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2024-04-16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共8篇)

篇1: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综合素质模块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

综合素质模块从现代企业管理对员工的要求出发,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必备的管理知识,设计八个内容:

第一讲 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3课时;

第二讲 公司企业文化6课时;

第三讲 职工职业道德规范3课时;

第四讲 电力法律法规3课时;

第五讲 应用文写作3课时;

第六讲 团队与拓展3课时;

第七讲 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3课时;

第八讲 拓展训练6课时。

培训时间根据课表安排,3个课时的内容根据课表安排上午或下午3个小时,6个课时的内容上午4小时、下午2小时。

培训对象:

国家电网公司新进员工

培训目标:

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传递“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了解沟通、创新、团队建设、人际交往等职业技巧,快速进入职业化角色;感悟积极心态,培养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学习电力行业基本管理知识,在管理和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

师资力量:

培训团队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应用、体验、分享的培训目标,由15名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兼职培训师组成。团队中双师型培训师9名;副高职称及以上的培训师7名;培训师拥有博士学位的2名、硕士学位的6名。

培训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模块的学习是个接受、认同、行为转化、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重在自我修炼和自我提高。培训师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员的个人能力,使学员通过课堂参与和体验,提高认识,转变行为方式。主要培训方法有:

1.体验式培训

在拓展训练、公司企业文化培训中,培训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团队,学员为自己的团队设计队名、队呼、队标,并进行团队展示。设计和展示的过程就是团队文化建设的过程,学员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统一团队的思想、行动和形象。结合企业案例及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学员讨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价值。

2.案例式培训

在电力法律法规、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中,将电力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环节,让懂法、守法、守规则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元素。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的培训,将两者融合,引导学员参与案例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学习经

典的解决方法,拓宽学员的思维模式,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效果。

3.任务导向式培训

在应用文写作培训中,围绕日常工作,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文书写作,如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述职报告、会议记录、合同与协议、科技论文等贯穿其中,训练学员规范、流畅的书面表达。

4.情景模拟式培训

团队与拓展培训,借助大量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景,通过观察、寻因、理论技巧、模仿、提升、实践等活动,为学员将来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团队沟通提供预演的机会。

5.框架结构式培训

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的培训,用数据、图表、音视频等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公司的现状、五年规划、愿景,为学员提供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能力、知识结构、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如何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增长、丰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其它的培训方式,我们在不同的课程中也加以恰当地使用。

培训师要求学员珍惜每一次交流,每一次讨论,每一次发言,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利用各种不同的学习载体,不断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伴随着态度改变和行为的整合行动,把自己培养成国家电网的优秀员工。

考核评价方法及注意事项:

八个培训内容结束后,要求每位学员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个人总结,内容包括

1.八个学习内容的要点总结(字数控制在800字—1000字);

2.个人反思和感悟。

总结一般要求交电子版,允许交手写版。

总结提交方式,班长列一份清单注明全班多少份电子版、多少份手写版,请单发邮箱dm8912302@163.com。电子版由各班班长收齐后,以班为单位打包压缩,发送给邮箱dm8912302@163.com;个别学员的手写版总结,由班长收齐交教学楼532,联系电话82999480。个人总结考核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抄袭、复制的总结,评为差。

各专业班级班长提交全班总结的截止日期如下:

1.变电运行专业1—20班2011年10月17日

2.调度运行专业1—4班2012年1月3日3.变电检修1—6班2011年12月13日

4.变电检修7—10班2011年9月24日5.电气试验1—4班2011年11月18日

6.继电保护1—6班2011年11月10日

7.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1—4班2011年12月22日8.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5—6班2011年9月24日

9.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1—9班2011年9月24日10.电力通信1—2班2011年11月24日

11.电能计量1—2班2011年12月28日

12.电力营销1—6班2011年10月20日

篇2: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本系列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激发想象等多种途径,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发展自我意识;通过扮演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模仿各种活动,增加社会知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学习社会技能,如换位思考,分享等。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识和情感同时得到充分发展。

本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探索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增长知识;发展数理逻辑智能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搭建各种真实和幻想的动物模型及其生活的环境,引发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好奇,激发孩子热爱动物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本系列活动通过让孩子们搭建各种物体运动的装置模型,发展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探索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增加方位和运动的词汇,学习不同的形状;发展预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使孩子们在游戏与探索中发现物体运动的奇妙所在。

在本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搭建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怪兽的各种特征,发展大肌肉动作,然后开展编故事,唱歌和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虚构的故事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丰富词汇,发展口语,学习在众人面前表演,促进语言发展和增强自信,获得开心的情感体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系列活动可以使孩子们通过探索基本的机械构造及交通工具,掌握了初步的机械知识;通过自己动手装配各种机器和交通工具,学会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大大增强动手能力;通过设计不同功能的机器,进一步发展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介绍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分类、估算等逻辑思维能力。

篇3: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一、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需求的新变化

(一) 对能力要求的变化

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种种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国内企业即使不踏出国门也无法偏安一隅, 来自于国际的更大范围竞争不请自来。环境的复杂化、竞争的激烈化使得企业在人才能力的要求上也“水涨船高”。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能力要求不再只体现在销售能力上。据一项营销岗位能力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希望拥有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 而对营销策划能力、交际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成为企业新的人才需求方向。

(二) 对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新的营销方式应运而生。例如, 在中国发展了不过十余年的网络营销已经从初级阶段的在网络上发布产品信息、网站营销迅速地细化成搜索引擎营销、电子杂志营销、博客营销、社区营销等。互联网等发布信息平台在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 也意味着新型的营销人员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 社会分工的细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 物流、工业设计、无线通信、环保材料制造、客户服务 (外包) 等。这些新兴的行业往往是企业供应链中的新成员。加强合作的前提是彼此之间的了解, 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成为营销人员的“必修课”。再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步伐明显加快。而这些企业也非常需要有较好的外语基础、懂得国际法律、对国际贸易环境有一定了解的本国营销人才加入进来。

(三) 对行业导向型人才的热求

社会分工细化所产生的新兴行业, 尤其是服务企业, 需要大量的行业专门营销人才, 例如, 房地产企业、电子商务公司、广告公司、客服公司、商业银行、国际贸易公司等。这些公司更多地需要具有行业专门营销知识的人才, 而不是普通的市场营销人员。

二、高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新趋势中,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高等学院需要朝着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丰富、行业导向清晰的方向培养新型营销人才。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 而其中关键要素就是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高校中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 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 实践效果甚微

现行的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 理论课的课时明显占绝对优势, 实践课因为课时少、可利用资源少、组织和考核力度差等方面原因, 收效甚微, 根本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例如, 市场调研、电子商务、推销学等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 往往是理论多于实务, 学生很难在抽象的理论学习中锻炼“真本事”。另外, 没有经历实践, 理论知识也不易被消化理解。

(二) 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 未能融会贯通

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中基本上都是在学公共基础课程, 例如概率、线性规划、统计学、语文、英语、思想品德、数据库基础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之后的专业课打基础的, 但实际上基础课的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基本脱节, 没有融会贯通, 学生掌握理解的程度差, 难以夯实基础。同时, 在营销专业课学习过程中, 教师对基础内容仅是点到为止, 结果是课程没少学, 但哪个也没学透, 更别提应用。所以营销学生的现状是对职业道德概念全无、理论知识基础不牢, 专业技能差强人意。

(三) 科目内容更新速度慢, 未能与时俱进

高校教学计划普遍是由任课教师主导修订, 而由于主客观原因教师很少在科目设置上主动创新, 因此, 一些新的科目较难被引进。例如, 与营销专业相关的诸如房地产营销、国内贸易、客户关系管理、国际环境分析、国际商法、心理学等课程基本被拒之门外。

另外,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论是专业课教材还是教学大纲十几年不变是本色, 而现实当中市场营销知识出新率非常高, 如绿色营销、体育营销、事件营销、博客营销、长尾营销等, 可惜的是这些知识很难在教学中被系统地介绍。

(四) 专业课内容重复率高, 效率效果均差

所开设的课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内容上的重复, 使得内容体系更加混乱。如服务营销与生产运作和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与营销策划、国际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等。浪费了大量的课时, 也没有体现出应用价值, 课程内容的重复使学生厌学的情绪更甚。

(五) 专业必修课占绝对数, 未能满足个性需求

国内高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上与国外的不同, 专业必修课占重头戏是普遍现象, 所谓的选修课是“学校选来, 学生修”, 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相关的课程, 更可悲的是这些课程可能还没有设置。如零售学、国际商法、房地产营销、营销英语等。

(六) 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未纳入课程体系

与营销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知识, 例如新兴行业介绍、世界民俗、经济地理、等“非正规军”还没有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

三、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只有通过整合优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与市场需求的贴切性, 才能优化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技能, 使其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 增加实践课时量

认真修订教学大纲, 减少课程间重复内容所占课时, 增加实践课时量。并通过实践教学改革, 提高实践效果。

(二) 系统修订课程设置体系和优化基础课内容

学校需要建立机制, 使营销专业与其他相关系部的教师能共同研讨课程交叉内容的设计, 帮助提高基础课程的专业实用性。例如, 使大学语文的课不再仅仅是“之乎者也”, 而应该是培养学生文化情操、锻炼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大学英语不再纠结于语法和深奥的词汇, 而应该加大对相关专业术语与交流的练习。

(三) 更新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步更新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理论知识。

(四) 整合课程内容

确定每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减少重复教学, 分配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是课程体系整体上更加完整、系统。

(五) 加大选修课的比

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使营销专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课, 也为未来的就业铺路。

(六)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计划地开设讲座、模块课, 使之成为传统课程的有力补充。丰富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七) 探索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方式, 改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推进课程评价观念的更新,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增长, 避免单一的结果式评价方式, 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评;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由单纯的事后结果的评定, 转变为以教学绩效改进为目的的评价, 从而真正起到课程评价对教学质量改善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兀春.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 (3) :397.

[2]董秀春.市场营销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J].前言, 2006 (2) .

篇4: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关键词:市场营销模块课程体系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改革,探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与企业共同制订符合其要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分段培养,能力递阶”的“2+1”人才培养模式。

(二)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路径

1.专业认知阶段。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加入市场营销实践协会,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由高年级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习活动,为校外企业单位进行销售活动、调研活动、广告宣传活动、营销策划等基础性的工作。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工作阅历、增强了市场营销的意识,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

2.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阶段。专业授课教师根据自己寒暑假顶岗锻炼的经历调整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制作明确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及实施步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某一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知识技能模块展开教学活动,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为主,教师只是带领和启发学生深入分析研究。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参与组织的营销大赛,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和合作企业的现有资源,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3.职业锻炼阶段。大三阶段的学习,主要开展岗前就业方向的课程指导和培训,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由学校及教研室共同为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

二、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营销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1.分析营销职业岗位(群)及能力要求

长江职业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兄弟院校专业建设专家和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调研以湖北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为首的多家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综合分析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职业技能匹配情况,依据以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岗位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了高职高专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的3个职业岗位:销售类岗、市场类岗和客服类岗,并分析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具体岗位对营销人员的能力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对相应营销工作岗位所需的专项职业技能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归纳分析,明确这些主要营销岗位专项职业能力要求如下所示:

销售类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是能制定销售计划,能进行渠道开发;能独立开发、拜访客户,完成商品推销;具有良好的客户沟通技巧,掌握营销相关法律法规;能有效的组织和完成线下线上销售。市场类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是能完成市场调研方案和问卷的设计;能有效的收集、整理数据,完成信息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能综合运用营销知识,进行营销战略分析;能完成促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活动。客服类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是能掌握客户开发与维护的技巧;能处理客户异议,做好售后服务;能运用客户管理软件。

2.构建营销岗位相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首先确定通识课程模块,包括思修与法基、毛概、形势与政策、体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英语、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应用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其次是确定职业岗位基础课模块,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商品学、市场营销、基础会计、经济法、营销心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再次是确定专业核心模块,具体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渠道管理、促销策划、推销与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最后根据各个营销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设计出岗位课程模块体系,具体的内容见下:

销售类岗位,职业方向课程包括零售管理、店铺销售技巧、项目销售管理、信任五环、网上开店实务、销售团队管理、销售英语。市场类岗位,职业方向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广告实务、公共关系、促销策划、CIS形象策划、营销英语。客服类岗位,职业方向课程包括客户服务实务、公共关系、客户数据采集、CRM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维系技巧、营销英语。

3.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有效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次序。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模块,职业基础模块采用并行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入学后开始开设。专业核心模块和岗位课程模块,则由营销岗位工作流程为出发点,以完整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效果

1、整合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 取消章节限制, 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核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3.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 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4.促进了考试改革。对课程引入模块化教学后,不同性质的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方法, 理论性强的模块可以采用笔试, 专业性强的模块可以完全采用实践考核, 有些模块甚至可以采取口试、答辩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叶林,高职营销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2]张苗荧,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科教导刊,2012,(12).

篇5: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课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影响营销活动的环境,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查,对市场营销的4P策略及品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主要内容:学习市场信息基本知识及市场信息收集,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调研方案设计,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分析,预测及调查报告的写作。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的市场调研工作。

课程名称:企业定价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产品和环境进行及时的价格调整。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职能、价格形成等价格理论策略、价格信息、价格预测、价格策略、价格调整等企业定价知识与技巧。

课程名称:推销学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具备从事推销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推销理论、推销心理、推销策略与技巧,并涉及推销观念、推销方式、消费心理、推销礼仪、面谈技巧及推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名称:国际市场营销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通过讲授这门课,可以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以国际市场上的跨文化消费者或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系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有理和方法。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的内容体系的构成;国际市场营销相关概念与知识概述;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国际市场信息;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国际市场商品销售等。

课程名称:广告学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广告的核心理论及基本运作方式。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

认识论层面探讨了现代广告的价值观、市场形象观和品牌观;从动作技巧层面探讨了现代广告的创意艺术、广告作品的设计艺术;从谋略层面分析了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宣传策略、促销策略。具体内容包括:广告概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策略、广告文案书写、电视及平面广告作品欣赏等。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策划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市场细分策划,目标市场策划,目标市场定位策划,一般竞争战略策划,企业形象策划,顾客满意策划,产品整体概念和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策划,品牌的产品组合策划,新产品开发上市的理论,价格策划,销售渠道策划,物流系统策划,知识营销策划及关系营销策划等内容,掌握营销策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课程名称:商务谈判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商务谈判的类型和内容,谈判者的基本素质和必备的信念,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谈判僵局的处理,国际商务谈判和风险防范的基本知识,掌握谈判的策略和技巧,商务合同签定的方法及国际商务谈判与风险防范的方法。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

课程主要内容:通过公共关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并确立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研究、公关传播研究、企业形象及CIS研究、企业公关活动策划、企业内外部公关的策略、企业国际公关策略等。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篇6: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开发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进行改革创新,但改革的力度还不能跟上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步伐。为此,我系市场营销专业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全面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指向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拟对我系市场营销专业创建课程体系方面作以计划。

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导向创建课程体系

(一)创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思路

为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形势,跟上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如有针对性地走访若干企业、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开讲座、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用人单位需求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创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的思路。从岗位需求出发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摆脱学科课程体系束缚,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过程等。

(二)创建培养学生职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步骤

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跟踪调查分析,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市场调查;二是营销策划:三是产品销售与推广;四是客户管理;五是门店销售;六是自主创业。针对以上六方面工作岗位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公共文化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具有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策划、推销与谈判、门店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与管理、创业等工作能力,在生产加工、商贸流通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确定专业能力模块 根据以上六方面工作岗位,对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能力进行归类,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16个能力项目。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将能力项目归为四个模块:基本素质模块,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基本能力模块,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等能力;核心能力模块,包括信息收集、策划推广等能力;拓展能力模块,包括管理、社交和创新创业能力。创建培养职业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四个模块涉及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所有相关的工作任务归并成若干个项目,然后把完成这些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整合在一起,即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最后形成市场营销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创建课程结构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是将对培养职业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我系市场营销专业以企业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结构来自具体工作任务的转换,按照“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式,优化课程模块化结构,使模块结构的创建紧靠职业标准,从而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课程模块。如基本素质模块、基本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

落实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我系市场营销专业为落实课程体系改革,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一)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我系市场营销专业以开发《市场营销策划》项目化课程教材为突破口,确定了开发思路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真实产品为项目载体确定主要能力项目,通过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策划工作任务确定了三个项目,即广告策划书制作、促销策划书制作、整体营销策划书制作,每个能力项目整合知识、技能、态度,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融合。通过开发《市场营销策划》项目化课程教材,带动了其他课程项目化改革,目前已经组织团队开发《网络营销》项目化教材。

(二)课程内容综合化

根据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取舍紧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融合,课程整合和优化内容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具体的能力要素与相关知识点。如营销策划项目需要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创新、搜集信息、撰写分析报告、设计文案和图片、核算营销费用、有效沟通的专业技能,具有合作、勤奋、实干的工作态度。

(三)开发综合实训课程

我院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需要,加大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力度。先后校企联合开办了“校中厂”——学生实训超市。实训基地为校内商品零售、广告、推销、营销策划等课程的实训营造了真实的岗位和职场的氛围,似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结合课堂进度,随时在实训基地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真操作,提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牡丹江卖店商情公司、黑龙江省耐力木业集团公司、青岛双星牡丹江总代理公司、牡丹江大商集团等稳定校外实训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大赛。我院09级学生在”2010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中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1年我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全部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公司、淘宝及阿里巴巴的众多会员单位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工学结合。目前我系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正在哈尔滨市尊豪酒业进行工学交替。

这些实训课程内容不但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要求,更要求他们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实训内容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实施一体化

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教学评价方面的变化。

就实施主体而言,“讲授者”需要具有项目(情境)设计能力、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能力、项目活动的指导管理能力等。

就教学过程而言,需要不断地变换教学组织形式,如完成工作任务、问题讨论时需要采取小组形式,集体讲授时需要采用班级形式。紧贴行业规范,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灵活地安排有利于能力训练的活动,把课堂变为学生成果发布的场所,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就教学场所而言,做到课堂、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三者相结合,以实训室为主、课堂为辅,同时实训室的布局尽可能按照行业工作环境要求布置,实训室不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要融技能训练与专业理论学习于一体。

就教学评价而言,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实训课程采取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高职课程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调整、逐步完善。我系以创建课程体系为契机,以就业为切入点,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和行业对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效果良好。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特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名单:

吴晓微

韩郁骞

篇7:《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开课教师:工商管理系韩千里

选课对象:2009级工商管理及各专业

课程目标: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是相关的组织、团体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确定市场调查目标,设计制定并实施市场调查方案的能力

(2)、会根据市场调查的目标和要求,设计、制作市场调查问卷

(3)、会针对不同调查目标任务要求,熟练选择适当的市场调查方法

(4)、会根据不同调查目标任务要求,熟练处理(手工、电脑)市场调查的各类资料

(5)、会根据不同调查目标任务要求,熟练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料的综合分析

(6)、会根据不同调查目标任务要求, 熟练地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7)、会根据不同调查目标任务要求,熟练的进行市场预测

课程内容:

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

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

市场调查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市场调查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篇8: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介绍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实际应用,课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营销理论教学和营销实践实习课程。实践实习是将学生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营销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提出,实践课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营销实践实习对培养学生运用营销知识、提高营销技能,顺利进入社会,甚至创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过程。然而,从高校实践教学效果来看,存在问题较多,如实践教学物质条件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考核机制简单模糊,放养式的社会实践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一、目前营销实践课程状况

(一)实践课程体系完备,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大部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大块:分散在各学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含毕业论文撰写),另外还有几个创新学分,以学生各种竞赛获奖和考证为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安排基本达到培养人才要求,但具体教学资源保障薄弱。一方面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缺乏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地极少,同时系统的实践性教学教材、案例、背景资料、模拟实习等教学基础资源建设不够,学生很难得到实践机会和训练时间。这些都造成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缺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如商店、工厂、广告公司等单位,很难建立起固定实习模式,难保学生实习所需指导和锻炼机会。有些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校外实习场所大多属于企业或个人所有,企业或个人注重经济效益,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即使能够接收学生短期实习,但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营销事务。此外,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内容的有限性也造成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师学历达标,但实践能力缺乏。高校中大部分教师拥有研究生、博士以上学历,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承担教学业务,理论专业知识较全面,但缺乏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经历,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因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使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影响教学质量,这已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专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较为滞后。很多老师既是理论课老师又是实验课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还兼任其他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跨专业上课,导致这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学校在引进教师时,过多强调学历、职称等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师资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

(三)有实践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但对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困难。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很多院校出台不少管理规定,如关于实习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习材料、毕业实习等的规定,客观上规范了实践教学过程,但由于很多规定操作性不强,导致执行情况不好。如学生深入企业内部的实践活动,因实践教育成本较高基本取消或减少这个环节;阶段实习中,企业出于安全性、保密性等要求,对学生实习要求不严格;毕业实习以学生自找单位的分散实习为主,基本没有教师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很多学生对实习敷衍了事,如在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策划书时,搭顺风车现象经常出现,写实习报告时从网上复制一篇,根本没有起到实习效果;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奖励不够。相对于理论教学,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如带学生出去参观,指导学生写策划书,担任营销大赛评委等,学校没有相应补偿措施,很多教师不愿意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即使硬性分配下去,也是勉强完成。

二、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引领:构建完整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

1、按照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的顺序安排,打造完整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大一开设市场及商品认识实习,让学生对学习对象初步接触和了解;二、三年级围绕专业课理论学习,分别安排课程实习,如市场调查实习让学生完整地制作调查问卷、实地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消费者行为分析实习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真切感受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市场营销策划、公关策划、企业广告设计、销售推广等实习让学生能写出一份完整、规范的专业策划书;利用市场营销模拟软件或沙盘,模拟商务谈判,在虚拟市场环境中进行交易。在四年级上半学期安排一个市场营销阶段实习,这是学生走出校门,初步进入社会的综合实习。最后一学期是学生毕业实习,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习。此外,补充新形势下学生最感兴趣,企业又急需的实习课程,如营销数据分析、电商平台运用策划等。

2、不同实习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法。以市场及商品认识实习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相关企业现场教学,如带学生进超市,讲授品牌、包装、商品陈列等相关知识,或邀请企业人员给学生做现场面对面的讲解。通过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模拟教学。利用现代营销实践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学生在复杂的模拟现实环境中演练他们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充分体验企业的市场竞争。

(3)角色扮演。通过课堂情景模拟,分饰营销中不同角色去感受和体验营销知识,如商务谈判实习,分组扮演谈判对手,运用各种谈判方法去战胜对方;推销实习扮演销售者和顾客,在不同场景中推销产品,以熟练掌握各种销售技巧。

(4)撰写专业策划书。目前,企业对营销员的能力有个重要要求,就是策划书写作及演示。在营销策划、企业公共关系、广告设计等实习科目中要求学生撰写规范的策划书,然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演示演讲。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校内外各种大赛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

(5)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很常用,但多用于通过案例讲解和验证营销理论和知识,在一般营销案例分析的实习中就要求学生通过查找二手资料自行编写案例,在阶段实习中,要求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的调研和工作,结合实习基地情况编写案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一手资料的调研能力。

综上,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和营销技能专项训练等推动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竞赛参与:循序渐进组织不同层次的营销竞赛。营销竞赛是一场校内营销实战演练,通过搭建竞赛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首先,组织教学班级内竞赛,人人必须参与。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情况,结合课程教学实习,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班级内组队展开竞赛,让学生了解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其次,在学校内设计各种类型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营销策划、广告设计、营销推广、公关策划等竞赛活动。这类竞赛是以学生自愿为前提,但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特别要鼓励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一起组队,在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获奖者有创新学分加分的鼓励;再次,参加校外学科竞赛,鼓励广大师生参与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兄弟院校举办的各级各类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促进创新创业的目的;最后,通过“三下乡”调研、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做购物网站,让学生感受网络营销,在网络环境中积累相关经验和教训。

(三)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战基地。为提高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实效,必须与社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多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并没有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原因是企业接纳能力有限,且学生实(见)习期很短,企业难安排。因此,企业多不给予配合,属“挂牌”基地。

学校应积极开拓思路,充分发动学生、教师以及(企业)学会、协会和兄弟院校的力量,通过和校外现代工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来建立实习基地。一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或在企业设立实习项目,定向订单培养人才,实现双方需求的互补;二是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兼职教师,实现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之间的三方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是学校借助企业设备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师资帮助培训员工,这样可节省时间、场地、师资等费用。

(四)项目研究:培养科学思维。除培养具体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创造性的思维也非常重要,“项目研究”就是一项很好的实践科目。它把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项目研究”是基于科研项目,由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企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项目研究”和实践教学有很大不同,它持续时间长,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而且需要评估和验收,类似于科研过程。具体步骤有:一是项目遴选,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校外实习基地的委托项目,学生创业项目等,选择项目要强调创新创业思想;二是项目团队组建。项目采取负责人制,由老师指导,负责人选择项目和组织团队;三是项目评估。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评估小组对项目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三、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还需从教学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

(一)精心配置实践教学资源。为满足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配置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各学校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投资力度,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首先,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可考虑建立营销技能模拟实验室、商务谈判会议室、市场调查及分析的数据分析软件、公司业务模拟实验室等;其次,学校还应加强与校外单位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有选择性地选取一些农、工、商、贸、服务性行业或企业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际职业环境中能顶岗学习。如有条件,学院还可以考虑在院外建立专门实践基地;再次,精心设计竞赛平台。由于校内实验室一般用于课程实践,校外基地容纳的学生有限,学生直接创业一没资金,二没经营经验,所以各种专业竞赛,如市场营销方案策划大赛、市场调查大赛、广告设计、公关策划大赛等就成为综合模拟企业经营,模拟企业实战的最好办法。为此,要精心组织、定期举办,广泛宣传,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参赛。如大赛有企业赞助,有具体产品和实际要求,企业派人来专门指导会更好;最后,建立网络营销实践中心。为给学生提供实践网络营销平台,选择与本地企业合作,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网店,作为校内网络营销实践中心。这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开网店,学习基本网络营销的好方法。

(二)改进专业教师队伍结构。针对目前专业教师缺乏营销实践经验的状况,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送出去”,将现有专业教师送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实践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考取“营销师”、“高级营销师”等职业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请进来”,聘请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来校指导教师实践性教学,并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营销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座谈会等,让学生聆听来自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增加真切感受。在学生实习时,校外指导教师手把手进行“传、帮、带”,让学生有所收获;三是建立导师补贴制度。目前,实践教学难以推进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师补偿制度,教师缺乏积极性。对校内导师除课程实习课酬之外,对于创新创业指导实习,校外参观、专业竞赛评审等都应明确补贴标准。校外导师除正常经济补偿以外,学校要特别给予他们名誉上的认可,如举行庄重的聘任仪式,每年考核,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的校外导师,颁发奖状,对不合格的校外导师予以辞退。

(三)建立灵活多样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管理的难点之一,实践教学评价更是如此,因此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提高实践课程的考核成效。第一,考核评价主体不再单一,可以是教师主评、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企业等组织的社会评价。同时,还可进行互动式评价,如校内、校外导师同时接受学生、院系和学校三方评价;还可建立师生教学交流网站,该网站将公布所有教与学的资料,接受同事、学生的评价,从而促使校内外导师加强实践教学;第二,考核形式多样化。可以有封闭式考核,如笔试、口试、现场演示、操作等;或开放式考核,如让学生提交实践日志、专题调研报告、营销策划书详案或企业实习报告来检验其实践环节完成情况,如其中有学生调研或策划方案参加各类创业创新或营销策划大赛获奖,以及专题研究或学期论文公开发表在各级出版物上,则可以推荐免试或折算成相应的实践学分;第三,考核内容和标准要能反映实践学习各方面情况。如评价学生参与度、过程表现和完成效果、团队合作、创新创意等。

四、结语

面对知识不断更新,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伴随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的实施,高校营销专业要大举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营销实践课程是重点改进之处。恰当而有效的实践,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市场拓展和运作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营销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运作的保障机制,对改善和提高营销专业教学效果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重视、教师提升、学生热情参与才能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张艳.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王玉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2.

上一篇:学生缓考申请书下一篇: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