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2024-08-05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共9篇)

篇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一)从情感意志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营造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阶段是孩子张扬个性的时期,我们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为学生创设属于自己的空间。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说与别人不一样的话,不人云亦云,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参与讨论发言。还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主说话的空间。探讨问题时,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开展师生间、学生间、大组间、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争论,让学生自由地去想、自由地去问、自由地去说,让各种观点汇合、碰撞。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在平等的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去无所顾忌地思考探索,去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和见解。

因此,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放下老师架子做学生的朋友,用亲切的动作、神态、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去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

学生主动去思维。这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生生关系。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不同,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但是,学生又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身上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扣住这一要素,利用好他们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同伴身上出现错误是很自然的现象,教育他们不仅不能互相轻视、嘲讽、还要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谈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处处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时时体会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团结合作,主动帮助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能主动与他人共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引发内驱力,激发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唤起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让他们体会到被信任的感觉,从而产生自豪感、上进心,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强,成为推动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实验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一颗博爱心,面向全体,承认差异;二是要有宽容心,要理性对待那些惹是生非、调皮捣蛋、撒谎成性、好做小动作的学生,要用符合儿童心理的科学方法去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三是必须有耐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辅导,力争使他们逐步前进,稳步提高。而且,要从学生自身因素做起,对学

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指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制定好自我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

3、锻炼意志力,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要想学生坚持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但能坚持自学和课前预习,迅速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而且会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反之,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弱,学习情绪也低落,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感受不深,进步缓慢,学习效率低下。为此,在研究中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即预习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独立作业习惯、探索研讨习惯、积累资料习惯。如针对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做到四会:一是会有计划、有目的的主动学习或预习有关知识;二是会做学习记录、知识理解与否都要有明显的记号;三是会熟练运用工具书,进行相关联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和课外阅读;四是会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开展持久性学习活动。这几方面配合是否做到位,对学习效果影响非常大。为此,调动身边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家长共同做好督导工作,定期联系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教育与引导,逐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进行“自主学法”指导

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实验中,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实验时,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传授学法。学期末评选“自主学习小主人”。条件是:爱学、会学、主动学、有创造性、有毅力、学习效果好、团结协作好等。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成语趣话”、“错字门诊”、“古诗积累”、“佳作赏析”、“即兴演讲”、“制作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科内容,又充实了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产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会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运用评价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对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有调整和指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采取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评价方法。实验中,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如高年级具体的评价指标:

1、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2、有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竞争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

3、有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

4、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优良思维品质。

5、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调控。

6、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

7、能积极地参与实践,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显然,通过评价策略的科学应

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从而修正自己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顽皮好动,喜爱集体生活,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若把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放回于学生之中,鼓励他们去自主解决,就一定会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我成立学习互助组、采用“轮流值周,人人当班委、当学习组长、当小老师”这一自我教育形式。

篇2: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篇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探微

一、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热情

自我效能,即对自身能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自信与对自我的认同。对高中生而言,化学科目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很容易使人感到吃力,进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此时,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希望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工作。

由于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思行为的进行,所以其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自我观察过程中,学生能更快地找出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练习和思考;在自我判断环节,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让学生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从而对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校正和修改;自我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后思考与分析总结,这巩固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果,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自我效能的强弱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简单来说,学生更乐于学习化学知识中自己掌握得较好的部分,并愿意主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而对于教材中掌握不牢固的部分,则会采取回避态度,同时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深入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 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水平进行全方位的准确评估,以此合理调整高中化学的授课进程,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

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表现为学习努力程度的增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困难而复杂的学习环境,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在学习难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此时,他们会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遇到难题时也更愿意坚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的化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二、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课程改革中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教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传统的化学课堂以教师板书授课为主要模式,侧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硬性记忆,而忽视了对其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养成,并使他们产生了“学不会”的错误思想。

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就是要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改变事无巨细的讲课方式,变灌输教学为引导教学,让学生有自主思考与交流讨论的机会,以此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前提和基础的。传统的化学学习只告诉学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结果,而没有向学生解释这一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死记硬背很容易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发生的本质,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各种物质的化学属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后还要给予他们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通过建立化学讨论小组,给学生提供交换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学生能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定期安排一些实验课程,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印证和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切与实验相关的尝试都是被允许的。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放大并产生新的学习兴趣点,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养成随时发现问题、细致分析问题、耐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以此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在课前,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好对课程内容的预习工作,做到基本了解课程内容, 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同时找出课程重难点并予以标记等工作。课程进行中,学生应在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同时教师也应在授课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及时解决难点问题。课后,学生应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复记忆,以加深印象,减少遗忘的可能。

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逐渐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以此实现化学学习的高效化发展。

篇4:运用有效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

一、指导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潜能如何,这就需要教师多思考、多研究,对学生所学知识要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其次,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透彻地理解其含义,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去探究、自主地去学习,进而学生学得才主动、生动,学习效果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随着经济改革、科技的高速发展,凸显数学的应用性,而且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掌握数学这一基本工具。为此,学生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不断更新数学思想,努力去完善数学学习方法,不论是对概念、新知识、问题解决、知识整合、开放学习等,都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能快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提升自主学习质量。

例如,在探索反正弦函数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笔者设计下列问题,进行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如,

1.是不是每个函数都有反函数,若不是,在什么条件下函数才有反函数?

2.正弦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有反函数?如果有,它的反函数怎样表示?

3.正弦函数的图像与反正弦函数的图像有怎样的关系?

4.反正弦函数有怎样的性质?

5.怎样求反正弦函数的值?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根据相关函数概念,去认真、仔细推敲,琢磨其中的含义,应怎样寻找突破口,是从整体考虑、局部考虑,还是通盘考虑,经过学生探究,很快把以上问题一一解决,从而有效地实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运用多元练习,调控自主学习

三、运用变式问题,引导多元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课本知识领域里,而是要让学生对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和掌握之后,由他们自己去进一步深化知识,在学习中,能巧妙地学会运用课本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

所谓变式问题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对命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不断变换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这些变式问题能有效地引申拓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挑战中寻找到甜头,还会不时地出现创新思维的智慧,更会品尝到“发现新知识”的乐趣,真正达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运用变式问题,引导学生去多元自主探索学习,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意识,在探索学习中,去变中求进,进中求通,进而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开拓他们的思路,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激活学生思維,唤起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发展平台以及让他们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进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宽、最广、最深的培养。

篇5: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通过自学、质疑、释疑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在语文素养和能力上有一定的提升的过程。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摆脱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育学生自己主动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感觉到学习的挑战性,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正确引导,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

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要明确何谓自主学习。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尤其在信息时代,更要借助网络不断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明确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并且将自主学习观念牢记于心,不断琢磨,不断创新,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有可能。其次,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必须明确何谓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使他们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才会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激发学习潜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用好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的主要平台,课堂气氛是否融洽、活跃,直接影响教学双方的情绪和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能够构建初中语文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寻找学生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和讽刺,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价值,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比如,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三峡》一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将文章大致意思讲解之后,把剩余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去过三峡的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三峡的一些感受。这种教学方式首先让去过三峡的同学得以展示自己的独特经历,并且和同学一起分享,提升个人学习动力;其次,未去过三峡的同学听到同学对三峡宏伟的讲述,自然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自主的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把语文和生活相结合。传统语文教学,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和大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单调无趣,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好,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适时的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那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将大大提升。比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有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在讲述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将教学地点转移到室外,真正的带学生去体验早春时节的原野气息,感受柳树泛绿的亲切,倾听破土小草的吟唱,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灵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造自主学习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机会,注重语文说的训练。现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上课,比如初中语文中有《威尼斯商人》一文,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课文中的“法庭审判”环节编排成话剧表演出来。不同的小组成员不同,对课文的理解,主人公的表演上都会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小组都会通过独特的表演形式将这个环节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法庭审批”环境表演,学生对文章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不管观点是否正确,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着想,构建多种自主学习的平台,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篇6: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多数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是否认同,我们不知道。若达不到目标,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如果这个目标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自己制定的,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学习意识,取得的成绩就会使自己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

2、教学生学会预习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老师还没有教之前先学。先学是后教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课前读一读 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课前想一想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课前说一说 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

(4)课前练一练 往往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预习时应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的能力.如果做题时出现错误,要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如果仍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逐步领会。

3、教学生学会质疑。

篇7: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林州市林州一中牛振杰***282753798@qq.com

内容摘要:

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老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改变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依赖参考书,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学习习惯呢?

正文

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而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为今后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和走入社会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现在怎样引导学生逐步改变以前的学习方法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总书记也曾明确指出:“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其次,开放课堂,放手学生。开放课堂是教师间可相互学习,不断寻找出适合不同科目的教法,并能相互借鉴。放手学生是放手让他们按自己兴趣去学,放手让他们按自己方式去表达。陶老先生还说:“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所以,我们要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我们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知识的财富。第三、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减少他们的失望情绪,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第四、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明确的目的,引导学生去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要求学生经常检验学习的实际效果,以便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及时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他们自己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要求学生经常总结、反思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下一阶段学习总结经验制定计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监控自己学习的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以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五、就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师要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去做呢?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爱因斯坦说过: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是学习知识的最大敌人。我在为学生提供指导时,不轻易否认学 1

生的学习策略,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避免给学生造成一种“我说的就是对的”的印象。我对学生说“不要相信我所说的一切就是对的、就是唯一的”,我要让学生既对我所说的感兴趣又敢于怀疑,而且让他们学会推敲和应用我所说的某些观点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记录、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归咎于自己的潜能不够,很少人认为学习效果差是由于自己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这种看法,掌握有效方法,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通过反思或其他记录方式,让学生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及感受,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对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有相当大的作用。教师则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给学生设立学习目标。目标在教学中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与学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愉悦感,从而不断激励学习。在这种目标的适度要求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体现学习目标。只有树立目标意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同步提高。

4.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常言说得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学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兴趣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而我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方法往往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部历史节目片断,一个可爱的顺口溜或民谣,一幅漂亮的图片等等。

5.用竞争督促学习。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在完成自学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更好地集中、使学生们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在课堂中因讨论、发言、评讲、展示等活动进行,学生也就没有精力去说话玩耍了。在竞争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例如归纳基础知识时候要求看谁总结得好,这样他们会自觉地预习课文;在讨论时候,看谁说的好;复习的时候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他们会积极地去学,有不懂的地方他们也会积极地问老师。

6.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学习主动性。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很认真地学习,掌握得也很好。但是常因课前贪玩或其他作业多时常忘记预习。要求他们有课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关于这一点,呼吁是无效的,只有激励。我采取了以下办法,有了一些收获。例如,我让他们回家后看相关电视节目或者课外读物。上课的时候,看看谁收集到的信息最多。于是他们或者看节目、书本或者问父母朋友,想尽一切办法获取知识。

7.学习习惯促进学习主动性。学习主动性要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得以发挥和运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养成开口表达的习惯;养成置疑提问的习惯;养成有意记忆的习惯;养成课外收集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每天自觉复习和反思的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主动积极,轻松愉快。所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得以最大的提高。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教学只有依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加强训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者:蔡汀 王义高 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4、《终身教育引论》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5、《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67、《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篇8:讲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

一、授予学生写作知识、结构、方法,培养自主写作能力。

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应着眼于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结构,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观、多说、多写,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写作能力,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形成师生间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拓展单位时间内学生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一位学生的精神活力。并充分放松自我,充分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起情绪,产生创造欲望,从而写出自己所必须说出来的内容。

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讲解不必太多,应当引而不发,留有余地,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让学生自己探索,按照从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步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写成文章。例如,在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文具》为题进行作文训练时,我让学生从自己日常文具中选一个最喜欢的带到作文课上。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它的外形、结构、颜色,能够操作的,还让学生操作一下,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按怎样的顺序写,可以分几段写,想好后写下来,还可以给自己的作文加个题目。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加以引导:“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自己最心爱的朋友,现在请你们把它具体地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好吗?”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老师趁热打铁地说:“首先应当介绍这位‘朋友’的什么内容?”(名称、模样、由几部分组成。)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讲出多种不同的介绍顺序与方法,小结后再启迪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这位朋友的什么……这样指导,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加上老师的启迪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象的内容各异,描述流畅清晰,从而写出自己所要说出来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自改作文结构的方法,促进主动发展。

让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习作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不仅能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还能养成字斟句酌的良好写作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于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可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很有意义的。所谓自改作文就是让学生根据作文的要求,仔细分析自己的作文,懂得修改文章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方面主要考虑中心和题材,形式方面侧重结构和语言。这样,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学会自改作文的方法,从而提高写作和修改文章的水平。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有了一些体会。

1. 学会基本的修改步骤

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教师可从学生的作文草稿中找出中等偏下的作文,在大幅白纸上原文照抄,然后示范批改,让学生学会以下基本的修改步骤。

第一读,让学生带着本次习作要求,对初稿先通读几遍,通过读发现问题。

第二想,在读的基础上,想想本习作在立意、选材等方面是否符合文题;文章的条理、详略是否得当;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如其分。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分别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想想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改,在读、想的基础上进行改,初改后还要再读、再改,直到满意为止。

在示范批改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步骤,还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符号,为自我修改打好基础。

2. 批后自改

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修改,要经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他们的自改能力是在修改的实践中得到培养的。因此,教师可用各种特定的符号或写批语或面批的方式,提示要改的地方、范围、性质,指明修改的方向。至于具体该添什么,怎样删,怎样改,怎样换,怎样调,留着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独立完成。这样半扶半放,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既培养学生的修改技能,又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并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位学生在《我们的学校》一文的开头写道:“我们的学校很美丽。它坐落在我镇的旁边,四面绿树环绕......”教师用批改符号在“旁边”两个字上打了个问号。这位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把“旁边”两个字改成“东部”,并添上“坐北朝南”几个字。这样,学生不仅会改,而且明白道理,即明白该把学校的方位讲清楚,收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

3. 养成良好的自改习惯

叶圣陶说:“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任何作品只有反复修改才能臻于完善。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可见,让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是非常有益的。因此,老师应要求学生在每次习作后,尽可能认真地、耐心地修改,反复推敲,除了注意句子、词语、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外,还要注意内容的调整补充和标题的拟定等,想一想是否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必要的时候,还要主动向同学求教,互相交流讨论,力求把文章改得好一点。

篇9: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探微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98

高中化学学习难度大、内容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理解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的习惯。

一、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热情

自我效能,即对自身能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自信与对自我的认同。对高中生而言,化学科目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很容易使人感到吃力,进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此时,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希望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工作。

由于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思行为的进行,所以其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自我观察过程中,学生能更快地找出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练习和思考;在自我判断环节,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让学生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从而对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校正和修改;自我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后思考与分析总结,这巩固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果,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自我效能的强弱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简单来说,学生更乐于学习化学知识中自己掌握得较好的部分,并愿意主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而对于教材中掌握不牢固的部分,则会采取回避态度,同时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深入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水平进行全方位的准确评估,以此合理调整高中化学的授课进程,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

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表现为学习努力程度的增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困难而复杂的学习环境,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在学习难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此时,他们会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遇到难题时也更愿意坚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的化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二、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课程改革中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教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传统的化学课堂以教师板书授课为主要模式,侧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硬性记忆,而忽视了对其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养成,并使他们产生了“学不会”的错误思想。

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就是要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改变事无巨细的讲课方式,变灌输教学为引导教学,让学生有自主思考与交流讨论的机会,以此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前提和基础的。传统的化学学习只告诉学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结果,而没有向学生解释这一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死记硬背很容易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发生的本质,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各种物质的化学属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后还要给予他们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通过建立化学讨论小组,给学生提供交换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学生能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定期安排一些实验课程,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印证和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切与实验相关的尝试都是被允许的。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放大并产生新的学习兴趣点,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养成随时发现问题、细致分析问题、耐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以此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课前,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好对课程内容的预习工作,做到基本了解课程内容,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同时找出课程重难点并予以标记等工作。课程进行中,学生应在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同时教师也应在授课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及时解决难点问题。课后,学生应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复记忆,以加深印象,减少遗忘的可能。

上一篇:描述美食的满分作文600字下一篇:松原市宁江区产业的发展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