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散文作家

2024-07-22

著名散文作家(精选6篇)

篇1:著名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作家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2002)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充满诗情有“诗体小说”之称。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贺敬之(1924-)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作家

王蒙(1934-)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为代表作。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蒋子龙(1941-)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1999)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李

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优秀作品。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风格朴素、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深刻描写社会底层,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1952-)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废都》、《病相报告》等,中国乡土作家代表。

莫言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 得者。

铁凝 《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多次获国内文学奖。中共中央委员,并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先锋作家

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格非《格非文集》

刘文韬《情系大地》、《酱业大王》、《刘文韬全集》[1-3]。

中国自由作家

高行健 长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世界首位华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刘宾雁 纪实文学《人妖之间》,中国官场首位揭露文学作家。苏晓康 长篇纪实文学《河殇》,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首位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叶文福 诗歌《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我是飞蛾》,大陆新时期首位具有独 立 思想的著名诗人。

王土 小说《欢乐之河》、《大城市之小孩玩火》、《拘留十五日》中国首位长期坚持于城市大贫民窟描述 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作家。

余华 小说《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国当代文学首位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 品思想性的作家。

阎连科 小说《为人民服务》,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通俗流行作家

王朔 《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非诚勿扰2》

金庸《射雕英雄传》,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韩寒 《三重门》《就这么飘来飘去》,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余秋雨《文化苦旅》

篇2:著名散文作家

父子俩

Passing through the Atlanta airport one morning, I caught one of those trains that take travelers from the main terminal to their boarding gates. Free, sterile and impersonal, the trains run back and forth all day long. Not many people consider them fun, but on this Saturday I heard laughter.

一天早晨去亚特兰大机场,我看见一辆列车载载着旅客从航空集散站抵达登记处。这类免费列车每天单调、无味地往返其间,没人觉得有趣。但这个周六我却听到了笑声。

At the front of the first car – looking out the window at the track that lay ahead – were a man and his son.

在头节车厢的最前面,坐着一个男人和他的儿子。他们正透过窗户观赏着一直往前延伸的铁道。

We had just stopped to let off passengers, and the doors wee closing again. “Here we go! Hold on to me tight!” the father said. The boy, about five years old, made sounds of sheer delight.

我们停下来等候旅客下车,之后,车门关上了。“走吧。拉紧我!”父亲说。儿子大约5岁吧,一路喜不自禁。

I know we’re supposed to avoid making racial distinctions these days, so I hope no one will mind if I mention that most people on the train were white, dressed for business trips or vacations – and that the father and son were black, dressed in clothes that were just about as inexpensive as you can buy.

车上坐的多半是衣冠楚楚,或公差或度假的白人,只有这对黑人父子穿着朴素简单。我知道如今我们不该种族歧视,我希望我这样描述没人介意。

“Look out there!” the father said to his son. “See that pilot? I bet he’s walking to his plane.” The son craned his neck to look.

“快看!”父亲对儿子说:“看见那位飞行员了吗?我敢肯定是去开飞机的。”儿子伸长脖子看。

As I got off, I remembered some thing I’d wanted to buy in the terminal. I was early for my flight, so I decided to go back.

下了车后我突然想起还得在航空集散站买点东西。离起飞时间还早,于是我决定再乘车回去。

I did – and just as I was about to reboard the train for my gate, I saw that the man and his son had returned too. I realized then that they hadn’t been heading for a flight, but had just been riding the shuttle.

正准备上车的时候,我看到那对父子也来了。我意识到他们不是来乘飞机的,而是特意来坐区间列车的。

“I want to ride some more!”

“我还想再坐一会儿!”

“More?” the father said, mock-exasperated but clearly pleased. “You’re not tired?”

“再坐一会儿!”父亲嗔怪模仿着儿子的语调,“你还不累?”

“This is fun!” his son said.

“真好玩!”儿子说。

“All right,” the father replied, and when a door opened we all got on.

“好吧,”父亲说。车门开了,我们都上了车。

There are parents who can afford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Europe or Disneyland, and the children turn out rotten. There are parents who live in million-dollar houses and give their children cars and swimming pools, yet something goes wrong. Rich and poor, black and white, so much goes wrong so often.

我们很多父母有能力送孩子去欧洲,去狄斯尼乐园,可孩子还是堕落了。很多父母住豪华别墅,孩子有车有游泳池,可孩子还是学坏了。富人、穷人,黑人、白人,那么多人都轻易学坏了。

“Where are all these people going, Daddy?” the son asked.

“爸爸,这些人去哪?”儿子问。

“All over the world,” came the reply. The other people in the air port wee leaving for distant destinations or arriving at the ends of their journeys. The father and son, though, were just riding this shuttle together, making it exciting, sharing each other’s company.

“世界各地。”父亲回答。机场来来往往的人流或准备远行,或刚刚归来。这对父子却在乘坐区间列车,享受着父子间的亲情与陪伴。

So many troubles in this country – crime, the murderous soullessness that seems to be taking over the lives of many young people, the lowering of educational standards, the increase in vile obscenities in public, the disappearance of simple civility. So many questions about what to do. Here was a father who cared about spending the day with his son and who had come up with this plan on a Saturday morning.

我们正面临许多问题:犯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冷漠无情、文化水平下降、公共场合卑劣猥亵上升、起码的`礼貌丧失,等等。我们有那么多的问题要处理。而这里。这位父亲却很在意花上一天陪伴儿子,并在这样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提出这个计划。

The answer is so simple: parents who care enough to spend time, and to pay attention and to try their best. It doesn’t cost a cent, yet it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the world.

其实答案很简单:父母愿意花时间,愿意关注,愿意尽心尽职。这不要花一分钱,可这却是世间无价之宝。

The train picked up speed, and the father pointed something out, and the boy laughed again.

篇3:著名作家余华批评语文教育

据左岸文化网消息, 中国大陆作家余华访台宣传新书, 他在谈及语文教育时说, 文学最重要是要有不同答案, 中国大陆语文教育就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绝对违背语文教育宗旨。针对台湾高中国文课纲的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争议, 他说, 古典文与现代文比例不重要, 重点是看学生兴趣。余华回忆起两年前儿子准备考高中时, 他帮儿子复习语文, “后来发现我这个复习是错误的, 我还不该帮他复习, 把它引向更加错误的方向”。他说, “我的那一套与大陆那一套完全不一样, 因为我觉得他的理解不对, 我说这好像是另一个理解, 结果一看标准答案, 他是对的”。余华举例, 一些教科书将他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编入教材, “我看了一些语文老师的教案, 真的分析得非常好, 但让我去考, 我肯定不及格”, 文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不同答案, 但中国语文教育就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绝对违背语文教育宗旨。不过, 他说, 以台湾的现状, 他坚信虽有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争议, 但台湾教材收录的现代文教材质量一定比大陆高得多, “很差的文章收录, 会被人骂死”, 但大陆有些文章差到难以读下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篇4:沉痛悼念著名作家韩素音

韩素音医生情感丰富,睿智过人,爱憎分明,极富同情心,急公好义,慷慨助人,对事物观察入微,而且也是一位演讲高手。面对数千听众,她的翩翩风度和深入浅出的言辞,牢牢地吸引着众人的注意力,让人们愉快地分享她的精神境界。聆聽她的演讲,领会她那高超的智慧,确是一项极大的享受,令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素音在当时的马来西亚行医时,积极参与不少社会活动,参加主流社会的集会,发表演讲和写文章,提出有利于社会的看法和主张。她同情弱势群体,尤其痛恨种族歧视。对当时在殖民政策统治下的华文教育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十分同情。当时的华人发起运动,争取官方同意让华人自行筹建一所华文大学。可是政府却不予批准。当时韩素音参加了很多讨论会,大力主张接受华文大学的筹建行动。当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最终建成之后,她自愿作为校医,后来更兼授一门创作写作的科目。

在南大期间,我有幸和韩素音有较多接触,深受教益。当时的政府不容许我们和新中国有太多的接触。由于韩医生的特殊身份,她可以前往中国,会见很多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包括总理周恩来。每次当她访问中国回来,都会发表演讲,介绍她在中国的观感。我有时也到她在柔佛新山的住家和她畅谈,直至深夜在她家吃过晚饭后,由她的丈夫陆文星驾车送我返回南大。通过她的介绍,让我知道当时中国遭受自然灾害,而苏联如何乘机逼迫中国偿还朝鲜战争款项的种种情况,对中国同胞当时所遭受的各种苦难,感到深切的同情和难过。

70年代的西方世界,反华势力非常强大,敢为中国仗义执言者为数不多,韩素音却遍游世界各地,广结朋友,发表演讲,摆出大量的事实,驳斥无理的污蔑与毁谤,同时大力写作,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要让世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她的热情、勇气、挚着和说服力,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同情与支持,成为一位广受西方主流社会与媒体欢迎的人物。当我于8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出任加中协会主席时,她曾多次应邀前来发表演讲,每次前来,本地的电台、报章都纷纷争相访问和报道。有些时候,她甚至会住进我们的家,可以与我们全家相聚,也可以清静地休息片刻。由于很多好友都渴望与她见面,有时我们也邀请他们前来我家共叙。

篇5:中国最著名的散文作家

 

1、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高中时期,获台南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时期,得翠谷文学奖首奖。

青年时期即遍获重要文学奖,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散文首奖……

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篇6:精选著名作家徐志摩散文读书心得

正如这耳熟能详的《再别康桥》,徐志摩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为人所共知。在我的理念之中,徐志摩的诗比他的散文要生动的多,但在我看了《徐志摩散文集》以后,我的印象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徐志摩的诗师承英国浪漫主义,不像闻一多还有象征主义以美为丑的追求。虽然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激情在西方几近于陈词滥调,但此时中国的文坛却依然死气沉沉。徐志摩正是在这个时期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为中国现代新诗做出了贡献,使之从琐碎的现实描摹、粗糙的感情直抒升华为统一、集中、超越于日常生活现实抒情逻辑和单纯的意象。

在中国近代文坛,相比于鲁迅、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李广田、朱自清等散文大家,徐志摩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他的文风绚丽,浓烈,甜腻,因此常遭非议,但徐志摩也正是以这种文风在散文界独树一帜。

让我们先看看代表他思想转变的《迎上前去》,他深入剖析,察省自己的思想灵魂,真切坦白自己的性格、思想、信仰,并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发出战斗的宣言。他先坦率的说“科学我是不懂的,我不曾受过正式的训练,最简单的物理化学我都不明白”,“我只是个极正常的人”。同时他又鲜明的弘扬了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不能让绝望的重量压住我的呼吸,不能让悲观的慢性病侵蚀我的精神,更不能让厌世的恶质染墨我的血”。接着又以哲学家尼采的话语做了论证。作家正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宣扬自己的人生观与理想主义,他写道“我不辞痛苦,因为我要认识你,上帝,我甘心,甘心在火焰里存身,到最后时辰见到我的真,我定了主意,上帝,再不迟疑。”这种鲜明深入的剖析让我们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情感在奔突,它像一团火在燃烧,也使别人在燃烧。它阐明了作者的战斗思想,也渲染了作家悲郁愤激,求索理想的灼热之情。

语言流畅、简洁、准确、生动,而又绝对的真实。我想这是徐志摩散文和诗歌的共性。而它的真实,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百味人生经散文家的妙笔,都能使人如嚼槟榔,孜孜品尝。没有哪种文本能像散文的写作,敞开心扉,对着自己道来;加上多半是激情使之,理性的动力显得有些苍白,也正是这样,散文方原汁原味,令人着魔不已。人类自步入文明以后,就开始掩饰自己的身躯与心灵,进步的同时也掘出了人类相互隔膜的鸿沟。从此,渴望理解和理解他人也就成为人类不息的欲念和理想。在这个意义上,遥望悠悠文学长河,卢梭的《忏悔录》是震撼灵魂的,它以坦白灵魂的勇气和真诚,在文学史上放着异彩,可见自剖者永恒的意义。而徐志摩的《自剖》同样也沐浴着散文美学真实的光芒,带着人类潜在的渴求沟通的欲望给人以无穷的启迪与慰藉。

在没有英雄或英雄遭难的年代里,我们最大的也是最卑微的渴望,只是做一个人。这种感情可在魏晋时期阮籍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谋”中体会到。在《遇见哈代的一个下午》里,徐志摩完成了走近英雄的精神典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灾难与渴望并存的中华民族在渴求英雄,期待着那英雄带来福音。因此,尽管那不是一个宽容的时代,一方面愚昧与暴政在无情的摧残着英雄,另一方面,它却哺育了大量的文化英雄。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的英雄们在专制的缝隙中昂然生长,而徐志摩无疑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在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哈代是作者心中的伟大圣哲,“他与法郎士一样,分明是十九世纪末以来人类思想的重镇......”。

上一篇:交谈的基本礼仪下一篇:怎么填写入党志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