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考生物试卷

2024-07-31

绵阳中考生物试卷(共6篇)

篇1:绵阳中考生物试卷

初2013级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试题1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二、实验用品: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棉球、吸管、解剖针、培养皿。

试题2 观察叶片横切面的装片

一、实验目的:按规范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装片。

二、实验用品:显微镜、叶片横切面的永久装片、纱布、擦镜纸。试题3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一、实验目的: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二、实验用品:遮光处理后的蚕豆叶片、无水酒精、酒精灯、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试题4 观察常见的几种藻类植物

一、实验目的:观察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

二、实验用品:水绵、葫芦藓、紫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清水。试题5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实验目的:观察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学会画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

二、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吸管、生理盐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等,3H或2H铅笔。试题6 观察蚯蚓

一、实验目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

二、实验用品:活蚯蚓、粗糙的纸、玻璃板、棉球、食醋。试题7 观察花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认识花的结构

二、实验用品:当地的时令花朵、镊子、放大镜、载玻片、刀片、大头针、32开白纸。试题8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实验用品:已消毒棉花、清水、镊子、糊状淀粉、试管2支、量筒、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温水、碘液。

试题9 比较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比较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二、实验用品:已榨取好的梨汁、橙汁、苹果汁、试管3支、滴管3支、量筒、高锰酸钾溶液、试管架。

试题10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一、实验目的:练习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肌肉组织。

二、实验用品: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纱布、擦镜纸。

篇2:绵阳中考生物试卷

01 目标引领,激励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 试题着眼于将考生当前的学习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将育人观和价值观导向放在第一位,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19题以微塑料为情境,提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寻找降低其危害的方法,有利于考生认识到只有把生产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第20题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关系为情境,使考生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有机整体,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减少人为干扰尤为重要。

试题关注##发展,使考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绿色##”的重要意义。

第18题以##城市绿化常见地被花卉植物——二月兰为研究背景,引导考生认识##乡土植物,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体会二月兰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

第5题以唯一冠有“京”字的##特色果品——京白梨为研究对象,请考生结合学科知识对果实的保存条件进行分析,贴近考生生活,联系生产实践,体现##特色。

试题引导考生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体悟生物生存智慧。

第11题通过对灰喜鹊筑巢行为的研究,体会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第12题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遗传特征的解读,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方法,感受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第20题生动展现小叶甲捕食策略,体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展现的生存智慧。

02 实践锤炼,促进成长 体现学科价值 试题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关注考生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观念,通过积极动手、动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加深考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第2题应用种子萌发的知识,指导考生在生活中进行发豆芽的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乐趣。

第5题应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数据分析,研究京白梨呼吸速率和贮藏时间的关系,认识后熟果实的成熟特点,指导考生在生活中选择适当温度储存果实。

第9题应用昆虫变态发育的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防治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认识科学防害的重要性。

第15题应用生物技术的知识,选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优良品质草莓苗,实现科技助农,体现了生物学应用价值所在,并对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引导。

03 素养提升,体悟成长 聚焦学科本质 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聚焦核心内容,摒弃“死记硬背”,减轻课业负担。

第1、2、4题,分别以细胞显微结构观察、单细胞生物特点、蒸腾作用意义等知识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和重要概念的辨析。

第7、8题,以尿液的形成和神经系统调节的知识为依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

试题选取多种情境作为背景,从不同角度设问,落实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充分凸显对“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的考查。

第16题围绕基因与环境对植物根尖根毛数量的影响;

第17题围绕人体主动脉血管适于完成贮血及保持血液连续流动的结构特点;

第18题围绕二月兰适于弱光条件生长的生理特点;

第20题围绕热带雨林中小叶甲与海芋的协同进化。

这几个试题的设计都是依据“事实确认—现象分析—归纳概括—形成观点”这一路径,进一步引导考生在作答的过程中,对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复杂性和独特性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对考生的生命观念水平进行评价。

试题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关注健康生活,渗透社会责任。

第6题通过运动对肺通气量的影响,应用呼吸的相关知识,引导考生认识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第13题,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试题以考生亲身经历的新冠疫情为情境,考查考生对于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这一措施的理解,帮助考生初步掌握防控传染病的基本方法。考生作为社会一员既要注重自身健康,又要积极防控,避免传染病流行,担当社会责任。

第14题以常见传染病——乙肝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有助于考生获得健康生活的知识。引导考生认同健康生活的理念,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依据《课标》要求,试题命制突出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给考生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的机会。

第10题,考生通过获取文本信息,结合示意图,分析气动人工肌肉模拟人体肌肉工作原理,考查考生对运动相关知识的迁移,运用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分析生命现象的角度,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进而解决肌肉损伤患者实现运动的实际问题,渗透工程学思维。

第19题以微塑料对小鼠伤害为研究背景,试题逻辑清晰,思维链条完整,设问层层深入,多角度考查考生能力。(1)~(4)小题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获取证据等方面,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5)小题结合实验,认识到微塑料对生物的危害,选择减少微塑料的可行方法,考查考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依据课程标准,贴近学生实际,聚焦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0年是##九年级中考“生物学(化学)”选考考试模式下的最后一年,也是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两考合一”考试的第一年。##中考生物学试卷在总结近年来命题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核心素养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合理把握试题难度,实现由中考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平稳过渡。试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凸显对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素养的提升,对初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和评价,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和学习策略选择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01 凸显“立德树人”育人观 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020年##中考生物学科试题结合学生实际,体现课标要求,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在字里行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试题聚焦初中阶段的学习,体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考生的纸笔作答与现场学习将知识与价值观、知识与家国情怀进行有效关联,关注社会发展,突出##特色,体现学科育人。

第5题、第8题##特色鲜明,借助“京白梨”“二月兰”等##特产与常见花卉植物入手,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核心知识,并且传达明显的爱##、知##、建##的情感。

第11题、12题、20题则关注不同地区灰喜鹊的筑巢行为、东北虎的繁育与保护、热带雨林生物的生存智慧,将视野由我们的家乡##市放大到对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试卷通过不同题目的情境与设问体现对生态的关注、发展的关注、爱国情怀的激发,将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细微处与实处。

试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指向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素养立意。

结合初中生物的知识特点与学生特点,试题着重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进化与适应”等生命观念。

第16题借助拟南芥根毛的研究,第17题通过血管的特征与功能的关注,考查了不同动植物的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而第11题,通过筑巢高度与时间体现灰喜鹊对环境的适应。

第18题在考查二月兰的光合、开花结果等生理活动的同时,还考查其对林下环境的适应;

第20题则通过有趣的图文与问题,体现小叶甲与海芋的共同进化。

此外,试题关注对社会责任的考查。例如,第13题结合疫情背景,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防控措施与传染病的预防进行综合考查;

第19题关注微塑料的来源、对消化与吸收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的方法。体现对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的需求,又对##市垃圾分类这种现实措施的回应。这些不仅有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也利于学生树立更强的社会责任。

试题充满生活气息与实践特色,自然渗透劳动教育,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场景促进知行统一,在生活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2题借助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关注单细胞的微生物;

第3题借助大部分学生都体验过的发豆芽活动,考查种子的萌发;

第9题借助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促进理解害虫的防治。

上述试题注重劳动与体验,贴近学生生活,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和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

02 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学以致用 将学习过程与课堂教学考出来 试题选材多样,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点。学生在阅读试题和作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生物学与自然、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科价值体现较充分,对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试题情境多样,有宏观有微观、有##有我国、有生产的有生活的、有健康生活的有生态文明建设的。

第19题、第20题的命题情境侧重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第13、第14题的情境则关注防控新冠肺炎等疫情,侧重珍爱生命与健康生活;

第15题选取草莓的繁育过程的技术操作,体现了科技助农的理念。

第20题作为是一道科普阅读题,试题描绘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之间生存繁衍的鲜活画卷,尤其是小叶甲和它的食物——海芋之间的故事,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选择的进化历程。让学生体会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的神奇,揭示生命演化的过程。

试题素材的加工贴近了学生的认知、贴近课标提出的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试题选取的图片适当体现教材原型。例如,第7题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第10题肘关节结构模式图、第12题东北虎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让学生感觉到熟悉、亲切,容易入手作答。特别是第16题的题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不同个体的根毛数量。

创设的命题情境真实生动地体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例如,第17题借助图1(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和图2(各类血管结构特点示意图),结合图文,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考查作用,也探查了学生的现场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

03 聚焦重要概念,凸显“能力立意” 坚持主干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基础,强主干,突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聚焦主干知识考查,突出重要概念的落实以及灵活应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

例如,第1题注重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核心考查;

第8题通过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促进理解生命调节的意义;

第16题的设问则综合考查了细胞的分裂、分化、开花结果、生物的性状控制等重要概念。

试题体现学科特色,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科学探究能力的思路和方法。试题设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展现出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过程。

篇3:绵阳中考生物试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绵阳市6县1市2区, 过去12个月内发生过男男性行为 (口交和/或肛交) , 并自愿参加调查的MSM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社区组织进行宣传、人员招募和现场调查的方法。以国家哨点监测问卷为基础, 在知情同意下于2012年4-10月在固定场所,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调查对象的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 并现场采集5 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 抗体检测。调查中根据各县级MSM规模等情况, 从不同特征的MSM“亚群”中招募符合条件的“种子”3~8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性行为、吸毒等。艾滋病知识共8道题, 答对1题得1分, 错误或不知道不得分。预防性服务指近1年内接受过使用安全套宣传/发放/HIV咨询检测、同伴教育、做过HIV检测。

1.3 血清学检测

各县级CDC初筛实验室承担血样现场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HIV初筛阳性者送绵阳市CDC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HIV检测按照《全国HIV检测工作规范》规定方法和程序,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进行HIV抗体初筛, 用蛋白印迹试验 (WB) 进行确认。梅毒检测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进行初筛, 阳性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 确定, TRUST+TPPA双阳性定义为梅毒感染。采用ELISA方法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855例, 合格问卷833份, 占97.4%。合格调查对象中, 涪城区230例, 游仙区37例, 江油市128例, 三台县100例, 梓潼县78例, 安县110例, 北川县98例, 平武33例, 盐亭县19例 (另有22例因非人为因素问卷损坏, 列为不合格问卷)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15岁, 平均 (26.8±8.7) 岁;初中及以下166例 (19.9%) , 高中或中专383例 (46.0%) , 大专及以上284例 (34.1%) ;未婚688例 (82.6%) , 在婚101例 (12.1) , 同居4例 (0.5%) , 离异/丧偶40例 (占4.8%) ;本省户籍806例 (96.8%) , 外省及其他22例 (2.6%) (缺失5例) 。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预防服务

见表1。近1年内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HIV咨询检测、同伴教育、做过HIV检测的分别为88.1% (734/833) 、77.1% (642/833) 、79.7% (661/833) , 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314、82.121、94.574, 均P<0.01) 。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HIV咨询检测、同伴教育分别以江油市99.2% (127/128) 、梓潼县97.4% (76/78) 为最高, 均以平武最低分别为66.7% (22/33) 、48.5% (16/33) , 其次是三台县分别为67.2% (80/119) 、58.8% (70/119) ;做过HIV检测北川县最高100% (98/98) , 三台县最低55.9% (66/118) , 平武其次57.6% (19/33) 。

注:MSM—男男性行为者;a涪城区、游仙区合并为绵阳城区;b盐亭县合并入三台县;c似然比卡方。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预防服务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不同民族、本地居住时间, 是否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HIV咨询检测、同伴教育、做过HIV检测,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回答正确6题及以上为知晓)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56、8.275、29.378、9.360、6.111, 均P<0.05) , 不同年龄、文化、婚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MSM—男男性行为者;个别因素存在缺失、拒答, 总例数<833;a校正卡方。

2.4 性伴类型、性病感染及吸毒行为

近6月有男性肛交的占85.6% (713/833) 、男性商业性行为的占2.1% (17/712) 、异性性行为的占10.3% (87/831) , 有吸毒行为的占1.2% (10/833) , 近1年诊断过性病的占3.7% (31/833) 。不同地区近6个月肛交、异性性行为、吸毒行为、诊断过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340、23.877、28.952、12.565, 均P<0.01) , 有肛交、吸毒行为、诊断过性病均以江油市最高, 分别为100.0% (128/128) 、6.3% (8/128) 、7.8% (10/128) , 异性性行为三台县最高为17.6% (21/119) 。近6月男性商业性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2.5近1周肛交次数最少0次, 最多31次, 中位数1次, 其中, 1次为67.8% (469/692) 、2次为16.5% (114/692) 、≥3次为15.9% (109/692) ;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7.883, P=0.019) , ≥3次以北川最高, 占30.7% (23/75) 、平武次之为29.0% (9/31) , 以梓潼最低, 7.7% (4/52) 、安县次之, 为10.1% (7/69) 。

注:a涪城区、游仙区合并为绵阳城区;b盐亭县合并入三台县c似然比卡方。

2.6 安全套使用

近1次、近6月男性肛交、男性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有保护性分别为86.2% (605/702) 、57.8% (412/713) , 60.0% (9/15) 、47.1% (8/17) , 51.7% (45/87) 、27.6% (24/8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723、29.223, 均P=0.000) , 均以男性肛交最高, 异性性行为最低;不同类型性伴、不同地区近6月性行为保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37、8.460、14.395, 均P<0.05) , 近1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392、4.740、12.174, 均P>0.05) , 男性肛交、异性性行为均以江油最高, 分别为68.0% (87/128) 、75.0% (3/4) , 以北川、三台最低, 分别为44.3% (35/79) 、9.5% (2/21) ;商业性行为三台为100.0% (2/2) , 北川为0.0% (0/4) , 见表4、表5。

情况[人 (%) ]

注:a涪城区、游仙区合并为绵阳城区;b盐亭县合并为三台县;c似然比卡方;b不同性伴类型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较, χ2=64.732, P=0.000;e另11人拒答。

注:a涪城区、游仙区合养为城区;b盐亭县合并入治县;c似然比卡方;b不同性伴类型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较, χ2=29.223, P=0.000;e卡方检验将城区、梓潼、安县合并。

2.7 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采血检测801人, HIV初筛阳性28例, 确证阳性24例, 确证感染率为3.0% (24/801) , 其中既往阳性率为0.2% (2/801) 。梅毒检测534例, 感染率为4.9% (26/534) 。丙肝检测267例, 感染率为0.7% (2/267) 。不同地区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535, P=0.001) , 城区最高为7.1% (19/267) , 江油次之为5.5% (7/128) ;HIV确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157, P=0.095) 。调查对象HIV与梅毒均为阳性1人, HIV合并感染梅毒为4.2% (1/24) 。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 绵阳市2012年MSM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7.2%, 较2011年进一步提高[4], 高于国内同类报道[5]。虽然整体知晓率已达高水平, 但仍存在完全不知晓个体。提示当地MSM健康教育仍存在知识盲点和社群盲区。同时不同地区有差异, 平武、三台县相对较低, 还应继续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开展艾滋病相关预防性服务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有效手段[6]。结果显示, 近1年内接受预防性服务比例较高, 表明当地有效的干预覆盖为提高目标人群知识知晓奠定了基础。但平武、三台县预防服务覆盖面较低, 提示应进一步提高干预覆盖面。同时结果还显示, 少数民族知晓水平较低, 在当地居住时间>12个月者较高。一方面, 当地少数民族主要来自平武、北川等地, 可能受地域条件和文化习俗等影响相关知识信息的获取有限, 结合其文化特性开展民族地区MSM健康教育是防治工作重点之一;另一方面, 绵阳市是国内较早建立县级MSM艾滋病防治网络地区,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级干预覆盖[2], 居住时间较长者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相关预防服务;但MSM流动性大, 影响了与当地社区的融入和相关知识信息的接收, 给防治工作带来挑战, 应加强流动MSM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的整体推进。

本调查结果表明, 近6个月内有85.6%MSM有男性肛交行为、2.4%有商业性行为, 10.5%有异性性行为, 肛交行为较2011年有所上升, 商业和异性性行为有所下降[7]。个别地方较高频率性行为增大了防治压力。同时结果显示, MSM知识与行为分离明显,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防治信念, 最后促进行为改变是防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本次监测结果, 该地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0%、4.9%, 低于四川地区平均水平[8], HIV感染率和武汉市报道相近 (3.2%) [9], 较当地2011年同期调查有所下降[10]。表明当地近年持续开展的MSM干预取得一定成效, HIV感染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本次调查涉及地区较多, 且县级的区域特性MSM的身份敏感性更强, 尚不能完全排除抽样误差可能的影响, 是否代表当地MSM的实际水平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何静, 王晔, 林鹏, 等.中国大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 14 (6) :640-643.

[2]王毅, 樊静, 李六林, 等.MSM人群一点两线交互运行的县级艾滋病防治网络建设[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 (4) :262-264.

[3]王毅, 李六林, 张光贵, 等.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研究队列HIV/梅毒新发感染及行为变化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 (12) :1434-1435.

[4]王毅, 李六林, 樊静, 等.绵阳市820例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预防服务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3, 29 (8) :654-658.

[5]王红梅, 会中建, 杨海霞, 等.寿阳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高危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3, 19 (5) :358-359.

[6]王毅, 徐杰, 李志军, 等.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与社会网络及预防服务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 2011, 27 (11) :852-856.

[7]王毅, 李六林, 樊静, 等.绵阳市820例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2, 12 (11) :1320-1322, 1342.

[8]冯燎, 杨一辉, 袁丹.2011年四川省MSM人群HIV感染与危险行为监测结果[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 (12) :830-832.

[9]许俊, 罗西, 刘司航, 等, MSMK HIV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3, 19 (12) :867-869.

篇4:2013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3年安徽中考化學试卷满分60分,分三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第二大题为选择题,为11~15题,满分34分;第三大题是计算题,共1题,满分6分。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在题量、题型结构、分值和考查方式方面基本没有变化,在内容方面继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方面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宗旨。和去年相比,几年的化学试卷难度有所下降。

二、试卷考查内容

题号 考查内容

1.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

2.六大营养素

3.化学式的含义(元素化合价、构成、物质的分类)

4.实验内容(实验或装置是否正确)

5.化学方程式(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类型)

6.环境问题(爱护水资源)

7.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

8.化学观念问题(自然界中碳循环)

9.物质的分类

10.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温度、质量分数)

11.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炊具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灭火原理及金属回收的意义)

12.化学实验(考场工业制氧的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气密性检查)

13.物质的制取(以FeS2为原料制取硫酸为背景,考查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浓硫酸的稀释等知识)

14.实验探究——探究维C泡腾片溶于水产生何种气体(通过元素守恒、安全角度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及在结论的基础上拓展)

15.科学探究(开放型)探究Zn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探究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设计,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16.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分数的综合,利用操作过程计算CO2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三、试题得分情况

四、答卷情况分析

1.审题不清

11题第一小问要求写金属单质的化学式,有部分学生写名称;13题第一小题要求写一种氧化物的名称,有不少学生写化学式;12题第三小题要求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有一部分学生只选择了其中一种。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整张试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占了10分,占总分值的16.7%,而学生拿不到高分的原因基本就在于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式书写不正确,忘了写反应条件或者忘了打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还有的把中间的“=”写成箭头,以至于拿不到满分甚至是零分。

3.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

在半开放性的填空题中,学生的表达过于口语化,如:在12题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中,就有学生写道“握住锥形瓶的腰”“用力挤压锥形瓶”等,有些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如:把长颈漏斗写成分液漏斗,在答卷中还出现了不少错别字,影响得分。

五、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

4.教师要精讲多练,提高练习质量

5.题目,提高学生的练习质量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南龙湖中学民生校区)

篇5: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1.A 2.A 3.C 4.A 5.D 6.D 7.B 8.C 9.B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向左上方移动临时装片

(2)5液泡

(3)4细胞质 3细胞核

(4)细胞壁和液泡

17.(1)A

(2)反射弧 感受器

(3)D 复杂反射(或条件反射)

18.(1)变异 相对性状

(2)白花

(3)Bb x Bb bb

19.(1)结膜

(2)将病人和健康人的手帕、毛巾、洗脸盆分开

(3)隔离 控制传染源

篇6:绵阳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分)(2015•江西)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2.(1分)(2015•江西)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含以下哪个结构()

A. 神经 B. 关节 C. 肌肉 D. 骨

3.(1分)(2015•江西)小明患感冒,去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该药品包装上印有哪种标志?()

A. “A级” B. “OTC” C. “QS” D. “AA级”

4.(1分)(2015•江西)如图表示某种蝶类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是卵 B. 乙是成虫 C. 丙是若虫 D. 丁是幼虫

5.(1分)(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6.(1分)(2015•江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

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基因、细胞、染色体

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7.(1分)(2015•江西)如图是某种花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受精卵的形成在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1分)(2015•江西)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

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 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

9.(1分)(2015•江西)关于青霉素和大肠杆菌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都通过孢子繁殖 B. 都有细胞核

C. 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 10.(1分)(2015•江西)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 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B. 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 狼的牙齿、门齿、犬齿

D. 运动的器官、足、翅

11.(1分)(2015•江西)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是从简单到复杂

D.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12.(1分)(2015•江西)让她为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瓶口用材料密闭,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能反映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第1页(共8页))

A.

B.

C.

D.

13.(1分)(2015•江西)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轴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 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C. 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 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14.(1分)(2015•江西)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 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 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 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15.(1分)(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 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 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15分)16.(4分)(2015•江西)阅读训练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发现,够被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科学家将正常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多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这时够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资料二: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可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风险增加.

(1)资料一中的胰腺是一种消化腺,分泌的 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岛是一种

腺,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疏松到全身各处,进而调节血糖浓度.

(2)资料二表面糖尿病吸烟者人群比糖尿病非吸烟者人群的胰岛素浓度普遍较

(3)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肌肉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内会被初步消化,若肌肉注射胰岛素,则胰岛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的 中.

17.(5分)(2015•江西)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在“[]”中填写相应的字母会数字,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c和[

]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2)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3)③和⑦是两种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发生在[

].

(4)将乙、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

所示细胞.(5)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乳腺细胞只提供图丙中的[

].

18.(6分)(2015•江西)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次统3计 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图中X的数值为

(3)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

.(4)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第2页(共8页)

2015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分)(2015•江西)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考点: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

解答: 解: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故A错误;

B、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B错误;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C错误; D、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功能.

2.(1分)(2015•江西)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含以下哪个结构()

A. 神经 B. 关节 C. 肌肉 D. 骨

考点: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分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解答: 解:肌肉、骨、关节都是运动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神经在运动中起调节作用,但不是运动系统主要组成部分,A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3.(1分)(2015•江西)小明患感冒,去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该药品包装上印有哪种标志?()

A. “A级” B. “OTC” C. “QS” D. “AA级”

考点: 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分析: 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解答: 解:A、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错误. B、“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该药品包装上印有OTC的标志.B正确. C、食品质量安全标识“QS”,C错误.

D、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 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第3页(共8页)

4.(1分)(2015•江西)如图表示某种蝶类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是卵 B. 乙是成虫 C. 丙是若虫 D. 丁是幼虫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 根据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分析解答,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解答: 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等.因此某种蝶类的发育过程为:甲 受精卵→丁 幼虫→丙 蛹→乙 成虫.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5.(1分)(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解答: 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选项中四种生态系统,只有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少,故自我调节能力弱. 故选:B.

点评: A、C、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弱.

6.(1分)(2015•江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

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基因、细胞、染色体

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考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解答: 解: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故选:C.

点评: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掌握.

7.(1分)(2015•江西)如图是某种花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受精卵的形成在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①是花粉,②是子房,③是柱头,④是胚珠. 解答: 解:一朵完整的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花药和花丝),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 理解植物的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即能正确答题.

8.(1分)(2015•江西)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

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 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

考点: 尿液的形成.

分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解答: 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如图:

第4页(共8页)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从尿液的形成到尿液的排出的器官依次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以及排出过程.

9.(1分)(2015•江西)关于青霉素和大肠杆菌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都通过孢子繁殖 B. 都有细胞核

C. 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

考点: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分析:(1)细菌的都是单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3)青霉是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

解答: 解:A、青霉通过孢子繁殖、大肠杆菌通过分裂繁殖,因此不是都通过孢子繁殖,A不正确;

B、青霉有细胞核,大肠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不是都有细胞核,B不正确; C、青霉和大肠杆菌,都没有叶绿体,因此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青霉是多细胞真菌,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细菌,因此不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结构的异同点.

10.(1分)(2015•江西)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 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B. 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 狼的牙齿、门齿、犬齿

D. 运动的器官、足、翅

考点: 动物的分类.

分析: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 解:A、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不能构成图中关系,A错误.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能构成图中关系,B正确. C、狼属于肉食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能构成图中关系,C正确. D、足和翅都属于运动器官,能构成图中关系,D正确. 故选:A 点评: 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11.(1分)(2015•江西)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是从简单到复杂

D.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考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解答: 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错误.

BC、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BC正确.

D、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第5页(共8页)

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等.

12.(1分)(2015•江西)让她为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瓶口用材料密闭,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能反映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考点: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解答: 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一部分供生命活动需要,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暖水瓶放置几个小时后,种子不断的呼吸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所以温度不断升高. 故选:D 点评: 关键知道具有生命的植物才具有呼吸作用.

13.(1分)(2015•江西)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轴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 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C. 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 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 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病原体.

解答: 解:A、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一种传染病,具有传染性,A正确. B、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B错误.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增强体质,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感染过以上疾病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体内就会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物质,叫做抗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知识等.

14.(1分)(2015•江西)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 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 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 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

解答: 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没有出现皱粒豌豆,说明皱粒是隐性性状,圆粒是显性性状,B正确;

C、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圆粒豌豆杂交后培育的子代,其基因组成是Aa,控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是控制皱粒的基因在子代中未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一代,C错误;

D、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其基因组成是Aa,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如图:D正确. 故选:C.

第6页(共8页)

点评: 此题考查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5.(1分)(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 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 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考点: 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解答: 解: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和水草等,A错误;

B、引进的外来生物甲,其适应力强,又没有天敌控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B错误;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所有生物组成生物成分,C错误; D、据资料可见: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D正确. 故选:D 点评: 明确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15分)16.(4分)(2015•江西)阅读训练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发现,够被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科学家将正常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多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这时够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资料二: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可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风险增加.

(1)资料一中的胰腺是一种消化腺,分泌的 胰液 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岛是一种 内分泌 腺,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疏松到全身各处,进而调节血糖浓度.

(2)资料二表面糖尿病吸烟者人群比糖尿病非吸烟者人群的胰岛素浓度普遍较 低 .

(3)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肌肉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胃 内会被初步消化,若肌肉注射胰岛素,则胰岛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的 右心房 中.

考点: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消化食物;而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散布于胰腺中;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据此作答. 解答: 解:(1)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是消化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够消化食物;内分泌部即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资料二研究表明尼古丁可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说明糖尿病吸烟者人群比糖尿病非吸烟者人群的胰岛素浓度普遍较低,不能正常调节糖的代谢,从而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胰岛素在胃内会被初步消化,因此,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肌肉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 若肌肉注射胰岛素,肌肉里的药品,通过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和上、下腔静脉的运输,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

(1)胰液;内分泌.(2)低.

(3)胃;右心房.

点评: 此题考查了体内的内分泌腺﹣﹣﹣胰岛的作用、位置,注意掌握.

17.(5分)(2015•江西)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在“[]”中填写相应的字母会数字,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c和[ d ]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第7页(共8页)

(2)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 ②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3)③和⑦是两种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发生在[ ③ ].

(4)将乙、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 丙 所示细胞.(5)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乳腺细胞只提供图丙中的[ ④ ].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甲图:a是粗准焦螺旋,b是细准焦螺旋,c是目镜,d是物镜,e是反光镜.

乙、丙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线粒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甲图中c目镜和d物镜的乘积.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3)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将乙、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丙因吸水可能涨破.(5)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内含有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d(2)②(3)③(4)丙(5)④

点评: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8.(6分)(2015•江西)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次统3计 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5 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溶氧量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图中X的数值为 76 .

(3)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 多 .(4)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加快 .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控制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解答: 解:(1)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平均分成三组,所以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5条,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溶氧量.

(2)在实验过程中,取平均值,所以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中X=76+78+74=76,数值为76.(3)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4)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氧气减少,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加快. 故答案为:(1)5; 溶氧量(2)76(3)多(4)加快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上一篇:XX年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读书的800字记叙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