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2024-07-14

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精选6篇)

篇1: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他是新时代的拥军模范。

姚学亮,1957年8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从铁道兵工程学院转业到地方工作,现任河南省鹤壁市政协副主席、淇滨区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多年来,姚学亮怀着未了的军旅夙愿,把第一书记岗位作为施展抱负、成才报国之平台,爱国拥军,兴武强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担纲武装工作重任,使该区人武部全面建设成为军分区的亮点和窗口,先后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维权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国动委表彰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单位”。他本人连续两届被评为鹤壁市“党管武装好书记”。

军旅情结驻心间

8年的军旅生涯,姚学亮从普通士兵到连队主官,靠过硬的军事素质,实现了自己的绿色梦想。也就是这段辉煌的人生经历,转业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披荆斩棘,不断创造佳绩,从省直单位的一名职员逐步成长为地方领导干部。然而,岗位的变化,职务的升迁,没有改变他尚武的初衷,军旅情结始终在他心中延续。

XX年初,姚学亮调任淇滨区委书记当天,他第一时间带领四大班子领导来到区人武部看望官兵,嘘寒问暖,体察情况。随后,他又跑遍了整个辖区的乡镇村寨,摸清武装工作底数,了解民兵组织现状,并很快在自己的案头建起了武装工作“一本帐”。

姚学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对武装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职责不明,存在着制度不落实,工作不尽心的问题。对此,他动情地说:“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党管武装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啊!”随后,他在区委常委会和全区领导干部会上明确提出,党管武装要做到“八管”、“四有”,即:管武装工作方向、管班子建设帮带、管干部队伍成长、管国防教育开展、管双拥共建落实、管经费保障到位、管军地关系协调、管实际问题解决;做到规划工作有国防建设内容,检查指导有人武干部参与,考核评比有武装工作课题,总结讲评有军事工作汇报。

在姚学亮的亲自督导下,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研究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出台了《关于规范民兵军事训练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民兵组织调整工作的意见》。并将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法规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把上级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指示规定纳入全区科级干部理论考核范畴,把武装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

这些年来,尽管区里经济建设任务繁重,但姚学亮带领区干部学军事的传统始终没有丢,抓武装建设的标准始终没有降。区里每年组织地方领导干部进行军事知识考核不少于两次,每次考核,姚学亮都带头参加,并请上级军事机关巡视监考。每逢过“军事日”、国防教育日,姚学亮都邀请上级军事机关和驻军部队领导为全区科以上干部上国防形势课,组织开展国防知识学习和军事课目训练。从而使学军事、建武装、强国防成为各级领导的岗位职责,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去年7月份,姚学亮以军分区军事技能比武为契机,组织区四大班子领导开展军事实践活动,原定实弹射击这天,天空突降大雨,通往靶场的道路泥泞难行,人武部领导建议改日再去。姚学亮说:“军事活动哪能说变就变,照计划进行!”在他的亲自带领下,20多名区领导冒雨徒步10多公里路来到靶场,按既定方案实施了训练。大家深有感触地说:“姚书记对武装工作真是‘铁了心’。”

兴武重任肩上担

“作为第一书记,不能只挂虚名、不务其实。要建功武装、兴武强兵”。姚学亮常常用党管武装的职责要求来鞭策自己,以励他人。

XX年,区人武部被确定为军分区首批正规化建设达标试点单位,受领任务后,姚学亮迅速行动,及时召开专题常委议军会,研究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他特批20多万元整修了人武部办公楼,新建了作战室、兵器室、民兵应急连部,完善了值班室硬件设施,充实了战备物资器材,建成了“三网合一”指挥自动化系统。同时,对基层武装部建设也一起规划,同步推进。在上级组织的达标检查验收中人武部一次通过并得到好评。

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事关民兵基层工作的质量。近年来,由于进出渠道不畅、选拔培养不力等原因,造成全区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能力较弱等问题。对此,姚学亮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纳入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调配,对专武干部选拔提出明确要求:提拔使用成绩突出者、妥善安置年龄偏大者、及时调整素质较弱者,经过3次大的调整后,一批既懂军事、又懂市场,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谋略型人才被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目前,全区专武干部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下,文化程度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参加军事院校培训率达100%。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崛起,区工业产业迅猛发展,民兵组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有兵无编、有编无兵”的现象,一些单位和企业不愿建、建了散的问题十分突出。去年,适逢河南省《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十一五”规划》出台实施,姚学亮亲自挂帅,按照“整合资源、科学编组、突出重点、布局合理”的思路,对辖区200多家企业、各乡镇全部改建了民兵组织,并新建了民兵防震防汛救援分队、民兵维稳处突分队等8个应急分队,使民兵组织建设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姚学亮在抓好专武干部队伍和民兵组织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在实践中练兵用兵、兴武强兵。他经常与人武部领导一起分析民兵训练形势,将民兵防空袭、防电子干扰、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的科目纳入训练内容,并制定完善了各种预案。每逢民兵整组训练和重大军事活动,他都一身戎装亲临一线,与官兵和民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参训民兵待遇和误工补贴。在姚学亮的关心和重视下,广大民兵训练热情高涨,训练质量、整体战斗力稳步提升。

去年3月份,上峪乡突发山林大火,险情就是命令,人武部迅速组织50多名民兵应急队员,火速赶赴事发现场,投入灭火战斗,有的队员脸被烫伤,有的队员手被山上的荆棘刺破,有的队员扭伤了脚,有的队员划破了衣服,但他们全然不顾。经过近5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终于控制了火势,降服了火魔,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拥军脚步走在前

“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必须凝聚军心、稳定部队,多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姚学亮在武装工作上,不仅注重管方向、抓大事,更注重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去年,市里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筹建民兵训练基地,需征用土地100多亩,基地选址成了一大难题。姚学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请求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将训练基地建在本辖区。随后,他带领区四大班子领导,按照便于民兵集结,场地开阔平整,周围没有障碍物等要求,进行反复考察论证,并很快向市领导提交了选址方案,使得训练基地建设终于定了案。

姚学亮还十分关注复转军人和军人军属的优抚安置工作,用他的话说,让现役军人在部队上安心,让复转军人在安置上放心,让功臣、军烈属在生活上舒心,是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在姚学亮的关注下,先后有7名军转干部、6名随军家属得以妥善安置,全区363户优抚对象、35位退役老功臣全部落实了待遇,并为21户困难军属解决了医疗、住房和生活上的困难。

XX年,原人武部部长卢起祥被确定为转业对象,考虑到他要回安徽老家安置,姚学亮先后3次带领区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专程赴皖,向当地政府介绍卢起祥的现实表现和工作政绩,积极推荐其到合适的岗位任职,此举引起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卢起祥不仅顺利安置了工作,而且得到了重用,现已走上了领导岗位。

上峪乡朝鲜族老大妈张桂枝,是抗美援朝老功臣的遗属,也是一名老拥军模范。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生活比较困难。姚学亮听说后,经常前去探望,及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安排民政部门常年给予发放生活补贴。姚学亮说:“老功臣、老模范为国家和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让他们衣食无忧,幸福安度晚年。”

XX年12月,某部淇滨区籍战士扈树伟来信反映,其父因检举同村村民计划生育超生问题而遭殴打报复,造成左脚肌腱断裂。而肇事人家族势力大,是当地有名的村霸,事发后曾扬言“告了也白告,打了也白打。”得知情况后,姚学亮责成区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要求依法办案,严惩凶手。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侦破了案件,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扈树伟父亲的伤得到了及时救治,并获得3万多元的经济赔偿。近年来,经姚学亮督办的涉军纠纷和案件20多起,挽回经济赔偿50多万元,使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这些年来,姚学亮自身和家庭也遇到了不少“难唱曲”,父母年事已高,常年患病,虽相距不远,却很少能抽出时间回去探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他还是送到了部队。家里的事再难他都能放得下,而他最牵挂的是军属的安危和武装事业。由于工作繁忙,操劳过度,他经常身体透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而他全然不顾,默默地奋斗着……

融合发展谋长远

姚学亮在抓好武装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退伍军人、民兵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在他的引领下,全区形成了国防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和谐共赢的局面。

姚学亮经常说:“退伍军人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为他们搭建用武平台”。在他的鼓励下,全区退伍军人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区有70多名退伍军人发展高效农业和循环经济项目,成为民营企业家。有54名退伍军人进村“两委”班子,有近30%的村党支部书记由退伍军人担任。

大赉店镇翟村退伍军人许忠,退伍返乡后想在农村天地干出一番事业,但苦于没有资金和项目,一直没能找到出路。姚学亮知道后,亲自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也是一名转业军人,知道你回乡想干一番事业。你如果真有志向,我负责给你协调资金和项目”。在姚学亮的关心和扶持下,许忠承包一处山坡荒地,发展“山药”种植项目。短短3年时间,带领全村群众种植山药3000余亩,辐射周边10多个村庄,年收益达80多万元,使周围XX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已发展成为豫北最大的山药种植基地。

今年初,市里规划在金山办事处蔡庄村建垃圾处理厂,需征地

100多亩,因群众阻挠工程迟迟没能开工。见此情况,退伍军人、村民兵连长乔印国主动出面做群众的疏导工作,并发动亲属带头出让土地,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事后,在姚学亮的关心下,乔印国在全村发出了“青年民兵当学生,毕业学生当工人,普通工人当老板”的倡议,带领失地村民和民兵创办乡村企业,发展生态林项目,参与市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农业转型,短短2年多时间,该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和谐村、富裕村、小康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文明单位创建先进村。乔印国连续两届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

近年来,按照“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理念,区里新建了金山、东杨两个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在姚学亮的指示下,人武部从全区挑选50多名素质比较过硬的民兵,组成3个专职民兵治安联防队,常驻工业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前来工业区考察项目的外商们看到身着迷彩服的民兵沿街巡逻执勤时,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守护神’,我们的投资有保障啊!”随后不到4年时间,两个工业区先后入驻企业150多家,招商引资过亿元,目前已成为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这些年来,姚学亮情系国防,爱国拥军,用行动诠释一位军转干部、区委书记的尚武情怀,谱写了一曲宏亮悠远的动人篇章。面对一片赞扬声,姚学亮谦虚地说:“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军队培养了我、造就了我,我更应该在拥军的道路上走前列、当先锋!

篇2: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xxxx同志任职以来,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坚决按照上级提出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自觉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结合区委、区政府工作,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双拥工作部署,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促落实,突出抓大事、解难题、办实事,为我区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高度重视,爱国拥军意识浓厚

xxxx同志认真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xxxx区委主要领导,几年来,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抓经济建设、促进发展的同时,把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同构建和谐社会大局中来思考,走出了一条具有xxxx区特点的双拥之路。作为人武部的第一书记,能够以身作则,不论工作多忙,每年都坚持参加重大的“三会一活动”,即“八一”报告会、军民联欢会、军民座谈会和拥军慰问活动。在他的影响下,区四家班子领导经常积极参与当地驻军的各项建设和活动,为驻军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营造了爱国拥军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关心军烈属、老复员军人和革命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的氛围,如每年参加“军事日”活动人数100人次以上。亲自组织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工作。根据新时期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的标准,组织研究制订了创建实施方案,并亲自组织实施。对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人员和经费不足等,及时研究解决,促进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了创建目标的实现。xxxx年,xxxx区再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区,xxxx年,xxxx区创建工作受到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二、居安思危,积极联系部队解困

坚持开展军地互访,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平时,xxxx同志经常到驻区部队调研,及时了解驻区部队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如xxxx年,驻区海军xxxx大队在建设码头时,因用地问题与当地群众产生分歧,建设受阻。面对诸多困难,xxxx同志没有退缩,而是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他不畏酷暑,顶风冒雨入家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协调区政府投入xxxx多万元用于拆迁,使该部队码头建设顺利开展,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和部队的信任。同时,以再创“双拥模范区”为新的起点,把爱国拥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解决为部队实际困难。

三、严格依规,认真做好优抚工作

篇3: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被写进了党章, 它的作用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 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也反映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上。“三个代表”是高校办学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实践活动和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作用, 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就是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行动。高校的发展, 也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的过程。

一、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实践中, 落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由创新型人才实施科技创新来推动。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使命的大学, 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这重大的社会责任。高校能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把学校办成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摇篮, 推进科技创新的基地, 这是检验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标准。因此, 高校党委必须以坚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 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到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 放到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学发展中去衡量, 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实践中, 从而体现党的领导的先进性。

1. 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 培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

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育人的核心工作, 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是发展“第一生产力”的需要。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校扩招后, 一些高校的生源素质相对不如以前,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仅是高校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是长期的任务。目前, 一要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能力不强的问题, 切实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体系, 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和管理办法, 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情况学生的培养需要。二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三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中党员在教学改革、科研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学生党员为报效祖国、复兴中华刻苦学习的带头作用, 用党员的行动来影响其他师生员工, 营造和发扬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四要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活动, 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和现代教育教学问题,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五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把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追求的内在动力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自觉行动;把学生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求知欲望转化为学而乐之的活动。高校只有强化育人功能, 培养出来的人与社会需要“零差距”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加强人才建设, 造就始终站在生产力发展前沿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

高校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科研队伍, 否则, 高校在现代化建设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用推动作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才资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高校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 是以质量高、数量足的师资队伍为前提的。因此, 高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知识汇聚和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聚集的功能, 荟萃各种专门人才, 以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水平的提高。高校要把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把人才兴校、人才强校作为人才工作的取向, 制订切实有效的吸引人才、人尽其才和鼓励人才成长的措施。如,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优秀人才、杰出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 贡献社会的成就感, 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真正做到感情留人, 事业留人, 待遇留人。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人才培育与引进措施, 造就一支始终站在生产力发展前沿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

3.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锋。

高校对生产力最直接的推动力, 是科技创新及其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可以激发生产力各因素的内在活力,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直接形成新的生产力。“在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2]———大学, 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要以自身的变革、创新来影响和引领社会的进步变革, 从而成为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先锋和榜样。高校加强科研工作, 瞄准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开展科技创新,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体现。

因此, 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各学科的交融发展,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使之成为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增长点。另一方面, 要根据自己学科专业的特色及其与区域经济结合的紧密性, 以人才、信息资源、研究条件等优势, 进行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 使其成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 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通过对先进生产力的“孵化与推广”, 为社会发展作出切实的贡献, 从而更直接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体现我们党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二、高校要在引领社会文化建设中, 落实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 高校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 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生态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是各种知识的聚集点与知识的生产点, 还是各种学术、各种思想与文化的交汇处。高校发挥“知识库”和“思想源”的作用, 通过发现知识、研究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 传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 生产适应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产品,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引领文化潮流,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既是高校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和肩负的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 又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即党委领导下的高校内在规定性———党的先进性, 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使命。

1. 坚持党在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和校园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作用。

“大学是文化的标志, 是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3]的地方, 各种思想文化在此汇聚、交融、激荡, 作为一定区域社会中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机构的高校, 传承、研究与发展先进文化乃是其基本职能之一, 促进多元文化的并存和交融是它不可推卸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履行这一历史使命中, 高校通过坚持党在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和校园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作用, 以“两课”为主渠道, 以业余党校为阵地, 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师生;以先进文化为导向,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校园文化, 引领校园精神生活,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熔铸学生思想灵魂,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4]体现并保持着高校党的先进性。

2. 通过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 发挥社会文化建设的表率作用。

高校是当地文化建设最活跃的因素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有责任、有条件成为各种优秀文化交流借鉴的重要桥梁, 是批判与否定各种落后、反动的文化现象和促成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5]它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功能, 发挥所拥有的人才优势、社会责任感和对各种文化的鉴别能力, 建设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校园文化, 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先进文化精品示范;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 把校园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 以及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引领社会思潮, 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面发挥表率作用。[6]这种表率作用也就是高校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反映。

3. 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 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示范区。

高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体现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性, 重要的一点, 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示范区。具体地说, 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整体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规划, 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科专业设置、科学研究、课程建设联系起来, 与后勤社会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二是建设高品位的建筑、设施及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校园物理环境, 为地方提供绿化、美化小区的示范样板, 促进地方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三是建设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风,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和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创新求是的良好学风。通过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文关系, 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发挥其在区域文化生态发展中的作用, [7]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示范区。

4. 以具体的载体和行动, 强化建设与宣传推广先进文化。

地市高校作为一定区域社会中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机构, 在办学过程中, 应以具体的载体与行动, 建设和宣传一定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文明, 撒播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文化的种子,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建设。

一方面, 高校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为载体, 熏陶和感染学生。要在校园内人与之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往和联系中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先进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这只无形的手, 指导学生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8]然后, 像一颗颗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种子, 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行各业, 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另一方面, 高校应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 宣传推广先进文化。通过组织和倡导师生积极参加地方的文化建设活动, 如参加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 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延伸到社会, 为地方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并通过师生员工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 反映出的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 影响当地的人们, 辐射到社会, 使之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榜样示范。同时, 组织教学和科研人员联系地方实际, 开展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 参加各种论坛活动, 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发表真知灼见, 传播科学思想, 保护社会良知, 探讨和解答人们思想道德领域的问题。不断创造出适应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产品, 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三、高校要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中, 落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高校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质上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与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发展时期,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校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学科专业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要根据自己办学定位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力求学科专业的发展定位与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吻合,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相一致, 大力发展与新技术、新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 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传承文化, 施展才能, 推动新的产业 (行业) 的形成,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宗旨, 转变教育增长方式, 强化教育质量管理, 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数量上的需求, 又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 采取多方筹资、多元投入的办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保障不因学生增加而人均占有教育资源量减少, 教育质量下降。

3. 发挥资源优势, 研发新技术, 生产新知识。

高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应以其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与人才高密集性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创新性和知识高密集性的资源优势, 利用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不断生产出新的知识, 提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 以及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产品。

4. 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

知识经济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校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挥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 在办好全日制普通教育的同时, 还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要求的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提高高校的贡献率。

5. 努力满足教职工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高校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也代表教职工的利益,

这是党的先进性在高校的充分体现。高校代表教职工的利益, 就是满足教职工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相统一, 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一方面, 是以令人信服的办学成果、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教职工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高校是一个学习型、成长型的社会区域, 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要聚集人才, 就要通过自身的发展, 形成一个促进教职工成长的环境与空间, 提供一个让教职工展示才能的舞台和发展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以事业凝聚人心。另一方面, 则是以温馨的人文关怀为基础, 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高校的全部工作和工作的全过程, 都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改革, 都要从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 有利于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激发。既要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物质待遇, 更要无微不至地关心教职工的精神需要。要想为教职工所想, 急为教职工所需, 让教职工成长有空间, 发展有平台, 劳有所得、情有所依, 积极向上努力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 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上, 又表现在每一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上。在高校工作的党员同志, 能否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就要看他能否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崇高的师德去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争当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的先锋, 在教职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群众投身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去;能否不断学习, 坚持科学态度,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的作风, 开拓创新, 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创造新知识, 建立新理论。

总而言之, 高校通过各个党组织及其党员同志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 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 也就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反之, 高校不能在办学方向和办学成效上, 充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党的先进性就会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N].2005.01.14.

[2]刘玉勇等.谈独立学院的管理创新[J].中国教育, 2006, (17) :52.

[3][6]李晓华.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责无旁贷[N].光明日报, 2007.01.03.

[4]杨爱华.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J].党政论坛, 2006, (4) :31~32.

[5][7]黄家庆, 卢明德.试论地市高校在区域文化生态发展中的功能与实现[J].学术论坛, 2007, (12) :189~190.

篇4:拥军代表的先进事迹

近日,受到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上将、许其亮上将等党和国家军地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全军英模代表贾美荣被中国新农村月刊杂志社聘为爱国拥军理事会名誉主席。

中国新农村月刊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汉华、本刊文化部主任李法明等社领导,特从首都北京来到山东省泰安市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本刊常务副社长刘汉华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贾美荣颁发聘书。

今年66岁的贾美荣,是泰安市食品公司的退休职工。20多年来,她进军营作报告数百次,与1200多名官兵保持书信往来或电话联系,收到全国各地官兵来信6000多封,结缘1000多个兵儿子,与3000多名战士交心谈心。她先后花费40多万元,用于资助困难战士,开通全国首条拥军热线、拥军婚姻介绍所、拥军旅行社等。2010年8月1日,做为山东省唯一的拥军模范代表,贾美荣光荣地应邀列席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

贾美荣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山东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十佳兵妈妈”、“山东省模范军人家属”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报道:

全国拥军模范贾美荣

与72489部队官兵“认亲”记

近日,济南军区某部的营区迎里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说是客人,也是自己人,仓库官兵一见到她,就拥上前去,亲切地叫她“妈妈”。

“妈妈”脸上笑开了花,对笔者说:“这些都是我的儿子,我的兵儿子!”

这位“兵妈妈”名叫贾美荣,曾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军英模代表”、“山东省十佳兵妈妈”、“山东好人”,多次受到军委首长的亲切接见。今年65岁的贾美荣妈妈,从小在军营长大,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贾妈妈一家共有姐妹6人,其中5人是军嫂,全家有12人当过兵,18人是党员。拥军几十年来,她曾在全国创下很多拥军记录:1990年率先开通“军人服务热线”;1995年成立首支“拥军妈妈队”;2001年创办首家拥军旅行社;连续40余年在部队与新兵过春节;与2万余名战士通过信。

在今年“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中,部队特别邀请这位“兵妈妈”来到仓库,给官兵作报告。贾美荣妈妈以“一心跟党走,写好从军史”为题,讲述了她几十年来的拥军故事,以及她目睹的人民军队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贾美荣妈妈的先进事迹,让在场的仓库官兵深受鼓舞。她动情地说:“人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另一个是伟大的祖国母亲……”饱含感情的语言,赢得官兵阵阵掌声。

会上,仓库特聘贾美荣妈妈为仓库“名誉教导员”。贾妈妈高兴地接过聘书对仓库战士说道:“现在部队建设得这么好,你们一定要好好锻炼自己,争取早日成才!”贾美荣妈妈为仓库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道:“军民情重泰山、携手共筑长城”,同时为山沟官兵送上了几十双“拥军鞋垫”,鞋垫上绣着的“志在千里”“一生平安”几个大字,官兵心里感到很温暖。

一句句爱兵心语,饱含着兵妈妈爱兵如子的慈母爱;一双双拥军鞋垫,承载着兵妈妈无私奉献的鱼水情。仓库官兵一致表示:“一定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当好一天兵尽好一天责,扎根山沟奉献山沟,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

贾美荣:

爱国拥军,我一辈子干不够

“一位朴实的花甲老人,精神世界异常富有,她在实现‘但愿兵安乐,何妨我清贫的道路上执着步履,她以母亲的慈爱滋润着官兵的心田。贾美荣,让共和国军人收获感动。”前不久,在2011“感动泰安”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当主持人介绍全国拥军模范、泰安市食品公司退休职工贾美荣的事迹时,现场观众报以久久热烈的掌声。

贾美荣从小在军营长大,姐妹6人中5人是军嫂,全家有12人参过军,18人是党员,与军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1986年底,贾美荣到部队探望儿子李兵后,以《孩子为什么留恋部队》为题给《解放军报》写了体会文章。文章刊出后,引起部队官兵共鸣。1998年,她为更快捷地和官兵沟通,在家里开通了“拥军热线”。近年来,她进军营作报告百余次,帮助300多名战士解除个人或家庭困难,教育鼓励1126名战士当上连队骨干,123人考上军校或提干。

退休前,贾美荣的拥军工作只能利用节假日进行。退休后,她走上了创办实业拥军之路,先后投入自己和家人省吃俭用积攒下的40多万元,创办“拥军旅行社”“拥军旅馆”“拥军婚介所”,给立过战功的老功臣提供免费住宿,为现役军人提供优惠住宿。她鼓励女儿李玉创办泰安长虹“拥军影社”,每年都到驻军部队免费为新兵拍第一张军装照。

为发动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爱部队官兵,贾美荣从1997年起组织8个姐妹建立“拥军妈妈队”,定期进军营帮战士们洗衣服、缝被褥,到训练场、国防施工现场搞慰问,成为泰山脚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她的感染下,“拥军妈妈队”成员现已壮大到108人。

篇5:爱国拥军先进事迹材料

深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中共**县委书记**同志爱国拥军先进事迹材料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事关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2010年6月,**同志受组织委派到**县任县委书记,并兼任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持驻县部队全面建设为方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严格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军地联系,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动国防后备力量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注重学习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

作为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同志深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和安全保障。因此,我始终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履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认真学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自觉阅读《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民兵工作条例》、《交通战备条例》等法律法规,订阅《西南民兵》等报刊杂志,丰富自己的国防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 1

系列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切实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统筹谋划,以改革创新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抓好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加强与人武部两位主官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的沟通,融洽工作感情,向人武部干部职工学习,不断强化对武装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三是积极参加县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活动,带领县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县级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深入学习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爱国拥军等相关文件、指示,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军政军民团结意识和巩固国防意识。

健全制度,严格落实双拥工作原则

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部门目标管理内容,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与职务晋升、工作变动相挂钩。一是坚持议军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1-2次党委议军会和国动委例会,组织传达学习两级军区、区市党委和**警备区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相关文件精神,研究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每半年组织一次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计划;三是每年组织一次县党政领导参加的军事日活动,增强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四是坚持每个月至少到军事机关现场办公一次,解决复退军人安置、拥军优属政策落实和人武工 2

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五是坚持把国防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把国防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安排,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总体规划统一实施,把国防建设纳入县委、政府“1+3”考核体系中统一考核,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统一管理;六是每逢“八一”、“春节”“藏历年”等重大节日,组织县级班子主要领导走访慰问退休、革命伤残军人及驻军部队,为他们排忧解难,加强军地联系,促进军民团结。

统筹协调,筑牢国防建设事业基础

一个政治思想坚定、工作作风扎实、创新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领导班子和一个“联得上、拉得动、打得响”的国防后备队伍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抓好沟通协调工作。坚持与部长、政委及成员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及时增补成员,健全各级国防组织,确保了党管武装工作的连续性,提升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抓好乡镇党委管武装工作。坚持把落实武装工作作为考核乡镇党委的一项硬指标,强化镇乡党委抓武装工作的意识。三是抓好民兵队伍建设工作。组建了非公有制企业民兵队伍和专兼职护路队民兵队伍,充实了基层维稳力量和全县国防后备力量;投入专项经费建立“青年民兵之家”,在民兵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培训和生活娱乐方面发挥了作用;协调安排民兵队伍参加**自治区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和**“**节”、**“**节”方队表演活动。截止目前,我县共有民兵1090人。四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在县乡 3

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县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全县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中小学教育课程中纳入国防教育内容,制作国防教育公益广告,常抓不懈,不断提升全民国防意识。五是抓实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了镇乡武装部长的待遇问题,理顺了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进一步配齐配强了8个镇乡的人武部长和专武干部。镇乡武装部长均为副科级,全部进入镇乡党委班子。县人武部每年会同县委组织部门,对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调整交流列入干部人事工作计划。六是抓好征兵工作。严格依法廉洁征兵,确保兵员质量。作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我坚持把征兵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力求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强指导,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定兵上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2011年圆满完成22名征兵计划(目标20名),兵员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廉洁征兵。全县各级国防力量,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基层政权、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狠抓基建,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同志始终坚持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提高了正规化建设水平。**县作为**唯一纯牧业县,国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县财政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仅2011年县财政就安排国防潜力调查经费4万元、征兵工作经 4

费6万元、供水供电排水绿化33万元;民兵训练经费16万元;从援藏经费支出18万元用于房屋整修和车辆维修购置;在人武部新营区建设上,划拨土地1.3万㎡,县财政补助4元搬迁经费;投入专项经费2万元建设“青年民兵之家”;为各驻军部队发放30万元的绿化树木。每年将77万元的国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递增机制。同时,县委、县政府已同意在2012年安排110万元资金用于县人武部搬迁工程。

互惠共建,促进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

为进一步促进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同志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落实国家、区市相关优惠政策,互惠共建,充分了调动驻军部队官兵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在县信访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医院、农行、邮政、电信、移动等窗口服务单位设立“军人优先窗口”,优先优质为现役军人、复转军人服务。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优惠、优抚和安置政策。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复退军人按现行政策安排适当工作或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将现役士兵的优抚金从原有600元/人/年提高到800元/人/年,让符合优抚的士兵家属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优待;每年“八一”建军节当天,免费让驻地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及家属参观纳木湖景区。坚持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带领县三大班子、人武部领导,看望慰问驻军部队和转业复退及伤残军人和军烈属。发放慰问金维稳物资近10万元。坚持建立军警民联防共治机制,适时开展联合 5

演练。各驻军部队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全年,在抢险救援、铁路护路、治安巡逻等方面动用民兵2000余人次,义务植树造林1000多株,参与环境整治10余次,深入学校、企业和寺庙开展国防教育50余次。

篇6:张拥军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张拥军,男,汉族,1964年4月生,佳县乌镇人,高级兽医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6月毕业于榆林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后取得大专学历(2004年7月毕业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畜牧兽医大专班),现任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县动物疫病防控、诊断化验及机关后勤事务等工作。

三十多年来,张拥军同志一直工作在畜牧生产第一线,兢兢业,勤奋工作,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水平,为我县畜牧系统同志树立了榜样,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一、不断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上一篇: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分析下一篇:散文:中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