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2024-07-12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精选6篇)

篇1: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闽科计〔2009〕61号

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推动科研与产业结合,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根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就申报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定位和我省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突出科研和产业合作认真遴选、推荐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备选项目,单个备选项目申请省级科技经费资助的额度为50-80万元,各高校按照限项推荐备选项目(见附件1)。

推荐的备选项目应符合《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所列的基本条件,体现科研与产业结合,技术产权明晰,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有明确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和良好市场前景;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申报程序

各高校按照申报通知要求,在校内公开征集备选项目,对受理的项目认真审核把关,并组织专家进行咨询。公开征集的备选项目申请书格式可选用《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http://xmgl.fjkjt.gov.cn),也可由高校自行确定。

高校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推荐名额,研究提出拟推荐的备选项目,并在校内公示。推荐的项目,应兼顾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技术需求,突出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等类型项目。

通过公示的备选项目,由高校组织项目申请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网上填报《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件2)做为申请书附件。具体申报流程为:申报单位注册登录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xmgL.fjkjt.gov.cn)─申报管理─增加项目申请书─选择“重大项目” ─填报申请书─上传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询意见等)。网上申报之后,各高校正式行文将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作协议书和专家咨询意见及相关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二份寄送我厅发展计划处(项目汇总表电子数据发送电子信箱:jh@mail.si.net.cn)。

项目的网上申报时间为2009年10月20日至12月4日,推荐时间为2009年12月5日-10日(纸质材料受理时间为2009年12月10日-14日)。

我厅将组织专家对备选项目申报材料进行网上评审,并进行现场调研,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项目。

三、其他事项

1、申报项目的第一单位应为省内高校二级学院或系,合作企业应是在我省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上企业;已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有2项以上(不含2项)项目到期未验收的,不能申报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

2、项目负责人应是省内高校在编并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在项目结束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同期主持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1项(含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科技重大、重点项目,软科学项目,创新资金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

3、高校、合作企业以及项目负责人应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包含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与合作企业的权益分享内容;合作企业应提供项目配套资金的证明材料。

4、项目实施期限为2-3年,申报项目研发起始时间为2010年3月1日,结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13年3月1日。项目起止时间内的研究开发内容应是尚未开展的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前期工作内容在申请书的现有研究开发基础和已具备的条件栏目进行表述。

5、为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为项目申报单位与科技人员提供便捷服务,我厅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程序进行了优化,除项目负责人应进行注册查重外,其他参与人员不进行系统查重。参与人员可通过系统“专家注册”进行添加,也可以直接在申请书中填写简要信息进行成员添加。

附件:1.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推荐名额

2.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3.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汇总表(格式)4.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申报代码表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项目 通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09年10月14日印发

篇2: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计划项目的通知

赣科发计字[2011]200号

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单位,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为做好江西省2012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根据江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规划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确定任务和目标,我厅编制了《2012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予以发布,并就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2012各类计划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由省科技计划项目服务中心统一受理。

1、网上申报。申报单位必须使用《江西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可登录江西省科技厅网址http:// 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 商辉 刘新勇 沈卫 电 话:0791-86266641 附件:2012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篇3: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 (经委) , 有关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中央管理企业:

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为做好2010年 (第17批)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 (经委) 会同同级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在重点认定领域内 (见附件一) , 认真做好第17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遴选和推荐工作。

二、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编写申请材料的相关要求, 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见附件二、三、四) 。

三、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 (经委) 会同同级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条件和要求, 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每个省市择优推荐不超过8家, 有创新型城市的省份可择优推荐不超过13家 (其中创新型城市的企业原则上应不少于5家) 。

四、此项工作职能属于省级发展改革委的, 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会负责同省级科技厅联合行文上报我委;此项工作职能属于省级经信委 (经委) 的, 由省级经信委 (经委) 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省级科技厅联合行文上报我委。国家认定和省市认定职能分开的, 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经信委 (经委) 、科技厅联合行文上报我委。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报科技部, 抄送同级财政部门、主管海关、国家税务局。

五、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上报我委, 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报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六、请于6月底之前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 (一式三份) 上报发改委。

篇4: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单位,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为做好江西省2011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符合规划,加强衔接。紧密结合《江西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同时,加强江西省“十一五”、“十二五”科技专项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规划的相衔接。

2、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以主攻我省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难题,集成攻关,实现突破。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内容的新兴产业,促进优势、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3、强化创新,提升能力。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借助外力、高端嫁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出推进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牌。

4、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进行研究开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标准战略,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

5、整合资源,加强统筹。优化和集成全省科研力量,采取强强联合、跨部门和跨学科联合等方式,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科研优势群体。实现从单一项目目标的突破,向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发展的综合目标转变,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统筹安排。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优势创新团队、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和领军人才的支持。

二、申报方式

2011各类计划项目均实行网上申报,由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中心统一受理的方式。

1、网上申报。申报单位必须使用《江西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可登录江西省科技厅网址http://

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

商辉 刘新勇 沈卫 电

话:0791-6266641 电子信箱:jxliuxinyong@126.com 附件:

1、江西省2011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指南2、2011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简介表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篇5: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来源: 广东省科技厅发展规划处(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发布日期: 2013-04-09

粤科函规划字〔2013〕384号

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财政局(委),顺德区经济促进和科技局、财税局,财政省直管县(市)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科技计划项目对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和落实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现组织开展2013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第四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企业技术研发与升级改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项目申报方式采取自由申报和管理部门主动组织两种形式,自由申报的单位必须通过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http://pro.gdstc.gov.cn)按时提交项目申报书及可行性报告等申请资料;主动组织类的项目由科技主管部门另行组织报送。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符合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十二五”规划,符合对应专项申报指南的要求。

(二)优先支持实施期内能产生较多数量专利成果(尤其是发明专利或获得国际PCT专利)的项目。

(三)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法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中企业技术研发与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的主申报单位须为省内注册的企业法人,不接受其他性质的单位牵头申报。

(四)申报单位必须出具自筹经费投入的承诺函,申报单位为企业法人的,应同时承诺当申请的财政资助资金未获足额批准时,缺口部分自行补足,保证项目总经费投入不变。

(五)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申报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申报:1.企业法人有3项以上(含3项)省级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即立项财政扶持资金大于或等于100万元)在研的;2.企业法人有1项以上(含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合同逾期1年,未经业务系统提出验收申请或验收材料未经具有推荐资格的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3.项目负责人有2项以上(含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在研的;4.在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资格审查不通过:1.申报单位按指南要求需提供的财务报表、项目合作协议、经费配套承诺、查新报告等重要附件材料不齐的;2.同一项目负责人本牵头申报2项以上(含2项)科技计划项目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七)主申报单位必须具备与申报项目内容相关的基础和能力,项目申报书的内容、指标必须明确客观,严禁各种夸大和作假行为,项目如获得立项要确保申报书和合同书的内容、指标的一致性,违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申报程序

(一)注册。首次申报的单位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主持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进行申报。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并在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打印书面申报书一式1份(指南另有要求的,以指南为准)送交所属科技、财政主管部门。

各地市所属申报单位将书面申报材料送当地县(区)科技局、财政局,再由县(区)科技局、财政局统一送地级以上市科技局、财政局;省直单位送交本系统主管部门。

(三)审核推荐。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向省科技厅、财政厅作汇总推荐。其中各地市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项目,必须由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择优推荐(含推荐项目汇总表)。省直主管部门直接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申报项目择优推荐,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推荐项目汇总表至省科技厅、财政厅。各主管部门文件报送截止时间为5月13日,过期不予受理。

(四)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评审,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列入科技计划予以支持。

四、申报时间

申报单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2日下午5:00,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9日下午5:00。书面申报材料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的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13日下午5:00(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报单位网上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24日下午5:00,其余时间要求详见相关指南)。

五、联系方式

书面材料报送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邮政编码:510033)

联系人: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创新型企业研究院、软科学,陈晓,020-83163915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张燕,020-83163633

民营科技园、科普项目,刘世伟,020-83163910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工业高新技术攻关,黄攀,020-83163635

农村科技处: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叶毓峰,020-83163906

科技服务管理处:科技服务业,严军华,020-83163925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社会发展,周彧,020-83163889

科技交流合作处:对外科技合作,董茗,020-83163865

篇6: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贵州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的通知 文科各院(部)及相关单位: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安排,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0年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省2010年社科规划重大课题招标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二、招标课题目录

1、贵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 ★

2、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

3、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4、贵州加快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统筹研究 ★

5、贵州城乡公共服务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6、贵州科学开发特色优势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研究

7、贵州“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8、贵州“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圈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研究

9、贵州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

10、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生态链研究

11、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12、贵州农村危房改造经验研究

13、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14、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15、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中投融资问题研究

16、贵州加快苗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注:打★号的课题为指南类课题,申报者可根据研究方向设计相关研究课题)

三、招标课题要求

1、成果质量要求。指导思想正确,研究方法科学,调查全面深入,资料准确详尽,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为省委、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2、课题组要求。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正县(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课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课题组应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课题负责人应有相关研究内容的前期成果。课题组成员结构要合理。

3、成果形式。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要求6万字以上并附6千字左右的成果摘要。

4、研究期限。课题研究期限为一年(从签订立项合同之日算起),凡延期完成并经鉴定验收合格的课题,按三等资助经费。

5、经费资助。每项招标课题资助经费为3—5万元,具体金额按成果鉴定验收等次确定(一等5万元、二等4万元、三等3万元)。立项时拨付启动经费3万元,成果鉴定结项后,按等次补拨研究经费。成果鉴定如不合格,根据专家鉴定意见进行修改,最后视成果质量决定结题。如修改后再次鉴定仍不合格,则不予结题。

6、招标范围。省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

7、课题管理。本《通知》未尽事项,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进行管理。

8、课题评审。省社科规划办组织社科专家、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组,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审。第一个阶段为通讯评审。通讯评审采用双向匿名方式对课题论证活页进行初评,原则上每个课题评选出两项进入复评。第二阶段为复评。复评采取答辩与专家会议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进行。评审通过的课题,经社科规划办审核,报省委宣传部批准后立项。

9、投标材料。投标者请于5月20日前将《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招标课题申请书》及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各一式7份(一份原件,6份复印件)报送人文社科处。电子文本发送至人文社科处邮箱:hs@gz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课题申报完成后,省社科规划办将适时组织专家评审。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知下达后,若当年课题负责人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则不再承担省招标课题。

复评通过的课题,由规划办审核并报省委宣传部审批后,签订课题立项合同。课题管理按《贵州省社科规划办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人文社科处联系电话:8292795 ;联系人:周永兴 龙国静

未尽事宜请与贵州省社科规划办联系

联系电话:5892535 联系人:刘洁丽 钟西辉

20094

上一篇:大班新学期开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体育局2018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