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

2024-05-11

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精选6篇)

篇1: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

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的民族概况

⑴民族构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 56 个民族,总称是中华民族。

⑵历史认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⑶政治认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⑷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⑸新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⑴民族平等原则: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⑵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⑶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公民的要求

⑴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⑴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①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前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③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④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⑤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㈡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的宗教概况

⑴宗教派别: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五大宗教。

⑵宗教传统: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

⑶宗教交流:我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宗教间的交往与合作。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⑴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③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

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⑶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3.弘扬科学精神

⑴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篇2: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

梅 鹿寨中学 李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个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但对国家如何参与社会分配还缺乏了解。

2、生活背景: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再加上高一学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个社会生产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对内对外职能,有相当一部分财富应该由国家来支配,所以本节课介绍有关我国财政收支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财政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淅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四、学习重难点

1. 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2. 难点:预算和决算、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平稳运行。

五、教学方法: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与效率。

(2)讨论法、启发式与任务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3)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说服力和时代感。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2013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铁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宣布今年底广西将开通运营5条高铁12对动车,由此,广西将领跑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率先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新闻《地铁来了》,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罗伟介绍,经过5年的发展,广西铁路建设终于收获累累成果。今年广西建成高铁里程1137公里,广西建成高铁里程约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十分之一,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实现了湘桂高铁衡阳至柳州段、柳南客运专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钦州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段等5个高铁项目开通运营,结束了广西不通高铁的历史。

[提问]:地铁应该由谁来造?为什么要由政府来造?政府有钱吗? [板书]:国家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情境展开】

[探究一]:畅想2014,动车会为柳州带来哪些变化?(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我们广西举办了体操世界锦标赛 [提问]:以前为什么不能举办?这种布局合理吗?

[总结]:原来不会来的,跟着动车来了,原来集中在中心的资源也来了。这样的布局就能合理了。

[板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探究二]:我们听听专家对此的分析。(视频材料)

从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动车项目使城市发展向南北两端发散,是国家通过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专家还提到了解决交通拥堵现象,方便人民出行,根本上也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

[提问]:

1、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还做了哪些努力?

2、除了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外,还可以体现和谐社会中所倡导的什么思想? [板书]: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探究三]:早就有人提出要规划广西的交通网络,伴随着与日俱增的城市交通压力,2008年以来,广西铁路建设掀起高潮,目前已开始迈入重要收获期,16个续建铁路项目全面加速推进,实现了10个项目铺轨,年底铺轨里程达到1003公里。

[提问]:08年全球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广西却掀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呢? [总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国家实施了一个4万亿计划,就像一剂强心针刺激我国的经济复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张性、紧缩性财政政策)

[板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小结]:这些就是我国财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中体现了无锡政府通过财政为民办实事,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情境拓展】

[拓展一]:

1、政府修地铁的钱从哪来?

2、假如你是政府,你将如何筹集这些钱? [板书]:税(最重要来源)、利、债、费

[拓展二]:柳南客运专线、玉铁铁路、南广铁路、云桂铁路、贵广铁路、沿海铁路扩能改造黎钦段和钦北段等在建大中型铁路项目,将在近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广西铁路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一轴四纵四横”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为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持。

[提问]:既然已经获批,为何现在不全线开工呢?

广西动车线路全长350.7公里,总投资244.97亿元,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线路,客货混线。我们看看政府有没有这么多钱。

钱是有的,关键是不能把钱全部用于修地铁,政府还有其他方面的支出,自学教材第67页,将政府为我们做的事按具体用途分类。

[板书]: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拓展三]:政府要更好地履行职能,支持各项支出,需要大量的财政收入。[提问]:以无锡为例,怎样使政府分得的蛋糕更大? [板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 [拓展四]:判断广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总结]:

1、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部分称为财政赤字。

2、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称为财政盈余。

3、当财政收入与财政赤字之间略有赤字或略有盈余称为财政收支平衡。【情境回归】

2008年,本是我国举国欢庆的大喜之年,却接连遭遇劫难。年初的一场冰雪封锁半个中国;5月,四川强震又一重击。面对重大灾难,国家启动一级救灾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支援灾区,至7月份,中央财政已投入492.46亿元救灾资金,尽力改善灾区人民的生活(其中,应急抢险资金192.46亿元,抢修受损设施铁路、电网等,抢救受伤群众。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全面展开各项救援和重建任务,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同时,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又减少了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负。

结合材料,谈谈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七、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收入中最稳定可靠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是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来源,因此选A。2.在财政收入的形式中需要偿还的是 A.税收收入 B.工商行政管理费 C.对违法行为的罚款 D.债务收入

【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具有无偿性,A、B、C项的项目都不需要偿还,而债务属于借款,到期应还本付息。

3.近两年,国家增发2100亿元国债.带动了社会投资国债项目5000多个,建设总规模达2.2万亿元,材料表明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D.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题目是考查材料“表明了什么”,不应选出引申内容。在材料中只说到国债投资引导了社会投资这一层次,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材料中尚未产生结果,属引申内容,C、D项引申的层次更多。

4. 我国首次执行太空行走使命的“神舟七号”发射、收回成功实现,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 工程迈出重要一步。“神七”发射成功体现的经济道理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财政的巨大作用 ④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①体现的是政治生活的道理,与题干要求的“经济道理”不相符。

5.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B.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不应出现赤字 C.适度的赤字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D.财政赤字可有效缓解我国的低通胀状态 【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作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使财政的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二、简答题

6.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形式和财政的作用,都是属于非常基础的知识,将材料与课本基础知识“对号入座”就能得出答案。参考答案:

(1)对“三农”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敢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作用。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体现了这一点。

篇3: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

本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 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 大部分学生知道国家办事情需要一定的财力, 但对于国家的钱到底从何处来, 又用到何处去并不十分清楚, 需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认识。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用途, 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综合提炼, 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点】

1.财政的基本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教学难点】

1.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财政赤字现象如何正确看待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入实例法、讲授法、自学阅读、讨论式教学法等。

【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 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教师必须从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表现、参与探究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 要特别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 效果甚佳。本节课坚持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体现了“五性”, 即 (教学的) 时效性、科学性、主体性、主导性、生活性。

课堂导入笔者选用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这一极具时效性的重大事件作为课程资源, 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课前准备时,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笔者大胆地将教材内容的顺序做了调整。经过实际的教学之后, 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调整是成功的, 它较好地契合了学生思维认知水平, 体现了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因而也带来了教学的流畅。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所以在处理“财政赤字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一教学内容时, 笔者设置了“财政赤字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这一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展开讨论, 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特别是在进行抽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在教学中笔者将社会财富比喻为“蛋糕”, 借用形象的“蛋糕论”阐释抽象的理论问题。利用课本资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化抽象为形象, 在体验中感悟新知, 突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这一教学重点。

无论面对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现实条件, 笔者始终认为课堂要走向生活化, 教学要坚持贴近生活, 从社会生活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出结论。所以在学习“财政具有改善民生的作用”时, 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 因为这些资料均来自学生身边, 学生觉得真实、可信, 从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总之, 这节展示课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生动形象, 资料充分, 说服力强。但如果在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情境的设置、课程资源的选择上能进一步突出特色, 与学生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就会锦上添花, 效果更好。

摘要:通过课前调查了解, 大部分学生知道国家办事情需要一定的财力来维持, 但对于国家的钱到底从何处来, 又用到何处去并不清楚。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 为了使政府能够有效地承担起各项职能, 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 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篇4:高一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概括

[关键词]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收入支出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82

【教材分析】

本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知道国家办事情需要一定的财力,但对于国家的钱到底从何处来,又用到何处去并不十分清楚,需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认识。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用途,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职能,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综合提炼,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点】

1.财政的基本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教学难点】

1.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财政赤字现象如何正确看待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入实例法、讲授法、自学阅读、讨论式教学法等。

【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教师必须从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表现、参与探究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要特别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国家财政(板书)播放“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的视频。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推进新课]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板书)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筹集的具体渠道(板书)——“挣钱”“怎么挣”

开展课本第66页活动探究: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结论: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板书)

(1)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

(2)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好”

教师将财政收入比喻为“蛋糕”,借用形象的“蛋糕论”阐释抽象的理论问题。

结论: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结论: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化抽象为形象,在体验中感悟新知。

3.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具体途径(板书)——“花钱”“怎么花”

开展课本第67页的活动探究:国家财政的支出情况。

结论: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体现财政促进经济建设的作用;社会文教支出增长,是改善民生的体现;行政管理支出偏高说明需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利用图表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读信息的能力。

4.财政收支对比关系(板书)学生讨论:财政赤字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

结论:要辩证地看待财政赤字现象。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财政赤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二)财政及其作用(板书)

1.财政的含义及本质(板书)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板书)

3.财政的主要作用(板书)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多媒体展示)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芜湖多措并举稳定菜价保民生,发放1600多万补贴困难群体。通过数据感受财政具有改善民生的作用,培养学生从经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多媒体展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图片。学生观看、思考,师生互动。

(3)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开展课本第65页活动探究:谈谈应该怎样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结论: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让学生懂得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要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延伸新课]财政是同国家存在和发展紧密联系的,“财政者,国之大事也”。国家有了雄厚的财政力量,全面小康才有了着落。教师概括、总结,深化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认识。

[结束新课]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师生同唱。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主题。

【课后反思】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甚佳。本节课坚持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五性”,即(教学的)时效性、科学性、主体性、主导性、生活性。

课堂导入笔者选用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这一极具时效性的重大事件作为课程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课前准备时,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大胆地将教材内容的顺序做了调整。经过实际的教学之后,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调整是成功的,它较好地契合了学生思维认知水平,体现了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因而也带来了教学的流畅。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所以在处理“财政赤字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了“财政赤字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这一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特别是在进行抽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将社会财富比喻为“蛋糕”,借用形象的“蛋糕论”阐释抽象的理论问题。利用课本资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化抽象为形象,在体验中感悟新知,突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这一教学重点。

无论面对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现实条件,笔者始终认为课堂要走向生活化,教学要坚持贴近生活,从社会生活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出结论。所以在学习“财政具有改善民生的作用”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均来自学生身边,学生觉得真实、可信,从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总之,这节展示课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生动形象,资料充分,说服力强。但如果在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情境的设置、课程资源的选择上能进一步突出特色,与学生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就会锦上添花,效果更好。

篇5: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记知识点概括

(1)含义: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

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

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

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4)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B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D这就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②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国家力量又叫国家实力、综合国力。

B国家力量的重要性: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哪些?

①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③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为什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3)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必须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增强国家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篇6:八年级政治第八课学案

第八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基础知识记忆:

1、什么是自立?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为什么要培养自立品质?

答: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②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3、怎样才能走向自立?(怎样培养自立品质?)

答: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能否克服依赖性

B、能否独立地作出决定 C、能否积极进行锻炼

D、能否自强

2、小明同学上中学时就注意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立能力也明显比一般同学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A、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

B、从小开始兼职,去做童工

C、多做大事,多经风浪

D、多读书,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知识

3、针对“我们是否应当自立”这一主题,七年级(5)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A、小虎:我特别想独立,凡事由自己做主,父母老师都不能干预

B、小丽:我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非得自立自讨苦吃呢?

C、小红:我现在未成年,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帮助,自立是18岁以后的事情 D、小涛:自立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需要自理

4、中国有句俗语:“娇子不成器”,意思是说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警示我们()

①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②努力学习③万事靠自己,不能求于别人

④克服依赖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 1、2012年8月27日《威海晚报》讯,8月26日,哈工大(威海)迎来新生报到高峰。当天上午,记者在报到现场发现,新生“单枪匹马”来的寥寥无几,前来送学生的“亲友团”很庞大,七旬八旬爷爷奶奶辈的不少。截止26日上午11时,哈工大(威海)语言文学学院的105名新生已有70人报到,据负责接待的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介绍,只有2至3名学生自己来报到,其他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哈工大(威海)其他学院的情况基本类似,带着“亲友团”报到的学生达九成。

(1)以上材料说明了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什么品质?列举你身边类似的两则事例。

(3)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必须要掌握适当的方法。请大家为自立能力的培养贡献几个金点子。

2、招聘会上,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60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赋闲”在家,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1)造成“儿子赋闲、老母应聘”的原因有哪些?请从儿子、父母角度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理由?

(3)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打算怎样为今后的参加招聘做准备?(至少谈两个方面)

第八课第二框、描绘自强人生

基础知识记忆:

1、自强的表现有哪些?

答: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2、自强的意义:(为什么要自强?)

答: ①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②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怎样走自强之路?

答: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人生目标执着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国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些古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B、自强的人都是君子

C、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D、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2、小涛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他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他只好与父母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依旧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他先后获得“中国好儿童”“十佳少年“等光荣称号。小涛的事迹告诉我们()

A、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

B、逆境比顺境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大

C、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D、自强是进取的动力,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3、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领导和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美诗篇。自强不息()

①是中华儿女人人都具备的精神风貌②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③使中华民族经历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取得社会的帮助

B、为人生的目标执着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避开自己的短处

二、问答题 1、2011年10月17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举办“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获得者—潘蔚同学先进事迹报告会。潘蔚幼时虽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终生与轮椅相伴,但自08年入校以来,她自强不息,敢于正视困难,学习刻苦努力,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多次获得校内一等奖学金和“安徽工业大学十大杰出大学生”的多种荣誉称号。

(1)在潘蔚同学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自强对潘蔚同学的人生发展有何意义?

(3)在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强的品质?

2、我国宋朝大文豪苏洵,相传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几次应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精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散文的极高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1)苏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小故事?

第八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二、问答题

1、(1)缺乏自立品质。举例答案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2)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2、(1)父母从小对儿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使儿子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儿子不务正业,没有责任心,缺乏自立能力,只知道吃喝玩乐,荒废了大好青春时光。在学习阶段不学无术,导致没有本事和能力去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2)不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因为他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见、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聘用以后不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将会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①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能力;②告别依赖,独立生活,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③明确自己的责任;④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自己过硬的本领和技能;⑤利用适当机会大胆投入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丰富社会经验。(至少3条)

第八课第二框、描绘自强人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二、问答题

1(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潘蔚同学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自强使潘蔚同学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进取。自强会使潘蔚同学依靠坚强意志,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习刻苦努力,并最终取得多种荣誉称号。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人生目标执着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上一篇:学习课标基本理念 更新数学教学观念下一篇:2019年档案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