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队组分工

2024-08-02

煤矿机电队组分工(精选3篇)

篇1:煤矿机电队组分工

考 勤 制 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的考勤管理,达到考勤规范化和标准化, 确保考勤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考勤制度。

1、队所有人员实行统一挂本考勤制度,参加班前会挂本考勤记工,下班后在调度室亲自取本,所有在岗职工必须亲取、挂自己的考勤本,不准代挂、代取。如发现代取、挂本者,将对其各处罚100元,屡教不改者和藐视制度、不遵守制度者,开除处理。

2、对请假人员,必须提前写请假条,按请假程序批示假条,假条一经批示将按请假考勤,请假一天者,可找专业队长请假签字;三天以内者,行政队长签字;三天以上必须经行政队长同意、矿长审批,假条方可生效,逾期不回者,视为旷工处理。

3、队所有人员要爱护会议室公共财产,如发现有人故意破坏,扰乱考勤秩序,将对其停止工作。

4、在班前会和班后会期间不准在会议室大声喧哗、吵闹,不准乱吃东西,乱扔果皮、纸屑,不准吸烟,各自保持好各自座位区域的卫生情况,如发现有不遵守者一次将对其处罚50元,再次违反将直接停止工作。

5、特殊保勤期间执行保勤规定。

6、作业单必须当天签字(盖章),签写当天工作量,当天专业队长签字后,作业单生效,禁止代签、补签。

7、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施行。

篇2:煤矿机电队组分工

我院是1所煤矿基层医院, 承担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工伤救护任务。在抢救工伤中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要求有规范的急救流程和合理的管理制度, 还要有1个高效的救护团队。由于以往的抢救中护士不能合理分工, 职责不够明确, 出现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和发生冲撞现象, 既增加了护士体力消耗, 又不利于抢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我科在急救配合中采用护士定位分工,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抢救煤矿工伤60例, 均为男性;年龄22岁~58岁, 平均48岁;颅脑损伤为主10例, 胸部挤压伤为主8例, 脊柱损伤为主15例, 颌面损伤5例, 骨盆、四肢骨折22例。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的31例为对照组, 2010年7月—2011年12月的29例为观察组,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抢救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人病情和需要, 护士实施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护士定位分工配合医生抢救。①3人定位法:是最理想的人力资源搭配, 3名护士分别站在病人头部 (头位护士) 、体侧 (腰位护士) 、及足位 (足位护士) 负责抢救。头位护士为抢救的核心指挥者, 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担任, 负责抢救的现场指挥;负责气道管理:吸氧、吸痰、使用简易呼吸器、配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接呼吸机行辅助通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协助医生告知病人家属抢救的进展。腰位护士为抢救的主要操作者, 由中年资护士担任;循环支持: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电除颤;迅速建立静脉液路, 抽血、配血输血、执行口头医嘱, 配合医生做好各项穿刺检查。足位护士为抢救的联络者, 由低年资护士承担, 负责生命体征的记录、用药记录、抢救记录;负责抢救室的环境管理, 如关抢救室门, 请家属回避;撤去与抢救无关的物品, 保证抢救空间;清理抢救过程中的污物。协助头位、腰位护士的工作。②2人定位法:如果客观上只有2名护士配合, 则1名站头位, 另1名站侧位, 足位护士职责由头位护士兼顾。③1人定位法:只有1名护士抢救, 护士灵活应变, 先处理致命的情况, 待人员到达后再进行分工。注意事项:抢救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病情适时合理调整抢救重心, 如为呼吸系统疾病, 头位护士技术力量要强, 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循环系统疾病, 腰位护士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同时要互相协作, 当其他站位护士出现操作难题时, 有能力的护士要及时补位重新定位。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医生对护士、企业对医院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有效抢救、完成伤情评估、静脉通路建立、气道建立时间。

2 结果

3 讨论

3.1 定位分工缩短了有效抢救时间

煤矿工人受伤原因比较复杂, 往往为多发伤, 病情变化突然、紧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第一手资料, 如意识、生命体征、面色、表情、受伤情况等, 为医生判断伤情提供依据;抢救治疗措施较多, 需要立即同时实施。护士按定位分工站位抢救, 位置职责明确, 可以很快提供病人的客观资料, 使病人伤情得以迅速、准确地判断, 及时落实各种抢救措施和操作。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既减少人员浪费, 也避免了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和发生冲撞现象, 缩短了抢救时间, 对降低病死率及进一步针对性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3.2 观察病情和记录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护士各司其职, 观察病情有了重点, 也更为仔细, 使病情信息收集迅速及时准确, 能够有专人及时记录在册, 及时反馈给医生。以往抢救病人因为大家忙于操作, 经常是事后补记, 难免会出现不准确和遗漏现象, 病情发现不够及时, 使医生未能结合病人客观体征整体考虑以及进行预见性治疗、护理等。运用定位分工可有效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3.3 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

护士职责相对固定, 急救护理专职化使护士对抢救工作有了责任感和整体感, 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 如腰位护士重点学习培训心电监护、心电除颤、心电图、静脉输液的熟练度等;头位护士重点学习如何畅通气道、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这样各专业操作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抢救中从而增加了成就感。

3.4 提高了医生对护士、企业对医院的满意度

合理分工定位、急救护理专职化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抢救中因“急”而产生的忙乱无序和效率低的情况, 急救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护士在正确执行医嘱前提下, 观察病情更准确, 各种抢救措施也能及时准确实施, 护士抢救过程程序清晰、职责明确, 能很好发挥其技能, 使抢救工作既有分工, 又密切配合, 既体现急救工作的整体性, 还增加了医患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提高了医生对护士、企业对医院的满意度。

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壮大, 煤矿医院的伤工救护任务会日益严峻, 尤其是多发伤病人伤情变化快、伤情严重、复杂、休克及病死率高。只有应用科学规范的救治程序,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死率和伤残率, 真正为煤炭生产保驾护航。定位分工使抢救过程井然有序、职责明确, 使护士有了责任感和整体感, 既节省了时间, 还避免了人员浪费, 增加了医护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 能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从而保证抢救成功率, 减少了并发症和伤残率。

参考文献

[1]梅申聪, 李清.定位抢救在严重多发伤病人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36 (17) :65-66.

[2]孟庆玲.护士定位法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04, 6 (3) :176-177.

[3]柴湘平, 吴祖林.抢救人员分工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8 (18) :504.

篇3:煤矿机电队组分工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 事故 预防

中图分类号:TD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81-01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给煤矿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它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害,制约煤矿生产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等更为严重的事故。故而,为了避免由机电事故导致的灾难给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造成痛苦,也为了避免矿井和矿区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分析并总结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的建议和对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 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机电设备相对陈旧、老化

煤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煤矿设备进行巨大的投入,因为设备只有成套购买才能彼此契合、正常运转,并且不同套别之间还要彼此配套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故而,企业需要一次性地投入巨大的资金来满足设备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很难满足,无论是国企或私企,鲜少有企业能够在设备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这就导致了很多煤矿设备的更新速度都比较缓慢,一些陈旧老化的设备仍运转在生产第一线上。除此之外,煤炭设备制造行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有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目前的煤炭设备制造业在工艺设计、科学技术、加工制造、检测手段及原材料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还比较弱,再加上所涉电子、材料、液压与机械零配件的行业能力还不能很好的匹配等原因,都导致了煤炭行业的整体装备处在相对落后水平,并为平时的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目前,一些正规煤矿多半采用运输机、采煤机、支架和掘进机等先进的采掘设备进行生产,处于自机械化至自动化的迈进阶段,不过,长期运行和操作失误等难免会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此时,就需要企业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修。不过,由于设备本身陈旧,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还达不到要求标准等原因,设备维护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做到标准而规范的月检和年检,多半是哪里坏了就修哪里。统计数据表明,75%左右的机电设备发生事故都是操作失于规范及检修工作不到位共同造成的。

1.3 设备造型、配件规格、配件质量问题

我国的煤矿设备存在品种少、质量差、水平低的劣势,尤其是一些高新的技术产品与机械基础产品,都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而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在选型方面对配套性的要求很高,实际操作环节中,设备与地质、管理、运输等方面不匹配的情况较多。此外,在配件规格方面,煤炭设备制造企业的结构散而小,配件尺寸、材料、性能及规格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配件基本无法彼此匹配,或多或少都在配件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很多小厂家出于利益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这些都造成了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和检修。

2 预防煤矿发生机电事故的对策

2.1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煤矿需要制定一个稳妥而可行的设备管理规章及制度,制度约束内容需要涉及下井检验防爆设备、定期检查机电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管理等方面。比如,可规定:电气设备下井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和“防爆合格标志”签发下井合格证[1]。同时,还要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责任、机电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保养和维修、现场管理、采购、验收制度等进行统一规定。其次,要注意落实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彼此结合的原则。一定要做到设备是谁使用就由谁进行管理和维护,一些关键的设备还要落实到人头。设备的管理者需要参加岗位培训后才能进行上机操作。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交接班的设备,操作人员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对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记录。最后,对于大型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程序也要进行进一步规范,需要对设备的安装、改造、修理和验收等环节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2.2 加強对机电设备的检修

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对于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防雷接地、供电保护与压风设备等要进行及时的检验,对于安全仪表要进行周期性的鉴定和标较,禁止使用没有按照规定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另外,还需要对混合提升系统进行一年一次的测定,对其他系统进行三年一次的测定。对立井升降和斜巷人车人员用的防坠器进行一年一次的脱钩实验,半年一次的不脱钩试验。对用于提升装置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进行标准检验,及时更换锈蚀、磨损和断丝超限的钢丝。安装新通风机时,要及时进行性能测定与试运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查,并按照规定实施性能测试。水管、水泵、闸阀与排水设备要在雨季前夕进行全面检修,做好联合排水实验工作,检测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实施,以便充分保障检测质量。

2.3 加强对员工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职工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应加强对职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机电设备使用者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对于设备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能够进行基本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强化职工综合素质的方式来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仅要建立一支先进的管理队伍,还要拥有一批先进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2]。对于在保护机电设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员等,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来鼓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购买、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进行加强重视,从细节着手,从规范出发,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保障企业安全、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顺.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33):91.

上一篇:读《最好的消息》有感下一篇: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