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2024-07-04

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通用8篇)

篇1: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胡志斌

解决并妥善安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小康之关键,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小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二牧场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相继转向非农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矛盾依然存在,剩余劳动力数量仍占较大比重。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对此,笔者于今年8—9月间,对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通过实地走访、查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

一、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二牧场的概况

二牧场的前身是1956年建立的以繁育细毛羊为主的国营经济羊场,1964年在接收公安农场农业部分后改为阿勒泰地区二牧场,2004年划为阿勒泰市管理。二牧场在阿勒泰市行政辖区内,克郎河与额尔齐斯河环绕牧场,国道216线从腹地穿过,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国有企业。二牧场现有户数1487户,总人口6057人。其中汉族1949人,哈萨克族3688人,维吾尔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420人。在册职工1609人,离退休职工606人。现有土地面积109.5万亩,其中:夏牧场18万亩,春秋牧场50.6万亩,冬牧场32.4万亩、养殖水面1万亩,可耕地7万亩,实际耕种土地面积17054亩。二牧场2009年年底人均收入达到4833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牧场农牧民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要部分。而这些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日渐凸现。

(二)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情况。

据农村住户调查:2009年全场农村劳动力为2987人,占全场农 1

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

力占45.15%;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

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

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

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二牧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三)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

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已成为促农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据调查:全场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人数650人,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427.6万元,拉动全场人

均增收160元以上。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

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周围乡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

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

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

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省外发达城市一带转移。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

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农业、餐饮等

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

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服务员、收银员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

田地种经济作物、养猪、鸡等,但为数不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重点工程在阿勒泰市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

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

力;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

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并初见成效,但是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二)省外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企业的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三)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不难看出:今后二牧场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再不及时做出调整,农民工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得到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二牧场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劳动保障所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外出务工自助化程度正逐渐提高,依靠自助形式就业的占全场外出劳动力的70%左右;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组织成建制的输出和机构组织的输出占外出劳动力的20%左右。有序流动就业的占90%以上。

(二)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据了解,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调查:今年二牧场开设了汽车驾驶、刺绣、烹饪、电焊等专业培训班,培训各族职工35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

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三)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阿勒泰市2010年重点工程项目都在二牧场辖区内,劳动转移办公室就劳务输出工作多次与施工单位洽谈,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330人,且签订了劳务合同,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施工单位非常满意。

四、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二牧场经济发展。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二牧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能以此为突破口,搞活该地区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二牧场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并初见成效。

(一)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二牧场民营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在为阿勒泰等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该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惠民政策,为返乡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该地区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了二牧场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区外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阿勒泰市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西水东引、克孜加尔水利工程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二牧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满足几亩地的收入,大多开起了砂石料厂、砖厂,或者在城市开店,从而加快了二牧场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一)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牧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二牧场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二)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有专家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不少地方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三)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依托资源建设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牧村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二牧场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牧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二牧场党委、劳动保障所、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等部门,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加大对农民工技能

培训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为二牧场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不懈地努力。

注: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赵红:《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杜鹰等:《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4.邓鸿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2010年10月25日

篇2: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转移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推进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其自身素质,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寻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素质偏低;部分农民就业观念落后, 对工作挑三拣四;忽视“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取向,城镇化水平滞后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规模。

转移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能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增大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载体;打破城乡封锁、消除就业歧视、构造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推进劳务输出的规模化经营;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完善配套措施,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篇3: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1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农业就业容量

狭义的农业, 指种植业, 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 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 是从广义的农业这个维度讲的, 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有关研究表明, 粮食作物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 而蔬菜、水果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 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 一亩鱼塘的养殖平均用工量为30.9, 一头牛的养殖用工量也达57.54。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 因此, 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结构的改变, 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 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 加深就业深度, 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 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 围绕若干骨干农产品, 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产业体系, 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 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其它国家的经验看,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发展、工业扩张, 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 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 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 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既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又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荒村”现象, 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3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产业结构上, 要注重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具有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优点, 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等, 这些部门资本装备水平比较低, 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关社会服务的行业, 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 居民生活服务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 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其三, 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 受冲击和影响小。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 “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 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 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 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 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科技文化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 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 扩大市场容量, 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 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 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农村三产。例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第三, 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 比如特色旅游业。第四, 深化各项改革, 调整农村政策, 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4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一定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200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他们在农村没活干;二是在农村干活的比较收益低, 三是在城市打工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因此, 新农村的建设应在注重农村功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 要融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蔡昉,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篇4: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26-1

目前,涪陵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城乡稳定、促进涪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就辖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及劳务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就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1 江北街道基本情况及劳务培训开发工作的总体情况

江北街道位于涪陵城长江以北,属城郊结合部。街道幅员面积69.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辖区交通发达,是涪陵的北线交通枢纽。街道工业以建材工业、造船运输、食品加工为主,全街汇总企业6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户,是街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实现GDP52593万元,同比增长25.6%。实现财政收入2570万元,同比增长98.51%。地方财政收入1173万元,同比增长89.23%。基本形成了造船运输业、建工建材业两大支柱产业,成为涪陵极具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的新兴街道。

2011年是江北街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丰收年,街道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步伐,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2011年江北街道全年转移劳动力12387人,实现劳务收入9776万元。2011年江北街道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都积极吸纳农民工就业,共解决农民工11500人就业。并与浙江东阳市建立了长期劳务输出基地1个,并有组织地对口输出1653人。培训农民工565名,完成目标任务350名的161%。

2 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

2.1 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载体,负责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以社保平台为载体,负责做好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近3年来,培训了缝纫工158名;培训电焊工580名;培训家政服务员72名;培训物业管理人员71名。经考试鉴定,有704人获得区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业率均达90以上。

2.2 完善输出网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进一步完善包括劳动力资源、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劳务信息系统,及时补录新增劳动力1300余人进入信息网,为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并充分利用街道在浙江东阳市建立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有规模的组织劳务输出358人。

2.3 发展企业,拓展就地转移空间和容量

2011年街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第一产业的就业容量;抓住辖区建筑业、造船工业以及榨菜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机遇,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年共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4500余人。

2.4 全面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工赴新疆季节性务工

2012年江北街道大力宣传,积极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特别是积极宣传组织大量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2012年全街共动员1200余人前往新疆摘棉务工,其中江北街道集中统一组织78人参与区劳务办统一赴疆摘棉,并积极与区上及时联系,做到组织有序、安排细致,联系护送车辆、赴疆专列和带队管理人员等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务工农民工的有序务工和往返安全。

2.5 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管理

江北街道切实抓好辖区5760名进城务工农民的信息调查登记和动态管理工作,并在点易居委设立了以政策咨询为主的务工农民服务管理窗口,实实在在为进城务工农民做实事、做好事。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补助政策,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加强信息服务,提高劳务输出信誉。

3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较低素质的人员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

3.2 农业富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使转移劳动力的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三大工业园区的启动建设,在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进一步加大。农民失去土地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收益分配,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上班无岗、就业无门的问题,就难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外来廉价劳动力冲击本地劳动力市场,也加大了本地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3.3 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目前民营企业、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正在逐步减弱,并且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将有下降的趋势。

3.4 劳动力转移市场盲目无序制约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乡镇对劳务信息的宣传与用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给务工人员造成了一种不信任感。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处于盲目和无序流动状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反过来,造成城市人口对转移的农村人口产生不信任,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作者简介:刘瑜(1975-),女,本科学历,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服务所经济师。

篇5: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侯玉兰 李艺欣

2013-04-01 09:17:59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9期

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策

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缩减,农业只吸纳了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支撑点。根据《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披露的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大部分的村庄对于自己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情况表示担忧,认为能够转出的劳动力都已经转出,再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引发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留守儿童”等农村社会问题。这种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今后将会随着人口结构转型过程中农村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而日益加重。因此,探讨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实现途径

很有必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就业容量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是从广义的农业这个维度讲的,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有关研究表明,粮食作物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而蔬菜、水果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一亩鱼塘的养殖平均用工量为30.9,一头牛的养殖用工量也达57.54。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因此,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加深就业深度,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若干骨干农产品,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产业体系,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其它国家的经验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

市发展、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又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荒村”现象,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产业结构上,要注重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具有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优点,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等,这些部门资本装备水平比较低,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关社会服务的行业,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生活服务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其三,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受冲击和影响小。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

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科技文化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农村三产。例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第三,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比如特色旅游业。第四,深化各项改革,调整农村政策,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一定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他们在农村没活干;二是在农村干活的比较收益低,三是在城市打

工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因此,新农村的建设应在注重农村功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要融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蔡昉,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课题:本论文为2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03003。

作者简介:侯玉兰(1956—),女,河北曲阳人,教授。李艺欣(1974—),女,河北蠡县人,南开大学硕士,河北沧州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

篇6: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33 作者:徐光春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很大成效。到河南工作之后,我到一些地方对这方面的情况作了调研,深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把发展劳务经济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战略地位上来谋划和推动。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务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结构转化的过程。从产业结构变化看,表现为农业产值份额不断缩小,来自二三产业的产值份额不断增大的趋势;从就业结构看,表现为农业就业份额不断减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从消费结构看,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性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非食物性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必然是农业产值和就业份额下降,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份额上升。因此,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和农民的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传统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美国农业就业份额1830年为70.8%,1980年降至2%;日本农业就业份额1870年为84.8%,1980年降至10.4%。由此可见,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发展机会的内在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农村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产生的,又有由于土地等农业资源短缺、所需劳动力有限出现的;既有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形成的,又有由于技术进步、产业更替等原因引起的,等等,归根到底都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配置结构不合理或失调。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些富余劳动力资源被禁锢在土地上,不允许自由流动,劳动力无法实现合理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被逐步取消,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地方或行业流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为寻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一部分有胆有识的农村劳动力自发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依靠他们自己的手艺和聪明才智获得了比他们在家务农相对较高的收益,逐步富裕起来。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以期获得超过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报酬,尽快富裕起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推动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我国发挥劳动力富余这一比较优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制造业、建筑业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会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呈扩大之势,这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凭借自己的自然优势、技术专长等转移就业创造了岗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都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吸纳的劳动力也比较少,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8.6%,远低于50%的世界水平和40%的发展中国家水平。要使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比重都达到50%,差距不小,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可以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

从河南目前情况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条件。2004年底全省乡村人口6908万人,占总人口71.1%,农村劳动力4700万人,据测算,农村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左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1411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562万人,占40%。去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为28.9%,考虑到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等情况,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20年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每年需要转移约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任务十分艰巨、十分紧迫。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紧缺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今年春节期间又出现“保姆荒”,这为我省加快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省近些年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整体较高,外出务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一大批省内外知名的劳务品牌,河南民工已经在外界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我们一定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抉择,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

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河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河南人均一亩多地,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价的余地不大、难度很大,农民仅靠一亩多地很难增收致富奔小康,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现在,河南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说这样一句话,“出来一个人,全家就脱贫”。一个家庭十口人,都守在有限的土地上,致富非常困难,如果能有四五口人走出去打工,每年往家里寄点钱,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发展劳务经济主要从两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是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据统计,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613亿元,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5%;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4344元,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791元。新县是全省涉外劳务输出先进县,我到那里调研时了解到,该县目前每年境外就业人数已稳定在3000人左右,年创外汇近2000万美元,可使全县人均增收200元。罗山县彭新镇曾店村有2898人,外出务工人员就达1800多人,现在拥有50万元以上资产的农户已有近百户。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发展劳务经济,对农民来讲,是“两头开花”,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大,可以说是当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快又好、最为现实的一个办法。

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直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收益的一部分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民外出劳务,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耕地撂荒问题,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不仅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由于外出务工者经受市场经济、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增长了才干,开阔了眼界,锻炼培养了一批经历市场经济风雨、见识了工业现代化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分化出了以农民经纪人和商贸经营户为主体、有现代市场意识的营销队伍。他们走南闯北,架起了生产与消费、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处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必然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等要素相结合,将有力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将扩大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就我国而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互补,既弥补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体制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要求政府在户籍制度、教育培训和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这必将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地促进城市发展。另外,劳务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而且方方面面也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这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劳务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外出务工,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他们逐步摒弃了“小农意识”、“小富即安”思想,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有的通过打工,受到输入地的技术经营管理的培训,其技术素质、工作能力大大增强,逐步成为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有的还当上了老板、经理。如在上海市环卫局务工的65名固始青年,因成绩突出受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报道,他们所在的团组织被上海市委评为“先进团支部”,有的青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年到新疆从事水电安装的信阳务工人员李发忠,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已成为管理1200多人的建筑公司经理,2001年被团中央、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授予“第三届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荣誉称号。外出务工者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转移中,或者返回农村后,也将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推动了农村的开放和进步。许多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以后,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到家乡办起了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太康县掌握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达3万多人,返乡后自己办厂创业的已有3000多人,间接带动了10万多人就业。农民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更为深刻。据了解,劳动力转移较多的乡村,青年人的文化卫生意识大有提高;年龄在23—26岁的青年,婚后只生育一胎的已很常见,计划生育工作难度明显减小。可以说,通过外出务工,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一些人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本领,回乡后当了村组干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又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河南来说,当前要重点把握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把加强宣传和制定政策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务致富”、“劳务光荣”的观念,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让农民工放下包袱,轻装进城。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认真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让进城务工农民在孩子就学、户籍管理、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和征收税费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城乡、地区和体制分割现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二是要把自由外出与有组织输出相结合。尽管劳动力的转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积极支持农民的自由外出务工,但也要特别强调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我在信阳了解的情况表明,有组织的输出效果比较好,农民工因为有组织而有保障、有靠山、心里踏实,也便于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统筹考虑,将转移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管理;要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宏观调控力度,重视联络和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进一步加大境外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

三是要把提高就业技能与树立良好形象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在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成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技能,提高我省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要强化品牌效应,在培育农民工品牌上下功夫,靠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还要注重树立河南农民工的良好形象,教育他们热爱家乡、增辉河南;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和表彰河南千千万万外出务工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商丘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李学生等,对全省外出务工者产生示范效应。

四是要把加强管理与强化服务相结合。外出务工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我们再用老思路、用原来管理农村和农民的做法已经不行了,各地要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管理办法。信阳市通过实施“金桥工程”,在进京务工经商人员中开展党的工作,使党组织在开发劳务经济,带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各地可以借鉴推广。当前,我们还要按照中央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在进城务工经商的广大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转岗不转向”,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都能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各级党委、政府要用关爱亲人的感情来关爱外出务工人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执法力度,认真清理整顿用工市场,加强对民办中介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使用童工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尽可能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务工环境。

篇7: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途径是减少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为使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上水平,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文章-帮您找文章]

一、当前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出情况

年初以来,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从输出数量看,截止XX年8月5日,全县劳务输出总数为41000人,农村青年输出总数为28700人,占输出总数的70%,占全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数的46.38%,其中内转9471人,占输出农村青年总数的33%,外输19229人,占输出农村青年总数的67%。从服务岗位看,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体力劳动的占80%,从事饮食服务业的占14%,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仅占3%,其它占3%。他们大多从事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的工种,人均月收入500元左右,只有部分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月收入在800元以上。从地区分布看,我县农 村青年向国外转移呈上升趋势,今年输往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地的有所增加,占输出总数的2%,但向沿海省份输出的较少;比重最大的仍是省内转移,约占输出总数的6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寻找就业机会,依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关系获取信息,而超越省界之后,这种社会关系就大大减少了。从结构看,外出务工农村青年在性别上,男性多女性少,比例为4:1;在年龄上,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而18-24岁、36-38岁的则较少,比例为2:1 ;在工种上,体力型的多,技能型的少,比例为15:1;在文化程度上,初中毕业居多,小学、高中、中专的较少,比例为20:1。

二、制约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县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总数为33176人,能输出未输出人数有8200多人,占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总数的25%,占农村青年劳动力总数的13.4%。调查中表明,这部分人都有外出务工的意愿,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不能外出,主要表现为:

1、受思想观念的制约,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缺乏积极性。现在我县仍有一部分农村青年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较强,重土厌迁,不愿出去、不敢出去,缺乏风险意识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村青年认为土地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不愿意离开土地,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 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

2、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村青年在务工行业的范围上受到限制。当前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的素质还较低,对他们外出务工产生了直接影响:一方面,不能适应非农产业的要求。应该说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乡镇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而质量要求却又不断提高,这样,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相对来说要转移出去就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影响了向农业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速度,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目前,农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农业的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但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能适应和满足这一要求。就我县的情况看,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虽然今年外出农村青年就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他们转入非农产业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转入非农产业的绝大多数人,不敢完全摆脱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让家庭辅助劳动力经营农业。农业转移的劳动力近60%具有兼业性,属于亦工亦农的转移,他们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受有关经济环境和客观原因的影响时,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因此,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 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3、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还顾虑重重。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侵犯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的现象。在维权方面:大多数务工青年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寻求帮助,很多人因担心被老板辞退而忍气吞声。同时有些城市实行地域限制政策,造成了许多工作不准外地人干、本地人还不想干的局面,既妨碍了企业发展,又容易造成“打黑工”现象。这样,打工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护,特别是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有的外出务工青年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年、甚至几年也拿不到工资,而且有的人在向老板要工钱的时候找不到人,有的还遭到毒打。据统计,全国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已达千亿元。在婚姻方面:外出务工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接触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错过了在家乡找对象的机会。并且一些外出务工的女青年宁可找差一点的城市人,也不愿选择肯吃苦、相对老实的外来务工者,这种取向往往使外来女性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在子女就学方面:借读费、赞助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对农民工子女就学产生了很大的阻力。另外,他们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老人身边,既脱累了老人,又不利于对子女的管理,同时也可能给自身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加快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1、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基础工作。县、乡两级政府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部署。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这项工作,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明确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制订落实有关激励政策和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要形成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县到乡镇建立劳动力输出信息网络,对富余劳动力的技术特长一一登记造册,形成劳动力输出档案,构建待转移劳动力人才库,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沟通城乡的劳动力市场软、硬件建设,扩大农村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覆盖面。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2、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要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等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组织程度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与我县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第三产业,促 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空间。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是连接农村和中心城市的纽带,是工与农,城与乡的交汇点,加速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发展繁荣城乡生活,增加就业数量。小城镇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工农并兼,亦农亦商,或者以工为主兼营农业,以商为主兼营农业,吃住在家,就地消化。通过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小城镇,使富余劳动力得到部分安置,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种产业结构转化,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人口转化。要把发展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4、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拓宽劳务输出的 领域和范围。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各乡镇、各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户籍、子女教育等方面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

5、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当前的现实是,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与走出去的劳动力和城市的居民素质相差甚远,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今后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现状,通过各种渠道和现有的各种教育设施,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结合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岗位培训标准,加强职业证书考试的管理,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就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要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另外,有条件的乡镇可将农村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组织起来,参加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对口就业创造条件。要把培训和相关教育以及一些企业对未来劳动力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新生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6、发展兼业生产,实现逐步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原理。按一定的顺序和阶段转移,鉴于当前农村劳动力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完全离开土地,从事第二、三产业,因此,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要继续发展兼业生产,为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兼业机会。一方面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从事商品经济的知识和能力有限,认为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安全保险。从事第二、三产业仅被视为增加收入的“生财之道”,多数农民即使长期从事二、三产业,也视土地为“祖业”、“立足之地”、“生存的依赖”,根本不愿放弃。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农业本身的特点,在农业生产周期中,劳动过程会出现中断现象,在这个中断期间,动植物仍在生长发育中,但不需要追加劳动或者只需较少的投入,发展兼业生产就能够转移农业生产季节性造成的农业富余劳动力,事实上许多劳动者也正是这样做的,一到农闲季节就纷纷外出打工。我县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文化知识、技术水平、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就离开土地向高层次的二、三产业转移,这里有一个随着劳动者素质提高而逐渐转移的过程。

7、整合土地资源,发挥产业优势,使更多的青年能够走出去。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方式,允许和鼓励有外出意愿的农村青年以股份的形式把土地出让,把土地集中到有 能力、有经验的种田能人手中,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同收益,这样有利于土地的机械化耕作,产业化经营,真正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而且,外出的农村务工青年还可以在打工的过程挣到另外一笔钱。

篇8:关于二牧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1. 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思想保守, 缺乏外出创业的闯劲

部分人存在小富即安的自满心里, 满足于吃饱穿暖;个别人还不能正视能力和报酬的对应关系, 脏活累活不愿干, 精活细活干不来, 小钱不愿意赚, 大钱不会赚;个别人也有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文化不高, 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

随着第二、三产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 年龄大、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缺少职业技能、就业本领低的农民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重体力劳动岗位就业人员的集中, 导致供大于求, 收入低, 待遇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培训机会, 培训机制体制不健全

培训机会少的原因很多, 企业不愿意花高成本培养毫无基础的农民, 愿意直接录用职业院校学生;农民没钱或舍不得钱自费参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 缺乏掌握技能等待就业机会的长远思想;政府委托职业机构培训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 提供的培训机会少。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就业信息, 劳动力市场响应滞后

虽然各地都建立了相应的劳动力市场, 提供普通劳动者和企业间的就业供求信息, 但大都停留于等企业上门发布信息, 等劳动力上门寻找岗位, 加上农民不能够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和发布信息, 出现了企业找不到人, 人员找不到岗的现象。

5. 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别于城市, 导致城市归属感欠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可逾越, 导致城乡待遇的悬殊。很多农民没能力或没机会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 没有机会享受子女入学、社会救助等的平等待遇, 一旦失业或遇到大病等, 就会掏空积蓄, 因此缺乏城市归属感, 很少有土地流转后长期坚持城市就业的长远计划。

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素质不高的治标之举。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体系, 改善办学环境和学习条件, 保障教师待遇, 让农村孩子有学上, 农村教师愿意教。鼓励大多数农村适龄学生入读职业中专或高职高专, 掌握就业本领。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对农民免费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生产技能, 增加就业本领, 赢取就业机会。

2. 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步伐, 缓解转移就业压力

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缓解就业压力, 减少生活支出的有效办法。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发展特色乡镇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入驻乡镇, 尤其是农副产品相关的储运、加工企业, 通过城镇化建设和乡镇企业增加, 增加农民就地转移的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

3.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减少转移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尽快在地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建立统一的社保体系, 降低农民转移附加成本, 提高在就业地的归属感。通过创新社会保障体系, 尽快实现全民统一的基本保障和单位、个人附加保障结构体系, 加强对用人企业用工不交保险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 完善相应法律体系建设, 保证农民合法权益

相应配套法律体系的制定和有效实施, 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乐于转移, 顺利转移, 转移后权利不受损害的前提。相应立法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及时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秩序和运行质量, 保证企业和劳动力个人都能够依法合作, 保证相互利益不受损害。

5. 尽快启动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城乡待遇差异

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传统户籍二元机构, 增加农民在城市享受同当地户籍人口相同的报酬、医疗、入学、社会救助、买房租房等优惠, 减少就业歧视, 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增加归属感, 提高转移就业的积极性。户籍改革也能优化社会劳动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6. 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保证农民顺利转移

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要从扩大就业信息网络城乡覆盖率入手, 畅通用工渠道, 掌握用工动态, 把握转移方向。要充分利用各类信息网、就业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媒介和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抓住各种机会, 采用各种办法, 把用工信息送达到剩余劳动力, 把求职信息送达到用工企业, 并要随时更新, 及时发布, 畅通就业渠道。要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尽全力保证转移前、转移中、转移后的培训、咨询、维权等的需要, 使他们有能力转移, 安心转移, 转移有收益。

参考文献

[1]李丽珊, 朱克西.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当代经济, 2013 (02) .

[2]王九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2013 (14) .

上一篇:初三我的老师作文800字下一篇:《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