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4-07-29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精选8篇)

篇1: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目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氛围;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融合知识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让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更加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再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以开发。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1.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信息技术正因为其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所以在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在讲解seasons一课时,我利用电脑先向学生展示有关季节的图片和四季变化的视频资料时,让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抽象天气变得生动活泼,并且利用画板让孩子们自己操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而且由于课程图、文、音并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高,很多知识是自己提炼总结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指导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大多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学生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解答来引导自己的思维、注意力和解决方法等;教师包揽了许多本可以由学生主持和负责的活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少去探讨知识的前因后果,更不会自主地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资源。多媒体电脑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直观和快节奏。先给孩子们布置任务,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要自己从各处搜集信息;然后阅读,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符合老师任务的要求;最后编辑整理,形成成果。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重组有价值的资料,不仅使知识内容历久弥新,而且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每一种反应,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对答”,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欢乐中成长。

3.突出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由于学生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学习存在差异。要想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备课时必须注意合理设置教学梯度,尽可能提供学习途径的选择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不同思路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上课之初,所有学生都在各个界面之间不停切换,估价自己的水平以做出选择。然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界面停下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要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课程整合,使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成为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4.促进互动协作、资源共享

学生之间: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安排结对交流和学习讨论,结对交流是通过自由组合或其他方式使学生组合在一起,就学习内容、方法、资源等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学生按要求创设规范的文件夹,他们可以互相资源共享。学习讨论是让学生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共同协作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之间:科技进步使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量都十分有限。现代英语的教学模块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环境等等各个方面,一个教师要想在短期内对所有知识都非常清楚根本不可能,而信息技术为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我们可以把每个单元的教案、PPT课件和相关资料上传到自己的教学网上,在这一平台其他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做适当修改并利用,极大限度的节省了时间、丰富了备课的思路。

师生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某一方面或领域里,学生的水平超过老师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老师的积累也是有益的补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5.融合多学科知识,体现时代特征

多媒体在众多学生的运用下形式也多种多样,精彩纷呈,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这对那些沉醉于电脑游戏中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和促进他们把注意力逐渐转向E—LEARNING英语学习上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获取的信息将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学习更能体现出自主性,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同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处理能力必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在实践这一过程中是带着学习英语知识的主目标进行的,同时他又在学习信息的处理、各种多媒体工具软件的应用。这种学习是自觉的、自主的,而且是探索性的。而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真正去指导学生怎么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阅读网上英语文章,认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活动中遇到种种问题。这也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提出了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不仅仅是英语这一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教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现今社会,可以说信息技术于任何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运用好资源,会给所有学科的学习乃至实际运用给予很大帮助。

篇2: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湖口县第二小学 陈燕 邮编:332500

摘要

在现代社会,教育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慢慢渗透教育界的各个方面以及教学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当前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勤于思考、善于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怎样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最佳效果呢?为此,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经验,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促进小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有效的运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教学内容为主,在小学教学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有很多的教师认为在小学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越多越好,形式越丰富越好。实际上,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中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主要是为整个小学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刻意的让教学在表面上更加多样化,真正的多样化是在教学内容上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更加实用,我认为应该围绕教学内容,然后结合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全面的体现出来。比如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问问学生谁去过安徽黄山,对黄山了解多少,给学生讲解黄山景色秀丽,特别是黄山有很多奇怪的石头,特别有趣,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但是只是凭借着教师讲和说,学生还是不知道黄山到底有多美,那里的石头有多么怪和有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美丽神奇的黄山真实景色图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些黄山怪石的一些图片,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烈,当学生欣赏完图片之后,再让学生通读课文,此时学生在一边读课文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多媒体中黄山景色秀丽神奇的样子,让学生回味无穷。由此可见,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二、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出发,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没有感觉到教学轻松,反而感觉到更加疲倦。其原因是没有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往往该使用信息技术的部分没有使用,不该应用信息技术的部分反而用了,这样整个教学就无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从学生学习实际需求方面出发,知道学生想要的,这样教师才会轻轻松松的进行教学。比如说,学生就想在教师使用多媒体之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让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小故事、有趣的视频等等。作为小学教师,不应该以讲课为主,同时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课上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也就是在平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下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所需,知道他们的想法,抓住他们的学习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更加有效率。

三、挖掘有效的信息资源,取得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中,使得小学学科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前必须备好课,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教师应该挖掘信息资源,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还不能将信息技术约束在一节课中,也可以在各个单元中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能够进行综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方法,然后取其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法,这样才能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通过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活泼爱动,如果教师在课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有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活泼爱动的心理,在给学生讲解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将一些带有示范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同时还可以利用powerpoint 给学生播放一些幻灯片,用flash 给学生播放动画课件,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完全集中起来,教师在课上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开拓学生学习视野,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五、灵活应用教学形式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之所以学习动机那么强烈,多数取决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学习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动机最大。学生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他们渴望能够多接触一些信息技术,他们也经常幻想要是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多好。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形式能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形式的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享信息技术的奥妙,比如说,在学生阅读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学生在整个学习中,才能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整个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中,不仅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能够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为课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增强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愿意学习的状态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所用教学优势,有效提高整个小学学科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一种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策略, 它着眼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提高。现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对象分层

对于新任教的班级, 不要急于将学生分层, 可以通过几节课进行课堂观察以及进行问卷调查, 初步把学生进行分层, 大致分成优+、优、优-三层。优+是学习兴趣浓厚、电脑操作基础好、自学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优是在课堂学习中能基本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学生;优-是基础较差, 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但是必须注意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实行升降级制, 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 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具体备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大纲给各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通俗来讲就是通过“跳一跳”摘得不同高度的“果实” (即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备课时都会分析教学内容, 制订与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对于优+层次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如书本中的“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或者课后有难度的习题;为优层次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提高题, 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为优-层次学生提供一些基本题, 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例如, 在《遨游因特网》的教学中, 我对优和优-学生要求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浏览网上的有用信息。对于优+学生除了上面的目标, 还要求能设置主页, 搜索资料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在操作时都有自己的目标, 都有了努力的方向, 增强了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的分层

1. 分层教学

明确各层教学目标以后, 针对各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性的教学活动, 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具体来说, 即对优+层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 让他们自己摸索探究, 并进行讨论;对优层学生来说, 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 及时给予指导;对优-层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甚至需要“手把手”指导。例如, 在教学《在word中输入文字》时, 我先利用电子教室系统对学生进行电脑演示并且明确本课的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这样做能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本目标让优和优-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提高目标则带给了优+层次的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得到提高。

2. 分层练习

在分层练习时, 我采用了互助教学的方法, 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将处于“优+”层的, 接受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与“优”或“优-”层的学生分成一组) , 这种交叉的小组合作学习, 使得一些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也会提高学习兴趣, 而基础好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合作。如进行输入汉字训练, 在练习时, 对学生进行分组, 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巡视检查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 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可开展竞赛。学生间的表达更容易沟通, 因此学生在这种以互助互学的教学模式下, 从到头尾都在愉快地学习, 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

3. 考核与评价分层

由于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所以对各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 以发挥出评价的诊断、促进和激励作用。对于“优-”层的学生, 降低考核难度, 采取肯定性评价, 发现其优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优”层的学生, 采用鼓励性评价, 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对于“优+”层的学生,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评价, 在肯定优点的同时, 还应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 督促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防止骄傲自满。通过这样的评价, 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了老师客观、公平的评价, 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篇4: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那么,冲破旧的英语教学的模式,从教学操作的角度看,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突破口在于运用好信息技术。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不能高到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智力操作任务那样一种程度。问题性水平的高,应高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程度,这就足够了。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英语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信息技术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使信息技术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点做法来培养学生“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是十分重要的。

其一是用点拨的方法,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在英语教学中这样的点拨所起的作用,与其说是代学生发现问题,倒不如说是鞭策学生认真读书,促其在今后的读书中自己生出疑问来。

其二是用引导对比的手段,促使学生从生疑到解疑。总之,实践表明,引导学生作对比,不失为培养学生生疑解疑的重要手段。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形成一种学习的心理定势──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三是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敢不敢提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似乎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处在小学阶段,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什么问题都敢提,所以人们说,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心里的疑问(包括学习上的疑问),不愿展示在班级的众人面前;另一方面,爱面子,爱虚荣等不健康心理也滋长起来,由于怕人家笑话,又不敢提问。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可以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提问的实例启发和开导学生,使他们懂得质疑提问不但是好学上进的表现,而且是取得学业进步的关键,特别要使他们懂得,能提出问题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问题的一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体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另外,教师在对待学生提问的处理上应该是多鼓励多引导,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而表现出厌烦的情绪。事实上,当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形成之初,提问质量不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细小和琐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无关等等。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碰到上述情况从不指责,而是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另一方面,对凡是提问的学生,都给于记分鼓励,用打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分析学生提问质量不高,往往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尚未仔细研读造成的,要求他们从这个熟读精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教学上的这一举措,明显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质量提高。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应该贯彻纲举目张的精神,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带动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英语教学的任务,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方法的多样性,任务的综合性决定了方法的综合性。因此,把信息技术孤立起来,以为用它可以完成英语教学的一切任务,以致于排斥其它方法的运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之所以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带动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纲,是因为在客观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进行的。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其它教学法的带动作用也是必然的。

篇5: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在广大农村小学因为观念落后、师资差、条件简陋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低下。要改变此状况,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尤其要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其次要熟悉英语的学科特点,做好多种媒体的整合,突出实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学科整合

伴随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同时也必将有更多的外国人走进我们的国门,英语正大步走近我们的生活并影响我们的生活,英语的重要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掌握英语成为提升个人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也迫切需要强化其基础地位,突出交际性与实用性。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观念、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英语课的开设很不理想,最重要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英语交际情景与氛围的缺失,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彻底丧失学习信心,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当然更不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何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走出低谷,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可能等到观念、师资、软硬件一切具备的时候再来搞英语的教学,那么,我们就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掘传统教学精华,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学产出率。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现状

农村小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大都按标准配齐了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等信息技术设备,但受学校资金的限制,大量设备因超负荷使用,粗放管理,加之没有得力的维护人员和过硬的维修技术,致使设备年久失修而大量报废。2005年,湖北省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各农村学校都新添了DVD、电视机、电脑、打印机等信息设备。

但新设备在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新鲜感后,却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先进设备的使用者成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短板,受观念、经费、资源、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DVD、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系统的使用率很低,录音机仍旧在英语教学中唱主角。一边是基本束之高阁的先进信息设备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一边是急需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师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与相应的能力培训。小学生爱玩且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大动力,可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基本上只能教师的日常运用,学生对电脑的喜爱使得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大群孩子在电脑室外驻足观望。亲手摸一摸电脑,哪怕只是看看显示屏也会让他们很满足。孩子们居然能无师自通地说出很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之效。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准备工作

要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真正发挥实效,必须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要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要有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的心理准备,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成为一种自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惰性与惯性,积极去探索新事物,破解新难题,从而促使教师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2、能力准备

教师首先要有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如:利用动作演示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外语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利用简笔画激发兴趣、利用实物激发兴趣、设计比赛性游戏激发兴趣、角色扮演激发兴趣、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兴趣等。其次,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先进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应用技巧需要教师具备如下知识能力结构。一是自我认识,即善于自知和自我评价的知识;二是普遍知识,即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即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和掌握;四是教育科学知识,即现实教育实践最优化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复合型知识结构后,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地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应用能力、利用远程资源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3、物质准备

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装备,不能在信息技术上贪大求洋而忽略装备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做好信息技术装备的配套工作,如装备的摆放布局、机器的调试运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排除准备等。

三、怎样做好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关键不取决于设备而应取决于人,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前提是使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只有当使用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并在主观上产生强烈的运用意愿后,信息技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信息技术便成了哗众取宠的道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切实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遵循信息技术的运用原则

(1)熟悉英语的学科特点,准确介入

英语是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其交际性与实用性正是该语言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英语的学科特点,因此英语教学过程必须紧紧围绕双向或多向交流来展开,否则语言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想象当语言学习伴随枯燥的机械训练时语言还能有什么魅力,孩子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英语的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又会给他们以怎样的感受,他们还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吗?

(2)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频度,选好时机

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充分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不顾教学实际需要,滥用信息技术往往会适得其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缺少认真的思考研究,就会沦为信息技术的附庸,信息技术装备也就成了仅仅部分替代人力的工具而非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知识的有效载体。信息技术装备运用的时机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画蛇添足。

(3)做好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循序渐进

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化组合对教学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时应采取立体教学,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完全适应,也不能因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降低而懈怠,更不能过分依赖电教手段。

2、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优势(1)营造浓厚氛围,优化学习环境 有位叫杰斯帕森的教育家曾说过:“学习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到得其所在,这样,他最后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这一平台反复播放英文歌曲,播放简短的日常口语,让纯正的英语在校园响起来,传唱开来;利用DVD机播放配中文字幕的原版英文碟片,供师生共同观看,充实师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欣赏精彩影片的同时享用英语口语大餐;在课余辅导时,我运用读书机辅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听的同时记住相应的词句,避免了小和尚念经,会读会背不会认的尴尬,并轮流由某个人负责操作,这样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课堂上播放教学磁带、播放英语教学CD,让学生在收听、观看教学片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就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有限的寥寥数语,而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让学生潜入水中游泳”。

(2)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一可弥补个人能力之不足,二可提供真实直观的场景、音效等,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让师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与双向、多向交流的训练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减轻了师生不必要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意愿并激发出顽强的毅力,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让学生听纯正的语音、语调,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结合、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空中英语课堂资源时,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立刻高涨,特别是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动画中的情景手舞足蹈,并且能很快惟妙惟肖地模仿其中的夸张有趣的简短语句,反复播放后学生便无意中记住了许多词句,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3、营造信息技术的运用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英语学习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地听、说、读、写、看纯正地道的英语,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模仿,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极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子和任务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四、纠正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偏差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的整体去把握媒体资源技术的整合、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时,我们必须纠正对信息技术的如下错误或片面认识。

1、技术的应用就是媒体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它不仅仅是媒体技术和理论,而且需要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教育整体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育传播需要媒体,教育技术也将会永远关注媒体。但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使用媒体。

2、信息技术应用的媒体越现代化越好

不可否认,先进的媒体确实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官刺激和享受,也确实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一些语言难以描述的抽象事物,但过分的热闹与花哨吸引的只是学生的眼球,往往忽略的恰恰是学习内容本身。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表现形式但更应关注教学内容,必须明白信息技术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和表现形式,而非教学活动的全部。

参考文献:

[1]许蔚红 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现代英语教学改革.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4期 10-11。

[2]罗晓燕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年第1期 35-36。

[3]李兰花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新课程实验与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14-117。[4]袁兆军 刘芳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走进校本教研,武汉:长江出版社,2006,345-348。[5]李传刚 谈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二辑下),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93。

[6]陈林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几点误区.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二辑下),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73。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八里庄完全小学 联系地址:河北省昌黎县八里庄完全小学 邮编:066600 电话: ***

电子邮箱: ningjingsummer@126.com

自信的我

全心投入

篇6: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平泉县杨树岭学区中心校 张丽艳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新课标明确了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树立新的写字教学理念,创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然后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运用;浅谈

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将写字与写字方法的教授结合起来,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顺利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小学写作和阅读进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践结果证明: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写字的能力和速度。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具有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部首、偏旁以及结构是汉字的精髓,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对汉字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我们中国的汉字包括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左右结构以及上下结构这几种基本的结构形式,但是由此组成的汉字举不胜举。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繁杂的笔画稍多的汉字,这些字老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对这些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也相应的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对汉字的讲解和汉字书写过程的演示,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模仿、理解以及掌握所学汉字。例如:老师在交“雪”字的书写过程的时候,可以把其与“岗”、“屿”等组成一组,将这些具有表意类的汉字用多媒体分割技术进行拆分,然后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鸟”字的书写比较复杂,老师可以运用Flash动画将“鸟”字的书写过程清楚明了的演示出来,并且配上具有“鸟语”的背景音乐。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使抽象的汉字更加的形象化、直观化。

2.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力较差,所以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性和具体性,枯燥乏味的汉字不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不容易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汉字的书写。我们可以在充分的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之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声音、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等融入到语文写字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刺激小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发挥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对汉字的求知欲,引导小学生主动探寻学习书写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3.营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信息技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以及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动画,让小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以及和谐的汉字学习氛围和环境之中,抽象的汉字通过信息技术具象化,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写字的热情高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汉字的书写也更加的规范漂亮。例如:“刃”字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刃”字的原始意义和演变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给小学生一些形象有趣图片和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刃”字的字形,让他们在老师营造的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下高效地完成写字的学习任务。

4.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以及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生作为汉字的初学者,在汉字表象和字形的统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但是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典型表义文字,因此,字义的讲解就成为小学生语文写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仿真和模仿功能,它能够把无声事物转变为有声事物,把抽象东西转变为具象东西,把静止的物体转变为动态的物体,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来的画面非常的逼真生动,通过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写字教学的难点以及突出写字教学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加强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记忆,帮助小学生识记汉字字形和加理解汉字字义,最终促进小学生准确规范的书写出所学汉字。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所学汉字

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汉字的准确的发音,配备相应的演示图,让学生的拼读更加的准确规范,然后通过发音掌握和记忆汉字的框架结构;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演示汉字的结构和笔顺的书写过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脑中联想所学汉字的形状,帮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养成;运用动漫等技术演示所学汉字从图画文字—象形文字—现代文字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明确了然的掌握所学汉字的产生、发展到成型,促使枯燥的文字符号更加的具象化,增强小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提升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和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汉字的运用练习

让小学生欣赏小诗歌、猜谜语、跟唱歌谣以及听故事等,老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在儿歌以及谜语等中要体现所学汉字的结构、偏旁和笔顺,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这些教学环节实现对汉字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将所学汉字的字义、字形以及字音等结合联系到一起,从而在实践中练习和运用所学汉字。例如:炮、袍、泡、抱以及跑这一组字,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顺口溜:点火放炮,有衣穿袍,烧水泡茶,伸手抱她,双足快跑。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出汉字学习情景

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一般很难集中,枯燥单调的汉字书写学习对他们来说很难进入状态,小学语文老师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应的动画和音乐,创设出良好的情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写字的学习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创设出合理的科学的写字情景,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写字的乐趣,激发小学生学习写字的热情和自信心。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或者展示我国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写字教学的反馈以及评价

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经历反馈与矫正反复循环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如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信息,这样小学语文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自己的书写缺点。通过反馈和评价可以实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写字教学的优化对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写字能力的提高以及其以后的语文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写字教学教学在小学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在小学语文写字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形象直观的展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并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汉字的学习以及完成汉字的练习与运用,并且也可以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写字的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构成,培养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和速度,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和记忆汉字的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小学生以后了解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玲丽;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写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1期

[2]赵细芬;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60期

篇7: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王家小学

杜令平马玉娟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民族地方,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为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实验、动画模拟、练习设计、分层显示、控制模拟。[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尽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 在汕尾,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严重脱节。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本文拟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利用电化媒体技术,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电教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扩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存在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形;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多媒体技术提供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主要学科,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及一定范围内,数学的确不如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年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严重脱节,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有排斥心理,教师和信息技术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资源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现象,使得学生主体素质的变化与落后的教学手段存在着巨大反差,导致教学水平低下,或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照顾个别差异等弊端。

四、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式:

(一)演示实验

简洁明了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走的时间来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十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十分钟,有十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二)动画模拟

形象生动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辆车,后来又来了它的2倍,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动画表示的意义。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产生立体效应,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练习设计

方便快捷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四)分层显示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教学信息由媒体传递,媒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网络平台,创建学生个人空间和家校讨论版块,加强教师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并给学生提供辅助探究发现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分层指导下,学生借助媒体认识工具,来解决问题。

(五)、控制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编写出较富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我相信,教育以人为本,只要教师也以学生为本,信息技术在汕尾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总之,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家小学

杜令平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简明快捷的优越性在教育教学中凸现出来,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作以梳理融和,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趣溢横生,教学内容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升华,使学生对知识的生成与演化,了解得更加深刻。尽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民族地方,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为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实验、动画模拟、练习设计、分层显示、控制模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方面的点滴管见。

一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利用电化媒体技术中以幻灯片、投影仪、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电教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扩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存在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形;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打破齐步前进的传统教学窠臼,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主要学科,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及一定范围内,数学的确不如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年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严重脱节,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有排斥心理,教师和信息技术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资源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现象,使得学生主体素质的变化与落后的教学手段存在着巨大反差,导致教学水平低下,或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照顾个别差异等弊端。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式:

(一)简洁明了的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走的时间来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十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十分钟,有十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编写出富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将数学课程的数形结合思想以动态形式充分的体现出来,将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二)形象生动的动画模拟

其简明快捷的优越性在教育教学中凸现出来,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本知识作以柔和与梳理,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趣溢横生,教学内容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升华,使学生对知识的生成与演化,更加了解,更加深刻。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利用在杯子天平中注水的动画来演示平衡现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动画表示的意义。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产生立体效应,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的困扰,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方便快捷的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四)多样进行的分层显示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教学信息由媒体传递,媒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网络平台,创建学生个人空间和家校讨论版块,加强教师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并给学生提供辅助探究发现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分层指导下,学生借助媒体认识工具,来解决问题。

篇8: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科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小学科学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尤其是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的形式、完整性等都与传统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课程体系上看, 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等原因, 教师单纯利用教材上的信息进行教学, 学生学不到系统、全面的知识, 学生的科学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很难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教学方法, 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学习途径,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资源, 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 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我们科学教师必须依据课程内容特点, 有选择性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 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网络资源极其丰富,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 必须提醒学生学会筛选和鉴别, 在丰富学习途径的同时, 有效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比如, 在进行“探索宇宙”的教学时, 教师让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将学生带进电子阅览室, 让他们在网上了解更多的关于探索宇宙的知识。很多学生通过网络阅读, 了解了有关宇宙的知识。从观测宇宙的仪器———望远镜到宇宙探测器, 从遥望太空到漫步星球, 人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国外的伽利略、牛顿, 还是国内的钱学森, 都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他们那种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每个学生。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 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故事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进行故事情境的设置时, 尽量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 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故事还要具有针对性, 能突出科学知识的内涵等等。这些故事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 在进行“小行为大环境”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系列的生活故事:人们随意往下水道倒油;很多孩子用石头或者是弓箭射死小鸟;有的孩子在经过树林时, 从树上揭下一块大树皮等等。故事就在学生身边,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很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这些行为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很快进入讨论话题, 能够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等角度去分析问题, 从而让学生理解了环境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表示要从自我做起, 注重对环境和对动植物的保护等, 大大提高教学实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通过动画课件揭示科学规律, 实现高效教学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要想突破这些教学难关, 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强调, 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常规教学仪器进行有机整合, 或者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展示, 通过直观信息和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轻松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比如, 在进行“人体的组成”第二课时的教学时, 教材设计了“观察细胞”的实验内容, 教师引入了显微投影装置, 将学生观察到的细胞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 让全体学生评价该生的观察效果。这样教学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如, 在进行“呼吸与交换”的教学时,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课件展示, 调用白板中的课程资源, 视频展示人体的呼吸过程, 通过动态的箭头显示和肺部大小的变化, 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降低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

总之,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在信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手段的运用, 还要更好地发挥生活课程资源和常规教学仪器的辅助作用, 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探究活动, 掌握科学本领,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根基。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贾阳.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 2011 (5) .

上一篇:播音主持训练新闻稿件下一篇:党建工作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