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

2024-07-01

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共6篇)

篇1: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

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困境

目前,来自内外部的诸多压力使企业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对企业的各方面影响,特别是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越来越来受到管理层的关注,然而企业的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一)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有待提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过度破坏下实现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环境资源的低利用率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耗的一半左右,但我国能源重复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高能耗工业部门的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相比仍有20%-30%的差距。例如我国工业水的再利用率是30%-40%,而在OECD国家再利用率可以达到75%-85%。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企业是社会的子系统,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决策模式。2009年,《中国百位企业CEO调查报告》显示,93%的CEO认为企业必须转型升级,49%的CEO已经开始着手带领企业升级,而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就不能不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倡导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也会日益增加,环境规制不断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必须重视这些变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制定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新的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并将这种导向体现在环境管理会计中。

(二)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态度存在差异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企业的决策都是高管人员做出的,企业高管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行为选择。重视环境保护的高管会将环境保护的观念内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伦理观得到加强,从企业文化的层面关注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自觉的符合政府的环境规制要求,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管理层不会意识到环境对公司战略的实施范围和业绩测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会倾向于实施实施EMS,对EMS进行认证,以及不会从事大量的避免或减少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破坏的环境管理实践。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支持和赞同与绿色有关的活动,甚至将其作为荣誉和时髦的话题,但很少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这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对环境保护的态度是有关的。

(三)环境成本的估算体系没有建立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企业面临的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包括环境保护成本和绿色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有关的成本将持续上升,对环境成本的忽略将带来决策的失误。因此真实反映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产品的全部成本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要提供由于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成本和收益,就需要环境管理会计提供相应的信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是环境成本。与环境有关的成本达到企业总成本的3%-10%,在化工行业甚至可以达到总成本的20%左右,但现实中很少有企业考虑这些成本(Colby,1991)。要将环境成本信息应用到管理决策,首先要对与产品、过程、系统、工厂相联系的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对环境成本进行定义。因此,由于目的不同,不同的企业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就可能有所不同,其分类也可能产生差异。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国际公认的环境成本概念。因为要对环境成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衡量,需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恰当地界定环境成本的内涵和外延,这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难度。

(四)缺少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传统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关注企业的短期经济绩效,而较少关注或不关注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的环境绩效。因此导致业绩评价尺度往往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数据,如收入、边际贡献。这些财务数据本身在计量方面就缺少环境方面的信息,因而导致评价业绩不可能考虑环境业绩,尽管新的一些业绩评价体系考虑了非财务指标,如平衡计分卡,但其也存在没有纳入环境责任相关指标的缺陷。环境管理业绩评价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正确评估企业整个价值链上的节点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激励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努力程度。

二、可持续发展下环境管理会计的历史使命

(一)环境管理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正如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业会议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会议代表在有关环境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认为企业是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最终根源,企业必须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对环境的污染实质上是低效率的生产问题,是一种浪费。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企业必须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通过创造性的环境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使本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长期发展。环境管理会计通过环境会计系统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评价资源效率、发现环境改进机会、有效管理企业的环境和经济业绩,这些机制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全球化的竞争,无论是企业走出国门、还是在国内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都需要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或投资项目设置重重障碍,阻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在本国环保不达标的生产项目建在中国,同时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占领中国市场。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通过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对比国外企业在本国和中国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分析其在中国包括原料、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流程是否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另外通过分析国外企业在全球竞争过程中所具有的环境保护的优势,学习和借鉴他们在环境管理会计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尽快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

三、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的路径选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管理会计必将成为一种管理会计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需要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路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问题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三是建立考虑环境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业绩评价体系。

(一)承认环境的生产要素特征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经济的发展,获取和使用环境所需

支付的成本费用逐渐增加,环境资源的价值也在逐步显现。为了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拥有环境的使用权会具有强烈的要求,这为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提供了可能。将环境要素与土地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共同纳入生产要素禀赋体系之中,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要素之外第六种要素,可以称之为“条件性要素”。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更正了原有的生产要素理论对环境的狭隘性认识,在物与非物结合的环境观的基础上承认了环境的价值性和稀缺性,按照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协同融合的要求,对环境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承认了环境以改变自身构成的数量、结构和能力为代价参与生产,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和性质功能并形成了物质财富,有利于改良环境管理和经济活动理念。任何时代和地域的生产活动都要承载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上,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环境条件,那么生产将无法进行,即使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如此。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而主导力量不是基本力量,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市场牵引的主要力量再强大,但如果作为基本力量的环境承载力下降或萎缩,无法有力提供物质和条件支持,那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终将难以为续。因此仅仅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因素而不是内在因素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内在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体系中,可以有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定位

作为盈利性的组织,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追求经济利益,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使经济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投入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成果。但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过程往往不是孤立的,需要利用环境和索取资源。由于环境自我修复功能的环境阈限制和自然资源存量和再生能力限制,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滥用资源和环境。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盲目地掠夺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质量,必须兼顾环境利益,从特定的环境视角评价经济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即所产生的环境质量变化。尽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相互冲突,是互生共存的矛盾统一体。企业需要协调两种之间的关系,发挥两者共生统一的一面,既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滞生产,也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破坏环境。总之,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存在的本质不仅在于其经济性,还在于其社会性,企业需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增加环境利益做出贡献。

(三)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绩效标准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业绩表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并且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评估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作业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业绩,编制环境管理会计报告,激励企业管理层将环境问题放在战略高度。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绩效标准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并改善资源的低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碳排放,并降低相关的成本。先进的建模技术与负责的绩效监控相结合,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绩效,并且推动底线成本的下降。从整体上来看环境问题正逐渐从企业的环境、健康与安全层面,延伸至企业财务战略的环节,其中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以及董事会成员。企业需要正视这种变化,意识到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

篇2: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

关键字:城市化问题 生态城市 路径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城市生态学”理论最早是1925年由帕克(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提出的,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建设生态城市,使得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这必将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和增强资源环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7.7%提高到50%以上,城市个数将由667个发展到1400多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规模最大、城市个数最多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存环境恶化等,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人口密集是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据有关资料,国外42个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18人,其中高于这个值的有14个城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城镇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8%,2050年则达到70%左右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绝不能超过17亿”,否则就会发生全面崩溃。如今,我们距离这条生命线只有3亿左右,形势十分严峻。庞大的人口增长量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人口增长过快,给人民的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不断改善,造成了很大压力。与其同时,重工业优先发展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所需资金只能从抑制消费取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投资分配机制,将大量资金投向重工业,以迅速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挤占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资。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带来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还是没有根本缓解;建筑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恶劣、周边支撑系统破坏使城市变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民要求。这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二)城市资源的短缺及环境的加速污染使城市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城市化过程中,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累加循环。我国历年垃圾的堆存量已高达64.4x108t,占地5.6X104hm2,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我国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97%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只能运往城郊长年露天堆放。在我国的垃圾中,有机物占36%,无机物占56%,其他占8%,其中无机物的主要成份是煤灰和残土。在垃圾中危害最大是要数“白色垃圾”这类垃圾很难自然分解,会进一步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这些正威胁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步入加速阶段将更加突显用地与供地之间的矛盾。然而,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和污水处理的污泥不断堆积,一方面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一些有毒废物又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循环污染。截至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虽有所减缓,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高。城市噪声己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据国家统计显示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比例占8一10%;交通噪声比例接近300k;公共活动噪声影响面最广,己经达到城市范围的47%。

(三)不重视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保护

一个城市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注重城市特色的建设。像巴黎塞纳河中的西岱岛,1000年前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就在这一小岛上。从古代的巴黎到现代的巴黎,一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卷可以得到清楚的展示,整个城市有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这样的城市具有非常成熟的美感,充满了魅力。而我们有的城市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了,但变得没有任何文化感,没有任何历史层次感和地方特色。毫无特色的“千城一面”的开发模式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也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城市病”,亟需建设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这一困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目前国外己有不少城市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健全了相关法规制度和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展开有关的示范建设,并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入项目、能源保护项目曾荣获国际大奖。德国Erlangen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以下介绍一下巴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市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库里蒂巴的建设经验包括:

(一)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库里蒂巴市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的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目前,城市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二)关注社会公益项目

库里蒂巴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较为著名的是环境项目一1988年实行的口号为“垃圾不是废物”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达到95%。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它的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和酗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得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库里蒂巴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而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三、从公共管理视角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借鉴国国内外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念和建设方针,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前提,这适用于世界上所有城市,我国自然也不能例外,要建设这种生态城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局

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绿化管理的实践,就是要坚持循序渐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要树立以下“四个理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推动上海绿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

政理念,充分体现绿化作为公益性事业的公共服务功能。针对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区缺少绿化、公园窗口服务水平整体不高、老居住区绿化质量较低等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抓紧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好市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公园内要因地制宜地设置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无阻碍设施和健身设施,满足市民休憩、健身和娱乐的需要。

其次,要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推进绿化建设和管理。城市绿化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绿化建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必须坚定不移地在绿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入生态优先理念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完善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建设养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完善绿化市场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以此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

再次,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管理理念,坚持依靠市场推进绿化发展,坚持培育社会公众参与绿化的机制。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在绿化建设管理微观领域全面引入市场化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尊重绿化社会性、群众性强的特征,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绿化管理社会化的经验,积极探索社会公众参与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方式方法。

最后,要坚持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绿,推进“管办分离”,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增强规则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健全法制,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改进政府管理部门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贯彻“强化、转化、弱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二)更新观念,提高政府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政府要更新观念,首先,实现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公民义务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的转变。要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接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利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其次,政府应当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有限责任政府的新理念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1)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政府虽然承担着直接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必须由政府直接来提供,要树立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可以多元化的新理念;﹙2﹚适应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改变靠单一的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传统思维,树立主要依靠市场培植资源的新理念;(3)适应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不讲成本、效益的旧思维,树立政府管理同样要讲究投入、产出、成效益的新理念,并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造。

再次,由“依权力行政”向“依法行政”转变。“依权力行政”和“依法行政”,是区分人治国家和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方式和手段。在法治理念上,应当实现从法律的治民、治事向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转变。要通过推行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法律成为政府的行为准则和办事依据。这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管理的组织机构、工作权限要清晰,工作程序要明确,工作责任要到位。

(三)科学地制订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从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相关成果来看,21世几特大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生态性、舒适性、可利用性和可达性5个方面。首先,要突出区域特征和资源特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区域范围,建立城较结合、城乡一体的大绿地系统。其次规划要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效应,作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繁衍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以更贴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来取代过度精细栽植、缺乏生态价值的“绿色沙漠”。另外,规划还要更重视绿地空间的环境改善和功能拓展,致力与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并增加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湿地保护等更多功能内涵。同时,还应通过拓展绿化的影响和服务半径,增加与周边的内在联系等方法,不断改善绿化的可达状况。

(四)转变公共管理职能,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组织机构首先,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重点是梳理关系,管理重心下移,调整职能配置,强化职权利挂钩,从而构筑起上级政府管理的,下级政府不管,条管的,块不管,但以块为主的格局。同时,对块与块、块与条边界模糊的领域建立一种磋商和协调机制。在运行机制上变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突击整治为源头管理、跟踪管理和长效管理:变人为因素较强的指示、政策管理为主导为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导;对涉及成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领域实行垂直管理;同时,有选择地开放市场,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分解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大城市管理的张力。

其次,坚持高效能、科学化管理原则,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协调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考虑到要兼顾水、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目的是要安排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因此,城市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决策者一定要端正城市建设管理思想,处理好城市开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建设规划与财力、物力的关系,处理好生活和建设的关系,一切从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办好事、讲实效。

再次,建立责任机制。何政府都需要建立一套责任制。这样才能在社会广泛的支持下进行运作。对任何主张民主的社会来讲,责任机制都是基本因素,要成为民主社会,就需要一套适宜的责任机制。政府组织由公众创立,为公众服务,就需要对公众负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形成责任机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是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具体操作复杂,需要众多部门共同协作的一项系统性、社会性工作,因而,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倾力关注城市绿化,要建立城市绿化管理责权制和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体系。同时,按照“明责放权、重心下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责权,逐步理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完善绿化法规和政策,推进城市绿化管理法治化

在实现政府绿化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的过程中,城市绿化管理将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社会化机制互为补充的局面。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具体运作应该减少,更多要依赖于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来实施管理和调控。因此,法治建设将是未来绿化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根据城市绿化发展的目标和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跟踪绿化建设管理前沿性问题,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调绿化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应。第一,明确编制绿化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主体,同时增加在详细规划编制时,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明确绿地、林地结构、功能、形态、布局等要求。第二,依法划定绿线,在操作中缺乏配套制度和内容。为完善此项制度,需要调整应划绿线的范围,对已划定绿线的控制方式、手段等加以细化和补充,如对已确定的绿线应向社会公布、并规定市绿化局应当配合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控制规划绿线规定。第三,突出绿化比例在法规中的强制性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如研究制定社会公众参与绿化养护管理的 权力和义务的配套规章;研究制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社会企事业单位、公众参与绿化认养、认建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社会公众参与绿化规划、绿地设计方案决策机制相关配套规则等等。

(六)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原则,政府管理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秉公执法。要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要着眼于理顺当前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建立健全“双向告知”、“案件移送”等执法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转机制,形成执法管理的长效、常旨在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态工作体制。要坚持“依法治绿”,进一步加大绿化执法力度,加强绿化执法队伍建设,对毁绿占绿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并依法进行严惩,有

效巩固和保护绿化成果。要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后续监管不力的问题,抓紧建立审批事项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对行政审批行为和效能的监督制约办法;加强对审批事项执行情况的监察,建立审批后续监管的工作规则和办法,研究制定立法与监督、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推进城市绿化管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化保障。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省市自身的条件及特征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方向。要达到城市的生态化必须是全社会、全体公众、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并且要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也不能从单一方面出发,而是要通过建设的不同方面指定的相应的发展措施,在各个方面的整体作用下达到实现城市的生态化。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生态城市使人类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理想的曙光。

参考文献

[1]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5).[2]杜鹏.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甘肃农业.2006(8)

[3]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咙d学》,〔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3: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

一、成本会计理论的新企业外部环境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 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 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 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它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 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 成本数据更加准确。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环节。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 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从而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理论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质量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 它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 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 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 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5大类构成: (1) 预防成本; (2) 检验成本; (3) 内部失败成本; (4) 外部失败成本; (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2.适时制。适时制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 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 尽可能实现零存货, 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 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 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 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 倒过来计算。因为在采用适时制的企业, 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 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 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到怀疑, 在此情况下, 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3.战略管理。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 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简单的说,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4.基准管理。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 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 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 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 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 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 并分析其原因, 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以增强竞争力。

以上4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但总体来说, 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 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 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 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根深才能叶茂, 只有管理搞好了, 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二、新的企业环境下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的瓶颈

成本会计从19世纪产生至今, 是逐步成长完善起来的。在21世纪, 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 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 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 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在此背景下, 成本会计面临着新的挑战, 现代成本会计理论在发展中面临着新的瓶颈。

1.仍未摆脱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 只注重生产领域的产品成本, 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和其它方面的成本, 其结果是成本信息失真, 造成经济决策失误和成本失控。事实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已不断下降, 而与产品相关的研究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引起的成本将不断上升, 其数额甚至远远超过生产成本。

2.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混合在一起, 不能突出成本会计的中心, 达不到成本会计的目的, 不能明确各部门职责。成本会计不管是包含于财务会计之中还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本质特征是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的中心只能是成本核算, 更具体地说, 成本会计所要研究的就是向谁提供成本信息、提供哪些成本信息及成本信息的提供方式问题, 成本会计的目标即会计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对成本会计工作所追求或希望达到的预期境地或标准始终是利用成本信息资料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然而, 由于成本会计内容走入了盲目横向拓展的误区, 使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这些曾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因成本信息的失真而失去了其效用, 因成本项目的过于简单而使控制缺乏针对性, 因而实现不了成本会计为成本管理服务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讲, 现代成本管理决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 而是企业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责任, 会计人员不可能承担现行成本会计赋予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职责。

3.会计成本反映的是历史成本而不是重置成本, 以会计成本作为价值耗费的补偿, 使企业资产保值落空。现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以原始价值来计算的, 这样的补偿只能做到账面价值在价值符号上的补偿, 并不能维持实物规模上的简单再生产。例如一台汽车账面价值为10万元, 而重置价值为20万元, 以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只能回收10万元资金, 当汽车进行更新时, 10万元的资金只能购买半台汽车, 结果实物规模缩小了, 简单再生产无法维持了。人为少提折旧使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变成企业的虚假利润而分配掉, 结果一方面简单再生产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企业又用虚假的利润再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就一直存在简单再生产资金流失的现象, 它使企业日益空壳化和负债比率日益增加。同样地, 现行制度在流动资产的补偿上也不是从实物规模上进行补偿, 而是从账面价值上进行价值符号补偿。流动资产在计算成本时一般是采用先进后出法进行计算的。如果流动资产的重置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就会存在补偿不足、人为压低成本, 制造出虚假的利润。如果重置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就会存在补偿过头、人为地提高成本、少计了利润。在这两种情况下, 都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4.会计成本包括借入资金的成本, 也包括了一些税收, 但又不包括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的资金可分为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 对借入资金, 企业必须支付债息, 债息是列入税前的成本费用项目。但对自有资金的占用成本并没有列入成本费用项目, 这样在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成果不变的情况下, 只要改变企业的负债比率就会改变企业的成本费用和改变企业的利润总额。于是一些企业把亏损归因于负债比率过高、债息支出过大, 并提出所谓的“增资减债”来提高企业效益。不包括自有资金机会成本的会计成本和包括自有资金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导致了在会计中出现错误的决策。

5.现行会计成本是指制造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企管费、财务费和销售费, 期间费用不作分解和归集, 所以不能反映产品的完全成本。只有对企管费、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占用费、销售费根据不同产品在各个生产经营阶段的具体情况,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别进行分解和归集, 才能形成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本和完工产品的完全成本, 才能使资金占用的控制、成本的考核与补偿、产品的定价和产品利润的计算有可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现行的制造成本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期间费用不作分解和归集, 仅仅只给会计成本计算和纳税计算带来简化, 但却给企业管理决策工作带来信号的失真, 而导致工作低效率或决策失误。此外, “期间费用从当期销售收入中直接扣除”的处理, 错误地把净现金流量当作利润, 从而进一步加剧利润的失真, 例如本期销售上期生产的序号为第n批的完工产品, 并且本期又生产序号为 (n+1) 批的完工产品, 那么在本期生产的第 (n+1) 批产品中所发生的企管费、财务费根据现行规定要在销售第n批产品中去扣除。如果第n批的销量与第 (n+1) 批的产量相差很大, 那就会严重地歪曲各期的真实的利润。期间费用的这种处理, 无异于“我吃饭, 你买单;你吃饭, 他买单”, 结果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全部“错位”, 根本无法反映盈亏的真实状况。

三、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 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 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 广泛开展案例分析, 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 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 讲究实效, 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 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 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 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 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 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 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 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 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 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群策群力, 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 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 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 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 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 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 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 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 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 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 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 只能进行事后反映, 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 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 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 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 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电算化的应用, 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 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 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 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 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 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 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如邯钢模拟市场核算, 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 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 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 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 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 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作出了很大贡献, 值得会计学术界深入学习, 认真总结, 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 加以总结完善。

5.完善成本会计组织, 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 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 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 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 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 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 还要懂经营管理, 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 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 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 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 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 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洪菊.我国成本会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J].经济师, 2002 (10) .

[2]郝桂岩.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J].经济师, 2002 (7) .

[3]施卫民.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之我见[J].会计之友, 2003 (4) .

[4]冯建军.成本会计的历史发展观[J].统计与决策, 2003 (8) .

[5]赵爱月.论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J].财会研究, 2004 (8) .

[6]于昕.我国成本会计的新特点及其对成本管理的推动[J].上海会计, 2003 (7) .

[7]裘益政.对现行成本会计系统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01 (2) .

[8]廖达宏.谈现代成本会计[J].福建税务, 2000 (3) .

[9]孟奕.对现行成本会计的再认识[J].黑龙江金融, 2001 (7) .

篇4:环境管理会计发展路径选择论文

关键词:环境约束;工业化;发展路径;技术效率;环境技术效率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ath Choice of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un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DA Fengyuan1,WU Ju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 Bureau of Economic

& Trade Development, Chengdu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divides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pattern in China into four types, and empirically research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s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data of China’s 31 provincial industrial se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stern region relatively realized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is still in resourcewasting proces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hs. Hebei, Inner Mongolia, Zhejiang, Sichuan and Chongqing realized stepbystep development; Guangxi realized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backwards in Shanxi, and Heilongjiang, Hubei and Tianjin swayed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ing paths,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非生产率的提升(吴敬琏,2005;林毅夫等,2007)[1] [2],并且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2005年我国SO2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有1/3的河流和1/4近岸海域遭到严重污染。可见,传统工业化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与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现实国情相违背,坚持走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统一模式,需要结合地区工业发展的自身实际和能力,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寻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发展模式的突破口和侧重点,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转型道路。本文即是关于环境约束下我国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的有益探索。

一、理论分析框架

(一)技术效率与环境技术效率

1.环境技术

经济活动往往会伴随污染物的产生,环境技术即反映了这样一种同时包括“好”产出和“坏”产出的特殊投入产出技术结构。它可以表示为以下产出集合的形式(Fare et al.,2007)[3]:①[注:①当不考虑“坏”产出b时,(1)式即表达了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环境技术定义中的一种特例。

P(x)={(y,b):x能生产出(y,b)},x∈RN+

(1)

P(x)为投入x∈RN+所能生产的“好”产出y∈RM+和“坏”产出b∈RI+的所有可能性集合。

并且,一个良好定义的环境技术需要满足以下假设:(1)“坏”产出是联合弱可处置的(weakly disposable):如果(y,b)∈P(x)且0≤θ≤1,那么(θy,θb)∈P(x)。该假设表明减少非合意产品是有代价的,即在既定投入下,“好”产出的减少仅在“坏”产出同时减少时才有可能,这保证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凸性。(2)“好”产出和“坏”产出是“零和的”(null-joint):如果(y,b)∈P(x)且b=0,那么y=0。此条件表明仅在“好”产出为零的前提下,“坏”产出才可能为零,即如果存在正的“好”产出,必然会伴随产生“坏”产出。该假设保证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经过原点。(3)投入要素x和“好”产出y是强可处置的(strong/free disposable):如果x1≥x2,那么P(x1)P(x2);如果(y1,b)∈P(x)且y1≥y2,那么(y2,b)∈P(x)。如图1所示,P(x)即为既定投入x下两种产出(y,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距离函数2.Shepard距离函数与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实际上给出了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即一定投入下的最大“好”产出、最小“坏”产出的集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距离函数来计算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Shepard产出距离函数表示既定投入下所有产出(包括“好”产出和“坏”产出)同比例扩张的最大倍数(Shephard,1970),但它无法用来表示“坏”产出减少的情形。方向性距离函數(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DDF)通过改进Shepard产出距离函数,从而可以用来衡量“坏”产出的减少。Shepard距离函数和DDF的具体形式分别为:

D0(x,y,b)=infθ:((y,b)/θ)∈P(x)

(2)

D0(x,y,b;g)=supβ:(y,b)+βg∈P(x)

(3)

根据Chung et al.(1997)[4],Sherpard距离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存在以下关系:

D0(x,y,b;g)=1/D0(x,y,b)-1

(4)

g=(gy,-gb)为产出扩张的方向向量,方向向量g的选取反映了人们对“好”产出和“坏”产出进行取舍的不同效用偏好。贫穷地区生存需要远高于环境保护,因此可能忽略污染排放;而在发达地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更加重视,污染排放得到控制严格,故gy比gb大得多。本文主要对比考察了两种情形:传统情形g=(y,0),即在构造生产技术时不考虑“坏”产出;环境约束情形g=(y,-b),即“好”产出和“坏”产出在其原有存量基础上成比例增减。

DDF表示在既定投入向量x下,沿着方向向量g,产出向量(y,b)所能扩张的最大倍数β。DDF的值越小表明生产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的效率就越高,等于0时表明生产决策单元已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生产是完全有效率的。

图1反映了在既定投入x下两种产出(y,b)的生产过程。传统情形中,Shephard距离函数将产出向量A径向扩展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C点,生产决策单元A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为θ=OC/OA= XC /XA = YC/YA,此情形只考虑了“好”产出的增加。环境约束情形,方向性距离函数将生产决策单元A沿着方向向量g扩展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B点,此时“好”产出是增加的,同时“坏”产出是减少的,生产决策单元A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为β= 1-XB/XA = YB/YA-1。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产出,我们就无法给出以上简单形式的表达式。此时(2)和(3)式可分别转换成以下线性规划问题(Fare et al., 1994)[5]:Dt0(xt,yt,bt)=minθ

s.t. ∑Kk=1λtkytkm≥ytk'm/θ;∑Kk=1λtkbtki≥btk'i/θ;∑Kk=1λtkxtkn≤xtk'n;λtk≥0;

(5)

m=1,…,M;i=1,…,I;n=1,…,N;k=1,…,K

Dt0(xt,yt,bt;yt,-bt)=maxβ

s.t.∑Kk=1λtkytkm≥(1+β)ytk'm;∑Kk=1λtkbtki=(1+β)btk'i;∑Kk=1λtkxtkn≤xtk'n;λtk≥0;

(6)

m=1,…,M;i=1,…,I;n=1,…,N;k=1,…,K

3.技术效率与环境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TE)衡量了实际产出量ytk'm与传统技术结构下前沿产出量ytk'm/θ的比率(Fare,1957)。与传统技术效率的定义类似,环境技术效率(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ETE)为“好”产品的实际产出量ytk'm与环境技术结构下的前沿产出量(1+β)ytk'm的比率。TE和ETE的表达式分别为:

TE(xt,yt,bt)=1/Dt0(xt,yt,bt)

(7)

ETE(xt,yt,bt;yt,-bt)=1/(1+Dt0(xt,yt,bt;yt,-bt))

(8)

TE和ETE的值处于0和1之间,若值为1表明生产者处于前沿生产面上,是完全有效率,若值为0表明生产完全无效率。

(二)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工业发展模式分析框架

由上可知,TE反映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既定经济资源投入下产出各种工业产品价值的效率,而ETE则反映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既定投入所生产的“好”的工业产品和“坏”的工业副产品(工业污染)的效率[6] [7]。TE侧重经济效率,ETE侧重生态效率,因而本文将工业部门的技术效率分解为TE和ETE两个维度,并根据其相对取值的大小,将我国地区现有工业化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图2):

图2 技术效率二维结构与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1.发展模式A——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

A模式属于一种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的发展模式,A模式下的地区资源消耗低但是污染排放高。这类地区更多的是致力于提高工业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保持较高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然而这类以GDP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较高,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2.发展模式B——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

B模式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处于B模式的地区的工业TE和ETE均较高,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型的工业发展模式。相对于其他发展模式,处于B模式的地区通过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既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注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使用;既重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又重视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代表着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方向。

3.发展模式C——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

C模式是一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相比于其他地区,C模式地区的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投入消耗量大,工业“三废”排放量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方式,与其他三种模式的地区相比,它属于工业化发展最差的地区。

4.发展模式D——资源浪费、环境友好型

D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污染型的发展模式。D模式地区的产业比较“绿色化”(即其产业结构中低污染产业如旅游业比重较大,而像火电、造纸、冶金、化工等重污染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并且比较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然而,D模式的地区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率相对偏低,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变量选取与结果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通过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及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测算TE和ETE[8],以1999-2008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部门为生产决策单元,并假定我国区域经济活动可以概念化为两种投入(资本、劳动力)、一种“好”产出(工业增加值)和两种“坏”产出(COD、SO2)的生产技术[9]。现将这三类变量做一简要说明:

1.投入: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和“年均就业人数”作为资本和劳动投入指标,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其中年均就业人数的单位为万人,固定资产年均余额的单位为亿元,并以1999年的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具体折算系数为各年度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2.“好”产出:以各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来代表“好”产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单位为亿元,并且以各地区相应年度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成1999年不变价。

3.“坏”产出:以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SO2)来代表“坏”产出。原因在于工业废水中的COD和工业废气中的SO2是我国环境管制中的典型污染物和主要控制對象,而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指标同质性较差,进行省区间的比较则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数据均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单位均为万吨。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产出导向型DEA模型,本文利用DEAP2.1和Matlab7.0软件分别测算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及31个省市区在1999-2003、2004-2008两个五年时段以及2008年的TE和ETE均值(样本期间各年技术效率的算术平均值)①[注:①为了更好地比较各地区在近年来工业发展模式的纵向演变过程,本文还将考察期划分为1999-2003年和2004-2008年两大阶段。,结合图一技术效率二维结构中的地区工业发展模式划分的原则,实证结果如表1和图3所示。表1

1.工业发展模式区域特征

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总体效率特征来看(表1),考察期内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无论是TE还是考虑环境约束下的ETE均领先于中、西部,在总体上表现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这表明,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东部地区都走在全国的前头,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制度等方面原因,其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的几年中曾表现为资源浪费型和环境友好型發展模式,而后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污染却出现了恶化。

2.工业发展模式地区特征

2008年,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西藏等9个地区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模式,其TE和ETE值都相对较高(TE>0.821,ETE>0.842),表明这些地区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较高水平,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新疆等7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污染型模式,其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GDP导向特征,而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相对不足;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9个地区则属于资源浪费型和环境友好型模式,其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然而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较低,今后在继续注重环境生态的同时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升经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6个地区属于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其工业发展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特征。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这6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低。

3.地区工业发展模式演变

从表1中各地区在两个时段工业发展模式纵向演变过程看,陕西省(A→C)的工业发展模式出现了相对退化,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倒退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说明其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传统经济效率也出现了相对倒退。而河北(C→A)、内蒙古(A→B)、浙江(D→B)、广西(C→B)、四川(C→D)和重庆(C→D)的工业发展模式出现了相对进步。其中,河北、四川和重庆三地摆脱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而内蒙古、浙江和广西则进入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尤其是广西在最近几年中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直接跨越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此外,黑龙江(D→A)和湖北(D→A)由资源消耗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反映出其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GDP导向下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相对不足。而天津(A→D)由于环境规制的加强在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同时却牺牲了传统经济效率。

三、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效率角度的分析可见,中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控制污染排放,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以选择(图4):

1.A→B。对于发展模式为A的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新疆等地区,由于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故在工业化过程中应注重优化和调整工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绿色化,加大工业污染排放的控制力度和治理水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染无害化处理设备,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平,进入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D→B。2008年处于D模式的地区有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这些地区应当在继续保持绿色化工业发展模式的同时,积极提升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工业发展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进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径。

3.C→A→B,C→D→B,C→B。2008年处于C模式的地区有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地区无论是资源利用效率还是BTB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明显的粗放式增长特征,即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它们的发展转型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C→A→B,C→D→B的渐进式发展路径以及C→B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其中,跨越式的发展路径相对于前两种路径虽最为直接但难度较大,其对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定位,努力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寻求新型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4.对于处于B模式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在继续做好工业发展领头羊的同时,应积极向国际上生态文明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学习,加大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水平,促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工业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TE和ETE二维分析的视角,利用1999—2008年的省级投入产出数据,基于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探讨,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内蒙古、海南和西藏等9个地区相对实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和新疆等7个地区处于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等9个地区处于资源浪费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地区则处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在总体上已处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制度等方面原因,其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总体上走的仍然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的工业发展老路。

考察期内我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呈现出差异化演变特征。河北、内蒙古、浙江、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工业发展出现了进步,尤其是广西实现了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跨越式发展,而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倒退。黑龙江、湖北两省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而天津市在提高环保质量的同时却牺牲了经济效率。总之,各地区应根据现有工业发展阶段和水平,选择合适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渐进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131.

[2]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5-11.

[3]Fare,R.,Grosskopf,S.,Pasurka,C.A.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J].Energy,2007(32):1055-1066.

[4]Chung Y.H.,Fa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229-240.

[5] Fare,R.,Grosskopf,S.,Lovell,C.A.K.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朱南,刘一.中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 (5):3-16.

[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93-105.

[8]Kumar,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A Global Analysis using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 280-293.

篇5: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文章从新疆“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规划和文化旅游特征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新疆文化旅游的内涵。文本以新疆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建构新疆文化旅游发展具体路径,实现新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关键词: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新疆;规划;路径

一、新疆旅游发展目标及文化旅游资源

(一)新疆旅游发展目标205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总结新疆“十一五”旅游发展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旅游发展工作,使旅游业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推动新疆旅游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胜地和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I”。

“十一五”期间,新疆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旅游品牌效应已经显现,旅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游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新疆旅游资源开发挖掘得还不够,旅游精品少、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旅长游短问题还比较突出。“十二五”时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立足新疆实际,刻不容缓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张春贤要求,新疆旅游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建设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名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期间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50亿,力争达到1000亿,占新疆GDP的比重在8%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左右,旅游从业人员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带动200万人就业。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问,新疆旅游业各项指标基本上至少翻一番。

“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接待国内游客3500万人次,入境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22.5%,旅游总收入达到350亿元[21。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

郭来喜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科研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的课题和劳务的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圈。

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司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无论是旅游资源还是旅游资源文化学术界没有给出确切的概念,笔者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等同的,因为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而被人类发现并利用起来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资源都是被人们用于旅游所需,而在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已经赋予其文化的内涵。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所以说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界定不是很明显。从本质上来说,则是“文明达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文化已成为了新疆现代旅游业的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化的内涵,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中心,介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文化属性、文化构成等嗍。

新疆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性、完整性、丰富性和人文性。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屯垦文化交相辉映。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已刻不容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灵魂的旅游是苍白的。因此,在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特别是深挖文化内涵方面新疆还需做多方面的探索,通过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新疆应当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着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把旅游业作为新疆战略条件形成了与内地迥异的旅游资源。

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及优势

新疆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天池自然保护区、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天山库尔德宁自然保护区和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等,具有别具一格的景观。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2010年,新疆旅游实现了三个突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了3000万,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疆GDP的5.6%、服务业增加值的17%。全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00万人。

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新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翻o(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从此表可以看出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资源中生物类占绝对优势,在人文资源中风情胜地类资源占有优势,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无不反映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中,成为这里独特的潜在的和正在开发的旅游产品。旅游业是—个脆弱的产业,受经济以及政治等大环境影响严重,所以要根据当年的国家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大背景及时有效地调整旅游政策,发展当地游,促进国内游,扩大内需。薪疆旅游正处在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将加快推进形成国内外游客通过新疆“西进东出”和“东进西出”的新格局。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旅游通道、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加速形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将成为新疆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打造了喀纳斯、喀什、天池、葡萄沟、那拉提、赛里木湖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旅游景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种文化现象可直接导致一种旅游资源的生成,而天然的旅游资源也会因为有文化的修饰润色而更具可观性。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心物交融”的结果。

新疆旅游发展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突出打好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这几张牌;继续重点建设好喀纳斯、天池、吐鲁番、喀什、那拉提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好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克拉玛依、石河子等一批特色旅游城市;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产品,建设冰雪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特色旅游基地建设。

1.浓郁的民族特色

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55个民族,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同时民俗文化旅游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而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同时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开展民族风情游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地域文化特色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锡伯族素有“好骑善射”的美誉,据了解我国许多优秀的射箭手大多来自查县,同时在新疆锡伯族又被称为“天生的翻译家”,他们大多都会说维、哈、汉、锡伯语等。

传统的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计的民族,与游牧相关的物质非物质民族文化是其文化的一大特色。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共同构成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成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宝库。

3.冰雪风情

新疆具有丰富冰雪旅游条件,新疆已形成天山北坡滑雪旅游区、阿勒泰滑雪旅游区及塔城、克拉玛依滑雪旅游区三大滑雪片区。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底,各大滑雪场已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冰雪旅游的收入也在旅游整个收入中基本占到了六分之一。全疆已经拥有滑雪场一二百家,其中上等级的滑雪场23家。乌市周边已经形成了丝绸之路、白云、天山天池、雪莲山、维斯特为龙头,五棵松、阳光运动等滑雪场为递进的连线成片态势。

20,为整合新疆冬季旅游资源,自治区旅游局联合民航新疆管理局、体育局等,在全区各地州市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首届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如今,中国新疆冰雪旅游节暨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已由新疆地方性节庆展会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成为中国西部冬季最大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专业展会。现在冬博会成为一个标志,每年举办时即表明新疆冬季旅游揭开序幕,随即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天池冰雪旅游节,哈密冰雪旅游节、阿勒泰冰雪旅游节、阿勒泰国际滑雪节、福海冬捕节、喀纳斯冰雪风情摄影节等一系列紧扣冬季旅游主题的地州冬季旅游节庆活动陆续在各地展开。新疆冰雪旅游十年磨一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I8]。

4.军垦文化特色

军垦是指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新疆的多个地区进行的开荒生产和建设。而“军垦旅游”一般是指游客在军垦景点参观军垦遗迹和了解军垦文化的旅游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红色旅游类型。实际上,军垦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就是“兵团军垦文化”。其精髓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三、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挖掘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仍是新疆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产品,看草原、森林、雪山、骑马、逛纪念馆,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这种旅游方式与真正领略、了解新疆文化相距甚远。一些旅游经营企业因受到资金及技术的影响,不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新疆的冬季旅游资源还未充分挖掘,没有显现出具有鲜明西域特色的冬季旅游,同时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安全设施较差不具备吸纳区外和国外游客的能力。

(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和谐新疆各旅游景点大多路途较远而且又分散。接待景点的道路状况比较差;旅游景区内住宿接待设施普遍落后,宾馆数量少,级别低,此外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农家乐形势的餐馆,虽然符合旅游者乐于体验农家生活的愿望,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清洁卫生不过关,服务不规范现象。其次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生态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三)旅游产品开发种类不丰富,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和新意众多客人抱怨能买的只有小花帽、葡萄干等。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挖掘不深不透。目前仅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几个民族开发了一些民俗产品,围绕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的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十分稀少。

(四)旅游产业的整体营销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目前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品牌经营意识不强,宣传促销力度较弱。许多旅游产品的推广是依靠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促销活动,官方投人为主。众多旅游企业宣传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往往依靠和等待官方组织,坐享其成。此外针对不同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有针对性的形象策划水平低,宣传形式少,现代通讯手段利用不多。

(五)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低,专业旅游人才匮乏目前缺乏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制约旅游业提升层次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部分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只是凭着一些实践经验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的质量。

四、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建构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先决条件,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好、挖掘好现有的旅游产品,如何将区内外的众多游客吸引来,使人们一听到“新疆”,就能联想到新疆的美景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游客的心目中留下鲜明良好的印象。

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出入境旅游人数将逾2亿人次,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加速形成。新疆旅游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具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机遇期,区内外交通极大改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等有利条件。中央“十二五”期间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将逾2万亿元,今年将完成6200多亿元,将使新疆成为旅游投资的热点地区191。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一是围绕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政策,在区内逐步建立统一无障碍的旅游大市场。二是围绕建设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连通重点旅游区的断头路和连接线、旅游安全救援设施和项目、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旅游知识标识系统等设施,增加各支线机场至国内主要客源地航线。三是围绕西部旅游胜地建设,进一步打造新疆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四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软环境建设,保护挖掘和开发新疆各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

(一)充分利用中国亚欧博览会平台,发挥新疆现代文化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在中国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设国际板块、国内板块、新疆板块、专业板块,以及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板块等“4+2”个展示板块。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洽会的继承和升华,将连续举办十九届的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进一步扩大我国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确保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站在新的起点上,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能够更有效地搭建新疆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促进新疆与我国东部以及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国家的长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新疆与国家各相关部门、相关省区的合作交流,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的有效载体【蝴。

新疆有5600公里边境线、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新疆是我国西部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举办亚欧博览会,发挥新疆东引西出、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将其打造成区域的国际交流平台,对拓展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各国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和“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新疆在向西开放过程中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新疆旅游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挖掘新疆旅游特色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应当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民族民俗特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特色,以自身所独有的风格去吸引游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在开发旅游时,政府的作用应充分发挥。

做好旅游规划和对外宣传,从而改变新疆文化旅游形象。

篇6: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刘庆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贷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和改革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传统客户的流失。在许多地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企业的挑战,生存空间在骤然缩减。有许多由农村商业银行扶持成长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受规模限制,农商行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尽管这些企业仍然与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但是更多地求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很多地方的农商行因此失去了跟随发展的机会。

(二)政策负担与权利缺损。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支农、扶农的义务,但国家至今并没有按照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支农份额的多少制订出相关扶持政策,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在监管政策上,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各项准备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两者监管指标之间,始终依照从紧、从高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在跨区机构设置上,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在县域以下,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则基本将原先的农村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种政策安排,使得像原本有很强生机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使得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应该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

(三)法人治理结构虚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银行治理体系,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银行的管理者应当由股东任命,然而目前农商行高管的任命权有相当部分掌握在省联社手中。董事长候选人产生方式按《公司法》规定由董事会提名,但省联社拥有提名权;董事长和行长可以由省联社提名,而且即使按章程由董事会选举或任命,也需报省联社核准同意。这种安排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法人治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它这不仅导致了农商行经营自主权的缺损,也不利于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安排。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目前更多地是依据一般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对于农商行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主要以传统信贷业务为盈利途径,盈余公积的增长始终没有信贷规模的增长来得快,而目前监管当局为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监管指标,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10%以上,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越来越严重。

二、期待“给力”:农村商业银行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造成这种困局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原因导致的法人治理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经营经验缺乏等等,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政策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

中国设立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在于普通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必然会带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在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当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农业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非常之小且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应该选择哪种模式能够实现快速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乃至农村本身不断缩小蜕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往何处去?

在城市与农村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很多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大大弱化,它们所更需要的是对其第二、三产业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股份制银行向农村地区的渗透不仅在挤压着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而且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提示我们,以往那种试图将城市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划分开来并让其各司其职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弱化,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它能够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这一体系之中,传统的农业金融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原有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金融需求,需要特定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应该是计划指定的,应该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的结果,这样才能够保证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弹性与活力。在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时,必须要从上述视角出发,着眼于如何促使它们顺利地融入这一多层次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一是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允许股权适当集中,形成相对控股股东,以提高股东的利益相关性,为其提供治理激励。其二是正确处理省级信用联社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明确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对银行董事会的高层人事任免权,保障农村商业银行享有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二)在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其服务三农。政府赋予农村商业银行某些具有政策性的金融业务时,应当以独立项目的方式采用规范的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明晰其成本收益,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或经济补偿。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同时也可以促进政策性金融业务效率的提高。

(三)调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放宽准入条件。目前的监管安排一方面过于注重农商行的农村身份,与其目前面临的市场和经营状况存在错位,严重限制了其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又忽视了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的特殊性,使其在与大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根据农商行的自身特点与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需求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规则。长远来看,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应当以规模、产权制度、业务性质等角度而不是“城乡户籍”身份作为出发点,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体系发展趋势。

(四)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建设公平竞争环境。跨区域经营不仅是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和地域性系统风险的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当从支持、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并且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经营资源不足和风险防范问题。与此同时,全国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面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清算与汇兑系统,是跨区域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公平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措施,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五)为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创造条件。资本金不足是当前困扰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资本金不足,不仅限制了农商行业务规模的扩张,推高了贷款集中度,增加金融风险,也阻断了农商行与长期企业客户共同发展的进程。农商行上市不仅可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规范其经营活动,提高其管理效能。长期来看,上市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转变身份,加入全国性金融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从建设与完善多层次综合金融体系的高度来看待农商行的上市问题,积极地加以扶持和鼓励。

上一篇:ps制作海报宣传画效果下一篇:2016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