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2024-07-18

新媒体新闻真实性(精选6篇)

篇1: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作者:杨保军

摘要:

新兴媒介与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开启了一个新的新闻业时代――后新闻业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基本生成 , 新的传播主体结构已成事实 ;与此相应,对新闻与新闻传播具有生命意义的新闻真实领域产生了诸多的新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 :“有机真实”进入新的有机方式;“前瞻真实”成为新的真实类型;“整体真实”获得新的实现可能 ;“真实确证”面临新的方法困境。

一、“有机真实”进入新的有机方式

“有机真实”,是根据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与人民报刊“有机整体”思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由多元新闻生产、新闻传播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过程中国共产党同呈现、塑造、建构出的新闻真实。提出这一新概念的目的在于说明,就现实人类新闻活动来看,新闻真实越来越表现为一种过程真实,特别是越来越表现为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再现、塑造的真实。也就是说,新闻真实是各种传播主体有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新闻认知过程,也是这种认知的结果表现。而且,在当今新媒介环境条件下,这种有机作用、有机统一,与以往任何一个传媒时代相比,都显示出了新的特征。

当前“公民新闻”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的整体图景,也改变了新闻真实的呈现与实现方式。这意味着,新闻真实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机真实”,越来越成为多元新闻传播主体(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新闻职业、非民众个体的`其他组织或群体传播主体)共建的“有机真实”;新闻真实不再是某一种眼光中看到的真实,而是多元眼光中“对话”“协商”的真实,是“我们”共同认知、共同反映、共同呈现新闻事实的真实,是“我们”以主体间关系有机作用、有机影响、有机统一而达到一致的“有机真实”.当然 , 不管这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有机真实”有着怎样的面目,我们依然承认总有一个本体意义上的客观本真事实存在,它永远是新闻有机真实的本源。

二、“前瞻真实”成为新的新闻真实类型

我这里所说的“前瞻真实”,是指对未来“可能真实”的一种预测或估计,但这样的预测或估计基于当下的基本事实,可以说是对当下事实特别是对“隐在”的或“潜在”的苗头、因素等未来演变发展可能趋势的描述与预判。

在“大数据”及“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下,新闻报道依据的是“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甚至是特定条件下的“全”数据。依据当下新闻事实所体现或表征出来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与过滤,形成或建构预测未来事实趋势、走向的前瞻性新闻报道不仅成为可能,也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这就使得“前瞻真实”研究成为必要且重要的问题。

三、“整体真实”获得新的实现可能

第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介形式的不断产生与广泛运用,已经造就了媒介社会化的基本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新闻业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结构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个“共享”新闻资源、“共产”新闻文本、“共绘”新闻图景的“共同主体”时代。第二,更具体也更深入地看,正是人类整体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报道技术、报道方法的支持,使整体真实的实现可能性得以增强。尽管整体真实或宏观真实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有了得以实现的更大可能,但新闻真实论所说的“整体真实”,仍然是新闻真实意义上的真实,即原则上仍然是“新闻范围内的真实”,“新闻认识层面的真实”,“具有新闻特征的真实”,并不是一定领域、一定社会方方面面的、事无巨细的真实。

四、“真实确证”面临新的方法困境

依赖新兴媒介形态、样式的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特别是民众传播主体(通常称为公民新闻传播主体),通过他们的新闻发现、新闻传播,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尤其是那些有争议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报道中,常常生成比较激烈的新闻竞争场面,从而形成一种传统新闻业时代不可想象的互相置疑、互清互证新闻真实性的场景;毫无疑问,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新闻真实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大众对相关事实真相的认知与把握。但这谈何容易,把辨别真实性的责任“推卸”在民众身上,尽管在如今的媒介化社会里,有一定的理据,但现实中的大众大多对此无能为力,因而这并不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但困难在于,人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便是困境。

★ 新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

★ 新环境工作心得体会

★ 北美新托福网考经验谈:注重技巧能力和速度

★ 开学新计划

★ 新学期新计划

★ 新校园新环境初中作文

篇2: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很荣幸,我被派往新疆电力公司外联部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在学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外联部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外联部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中,首先是跟着张老师学习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的第一天,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传统媒体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消息和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每天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作业,我们学会了新闻的选稿、编辑、和简单的写作。并开始日常工作,在这几次的工作中,我感觉我学到了一些更真实的道理,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却从未引起心灵撞击的写作道理。对于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里是一个完全锻炼自己的平台。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全看自己怎么对待。老师就在眼前,学或者不学,老师就就在那里。半个月的时间,能学到什么,不看工作种类、工作任务、工作量,看的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的想法,往哪方面努力。积极主动从来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行动起来才是真!真正的行动靠自觉、靠信念。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并进的人”。

对于新闻我有了几下几点认识 1真实性

人无信而不立,新闻媒体是为大家服务的,只有反应事物的真实性,才有其价值,人们才能从其得到有价值的东西,2、思想性 挖掘新闻的价值,之所以为新闻,大家来看,是因为它有价值。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关于会议新闻

篇3: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把关,新闻真实性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信息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微信、微博、各种APP等软件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传播噪音,影响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因此,重提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的关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课题。

1“把关”与新闻真实性

学者维斯特利和麦克莱恩认为,“把关”在本质上就是新闻判断。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形形色色的社会事件通过层层“把关”才能变成“新闻”传播给受众,因此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把关”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长期以来,媒介组织一直扮演着新闻“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媒介组织的“把关”作用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之间并无矛盾,正确的“把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实现;同时,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对媒介组织的“把关”作用提出新的要求。

何为新闻的真实性?郑保卫教授的观点是:具体事实要真实准确;概括事实要真实客观;局部具体真实要与整体本质真实相一致。从这个概念上看,通过媒介组织的“把关”实现的新闻真实,不仅达到在新闻内容层面真实,而且渗透到过程性真实、本质真实、整体真实等各个方面。媒介组织的“把关”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环节、有体系、有组织的过程新闻采集阶段,记者通常会亲临新闻现场获取一手采访资料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新闻加工阶段,各栏目编辑会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导向的要求,对记者的稿件进行主题、思想的把关;同时,通过对内容本身的把关,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准确,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可以认定,“把关”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保证新闻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并不能等同于事实真相。如果一个事件能够通过“把关”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事实真相,我们就可以说在“把关”过程中遵循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有时候,从媒体呈现出的社会现实,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感知的现实并不总是吻合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的,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取舍的过程中导致的新闻失实现象并不是因为新闻真实性与“把关”之间的矛盾所致,而是取舍不当造成的。

传统媒体“把关人”受到两方面压力:一是信源,因为信源透露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并试图去劝说公众与自己保持一致;二是新闻机构,雇主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新闻传播与生产过程。首先在信源方面,采访对象在记者面前,可能会感到不自然,因而“夸大或隐瞒些什么”,造成了新闻报道失实。后期编辑过程中,也会有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影响把关过程,甚至对新闻进行失实的加工。震惊中外的白人警察殴打黑人罗德尼·金案件就为新闻“把关”敲响警钟。KTLA电视台为追求收视率将原始录像进行过度剪辑,把罗德尼·金拒捕时向鲍威警官猛扑过来的画面减掉了,并将此视频卖给CNN、NBC等知名网站,导致失实视频大范围反复播放,而CNN总部在视频播出3个星期之后才得知真情。如果在二次传播过程中,CNN和NBC等网站做好把关,就不会产生黑人大暴乱和种族矛盾的激化。

2 网络技术发展催生新的“把关人”

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快,传统媒介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扩大业务,各大报纸、杂志都有了自己的电子版。特别是新浪微博、微信等诸多“自媒体”网络形式兴起后,为网民提供了发声平台,网民也成了“把关人”,为新闻的真实性提供监督,对媒介组织的把关提出新的要求。

借助互联网技术,产生了新的把关渠道——机械把关人。技术过滤减轻了人工把关的繁重工作量,同时具备对敏感词过滤功能,在传播过程中会自动过滤掉有悖法律、法规及政治宣传方针的词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部分社交网站实行的“实名制”,也是一种通过对用户真实身份的核实来进行把关的技术手段。例如,在新浪、搜狐和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中,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无法使用发言、转发功能,只能浏览。“实名制”从功能使用上对信息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相对降低了用户发布和传播不负责任言论的可能性,起到了“把关”的作用,使通过微博发表的言论尽可能真实可靠。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把关人”的把关行为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因而社会信息总量更加庞大,信息涉及内容也更加全面。在网络传播中,热门事件中,受众舆论可能对把关人造成压力,从而影响把关标准。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日趋健全,把关人理论也面临着调整。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更是文本的生产者,也就是说,受众也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因而使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把关模式被改写。

随着“把关”主体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我们重新审视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把关理论突出的特色不在于记者、编辑通过把关发挥过滤功能,而在于把关过程是一个传授双方的互动过程。把关的过程不仅是对信息进行处理控制的过程,更是信息的传输与接受过程。

3 网络技术削弱了把关对真实性的控制

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把关”主体,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把关”对新闻真实性的控制。首先,网络技术催生的“机械把关”的背后仍然是人——代表权力组织的人的主观意志。这种“把关”可能是对人民知情权的限制,需要谨慎对待。其次,网络媒体的信息源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息和一些网站自己拥有的记者、编辑所采编的信息,还包括一级版主或普通网民所刊发的信息。如此庞大的信息增加了把关人的工作量,也对把关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新媒体环境中的把关活动中个人主观标准在网络信息筛选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主要体现为网民基于自身主观判断的随意性选择。如今,“把关人”的概念新媒体时代已逐渐模糊、淡化。虽然网络记者、网络编辑等人依旧行使“把关人”的权利,但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已经无法像在传统媒体中一样垄断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决定最终能够进入公众视线的信息数量和内容。

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依旧没有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把关标准,因而其“把关”不及传统媒体严格。此外,网络媒体的把关人落到了网站编辑和网民身上,他们的能力远远不能胜任“把关人”一职:编辑自身的把关能力不及传统媒体;网民个人对信息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其自身的把关能力相对差很多。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为例,这既是新闻事件的曝光平台,也是假新闻的滋生摇篮。一条新闻推出后,短时间就会收获大量阅读与转发,基本没有几个人去考察新闻的真实,造成了一些失实的社会舆论的散布,这实为一种“把关”缺失。

把关既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媒介公信力和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使传统的“把关”标准受到挑战,甚至趋于市场化,使网络媒体产生公信力危机。因而,网络媒体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并借鉴传统媒体的“把关”体系,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把关”规范,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4: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闻真实;科学发展;社会转型;新媒体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44-03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社会也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样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特殊历史时期,新技术带来的交往革命,改变了媒介形态、改变了人的信息接触习惯及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新闻传播的实践超越了专业新闻工作领域的范畴,向每一个普通的公众扩散。随着社会参与意识的建立,公众对新闻的认识和需要均不同于过往。中国传媒业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闻机构的传统生产模式正在经受一次新环境下适应性生存的考验和洗礼。在这样众多的宏观因素影响下,“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在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实践手段等等方面势必会受到多重维度影响。新闻真实是新闻学领域被反复论及的话题,其中不乏“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以及什么是“本质”等具体问题的争论,也不乏对于新闻真实的坚持错误理解导致的错误实践。在社会发展、环境变革和技术更新的复杂情势下,如何认识并做到真正的坚持新闻真实,整个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创新,都需要寻求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智慧。在更广泛的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临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社会环境中,回答什么是新闻真实、如何坚持新闻真实等问题所应依据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新闻传播与社会转型

社会的发展首先就表现在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反复的体现。在技术层面,信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使人所接触信息的数量级获得极大跃升,也使信息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扩大的交往将改变人的环境[1]。因此,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存在,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出来。

随着传媒业改革的推行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媒体结构经受了巨大冲击,无论是媒介内容构成还是组织机构经营方式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革新。与此同时,与媒体形态结构密切联系着的公众阅听习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迅速成为我国许多公众首选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更成为一个全新、便捷的表达渠道和交往手段。这一趋势随着新生一代的成长越发突出。在剧烈的变革中,总会有一些无法跳过的问题和困难会浮现出来。在传统媒体的表现方面,有学者研究指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报道,整体上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但也发生了价值迷失现象,主要表现有新闻腐败、虚假报道、低俗之风等等[2]。实际上,传统媒体的管理尚有经验可循、有一定的法规可依,而新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正在推广的三网互联等形态的信息传播管理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条文来寻求参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新闻传播模式的剧变能够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一个适应当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闻传播模式,能够维系并强化社会的共同信仰,能够形塑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目标的广泛认同,能够丰富公众的精神生活,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改革的深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反,如果新闻传播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但会在社会精神交往层面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更可能激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误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阻滞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认识和实践中,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清新媒体环境下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自身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科和行业健康发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这一宏大思想,坚持新闻理想这一纯真信念,需要看清坚持新闻真实这一现实切口。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新闻真实需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

自大众化报刊产生、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以来,新闻的使命和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向公众传递信息,新闻成为个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我国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时普及了互联网,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新媒体环境下,无论传送的渠道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新闻本身在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中更加重要起来。新闻与人的关系日益密切,决定了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须以受众为中心,高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5]。正是由于新闻以人为本的核心本質以及对应的功能特性,决定了新闻应具备一个基本品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行业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守和维护真实,是全部新闻研究和新闻工作展开的基础,是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无论是新闻理论研究,还是新闻业务实践,实现整个学科和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每个环节都坚持新闻真实。对于新闻行业系统以外来说,新闻传播的真实传播,它对新闻传播面对的现实世界,对人们的正常生存与发展,对社会的正常运转与进步,对历史的描述与记忆,都有着巨大的“系统外”意义[6]。新闻的真实报道是在帮助人们关注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在帮助整个人类自己关注自己的前途和命运[6]。只有广泛的坚持新闻真实,社会才可能建立起一个良性的新闻信息环境。一个社会良性的新闻信息系统、新闻信息环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社会进步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个人的发展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坚持新闻真实,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界一直所坚守的“真实”的内涵也随之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新闻真实的本质,并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新闻真实的所应掌握的新现象、新规律、新方法。

三、坚持新闻真实,在微观上就是对真实的本质认识和科学实践

在哲学领域,关于真实的概念的讨论已经延续千年,至今没有一个定论能够被广泛认同。我们在此讨论新闻真实,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从人的视角和人的需要来界定真实并探求新闻真实的本质。新闻真实对应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实,新闻即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对作为新闻读者的广大公众而言,新闻报道所涉及的事实大多是自己所不能去经历和体验的,公众对新闻事实的感知是建立在公众对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的信任之基础上的。而新闻是否能真实的反映事实,正决定了这种信任是否能够建立。因此,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核心工作就在于事实如何才能被真实的反映出来并传递给公众。从新闻事实的发生到被公众知晓和认识,新闻记者处在中间位置。事实呈现在公众面前时,一般要经过新闻记者两个步骤的处理:首先是新闻记者本身对事实的主观化认识,再者就是新闻记者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来表现事实。把握好这两个步骤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形成对真实本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在最基础的微观层面保证新闻真实。从人与事实的关系出发,事实可以分为可经验的事实和超经验的事实两个相对的类型。二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区分,实际上,大量的事实都有二者相互结合的现象存在。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可经验事实部分是相对容易把握的。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可经验事实能够得到准确、客观的呈现。实际上,新闻事件的类型复杂,新闻事件中属于百分之百可透过感官验证的事实并不多,多半的时候是,一件新闻事件中涉及了或多或少的超经验事实。不论在查证、认知、因果推论上,都会因为新闻事件本身的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7]。因此,在对超经验事实的报道和认识过程中,除专业性和责任感外,需要更多的思想和标准来帮助新闻记者认识事实。且不说在超经验事实部分的把握,总结近年来的教训发现,假新闻频出往往还是因为可经验事实部分缺乏职业素养和道德责任。记者作风飘浮,对于新闻素材,不是寻根究底调查研究、听取不同意见,而是草率成稿“抢新闻”;不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跑新闻”,而是跑会议、打电话采访,甚至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换个地名和时间就发稿[8]。

对应可经验事实和超经验事实的分类,新闻记者以一定的语言符号对事实进行表现时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新闻研究和新闻业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有利于准确反映事实、提高工作效率的新闻报道语言机制。在这种语言机制中大致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对于可经验事实所依据的显在的新闻行规语言,另一部分是对超经验事实所依据的隐性的日常生活语言。同样,专业技能和责任感能够保证新闻行规语言对事实表现的准确和客观,而日常生活语言则不可避免的依赖于新闻记者个人对于事实的信念和态度,有更多的个人成分能够影响准确和客观,进而影响新闻真实。

因此,虽然新闻从来都将真实视为自己的生命,但现实生活并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被验证,再加上新闻时效性的“催促”,决定了现实的新闻往往难以做到绝对的真实。对于新事物、新现象,人们一时很难深刻认识,更不可能迅速抓住其本质,这是认识的一般规律。如果一定要等到最终深刻认识清楚本质才写稿,那新闻价值无疑将会丧失,可能只写能写入教科书或史书了。实际上,在事实的微观层面追求绝对真实也并不符合马克主义唯物观,坚持新闻真实不能成为一个虚妄而纯粹的极端主义追求。坚持新闻真实,需要以辩证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和实践,需要坚持科學发展观,以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为根本标准和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超经验事实并非是假新闻和新闻失实的挡箭牌,即使在新媒体环境下,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是始终应当坚持的优良品质,是新闻工作的一切之本。只有在此基础上,谈论超经验事实的新闻真实才是有意义的。

四、坚持新闻真实,在宏观上就是对良性新闻信息系统的建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全人类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交往,伴随交往的需要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人类所产生、所需要的信息量产生了爆炸式的增长。

相比而言,传统媒体的信息承载量显得极为有限,新闻报道如何在微缩呈现现实时做到整体真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更大的信息承载平台,在这个新平台上,新闻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因而对于新闻真实的追求和把握也同样面临着新的考验。

互联网普及以来,公众自身的信息接触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更加寻求多元感知,通过多元的信息渠道,以利于自己对事实进行综合的把握。无论是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普及,还是受众多元感知习惯的建立,都有利于公众对于宏观事实形成真实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新闻一定程度上不再是专业新闻机构才能从事工作,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使得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能力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普通人能够更加接近事实从而进行真实呈现,但由于没有专业水平和职业规制,这种发布又呈现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两个方面是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新闻真实面临的全新情况。

新闻研究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由于版面和时间有限,媒体就像探照灯一样照射整个社会发生的事情,这样媒体注定只能关注并放大一些事情,而忽略其它事情。所以,新闻的宏观真实归结并依赖于一个良性新闻信息系统的构建。只有坚持新闻真实,形成良性的新闻信息系统,才能确保新闻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在这个整体新闻信息系统中,其硬件组成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其良性运作依赖于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呈现。新闻信息系统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呈现有赖于系统中每一个点对于真实的坚持。新媒体环境下,提供新闻信息的“记者”既包括专业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包括普通的网民和公众。这时,对于专业的新闻媒体来说,有了新的历史任务,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不但在日常的业务中坚持新闻真实,还要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选择,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应以自身的专业水准形成示范效应,对普通公众的新闻素养教育形成积极影响。

新闻传播作为当代人类精神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的充足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闻学科和实践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守和维护新闻真实,是全部新闻研究和新闻工作展开的基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有了新的内涵,只有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充分认识新闻真实的本质。坚持新闻真实,在微观上就是对真实的本质认识和科学实践,在宏观上就是对良性新闻信息系统的建构。在坚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研究新闻、开展新闻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2]彭菊华等.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价值取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6-12-05.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10-15.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4-03-10.

[6]杨保军.新闻真实:民主社会信息安全的内在要求[J].新闻学与传播学,2007(2).

[7]翁秀琪,钟蔚文,简妙如,邱承君.似假还真的新闻文本世界:新闻如何呈现超经验事件[J].新闻学研究,1995(58).

篇5: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社会与技术等多种因素予以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的诞生有其特定基础,借助数字技术与传播工具其发展更加迅猛。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人们借助虚拟世界与现实的结合,不仅能够将情感予以发泄,而且还能够实现虚拟与真实的相互交织、跨区域的沟通。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因新媒体的出现而得到改变,信息传播格局、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发展等都因新媒体而发生变革。新媒体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与形态,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普通用户不仅能够借助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而且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并实现了信息交流与共享。互联网让受众实现了呈现自我、分享自我的夙愿,媒体革命也因此而得到发展与创新。

二、新媒体新闻的传播与当前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分析

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有机的补充与渗透。新闻传播借助新媒体,不仅对原有文化介质面貌进行了改变,而且已经成为真实性与参与性相互结合的网络文化。首先,新媒体网络文化实现了互动。新媒体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景观。人们在对各种信息予以寻找、发现及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歌曲与电影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内容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其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虚拟生活伴随着新媒体新闻传播,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借助互联网,人际关系在不断增大,各种信息也变得更加真实可靠。第三,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全球化的经济生活借助新媒体,发展迅猛。人们文化实践已经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新闻传播文化与本土文化获得了共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借助新媒体不仅突破了时间与区域的限制,而且变得更加有效,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强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媒与文化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渗、互补以及互证。新媒体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繁荣,两者之间得到了共赢。人们借助新媒体传播,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限制,现代人类生活因新媒体而发生变化。同时,媒介文化也因新媒体而发生了极大变化。参与性、真实性以及全球性的新网络文化,已经悄然融入人们生活。随着“参与式文化”的兴起,普通公民借助媒介技术,就能够对存档、评论以及再传播等媒介内容予以参与。普通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媒介生产者,以不同方式主动参与新媒体,逐渐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媒介消费因此也不再是独立的过程,人们借助互联网不仅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对话,而且不再被动接受所需信息。同时,人们能够依据自己喜好与需求,对信息内容予以整合。人们借助新媒体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借助优酷、土豆等网站实现了视频分享,实现了个人媒体价值的最大化。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具有的商业价值分析

在目前经济时代的环境下,不仅企业与商家的经营环境与商业模式在不断改进,而且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也在逐渐变化。同时,商机也在伴随着新市场与新模式的诞生而出现。各个商家如果依然实施封闭经营、商品品种依然传统单一,在具有开放性与多元化的今天,其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一)市场变化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与商家的.必需品。消费者随着新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已经成为网络营销中的主体,在商品信息方面已经取得主动权,自己的需求也随着网络互动等方式而得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企业与商家已经不再受到区域、时间以及人们文化程度与身份的影响,如果其产品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就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这样,网络市场逐渐走向全球化。

(二)市场模式

人人网、土豆网等不同网站,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都在借助不同销售模式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对赚钱模式不断创新。很多游戏爱好者借助网络,在享受没有费用的网络游戏时,其增值服务却让商家得到了更多利润。很多网络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借助优惠券、微博等方式,让消费者体验自己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在愉快的畅游中,商家获取了盈利。

(三)商家因新媒体传播而获取商机

新媒体有效体现了协作与聚合的力量。企业与商家很多创新性思维与行动,来源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利益者。他们在增加战略资本的同时,也获取了很多商机。很多国家知名品牌在发展中,借助新媒体开放平台,通过集体协作以及其他方式,不仅有效扩大了资源,而且也与相关商家得到了共同发展。在国内,诸如凡客诚品等很多企业与商家,在进行营销与推广产品过程中,有效借助了新媒体网络的力量,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诞生,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不仅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改观,而且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便捷。新媒体服务职能得到了最大化。同时,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新媒体所具有的文化力量与商业价值。同时,人们在对新媒体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对不同事物的发展趋势予以判断。这样,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新媒体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04):122-128.

篇6: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变化分析

作者:李玉恒

来源:《编辑之友》2013年第07期

摘要 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变化的特性,如在“校雠”“把关”基础上被赋予的信息服务与信息解析的新功能,再如信息处理过程中被赋予的用户理念和体验理念等。这些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以微传播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被调适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些变化也揭示了我国业界对新闻编辑的职业门槛的要求在进一步提升,如对编辑统筹策划和把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编辑辨别、平衡和引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编辑的全面掌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 编辑新功能 用户体验 体验理念

李玉恒,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1]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向新媒体时代迈进的步伐,也为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带来了变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以“校雠”和“把关”为业的新闻编辑开始在功能、理念上寻求拓展,正如微传播的出现促使新闻编辑的职能向“搜集”和“整合”转化一样,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编辑的功能和理念变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被赋予的新功能

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校雠”不再是编辑的最主要的职能,而“把关”职能已然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次;进入到分众传播和微传播时代,编辑的“把关”职能也在遭受不断的分化,诸如坛主、博主、网民自身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把关人的角色。作为一种职业,当自身的发展遭受了来自多方力量的分化时,自然会根据时代的需求作出一定调整。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系统的组织内部,出现了新的变迁和位移。[2]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要求新闻编辑在保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和新闻信息的解析功能。

1.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

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被赋予的一项新功能,包括全能型的信息服务、受众型的信息服务。其中,全能型的信息服务指新闻编辑应在精通一种或多种形态编辑技能的基础上,熟悉或了解其他多种媒介形态的编辑技能,以求能够在不同的媒介之间实现新闻的整合。受众型的信息服务指新闻编辑应将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不再强调自身的主观意

图,而是将信息和新闻制作成最适合受众需求的有着最优媒介形态的新闻产品,让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2.新闻信息的解析功能

是新媒体时代赋予新闻编辑的又一项新功能,这是对“新闻把关人”角色的颠覆,也是对新闻编辑功能变革的一大补充。在传统单一的媒介环境中,编辑充当新闻的“把关人”的角色,但在多媒体时代的环境下,编辑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充当新闻的“解析者”角色,编辑开始参与新闻信息的再制作与再补充,并为受众提供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专业化新闻解析。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新理念

编辑理念在整个媒介文化缔构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灵魂”作用。[3]进入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文化为代表的媒介文化左右着编辑理念的产生、运作和发展,互联网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受众”理念,而将操控各种信息终端的更加细分化的“用户”理念带到新闻编辑的理论及实践层面。社会化媒体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获取”理念,而将以参与、主动传播、交流等为标志的“体验”理念赋予新闻编辑。

1.用户理念

用户理念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一个新理念,指在各种新的信息终端被陆续纳入新闻组织的产品集群中后,新闻编辑面对的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以群体为单位的用户,如手机网络用户、iPad用户等。其实,在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一个关键概念早已显现了其内在的时代性。[4]在此基础上,用户与编辑之间实现了地位上的平等,而传统的传者与受众的严格界限和传授关系也被颠覆,同时,媒体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载体,而更应该是用户自主使用的工具。

2.体验理念

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另一新理念,指在社会化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用户已在网络参与和互动中获得了彼此想要的东西而不再关注传统媒体,此时,新闻编辑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用户,更多的则是用户的体验。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新闻编辑需做的不仅是将理念从“受众”转到“用户”,更多的是把社会化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线索及发布新闻的一个渠道,并通过一些策划将社会化媒体打造成公共交流的平台。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产生变化的诱因与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功能和理念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编辑的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平面走向立体,以往对“精神性”一味强调的单向思维已不再成为编辑的独特竞争力。在数字媒体环境下,要实现编辑功能或效率的最大化,需要的不仅是新闻编辑在精神和智慧层面的作用,更多的是要依赖于创意和创意所支持的技术的领先。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着较多的来自环境、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新闻编辑之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一定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原因促动。

1.诱因分析

微传播的出现促使新闻编辑职能朝着“搜集”和“整合”的方向转化。微传播的勃兴意味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往在大众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第一媒体、第二媒体、第三媒体等都已经成为一隅,而每个掌握网络终端技术的个人都已成为新型的媒体。新闻编辑和广大网民在信息面前变得平等起来,而这个平等不仅指对可选择的信息量的平等,还指对获取信息质的平等。有鉴于此,新闻编辑的职能走向,便朝着“搜索”“整合”等为受众提供方便的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转型期促使新闻编辑策划和引导能力增强。近几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受众的接受能力一时膨胀,于是,网络媒体便呈现出一种过于繁荣却无序的状态,而对于精英群体的新闻编辑,承担起纠正视听的责任便成为一种趋势。

2.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部分职能被分化,职业门槛却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编辑统筹策划和把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新媒体时代,编辑制度越来越多地朝着编辑中心制的方向迈进,这使得策划与把关成为编辑职业中并重的两种能力要求。在新闻策划中,注重宏观着眼,整体把握的特点,使编辑作为策划者更多地体现出战役指挥者的角色,并开始着力改变过去传统编辑工作的旧模式——来稿即编,被记者的稿件牵着鼻子走的状况,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5]在新闻把关时,要高于传统媒体对新闻编辑的把关要求,在社会化媒体飞速崛起的时代,信息来源极大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发布一些失实信息。二是对编辑辨别、平衡和引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信息进行辨别是编辑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官方的、民间的、专家的、草根的等等,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有新闻价值,都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因此对编辑的辨别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平衡和引导是编辑的另一项重要能力,在社会事件发生时,必然会有多种声音同时出现,怎样平衡这些声音,怎样正确引导这些声音朝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前进,都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对编辑全面掌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时代,在大多数的媒介集团中,生产多种媒介产品的一体化的数字新闻生产平台已产生,这就需要编辑全面掌握媒介技能,如电脑、手机、录音笔等。因此编辑要有全局意识,能够在多种形态的新闻资源中间自由选择,同时也了解其他媒体的特性。

概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呈现出新功能,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正是在这些新变化的促动下,新闻编辑的职业发展才能够朝着与时俱进的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让你的简历石沉大海的致命伤下一篇:《木兰诗》木兰辞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