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2024-06-2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精选8篇)

篇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广西警察学院,简称广西警院,坐落于广西南宁,是广西唯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广西公、检、法、司、安等政法机关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广西省公安学校,历经广西公安干部学校、广西政法公安学校、广西政法干部学校和广西人民警察学校等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同意在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西警察学院。

学校开设治安学、侦查学、监狱学等14个本科专业,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17个高职高专专业。其中,侦查学、治安学为广西重点学科;禁毒专业为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法律事务专业为自治区级优势专业;侦查学、治安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为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空中乘务及空中安保、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为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生入学即有机会与厦门航空、吉祥航空、青岛航空等航空公司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向“入学即就业、上岗即高薪、入职即高端”目标努力。

篇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是广西特色优势高校、广西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在桂林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1941年8月,私立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46年1月,“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与“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学校被撤销,1958年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在南宁重建,1960年2月,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

篇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桂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009年3月由原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目前有近50个本专科专业, 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 其中经济管理专业作为全院重点建设的非师范专业, 主要分布在经济与管理系。随着这些经济管理专业逐渐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 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它们对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并将继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下文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作总结介绍:

(一) 优化专业学科结构, 快速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随着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放开发和快速发展, 学院为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新要求, 学院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不再固守原来传统的师范专业设置, 近年来不断新办经济、管理等非师范专业, 由单一师范专业院校向经、管、法、工等多科性院校转变。学院为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大力调整系部结构, 从原先政治与社会科学系中分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 专门成立了经济与管理系, 这是学院目前唯一的一个非师范专业系, 该系目前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1个、物流管理专科专业 (正申报本科专业阶段, 预计2012年招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专业 (也计划2013年申报为本科专业) 、市场营销专科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科专业。学院涉及到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还有分布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 以及物理与信息技术系的电子商务专业, 根据以后根据情况发展, 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专业也会实现进一步整合。学院刚升本不久, 目前本科类的经济管理专业相对较少, 不过经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支持申办为本科的专业, 将近两三年逐渐申办本科, 这样学院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 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初显特色, 正逐步适应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为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上, 进行了一定探索实践, 经济管理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本地的边境贸易、仓储物流、跨境旅游等主导经济, 专业方向上一定程度上体现面向东盟、面向边境的地方办学特色。如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东盟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国际市场营销方向, 与之相适应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谈判、涉法经济法、越南经贸法规、经贸越语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涉外导游方向, 与之相关开设了涉外旅游方面的专业课程, 第三年还可以选择在泰国、越南等相关大学学习半年, 旅游管理专业还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方向, 开了涉外酒店概论等相关课程。这些探索围绕边贸、物流、跨境旅游等涉外方面做足文章, 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初显特色, 为边境民族地区输出地区适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 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推进, 赢得了一定社会声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依托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师资、教学设施等优势,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积极开展经济管理等相关热门专业的成人教育以及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等服务, 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 这些人才在公务员岗位、企业管理岗位、企业营销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力的支撑了本地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再如学院利用高校知识资源方面优势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 积极开展针对地方和企业的咨询服务, 同时加强经济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 及时向各经济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国内外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有力的促进了边疆民族地方经济发展。还有利用科研优势, 承担了国家、自治区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课题和崇左市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研究课题等各层面课题, 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二、当前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 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水平难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 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由此边疆民族地区进入开放开发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以边贸、物流、旅游等为主导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迫切需要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而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问题一直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 其中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更加突出。作为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惟一的一所公办本科院校, 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层次办学水平还比较低, 目前只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国际贸易、物流专业申办本科还在进行中, 培养的经济管理专业规模和人数还难以满足本地区的人才需求。还有现有的经济管理专业是新办专业, 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还跟不上、教学改革相对滞缓、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等方面原因, 培养出经济管理人才难以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也突出。

(二) 经济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功能不足难以对边疆地区经济产生有力辐射。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功能体现还不明显, 经济管理专业参与社会服务范围和方式相对单一。虽然目前经济管理专业也积极参与了一定社会服务, 如为企业员工再教育举办了成人教育, 但这是集中在学历教育方面, 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见效更快的非学历教育还比较少见。学院经济管理专业走向企业, 与企业联合, 提供咨询等服务的事例也很少见。最主要原因是学院还只重视教学和科研, 对社会服务这块配套支持力度不够。

(三) 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持和保障体系欠缺。我国对高校相关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都很不足, 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更加欠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支持西部高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资助力度很大, 如国家给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上百万的财政拨款、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建设五十万的财政拨款等支持, 对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从整体上看,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没有一套明确、系统的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 主要是缺乏配套财政支持体系和配套激励机制。如对高校评估主要参考教学和科研, 对教师评职称和工资福利仅参照教学和科研, 而对高校社会服务激励不够的问题突出。

三、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高校, 应借助已有的经济管理专业所能提供的专业人才优势、本土人文资源优势、信息技术服务优势、人力资源输出优势等方面优势, 做好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章, 重点是要面向本地区加快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步伐, 提升经济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功能, 以及健全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

(一) 面向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要充分考虑边疆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合理设置专业, 进一步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进一步整合相关系部专业和师资, 如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物理与信息技术系的电子商务专业尽快整合到的经济与管理系中, 既实现了专业的整合又要实现师资的整合;二是要优化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比重和实践教学环节,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使学生更加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在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调整上, 应紧紧扣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脉搏, 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学院的相关专业, 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东盟专业方向, 与之相适应开设东南亚法律概论、越南语等一些相关课程, 要进一步加强这些教材建设, 同时应创造条件争取开双语教学课程。

(二) 面向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提升经济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高校应从以下方面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和水平:一是开展培训活动。边疆民族地区企业急需要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 也要求企业自身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整体素质。针对企业存在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地高校为企业开办以更新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必将受到欢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企业培训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二是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咨询服务。本地区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有一批专门从事经济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师, 完全有能力开展管理咨询活动, 但这些教师要积极走进企业和了解企业, 加强调查, 从而提出有效的咨询意见;三是通过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以科研为支撑, 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合作科研能力和水平, 同时以共建产业园、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 以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 构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四是加强与政府合作, 建设成本地政府的智囊库。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资深高级教师受聘为政府顾问, 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规划制定, 为政府做咨询服务, 参与调研论证和座谈, 提供决策参考, 还要承担政府重大课题。

(三) 建立和完善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障体系。要更快更有效的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 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和完善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任务、方式以及有关的配套政策体系;二是制定支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重点支持经济管理等急需的热门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财政支持体系。继续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所缺的硬件和软件的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配套激励机制。如高校教学水平评估, 既要把教学、科研作为重要指标, 也要把高校社会服务作为重要指标。再如高校以教学、科研的工作量作为教师薪酬的主要构成, 也应把教师社会服务也作为薪酬重要构成部分, 也可以把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与评职称挂钩等等措施, 这些配套激励机制将对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激励作用。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 地方高校的发展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 凸显出办学特色。当前,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正进入加快开放开发的黄金时期, 尤其是以边境贸易、仓储物流、跨境旅游等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 迫切需要本地区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提供人才输出、咨询、科研、产学研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本文以地处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深入探讨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关键词:经济管理,民族地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冷志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1

[2].周思勤, 谭安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3].覃雯.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2010, 5

篇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关键词:网球运动;现状;研究;对策

网球是一项隔网的体育运动,运动负荷、强度可因人而异,所以男女老少都适宜参加。其本身又具有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时尚性,可以很好的促进人们身心发展。目前网球发展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于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要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制约南宁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的10级、11级、12级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50人,女生13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到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及查阅有关网球方面的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有63份,回收6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92%。

1.2.3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运用SPSS13.0和Exece1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开展的情况

2.1.1学生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从调查结果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习网球时都只是了解但没接触过或不了解也没接触过,而真正接触过也了解网球的学生却很少,所以网球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功底不好。

2.1.2 体育场地设施

4 良好 2很差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

网球项目的场地设施较少,有4块室内塑胶场地,维护情况良好,另外有两块室外水泥场地,室外场地地面有多处裂开,而且有一个场地球网已坏,维护情况很差。

2.1.3 师资队伍情况

师资力量是高校网球发展的重要要保证,而高校网球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与低又直接关系到网球教学效果好与坏,作为一位优秀的网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他会充分利用他的知识结构和训练能力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从表4可看出,从事网球训练的教师有一位,这也说明真正从体育院校网球专业毕业的教师非常有限。从表5中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网球教师主要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为主,讲师占网球教师的80%,虽然这是一批很高学历的大学教师队伍,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运动训练,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2.1.4 运动竞赛开展情况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学生每年参加网球竞赛两至三次的占61%;三至五次的占25%;五次以上占14%。大部分学生参加网球比赛次数较少,只有小部分学生经常参加网球比赛,经常参加网球比赛的都是网球校队的队员,广西民族大学每年才举办二到三次网球比赛,导致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不重视还有就是场地设施有限等问题。

2.1.5 学生参加运动的动机

从调查结果表6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网球专业学生的动机,掌握技能占61%,强身健体占16%,结交朋友占11%。所以可以得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网球的动机主要是掌握技能,少部分学生是把它作为强身健体或着结交朋友或者是为了完成学业。

3.影响我校网球发展的因素

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和不足是制约和限制了我校网球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校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和资金不足,从而使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学校学生的需求。

从调查结果表1可以得出,场地设施是影响我校网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师资力量和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到我校网球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些因素对我校网球发展与普及起着重要的影响,如学生的动机、竞赛较少等。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网球场地设施,是网球项目组织内容和活动形式更加灵活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我校网球场地数量和质量的调查发现,我校网球场地数量匮乏不仅是我校经费对网球项目投入的缺乏性,还有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包括场地保养问题等。

4.1.2 网球教师的素质和质量,是网球教学效果和学生技战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我校网球教师的调查,大部分的网球教师不是通过体育学院网球专业毕业的,而是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来或的运动技能,我校网球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他们的理论基础很好。

4.1.3 网球竞赛,是学生对网球运动追求与向往的重要依托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举办的网球比赛微乎其微,大部分学生比较少参加网球比赛,其主要原因领导的不重视,还有就是学校网球俱乐部的建制不够完整等。

4.1.4 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掌握运动技能起着关键作用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网球主要是为了掌握运动技能,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巩固,他们目的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掌握运动技能是学生学习网球动机的重要因素。

4.2 建议

4.2.1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网球场地设施建设是我校应解决的首要的问题之一,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器材资金的投入,建设更多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满足学生的需求。

4.2.2 加强网球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校应提高网球教师的专业师资水平,改变现有的师资专业结构配置,加快对网球教师运动师资的引进力度,更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4.2.3 加强宣传力度

我校应通过网络、校广播站、宣传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我校网球开展情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形成热爱网球运动的良好氛围,为我校网球运动快速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4.2.4 增加网球比赛的次数

网球运动竞赛作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极强的活动,比赛是检验网球技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翌,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

[2] 王徵,广西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17(3).

篇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入选“2011计划”牵头高校、广西重点支持的国内同类一流大学高校,入选教育部“国家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多个项目,及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建于1932年,时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1941年重建。1942年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直属中央教育部。1946年迁址南宁,1947年改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并迁回桂林。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篇6: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摘要: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国家和民族的重点工作,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而作为知识分子汇聚的高等学府,更应肩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责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积极响应自治区的号召,紧紧围绕“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以“情系边疆,创新争先”为活动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广西精神传播到了桂越边境的红色大地。关键词:社会实践,广西精神,传播弘扬

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中,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地公布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十六字“广西精神”。

“团结和谐”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共建广西的,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爱国奉献”,体现了广西精神基本的历史特质;“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广西精神的区域特征及人文特征;“创新争先”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创先争优”时代精神的广西化,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时代特征。“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结晶,也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西的具体体现。

2011年11月11日,在自治区的第十次的党代会上,自治区号召全区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汇集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热爱广西、建设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是思想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就应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弘扬广西精神的责任,主动发挥精神引领和道德示范的作用,做弘扬广西精神的表率,为社会提供示范和榜样。

一、弘扬广西精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实践活动

2012年7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十大八的胜利召开,践行广西精神,争当实践先锋,积极响应自治区的号召,紧紧围绕“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以“情系边疆,创新争先”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为期十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将大力弘扬广西精神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多种形式传播广西精神。传播对象主要有桂越边境的小学生和农村基层干部及群众。

首先,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广西龙州县的共和完小和福禧希望小学,进行了广西精神的现场教学,让当地的小学生学习广西精神。据活动前了解,当地小学生基本上不知道广西精神,更不了解 “广西精神”的精神内涵。因此,社会实践服务队实事求是,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以相对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小学生们都对广西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活动总体效果良好。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小学生讲解了国旗

知识,教导小学生们手工制作红星红旗,丰富了小学生们的国旗文化知识,增强了小学生们的国旗荣誉感和爱国意识。

再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广西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复杂,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明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服务队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先后在水口镇洞桂村和埂宜村上灶屯新村为村民播放电影,给村民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服务队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村民详细讲解广西精神及其内涵,鼓励村民学习广西精神,将广西精神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此外,社会实践服务队还开展了“重走红军路”、“三同体验”、辅导留守儿童等活动,组织参观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认真学习龙州革命历史,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体会革命前辈的“爱国奉献”精神。在水口海关体验边境贸易的过程中,看到了繁华的边境贸易,感觉到了作为与东盟国家交流桥头堡的广西的“开放包容”,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

作为南疆国门大学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此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力弘扬广西精神,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社会实践服务队大力宣讲广西精神上,更在于服务队的日常各项工作生活中。社会实践过程中,是服务队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勇于创新、争当优秀,才使得本次社会实践获得了圆满成功。

二、弘扬广西精神的实践思考

大力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弘扬广西精神其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去弘扬?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此次社会实践中也遇到这一问题,以下是对于弘扬广西精神的一些思考:

(一)高校应做弘扬广西精神的模范。高校是思想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场所,因此在弘扬广西精神上,应做好主动发挥精神引领和道德示范的作用,做弘扬广西精神的表率,为社会提供示范和榜样。高校应认真重视广西精神的传播工作,抓好学习、传播、践行三个环节。

弘扬广西精神的前提基础是对广西精神具有深刻地认识,而这就要求我们去“学习”。只有认识到当前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对广西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真学习好广西精神,掌握其精神内涵及精神实质,才能为弘扬广西精神打好基础。因此,高校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广西精神,要让全体师生对广西精神有清楚的认识。老师学生们也应主动去学习广西精神,在全校营造一个学习广西精神的良好氛围。

传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直接影响到广西精神的作用范围。弘扬广西精神需要全区人民的支持和行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人民群众都了解广西精神,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传播”。广西精神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传播的力度,加大力度宣传广西精神,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和认同广西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在这方面上,高校应积极发挥其宣传作用,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平台,如校报校刊、学校网站、校内广播等去传播广西精神。其次,高校也可将传播广西精神融入学校里的各项活动中来,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传播了广西精神,在校园中营造弘扬广西精神的氛围。再

者,高校可以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中同时宣讲广西精神,让广西精神出校门进社会,让更多的人特别是社会劳动者了解广西精神,自觉将广西精神融入到工作生活当中,扩大广西精神的影响力。在宣传工作上,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是最大的宣传队伍,做好群众工作,让广西精神在群众间传播,相互影响。

弘扬广西精神的关键在于践行,学习和宣传广西精神都是为践行广西精神而服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广西精神体现出其价值来。高校在践行广西精神中应落到实处,而不是形式宣传,要将广西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各方各面,积极开展广西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践行广西精神的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师生学习广西精神、践行广西精神。在弘扬广西精神上,学校领导者应秉持以人为本、严格办学、科学治校的理念,做好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工作;教学工作者应坚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原则,严谨治学、科学教学,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而青年学生就应当明确以学为本的任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大胆创新、争当优秀,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将所学知识用于服务社会的工作中。践行广西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更加美好的广西作出贡献,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弘扬广西精神的直接目的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和谐发展的校园,热爱国家、乐于奉献的校园,积极开放、兼容并蓄的校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校园。

(二)如何做好基层的广西精神宣传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做好宣传工作相对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摸索适合基层宣传工作的方法,创新宣传形式。以下是对于基层宣传工作的一些看法:

1.切忌宣传只是形式走场。当前,人们对社会精神的重视愈加淡薄,这是由于多数人没有看清社会精神无形中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人们更重视有质的东西,实在的利益。这也就会有了,宣传工作多数只是走走场,应付了事。宣传工作的成绩不在于宣传的范围有多广,而在于宣传工作的质量与收效。宣传的内容要深入人心,不是一次走过场就能解决的,这要求宣传工作的长期持续地进行。在基层,宣传广西精神往往只是一遍过,这是因为地方本身平时就不注重广西精神的宣传工作,宣传广西精神的力量多数是来自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服务队。然而社会实践队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能取到的宣传成果是很有限,社会实践的团队只能充当一个播种者,将广西精神播撒到基层这块土地上,然而广西精神是否能在基层上生根发芽,成长收获,取决于地方干部这一田间管理者的重视与否。地方干部应当弘扬广西精神,解放思想,重视广西精神长期持续的宣传工作,也只有如此,广西精神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让广西精神的旗帜在八桂大地上迎风飘扬。

2.不同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基层地区的人均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宣传工作就必须得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要考虑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应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宣传内容应尽量简易,通俗易懂。在宣传的过程应增加宣传形式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好地学习广西精神,认可广西精神;而对于基层的劳动群众,宣传不宜复杂应鲜明生动,尽可能地让他们了解到广西精神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广西精神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3.由干部带动群众。在基层,干部对地方的影响是极大的,地方干部在

其管辖的地方更具关注力和话语权,干部的话语会更容易让群众重视,从而接受干部的建议。因此,宣传工作的首要宣传对象就应该是地方的干部。让地方干部学习广西精神,再由他们深入群众宣传广西精神,这是基层宣传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而若在群众对广西精神毫无了解的情况下,由宣传队伍直接发起宣传工作,那毫无疑问是收效甚微的,最多只能让群众对广西精神有一个内容的了解,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就脱离了弘扬广西精神的本质。

篇7: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乒乓球比赛总结

2012年5月13日,体育俱乐部承办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第一届乒乓球团体赛。本次比赛以“乒乓有形,快乐无限”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兄弟社团间、各社团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同时传播体育精神。本次比赛得到各兄弟社团的积极响应,并在大家的期待中圆满的落下帷幕。

此次比赛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乒乓球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展现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大家提供一个以球会友、尽显个人风采、展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舞台。

本次团体赛设有3个项目:男单,女单和混双。很多同学都很积极报名参加。比赛由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组成。预赛和决赛都采取积分制,都是采取三局两胜制,每一局皆为11分制。不论是预赛还是决赛,同学们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在比赛中赛出友谊,赛出风格

这是体育俱乐部第一次举办乒乓球比赛,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我们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

优点

1、本次活动覆盖了各个社团、教职工、就创会。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真正实践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达到了兄弟社团间交流和认识的目的,也很好的传播了体育精神。在观赛过程中,观众能够做到文明观战,文明加油。

2、在这场活动的幕后,我们集中所有的力量做准备工作,比如比赛前期的宣传工作,场地的布置与准备,记分员和裁判的培训工作。

缺点

1、比赛过程中出现记分员记分错误,裁判不规范,使比赛过程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也都很好的解决了。

2、比赛过程中,组织力度不够,现场秩序有些混乱。

3、相关负责人没有很好做好本职工作。

经过这次比赛,我们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将有益于我们今后的各项活动进行。乒乓球比赛不仅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社团间的联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俱乐部

篇8: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几本

近年来, 英语专业学生在综合知识和思辨能力方面的缺失已成为中国外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 如邱谊萌, 2015: 67; 徐锦芬etal, 2015:44) 。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学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独立学院生源的专业基础薄弱, 因而其思辨能力薄弱的现象更为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 通过课外大量阅读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文献以丰富百科知识, 方可大幅度提高外语听、说、写、译技能及思辨能力。

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十分重要, 却鲜有学者关注。通过对中国知网 ( CNKI) 的检索, 我们发现: 2000 年初至2016年3 月发表于以“外语”为名 ( 如《外语教学》及《外语学刊》等) 、较权威期刊上的、以“英语专业”及“课外阅读”为关键词的论文仅有13 篇, 平均每年不足一篇; 这一状况说明相关学者及权威期刊对该课题关注不足, 课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检索得到的文献中, 较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的是段自力 ( 2006: 19 - 23) 及李兰兰、王昔 ( 2008: 72 - 76) 的研究。前者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加强计划性及强调策略, 并重视合作学习。后者通过调查研究, 指出英语专业新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相关研究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而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直接相关的研究基本仍是空白。这一研究恰恰对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有重大现实意义。有鉴于此, 我们以“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为视角展开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案设计

本研究的相关方案是基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所面临的情况而设计的, 它通过调查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该学生群体的课外阅读习惯及其面临的问题以描述和总结他们课外阅读状况。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也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美国语言教育专家克拉申 ( Krashen, 2003) 提出的“输入假说”认为: 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 comprehensible input) , 才能产生习得。受基础阶段精读课程教学方法的影响, 某些学校及教师为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选择或指定的课外阅读材料 ( 通常是英文文学名著原著) 的难度也往往较高, 不易理解, 不利于语言能力的习得。英语专业学生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一定的外文阅读习惯, 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生受相对较小的词汇量、薄弱的语法基础及相对欠缺的百科知识的制约, 无法大量阅读难度较高的文献, 反而偏向于母语阅读。因而学生们无法接触一定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这必然会打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对此, 董亚芬 ( 2003: 5) 等学者提出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简易读物作为加大阅读量与培养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方式上, 科技的发展为英语专业学生在查阅单词及阅读外文文献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 但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差异对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有待研究。

根据上文所述, 我们设计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相关调查表 ( 具体内容请参考“附件1”) 共计35 题, 涉及九大话题 ( 见2. 3)

( 二)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5 级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中的94 位学生及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3 级英语专业二年级生中的39位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133 人, 包括113 位女生及20 位男生。其中高考英语分数90 分以下的10 人, 所占比例约7. 5% ; 90 - 119 分的101 人, 占约75. 9% ; 120 分及以上的22 人, 占约16. 5% 。受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以中等为主。

( 三)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法以收集相关数据。该调查问卷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制定的, 旨在调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该问卷设计了35 项问题, 分为九大类型话题; 为避免同类型问题之间相互影响 ( 秦晓晴, 2009:122) , 提高调查对象答题的客观性, 问卷中同一类型的问题大部分已交错编排:

问卷的第1 至9 题设置为选择题; 第10 至35 题采用里克特5 点量表 ( Likert Scale) , 区分了“完全同意”或“完全符合您的情况 ( 1) ”、“同意”或“符合您的情况 ( 2) ”、“没有明确答案 ( 3) ”、“不同意”或“不符合您的情况 ( 4) ”及“完全不同意”或“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 ( 5) ”。我们通过对问卷的收集和对数据的整理, 统计各答案数值所占的比率, 从而对相关学生群体的课外阅读现状作出总结。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 课外阅读介质的选择及对传统书店的看法

本话题类型包括问题5、6、19、26、29及34:

问题5: 您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介质是:

A.传统纸质书籍B.电子书籍或网站文章等

C.传统纸质与电子阅读结合

D.其他形式, 例如____

答题情况:

(注:表格中“问题x”后的“0”、“1”、“2”、“3”及“4”分别代表“漏选”及选项A、B、C、D;问题6至问题9所涉及表格情况相同)

问题6. 您偏爱的课外阅读主要介质是:

A. 电子书籍或网站文章等B. 传统纸质书籍C. 传统纸质与电子阅读的结合

D.其他形式, 例如______

答题情况:

问题19、26、29、34 的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 ( 保留小数点后3位数字, 以下同) 如下:

问题19: 泡书店是件有趣的事

问题26: 传统的纸质阅读应被淘汰, 未来是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的时代

问题29:我习惯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来进行阅读

问题34:传统的实体书店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 值得保留

以上问题分别涉及对阅读介质的实际选择和对阅读介质的偏好。其中, 对“传统纸质”及“纸质与电子阅读的结合”的选择所占比例较高, 说明在电子阅读对学生们的阅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如问题29 中习惯于选择电子阅读的占约37% ) , 但大部分学生总体倾向于传统的阅读介质, 认为纸质阅读不应被淘汰, 觉得实体书店仍有存在的必要。这可能是由于传统介质本身的优点、电子阅读的不足和发展不到位造成的。传统书本通常是有具体发行渠道的较正规的出版物, 本身是具体的, 具有真实性和相对较高的可信性; 仍属新兴事物的电子阅读材料来源广泛但无法保证其权威性, 而其信息的丰富及获取过程之便捷反而使学生阅读时难以集中注意力, 从而影响了阅读效果。另外, 纸质书本更方便学生们记笔记, 因而也更受欢迎。

( 二) 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本话题类型包括问题7, 8, 9, 15, 20, 35:

问题7.在进行课外阅读时, 您 (多选)

A.较为随意, 没有确定的目标B.会选择题目较为有趣的材料

C.会选择个人喜欢的作品D.会选择别人推荐的作品

E. 会根据个人的阅读水平选择作品

该题中, 被选中次数极少的选项忽略不计, 较多被选的选项如下:

这一答题情况说明:学生们对课外阅读材料是有一定的选择的, 会受到作品题目的影响但影响不明显;他们倾向于选择个人喜欢或他人推荐的作品;多数人不会从个人的阅读水平出发来进行选择。这是由于学生对自身阅读能力缺乏认识以及课外阅读总体缺乏计划性和指导性造成的。

问题8. 您喜欢以下哪种题材的课外阅读材料? ( 多选) :

A英语文学原著或简写本B名人轶事C时事新闻D科普文章

E中外文学名著F历史读物G其他题材, 例如:_____

本题选项分布较平均, 没有超出10% 比例的选项, 这说明学生们课外阅读的选材较广泛; 其中选择包含“A英语文学原著或简写本”这一选项的答案占比约8% , 比例较低, 说明调查对象对文学原著或简写本的关注普遍不足。

问题9。以下作品中, 您较完整地阅读过的有 ( 如阅读过英文原著或英文译著的, 请在

“英”字上打钩; 读过汉语原著或译著的, 请在“中”字上打钩; 否则留空) :

A. Grimm's Fairy Tales《格林童话》英/ 中

B.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英/ 中

C.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部英/中

D.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白鲸》英/中

E.The Call of the Wild by Jack London《荒野的呼唤》英/中

F.《红楼梦》《三国演义》及《水浒全传》其中至少一部中/英

G.《古文观止》或其他古文选集中/英

H.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至少一部作品, 如余华《活着》等中/英

I.《史记》或其他中国文史名著中/英

本题答案中包含“中”的有119 人/次; 包含“英”的有48 人/次; 仅读中文文献的有76 人/次; 仅读英文文献的有5 人/次; 双语阅读过同一文献的有43 人/次。这一结果表明: 学生们课外倾向于母语阅读, 且仅限于阅读中文文献的人占比不低; 但倾向于双语阅读的人数比例也并不低, 说明所调查的部分学生已开始逐渐适应双语阅读甚至全英文阅读。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该学生群体外语基础较弱且处于专业学习初级阶段, 全英语阅读能力仍有欠缺所造成的。

问题15, 20, 35 的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15 我课外阅读的内容都是我喜欢的, 不喜欢的不选,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20 我会根据课外阅读的价值来选择阅读内容, 即使那些内容没那么有趣, 也要坚持下去。

问题35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我会有意识地拓宽我的阅读面, 政、史、哲和科普著作等都值得去读。

问题35 反映学生们普遍具有拓展阅读面的意识; 但问题15 及20 的答题情况反映了他们的课外阅读主要以兴趣为出发点, 较少从文献的价值出发以选择或坚持阅读。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引导和推荐不足。

( 三) 课外阅读的耗时问题

本问题类型包含问题23, 28 及32,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23 作为学生, 我们有较充裕的课外阅读的时间, 就看我们怎么把握和利用。

问题28 我喜欢一口气读完要读的书。

问题32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阅读成了一种奢侈, 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时间和闲心。

问题23 和问题32 被有意设置为表述相反的两道题目, 但前者反映学生们倾向于相信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具备的, 后者则反映他们对是否具备阅读时间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可见学生对这一话题的矛盾心理; 问题28 亦无明显的倾向性, 说明学生们对于个人阅读速度没有具体的要求。

( 四) 单词量及语法基础、对简易读物的认识

本话题类型涉及问题10, 11, 18 及25,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10 我很了解文学名著简写本这种读物且尝试过, 读完之后觉得对读原著会更感兴趣

问题11 我课外读英文著作时, 查单词会花费较多时间, 挺头疼的

问题18 文学名著的简写本这种读物适应水平较低的学生, 读原著才是王道

问题25 英语语法仍然是我扩大课外阅读量的一块绊脚石。

问题10 及问题18 同为表述相反的题目, 两题的答案分布集中于里克特量表的2 及3 两个选项, 结果相互矛盾; 这说明调查对象对于名著简写本普遍没有深刻的认识。问题11 及25 说明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词汇及语法对他们的课外阅读造成较大的困难。经综合分析, 该类型问题说明大部分的受调查者可能仍习惯于采用课堂盛行的精读方法来解读课外阅读材料。这不利于课外阅读量的提高, 应向这一群体学生大力推广名著简写本或改写本, 有效提高其阅读量。

( 五) 课外阅读的计划性

本话题类型涉及问题12, 13, 14 及15,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12 课外阅读虽然不是老师指定去做的事, 也应该有计划地进行。

问题13 我会为课外阅读制定计划。

问题14 我能按计划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

这说明受调查对象普遍意识到为课外阅读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但能真正制定阅读计划的人所占比例不高, 而能按计划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人所占比率亦不高。

( 六) 课外阅读中的合作学习

本话题类型涉及问题16 及21,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16 课外阅读是一种纯粹的个人体验, 读书小组集体研讨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别人。

问题21 有时, 我会跟同学好友分享读书心得, 这是一件赏心乐事。

以上结果表明: 多数人倾向于在阅读后与他人分享读书心得, 但普遍缺乏较系统的合作学习意识。这反映了中国学生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 缺乏合作交流的现状。教师应强调这种意识并为合作学习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 七) 课外阅读技巧

本话题类型涉及问题22及27,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22我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的脉络

问题27 我习惯在课外阅读时也做点笔记

问题22 表明, 多数调查对象能够尝试从篇章角度出发以理解阅读材料但对自己的这项能力信心不足; 问题27 表明多数人在课外阅读时有做笔记的习惯, 有一定程度的反思, 课外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 八) 课外阅读的后续效应

本话题类型涉及问题24及30, 题目及里克特量表统计比例如下:

问题24我现在的课外阅读量充分地促进了我的写作水平

问题30 我会就课外阅读的内容写读书报告

问题24 答题情况表明: 多数人对课外阅读的效果没有明显的感觉, 效能感不强, 这可能是由于阅读量过低造成的; 问题30 表明较少的人会在课外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 说明学生们对语言信息的输出能力不够重视。上述后续效应缺乏的现象之原因同样可能是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

四、小结

本研究的启示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够客观全面,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等方面的推荐或指导, 例如参考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各年级教学大纲对专业能力的要求, 为其指定相应的阅读材料; 学生们对课外阅读的耗时问题没有较清楚的认识, 教师可通过定期布置读书报告、以写促读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量与写作水平之间普遍存在的正比关系, 使之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 学生们的单词量及语法基础仍需提高。为此, 教师可以为课外阅读材料编写相应的词汇及语法练习及篇章阅读技巧练习, 并编排在文章之前, 降低学生解读文章时的难度, 提高阅读效率; 同时应加强对简易读物的推荐, 建立以简易读物为主要内容的班级书库, 加强“可理解的输入”, 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时, 学生普遍缺乏计划性, 教师应适当通过实验对比, 向学生展示有计划阅读与无计划阅读的区别, 强化计划的重要性并指导计划的制定, 以定期小测的形式检查每位学生对其阅读计划的落实; 教师应提倡课外阅读中的合作学习, 组织课外读书小组, 组织读后辩论赛, 强化师生及生生互动。

参考文献

[1]Krashen, S.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The Taipei Lectures[M].Portsmouth, NH:Heinemann, 2003.

[2]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 2006 (3) :19-23.

[3]李兰兰, 王昔.自主学习与英语专业新生课外阅读[J].山东外语学, 2008 (2) :72-76.

[4]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 2003 (1) :5.

[5]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6]邱谊萌.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J].当代外语研究, 2015 (9) :67.

上一篇:团县委2011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总结及计划下一篇:三区支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