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2024-09-07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选9篇)

篇1:《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书,它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令人费解。但当我们读完它,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及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

小说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使读者也随之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孤独是人性中最瑰丽的色彩,星索是夜空中永恒的诗;《百年孤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艺术而有力地展现了贯穿于整个人类心灵史的深刻而瑰丽的孤独感。

作者是通过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括弄的正确途径。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

小说所展示的,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时间的轮回重复,使小说隐含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所有的人与事都镶嵌于这些怪圈中,小说也就成了一个魔幻的世界。

一提到魔幻境界,即使所谈及的是一部现代小说,人们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精灵、月光和光滑的山脉。除了矮人和仙女外,人们还会联想到神奇的业绩等,但不会联想到太多的幽默,几乎绝不会联想到性。这种观念看来似乎是要完全忘却世俗生活。至少,这就是关于魔幻境界的一个设想。马尔克斯显然持不同的看法。

在《百年孤独》中,他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包的魔幻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与说谎者,然而同时又非常现实。在这部小说中,恋人们可以将彼此理想化为脱离肉体的灵魂,可以在吊床里愉快地嚎叫,或者,浑身涂满了梨酱,赤裸着滚到前廊上去。主人公可以穿越丛林,作堂吉诃德式的历险,尽管他永远也无法达到他的目标,然而描绘其惊险经历的语言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远征的人们脑海里充满了对于原罪以前的潮湿而寂静的天堂的最古老的回忆。

他们的靴子陷进沼泽,他们用大刀砍烂血色的百合和金色的蝾螈。”“一周过去了,他们几乎没讲一句话,像梦游人似地穿过一个悲哀的世界,只能见到发光的昆虫微弱的光亮,他们的肺里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血腥的味道。”这就是一个了解世俗生活的诗人的语言,他不认为尘世生活是幻想家的敌人,他对它毫无畏惧。

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连续统一体,一张相互关联的关系网。不管一些细节如何奇特与怪诞,小说更为重要的效果是表现热烈的兴致、健康的幽默感,乃至理性与同情。然而,小说的一切悲惨结局皆源于马孔多居民的落后、愚昧。他们不是面向过去,追怀昔日的宁静与淡薄,就是关在小屋里,沉湎于毫无意义的“制小金鱼”、“织裹尸布”“修破门窗”“洗澡”等等。因此,他们只能等待着“猪尾巴”的重现。所以,人呢,应不断的去“文明”自己!

在人类走向深渊的那一天,我们最后的子孙在最后一刻会明白:一切会随风而逝,无影无踪,而我们只是“没有意义”的代名词。也许有人看不懂这本书,因为这不仅需要文学素养,还需要对拉丁美洲历史的了解。看似荒诞的一个家族其实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这一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难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与血泪。

当你真正了解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百年孤独》是一本透过哈哈镜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诗,他所揭出的不是单纯的生活,而是表层下面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不被理解的人,无法联合的力量。这种孤僻贯穿了这本书。正如书中最后所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出现第二次了。”这正是作者对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应说是绝望。

这也是一部极具现实批判意义的小说。我不知道作者描写布恩地亚家族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同情。我看这一切的时候只替他们感到可悲。他们七代人没有一个人懂得爱,最后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爱的结晶,却是整个家族的毁灭。这些带有真实性的夸张,读来不免让人陷入深思。也就觉得作品充满了无限的凄凉。

孤独成了这个家族的微记,如同他们血液中固有的险,冲动,勇敢和不屈,深吸一口气,拍拍胸脯为自己的庆幸感到喜悦,百年孤独注定一辈子的孤单,虽然现实生活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坦然面对,想想伟大的哲学家,想想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或想想身边比我们更艰难的人,我们那些小孤独就随时即逝吧!

一部《百年孤独》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人类从清澈透明的原始状态,在可见的最表层得到进化和发展,但是,在心灵的深处,人们永远处于苦难状态。这正如马贡多的历史一样,无论他们从多么原始的透明或者多么神秘的鸿荒,经过无数的战乱争纷,步履沉重地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是,马贡多的面纱依然神秘,布雷地亚家族也依然孤独。

篇2:《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此书想象奇特,意象丰富,大量运用荒诞和魔幻手法,就象是从哈哈镜和魔镜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斑驳陆离的南美洲,通过描绘在这个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地亚家族百年的盛衰史,折射拉丁美洲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在读过的所有作品的开局中,我最喜欢这个精巧神奇的开场白,“若干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在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了巨大的悬疑。接着在以后几章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时间叙述:“若干年之后,面对行刑队,阿卡迪奥将回忆起,墨尔基阿德斯给他念了几页那本深奥著作时他惊奇得震惊的情景。”“若干年之后,当他在病塌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6月份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他踏进房去看头生儿子时的情景,读书笔记大全《百年孤独的读书笔记》。”

这些描述中,每一次都隐含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循环与回归,每段所描述的内容先后又互成对照、互成轮回与循环,因而,这里描写的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都带着浓厚的奇幻色彩。马尔克斯用他那冷静沉着的笔调描绘出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画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让我在悒郁中又带着一点点讶异,同他们热烈地交谈,慢慢感到幸运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怆和荒凉,在酷烈的悲剧力的撞击下,灵魂战栗不已。

如果把《百年孤独》比作是一部“魔幻交响曲”,那么开篇就是洪钟大吕,震聋发聩。吉普赛人的“文明”忽悠,就像是一场热带风暴,卷来了大量的枯枝败叶,裹挟着各种可疑的文化道具、被淘汰的科学器械,在这里倾销一空,马贡多被卷入漩涡之中,场面混乱、骚动而疯狂。

篇3:读书令我安静,不再恐惧孤独

世上大概真的没有什么比读书更便宜和有益的爱好了。偏偏是这种爱好在逐渐衰落,每年公布中国人平均读了几本书的调查数据,都觉得有点丢人。大概是世界变化得太快,大家都等不及,毕竟读书算是修身养性的事,对于眼下的事情几乎无用。

我读书最多的时间段是在大学,反正有大把的时光,那时候北大门外新开一家“风入松”书店,虽然位于地下,却是当时很新的开架售书模式,满架子新书透着美好的纸墨香气,买一个牛肉汉堡能在里面待上一天。

经常说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那间书店真的给了我那样的感受。在书架之间漫步,每看到书名新奇或包装好看的书就拿下来读,读完一本好书又能在它旁边找到它的相关书籍,是用实体书直接码出的参考书目录。

因为书店在地下室,读时不知外面是晴是雨,读完出来站在天光下,不知今夕何夕。

当时没想过为什么读书,只是觉得有趣,读着读着内心安静下来,不再恐惧孤独——我独处时经常会有恐惧孤独的感觉。

多年后我转行当作家,应该都是那段时间的阅读所赐。我在那些漫无边际的阅读中积累了很多关键词,研究了北欧和印度神话,涉猎了佛教和摩尼教的历史,还读完了全套的金庸和温瑞安。

我想世界对每个人都是一片黑暗,而阅读就像光明的树杈,照亮那些黑暗,每个主题和关键词都是一个新的芽苞,生机盎然。

带着读书这个爱好去了美国,又回了中国,再从上海到北京,其实生活颇有些颠沛流离,为此还出过一本叫《龙与少年游》的十年随笔集。很多时候旅行箱里就只有几件衣服半箱书,其实带着迁徙的书是经常更换的,但就是会带那么些,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到了新的出租房,经常是没有家具也没有床,就在地毯上把旅行箱打开,翻一本书出来读,一间空荡荡的屋子、自己和书籍就能构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

后来买了自己的房子,有了顶天立地的书架,选书去填充的时候又谨慎起来,总渴望着还会有更好的书来到书架上。

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江南推荐书目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苏菲的世界》是本很有趣的哲学入门书,对于潜在的哲学爱好者来说,这本小书会给你打开一扇哲学世界的门,我是从这本书开始阅读哲学类书籍的。

古罗马帝王之死

菲克•梅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篇4:欧洲八百年死亡笔记

例如这一次,我们将目光投向了13世纪以来的欧洲。之所以是欧洲,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原因在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欧洲经历过中世纪那场著名的黑死病的肆虐,也曾有过巴洛克式的大规模死亡仪式,宗教话语长期以来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自然哲学在欧洲诞生的同时提出了“明智”的死……死亡在欧洲就是这样被立体化和具体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和面临死亡时的各种反应构筑了这样一些片段,而也许这些片段也同样需要被这样描述。

1282年9月28日你在死人边上跳舞了吗?

今天不是一个好日子。还不到吃早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见了雷米那位大嗓门的兄弟高声宣布着他的死讯。他跑得气喘吁吁,但还是有足够的气力喊叫,把孩子们都惊醒了。后来听说天还没亮的时候,雷米的这位兄弟兰德斯,就眼泪汪汪地跑进了雷米的猪圈,对那些惊慌失措的牲畜说 “你们的主人死了。”雷米死去的时间是在兰德斯走进猪圈的三小时前。之所以等这么长时间,是为了避免被犬类听到,扑向雷米的灵魂,将其吞噬。兰德斯是专门被挑选出来的人,对这类事的程序十分熟练。有一天我的死讯也是会由他来宣布的假如他活得比我长久的话。

我们赶到的时候,看见他们正将雷米费力地从床上拾起,让他的双脚触地,呼唤他的洗礼名并猛烈摇晃他的身体。雷米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好笑,但谁也不敢笑。人们屏住呼吸,敬畏地看着。之后,他们开始清洗他,并将水一滴不剩地倒在门外。这样,雷米就是洁净的了。大家开始仔仔细细地用尸布包裹他。再然后,就一同等待着哭灵的妇女和教士们的到来。

雷米的死十分突然。昨天下午有人还看见过他,但很快他又小声地怀疑着,昨天看见的也许是假扮雷米的精灵。精灵以这种方式向他通报了雷米的死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也从小便受到这样的告诫:小心那些墙上的影子,尤其是没有头部的;如果有黄鼠狼穿过你面前的道路,你的死期就来了,听见母鸡或者黑山羊忽然像公鸡那样打鸣也是一个预兆;最可怕的是“马扎里”(至今我的噩梦中也经常出现他的影子),他们在睡梦中分身,个别或成群结队地在乡下漫游,他们寻找野猪,将它杀死,翻开牲畜的头,从中辨认在三天或一年后将死去的人的特征,他们也向别人宣布谁的身上有死神的影子。有人说,假如你没有遇见这些征兆,或者没有出现喃喃自语、开裂声、光线、敲门声、在马厩中说话的牲口,那你无论如何都会平安无事。而星期五烧水洗衣的女人是希望她的丈夫死去。有人也曾在圣马克之夜和万圣节时在公墓中看到未来死者的队伍。

总而言之,对待死神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像这个村子里大部分的死者一样,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死去。

现在,雷米裹着尸布静静的躺在房间中央,露出头部。说不定,他也能够看到此刻身边正在举行的仪式,两个男青年分别扮演死者和死者的朋友进行决斗,直到流血,以“雷米”死去而后复活作为结束。这期间教士们从门外走进来了,悄无声息的站在一旁观看着表演。他们是来对葬礼进行监督的,以避免死者在这群人不恰当的行为下无法远离,走上死者之路。我知道,就像去年老普吕姆死去的那天一样,他们将询问我们:你在死人身边跳舞了吗(据说一位大主教也曾经这样质问过几个农民)?你是否对尸体唱了魔鬼的歌7你是否恶作剧了?你是否吃了,喝了,从死中找到了快乐?

还有,当心那些日常举动!葬礼后仔细扫拢的灰土下葬时必须扔进墓穴:扔掉死者所有的食物、水、装奶的容器,因为灵魂可能藏在其中;注意遮盖镜子,关闭好门窗(至少三天)……也许只有虔诚而谨慎的教士们能记住这么多吧。对于我们来说,事情就简单得多了,比如现在,我的口袋里就装着一把盐呢。雷米的口袋里也有。这样,我们既保护了雷米,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唉,雷米,安息吧。

1350年5月27日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

据说已经三年了。我不知道是在哪里,又是什么时间开始,瘟疫袭击了我们。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但我知道,自从这种可怕的黑死病来到这里以后,时间就变得缓慢起来。

我认识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我记得他们中的第一个叫艾玛,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第二个’是她的母亲。而第三个多么讽刺啊,是给艾玛看病的医生,他是一个好人,艾玛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出现了疼痛和发烧的征兆,但他只以为是普通的淋巴发炎。从那时开始,葬礼就多了起来,从清晨到夜间,从家门口到远处的街上,随时随地都能听见令人心惊胆战的哀嚎。直到后来,人们连葬礼都顾不上了,街上的尸体还来不及掩埋就又多了几具新的。一些贫穷的垂死者也被丢弃在尸体的旁边,任由他们慢慢地死去。而听说土耳其人的办法是。向被他们围困的热那亚殖民地卡法投掷死于传染病的尸体。

我也慢慢地开始记不住哪些人死去,哪些人还活着了。自从瘟疫的消息传来,我就开始闭门不出,侧耳聆听着街上的动静。偶尔安静片刻,我便小心翼翼的打开窗,向街道看上两眼,又很快关闭。三年来,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传入我的耳朵的:我知道医生们始终对瘟疫无可奈何,人们传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逃亡(后来许多地方就是因此而封闭了港口,拒绝任何船只进入);有人说是犹太人传播了鼠疫,这个大阴谋起源于托莱多,目的是灭绝基督徒:一些男女和儿童为了逃避疾病,夜以继日地跳舞,跳到筋疲力尽为止:好人菲利普在听到年仅一岁的儿子的死讯后大哭道:“如果上帝喜欢我这样年轻就死去,我将感到幸福”:一些男女开始疯狂结婚,在仅有一个布帘子遮挡的窗内交媾;在教堂,一个男人冒险追赶戴孝的女人却并未遭到拒绝;教徒们公开处决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宣布她的死亡将为人们带来希望,后来又活埋了两个女仆:许多人加入了新成立的“鞭挞派”,其中一些在街上进行活动时当场倒地死去;一些人死去时没有被赦罪,教皇规定了请求免遭传染病的弥散也得不到实行;掘墓人把铲子背在肩上跳舞,高唱“死亡万岁”;人们在游行中将写有“鼠疫”二字的假人扔进河里淹死……

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加确定无误的事物。想起那些躲避着城外抛进来的尸体的热那亚人,我应该感到庆幸了。昨天传来消息,宫廷已经作出决定,设立检疫隔离区和检疫站,隔离可疑的病人听说是向意大利人学习的,他们早在两年以前就这么干了。

街上比以前安静了许多。因为那些房子都空了。有人传说这座城市消失了四分之三的居民,还有一些人正受到饥饿的困扰。所以那天,有人在街上念了一句比埃尔的诗,声音很低,但我还是听到了:“你成长,然后你吃饭/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然后你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正在变化,你看出来了吗?我知道大家都感觉到了,他们也都在变。今天……今天!因为试图阻止对一位罪犯施以车刑,一个年轻人杀死了一个刽子手!许多年以前,这多么难以想像。但我也知道,远在1757年,巴黎的公证人巴尔比埃就在他的日记中,对过分蓄意重复的杀人仪式进行了谴责,从一开始的司空见惯、无动于衷,逐渐演变为不快(例如夜晚吊死窃贼的做法),在他认为惩罚过分的时候甚至公开表示反对。而今天,那些喜爱看到杀人场面的大众中间,终于也出现了这样一位青年。

接近我们的死亡令人难以忍受,陌生人的死,甚至罪犯的死都令人不快。有人公开谈论过这样的观点,理性的光芒正在剥夺魔法的光环。实际上人们都在谈论死,人们还在活着的时候就仔细认真地选择坟地,提出对灵车和随从的要求,为灵魂安息设置弥撒基金和服务,对烛光会、隐修会、穷人和医院给予慈善赠资:教堂祭坛后部的装饰屏上,死神也被天使所代替,不再有受苦受难的炼狱场景,而是灵魂解脱后的快乐和兴奋;死者的墓志铭也不再理会罪孽、痛苦、人间的虚荣、对死的准备,吓人的话语让位给被“召唤”或召集的人具有的信心和平静:一些死人社团主动建造了死人屋,是死者下葬以前的居所,其中有的还有供暖管道,有系在死者两端的绳索,稍有动静就可引发铃响,通知看守;在医学院以公共卫生的名义提出建议的情况下,议会规定今后将在城外的郊区,而不是在教堂建立公墓,杜绝传染病的可能发生;文学作品开始涉及自杀这一话题,令死亡进一步被理想化了……这个时代,我们还有伏尔泰,有牛顿,有卢梭和歌德;医学科学院介入了延长人类寿命和传染病研究;人们开始怀疑来世,怀疑末日,怀疑灵魂和上帝;天文学家们有勇气对彗星和地震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头项的天空已经不再布满看不见的精灵和飞行怪兽,混在骑扫帚的女巫之中:一位公证人在记录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耶稣基督变小了,上帝之子消失了。

篇5: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在阅读前二十几页的时候,我对于它想表达的内容、人物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是深感疑惑的。并且一开始,我还错误地认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主角(前提是这本书中有所谓的主角存在),后来我才发现,乌尔苏拉应该才是主角(这个错误在摘抄的第一篇的点评中有体现),至少乌尔苏拉见证了大部分的家族繁衍。事实上,直到读完了整本书,我依然无法理清楚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我查阅了百度百科之后才发现讲述了七代人)。尤其是复杂的人物名字——甚至同一个名字被好几个不同辈分的人物使用,这导致人物之间更加错综复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重复用名,让我联想到“轮回”二字。好似魔咒一般,在这个家族中,只要有后辈被命名为哪个长辈的名字,他/她就一定继承了这位长辈的大部分性格,若非辈分不同,就会像那个人又活了一次一样。但是同样的,因为从长辈那里继承了名字和性格,最终结局也有异曲同工的感觉。这就像一个人不断地被杀死,又不断地被复活,即使他还是有改变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无足轻重的不同无法改变什么。那个孩子仍然无法逃离这个轮回。

马孔多的社会演变也可以算是小说的一条线。马孔多从一开始的原始的落后的小村庄,到许多人搬来后演变成小城镇,后来又因为政府和基督教的干涉逐渐失去朴素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它经历了独裁、战争、罢工等各种各样的考验。最终马孔多回归于落魄和荒芜,一如开始时那样。并且在它与外世界的接触中,还夹杂着不同辈分的人物的大同小异的爱情,这些令人感到有些荒谬的感情故事折射出马孔多这个城市所见证的“无奈”,或许这也成为马孔多“心甘情愿”地回归落魄的原因之一。

羊皮纸的秘密是我在看了百度上的解析之后才明白的,它可以向我解释为什么一开始它是空白的到最后却密密麻麻。羊皮纸上的内容算得上是一个家族七代人悲剧的开始,它也“不负众望”地终结了这个家族,但它也标志着一切从头开始,然后不断重复。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某一天某一个原本荒芜的地方也突然出现了一个家族,那个家族里有一张空白的羊皮卷,但是一直以来从未有家族中的人能将它解读出来,当家族最后的成员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羊皮卷的秘密时,这个家族连带着一起存在的痕迹都消失了。

篇6: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第一遍,我被其天马行空怪诞离奇又顺理成章妙不可言的表述方式吸引。当时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内涵太丰富,而以我的智商,未必能领略其中一二。我在顶礼膜拜中迫不及待地看完这本书,对其中重复使用的N个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人名,以及错综离奇的人物关系也无暇梳理清楚。就如同堕入一见钟情的情人的情网,被其富有独特气质和魅力的外表,蕴含太多灼见的思想吸引,难以掩饰倾慕之情,急于了解关于他更多的东西。同时,受书中人物无望的孤独气质影响,我的心仿佛也逐渐冷却冻结。

第二遍,由于是紧接着看的,我依然处于热恋状态,在我亲自赋予情人的闪耀光环中,在其幻景环生、深邃宽广的怀抱中,我又一次忘情畅游,洞察人间细微、领略世间万象。而心中那份孤独,更加冰冷坚硬 。

第三遍,还是紧接着看的,但由于见惯和了解的深入,情人头顶的光环已不那么耀眼夺目,热切的心情也逐渐恢复冷静,我才可以按照自己理解能力的节奏沥清人物的名字和关系,才可以用心领悟作者每一个表象后隐喻的事实。此时,心中冻结成块的孤独,已到了我不愿容忍的地步。

不得不承认,《百年孤独》非同寻常的表现艺术,就像梵高压抑迷乱的画作,巴赫深沉悲壮的乐曲那样,具有摄人魂魄的力量,它能巧妙地拨通读者大脑中前所未有的神经元连接,令你同作者感同身受,欲罢不能地随着作者的牵引穿越百年沧桑,阅尽马孔多那个特定时空里,个人情欲的巅峰和心灵的谷底,家族注定的兴旺和无望的衰落,社会暂时的繁荣和实质的倒退,最终看透世相,沦陷于孤独。对于我来说,这种孤独让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就象一截死去的木头、一块冷漠的冰块或一坨坚硬的钢铁,可以刀枪不入但失去了女人柔情似水却具有渗透化解以柔克刚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幸福感和优越感。这不是我喜欢的状态。岁月的磨砺虽然也给了我的小心脏一个坚硬的外壳,但只是为了呵护内里的柔软、温暖。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比马尔克斯有智慧有想法的不乏其人,但能把这些智慧和想法表达出来,让人们喜欢看,能打动人、震撼人,甚至对读者产生更久远实质的影响,需要的是表达的艺术,而马尔克斯恰恰掌握了这门艺术。

若要深入挖掘这本书的在表达方面的艺术,那我不知还得看多少遍,而且得写成一本书而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敷衍。这里先从大的方面分享几点我对这本书表达艺术的粗浅认识。

1、场景

这里先谈一谈我对梦的认识,以为我表达对这本书魔幻般场景描写的看法作为铺垫。虽然我对梦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但我看过有关梦的科普知识,翻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及了解过其它关于梦的零零碎碎道听途说。我也有将以上知识融合后为自己解梦的经验。()以我的认识,梦是人的身体状况、周围环境、所思所想、亲身经历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在潜意识里的反映。

看到马尔克斯魔幻化的场景描述,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马孔多寻找与新兴发明连接的捷径时,经过的那片天地间一片永恒的幽暗、开辟出来的道路转瞬被新生植物再次封闭的着魔之地;费尔南达生活的那个阴风惨惨、三十二个钟楼的丧钟齐鸣、经年累月每天午休传来的刻板消沉的钢琴曲、墓园长砖铺地的深宅;老年庇拉尔・特尔内拉开的饲养草鹭、鳄鱼、响尾蛇等动物,弥漫着混沌初开气息的“万牲妓院”……令人不可思议又觉顺理成章,不同于现实社会又源于现实生活,其象征意义同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映射得如此完美,与梦境同出一辙。我不禁惊叹作者简直是一个通灵的人,一个造梦者。在作者营造的一个个梦境中,我们的潜意识或者说第六感积极调动起来,感受我们白日生活不曾有过的感受,深入作者思想的深处。

2、人物

马尔克斯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甚至可以说极端、夸张。比如,对科学痴迷到不惜灼伤身体、烧毁房屋最后发疯被捆于栗树上至死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超然脱俗到一切随性、不喜欢穿衣服、不谙人情世故、最后飞升上天,美得令男人看一眼便堕入情网不可自拔、浑身散发着令男人致命的诱人体香而自己浑然不觉的美人儿蕾梅黛丝;未出生时就在腹中哭泣,发动过32场起义,冷酷到对任何人没有感情,最后靠重复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的的奥雷利亚诺上校……艺术总是高于生活的,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是作者对众生百态洞悉后的提炼。

3、基调

这本书描写的无疑是一场场悲剧。比如充满活力的乌尔苏拉老去后无力挽回的家庭衰败;感情强烈、勇于反叛的丽贝卡自丈夫死于枪杀后将自己囚禁于家里孤独至死;寄托家庭重望的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成为教皇,却被曾经一起玩乐的伙伴溺死于水池;书中最纯净完美的一抹亮色小蕾梅黛丝,怀着一对双胞胎死于投错杯的鸦片酊;革命轰轰烈烈却无任何意义;科学被遗忘;宗教表面上的庄严实质上的荒诞;几千名被镇压杀害的香蕉园工人随着漫长的雨季和政府掩盖真相的宣传被人们遗忘;随着羊皮卷谜底的揭晓,延续百年历经风雨变迁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的家族被飓风卷走,永远不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隐喻了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用悲剧的方式表达更具震撼力,更发人深省。

4、其它细节

这本书可以说从头到尾,字字玑珠,语言风格我前所未见,有时候甚至搞不清楚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但即使这样都觉得很好很自然,比我所看过的其他任何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人心。举一个例子:“有这位勇士的陪伴时间流逝得飞快,它的名字带有怀旧色彩,他的手指移动棋子时的轻微颤抖不易察觉”。

这本书描写的不是表面人们看到的或人们宁愿认为的现象,而表现的是最原始、真实的人性。比如阿玛兰妲表面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温柔端庄、负疚自责的处女,而在背地里却在后辈身上寻求有不伦之嫌的慰藉。

这本书处处藏匿着作者洞悉世相的智慧闪光。比如:和奥雷利亚诺比吃的“母象”总结的进食技巧:不是靠人为的刺激而是拥有精神的绝对平静;老年失明的乌尔苏拉依靠自己补偿性发达起来的其它感官,及凭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培养起来的直觉,比眼睛看得见时更能抓住本质,明察秋毫……

这本书是马尔克斯40岁时完成的,马尔克斯关于《百年孤独》的写作意图叙述为 “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从书中可以看出马尔克斯的童年应该经历了很多不幸,这些不幸刺激着一个天生的文学家敏感而富有洞察力的心灵,随着岁月的增长不但没有淡去,而是时常在梦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并且随着作者对人类社会和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轮廓更加清晰。前面说过,这本书内涵太丰富。首先我领悟有限,其次在一篇文章里不可能尽书,暂且分享如是。

最后再提一句,以作为我对看这本书入戏太深而引起孤独心境的一个交代。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特有的气质,每个人最好寻找适合自己的精神归宿。书中的羊皮卷预言了布恩地亚家族的灭亡,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谁能预言得了,也许是理论物理揭示宇宙起源那一刻,那一刻又何时能够到来。也许我们的生活的星球终将毁灭,但史蒂芬.霍金说了我们要抬头望星球,不能光低头看脚下。只要悲观存在,乐观就不会死亡。

篇7:《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里奥雷连诺上校晚年不停地做金鱼。金鱼一共十六条。他每天都做两条,达到二十五条时,他又拿它们在坩埚里熔化,重新开始。阿玛兰塔的晚年是在缝制殓衣中生活的。她白天缝,晚上拆,直到死。

乌苏娜瞎了之后发现:当其他的人在房子里漫不经心地来来去去时,乌苏娜就凭自己剩下的四种感官注意别人的活动,使得谁也不会突然撞着她;很快她就发现,而家里的每个人却没觉察到。他们每天走的都是同样的路,重复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时匆几乎说同样的话。这个家庭里发生了无数巧合的重复,就连爱上姑妈这种事情也隔了两代人之后重复发生了。重复,几乎是每个人生命里最大的一件事。起床、洗漱、上学、上班、回家、吃饭、睡觉……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过日子。如果你仔细回顾,会猛然发现你几个礼拜、几个月几乎都是这样的日子,毫无特色。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

有时候我在想,平淡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年轻的时候谁都想热烈澎湃的生活。但那也累。过上几年就吃不消,想要安定。可一旦安定了,冷寂了,日子开始重复了,又倍感无聊。无聊得可怕。可怕到精神空虚,坐吃等死。

篇8: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9:《孤独之旅》备课与教学笔记

此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包括舒婷、曹文轩、梁衡、赵丽宏、王充闾、刘慈欣、杜卫东等在内的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参会。他们的作品都曾入选过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或配套读物,有些已经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2012年6月份,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老师打电话来,请我在此次活动中讲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这是从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课文,篇幅很长,约4000字。

暑假中,在一个陌生的小县,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代表人教社,甚至代表中学语文界,讲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的作品,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听课,然后他还要评课;讲课时还要面对许多到会作家的睽睽众目,特别是还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赵丽宏先生在场,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到会;且我又将是第一个登台讲课——这个压力,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开始研读课文,开始收集资料,开始了我的极为精细、深入的备课历程。

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说门》、《青铜葵花》、《根鸟》、《红瓦》、《天瓢》等。

我阅读了关于欣赏曹文轩作品的大量学术文献:《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艺术》、《论风景描写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作用》、《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流浪情结》、《论曹文轩小说中的自然主题》、《浅论曹文轩小说的画面描写艺术》……

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如曹文轩的经典语录: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离开风景,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炼。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候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审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来得到一点熏染,使我们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真正的男子汉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关于曹文轩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论述:

水意象:曹文轩小说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较安静的。这个平原水乡的背景似乎给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优美而非壮美。

阳光意象:在作者笔下阳光意象也多次出现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种调节和控制作用。没有光,就没有颜色的变化。总之,阳光的在场,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纯净。

花草树木意象:一幅优美秀丽的风景画缺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而如此的花草树木仿佛是风景的“精神”,它们是生长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生命。当读者触目皆是滔滔流动的河水,纯净幽雅的阳光,葱笼鲜活的花草树木,感受主要是对自然的礼赞、感动。

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的描写,为作品形成优美、明净、清丽的意境奠定了基调,但通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作品的字里行间处有时会渗透一种忧伤。感觉是沉重的。

如有关文献中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作者塑造了许多面对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头的人物形象。写了困境中奋斗的精神,写了在患难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心灵境界。

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

他的众多文本中虽然有苦难有悲剧感,但悲悯与忧郁、忧伤是有节制的。

理性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小说真正感动人的精神力量。这种情调感染到环境描写的效果,那就是读者在分享人物艰难奋斗之后的喜悦时,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文字中的风景,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后,发现世界更美丽了。

《草房子》中蒋一轮和恋人错过了,在现实的无奈中,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无奈的,作者却写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满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这使读者明显感受到了风景对于人的抚慰意义。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这是作者在创作情感上倾向于古典美学精神的表现,是曹文轩先生小说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我编写了课文的“细读指南”:

《孤独之旅》:文学的美感,内容的美感,章法的美感,手法的美感。

从小说技法的审美来看,有如下方面的表达技法需要欣赏。

第一类:背景设置(环境描写)、场景安排(环境描写)、视角运用、情节设置。

第二类:悬念、伏笔、照应、线索。

第三类:文中波澜、情景渲染、衬托或映衬、穿插手法、情节节奏、内容详略。

第四类:象征——“鸭”的描写的线索作用与象征意义。

第五类:诗意小段的叙述方式、画面描绘的精彩笔墨。

第六类:提炼作品中写“孤独”的技法。

细读并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语言卡片:字形,字音,雅词,精美的叠词句,准确运用动词的句子,自然环境描写句。

句段品味:10处。

课文赏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专题欣赏:短文一篇课文中“鸭”的描写课文辑录一则。

很有意思的是课文中“鸭”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里写的是:离开了家乡,出发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这里写的是:远行,到了辽阔而陌生的地方,点示故事的场景。)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写的是:流浪的感觉,显现“孤独”。)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这里写是的:时间在流逝,随遇而安。)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这里写的是:经受磨难之后的宁静。)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这里写的是:鸭们,杜小康,长大了,成熟了。“鸭”的线索,贯串全文。)

我写下了我的“备课日记”:

从8月7日起,我就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

8月7日:下载资料,在网上看电影《红房子》。写出给人教社的教学简案。

8月8日:研读教材,听我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

课型:小说阅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文意把握,片段细读

创意说明:本课为长篇小说的节选,近4000字的篇幅,如果单单朗读一遍,也大约需要18分钟,难以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运用“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技法,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片段细读,深入课文,品析人物,赏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妙处。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比较雅致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研读活动。

8月9日: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阅读论文资料,做阅读笔记。

结合本课教学而言,曹文轩的两句话最重要:

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审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来得到一点熏染,使我们的这种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这两句话给我以启示:这个课的教学创意一定要以简驭繁,设计活动,直击根本。

在文献资料阅读的收获方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深层次地读懂文字中的风景,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

这句话启示了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的切入口。

我想,《孤独之旅》的教学创意还可以是:

引导学生感受苦难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8月10日,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铺垫与交代要到位,要多用几张PPT进行背景解说,包括杜小康当时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要说清楚。

第一个环节即“文意把握”的教学很难设计,可以有如下方法:

(1)一句话概说课文:《孤独之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一句话概说人物:杜小康是这样一个孩子

(3)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4)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以上4种方法中,适合于在九江市的一个镇上运用的,可能是一、二两种。可能是第一种方法为最好。

第二个环节即“选点精读”的教学,也有几种视点很集中的教法:

(1)切入到描写“暴风雨”的部分,进行文学欣赏。

(2)切入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这个点,进行文学欣赏。

(3)切入到几个“微型话题”之中,进行文学欣赏。

以上三种方法之中,从教材处理深入、到位的角度来看,可能还是第一种最为稳妥。它可以组织起角度丰富的学生训练活动。

8月10日,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

这真是一本好书。

做了不少的摘记。

8月10日,第三件事:下载了曹文轩的一些经典语录。

8月11日: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的PPT。

清晨7点基本上完成。

全课分为两个教学步骤:文意把握,专题赏析。

专题赏析的内容是:《孤独之旅》中“风景描写”的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初中的“专题”欣赏课。

8月12日:

人教社胡晓老师来短信说,学生只能是七年级将要升到八年级的学生,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让新的九年级的学生来上课。

说九江的教研员在外地,目前无法解决“新的九年级学生”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新八年级方便易行而又能够表现出深度的教学方案。

8月15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修改教学设计及PPT。

8月16日:

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这是为新八上的学生准备的方案。

环节一:文意把握,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环节二:片段赏析,重点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话题:赏析景物描写片段,分析它好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接着,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节训练;评说人物训练;品词论句训练。

可以说,此时的教学设计,已经非常稳妥,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2012年8月1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点半,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舒婷,赵丽宏,王宏甲、叶廷芳等,还有巢宗祺先生,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上午的活动是两个讲座。

巢宗祺 《新课标的修订与解读》,曹文轩 《文学意义的阐释》。

中午1点35,星子县的30位学生到达会场,就坐,静静读书;我静立一旁,对学生不鼓励、不交代、不要求。

两点过5分,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

课的推进顺利。

第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深深地引入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字的含义。

第二个教学活动继续深入:概说“孤独之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化:课文写景状物精彩片段赏析。

精读的就是下面的片段,它至少有8个方面的美点: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每个活动都有小结,都有学生的课堂阅读笔记。

课中三次穿插曹文轩语录,形成美妙的节奏。

这个课大约上了52分钟。

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专心听课。

王君的课上完之后,我说课,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说非常同意我的教学处理,颇带感慨地说我对他有透彻的了解。

会议进行到了下午6点。

下午的活动,因为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

大家说,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

这是人教社60年来第一次举办的语文教师作家同行的活动。

这一天,我讲了《孤独之旅》,它是我的第164个新课。

一个在压力极大的场面下首讲的一个新课。

早上6点起床,中午没有休息,晚上接待、说话,接着去温泉,直到晚上11点回来。

这一天,18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君的课讲完,是我的说课。我在说到下面内容时,曹文轩点头赞许:

《孤独之旅》长文短教的第二个突破点,应该定位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又和第一个突破点中的鸭群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样的选点不突兀,是一种有层次,有节奏的推进。老师可以这样引入:让我们在对鸭群描写的基础上来欣赏课文的一个重要片段吧:暴风雨之夜。

这一段里的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一天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了,河水也黑了,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地方一朗读,感觉就出来了。反复强调“黑”,为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渲染,是为后面人物的困难和成长作铺垫。

《孤独之旅》小说高潮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好看,老师随便抓一抓,都能找到与主题相符的素材,能表现人物成长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就是耐人寻味的。杜小康醒来的时候“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接下来想哭了又没有哭这个细节也值得品味:“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一个“也”字,能不能品出含义?也是可以的。

……

我的说课完毕,曹文轩走上讲台,评点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

他评课时比较激动,大约激情地讲了20分钟。从评课讲到了教学,讲到了文学,我的录音笔开着,录下了他的讲话。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也没有什么照应,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那么的准确,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刚才跟余老师说,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儒雅、淡定,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地赞赏。我想,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这样的赞美字词去评价讲公开课的老师。因为我一年要听十堂到二十堂的语文公开课,由于我常常去学校,学校就安排一个节目——让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

那么,他教学的方法,我感兴趣的,是他的细读,我特别喜欢听那种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因为,在我看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一个字,一个词,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你总要去仔细地琢磨那个词,你才能发现那个词后面藏着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解读那个“旅”字,理解这个“旅”字本身在整个作品中的意思,理解这个字后面的东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是非常简单的。其实他每一部小说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只是去琢磨一个词,或者是两个词。比如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整部小说其实就写的那个字“轻”。《不朽》整个小说就是写得那个词“不朽”。注意我们在听语文课时,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对字词特别生动的解读,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才出来的一个字,才能出来的那个词。语文课上那样一种咬文嚼字的讲法,其实我非常地欣赏。

……

上一篇:避免买卖合同风险,应注意哪些事项下一篇:小学英语单词识记教学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