,领导者必须带头遵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敬佩和支持,才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得以顺利进行。

4、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组织落实。考察现有企业文化建设,不乏成功者,这些企业事先有计划(主要是具体方案)、有部署,实施到位,不折不扣,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总结提高。但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其效果不明显。关键在于把这方面工作仅仅停留于研究和部署上,久而久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这样流于形式。

5、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以至员工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6、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文化网络和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文化网络是企业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沟通联络及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宣传方式,也体现在企业各种行为的成效中。此外,文化网络还必须在制度建设、产品设计、厂区规划、标志、商标、广告等方面体现企业文化独特风格,在企业活动中注重贯穿和体现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根本措施。企业文化的推行结果,能够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这是检验其成败的标准。为此,企业文化在实施中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激励调动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企业文化开展得生动活泼,蔚然成风,取得实效。

篇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egovernment in hospital, we can manage the hosp ital effectively in medical affairs, administrative affairs, logistics affairs, party affairs and daily affairs.With the help of E38

[ 2 ]孙明霞.推进电子政务,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 J ].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报, 2004, 20

(1): 88

篇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推广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以丰富文化底蕴和优质服务著称的广州花园酒店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文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对于酒店服务业同样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酒店企业进入我国,酒店服务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仅靠硬件建设不行,还要提高软件水平。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趋势加快的条件下,企业的服务水平、品牌效应显得特别重要。而服务水平的高与低、品牌效应的大与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实践表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项目文化等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促使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清晰,有助于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的价值理念自觉认同,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学习创新意识,进一步改进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从而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思想基础。

当今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广州花园酒店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全国白金五星级饭店,花园酒店在改革发展中,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年来,花园酒店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变化,以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顶级酒店为目标,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着力提升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经过不懈探索,花园酒店逐步确立了一条有效建设企业文化的路子,形成了企业文化的4个核心理念:热爱国家、员工为本、用心用情、追求卓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2003年酒店经受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在全国同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营业收入346亿元的业绩。当年还成立了广州岭南花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接受了16家酒店的委托管理。再如,2006年酒店抓住国家旅游局首批试点创建白金五星级饭店的机遇,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动力,不断调整硬件,全面提升软件,为成功创建白金五星级饭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06年底,花园酒店连续13年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先进企业”称号;9次被广东省工商局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连续4年被亚太商务旅游杂志评为“广州最佳商务酒店”;连续3年被TTG旅业报评为“最佳单体酒店”;2005年被中外酒店论坛组织、《中外酒店》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酒店”中外酒店白金奖。2007年正式成为我国首批最高星级————白金五星级饭店。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花园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就对此做了充分的诠释。应该说,这些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斐然,广大企业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还不够明确,片面追求表层与形式而忽视企业精神内涵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等。可以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认真研究、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花园酒店在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把制度创新与观念更新相结合,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务实、创新、奋进的表现形式,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就要继承和弘扬企业的优良传统,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就要注意吸取国内外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人才理念、质量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等,在企业中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形成关注细节、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

花园酒店强调要以员工为本,要求企业领导要从广大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制定企业相关措施,实施文化型管理,培养学习型员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员工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把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为充分发挥员工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营造了良好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5年上半年,花园酒店党委按照广州市委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们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促进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还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和制度安排,把“关注细节、追求卓越”落实到各个基层岗位、每一服务环节。比如,他们开展了“关注服务细节,争当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倡导员工把服务工作做细做精。又如,他们改变了以往送客衣的流程,由洗衣部收发组员工直接将客衣送到客人房间。这一细节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准确度。再比如,他们提出了“用心用情,恰到好处”的服务理念,引导员工用心工作、用情待客。

第二,提炼、创新符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对于酒店企业来说,提炼、创新符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创新管理制度,在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加快企业战略发展的空间和区域布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和培训教育、酒店网络和预订系统、中央物流和采购系统、工程和智能化管理等课题研究,使组织结构更合理,运作流程更高效,更能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从中分享更多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花园酒店建店之初,就秉承“文化凝聚人心,制度规范行为,信念成就未来”的管理理念,尤其是从1995年7月1日酒店管理体制从委托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开始实施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以来,酒店董事会大胆引进世界著名酒店的先进管理理念,同日本海鹰大酒店、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加强合作,交流管理经验,及时掌握国际酒店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实施流程再造,使服务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地管理骨干。

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酒店集团的纷纷进入,面对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使命和新的奋斗目标,如何提高酒店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更高的服务水准,是这一阶段酒店管理层面临的主要问题。董事会以“高度重视员工主动性与创造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MC系统的数据核算和数据统计功能,利用数据分析、预算控制、成本费用管理等作用,改变管理模式,使其从人手操作过渡到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实行流程标准化和制度规范化运作。比如,他们在机场接待柜台设置的与酒店“Opera”系统和“FCS Connect”系统连接的电脑,就节省了宾客办理入住酒店的时间。总之,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相应管理措施的实施,开创了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建设花园酒店的新局面。

第三,进一步完善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长期保持和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就必须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使企业文化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激励、约束广大领导干部和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理念。

为了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成就落到实处,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花园酒店充分借鉴国际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着力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标准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施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员工绩效与奖惩挂钩。二是强化日常质量标准管理,建立健全专员巡查制度,通过《质量标准管理核验表》、《旅游星级饭店评定与划分》、《星级饭店访查规范》、《每日行政例会摘要》、《部门质量标准管理月度报告》、《宾客意见书》等具体措施,对有关部门进行月度考核,考核的结果呈报酒店质量标准管理委员会在月度会议通过后公布,作为有关部门主管绩效评估的量化考核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劳务外包”、“一专多能”、“助理制梯队计划”、“市场化宽幅薪酬”、“360度民主考评”、“员工满意度研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花园酒店的经验表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企业要以ISO9000、HSE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为参考,以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规范员工行为为目标,注意做好3项工作:一是要制定完善符合企业价值理念和经营管理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考评办法。二是要制定完善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职业道德等行为规范。三是要制定完善企业礼仪制度和社交规范,把企业的文化理念通过各类活动展现出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第四,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篇7: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的意义(一)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的重要举措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不同银行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一家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很容易被模仿,但其文化却很难被克隆。从这种意义上讲,当今银行问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大力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内部员工的思想异常活跃,不同的价值取向相互交锋,新旧观念激烈碰撞。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的社会宣传,能够推动内部各种观点的和谐统一,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将员工的自我追求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银行能够逐步培养和树立资本约束、审慎经营、价值创造、开放进取等新型的经营理念和精神,使诚信、创新、责任、合规等既有新时期银行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三)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提升公众形象的客观需要形象就是地位,形象就是知名度,形象就是竞争力,直接影响客户的第一印象和合作意愿。加强企业文化的社会宣传,有利于规范企业文化的运作方式,改善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增强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一步扩大银行的社会影响。

二、商业加强企业宣传的思想、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商业银行在推行社会宣传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以“诚信永恒、稳健致远”的经营理念,以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真分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和现状,坚持全员参与、强化、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向社会宣传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为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二)主要内容1.企业使命:提供更优方案,持续创造共同价值。具体而言,股东是银行的者和委托人,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股东满意并持续地支持,才能保证银行健康稳健的发展。客户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只有为客户提供更优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省时、省力、省心、增值的金融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员工是金融服务的承载者和服务价值的创造者,优秀的员工赢得优质客户,优秀的员工支撑着银行的事业。社会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要树立“企业公民”意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银行与社会的共同繁荣。持续创造共同价值,充分反映了银行对责任、利益、诚信的态度,是建设和谐银行的清晰表达。2.核心价值观:责任立业,创新超越。首先,责任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对一种信仰、一项事业忠诚度的具体体现。忠诚银行的事业,是每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每位银行人都要以自觉履行职责为已任。其次,作为企业。银行应将回报股东、服务客户、培养员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次,创新是银行事业发展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要把创新作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观念创新创造机遇,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以管理创新提高效率,以产品创新增加效益,并通过不断创新实现超越历史、超越传统、超越对手、超越自我,使银行事业强盛,基业常青。3.经营理念:诚信永恒,稳健致远。首先,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和道义,更是一种责任和准则。要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坦诚相待,竭诚服务,对客户负责、对股东责、对社会负责,以诚实守信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其次,稳健是银行长期以来秉承的经营原则。也是各级经营者对银行长远发展的责任。

篇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1.1 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 作风, 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涵盖了规章制度、习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精神风貌和价值观等, 其核心是价值观。企业文化包括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企业文化, 即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 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广义的企业文化, 除以上内容外, 还涵盖了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 企业内部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制度、组织和措施等。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包括物质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和制度文化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1.2 企业文化建设

1.2.1 加强组织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第一, 企业领导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 同时认真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第二, 企业领导应该身体力行, 起到表率作用。企业领导应该积极引导员工的行为,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通过良好的协商和沟通, 使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来, 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1.2.2 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对于国外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我国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切忌照抄、照搬, 但可以借鉴一部分先进的经验、内容和原则。通过研究国外的企业在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找出适合自身企业文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做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日本的企业文化可以借鉴的, 以下是其突出的特点: (1) 注重组织风土建设。在日本企业文化中, 组织风土属于一个较为突出的特性。它指的是企业员工长期养成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需遵守的行为及道德方面的准则等。日本企业组织风土建设的关键的内容就是尊重人, 重视人, 关心人, 把“人”作为中心。日本企业家认为, 人是富有感情的, 若想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企业先要主动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在企业中获得很好的发展的同时, 也未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 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相当重要。 (2) 以教育为经营之本。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教育, 技术培训和文化事业。重视“经营即教育”, 寓经营于教育之中的日本企业, 在其长期的运营中, 达成了一种共识, 也就是在运营中开展教育培训, 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性, 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 巩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3) 企业家族化。“集团内部的互相协作”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特征, 也就是“家族主意”的价值观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 强烈的家族观念有助于维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组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企业生活的大家庭, 这种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是超越国界的,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1.2.3 注重宣传舆论导向工作:

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应该借助多种宣传工具, 通过各种途径来制造舆论, 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意识, 并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积极参与。

1.2.4 以改革促建设:

应该意识到, 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 企业文化建设处在相当关键的位置, 开展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一定要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基础。总而言之,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改革互相作用、互为补充, 切记不可偏废其一。

2 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2.1 塑造企业形象的目的: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就是为了得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和信赖。如果得不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好感, 我们就说这家企业形象不好。企业形象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体现了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从根本上看, 企业文化植根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 显而易见的是, 提升企业文化决不能急功近利, 把握企业内涵, 全面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切实把握企业内涵, 全面建设企业文化。

2.2 塑造企业形象的方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同行, 就必须与众不同, 在社会公众面前塑造超群脱俗的全新形象。主要方法有 (1) 进行知信度投资。就是企业在创造品牌, 提高产品质量, 新产品开发, 环境保护, 科技进步, 发明创造, 人才培养, 售后服务和回报社会等方面舍得下功夫, 花本钱。 (2) 注重社会效益。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对社会效益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是生理卫生。企业所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不得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第二是生态平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第三是资源消耗。社会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生产出更多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第四是精神健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逐渐与社会文化融合起来, 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五是赞助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慈善活动, 充分显示企业“回报社会, 受益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 企业通过注重社会效益, 以造福人类, 保护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等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必然给企业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 (3) 开展传播活动。它是通过传播媒介, 向社会公众传播企业形象的方法。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新闻传播 (电台, 电视, 报刊, 网络等) , 广告传播, 公共活动 (赞助活动, 庆典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竞赛活动, 参观活动等) , 实物传播 (产品展览, 厨窗陈列, 图片展示, 模型展示等) 。

2.3 抓重点, 健全机构网络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 先进文

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国内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企业靠技术, 二流企业靠管理, 一流企业靠文化。把企业文化提升到这样的高度, 说明很多管理者认可在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之外, 还存在着第三种重要的力量。这种力量左右着企业的长远命运, 但又是相当难以驾御的。企业文化是无形的, 又是有形的。说它无形, 是因为企业只是弥漫在企业的空气里, 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内部氛围, 说它有形的, 是因为企业文化建立在人的思维之上, 体现为人的一言一行, 结晶固化于企业的制度和规则之中,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 也不管它本身是优是劣, 只要企业存在, 企业文化就存在。企业就应在企业的文化管理上要经济效益。

在我国, 新兴的企业管理, 以人性化的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企业文化管理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式, 对于企业来说, 其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增强竞争力, 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 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 信念, 价值和行为规则, 是企业的灵魂, 体现着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个性化的体现。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所以, 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模式并不唯一, 企业所具备的自身的特色是企业自身独特的魅力, 企业才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才可以不断的提升企业文化水平, 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篇9:加强企业文化建设_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树立现代执政理念

思想理论建设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前提。因此,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笔者以为,执政分3种境界,低层次的执政是依感觉执政,中层次的执政是依领导指示执政,高层次的执政则是依现代科学理念执政。为此,黑龙江大学努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在全方位现代领导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理论学习的制度化,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坚持主要领导带头学、带头讲,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保证黑龙江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逐步树立了现代执政理念,即:科学的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以人为本的群众观、科学渐进的民主观、生命至上的安全观 , 并自觉地用现代执政理念指导工作实践。

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领导班子权力运行,努力提高执政水平

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就必须规范领导班子的权力运行,关键是制订出维护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效率相统一的各种规则和制度。我校2001年制订了《黑龙江大学章程》,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界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职责,确立了党委的集体领导地位和领导职责。近年来,学校党委一直致力于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不断加强党的政治领导、集体领导和统一领导。2006 年以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制订了《黑龙江大学党委全委会议议事规则》《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办公会议议事规则》《黑龙江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黑龙江大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重要事项听证制度》《重要信息通报制度》等。在贯彻这些制度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实行票决制,书记、校长和班子其他成员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例如,提拔正、副处级干部实行党委常委会票决;提拔党政机关正处级干部实行党委全委会票决;学校录用教职工实行校长办公会票决等,坚持了集体领导,防止了个人专断,避免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使领导班子始终形成合力 。

三、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努力营造良好的党风、校风和学风

领导班子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广大师生中的形象和威信,更关系到学校的党风、校风和学风的建设问题。为此,学校党委在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方面下了较大的工夫。在加强民主作风建设方面,我们实行了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重要信息通报制度。学校的重大决策出台前,先交给学校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正、反两方面论证或召开座谈会征求教职工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决策,避免了决策失误;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向教职工通报。例如,学校就房改等有关问题召开了信息通报会,直接回答了教职工的提问,消除了部分教职工的误解。学校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广开言路,广纳良言,经常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坚持实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领导干部与学生座谈制度》。2006年初,校园网开通了校长信箱,校长信箱开通后,平均每天都会接到 50~60 封来信,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反馈,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信赖和拥护。在为广大师生服务方面,在设立校园“110”的基础上,又设立了 86608888“后勤服务热线”和 86608881“学生服务热线”,建立热线服务体系,维护了校园稳定,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校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廉政制度,初步构建了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防工作体系。

四、推行党务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性

按照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我们提出了“3个还权”的思想,即还权于教职工、还权于集体、还权于专家。实行了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全面落实教代会的4项职权,支持教代会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的参政议政作用 ,提高了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性。

一是积极推行党务校务公开,将学校各项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监督之下。2006 年12月,学校党委制订了《黑龙江大学党委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增强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明确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制和检查监督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实施校务公开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置于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之下。

二是全面落实教代会的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学校党委大力支持教代会落实4项职权,凡是学校重大发展建设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必须经过教代会主席团讨论通过后再做出决策,充分发挥了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在学校教代会对校级领导干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二级教代会对中层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于在群众民主评议中未达到规定票数的干部,经组织考核确实不胜任的,予以免职,提高了民主监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是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的参政议政作用。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参政议政作用,经常向他们通报学校情况,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民主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

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不断开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

学校党委班子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以打造学习型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为载体,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进一步认清学校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同解决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本领,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改革,进一步开创了我校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建设的新局面。学校在基本完成外延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党委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跨越式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由传统综合性大学向现代综合性大学转变,在统一全校对学校的定位、优势、特色及不足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战略,制订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揭开了3个转变的序幕。

近年来,学校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协调发展,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声誉更加显著,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步入了中国高等教育主流行列,跻身《中国大学评价》百强,已经步入省建“211”序列,正在积极争取进入省部共建“211”序列,为我省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关于小学音乐期末评价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