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学法学习总结

2024-07-14

德国教学法学习总结(精选6篇)

篇1:德国教学法学习总结

赴德研修总结

2014年9月1日至9月28日,我们八个人怀揣着梦想与感恩,肩负着责任与期盼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人社厅组织的“江苏省高技能人才2014赴德培训班”,在德国柏林参加了尼勒斯职业教育培训进修学院培训学习,在我们仔细的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对于这一个月的培训课程,真的是受益匪浅,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江苏省高技能人才赴海外学习培训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德国文化及德国的职业教育方式培训 1.德国的文化

教授从德国的足球讲起,给我们介绍了德国的社会问题,有先进的(比如机械行业)也有落后的一面(德国的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教授也提到了中国的强大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让我们感到很骄傲。德国的社会政策也不是太健全,州与州之间没有联系,比如一个小偷在这个州犯了事,如果小偷到了另一个州,这个州就没有权利抓他了。来到德国的一个星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德国的地铁、轻轨、火车的四通八达,深入到德国的各个角落,还有德国的人性化,比如公交车,公交车每到一个站台都会倾斜和站台齐平,有便于行人的上下和婴儿车、轮椅车的方便上下,很人性化,希望我们的国家也可以实现。

2.德国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发展精髓,这一模式很好的建立了企业与学校的连接,学员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是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共同度过的,每周平均在企业4天,在学校2天,学员将生产中的实例带进学校作为课题研究,企业实践学习作为主体,学校只起到理论支持作用。这样的教育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标准典范,学员真正做得到进企业就能快速适应,适应必定成功。那么所谓的双元,即要求参与培训的学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才能够参加工作。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作用是给学员传授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或者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作用是给学员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不是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利用独特的教学手段,培养一批基本功扎实,技术熟练的工人。德国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德国一直把生产者的知识和技能看成最重要的生产因素,这种模式可以保证他们在就业之前就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整个职业培训过程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且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进入职业培训学校后,首先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是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每月由企业发给学生一定的薪水,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企业要求;第二份合同学生与学校签的培训合同。学生在职业学校上课的时间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平均在校时间为1—2天,其余时间均在企业实习。由此可见,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而对于文化知识,则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德国对职业教育的理念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能够在德国获得职业资格。德国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的职业行动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其实德国的双元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学校这两年一直在学习德国的双元制,也在模仿德国的双元制。我们的学校就是企业所创办的学校,学校也在学习这种方法,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已经开始了定制培养学生,企业到学校选学生,学校对选定的学生与企业沟通进行培训。

二、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德国的9月,我们迎来了在国外的第一个中秋节,晚上我们一起做了一桌菜,八个人的碰杯,也就把我们八个人的缘分碰到了一起。在德国,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徐工的队伍是这么的强大,这么的有组织,我们为身在徐工而感到自豪。

在为期二周的课程中,德国的教育给了我们很深的感受,虽然老师讲的内容不是太难,也可以说简单,但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要感受老师的教学过程以及老师的敬业。在教学中老师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实验、动手各种方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会所学的知识。

1.尼勒斯职业教育学院

在这所学院里我们被分为了四个小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1)西门子仿真软件的学习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老师利用投影仪给我们看了一张图纸以及这张图纸的实物,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要加工的工件。老师的教学手段是先把关于这张图纸当中所牵扯到的所有知识点,有浅到难的给我们详细讲解并配发相应的练习图纸由简单到难,让我们能够快速的了解这款仿真软件。

(2)自动编程 在这里老师讲解了各参数的设臵、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臵等内容,然后老师让我们自己把要加工的工件生成程序输入到机床中。我们在做的时候老师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回答、指导我们所遇到的问题。(3)加工 在加工前老师首先介绍了我们要加工工件的机器,这台机器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在想老师为什么要说年限,工件加工完后我们彻底了解了。这台机器20多年了,精度依然可以很好保证、机床从外观内在看依然有5成新体现了他们对机床的保养是多么的在意、机床的完好程度很好,这就是老师为什么首先要说机床的使用年限是多少的原因,他们很自豪。而我们国内的机床呢,新机床用不了一年或者半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

2.柏林应用科技大学

(1)SOLD WORK软件的学习SOLD WORK软件是一款集造型,实体设计,程序生成,机床校验于一体的智能化软件,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这款软件听我们领导说在我们新校区会引进,没想到我们在德国先学习了。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软件中的各工具栏的功能以及各命令的使用方法,然后举例讲解如何根据图纸中的要求生成实体、平面图、自动生成程序。老师布臵给我们的任务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一个凸轮,让我们根据图纸生成程序完成工件的加工,在学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翻译与老师的沟通我们终于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2)齿轮的加工及检测 在中国我们学习过齿轮,但每个学习过齿轮知识的不一定加工过齿轮更别说检验齿轮了。在德国我们问过老师,他们那的学生都是这样的学习:齿轮的理论知识、加工、检测。老师带我们加工了齿轮并让我们每个人加工两个齿,然后带到测量室进行测量,进入测量室让我们大开眼界感觉是太豪华、太齐全了,就这样把我们在国内学习的比较枯燥的东西,到这里学习简直是享受。

三、参观企业工厂

1.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一家小型数控加工类私企,考虑到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因素,这些企业大都坐落在郊区或者更加偏远的地方。小作坊的规模不是很大,就一个车间,200平米的大小,里面陈列的设备密密麻麻,加工出来的零件也是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这些产品看上去尤为精致,据老板介绍,他们加工的产品都是出售给德国大型企业及军队,老板本人也是当地无名的机械制造专家,而且像他这种无名资深企业家,德国到处都是。

2.在宝马摩托车公司参观时,我们感到很震撼。一个很有规模的机加工车间,白中班加起来只有12个人,生产模式完全依靠流水线,月产7万台足以证明各工序的节拍时间差异已经精确到秒甚至更高,生产效率之惊人。而且他家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完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器人控制线流动,并实现实时在线监控。就连宝马摩托车的发动机检测室,也都是机器在检测,有一点点不合格,就会报警,旁边的电脑也会在线记录数据。检测室的温度也是恒温的,这样有利于检测的准确精密以及检测设备的维护。机器代替人力,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在宝马摩托公司,计算机数字控制成为公司运营载体导向,从现场清洁、上料、加工、检测、成品包装、搬运、到装车入库,整个过程无不实现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力生产、在线监控及检测。例如机器人将加工成品自动放至检测装臵,合格放入流动线,不合格放臵一边,继续反复重复动作,消除了人工动作失误带来流水线的停滞,这样的在线监控模式也将产品次品率控制极低甚至不存在。徐工集团正高速现代化发展,相信未来一定实现。

3.我们还去参观了OSZTIEM.HERR ROSKE职业学校,德国最大的印刷厂,沈阳机床厂下属的希斯泰尔公司(沈阳机床厂收购的德国的希斯公司后成立的),德国柏林科技应用大学,听取学习了尼勒斯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介绍了德国职业学校的培训大纲,上课计划,实习和考试。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会将在德国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运用到教学中,为我在一体化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希望各分公司能到我们学校定制一批关于数控专业的学生,让我们老师和学生从中受益。相信在校企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师和师傅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一定不会辜负领导和老师期望,成为到“企业就能用,一用就能成功”的高技能人才。

篇2:德国教学法学习总结

2013年8月17日至9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焊接技术高级研修班赴德国培训的学习。在这次培训学习期间,我们走访了几家焊接设备制造企业、德国焊接协会、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汽车生产厂家,听取了多位焊接专家和老师的讲课,在学习之余,和学员们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焊接的新知识。同时,对德国的国情和教育培训体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到德国的第一天,首先看到的是德国整洁的街道,行驶有序的车辆,德国人不乱扔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不随地吐痰,手机调成静音,遵守交通秩序等,从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我们感受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很强,这一方面归功于德国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归功于德国人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只有民众的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政府的政策才能被很好的执行下去。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许多人民群众短短几年内,大量的从农村群众转变为城市人,而他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却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变,这使得一些国人在一些场合释放出不文明的气息,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影响了国家和全民的形象。

德国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技术水平特别先进,德国领先世界的机械制造水平,至今生产的奔驰、宝马和大众依然闻名世界。通过对宝马和大众两家公司生产车间的参观学习,深刻了解到,只有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说,他们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尽量采用机械化,零件从数控加工到测量、称重、扫描、激光打码最后分类摆放装箱,每一个重要环节基本上都由机器人完成,工人只需要完成一些辅助工作就行了,这样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车间配备有完善的医疗室、理疗室和休息室,以及工作区墙壁上的医药箱,由此体现了德国企业以人为本的原则。

CLOOSEWMTRUMPF三家焊接设备生产厂家准备的比较充分,不仅为我们作理论讲解,而且还为我们安排了实际演示和让我们上机操作。

CLOOS主要生产焊接电源和机器人,所有零部件自己生产和组装。重点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变极性焊接,所谓变极性电源就是一种对输出电流的正负半波的时间和幅值可以任意控制的电源,采用变极性电源可以获得任意的电流波形。由于薄板焊接对母材的热输入有严格的控制,因此对焊接电源也有严格的要求。既要保证焊接过程中的稳定,形成优质美观的焊缝。同时对母材要降低热输入,减少热变形。CLOOS公司于2002年成功开发出了世界第一台变极性MIG/MAG焊机GLC353QUINTO CP,解决了各类薄板焊接这一难题。

EWM公司主要生产焊接电源,为我们讲解了该公司的冷焊接技术,同时准备了充分的实际焊接演示,演示完后还让我们亲自上机体验采用新技术焊接的单面焊双面成型。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是一种无焊渣飞溅的新型焊接工艺技术。所谓冷金属过渡,指的是数字控制方式下的短电弧和焊丝的换向送丝监控。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能够知道电弧生成的开始时间,自动降低焊接电流,直到电弧熄灭,并调节中脉冲式的焊丝输送,这种脉冲式焊丝输送有效改善了焊丝熔滴的过渡。在熔滴从焊丝上滴落之后,数字控制系统再次提高焊接电流,并进一步将焊丝向前送出。之后,重新生成焊接电弧,开始新一轮的焊接过程。这种“冷-热”之间的交替变化大大降低了焊接热的产生,并减少了焊接热在被焊接件中的传导。比较适合薄件和热敏感零件的焊接。采用该公司的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焊接坡口60度改成30度,生产成本降低一半,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单面焊双面成型。

TRUMPF公司主要生产激光焊接和激光切割设备,通过参观了解得知,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框架结构,焊接设备重量轻,强度高,所以行动比较快捷,工作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米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派公司还设有先进的教学培训中心,客户可根据需要到通派公司学习或通派公司派专家到用户单位教学。

通过走访德国焊接协会和德国BWC跨企业培训中心,知道了德国有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技能培训以企业岗位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综合化特征十分鲜明,德国职教教材编写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学生大部分时间所使用的就是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德国焊接协会培养的焊接工程师和我们的焊接工程师也有所不同,我们的焊接工程师只有理论,而德国的焊接工程师同时具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项技能。在实际工作当中理论和实际不会脱节。

篇3:德国教学法学习总结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以翻译做结构主义,属于认知心理学派众多分支中的一支。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包含哪些主要因素。[1]目前,建构主义理论越来越多的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与传统的教学形式要求的不同。[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2、建构主义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教师的作用就从传统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同时,教师更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要通过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工作室教学

“工作室”这个名词最早源自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有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院校就开始采用工作室教育模式,并用此来逐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下工作室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符合人类认知发展的三个过程:同化、顺应、平衡。[3]“同化”是进入工作室前学生对来自基础理论课程的感受,这是作为知识输入的过滤和改变过程,通过学生对来自教师教授内容的理解来完成;“顺应”是学生进入工作室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的过程,通过一项课题的参与,学生要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合;“平衡”是学生在完成工作室教学后,能够将认知内化于心的过程,通过若干个课题的完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变为内在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甚至会对之前的学习内容产生疑问,通过他们不断地带有目标地自主学习,最终在实践中解惑。建构主义理论下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只是简单的从教师头脑中传达到学生笔记上。

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白湖艺术学院的体现

在德国柏林白湖艺术学院的设计工作室里,完成基础课程(一般是第五学期)的学生,从开学第一周起就会充斥着各种讨论的声音,教师一般只作为裁判或提示者参与在其中,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绘制及讨论等设计前期工作。一般经过几次讨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设计方向。这其中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不偏离设计方向。确定方向后,学生开始设计阶段,这其中需要制作大量的数字模型或纸膜(papermodel),教师会从结构、操作方便性以及造型上帮助学生推敲其制作的模型。而这个阶段大约需要进行6-8周的时间,经过该阶段的尝试,学生应确定其设计方案,并利用剩余大约4周的时间完成实物模型、精美海报、设计视频剪辑等成果。

在德国,工作室教学运用在较高年级学生(完成五学期教学)的大多数专业必修课上。从前期调研、设计建模、草模制作到精细模型及汇报展示,所有的步骤犹如设计公司一样严谨苛刻。相比之下,包括我国台湾及大陆地区的设计类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大大的缩短了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时间。在我校的工作室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学生较少接触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阶段,学生很难由原先的“老师布置作业我来做”,直接转变到“我要做什么”中。同时,因为课程时间安排短,仅6周的课程设计与德国至少要14周的课程设计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二、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1、课程模块设置

按照教学计划,把现有的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拟定为一组完整的课程体系;成立若干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一定的专业方向,不同的工作室包括一组完整的课程模块。目前,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分开了:民族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活与工具产品系统化设计、交互设计、公共服务设计等四个工作室课程。以生活与工具产品系统化设计工作室为例,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会学习《产品构造解析与再设计》、《工具产品的改良与创新设计》、《工具性产品的整合设计》、《生活用品的融合设计》等课程,以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打好理论基础。

2、教师团队构建

根据开设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将教师进行细化分组。目前每个工作室有三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每位老师都会负责1-2门课程及若干学生的设计指导。

3、教学管理

我院现阶段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完成大部分基础课程后,大二学期末,学生要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兴趣选择工作室类型,在这期间学生完成对大多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化”吸收。大三学期开始,学生逐步开始进入各自的工作室中。

进入工作室前还将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要求学生自行巩固一些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用户调研的方式方法》、《模型制作》、《VI设计》及《动画视频制作》等,将这些学习过的专业课进行自我整合,直至大三下半学期正式进入工作室学习。

进入工作室后,学生将通过实践将分割开来的理论课程在大脑中进行了有机的加工。以生活与工具产品系列设计工作室为例,学生将按照工作室课程设置,分别完成以下三阶段课题研究:拆解产品构建数模、发现现有产品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自行完成一个生活工具的设计制作。通过这一系列从“临摹”到“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从课堂到学术上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教师会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开设专题设计讨论课,由教师拟定讨论的要点和提纲,针对课题进行方案的讨论,学生可以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教师只作引导和评价。通过讨论、评价、评估,使学生对设计课题各自提出解决方法。

经过以上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完成课题的能力。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将利用6周的时间自主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并帮助一至两名大三学生融入到工作室的学习当中,将他们在工作室的学习理解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在工作室内部起到了循环融合的作用。

为了使学校与社会需求更好的衔接,满足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在工作室课程中,鼓励学生结合课题研究,上网去参与各类设计的投标。在投标的过程中,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能力、与客户沟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就参与到了无形的实习当中。当走入社会时,他们已经是一个个羽翼渐丰的新晋设计师了。

摘要:德国包豪斯被称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源地,德国柏林白湖艺术学院作为东德地区唯一一所传承了包豪斯教育模式的高校,对我国现阶段工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2010年至2013年留学于德国柏林白湖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13年获得产品设计硕士学位,是德国教育体制改革后第一批设计类专业硕士毕业生。在留学期间对德国高校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从Helmut Staubach教授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工作室教学的管理措施。本文作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对德国相关设计教育模式的学习研究及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作室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学生为主的开放式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建构主义理论,工作室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一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3-9

[2]钟毅平,叶茂林主编.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篇4:向德国学习

成为中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企业的潍柴动力新近脱离母公司中国重汽,通过间接控股陕西重汽意欲打造自己的重型汽车产业链。

与潍柴动力CEO谭旭光同获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大奖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则在更早的时候率领在工程机械行业异军突起的三一集团同时进入重机、客车,通讯等多个领域。

中国企业两大情结

潍柴与三一不过是中国企业“求大”、“求全”情结的两个最新案例。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成长道路,呈现出两大典型特征;

一为大规模之道。代表者如TCL和格兰仕。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前者通过跨国并购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但产业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却没有大的突破:后者采取代工模式迅速成就在微波炉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却也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战略困境。

二为大一统之道。严重缺乏产业结构配套分担概念与意识,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同样是中国企业一大窠臼。本属一家且依存甚密的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分道扬销、各自进入对方领域意欲分别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做法绝非孤例。

目前,相当一批中国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而困境的出现正是根源于“大规模之道”与“大一统之道”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定式。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进行全面的思维创新。走德国道路,向德国学习。

为何要学德国

第一,美国的最大特点在于企业诞生于强大的金融体系内,且所处行业多集中于科技含量较高、创新意识丰富的产业,美国的文化意识、产业环境、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强势的资源整合能力我们是学不了的。而日本企业多为实力庞大的企业集团,基本国情与拥有庞大国内市场、丰富本土资源和众多中小企业的中国截然不同,除去“优术”的层面,日本同样不适合我们学习。

第二,德国是真正的世界制造强国,拥有强大的现代工业制造体系和发达的产业集群体系,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具有全球无可匹敌的竞争力。而中国崛起必须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从根本上建立起强大的产业集群体系,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以产业集群为内核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德国是中国走向制造强国之路、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决胜全球的真正榜样。

第三,德国拥有全球领先的“隐形冠军”优势,全球最多的“隐形冠军”是德国竞争力的根源所在。中小企业数量占德企总数的95%以上,产值占GDP的70%~90%,而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却仅为GDP的1/3。中小企业培育全球竞争力惟有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做精做强”,而不是“贪大求全”,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标杆。

向德国学什么

第一,坚守“隐形冠军”之道。学习德国需要从根本上放弃“大规模之道”与“大一统之道”的思维逻辑,充分认识全球市场一体化竞争和产业分工日趋细致的发展趋势,强化产业结构配套分担意识,聚焦产业链环节定位精耕细作,秉承做精而非做大的理念高标准做好自己分工,以高度的专注和毅力成就“隐形冠军”之道。

第二,精细管理+精密制造。“小的是美好的”并不完全,“小而精才是美好的”。“精”代表极致和不可替代性,“精细管理+精密制造”是德国“隐形冠军”的内在基因,是德国成就制造强国地位的坚实基础。中国企业只有练就“精细管理+精密制造”的基本功,只有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极致和不可替代,才能真正走向制造强国之路。

中国工匠文化源远流长,问题在于如何将依赖于个人的“能工巧匠”模式转化为大规模、标准化、可复制的现代工业制造体系,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德国世界一流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篇5:初中思想品德国培计划学习总结

通过本次国培学习,我顺利地完成了远程培训所设计的全部课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更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给予了我业务水平全方位的提升,对我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通过每天的视频资料地观看,我都细细地品味,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教育专家们对案例、课堂的精彩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我最爱的就是精彩的课例,它让我知道这样上课,这样组织课堂,这样与学生互动。帮助我解决了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在思想上、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新课程下的自学探究式老师。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非一个被动的“物”存在,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是学生生命活力被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活动过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把握好教材、教好学生。通过自身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摒弃旧教法,开拓新教法,引进新模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力,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和所需要的帮助作出判断,需要有适度指点的技巧,需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组织、协调学生合作与竞争学习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营造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课堂的旧面貌,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更民主;学生的学习更高涨、师生关系更融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更能顺利完成。

二、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学习,我知道并重新认识了课堂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主阵地,今后,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我将在课堂教学中一如既往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三、对待教学精益求精,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也不容忽视,因为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提问,但应提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教授们还教会了我对有效教学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知道过去的传统教学过程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让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以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上课时,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嘱咐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这种学习方式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使我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我们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生物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我们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把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热爱本职工作,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心尽责,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得失,锐意进取,力争创新、力求更好;充分热爱和尊重学生,理解、爱护和尊重他们。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坚持严于律己。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拓展延伸到学生五彩缤纷生活中去,是德育内涵丰富的需要,是时代造就人才的需要。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做的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如: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都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和完成,这样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因此,拓展课堂教学的活动空间,也是适应中考改革的现实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6:思想品德国培学习辅导总结

我于2011年1月4-8日在武汉参加了全省辅导员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的指导,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回来后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国培学习专题会议,个每个辅导教师明确了工作,我就积极的投入到学前准备工作当中。

首先认真学习辅导员指导手册,深刻了解辅导员的职责及工作流程。提前学习了解课程内容,吃透教材,保证知识、思想的正确性;了解学员的年龄等情况,以便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预测培训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解决方法。

其次,提前与县管理老师进行了沟通,做好注册准备。为了提高学员老师对此次学习的重视,进修学校召开了全县学校动员培训会,要求各校教导主任参加,由我讲解了如何注册,平台各栏目如何操作以及学习任务,要求等。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因此在1月17日开始学习时,全班77名老师全部注册,并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为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开门红。

在学习中有些老师在偏远的农村,家里没有电脑,还有一些年龄稍大的老师,如黒虎中学的曹俊南老师,关防中学的汪宗全老师,城北中学的柯尊金老师,城关镇中的汪子贵老师,观音中学的夏仕田老师,他们都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可是他们都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积极的学习,让我感动!我为此还专题发了简报,号召全县思想品德教师向他们学习!因此为了不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耐心的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自己不清楚地就请教专家,再予以回答。在qq群里讲解,有些老师看不懂,我就直接打电话,一步步的教,直至学会为止。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采取先教会每所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然后让他来负责本单位的老师,以减轻自己的一点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多数老师步入了正轨,掌握了操作过程与学习任务,投入到了热火学习的学习中。

远程学习以自学为主,在线学习开放性很大,我及时了解平台动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作班级简报,发布公告,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老师们的学习进度,及时发布学习任务,监督学员学习情况,提醒老师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出现错误及时改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师,我特地申请了一个QQ群,让所有的思想品德老师都加入进来,进行热烈的学习讨论。我每天利用一切时间留在平台,QQ在线,晚上基本上在11点左右,等到最后一名老师下线才休息。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些农村老师特别珍惜此次培训,这样的机会太少。我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学有收获,学以致用,知道辅导员老师和他们共同努力,因此他们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作业。我也及时批改作业,给出成绩和评语。这次学习涉及到各个学科,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我也积极上网查询,向学科老师请教,努力给予合理的评价,即使一句鼓励的话,也让辛苦的老师得到一点安慰。在评价老师们的学习日志,主题研讨,作业,论坛讨论时,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因为我既是辅导员,又是学员,我在辅导的同时学习了各位老师的精华,我坚信所有老师和我一样都有自己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网上学习,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没有按时完成的,打电话联系指导学习完成,年龄大的老师请年轻的老师,总之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的国培学习任务,做到了注册率、学习率、合格率百分百。

在全班老师的支持下,我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截止到3月21日,班级学习情况如下:

辅导员工作量统计:作

数:523

数:55

数:480

数:60

数:1201

班级简报数:11

学员数:77

合格数:77

优秀学员7人:潘常清 付平杨祖芝 邓安海 谢顺虎 闻以国 吴明录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三阶段下一篇: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