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

2024-07-22

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精选6篇)

篇1: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

国内典型案例比较研究

2014年9月30日,央行表态要积极稳妥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住建部也表示要求积极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从租赁市场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等多种渠道,发展租赁市场。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步入存量时代和房价长期以来的持续上涨,单个物业的交易所需的资金体量也越来越大。资金供给和房地产行业经营造成的资金需求之间的期限错配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REITs的推出有其内在需求;另外在宏观经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REITs作为在国外快速发展并且运行模式成熟的资产证券品种,快速推进也在情理之中。下面就近年来我国发行的类REITs产品做一个比较分析。

通过对已公开信息的整理,目前国内已经实施的、比较典型的案例主要如下:

(1)海印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海印股份以自成立之次日起五年内公司公司旗下管理的15家商业物业的未来五年的经营收益权,设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和次级资产支持两种证券,合计募集资金16亿元。其中,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不超过15亿元。

(2)中信苏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苏宁云商子公司以11家自有门店物业的房屋所有权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分别出资设立。规模接近44亿元,其中A 类证券规模约为20.85亿元,期限为18年,每3年开放申购/回售。类证券规模约为23.1亿元,期限为3+1年。A类的预期收益率约为7.0%-8.5%,B类的是固定+浮动收益,固定部分约为8.0%-9.5%。

(3)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中信启航产品总规模52.1亿元,优先级和次级按7:3比例发行?优先级票面利率5.5%-7%,最终利率由询价结果确定;次级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2%-42%?

通过对三支类REITs产品的梳理,我们发现,三者存在如下主要区别:

从类型上来看,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中信启航计划”)、中信苏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中信苏宁计划”)属于权益类REITs,海印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海印计划”)属于抵押型REITs。这也就意味着,中信启航和中信苏宁的投资者除了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分红之外,还可以物业升值的带来的收益;海印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则只可以得到租金收入分红。

从风险隔离方式上来看,中信启航计划和中信苏宁计划采用了特殊项目实体的方式,但两者又有不同。中信启航计划是以特殊项目公司的形式,中信苏宁计划则采取了特殊目的合伙的形式。海印计划由于采用的抵押型的模式,采取了特殊目的信托的方式。

从增信方式来看,海印计划采用了发起人参与人次级受益凭证和提供担保等多种方式。而中信启航计划和中信苏宁计划的增信方式则是由发起人直接租赁基础资产的使用权,从而确保稳定租金收益。

四、开元产业信托——首单中国酒店REITs香港上市

全球第一个中国的酒店REITs——开元产业信托(01275.HK)2013年7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挂牌价为3.5港元,总集资额约6.75亿港元。因投资者反映不佳,开元产业信托原计划发行规模总集资额16.45亿-19.74亿港元最终被削减了一大半,降至约6.75亿港元;发行价也被定在3.5-4.2港元的下限。

开元集团是内地最大的民营星级酒店管理集团,截至上市之前的2012年底,开元集团拥有107家运营中或发展中的星级酒店,包括31542间客房。开元产业信托的上市之时的物业资产为开元集团旗下的5家自持酒店物业,包括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长春开元名都大酒店四家五星级酒店,以及浙江开元萧山宾馆一家四星级酒店。

1、开元产业信托上市之时概况 公司/证券名称 信讬基金经理人 上市日期 上市时拟发行基金单位数目 认购价格 募集资金数额 开元产业投资信讬基金 开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0日

469,914,000(招股书)后调低至193,000,000 基金单位发售价3.50-4.20港元,最终确定为3.50港元

原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6.45亿-19.74亿港元,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6.75亿港元

(1)收购SPV(BVI)(物业资产);(2)运行资金;(3)偿还债项;(4)交易成本

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上市物业资产包 长春开元名都大酒店四家五星级酒店,以及浙江开元萧山宾馆一家四星级酒店

截至2014年底,向基金单位持有人100%分派,其后分派不少于90% 募集资金用途

派息政策

2.开元产业信托目前的概况

根据开元产业投资信托基金的中期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物业资产包无变动,但经基金单位持有人批准,开元产业信托于2014年7月31日完成对上海市松江区一家五星級酒店——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的收购,酒店物业总估值人民币41.9亿元。截至 2014年10月9日,发行的基金单位数目为931,139,567,价格为3.31港元,每基金单位中期分派HKD 0.1454,相当于4.23%(2014年上半年期)。

3.开元产业信托基本框架

4.开元产业信托上市的内容概要(1)酒店租赁及租赁协议

签订主体:浙江开元酒店、开元酒店管理、开元旅业、产业信托管理人

协议期限:采用10+10模式。即上市日期起计为10年,信托管理人全权决定可再续10年。租金安排:1)基本租金:为开元信托提供稳定的租金收入,以基本租金方式减少承受酒店业的风险。2)浮动个别租金:以浮动个别租金方式为信托根据物业表现分享上升潜力的收益。基本内容:

(i)T1-T5,开元酒店管理将每年支付不低于2.16亿元人民币的基本租金;

(ii)T6-T10个,基本租金为市场基本租金,根据浙江开元酒店与开元酒店管理共同委任的独立专业物业评估师确定,但是评估价值低于物业酒店前四年平均租金85%的,按照前四年平均租金的85%(1.836亿元人民币)确定T6-T10租金;

(iii)10年以后的租金为评估的市场价值,但不低于物业酒店T6-T9平均租金85%的;(iv)个别租金(浮动)按初步酒店物业每月经营总收入的20%加相关初步物业酒店物业于该月经营毛利的34%计算。个别租金总额低于基本租金的,开元酒店管理须负责补齐。增信措施

(i)开元旅业就承租人及酒店管理人提供担保;且开元旅业在租赁及管理协议有效期内维持最低资产净值20亿人民币;

(ii)协议T1-T5,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就承租人的付款责任提供每年人民币2.16亿元的不可撤销担保;

(iii)承租人提供人民币2千万元抵押按金;

(iv)5年以后的后续期,需中国持牌银行发出的不可撤销担保,及承租人提供人民币2千万元抵押按金。若未取得银行的不可撤销担保,则抵押按金调整了基本租金另加抵押按金。(2)大股东放弃分派

开元的大股东浩丰国际、凯雷蓝天上市日至2014年底放弃持有基金单位(相对于上市日期的已发行基金单位的约14.6%)收取分派的权利,旨在上市日至2014年底每基金单位分派提高约17.1%。因此,不考虑放弃分派下,每个基金单位0.1348港元,年化分派收益率为7.81%;考虑放弃分派下,每个基金单位0.1579港元,年化分派收益率为9.15%。(3)物业资产重组过程

通过2012年底至2013年1月的一连串交易,拥有酒店物业的基础资产(5家酒店)由浙江开元酒店保留,而从事租赁酒店及其他酒店相关业务营运的其他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则转让予浙江开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原为浙江開元酒店的附属公司),最终转出本集团。(4)开元产业信托的税项开支 中国税项

开元产业信托在中国境内的税项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值得注意的是698号文所规定的非居民企业(境外投资方)间接转让股权的中国税务处理及申报。该文主要目的为利用境外实体规避中国纳税义务的反滥用及反避税规则,将向境外投资者就间接转让股权所得资本收益收10%的预扣税。对此,其法律顾问认为:(1)698号文并无对间接转让资本收益如何征收10%的预扣税有清晰的指引;(2)买卖协议下,卖方具有申报698号文的申报责任,物业公司无申报责任;(3)卖方已同意就该买卖协议项下的税项负债向开元产业信托提供补偿保证,期限7年。香港税项

(i)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若在香港的SPV被视为在香港营商、从事专业或业务,需就其于香港产生或源自香港的溢利(资产增值除外)缴纳香港利得税。

(ii)开元产业信托作为单位信托集体投资计划,豁免缴纳香港利得税。信托向基金单位持有人做出的分派也无需缴纳任何利得税。

(iii)开元产业信托基金无需就发行新基金单位缴纳香港印花税,其后买卖基金单位需缴纳香港印花税。

5.开元上市的实践意义 开元集团最初于拟于2005年整体打包集团资产在香港上市,但遭遇香港财务制度改变,折旧加速(将原有的40年折旧年限改为20年),导致利润缩水,开元酒店推迟上市计划。香港资本市场在2008年以后持续低迷,开元担心IPO后公司市值及股价都存在被低估的风险,因此挑选一部分优质酒店房地产业务打包REITs,使开元既能实现证券市场交易和融资,又有助于改善交易价格和市盈率,直到2013年最终通过旗下部分资产的REITs方式成功上市。选择REITs方式,一方面股东的估值将高于公司IPO,另外一方面开元有很多酒店,现在物业资产包中装入的有5个,未来还有其他酒店可以持续装入,相对比较灵活。然而,除非有外部现金流支持,否则内生现金流是很难支撑整个房产信托基金发行的。但是外部现金流一般要通过信用担保、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例如开元REITs此次便设置了基本租金条款,并拥有关联主体及银行的承诺租金担保。真正的REITs产品本质是体现股权分红回报,然而当前依靠外部担保事实上已经将开元香港REITs变成了类债权融资的模式,这也是一种REITs的异化。

新加坡的凯德置地——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 王刚

它能够把上市公司、基金、REITs,把开发和金融结合得很好,所以成为我们研究商业地产很重要的案例。

在整个房地产形势下,我们需要有开发基金,在中国过去的十几年也是重要的开发阶段,所以我们会有开发基金。在开发之后,典型的凯德模式会有一个孵化基金,因为一个楼能建到生成,现金流还是需要有一个孵化阶段的。孵化了之后,才能有第三个阶段,就是REITs。

凯德置地的来福士广场,今天的主题是写字楼综合体论坛,来福士广场融合了商场、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的真正代表。我们举一个例子,看几个指标当中的一个,第五项,就是基金年息,基金年息做到了8年+1年+1年,就是8到10年,意味着这是一个很长周期的基金投资。我一会儿会讲到中国基金的特点,典型的是两年左右,甚至一年的产品都有,基本都是以债为主,这个是以股为主的,我投给它的基金,我们基本上连本金都不能保证,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乐意投呢?就看最后一项,就是年化收益率能做到15%到20%。

我们刚才讲了国外的情况,国内的情况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是夹层基金,再就是开发型的股权基金,因为中国现在还是以开发为主。中间段的是增值型基金和并购基金,是这两年或者未来的阶段中比较重要的模式。

做商业地产基金也是给REITs在攒一个资产包。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可以满足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再就是它抗行业周期,就像题目我们经常讲的白银时代一样,上周陪聂会长参加新浪的金麒麟论坛,有记者问任志强到底什么是白银时代,好像大家都提的比较多,但实际上黄金和白银也是因为中国过去十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在进入所谓的白银时代,实际上就是一个行业的高速增长进入一个平缓期,在这个时期的时候,我们每个开发商都在融资策略上、资本结构上要做很多的调整。

再就是加速物业的周转,刚才有一位记者跟我聊,为什么要推REITs,分两类。一类是商业领域,比如像富力这样的酒店,商业领域几个亿或者几十亿投进去,在账面上租金收益率很低,按照中国资产估值,收益率也就是几个点,两三个点或者三到五个点。这么大的几十个亿在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上,实际上整个企业的ROA会下降。通过REITs这样的工具,你就可以把这个钱倒出来,投入新的项目开发。对政府也一样,报纸上现在说的四个城市的试点,住建部要操作的,实际上政府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当然也是过去几年才开始的,3600万套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投入,它也需要把这么大的资产化掉,或者把资金转出来,才有钱去投入新的住房的建设,有助于加速资金的周转。

还有一个是弥补资本市场融资的需要,尤其是上市类的,资产负债表需要优化。

还有一个是提升资本收益率。以凯德为例,凯德有五家REITs,17只私募基金,也就是说逐渐的我们的开发企业会从重资产往轻资产去转变,今天大家看的比较多的就是万科的案例,万科不断的在往轻资产的方向转。

第六是满足丰富的盈利手段,不仅仅有开发利率,还有持有利率。

五、中国主题的REITs产品一览 春泉产业信开元产业投鹏瑞利中国商凯德商用中

汇贤产业信托 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托 资信托基金 用信托 国信托 2013年122013年7月2011年6月72011年4月月2日 5日 日 11日

香港

新加坡 零售 86.0%

写字楼 13.2% 住宅 0.8% 7

香港

2006年1

22005年12月12日

月5日 新加坡

香港 上市日期

上市地点 香港

资产类型 写字楼100% 酒店 100%

零售 17.9%

零售 27.4%

写字楼42.8%

写字楼 51.7%

服务式公寓 零售 100%

服务式公寓 7.5%

11.2%

酒店 13.4%

酒店 28.1% 2 资产数量 1 5

北京杭州 沈阳 48.7%;78.3%;郑65.2%;宁波 成都38.1%;北京89.1%;州5.9%;武地理位置 北京 100% 广州100% 20.6%;长春佛山8.3%;北沈阳10.9% 汉5.0%;上

京4.9% 海4.7%;内14.2%

蒙古3.6%;

芜湖2.5% 资产规模(估值)

77.6(亿人民币)市值(亿4.0 美元)41.6 92.2 372.0 100.5 227.5 3.4 5.0 28.4 9.8 13.1 13/14年股息回报6.6%/9.0% 8.1%/8.2% 7.1%/7.3% 率 结构 REIT REIT

BT

7.2%/7.3% 6.0%/6.5% 7.5%/8.0%

RMB REIT REIT REIT 稀缺北京核心CBD甲级写字楼物业;

主要优势

境外直接持有资产; 优质租户与出租率。唯一中国酒店业房托; 稀缺北京核心分散及多元强大的中国综合体项目; 化的零售物

较为分散与多较为分散与多元化的物业组合酒店管理能优质租户与出业;

元化的物业组拥有稀缺的广州核心地域性综力; 租率; 新加坡知名

合 地方政府背景,后续拥有可注后续可注入香港知名企业资产管理公酒店资产优名下物业。司管理。良。

资产规模较小;

物业较为单行业周期性一;

主要劣势 较大;

无后续可注资产主要分入资产。

布在2,3线城市。

较大的开发风

大部分资产

险; 作为人民币房使用较多的金融工具对新收购

分布在2,3资产主要分布托,交易量低。国金中心进行财务补贴。

线城市。

在2,3线城市。

高和资本的点评

最近地产金融圈内有这样一个说法:高大上的REITs看鹏华万科、中信启航,跑江湖的REITs要看万达稳赚、高和中投保。互联网与类REITs产品的结合近期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如何判别哪种地产金融创新更具有成长型呢?不妨用“七巧板”理论来把玩一番,主要看七个方面:基础资产质量、发起方品牌、期限与流动性、认购门槛、信用条件、风控/增值能力、收益率。下面一一解析品鉴。

就基础资产的质量而言,万达“稳赚1号”的基础资产是三线城市在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建安成本、工期、运营等未有定数,客观来说对比其他产品弱了不少。鹏华万科REITs的基础资产实际上是前海企业公馆的租金收益权,土地没有确权,想象力略有不足。高和中投保类REITs的基础资产是北京三环、地铁上盖、带租约精品写字楼高和蓝峰大厦,既有租金安全性又有溢价想象力,即居家又性感。当然,还是中信最高大上啊,基础资产是中信证券北京和深圳的甲级办公楼,自己做租户背书,也是让人醉了。整体来看,中信启航最佳,高和中投保次之。

就品牌而言,2014年万达的资产规模高达5,341亿元,首富的背书已无需多言,品牌爆棚;万科鹏华REITs,无论是万科自己的品牌,或是前海管理局“特区中的特区”,典型的双保险;高和中投保类REITs的爹相对差一些,管理人高和资本也就几十号人6年时间收购10个项目资产管理规模不到100亿,正是首富和万科想要转型的“轻资产公司”。中信咱就不说了吧。

就投资人认购门槛而言,万达号称1000元即可认购;鹏华由于公募的性质1万元以上即可认筹;高和中投保门槛也是1万元;而中信启航门槛较高,优先级最低认购额度为300万,劣后级最低认购额度为100万。

期限和流动性关联性大,要放在一起来分析:万达“稳赚1号”是7年期的产品,为了化解流动性和期限难题,产品成立3个月后即可在快钱平台上进行撮合转让,虽受制于快钱交易平台的整体流动性,好呆也算部分化解了令人生畏的超长期限。万科鹏华REITs的流动性显然是最好的,公募基金打的牌就是流动性,只不过由于较多份额可能被险资等机构收入囊中,实际流动性究竟如何有待观察。高和中投保类REITs为1年期产品,成立之后即可通过网金社(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台之一)平台进行变现转让,期限和流动性比较有优势。而中信启航为5年期产品,在深圳交易所挂牌,由于只能是合格投资人参与认购和交易,因此流动性较弱。整体来看,期限和流动性最佳的是鹏华万科与高和中投保。

就信用条件而言,万达“稳赚1号”最后仍由万达自己兜底回购;万科鹏华REITs从公开资料上没有明确看到第三方担保,但据消息人士透露,万科承诺一定额度的运营保证金,简单而言就是运营不好万科贴补,是一种间接的兜底方法;高和类REITs由中投保(财政部1993年发起设立的国字头担保公司,评级为AA+)提供本金及预期收益增信保障。中信启航主要靠基础资产分级来完成优先级的信用增级,劣后级则无兜底收益。整体从安全性来讲,高和中投保的信用增级更加清晰明朗,其他产品都隐含主体信用。

就风控和增值能力而言,关键要看操盘的团队。万达和万科都属于传统开发商,对产品本身的理解应该更深;高和专门做资产管理,一直专注城市更新和存量商业物业的改造和盘活,其资产增值能力令人尊敬。难得的是作为地产金融机构,多家金融机构认购其基金,因此对风险控制更加注重。中信证券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其风险控制意识毋庸置疑。整体来看,发行方各有千秋,高和规模不大,不过似乎能力更为均衡。

最后看看收益率,万达“稳赚1号”的固定收益部分为6%,溢价部分待7年后看市场;万科鹏华REITs的预期收益率是6.5-7%,由于投资标的是租金收益权和债券,因此想象力小些;高和中投保类REITs的租金收益部分为6.8%,由于物业区位好,成为北京去年租金增长最快的写字楼,升值空间较大,浮动收益更具想象空间。中信启航披露来看,优先级收益率为7-9%,劣后级没有保底,预计收益率预计为12-42%。整体来看,结合投资期限,跑江湖的高和中投保与万达的收益率更高。

高通智库的点评

国内房地产企业经历了从住宅销售,转型商业地产的租售并举,到之后的转型基金模式,以及当前的REITs探索,显示在持有型物业领域,REITs是最为良性的退出渠道。同时从全球金融模式分析,适合持有型物业企业的金融模式,以私募基金和REITs为趋势。

在国内的REITs探索中,公募REITs成为焦点,但在一个阶段中国公募REITs注定是国资和大型央企的舞台。比照美国REITs模式(公募、非上市和私募REITs)中,非上市REITs和私募REITs未来预计在国内将日愈活跃。高和、万达的探索具有思考和借鉴性。

越秀REITs“非典型”上市

红筹背景、资产来源及估值弹性使“越秀投资”的REITs发行路径尚难复制

“越秀投资”是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业,上市后长期处于财务窘境,但是凭借红筹背景,2001―2002年间得到了政府以低价注入优质资产的扶持;由于“越秀投资”所获得的资产中包括其最优质的四处商业地产,具备了发行REITs的可能,也节省了盈利能力培育和资产剥离的过程;而正是基于这四处商业地产拥有的优质条件,“越秀投资”通过资产重估,巧妙运用规则,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越秀投资”的REITs发行有很强的特殊性,是处于类似负债率和现金流状况下的公司难以复制的,其路径尚不具典型意义。此外,西田房地产信托和西蒙REITs的成功经验也说明,REITs对市场环境和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国内房地产商和投资者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2005年12月21日,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405.HK,简称“越秀REITs”)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越秀REITs”是“越秀投资”(123.HK)分拆其旗下内地商业物业,在香港独立上市的首只以内地物业为注入资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越秀投资”注入“越秀REITs”的资产包括其在广州的四处物业:白马大厦单位、财富广场单位、城建大厦单位、维多利广场单位。以出让这四处物业为代价,“越秀投资”取得了“越秀REITs”支付给其的约33亿港元现金,并仍然持有“越秀REITs”30%的股权。在完成REITs发行后,“越秀投资”总共获得了约20亿港元的账面确认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一条未来物业变现的便捷通道。而2002年以前,“越秀投资”还仅仅是一家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表1),经营相当窘迫的公司。

凭借“红筹窗口”优势获得政府资产注入

财务窘迫,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商业地产需求

“越秀投资”于1992年12月在香港上市,是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业,根据其财报中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描述,“越秀投资”上市就是为向商业地产转型打基础,使企业变成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以商贸业为龙头,以物业经营为核心的集团。自1999年起,“越秀投资”商业地产出租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

众所周知,从长期来看,商业地产项目能优化资产质量,使地产企业形成产业资本沉淀和积累,提供一种持续、稳定的经营模式和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但短期来看,商业投资物业的增加势必加大投资的现金需求,容易造成资金周转灵活度不足,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而从“越秀投资”的财务数据变动情况来看(表1),其1999年至2002年间净资产增加了1.2%,而总负债增加了约56%,显示“越秀投资”越来越依靠高负债运营。从流动比率来看,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有所降低,流动比率从2001年的3.89迅速下降到2002年的2左右,显示其财务弹性系数开始降低。与同期香港的大型地产公司相比,“越秀投资”的负债水平非常高(图2)。

“越秀投资”财务上的窘境也体现在其持有的现金流上,年末货币资金的余额占总资产比例基本呈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6.48%下降到了2002年的3.92%,显示其持有的现金比例越来越低(图1)。

母公司重组国企,获注优质资产

2001年9月25日,在原国家计委批准下,广州市政府将其持有的广州城建集团95%的股权注入“越秀投资”的控股公司“越秀集团”。随后,“越秀集团”对广州城建集团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架构是,“越秀集团”的子公司GCCD BVI通过子公司Acon BVI持有广州市城建开发总公司(简称GCCD)95%的权益,GCCD拥有优质资产财富广场、城建大厦、维多利广场的股权,另一优质资产白马大厦则由GCCD BVI旗下的白马合营公司持有(图3)。

2002年12月20日,为了让原广州城建集团的大部分资产随同过江,获得海外资本的支持,“越秀集团”将GCCD BVI公司100%权益转让给“越秀投资”,这样,“越秀投资”就间接持有了GCCD的95%股权及白马大厦100%的股权,GCCD其余5%股权则仍由广州城建集团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次转让,“越秀投资”仅以六折的价钱即50亿港元的代价就从其母公司“越秀集团”获得了净资产值约83.5亿港元的地产项目,其应占土地储备面积,由20万平方米大幅上升20倍至420万平方米,在建、待售、收租物业总楼面面积,由37万平方米增长3.5倍至167万平方米(包括后来注入“越秀REITs”的四处物业)。“越秀投资”一举成为广州市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成为广东省在香港重要的窗口企业。

负债率和现金流压力依然沉重

公开资料显示,“越秀投资”此次收购所支付价款的40%左右依赖于负债,这造成了其负债率急剧上升。收购完成后,“越秀投资”的总资产由2000年的196.04亿港元增加到2002年的266.85亿港元,上升了36.12%;总负债(含少数股东权益)由2000年的131.19亿港元增加到2002年的199.75亿港元,上升了52.26%;而股东权益由2000年的64.86亿港元增加到2002年的67.10亿港元,仅上升了3.5%。总负债的上升幅度明显超过了总资产的上升幅度,更是远远超过了股东权益的上升幅度,总负债(含少数股东权益)几乎是净资产的3倍,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大。

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对债权人而言,高负债会提高“越秀投资”延迟偿还借贷或利息的机会,以及无力偿还的可能性,而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同时,房地产行业有着高低起伏的市场周期性特点,而且“越秀投资”业绩并不理想。多重因素导致了投资者的担心,使得“越秀投资”的股价长期以来低于其净资产。低迷的股价及过高的负债率显然不利于“越秀投资”继续融资,而商业地产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这意味着“越秀投资”今后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收购后,“越秀投资”的现金流也未见改善的迹象,财报显示,从2002年开始,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占总资产比例竟然由正转负(表1),也就是说,“越秀投资”完成收购后现金流反而减少。

所获优质资产是REITs发行的关键

所收购商业地产带来机遇

综合以上分析看出,“越秀投资”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是高负债率和低现金流,这一问题在资产收购后更为突出。不过,“越秀投资”的盈利能力在收购后有改善上升的趋势,2002年以后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比收购前有了明显提高。到2004年底,“越秀投资”经营盈利为7.43亿元,较2003年上升3%,但其物业出租的租金收入就达到了3.67亿港元,较2003年上升15%,其商业物业项目已经有了良性发展的趋势。

2005年6月16日,香港特区证监会正式宣布修订后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生效,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最主要的变化便是允许在香港上市的REITs投资香港以外的房地产。换句话说,香港境外资产可以在香港发行REITs。鉴于香港与内地市场的紧密关系,这一规定实际打开了中国不动产业赴香港上市之门,也为“越秀投资”分拆和打包旗下物业,以REITs的形式独立上市扫除了规则上的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越秀集团”所做的资产重组,已将大部分已培育好的、有较强盈利能力的资产注入了“越秀投资”(如白马单位等),不仅为之扫清了境内资产向境外转移所存在的法律障碍,也节省了盈利能力培育和资产剥离的过程,为REITs上市争取了时间。

打包优质资产,满足发行REITs条件

REITs上市非常符合“越秀投资”的利益:首先,以REITs的形式独立上市符合其向商业地产转型的企业战略;其二,提供了一条分散风险且使物业便捷套现的通道,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改善企业现金流;其三,可以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高负债的形象,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值;其四,发行REITs需要把部份出租物业重组上市,而上市前通常会对出租物业进行独立估值,有利于“越秀投资”资产的公平价值在市场中得以体现。事实上,此后“越秀投资”和“越秀REITs”的股价显著上升,验证了独立上市计划带来的增值效益得到了投资者的肯定。

在上市申报中,香港联交所最关心的是REITs所收购资产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为了获得上市成功,“越秀投资”在注入资产方面也颇花了一番心思,最终将打包收购的资产确定为白马单位、财富广场单位、城建大厦单位、维多利广场单位。这四处物业都是大股东为支持“越秀投资”而注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最强的优质资产。其中,白马单位是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声名远播,效益可观,在四处物业中效益最好、估值最高,且在注入“越秀投资”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后三者位于广州繁华的天河商业圈,都是广州著名的物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截至2004年底,这四个物业面积占“越秀投资”可供出租物业总面积的20.45%,但营业总额却占到了其出租物业营业总额的46.89%,无疑,“越秀投资”计划投入REITs的,是其所拥有的出租物业中资产质量最好的。

从2004年9月10日至2005年10月间,GCCD BVI的四家全资BVI子公司分别受让了白马单位、财富广场单位、城建大厦单位、维多利广场单位。其后的2005年12月7日,“越秀投资”通过GCCD BVI将四家BVI公司的股权转让给“越秀REITs”。至此,越秀REITs就符合了香港证监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当中有关“使用特殊目的投资工具”的条件,该条件系证监会为了使REITs可以享有与地产公司相同的税务处理,确保有足够的透明度,硬性规定所有特别目的投资工具必须由REITs全资拥有,以及特别目的投资工具不得超过两层。

通过资产重估,实现价值最大化

两次评估,价值迥异

在REITs上市进程中,对REITs所收购的资产价值如何估值无疑是至为关键的一环。对“越秀投资”来讲,它牵涉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投资者而言,它关系到对所打包资产价值的判断,以及对“越秀REITs”股价的定位。根据“越秀REITs”委托的估值师高力国际出具的,以2005年9月30日为估值基准日的独立物业估值报告,此次“越秀REITs”所收购资产的评估价值为40.05亿港元,这个价格不仅较其2002年的19.47亿港元的估值翻番有余,就是较其三个月前即2005年6月30日“越秀投资”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价值32.04亿港元也增值了约8亿港元(图1)。

对于估值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越秀REITs”招股书里面给出的解释是:“越秀投资”是按照公允价值将投资物业列账,但其委任的汉华评值有限公司主要用收入资本化计算法对物业进行估值。而“越秀REITs”委托的高力国际出具的独立物业估值报告较汉华的报告全面,高力国际采用收入资本化计算法、现金流量贴现分析以及销售比较法,并根据各种估值方法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加权校正。也就是说,高力国际的估值方法是,首先按照收入资本化计算法和现金流量贴现分析得出两种估值结果,然后将这两种估值结果按权重比例进行加权平均,最后通过销售比较法对估值进行比较核实,得出估值结果(表2)。但我们看到,即使用同样的收入资本化计算法估值,高力国际给出的估值结果却是近40亿港元,与3个月前汉华约32亿港元的估值仍有约25%的差距。

巧妙利用规则,实现重估增值

房地产价值评估法包括收入资本化计算法、现金流贴现法、市场比较法、成本估价法、假设开发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用途物业的估值,对于以收租为主的商业物业一般采用比较多的是收入资本化计算法和现金流贴现法。在收入资本化估价法下,同一物业在不同时间段的价值出现变化,都与影响房地产评估价值的两个变量,房地产预期净收益和综合资本化率的变化直接相关。此次“越秀投资”打包资产在2005年6月30日到2005年9月30日前后相差仅3个月时间,市场利率环境和同类投资回报变化不大,综合资本化率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那么,估值差距只能是因估值师对房地产预期净收益的不同判断产生的。研究发现,“越秀投资”通过巧妙的安排改变了房地产的预期净收益。

白马单位是此次打包资产中占比重最大的一块物业,预期2006年所带来的租金收入占预期2006年总租金收入的69.4%,也就是说,白马单位的估值对整个打包资产估值的影响至关重要,高力国际给出约25.42亿港元的估值。但是,我们从白马单位的估值报告看到,其2005年9月的租金总额为975万港元(不包括物业管理费),如将这一租金收入作为月平均租金收入,全年只不过1.17亿港元(975万港元×12);将这一数额作为定量收入,以当时资本化率为前提,按收入资本化估价法计算,根本无法承载其25.42亿港元的估值。那么高力国际给出如此高额估值的依据是什么呢?根据“越秀REITs”全球发售通函介绍,“越秀投资”计划将从2006年1有1日起上调白马单位的租金,均租金由241元/平方米升至473元/平方米每月,在平均租金提升近一倍的情况下,竟然还争取到了约95%的4-5年的续订租约,这样,白马单位在2006年预期年租金收入将达到2.53亿元。根据香港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物业公允值估价的最佳凭据是“类似租约及其他合约的活跃市场的现行价格”,正是续订租约这一证据,为高力国际提高白马单位的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运用销售比较法估值时,高力国际所采用的比较对象是广州最著名的商业中心―北京路与上下九的物业单位,这些物业的高售价又为白马单位估值的合理性增添了分量。

就这样,“越秀投资”通过巧妙运用规则,对打包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重估,实现了REITs所收购资产的增值。“越秀集团”董事长李飞在2006年初的一次房地产论坛上的讲话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我们这个房托基金上市,按照房地产评估从被动到主动,现在作为企业我们把它拿到股市上去,确保利润最大化,把风险降到最低。”

多重获益REITs发行

极大改善财务状况

2005年12月,“越秀REITs”完成公开发行。在行使超额配售权后,社会公众投资者获配约6.79亿份基金单位,占67.9%的权益;“越秀投资”通过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越龙”持有3.13亿份基金单位,占31.3%的权益;“越秀集团”获得约0.08亿份基金单位,占0.8%的权益。根据“越秀投资”发布的公告,“越秀投资”在“越秀REITs”发行后向所有公众股东发放了一笔特派股息,发放完毕后“越秀REITs”的股权结构是:“越秀投资”通过“越龙”持有30%,其余股东占70%。

发行REITs后,“越秀投资”一共获得了现金约33亿港元(包括“越秀REITs”发行6.87亿份基金单位所得资金约20亿港元,和“越秀REITs”下属BVI公司贷款融资支付现金约13亿港元),并且仍持有“越秀REITs”30%的股权,依然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可以继续受惠于“越秀REITs”上市后的业务发展。“越秀投资”在其公告中也提到,从“越秀REITs”得到的现金将用于降低自身的负债水平和利息支出,而且今后并不需要与“越秀REITs”并账,也就是说,“越秀REITs”因收购资产而产生的巨额债务不会影响“越秀投资”的负债水平。因此,发行REITs极大改善了“越秀投资”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

根据所注入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账面成本间的差额,我们可以对“越秀投资”发行REITs后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财务模拟估计(表3),可以看出,“越秀投资”发行REITs并用所得现金归还借款后,总负债(含少数股东权益)由185.66亿港元下降到了152.66亿港元,总资本负债率由41%下降到了14%,而股东权益却由77.39亿港元上升到了97.39亿港元。其资产负债状况获得了较大的改善。不仅如此,“越秀REITs”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盘活“越秀投资”资产,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附属公司将持续获利

根据香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中有关“管理公司”方面的要求,“每个要求获得认可的计划,必须委任证监会接纳的管理公司”,由管理公司委任租赁代理提供若干租约管理、租赁管理、市场推广和市场推广服务。“越秀REITs”的管理公司―越秀房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越秀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越秀房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委任的租赁代理是广州白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广州怡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者也都是“越秀投资”的控股子公司。

有了这一控制权的安排,“越秀投资”与“越秀REITs”就有了更加密切的利益联系,越秀房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每年能获取不菲的管理人佣金,其中包括每年存置资产0.3%的基本费用、物业收入净额3%的服务费、日后收购资产时收购值1%的交易费、出售资产时总售价0.5%的交易费等,2006年管理公司的预计酬金超过2000万港元。此外,怡城物业管理公司与白马物业管理公司将代理“越秀REITs”物业资产的租赁业务,怡城物业管理公司可按财富广场单位、城建大厦单位及维多利广场单位各自的总收益收取每年4.0%的费用,而白马物业管理公司则可按白马单位的总收益收取每年3%的费用,2006年租赁代理酬金将超过1000万港元。

税收减免

“越秀REITs”在全球发售通函中对2006年的盈利预测是2.01亿港元,也就是说,2006年“越秀投资”将获得6000余万港元的股息收益(2.01亿港元×30%),利息支出将减少1.1亿港元(按所获得现金33亿港元×3.5%的固定年利率计算)。不仅如此,“越秀投资”通过BVI公司持有内地物业单位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BVI公司作为在中国无常设机构的外国企业,按租金收入以10%的税率缴交预提所得税(除营业税外,其他费用不可扣减收入后计算预提所得税),且根据香港有关规定,BVI公司自香港以外地区所得的租金收入一般被视为香港以外地区或源自香港以外地区的收入,免缴香港利得税。“越秀投资”注入“越秀REITs”的物业单位此前是根据内地企业所得税标准,按税前利润33%的税率缴交企业所得税,仅此项税收优惠,就将为之带来约4300万港元的净利润贡献(根据预测纯利2.01亿港元+预提所得税0.35亿港元=2.36港元,2.36亿港元×33%-预提所得税0.35亿港元=约0.43亿港元)。也就是说,招股书中对2006年“越秀REITs”的盈利预测为2.01亿港元,而如果按内资企业所得税标准纳税,则仅为1.58亿港元(2.01亿港元-0.43亿港元),即使加上BVI公司由于贷款13亿港元支付收购物业而带来的融资成本约5200万港元,以及预计上市后多支出约0.2亿港元的经营开支(根据其2006年0.79亿港元的经营开支预测-2005年半年报经营开支0.295亿港元×2),也不过是2.3亿港元(1.58亿港元+由于承担了13亿港元贷款所带来的融资成本约0.52亿港元+上市后多支出的0.2亿港元经营开支),也就是说,如果“越秀投资”不发行REITs,这些物业2006年所能带来净现金流不过2.3亿港元(假设该物业不需承载任何贷款的情况下)。

未来现金收入不变

预期2006年“越秀REITs”将给“越秀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贡献为2.45亿港元(表4),即使减半计算管理人费用和租赁代理费用所带来的现金净流入,其现金净流入总额仍约为2.3亿港元。而根据前文可知,如果“越秀投资”不发行REITs,这些物业2006年所能带来净现金流为2.3亿港元(假设该物业不需承载任何贷款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发行REITs后不仅使越秀投资回笼了33亿港元现金,而且今后的现金流收入也并不会减少。

路径尚不具典型意义

培育项目能力成未来发展关键

通过此次“越秀REITs”的成功上市,“越秀投资”开辟了一条商业物业便捷套现的通道,为以后向商业地产战略转型提供了较为清晰的业务模式,并将继续得益于“越秀REITs”上市后的业务发展。此外,营运及财务透明度提高后,“越秀投资”的企业架构更为清晰,使市值更为接近内在价值。我们预计,“越秀投资”下一步还将通过“优先收购权”的安排,即“越秀REITs”对“越秀投资”旗下的商业物业项目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增发基金份额的方式,将旗下商业物业项目逐步注入到“越秀REITs”,继续发挥REITs这一通道的关键作用。但是,如何培育旗下商业物业项目的盈利能力,使其能够达到REITs投资者的回报要求,似乎还是摆在“越秀投资”面前的一道待解决的课题。因为毕竟此次注入“越秀REITs”的优质资产以前并不属于“越秀投资”,而是在大股东的支持下通过资产重组得来的。对“越秀投资”来讲,如何发挥自身的经营能力,打造出商业物业的“造血功能”,依然任重而道远。

模式难以复制

通过分析“越秀投资”的REITs发行路径,我们认为,其模式对国内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尚难复制。首先是股权隶属关系,“越秀投资”作为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业,资产出境的行政审批简单,操作难度不大;且发行REITs之前,资产已合法转移,所以“越秀投资”从2005年8月18日宣布REITs上市计划到12月21日正式挂牌上市,前后经历总共只有近四个月的时间,可谓神速,而李嘉诚旗下的“泓富REITs”上市前后花了将近九个月的时间,国际投行做REITs上市,一般则需8―11个月的时间。其二是境外REITs投资者对异地物业的回报要求较高,这对所注入物业的盈利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越秀REITs”上市招股价是以6.3厘至6.7厘的年回报率为基准,比李嘉诚旗下的“泓富REITs”5.3厘的年回报率高出不少,而要达到如此高的回报,依靠企业自身“造血”并非易事。其三是“越秀投资”在资产评估中的增值过程带有一定特殊性。因此,目前来看,“越秀投资”的REITs发行路径尚不具典型意义。

REITs成型的基础:

1.根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是万科REITs实现的根基; 2.互利:项目的BOT与REITs,是万科与政府的互利合作; 3.保障:项目高租金收益为REITs发行提供了保障。

近日万科与鹏华基金公司成立“鹏华前海万科REITs封闭式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被证监会受理,国内首支公募REITs距公开发行近在咫尺,本次资产证券化针对万科前海企业公馆的租赁收入部分。然而,万科做REITs并不是空穴来风。

●首先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以及“轻资产”操盘战术是此次公募REITs成型的土壤。

●其次前海万科项目自身的特点导致万科采取公募REITs的方法募集资金。●最后鹏华对美国成型REITs具有深入的研究,也是助力此次公募REITs上市强有力的因素。

本文从万科战略视角、前海项目视角分析万科此次REITs成型的基因。1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是REITs萌芽的土壤 1.万科的战略转型是诱因

早在2013年7月,万科就已经明确了第四个十年的战略方向: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依托第三个十年住宅产业化建设所获得的庞大客户群进一步延伸服务。在2014年初进一步明确方向,提出“5S理论”,即城市配套服务商要围绕居住、购物、度假、办公、文化五大方面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回顾过去两年的万科的转型成绩可以发现这艘承载着千亿梦想的大船已然发生了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此次战略转型的关键词是“重运营、轻资产”,即万科希望通过输出管理和品牌操盘整个项目,而不是通过占有绝大多数股权控制整个项目。例如金隅万科广场项目,万科占股份49%,金隅占股51%,随后万科又将所持有的39%的股权卖出,最终只持有10%的股份。虽然所占股权较少,但该项目由完全由万科操盘,这对万科积累商业经验、打造品牌具有深远意义,也是万科“重运营、轻资产”的第一次尝试。

但是,万科由传统的单一型住宅类企业转型为“重运营、轻资产”城市配套服务商仍将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万科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运营”的操盘能力?以社区配套服务方向为例,若想提升街区整体社区服务水平,最好的方式是对整个社区周边商业进行统一打造。然而在过去由于快速回笼资金的要求,开发商早已把商铺的产权卖给客户,如何协调各商户利益成为考量万科能否成为合格的社区服务商的关键。

●其次,万科如何在房地产下行阶段获得可靠的资金保证,真正实现“轻资产”?以商业项目为例,资本如何在立项阶段、建设阶段、招商阶段、后期运营阶段进入商业项目,后期又如何退出。

若要解答上述问题,REITs也许是最好的答案。2.REITs能帮助万科实现战略

REITs是什么?REITs是房地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而房地产证券化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因此,REITs就是一个把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合在一起,由专门管理机构操作,独立的机构监管,专事商业房地产投资,并将所得收益由出资者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基金。根据REITs定义不难看出,万科是想通过物业资产打包上市,并利用专业管理团队对物业资产进行管理,以此来实现轻资产发展的目的。(1)利用伞状REITs结构可有效解决商区协同运营与产权分散的矛盾,实现区域增值

自1992 年第一家公众UPREITs(伞状REITs)产生后,这种形式在美国很快流行起来,新上市的REITs中75%采用这种形式。在该REITs结构中,REITs本身是不直接拥有房地产的,而是拥有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控制权益,通过经营该合伙企业从而控制旗下的所有物业资产。在这种模式下,房地产企业可以在不转让其物业资产的情况下组成REITs,或者利用物业资产与REITs交换收益权证套现资金。REITs对房地产拥有实际控制权,但产权仍在有限合伙企业名下。

若将该模式套用在社区商业上,万科可将所开发社区旗下停车场、菜市场、商铺等物业以资产包的形式打包成REITs由公众购买,在这种情形下,公众购买的不是产权而是REITs份额。利用这种模式,万科可以通过资产公众购买的形式快速回笼资金,而对于公众来说,将资金投资与多个物业资产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REITs可聘请专业管理团队,或直接由万科团队对整片社区进行升级再造,提升地价从而提升租金,而这租金反过来又成为公众购买REITs的分红。

此种模式兼顾了开发商快速回笼资金、客户获得资产升值、区域升级再造三方面的需求。对于万科来说,通过将资产打包上市减轻负担,只输出品牌与管理操控项目,实现轻资产发展的目的。然而,此种REITs模式还没有完全放开,未来如何在我国能否正常落地还有待考量。

(2)REITs进入节奏可有效帮助企业进行轻资产转型

对于传统商业地产,资金退出的模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将商铺卖出快速获得现金流,另一种模式是开发商对商铺自行运营。第一种模式不适合商区协同运营,第二种模式对开发商的商业造成大量的资金沉淀,且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引进REITs,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来看凯德置地在商业项目运营过程中,是如何管理资金链条的。

在项目立项、开发时期,凯德置地主要是通过嘉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以及嘉德商用中国孵化基金进行资产收购,再通过让嘉茂零售中国信托(CapitaRetail China Trust,简称CRCT)使用优先认购权的形式收购嘉德在内地控股的商用物业。在项目运营时期,嘉茂零售中国信托(CRCT)优先购上述基金投资的物业,再打包成REITs向公众出售。这样凯德构建了从开发商筹集资金到私募基金再到REIT一条完整的投资和退出的流程,从而实现只输出品牌与管理的轻资产模式。

该种模式能有效帮助万科。毛大庆还在万科的时候就提到希望学习凯德模式,在项目立项阶段、建设阶段、招商阶段、后期运营阶段形成一条完整的资金募集-退出链条,最终帮助万科实现轻资产转型。而对于万科来说,项目前期土地已经获取的,地价已经支付,建设过程也有开发贷款等,所以并不承担太大的资金压力,因此万科现在更多希望在中后期实现资产资本化,这点与凯德置地的模式略有不同。由此可见,REITs是帮助万科后期资金退出,实现轻资产的重要手段。

小结:万科试水REITs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站在战略布局的视角进行布局,REITs是帮助万科战略落地最好手段。

2前海BOT模式助推首单公募REITS成型

在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指导下,前海企业公馆是万科第一个利用REITs落地的项目,然而此次落地也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

1、政府参与为首单公募REITs上市提供政治保障

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同时政府也会推动第一支公募REITs诞生。在这里最打动政府的是前海项目是采用BOT模式进行开发建设。2013年8月,万科中选为前海管理局公布企业公馆投资人。按照BOT模式万科出资约8亿元建设前海企业公馆,并在8年后无偿移交给前海管理局,而万科则通过8年的运营来回收项目投资。

2、良好的租金收入为首单公募REITs上市提供经济保障

租金收入是REITs收益的主要来源,根据现有统计数据,万科前海企业公馆保持日均入住100家的高增长率,根据目前经营情况测算每年可保持20%的盈利水平。良好的租金收益为万科发行首单REITs提供了经济保障,通过打包前海资产进行REITs上市,实现公众购买,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同时盘活沉淀资产。

小结:此次万科公募REITs落地有着特殊的限制条件,其中政府的支持是此次REITs落地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租金收益也为其提供了经济保障。

结束语

在REITs的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后,若房地产企业想进军REITs,最主要的是明确自身定位及战略。万科选择的是打造城市配套服务类REITs,如社区商业、零售业、产业地产REITs等,但REITs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些,美国将REITs分为9大类别:商业中心、公寓、办公楼、仓库、工业厂房、洒店、高尔夫球场、医院、健康中心等,甚至监狱也能打造成REITs。因此房地产企业若想进军REITs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选择,最终走出自己特色的REITs之路。

对国内REITs发展趋势的简要判断

(1)REITs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全球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REITs,并且有7个国家和地区正着手开辟REITs市场。截至目前,全球REITs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截至2010年,美国REITs总资产已由1970年左右的10亿美元发展到3890亿美元,4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6.08%。截至2015年1月,美国上市REITs总市值达到9594亿美元。在成熟市场,REITs已被投资者视为股票、债券、现金之外的第四类资产,因此,总体看,国内REITs发展仍存广阔空间。

(2)抵押型REITs或为较优选择

在美国等成熟市场上,抵押型REITs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制度尚不健全,我们认为,先行发展债权型REITs相对成熟和简单,在此基础上,有望逐步推行权益型REITs。一方面,抵押型REITs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并不构成征税对象,从而避免了双重征税的问题;另一方面,抵押型REITs不涉及项目所有权以及组织架构方面的变更,从而操作简单。在法律、税收等制度完善之时,可再推行权益型REITs。

(3)相关制度仍需完善

我国REITs试点已经启动,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配套,未来应加快法律、税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首先,逐步完善《公司法》《信托法》等相关法律以建立一个完备的满足REITs运行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符合我国REITs发展需要的税收优惠体系。可以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税法规定,制定专门的REITs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REITs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最后,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体系。美国公开发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而我国现有的信托计划披露较为简单,且缺乏透明度,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REITs的优越性

信托制度的高度弹性和灵活性带来其在金融创新领域的独特魅力。这种优越性在REITs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映。从本质上讲,REITs 是一种信托投资基金,它通过组合投资和专家理财实现了大众化投资,满足了中小投资者将大额投资转化为小额投资的需求。REITs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主体社会化: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人而言,所持有的资金不足,无力购买多种类、多用途的楼宇或地产,也没有能力形成多样化的不动产投资组合来规避单一投资所带来的风险。由于 REITs 在公开市场上市,大到各类养老基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人,小到社会个体投资人,都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参与房地产的投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人队伍。

(2)流动市场化:与传统的以所有权为目的的房地产投资相比,REITs 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处置所持REITs 的股份。

(3)管理专业化: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 REITs 所募集的资金往往大多委托专业的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多为有经验的房地产专业人员,他们擅长于股市运作,时刻关注收益率变化,制订最佳的投资策略,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房地产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专门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土地吞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从而使得整个房地产价值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4)投资组合多元化:这由 REITs 的投资组合特点决定。REITs 本身就是一种分散化的房地产投资资产组合,通过投资于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房地产项目,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也取得了较高的汇报。

(5)信托财产独立性优势:由于信托财产在信托关系中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因此在一些特殊状况下如受托公司破产时,可以仍旧保持财产的完整性,使受益人极大程度上规避了风险。

发展我国房地产信托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诸多成就,但是整个行业无论从市场发展程度还是业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来看还相当落后。表现为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和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匮乏。从现在的发展状况看,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创新仍旧停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房地产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的形式单一,传统的银行借贷方式不仅不能满足房地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是积累了很大的银行风险。如果REITs在中国得到很好的推广,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长远繁荣。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在华的各大投资银行和房地产公司已经开始重点研究REITs在中国的实践运用。

房地产证券化是长期发展的趋势,而引入REITs方式将有助于推动房地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革新,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有三大来源: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建筑企业垫资和预售款等。统计数据表明,房地产企业自由资金规模很小,除了银行贷款占 20%外,在建筑企业垫资和预售款中都有相当多的银行贷款。三者相加,估计银行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总额的近60%,即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有 60%以上来源于银行信贷。纵观各个大城市位列前十的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广州达到 80%,北京也超过 70%。而在房地产业已相当成熟的香港,这一数字不过 30%—40%。中国这种高杠杆和自有开发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REITs可以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可靠的资金循环保障机制,有效的保障开发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融资机制。(2)REITs的经营方式和治理结构类似于股份公司,受到股东及董事会的监督,REITs股票市值也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REITs可促进房地产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增加长期投资,消除房地产业中的投机行为。

(3)REITs 使房地产产权从原来的由产权人直接、集中占有转变为由众多的、分散的投资者个人占有。房地产产权关系的这种转变使产权转移更为简单,产权的转移不再需要实物的易手,而只需REITs收益凭证的交割,因此大大方便了房地产交易,有助于繁荣我国房地产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

(4)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特点,一般大众很难参与大型房地产及商场投资,其结果是房地产投资者及开发商的集资来源严重受限。REITs使大额的房地产投资变成了小额的证券投资,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房地产投资,从而大大地扩展了房地产投资的队伍,并且让更多的人分享收益。

(5)满足对较低风险结构投资产品的需求。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存在缺陷:风险结构不合理,风险结构倒置,高风险产品占主要地位,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可交易品种,大约80%为风险较高的股权类产品;低风险产品品种单一,不但是市场规模小,而且品种极为单调,只有少量流动性较差的国债及少量企业债、金融债、可转债,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因此,有侧重地发展低风险市场产品,使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

着眼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良好运作要求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我们应该在税收等方面健全法规给REITs的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

第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土地所有权,住房产权等关系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应该努力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使基金套现不成问题。

第三,加快专业化人才和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信托投资基金的合理运用要求我们有相应的人才队伍,既熟悉房地产的运作规律,又对信托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也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四,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是欠缺的,这可以从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有力的证据。因此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REITs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这方面主要靠其收益政策和税收政策规定得以实现。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REITs作为一种投资信托,充分发挥了信托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了房地产金融的重要投资手段,在国际上具有普遍的运用和成功的借鉴。比起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有融资方式,REITs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金融创新选择。但是如何将REITs的特点和信托制度的高度弹性与灵活性与中国的具体市场状况结合起来,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与市场风险;如何稳妥地保证金融创新的过程,使房地产投资信托在中国得到最好的应用;如何更好的健全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信托市场的稳定长远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发挥更大的智慧,任重而道远。

篇2: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

——“输入式”和“体验式”两种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金建国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更加的注重形式化的技巧,奉行“技巧就是数学的生命”为原则。所以教师呈现的数学课堂总给学生留下枯燥,机械,给人以“冷冰的美丽”,但是数学本身总是充满着活泼的,创造性的和具体的教育形态,这些可以催生出一个个火热的,生动活泼的“思考”,而这些都需要学习的主体来切身的体验获得。恰恰是这些火热的,生动活泼的“思考”体验,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技巧,感受数学的魅力和神奇。最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2页“画角”时,笔者在不同的教学设计指导下进行了两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究,并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画角”是一节实践技能操作课,学生在已经学习了角的相关知识和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画角。

2、让学生经历画角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比较归纳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一次教学:传统的外在输入式的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重心放在书本知识的组织与传递上,强调围绕“画角的步骤”的传递与接受来构建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并设计规范性的教学行为。

通过师生共同复习三角板上的角的知识,引出角的画法。为后面用三角板画角和量角器画角做好知识铺垫。

师:三角尺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能够给大家介绍三角尺的有关知识吗? 生1:三角尺有三个角; 生2:有一个直角;

师:他说的很精确,一个三角板中只有一个直角,不是两个。生3:30度、60度、90度;两个45度、一个90度; 生4:直角三角尺中有两个锐角,一个直角; 生5: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师:你们已经知道角的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本领——画角(板书:画角)

(从三角板中找出角的相关知识比较容易唤醒了学生的旧有知识,学生都能够很快的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为学好本课树立了信心。但是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无法鼓动学生思考的热情,挑战不大,学生的兴趣也不大)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画一个60°的角,你会画吗? 生:会。学生先自主尝试60°角的画法,然后我整理和归纳角的画法和步骤。

1、现在利用你手上的工具,探究60°角的画法,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1)用三角尺画角

生:用三角尺上的60°角描一个角。

师:想一想,顶点在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 师:你觉得用三角板画角怎么样? 生:简单准确。(2)用量角器画

师: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用量角器画出60°的角。

师:真能干,画的时候要你是怎样画的?

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如何画角的,按什么样的顺序画比较方便? 请学生投影演示

生:我先画一条射线,然后„„

师:刚才

所汇报的顺序就是画角的几个重要步骤。

1、先画一条射线,中心对顶点,零线对射线

2、他边要定点,内外要分辨

3、点点连射线

(角的画法的过程讲解的比较复杂,学生比较容易混乱,而且部分学生始终觉得应该用量角器画角,三角板画角没有意义,所以在如何选择画角的工具这个比较的不够深刻。)

(3)比较优化,举例。

师:刚才两种画角方法,你喜欢用那一种呢? 生1:三角尺,我觉得画的比较快。(什么原因呢)生2:量角器,任意的角都可以用量角器化画出来。

(学生几乎都说喜欢用量角器画角,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哪一个方法更好,只是强调了画角方法的多样性。至于什么方法最优化,让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掌握这种分辨的能力。有些学生说都用量角器画角,我也并没有反驳他。尊重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的画角。)

师:好像是蛮有有道理。比如说65°,你会用什么画出来呢? 师:你能够用手比划一下65°的大小吗?(用手掌比划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直观的感观,为画角提高准确率)(4)自学课本,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42页“画角”,请根据课本上画角的方法画一画。

师:画好的同学相互检查一下。„„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第三部分对刚学习的画角步骤巩固深化。

1、分别画出75°和105°的角(书本)

指名板演,分别请同学叙述画角步骤。„„

(部分学生用三角板画角的时候出现角圆头时,我及时指出,让大家想办法弥补纠正。这里两个角为下面深入探究三角板画角做好基础)

第四部分最后我们系统的探究用三角板画角,前提是我们已经大量的碰到了三角板画角的方法,师指出:三角板、量角器、纸都可以画角。

师:一个三角板可以直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30°、60°、90°、45°)师:两个三角板组合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你们动手将两个角放一放,拼一拼。(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得出15°、30°、45°、75°、120°、105°、150°、180°等。最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1)教学环节的简单机械叠加

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应具有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环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压迫了。这对于这节操作技能课来说我并没有很好的挖掘教材,使学生的探究和自学活动形式化的过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串联比较随意,没有考虑让如何让成为课堂的主角,只是机械的整理画角的几个步骤,虽然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来画角了,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太深刻。

(2)重结论、轻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中让学生掌握画角的几个步骤,我让他们自主探究的时候时间过于匆忙,让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后草草收场,而把现成的结论和步骤告诉他们如何操作,然后单调刻板的重复机械训练。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行为把学生掌握画角的基本技能的生动过程变成了毫无生机,从而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达成目标的能力扼杀了,学生只需要记忆和重复就能掌握画角,这实际上也丧失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学会学习方法机会。

(3)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的调动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表现出高潮,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低。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较深刻,对概念的把握准确而灵活。

第二次教学:实践性思维的体验式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经过和师傅的交流,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二次修正,在另一个班级改进了教学。以下是全班交流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堂一开始,出示两条射线,让学生来说说是什么?(这是一个认知上的冲突,因为刚刚学习了平角和周角,在学生脑里留下了特定的思维,同学们都说是平角和周角,当我请学生再仔细观察一下,大部分学生都大喊这是射线,不是平角和周角,如果是平角和周角还需要有一个角的标志——圆弧。这一冲突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以及为下面做好画角的规范性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平角和周角不是一条射线,那么你会画出这两个角吗? 生:太简单了,只要画一条直线,加上标志,写上度数就可以了。师: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教师投影机展示作品)

(这是两个最简单的画角的方法,不需要用到量角器和三角板就可以画出来,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成功,画角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下面继续学好画角有了足够的信心,学习热情很高)

二、探究三角板画角 师:三角板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能用三角板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思考的方法和同桌讨论。

(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一个学生用笔在尝试的画,我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了他,告诉学生几何图形解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画图形。)

生:30°、60°、90°、45°、75°、120°„„

师:你思考的恨深入,金老师有一个疑问,三角尺上并没有120°,75°角度,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生:把两块三角尺拼起来。75°=30°+45°

师:我们利用拼角的方法可以画出更多的角,那么请同学们再拼一拼,越多越好哦。

生:拼角——45°+30°,60°+45°,30°+90°,90°+45°,90°+60°(师板书)

师:这个方法不错,把两个角拼起来后角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发现了吗? 生1:两个角的和还是一个角; 师:同学们还能拼出更小的角吗? 生:„„

(此时,并没有学生能够回答出15°的角也可以用三角板拼出来。看来四年级学生思维的不可逆还是普遍存在的。)

这时我提醒学生:能够拼出比30°小的角吗?你可以边拼边画。

(过了十秒左右,有学生喊出了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还有15°)生:45°角—30°角=15°角。也是用拼的方法得到的,只是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

师:能解答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认真研究了!把三角板拿起来,大家一起来拼一拼。

师:在拼角的过程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生:三角板的两个顶点要在一起,边和边重叠在一起。

(学生的语言不够规范,引导学生总结出:顶点重合,边边重叠。)

师小结三角板画角:那现在我们从小到大给他们排一个队伍,用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生:15°、30°、45°„„180°。

师:你觉得三角板画出的角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间隔都是15°。

师:用数学语言可以说15的倍数都可以用三角板来画角。请同学们完成这个填空题。

课件出示:两个角可以相加(或相减),它们的和(或差)也是一个角,它的度数等于这两个角的度数的和(或差)。

三、探究用量角器画角——感受画角方法的多样性

1、现在利用你手上的工具,探究60°角的画法,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1)用三角尺画角——用三角尺画 生:用三角尺上的60度角描一个角。

(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都很容易选择用三角板画角了。)师:想一想,边画长画短有关系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拿起三角板,用三角板描出60°的角?(因为三角板的顶角的原因,角画出来是圆头的角。)师:这种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是对的,你对他所画出的角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角是尖尖的,可是他变得有些圆圆了。

师:是啊,这个同学出现的问题正好给大家提了个醒,在描好角之后,一定要检查修正一下。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用量角器画

生:我用量角器量出60°的角。

师:量角器是可以用来量角的,你又发现了它的新的本领。大家都拿出量角器来画一画(学生自己尝试画角,请学生投影演示画角。)

师:请你展示一下是怎样画的? 生:我先画一条射线,然后„„ 师:刚才他所汇报的顺序就是画角的几个重要步骤。我们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边板演边说)。

1、一“画”

2、二“合”

3、三“点”

4、四“连”

5、五“查”(你可以用估计的方法去查)(学生和老师一起概括过程,非常的简单形象,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画角的基本步骤,而且比课本上想到的更多,所以学生都一致认为最后要查一查。)

师:刚才两种画角方法,你喜欢用那一种呢? 生:三角尺,我觉得画的比较快。(什么原因呢)师:你能够举个例子吗?

生:量角器,因为可以画任意角度的角。

(让学生体会画角的多样性,同时在多样性中去选择最好的方法,养成优化的思维习惯)

师:是的,有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三角尺画出来的,而有些角只能量角器画出来。谁可以举个例子。

生:50°、70°、65°等。

师:比如说65°是不能用三角板画的,那么65°大概有多少大呢,大家一起来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自学课本,质疑。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尝试画一画65°,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师:打开书本42页,一起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把你认为重要的步骤划下来。„„

第四部分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深化,然后拓展提高:画一个270°的角。同桌合作。

(这个题目也很有挑战性,学生很积极的投入,学生对操作性的题目都是比较的喜欢,在画的过程中我简单的提示“角相加”和“角相减”的思维方法。利用角相加:180°+90°;利用角相减:360°—90°。)

最后小结本课的收获。

反思:

1、制造认知冲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学生刚刚学过周角、平角的概念,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辨“中间有一个端点的射线与平角”和“射线与周角”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画角的规范性的理解。学生认识了射线,也认识了平角和周角,我一开始就抓住这个思辨的过程,打开学生思维的窗户,促使他们整个过程认知思辨、调动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改变教材中表述顺序,找对学习的起点,激活学生思考的思维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内容教学顺序是以一种简化理想的形式呈现。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往往服从形式化数学的顺序,而并没有服从现实数学的需求。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以从依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要求出发,结合现实需要,改变教学顺序,同时注重学生思考过程、参与体验、应用操作,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参考的“教父式”数学教学,这样能够更加的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教材的再创造符合创造性学习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吃透教材.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体验“创造”和“发明”数学的成功乐趣。在富有挑战的数学环境下快乐的体验学习,追求数学知识的生长原理,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本课教学通过转变原宥教学设计中的顺序,和教材中先表述“用量角器画角”的顺序创造性地教学,把“用三角板画角”提到了前面,从简单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思考、交流和发明创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感悟数学的发展过程,同时促进学生的敢于思维、敢于克服困难的情感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3、学生主动体验感知构建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 “一切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获得,都必须通过主体的感知、消化和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类比、联系、归纳等一些力所能及的数学活动,这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主动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喜欢参与思考。

本课画角的步骤归纳出来的话非常的复杂,在我和学生共同的合作下一致同意用这样五个步骤来画角:

1、一“画”(画一条射线)

2、二“合”(端点和量角器中心重合,角的一条射线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

3、三“点”(点另一条边的顶点)

4、四“连”(连接端点和定点)

篇3: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

1 教学论方面的比较

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论即教学过程的理论。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比较能深入了解PBL与CM/SM这两种教学法的本质差别。

教学材料上的差异。虽然PBL与CM/SM都摆脱了学科课程体系的教材教学模式,但二者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存在区别。体现在教学过程中,PBL以问题为中心,先有问题,再围绕问题进行广泛地学习讨论。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即教案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撰写”出来的,尽管目前一些PBL专家已认识到“撰写”的不足,并希望能尽量应用真实材料,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BL医学教育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材料所带来的问题。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所用的材料是由教师收集“整理”出来的本领域中典型的案例,教学材料的真实性能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复杂的材料分析中进行学习,学会抛开细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医学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代表性能让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已经在以“准医生”的角色参与“实际的”病案讨论,他们的言行不仅是在学习,也是在模拟诊疗,他们的成功与失误不仅是简单的对错,而是与“误诊误治”相关联,这有利于将医学生的事业责任心和荣誉感融入到早期的医学教育中。医学案例教学的这些特点,在PBL的医学教学中不突出。

教师角色的差异。PBL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教案,由一位学生担任教案讨论的负责人(学生组长),学习小组为每一堂课拟订自己的议程和时间分配细节。在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充当智囊的角色,主导讨论活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在CM中,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讨论中引导课堂教学活动者通常是教师,因此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观与PBL教学法有着较大的区别: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通常是非专家的、熟悉该领域的通才,教师并非领导者,而是协调员。他们的责任是注重流程维护,对知识的是非尽量不主动参与意见,只是引导学员要符合教学目标,善用信息资源以及激励学员参与的兴趣等,教师甚至被要求“逐步淡出小组”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专业能力的自我建构,总之,PBL的教师不要求是学术专家。但在案例教学中,整个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必需熟悉和研究案例,并从中提炼出要点和难点,设计讨论方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讨论可以是自由的,但教师必须把握讨论的进程并予以引导。尤其应注意调动和启发学生讨论,指出各种观点之分歧并予以概括、评价。因此,医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良好的医学思维推理能力,所以,医学CM的教师首先应是优秀的医学专家。

教学目的上的差异。虽然PBL与CM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将教学过程中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但这二者在能力类型的侧重上也存在着差异性:PBL更关注于学生在未来专业角色中普通能力的建构,如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医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沟通能力等。因此,通过PBL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更易适应,也更趋向于适应诸如社区通科医生的角色,关于这点,在哈佛医学院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毕业生的回访调查中也已得到印证[2]。在CM中,由于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不同,学生更能逐步建立基于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约束的医学思考方法。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选择案例的标准,医学CM既可培养适应诸如通科医疗需求的学生,也可培养适应专科医学乃至专门医学研究需要的学生。

2 在我国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适用性比较

从教学资源方面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医学教育资源长期以来都是以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法需求标准配备的。如最基本的教师编制数、图书馆藏资料、教室及教具数量等。其中不少课程还是按大班,通常近百人一个班配备的。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本来就很紧张的教学资源已经被极大程度地开发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实践PBL教学法显然会遇到更多困难:如PBL教学法的师生比相对低,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尽管并不要求都是学术专家,但我们的国情是学术专家与一般教师的人力成本目前差别并不很大,要在短期增加足够的教学资源无论从经费还是政策上,对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还是很有困难的。如果条件不能保证,PBL教学的质量自然也就很难得到保障。

CM/SM则可以不局限于小班教学,只要教师能有效调动学习气氛,引导并吸引学生在行动或思想上积极参与,只要能达到贯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如投影、录像、多媒体以及远程教育、电邮往来,甚至师生论坛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情境变换技术等, 发挥多角度、大信息量、系统性、真实性和交互性等教学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很好的医学教学效果。

从教学质量的监控性上看。PBL式的小班讨论从总的教学质量上看较难控制。由于学生自主讨论始终无法超越其本身的知识限度,因此讨论的重点很难确定或维持和深入[3]。众所周知,医学教育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知识和养成良好的专业思维习惯,解决临床问题的任务应是在进入临床后跟随临床教师真正面对问题(病人)时去完成,仅靠模拟实际的场景学习而不依赖实践就试图获得解决临床问题技能的观点显然是靠不住的。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除了同样需要课前积极准备和课中积极参与外,教师还要通过引导并激发学生向高度和深度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有人批评案例教学法不适宜对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学,如果真是如此,缺少教师指导的PBL就更加无法确切说明其质量监控的切入点了。

此外,本科教育阶段的自我导向式学习也要适度,由于目前我国的医学生较缺乏前期自我学习的基础能力和习惯,对未来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如在本科阶段的医学教育中进行PBL的教学改革自然还需谨慎。而且还需要承认的事实是,即使是研究生教育,目前也还是需要导师指导的。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具有比PBL更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不仅具有传承性,也更具有科学性,这正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特点。

对于教师,医学PBL似乎难于处理好专业师资的使用、要求和培养间的关系。一方面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在PBL中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他们仅仅是和普通教师一样去承担教学任务,而不是去和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学生既不能通过知识学习(自然包括讨论)的载体从高水平教师那里学习到专业思维方式,也不能体验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风范。另一方面需要指点迷津的学生也不得不过早地在迷茫中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自我探索。同时教师也可能因此失去促进自我完善的重要动力,重要的医学行业特点——教学互长和医学教师的阶梯性递进成长过程都将受到严峻挑战。

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上看。学生方面,至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进入大学的新生仍将接受传统的被动的填鸭式应试教育,要在进入大学后转变为主动的PBL学习,难度较大。也就是说,医学院要在短暂的几年中一边担负起向学生传授救死扶伤的基本医学知识、技能和人文知识,另外还要担负起更新学生十多年来被迫形成的学习习惯,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相对国外,特别是北美的医学教育都是本科后的研究生教育,加之其基础教育阶段和本科阶段的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医学教育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有其较强的教学观念的基础。当然,不是说在我国就不适合进行PBL的教学实践,但至少,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实践者有必要看到事实上存在的这种差异性。而案例教学法,相比PBL和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操作上似乎更具有折中的功能,它既抛弃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又能在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下进行主动的探索和进行医学专业能力的建构。

总之,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确实需要突破,但采用PBL对我国的医学教育现状还显得一步跨得太远,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革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而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证明,它是比较适合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83-185.

[2]赖亚曼,王伟廉,魏贻通.医学学科课程体系与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分析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29-30,22.

篇4:比较文学研究案例分析

【关键词】中西诗 情趣 比较诗学 平行研究

朱光潜的诗歌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诗论》中,《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是朱光潜先生研究诗学里一主题论文,主要针对中西诗题材中关于“情趣”的平行比较,平行研究是比较诗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朱先生通过严谨的分析和逻辑的归纳,鞭辟入里地论述,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文章以中西诗中最普遍存在的三大题材即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为主体架构,具体深入到诗中的情理上,阐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领域的诗学同点和异点,直观简洁,层次分明,具有启发性意义。本文将以这篇主题论文为案例,综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分析朱先生对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三大方面的平行比较,分辨出中西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异质性,更进一步理解朱光潜先生对中国诗的学理研究,从而寻找中西诗学的价值联系。

一、审美比较的特点

总的来说,朱光潜先生对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主要运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文章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次分明,可比性突出,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准确地支出不同体系下诗作的联系和区别。平行研究里有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一、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三、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里可以清晰看到:以“题材”的连类类同为框架,具体的内容里则以对比式的分析归纳,突出中西诗的异质性。

第二,朱光潜先生列举了许多中西诗的具体诗学例子与现象,并用多种实例详细陈述中西文学现象的同或异,很少用孤证说明问题。但他并没有只停留于表面的现象,而是进一步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伦理和道德原因等等,在纷繁芜杂的事实中寻求异同之根源。例如,对比中西的人伦叙事诗朱先生就用了许多例子说明中西的交谊观,如诗人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观诸人,在西方诗人列举了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等。又例如,如何说明中国诗有‘怨’的特点?他例举:“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梁玄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这些都是用大量实例来说明诗歌现象,在双方的多方面对照中既加强了相互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

在实例现象后,他更进一步深化现象探索成因:如在第一部分“人伦”的探讨,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朱光潜先生认为原因有三:一,西方侧重个人主义,中国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强调群体意识。二,中西女子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造就与男子的契合度不同。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这些分析简洁,准确,到位。除了对自身民族充分了解,还需要一个宏观、非常开阔的全球文化视野和现代方法论的自觉意识,这体现了朱先生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明确基本立场,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他的主题论文,分析其中如何进行的平行研究。

二、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平行研究的基础在于文化、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完全相同,甲等于乙,没有比较的必要;甲与乙不相干,没有比较的可能。正是文化和文学的这种普适性与差异性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根据比较文学的理论原则:“事物在比较之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特性与价值”,②朱先生表现的态度也与之相符:“一切价值都从比较得来,不比较无由见长短优劣。现在西方诗作品与诗理论开始流传到中国来,我们的比较材料比从前丰富得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研究我们以往在诗创作与理论两方面的长短究竟何在,西方人的成就究竟可否借鉴”。③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经过这样的比较,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差距,从而促使人们在诗歌创作时超越现实因素的羁绊,赋予诗歌深沉而永久的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中国正在兴起的“纯诗”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此外,平行研究打破了影响研究局限于放送源与接受者的关系限制,从而扩大了比较文学的范围,开辟了比较文学新的研究领域,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位、水平等各种条件的束缚。它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其自身规范的基础,虽然平行研究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它又强调,可研究的平行关系必须出自或围绕文学的审美特征。在这种条件下,朱光潜先生作为一个对中西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具有渊博学识的学者,虽然不是专门从事比较文学,但是他又不自觉地運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聚焦中西共同诗现象,严谨地对中西诗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从而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下重新诠释它们的价值,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但是,不可否认,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在朱光潜先生生活的年代比较文学在中国更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蓬勃生机,故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不足:

一,可比性的范围受较大约束。文章以三大题材为中心展开的论述显示出比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中西的人伦诗和自然诗不同的深究原因还是以哲学和宗教的为主要根源,可以说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以“哲学和宗教”这个影响因素为主,因此比较的范围放在哲学和宗教里即显范围之窄,中西诗歌的可比与参照也局限于此。

二,相似性分析略显不足。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西诗歌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是如何滋养出不同类别的花朵,但由于民族文学缺乏共同的基础,相似和交集的范围相对较为狭窄,朱光潜先生在此文对这方面的分析也相对缺乏。相似性其实是平行研究里的一个重点,有利于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和规律做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陈淳.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

篇5: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

这个案例是一个为了一个女孩写的,我在这里引用阿汤老师的一段话:“有老师问我,你为虔虔写手记,当有一天她自己看到了这些会怎么想?其实我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也猜想不出这孩子的反应。不过,我在考虑是否将这些关于虔虔的手记让她父母看看。呵呵,我也不知道她父母会有何感想。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只要我在做。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做老师的就无愧与心了。”

这样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连续的记录,其实这个女孩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关心她的老师。同时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性,因为这样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叙事报告中看出自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女孩

生活背景:

虔虔,一个可爱的女孩儿。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齐耳短发,看上去特有精神。一身干净的衣服,感觉就是一个生活在温暖家庭里的女孩子。

妈妈,一个干练的女人,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在电台工作,负责点歌栏目。对教育孩子的理论掌握得一清二楚。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爸爸,一个对工作热心的人。虽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与妈妈的谈话中我知道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型的。爸爸在杭州工作,通常一个星期回来一次。遇到特殊情况也许一个多月都回不了家一次。但是与女儿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爸爸和妈妈都不是本地人,因此周围亲戚没有。孩子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长期在杭州工作。家庭缺少与朋友间的交往,亲戚间的串门。让孩子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接触的人和事少。平时不怎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但是在妈妈单位喜欢与阿姨聊天,且能说会道。

学习背景:

我看了她的成绩报告单。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59,数学:61。各科的成绩均为“待合格”。作为老师马上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平时学习成绩。

听虔虔妈妈叙述:孩子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每次回家作业,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潦草完成。字写得不好看。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不愿意去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上课能专心听讲,但是几乎不举手回答。老师似乎也对她失去信心了。

我们的交流:

现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也许是好事情。在新的环境里,大家不知道她过去的表现。也许会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双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地去接受新事物。让新环境带给她一个全新学习信心。重拾学习的兴趣。家校要进行密切地联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一次作业记录

我通常有个习惯,就是让学生将当日的回家作业记录在专门的一本作业本上,我们称之为“家校联系本”,如果我发现学生有在班级里的闪光点与缺点是时,我可以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记录在上面,这个就作为我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最简便的渠道。

这天我也照例要求学生将作业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我担心这个新来的学生不会记录,于是我走近看了看。字歪歪斜斜且不说,在20个长用字中,这孩子一共错了6个。“预、划、圈、遍、解、释”这几个字中,不是偏旁交换,就是声旁写错,要么漏点加撇。我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语文基础并不好,平时没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细心地将她的错别字圈出来,让她在一边订正3遍。因为是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也只是用她那眼睛来告诉我她知道的一切。

第一次的作业记录,依稀让我感觉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也只有希望她在我的教育下,有所进步。

(*读后感:老师在第一次作业记录中就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老师感到了任务的艰巨)

第一次谈话

虔虔到我们班级算来也有一个多星期了,我没有与她谈过话。平时对她也没有什么笑容。因为我了解到这孩子在生活中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三下五除二就能与大人聊上,而且她就是喜欢与成年女性聊天。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被她“迷惑”与“俘虏”,呵呵,所以一直在她面前保持着矜持。只有在课堂上当她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抱以笑容给她,让她有一个轻松的答问的时刻。

那一堂语文课上,我发现她手托着下巴,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在思考着一些课堂外的事情。头还不时的靠着桌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心想,这个可是与她谈话的好机会。于是下课后,我对着她说:“虔虔,你到办公室来一下。”这个小女孩被我一喊,战战兢兢地跟着我,来到了办公室。我让她站在我身边,问着:“虔虔,你说说看,这节课老师上了那些内容?”原本以为她会答不出,因为她刚才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谁知,一翻回答让我瞠目结舌。“我们刚上的是《南京长江大桥》,老师您讲了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还让我们背诵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这鬼丫头还挺机灵的。确实会说。我接着让她背诵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谁想她也能非常流利地背诵下来。

我一时无语。这个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略带有惊慌地望着我。我的我脸突然间红起来。为了在她心目中树立起高大而不可亲近的威望,我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阶。我错怪她了。于是我一改往日死板的脸,温和地对她说:“虔虔,你这段时间上课表现不错。同学都称赞你聪明呢!可要加油哦!”此时的她才稍微放松了,微微一笑。

(*读后感: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一节课以后就可以流利的背诵课文,看来这个学 2 生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啦!,老师感到了欣慰)

第一次考试

虔虔这孩子进学校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已经熟悉了校园的环境,俨然是一个小主人的样子。下课和同学玩玩闹闹,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业虽然错别字多,字是扭扭斜斜,但是每次作业都非常地认真。可以看出,她确实花了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作业了。

很快我们一个单元学完了,马上就要进行语文、数学的第一单元测验了。考试之前,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话语之间,她说了自己考试的目标。语文要在八十分以上,数学要考一百分。我没有打击她的积极性,还是非常支持地说:“恩,好样的。有了目标你就更应该努力去学习了啊!”小女孩脸上泛起了红云,她点点头,轻声说:“好的。”其实,对于她来说,这一次考试非常重要。是给新环境里的所有人看,也是她在班级里威信树立的前提。为了给她信心,我经常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她。

(*读后感:在老师的关心下,她开始进步了,而且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考试终于来临了。数学先考,她交卷后,我问她:“虔虔,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她抬起头来,露出少有的笑容说:“肯定九十分以上!”我相信了她,鼓励着说:“明天语文考试,准备好吗?”“恩!”一声干脆的应答声。事后我也没有去问数学老师,这孩子考了几分。我想等语文结束后再说。

第二天语文测验。我观察着她。整个人趴在桌子上,若有所思地答着题目。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我悄悄地走过去,望了望答卷。感觉干净、整洁的试卷上爬满了歪歪斜斜的铅笔字,看来是很努力了。当收卷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卷子上,最后一题看图作文一个字也没有写。于是我找到她:“虔虔,你的作文为什么不写?”“我不会!”简单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我又说:“你这样不写会失很多分数的,要不要老师给你点时间写啊?”这个女孩子抬眼望了望我,摇了摇头,示意不要了。天啊,我一开始以为她没有时间写,原来她真是不会写!

第三天两门成绩出来了。一个让我意料当中,但不想看到的成绩,语文63.5,数学47。这成绩,在班级中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啊。成绩报给她后,唉!这小姑娘,一脸地沮丧。她似乎想不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读后感:这个结果打击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她的基础不好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找出这个学生的问题所在)与其母亲的谈话)

成绩出来了,我没有找过孩子谈话。怕孩子有什么想法,只是一直在课堂上鼓励她,只要信心在,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功的一天。我们每次四目对视时,我看到的是一双渴望进步的眼睛。我还能忍心去说她?

那天中午,刚巧下雨,虔虔妈妈到教室来接她,我就顺便与她谈起这次考试的情况。这位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的妈妈,紧张的脸,一下子失去了笑容。等待着我的近似于宣判的成绩,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这次考试呢,孩子自己是充满了信心,我们也很努力地为她营造了一个自信的氛围。孩子确实也进步了不少。这点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上课积极举手了,说明她在动脑筋,说明她认真听了,不是吗?作业的错误率在减低,这就是最大的进步了。不过,这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位妈妈急切地问:“考了多少?”“语文63.5,数学47!”残酷的分数,还是将这个漂亮妈妈的脸蛋给扭曲了。空气中突然凝聚了许多不可分解的水分子,洒在了这位妈妈的身上。后来才觉得那是雨水与泪水的混合物。为了缓和一下严肃的气氛,我说话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的答卷情况!”

(*读后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能够进步,从这里可以看到家长焦急和伤心的心情)

“你看她整张卷子的错误地方主要有三个,一个错别字一共扣了9分,二是阅读理解题目几乎不得分,三是看图写几句话不会。不过从整张卷面反映出,虔虔这个学期学的字和知识基本没有错,还掌握得不错。就是感觉她的理解能力与作文能力稍差了点。这是以前基础打的不好。没有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去掌握。阅读题目中的连线题也会错,她就是没有去读短文,这些都是习惯问题。”我不停地说着,虔虔妈妈一直在旁边认真听。“汤老师,从这张卷子来看,虔虔也是有进步的,是不是?”她疑惑地说。“是的”我肯定地回答。“这个学期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上课也不错。整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很有信心,因为我这个是从她每一次地举手中发现的。”我继续说道。虔虔妈妈听后还是觉得挺满意的。我让她中午早点到学校来问一下朱老师,数学的学习情况。

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想到了天下哪个母亲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晚上一回家,就接到虔虔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急切声音:“汤老师,我想从这次考试中你也清楚地了解了虔虔的学习情况。我想说,她进步是有的……”“你放心,我不会因为这次成绩而对虔虔有看法,应该说从这次考试中我知道了平时该怎么去辅导,自己也有了个方向。你放心,我不会因此而放弃的。”我知道她的担心,一个母亲的担心。可怜天下的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又有哪个孩子真正为自己的父母考虑过呢?作为老师来说,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在期待中,在关怀中慢慢长大。

(*读后感: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学生的进步不能离开老师、父母的关心和帮助。孩子只有在拥有了关心她的老师和父母,她才能幸福、健康的成长)

喜悦中的“危机”

第二单元测验中,虔虔卷面分数得了85分。其中有10分是经过我的提醒写的。实际得分应该是75分。比第一单元的分数高出12.5分。是个不错的成绩。卷中的错别字也有好转,主要是作文失分。那天当虔虔把卷子拿回家时,父母都喜形于色。父亲激动地在卷子上签上 4 “感谢老师的细心培养。孩子的点滴进步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幸福。”是的,孩子进步了。学习有信心了,爱学习了。虔虔还对我说:“爸爸,非常的高兴。因为我从来都没有考到这样的分数!”从孩子的脸上,我读到了快乐,来自于孩子内心的一种喜悦。

(*读后感: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感到了幸福,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也给了教师很大的成就感)

赏识教育,确实有效果。先不说分数,就是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她的心灵深处,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某种变化。进而主动学习的时间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升了。做任何事情的积极性更是显露出来了。这一连串的反应,都源自于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固然是好,但是滥用了也就适得其反了。呵呵!一开始一味地要给虔虔信心,要给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给她一个全新的老师。结果忽视了一个因素。也许是自己“求胜心切”,想让她父母看到她成绩的提高。表扬太多了,使她“有机可乘”。以为我是她可以“捕捉的猎物”(也许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她就是一个喜欢和成年女性聊天的女孩子。)平时我一心想去发现她的优点,也没有在意这段时间她行为上的变化。次数多了以后就感觉怪怪的。她经常有意无意凑近我“咬耳朵”。内容:一方面是上厕所。其次是交作业。然后是作业没有带。要么是看见谁谁怎么样了。还有就是说说家里的事,要么是谁吃饭怎么样等。一开始也没有察觉,后来次数多了,感觉不对。她还蹭到我身上,有时候就索性靠着我。如果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这样做,我不会阻止,反而会抱抱他们。虔虔就不一样了,这个女孩子一定要在她心里树立起一个既严格,又有威严的形象。一般我表扬她大都在课堂上。课后,除了作业辅导。平时尽量少接触。

(*读后感:有时过分的关注一个学生,就让这个学生对老师产生无比的依恋感,这是不利于教学的。教育一个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件事情要恰到好处)

教育一个孩子真的好难,既要“伪装”,又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对虔虔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会继续。

虚心接受

在昨天的听写中,虔虔错误率太高了。作业本上只见一个个大红圈圈。也一直回想她这段时间的表现,作业不太认真之外错题比较多。一看到她听写成绩这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晚托班时把他叫到办公室,但我还是忍着不生气。笑着对她说:“虔虔,过来。你看看自己的这次听写成绩!”小姑娘进了办公室似乎特别的不自在,手一直搓着衣角,眼睛不敢看着我,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她的脸“唰”得红了。一旁的我,突然看见她那红红的脸蛋,心中的怒火嘎然而止。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个凶神恶煞似的,内心不免自责起来。

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给自己带来的羞愧了,我还能以什么理由来责怪她呢?我让她走近我,轻声对她说:“虔虔,这样的成绩不太好吧?老师可不希望你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哦!”小姑娘点点头,很爽快地回答:“知道了!”我让她在办公室把作业重新订正了一遍,又嘱咐她,晚上回家把听写错的词语再让妈妈帮着听写一遍,并让妈妈签字。她又满口答应了。这 5 孩子,接受批评速度很快啊,我呵呵一笑!于是我放心地让她回教室去上课了。

(*读后感:教师要从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中发现她的不足之处,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够打好坚实的基础)

她的眼睛告诉我,她在撒谎!

一早,我刚踏进办公室。只听见一声清脆的“报告”声,随着一声“请进”进门的是虔虔。她非常自信地走向我,“汤老师,这是昨天你让我抄的作业。”我一惊,这孩子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学习态度改变了不少嘛!对自己的事那么有积极性。好兆头!于是我打开作业本,看着比较认真的字,对她说:“虔虔好样的,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速度快一点,这样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微笑就停留在这小女孩脸上了。我随口问了一声:“虔虔,昨天老师让你听写的作业呢?拿出来让我看看,听写得怎么样?”突然见她一低头,眉头一皱,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子。瞬间又舒展起眉头,抬头告诉我说:“我把作业本放在家里了!”其实作为老师,对这样的回答,心里早已经有数了。我又问了一声:“是没有做还是做了放在家里?”很想给这孩子机会,因为我知道她肯定在撒谎,她的眼睛告诉我!我得到的回答是一声响亮的“做好的,放在家里!”我突然把手里的作业本,往桌子上一甩,大声说:“到底是做了还是没有做?”站在一边的她是被我的生气吓了一大跳,后退了一步。她的眼睛不敢看着我,但是她的回答依旧是“做的!”此时的我,真的好恼火。不过,我还是决定再次相信她。(其实我心里已经想好了,一会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我挥手示意她回教室,末了我还说了一句话:“中午,给你妈妈打个电话,让你妈妈把作业本送到学校!”满脸通红的她,应了一声“哦!”慢慢走出办公室。

我帮妈妈拖地板了!

因昨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因此今天的晨间活动,自然是大家交流完成情况了。先是分小组交流,大家讨论的非常的热烈。我望了望虔虔,只见她若无其事地与后桌的同学,说说笑笑。全然没有了刚才那副样子。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是我真是错怪她了?唉,找个机会补偿她一下吧!我心里难受极了!小组讨论完后,我让几个同学个别来说。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在如林的小手中,我发现了虔虔的手。我拉着她手,轻声说:“虔虔,你来说!”“昨天晚上,我帮妈妈拖地板了!”“恩,真能干!”然后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看到的是一张笑得特别灿烂的小脸。我的心也就舒坦了许多!

(*读后感:有些时候教师也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武断的判断一些事情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育反思给教师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省机会)

值日班长的诱惑

新一轮的值日班长要选举了。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心目中班长的名字。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突然有一位女同学,高声喊起来:“汤老师,我选孙虔虔!”随即下面一片应和声。我扫视了一下班级,53双眼睛看着我,就等着我说话呢!我不作声,只是用眼 6 睛的余光看了看虔虔。这女孩子,脸上泛着红云,双手握得紧紧的,眼睛直盯着我。我读懂了她的表情——她很想当值日班长。

于是我故意反问同学们,“你们选孙虔虔,总有个理由啊?”大家就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开了:

学生1:“我选她,是因为她平时看课外书非常的认真。”

学生2:“孙虔虔,平时很爱看课外书。下课,午间活动的时候总是捧着书看。而且看得很认真。”

学生3:“她上课的时候,总是举手发言的。而且次数很多。”

学生4:“她到我们班后,进步很快。数学老师也经常表扬她的。”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到好开心。是的,虔虔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其实选虔虔做值日班长,正合我意。最近虔虔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似乎学习的激情有的缺乏。为了给她增加一点动力,我想值日班长也许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班级规定一轮值日班长的期限是3天,如果在这三天内管理班级表现突出者可以延任3天。而且值日班长是班级的最高荣誉,难得的机会。这对所有的同学来说诱惑力是非常大的。)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虔虔光荣地戴上了值日班长的标志。她笑了,那种笑,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发自内心的笑。我也笑了,为同学们的可爱而笑,为同学们的细心而笑,为同学们的理解而笑!同学们的笑声更响!

(*读后感:每个学生都希望做班长,全班同学和老师给这个同学一个机会。学生的心是纯洁的,不论是谁的进步在他们的眼里有一个公平的判断。生活在这样的正直、友爱的环境中,这个女孩将会健康幸福的成长。)

“虔虔,加油!”

好久没有找虔虔谈话了,借她被评到值日班长的机会我要好好谈谈,想了解她的一些想法。午餐时间,我找了她。

也许是我平时对她太严肃了,当她走到我面前时,整张小脸紧绷着。我就问了:“虔虔,你被评为值日班长,高兴吗?”她点着头说:“高兴的。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评我。”我诧异地问:“第一次?”她继续说:“是的,以前同学们从来就不评我的。”我拍着她的肩膀,爱怜地说:“我要祝贺你,在同学们心目中有你了。那你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啊!”

“恩,知道了!”

“开心!还板着脸?来,笑一笑!”

灿烂的笑容马上爬在了她的脸上。面带微笑的她继续说:“妈妈肯定也很高兴的,她会让我继续努力!”

“那好啊,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女孩,抿嘴一笑,点着头答应着!

我让她回座位,好好做同学的榜样。看着她的背影,我突然感觉这孩子挺可怜的,一直以来 7 在班级中是属于学困生,没有被评优的机会。这一次,也许对她来说是这一辈子都可能是难以忘怀的。

学困生在班级中是不受欢迎的群体。往往受到同学的欺侮,老师的冷淡。所以对于评优肯定是没有机会的。这一类的学生,就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在班级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轮到自己,有的甚至是是破罐子破摔,最后导致行为学习思想的堕落。给孩子一次表扬的机会,也许回改变他的整个人生。我很喜欢赏识教育,因为它让我改变了一部分学生。让学生能扬起自信的风帆,进行学习生活。

虔虔的“第一次被同学评到!”震撼了我。让我感到肩头的那副胆子更重了。

(*读后感:在这里想到学习成绩在我们教育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同时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学生之间评定的标准。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这个机会,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给予这些学生多一点机会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

第一次尝试做“老师”

早操结束后,大家依旧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教室。远远就瞧见,虔虔的身影。早已在黑板上写上了今天晨间活动的主题“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同学,今天的晨间活动我们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请大家把课题念一遍!” 同学们整齐地把题目念了一遍,非常地配合。这使得台上的虔虔,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那就请同学们上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吧!”

呵呵,把问题甩给了同学,自己在一边听起来。同学们呢,一个接一个,有同学非常认真竟然准备好了发言稿,气氛不错。可是,她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叫,终于举手的同学的没有了。我悄悄地在她边上说了一句,叫同学的名字吧,没有关系的,他们都准备好的。

于是,她的胆子大了。呵呵,一下子讲台底下骚动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同学,最怕这一招了。呵呵,还是逃脱不了她那一叫。

也许是觉得再这样叫下去,很没有意思。她就总结了:“同学们看得课外书真多啊,下面我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书吧……”

“今天的晨间活动就到此结束!”

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发言了:“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今天虔虔的第一次非常成功地做了一回老师。不错,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成功!” 瞧,她笑得多灿烂!

(*读后感: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很多的第一次,给予每个学生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学会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这个案例是一个教师为她的学生记录的,这里包含这个老师的心血。作为汤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有这样一个老师把她的学生放在自己的心上,记录下她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第一:这个是教师在今后对这个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有一个参考,同时也有 8 对比。这样能够更加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也利于教师对这个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可以有的放矢的教学。第二:也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待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参考。如果以后有类似的学生那老师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教育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

也许这个女孩现在不知道,但是等她长大以后要终身感谢这个老师。因为她的老师为她记录了她的成长过程,给予她正确的引导,使她的人生改变。她是一个幸运的学生,因为她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篇6:比较研究法教育案例

1理论背景不同【sup】[1]【/sup】

范梅南的教育现象学研究源自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现象学是胡塞尔在20世纪初始创立的一门“科学的”哲学(同时他也称其为“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和典型的哲学的方法”)。现象学因其思想的深邃及方法的独特,吸引并影响了舍勒、海德格尔、莱维纳斯、梅洛一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从而形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现象学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以及受现象学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给教育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及其所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现象学以一种强调事实、主张描述、关注意义的哲学取向,其走向“生活世界”思想为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让教育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情境中师生的“生活体验(世界)”,使得教育研究开始真正关注教育的实际发生领域,关注生活的意义。因此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是首先朝向活生生的事情本身,自己睁开你的眼睛去看,去听,去直观,然后从这里头得出最原本的东西。

【sup】[2]【/sup】

康纳利的叙事研究来源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是美国的一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哲学思想,大多强调行动、行为、实践的决定性意义,认为哲学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把确定的信念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把采取行动看做是生活的主要手段,把开拓、创新看做是基本的人生态度,把获得成效看做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杜威的经验连续性和互动性思想为康纳利的叙述探究提供了理论解释的基础。康纳利指出,“经验的连续性表明,当下的经验来自其他经验,而且导致将来的经验,因此,无论一个人处在连续体的哪一个点上-想象处在现在、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候-每一个点都有过去的经验基础,而且都通向经验性的未来”。【sup】[3]【/sup】

同时,叙事研究也大量吸取了现象学的理论精华,强调“回到事实本身”,主张描述所看到的事实,展现事物呈现的方式,面向教育实践,关注事实背后的意义并反思其教育价值。

2“经验”的内涵不同

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都以“经验(experience)”、“自我经验”“体验”为逻辑起点,但他们的所指并不相同。因此,研究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认为经验是“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经验”有具有确定的本质和主体间性特点。首先,生活经验具有确定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反省中清楚地识别这种“质”。【sup】[4]【/sup】现象学研究将日常生活中晦涩、模糊的体验变得清晰,通过现象学反思性地询问是什么构成了这一生活经验的本质,从而使我们再次返回“生活世界”时能更好地理解自身和生活,更加智慧地行动。现象学将生活经验的实质以轶闻趣事等现象学的写作方式表述出来,既提供体验的情境,同时又在描述中埋藏着经验的本质。其次,现象学相信,由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家族相似性”,以及生活体验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从而具有一种人类体验的共通性,使读者阅读时,充分激活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发与现象学文本的“对话”,获得对这种体验的反思性理解。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将生活体验的本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某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在反思中迅速重现并被占有,文本充分地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育叙事研究认为经验就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经历体验”,“经历体验”具有关联性和积累性。首先,个体故事不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分散的、消耗性的单纯活动,它们并不构成经验,而是关注活动本身的结果,以及研究对象是否有意识地实现这种结果,或者注意到了这种活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经验的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当我们把这种叙事看作是我们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这种叙事就不再仅是主观意义上的产物。”“我们可以进而认为,这种经验品质因为其有着经验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而且在叙事编织过程中运用了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巧思妙想”。【sup】[5]【/sup】其次,体经验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积累过程,是对教育情境中诸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和感悟。教育叙事研究往往聚焦于理解个体过去的或者历史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怎样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经验发挥作用。【sup】[6]【/sup】教育叙事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向对个体经验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一种体验形式”、“一种生活方式”。

3研究路径不同

生活是一个意义的海洋。走近经验就要在生活意义的大海里发现并选择值得表达的东西。在如何选取生活意义的问题上,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叙事研究以“整体单元”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生活世界”,其文本采取一种详细的,丰富的、个人生活连续性的概念。强调事件的连续性。连续性对我们来说成为一种叙事建构,它开启了各种思想和可能性的大门。研究文本之中不要求进行专门的文献综述,重新讲述的故事要置于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的中心。

而现象学研究则采用“主题”的方式来表达意图,现象学的主题可以理解为经验的焦点、意义或要点。通过它们,研究者可以方便地对现象进行描述。主题不同于研究中的概念或现象,是理解概念或现象的手段,为理解概念或现象提供了一种确定的表达方式。它描述概念或现象的一个内涵,是对概念或现象的某种程度上的还原,每个经验的主题都表达了这个概念或现象的某一方面。 我们可以用粽子作一个简单的比喻:【sup】[7]【/sup】叙事探究的文本就像我们要拿起一串粽子。为此,需要把一个个的粽子用一根根线绳串起来,从而把本来零散的粽子组成一个整体。与此不同的是,现象学研究则即只选取其中的一个粽子。为了把粽子的样子展示清楚,就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展示这个粽子。有时候,为了让你看清楚某一个方面的特征,研究者还需要借用其他方式或物体来展示,目的是让读者真正能够“看”清它的`样子或本质特征。

4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根据叙述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析他人的叙事,这时的研究者是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的,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的观察、访谈等收集到相关的资料,通过与叙事者之间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对事情背后所隐含意义的阐释。另一种是分析自己的故事。这时的研究者与叙事者是同一个个体,研究者既是说故事的人,又是“故事”中的人。与现在所倡导的行动研究有相似之处。它追求的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丁刚教授认为,教师与学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争取能一起把教育叙事提升到可以与经典叙事作品相媲美的境界。争论哪种叙事对教育叙事是毫无意义的。

而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反省研究。虽然有时为了加深理解,需要以“做现象学”的方式去体验生活,但它的研究终究要和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现象学希望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意义,在日常的细节描述中,让读者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曾经有过的体验。因此,现象学希望通过审慎而细致的描述和准确的解释,引领读者去“看”某个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者本人不需要出现在文本中。现象学把对现象意义揭示的判断交给读者,读者可以发现所描述的体验是自己曾经拥有或可能会拥有的。

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犹如两条“林中小路”,它们虽然标识不同,时而分开,时而汇合,厘清二者区别,才是通向教育研究本真世界的“必经之路”。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在教育研究中,人们不可能只选择其中一类方法,而绝对、断然拒绝另一类方法。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的教育问题在对象整体结构上所处的层面和问题性质、研究任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作必要的修正。”【sup】[9]【/sup】唯有如此,我们对教育现象学和教育叙事研究的评析,才可能超越就研究方式论研究方式的狭隘视角,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深刻地体认和把握它,在个人化的、开放性的教育情境中,建构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精神生命互动。

参考文献

[1][7]朱光明,陈向明.教育叙事学研究与教育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研究和范美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1).71,75

[2]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15

[3]Clandinin,D.J.&Connelly,F.M..Narrativeinquiry:Experienceandstoryinqualitativeresearch.SanFranciscoJosseyBass.2

[4](加)范美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5]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3).22

[6]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37

上一篇:中学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方案下一篇:pep小学英语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