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2024-07-19

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精选12篇)

篇1: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小组讨论发言的提纲

郭亚峰

近日,我校就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学习大讨论召开学习动员会议,怎样结合我院的评建工作,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办学理念要转变,管理要跟上

我院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转制而成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普遍存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学校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水平,从现象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够严密。应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

2、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力度要加大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我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在这几年力度不断加大,教学计划的修订已经注意到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了部分课程,整合了课程内容,加大了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从实训课的情况来看,目前基本上都是由专任教师来进行,可以更多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来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师资是瓶颈,教学质量是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但是教研室的老师没有一个达到这个要求。目前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不高,学院一方面可以加大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学院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证书和提高学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自觉学习能力不强,但是我们目前的管理制度存在纵容学生的问题,治教不够严格,导致最后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对学院的变大变强和对自身工作的提升都是非常关键的,本人从三个要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来阐述。

一、“为了谁”。我们经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个归根结底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学校,为了高职教育发展。

(一)在我们教育事业中,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就是为了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将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

(二)既然把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就必须把握住高职教育中心。但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的高职教育观念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能突出我们学校特有的高职教育特色。做好“六个转向:

1、由单一的智商教育转向注重情商教育。

2、由单一的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3、由精英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

4、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

5、由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的特长教育。

6、德育重点由空泛化的传统说教转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依靠谁”

(一)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学校的教育观念有转变。

(三)专业教师和思政辅导员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

三、“我是谁”

(一)高职教育观念更新,需要每位学校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高职教育观念更新,需要每位学校工作人员以“主人翁”态度工作。

篇2: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在中央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指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发展方向和目标。但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摆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通过对“决定”的深入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企业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

一、创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首先,在政府层面应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在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

其次,应当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既职业教育界长久探索的问题,也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最感困惑的问题。明确的思路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校企双方应当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实现融合和合作。

职业院校方面,职业院校本身至少应有三个层面的“对接”内涵。宏观是职业院校办学层面,要求职业院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应有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有效对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群”的办学思路;中观是职业院校专业群(院系)层面,要求专业群对接产业群(链);微观是专业建设层面,要求专业要根据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准入资格等实施专业建设。行业企业方面,行业企业如何参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样也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宏观是行业组织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产业人才需求信息,为职业院校办学树立“风向标”,如通过组建“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充分发挥了行业在合作办学中的指导作用;中观是行业要搭建好产业及其企业与职业院校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校企联姻当好“红娘”,如成立由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微观是行业及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当好“导航”,共同组建真实、可行、可靠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应该用经济利益之绳捆绑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办学、用技术师资之力凝聚校企双方推进合作育人、用人才招聘之惠驱动校企双方合作就业、用媒体宣传之利引领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发展,一句话就是,最终目标要做到学校和企业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其次,应当依托专业办实体,办好实体建专业,鼓励专业层面建设多样化校企合作实体。学校认定凡是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功能、校内外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店面、车间、工作室、生产线等都是校企合作实体,都可为我所用。通过实体内部“校企互动”,实现合作办专业、合作育人才、合作促就业、合作谋发展。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实现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要求做到行业主导、企业集群、院校集群、就业集群,也就是说,解决集团化办学必须有行业背景,必须有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群,必须有涵盖中职、高职甚至应用本科、科研院所的院校集群,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就业容量。

作为湖北省鄂州市唯一一所高校和高职院校,要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学校的办学是否能赢得地方经济社会的认可,需要用实力说话;二是学校是否能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用育人说话;三是学校是否能更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工作,需要用服务说话;四是学校是否能与地方经济社会保持和谐互动的密切关系,需要用作为说话。要回答上述四个“是否”,很明显不是学校一厢情愿所能解决的,非得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起来,让政府“出政策,出投入”,让行业“树标准,强产业”,让企业“愿参与,乐合作”,让学校“育人才,优服务”,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破解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之惑

鄂州职业大学因其是地方唯一的高等院校,综合性较强,设置的专业涵盖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信息、文经商贸、基础教育、艺术传媒、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鄂州市各个领域许多骨干中坚都毕业于这里。表面上看,似乎培养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是时过境迁,作为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的核心城市,鄂州市需要更多助推现代产业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适切性、针对性、应用性更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学校必须深度融入当下鄂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需要的人才。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学校提出深度融入“鄂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有效对接“鄂州市重点发展产业集群”的办学思路,近3年来学校撤销音乐表演等3个专业、停招国际贸易实务等6个专业,新申报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7个专业,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同时通过院系整合形成7个院系(专业群),实现了专业群与产业群有效对接。

与此同时,鄂州职业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赢得鄂州市政府支持的重要支点,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求支持。鄂州市是湖北省经济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学校成立鄂州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累计完成市发改委委托的调研课题30项;学校整合全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在技术服务、社会培训、项目研发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收益近3年累计达到1690万元。优质的社会服务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鄂州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使得学校的办学环境进一步优化。

学校认为,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算是搭好了戏台,唱戏的应该是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才是人才培养更有效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在大量联络说服行业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由鄂州市政府牵头,14家政府职能部门、9家行业协会(学会)、72家企事业单位、市内8家中等职业学校等为理事单位的鄂州职业大学“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并在理事会框架内组建了7个“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层面着重解决合作办学难题,委员会层面着重解决合作育人难题,形成举全市之力、四方联动办好职业教育的市校一体发展格局。

破解地方职教产教融合之惑

鄂州职业大学在推进校行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发现,长期以来,受企业改制影响,鄂州市域内行业组织名存实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的统筹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实施,导致行业内企业“各自为政”。现代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现代化,而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正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行业参与合作育人的核心凭借之一。然而,名存实亡的行业组织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障碍。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决定依托“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推动鄂州市重振行业组织,两年来由学校相关院系牵头重组的行业组织达到14家,实现了鄂州市行业组织的重整与建设。重振了行业组织,等于抓住了龙头企业,等于集成了一个企业群,等于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而重振后的行业组织也已成为地方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如何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学校认为,一是行业牵头,企业与学校参与组建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二是行业与学校合作举办“校行企”参与的产教对话活动;三是通过行业及其主管部门,与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共同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有助于“校行企”合作育人的文件、政策等;四是行业做大做强后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

面对重振后的鄂州市行业组织,从规范组织行为到建立区域性行业标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等待还是积极突破?鄂州职业大学选择了后者,利用重振后学校在各个行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破冰前行。“校行企”合作组建了与鄂州市七大产业群密切相关的7个地方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同时利用学校“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年会之际,举办产教对话活动11次。更可贵的是,学校联合鄂州市住建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门下发《关于周鹏等14名专职教师挂职锻炼任职的通知》,有效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双师”素质的难题。

鄂州市金刚石工程协会与湖北省金刚石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组织,2013年由他们牵头带动3家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国家金刚石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校企共建了鄂州职业大学人造金刚石单晶制品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实体的方式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

破解地方职教校企合作之惑

如果说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的话,那么校企如何合作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级难题,提得多做得多却收效甚微,是很多地方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时的普遍困惑。鄂州职业大学认为,应该用经济利益之绳捆绑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办学、用技术师资之力凝聚校企双方推进合作育人、用人才招聘之惠驱动校企双方合作就业、用媒体宣传之利引领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学校和企业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如何才能使学校和企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鄂州职业大学的做法是“依托专业办实体,办好实体建专业”,鼓励专业层面建设多样化校企合作实体。学校认定凡是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功能、校内外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店面、车间、工作室、生产线等都是校企合作实体,都可为我所用。通过实体内部“校企互动”,实现合作办专业、合作育人才、合作促就业、合作谋发展。

鄂州职业大学商学院与湖北盛德会计事务所、用友新道公司合作建成鄂州市中小微企业管理健康体检站,商学院出场地、教师和学生,湖北盛德会计事务所出技术和理念,用友新道公司出软件,三方合作面向鄂州市中小微企业开展健康体检,实现了经济利益共享、技术师资共用、责任风险共担、人才培养共管。目前,企业管理健康体检站已经建立170家企业信息资源库,完成73家企业健康体检。

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另外一条途径就是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要求做到行业主导、企业集群、院校集群、就业集群,也就是说,解决集团化办学必须有行业背景,必须有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群,必须有涵盖中职、高职甚至应用本科、科研院所的院校集群,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就业容量。作为地方高职院校,鄂州职业大学必须破区域约束之茧,就是要突破鄂州市域范围,在湖北省乃至更广阔的区域谋划集团化办学。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学校在湖北省模具协会的指导下,经湖北省经信委同意,于2013年与鄂丰模具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湖北模具职业教育集团,整合2所高等院校、5所高职院校、5所中职学校、6家行业协会、6家模具企业、2家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了湖北省模具行业企业参与模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了模具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提高了模具人才培养质量,带动了湖北省模具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篇3: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我国每一年大学生和高职学生毕业总数都在不断的上涨, 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为沉重。其中, 需要特别注重的就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 因为并不是十分良好的就业形势, 会导致学生的就业思想发生一定的转变, 甚至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手段, 在高职教育中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消除学生内心存在的消极就业心理。

1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的积极作用

人的思想观念驱使着人的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引导, 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价值所在, 同时, 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需要承担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坚持本心, 不会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 为自身树立正确的职业梦想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使得学生的就业观念变得更加的积极。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能够具有非常健康的心态, 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 满足我国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1.1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的步入社会, 很多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高职院校的众多课程中, 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将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选择和我国发展需求相结合, 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全面性的了解, 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 并且为自身标定一个远大的就业梦想, 打破传统就业观念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的束缚。

1.2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名社会工作人员都应具备的素质, 很多人都说每一个工作人员就像是社会中的一颗螺丝钉, 你在哪里就需要锁紧哪里, 为自身的工作负责。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高职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 他们的社会经验还十分的缺乏, 对于许多不懂的事物, 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甚至很多高职学生步入自身的岗位以后, 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和职业道德的底线。追求其根本原因是高职学生在校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步入社会后对于自身的职业没有太多的热情, 也不懂得什么是奉献, 对于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都有着苛刻的要求, 但是却没有实际的看清自己。对于不良诱惑的抵抗力很低, 自身的工作不能够讲究诚信, 这些都是需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得学生具有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1]。

2 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对策

我国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越来越为重视, 并且对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思想观念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且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的就业理想,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成为一名社会需要, 并且对社会发展奉献力量的人才。

2.1 将就业思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

我国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不能够只是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对于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且将其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所以,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当将就业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中心, 以及相关知识传授的媒介。不仅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教育, 同时, 还要帮助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工作进行良好的规划,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得学生走出校园步入岗位后, 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底线。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所在, 要学生深刻的体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使得学生的就业、择业态度变得更加的积极, 不再对岗位工作有着太多苛刻的需求, 使得学生具有的就业观念进行良好的转变, 帮助学生创建合理的、科学的就业观念。

2.2 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和提升学生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就业观念转变, 单单依靠高职院校的教育力量还是不够的。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的步入社会,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 对于一些事物学生具有的抵抗力很低, 很容易导致学生走向人生的误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引导, 不仅仅需要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 同时还需要凝聚社会以及家庭具有的教育力量, 使得三者能够形成一股合力, 促进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 增强学生具有的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并且在校园内部建立“就业指导学生联合会”, 学校还可以应用新媒体QQ、微信等,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使得学生家长积极的参与到对于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中去。学校还要与众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 有所收获, 有所体会, 使得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为学生的教育工作负责[2]。

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每年毕业总人数逐渐上涨, 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为沉重。所以我国的高职院校不能只是重视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也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就业思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 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具有的就业思想观念进行转变,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众多, 每一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总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就业问题, 但是随着毕业生总量的逐渐上涨, 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渐的增加。这种不良状况会对高职院校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使得学生具有不良的就业思想观念, 我国的各个高职院校必须要对此进行反思。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观的作用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希望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思想压力,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就业思想

参考文献

[1]肖永霞, 张玉伟.高职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1 (6) .

篇4:教育思想大讨论发言稿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声誉不断扩大,是作为校长在不断追求着的。那么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自认为才疏学浅,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但也是尽力去做的。现结合学校实际和日常开展的工作,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一所学校的校长。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每天早上第一时间到各班看看师生到位情况,让师生知道校长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都在关心着我们;校长要亲自推门听课,使老师们知道校长在关注老师们、帮助老师们专业成长,同时老师也不敢懈怠;校长要亲自上课,校长说来说去不如让自己的行动去说,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可以和老师们PK,我们不一定要赢,但校长的态度和工作作风会让老师们敬佩,很多事情、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二、要创新。校长要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新要求、新方法。作为校长要努力学习、转变观念,向课堂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旧有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因此,作为校长,经历的培训和学习不少,我们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贯彻给老师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如我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三、要建设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

四、要有切实可行能激励教职工的制度。

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六、抓实德育、教学、科研“三驾马车”。

七、开展好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5: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个人总结

机械工程学院XXX

近几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艺术类生源持续增加,在全国各大高职院校中也相应的开办了许多设计艺术类专业。我院已开办了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明年也即将开办室内设计专业,针对高职设计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设计艺术专门人才,是当前作为高职设计教育从业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招生规模

这几年,各高职院校的设计艺术专业急剧增加,甚至出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现象。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实行大规模扩招的办学方式,这在客观上必定要出现师资不足、教学设备跟不上、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现象。以我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为例,从05级-09级,每班人数都在40人左右,每年级2个班,共80人左右。而10年的人数猛然增加到一个班近70人,一个年级就达到了130多人,一个老师即使只带一个班(70人),这本身不符合“设计艺术”教育教学规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经济效益,为社会减轻了压力。而且就近几年的情况看,虽然生源总体数量在下降,但艺术类生源的数量却在上升。在当下状况,怎样才能解决这种招生规模扩大和教学质量无法确保的矛盾呢?在《高职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下一阶段的高职教育发展应当以“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为关键,教学质量应该是不管有没有条件,不管学生人数多少,而最应该确保的。学校确保教学质量政策的制订要确当,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要端正,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内容要新颖;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自己负责。

二、基础课教学

从设计艺术的本质出发,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基本原则。在一年级的基础课中,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都与传统美术教育要相区别,体现设计的基本要素,为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设计艺术是交叉学科也是新兴学科,涉及诸多领域。就素描和色彩而言,我的看法是,能否将素面分成对自然对象的写实再现和对自然对象的抽象表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第二阶段注重强调艺术感觉、联想、夸张和变形,以新的概念创造具有个性化形态语言。色彩可分为写生色彩和设计色彩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第二阶段注重强调色彩的主观性、创造性与应用性。从色彩策划入手,揭示色彩与形象、色彩与生理、色彩

与心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设计色彩的能力。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目标的设计等几个阶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面对市场

高职院校的设计教育也是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始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思路,与本科的设计教育有所差异,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全国范围内,目前开设设计艺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很多,很多学校也有实习车间,或有作为实习基地的工厂和设计单位,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比如在12年1月份,我在参加“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成果展”的时候看到,XX职业技术学院的设计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形成实体,推向市场,企业既获得了利润,学生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但是我院目前的状况是既没有设备,也没有实习单位接纳。当然,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困难,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但我们仍然可以立足现实,尽可能的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跟市场顺利对接。

四、人文素质教育

篇6: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为进一步转变高职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贯彻教育部2011年以来重要文件精神,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学院在教学单位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交流活动。在本次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相关职业教育文件、有关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刻领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我院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把握我院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的科学内涵

“高职教育要发展、要改革,关键是要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为此,我们学院从中央的政策、省市的要求和我们学院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学院的性质和层次,进一步明确我院教育事业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承担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问题,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我们学院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尤其突出强调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能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主动寻找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从而使我们所进行的职业教育能紧贴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确保我们学院教育事业稳定、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学院定位与发展思路为前提,切实做好学院建设与改革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上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围绕我院既定的科学定位与办学思路,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一系列相关保证体系为依托。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我院发展的关键。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

教师比例最少要达到专任教师的70%。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我院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考试,拿到相应专业的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证书;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和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激发教师参加应用技术研究或积极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根据社会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新兴产业的发展等因素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科学论证,及时调整,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使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市场前瞻性,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五个对接”,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以重点骨干专业现代化建设来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努力提高专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积极把用人单位引进校园,让他们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他们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考察提供充分的时间,同时也能使我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操作”、“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的倾向,在理论上重视系统和综合,把代表职教特色的“专业技能教学”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教学组织上要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能有效突破诸如学时、课程、专业以及年级的限制,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为此,学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不断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真正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4、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更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突出、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增加现场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多方联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依靠校外实训基地贴近生产实际的优胜条件,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实验室、实训条件的建设和改善,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善,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设、完善一批

必备的专业实验室,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和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5、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可以把企业引进课堂,把课堂融入企业,一方面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的研讨与制定,不同程度地参与教学与管理,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训、定岗实习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企业进行员工培养、培训,最终收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效果。

6、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们可以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主体专业,推行学生毕业取证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有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校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及时为学生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总之,要实现办学思想的转变,就要从过去的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过去的升学教育、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过去以学科本位向提高就业能力转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转变。要适应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需求来办学。在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很大的调整,把教育教学和技术推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加大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到企业的岗位,最终办出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电子信息系计算机教研室

篇7: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 我相信对于每个教师来讲, 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刚工作不久、工作经验较浅的年轻教师来说, 是非常有好处的, 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 首先, 能够提高自身工作热情和教学水平, 明确一些混淆的理论思想, 使自己去除浮躁、踏踏实实的工作, 本本分分的做人, 正确理解为人师表的含义;其次, 这种提高也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教学的层面上, 还可以拓展到平日工作层面以外的各个方面;另外, “教育思想大讨论”还促使我对本专业、本学科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 真正达到“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意义所在。下面我就想谈一下我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中的一点思考, 即我系教学改革的一点点看法和认识。

教学改革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中, 目的就是要寻求一x个更加适应时代、适合本民族的教学体系服务于大众;我们舞蹈系, 在音乐学院舞蹈系成立到今天, 学科的设置、教材的安排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过程;如何培养一批有我们自己特色、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人才, 一直是系里领导带领老师们时刻追求的。

我就自己古典舞专业特长出发, 认为把古典舞基训纳入到本科生学习中去, 是有可行性的, 而且可以和古典舞身韵课相结合教学学

首先, 古典舞基训作为舞蹈的基础训练, 对舞蹈演员身体机能、素质提高等方面, 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典舞基训同芭蕾基训一样, 有一套系统的训练体系, 是经过老一代舞蹈家们潜心研究而形成的舞蹈训练体系;是舞蹈演员每日的必修课,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方面大家都很清楚, 我就不多说了;

其次, 古典舞基训中特有的技术技巧语汇, 具有很若强X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古典舞作品区别于民间舞、芭蕾舞作品的就是古典舞特有的技术技巧, 它同芭蕾技术技巧不同的点翻身、串翻身、空翻、跟头都是要求舞蹈演员身体有极强的控制能力而完成的动作, 对待舞蹈演员身体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另外, 古典舞不同于芭蕾舞技术技巧的部分, 是吸收了戏曲、武术的一系列动作, 经过整理提炼形成了适合舞蹈的技术技巧, 所以它又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是属于我们自己技术技巧;这也是为什么古典舞技术技巧在每个剧目作品中能够成为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剧目中适当的加入高难的技术技巧, 不但能够凸显演员高超的身体能力, 衡量其技术水平, 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很多舞蹈大赛的赛程上, 都有对演员技术技巧展示的要求, 每到这个部分也是观众最为叫好的部分, 这也充分说明了它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

再次, 结合我系各年级学生谈一下, 进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必要;

第一是规范。我们学校一部分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的学生, 他们相对于高中生身体机能都相对解决好了, 如果把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放在一年级进行, 可以巩固这些学生基本功技能, 在他们开绷直解决了的基础上规范学生技术技巧能力;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的高中生, 能够在学习古典舞基训中得到规范开范, 对于这些没有多少舞蹈基础的学生学习古典舞基训, 虽然有难度, 不过相对于艺校生的规范、修整来讲, 在一张白纸上更能够把握规范二字, 并且一年级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第二是提高。如果在进行了一年的芭蕾基本功训练之后的二年级开设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能够在芭蕾解决开绷直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力量的训练, 技巧按照学生掌握舞蹈的深浅进行开范、规范、强化, 还要加入用气息带动身体运用的训练;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刚进校时更加成熟, 接受能力也更强, 这个时候进行古典舞基训提高, 也是提升身体素质、技术技巧能力的最好时机机

第三是拔高。三年级开设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 学生在这个年级应该是最成熟, 前两年的学习已经把开绷直解决的很好了, 是身体最好用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加入的话, 能够起到一个拔高的作用, 不论是在身体上, 还是在心里上学生都能对自己有个客观认识, 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身体机能, 拓展他们的舞蹈语汇, 也为编导课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素材基础;在技术技巧方面, 这时的学生更了解自己, 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技巧, 把他们运用到剧目学习和编创当中, 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最后突破;这个时候加入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也能为大四的毕业晚会打基础;

第四是升华。这个部分就是在大四进行这门课的学习, 我个人是錦不赞成在四年级开设古典舞基训课程的, 因为它具有局限性, 只是单纯的为毕业晚会服务, 目的性也较强, 而且不符合基本功训练规律, 没有相应的时间练习, 是个临阵磨枪的过程;但是, 即便是临阵磨枪, 还是会不快也光, 这也说明了古典舞基训课程对舞蹈鏫演员的重要作用, 也是可以的。

最后, 谈下古典舞基训与古典舞身韵相结合教学的设想;古典舞基训和古典舞身韵一向是一个有机整体, 从来都没有支离开的, 因为它们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关系。在教学进行中, 可以以基本功训练为主, 身韵教学为辅的交织进行;因为两者是互通的, 在基本功训练时, 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身韵的素材;比如, 把上的腰组合从准备的踏牚步旁提、起手横拧, 到姿态斜腰,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身韵的旁提动律、横拧动律、脚下踏步、以及姿态斜腰中的穿手;再比如, 流动的踢腿组合, 在编排上动作之间的舞姿衔接、亮相动作, 也不能不用到身韵的素材;那么, 两者相结合的学习,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并且在素材学习的同时, 还能教学生如何运用到实际组合当中去, 这样也开拓了学生作为编导专业思路, 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样把两节课合二为一也减轻系里课时总量的一个法子;另外, 一些中专院校因为学生年纪小接受能力有限, 要学的课程也比较多, 都是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融入身韵的学习, 效果也很好, 我中专也是这样学习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安排是可行的。

篇8: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工作方案

在刚刚完成集团公司组建任务的第二年,集团公司党组根据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垄断经营模式的影响,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重生产、轻效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各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不能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的情况,组织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大讨论通过学习系统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开阔眼界,查找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广大干部职工深刻地感受到了市场与竞争带来的巨大变革,思想受到了触动,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比以前有所增强,对推动集团公司的发展和顺利实现创业阶段目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随后的生产经营中,集团公司党组发现,系统内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垄断经营模式的影响,重生产轻效益、重安全轻管理的惯性思维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还有重大距离。工作上,只注重安全生产,而对电价、电量、电费回收、环保、税收、成本的控制没有提到一个相应的高度;只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与政府机关、银行、电网公司、煤炭企业、环保等周边关系的协调沟通重视不够。而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基层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要想完成从重生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轻管理向既重视生产又注重成本和效益的转变,完成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先从思想观念入手,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的转变;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而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是促进人的观念发生变化的好办法。

我厂除了存在集团公司所列举的共有的不合形势要求的现象之外,还存在着直接影响经营效益的思想观念落后和管理不科学、不到位的问题,存在着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在集团公司效益年里,深入进行今年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以思想的转变促进机制体制的转变,促进管理方面的进步,对我们提高效益、甩掉落后帽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把握大讨论的几个原则

1、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学习是引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实践,大讨论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厂级领导干部要按上级要求,参加今年分公司举办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研讨班,中层干部要参加厂里举办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训班,同时厂里要结合实际,对管理岗位人员、班组长采取举办学习班、召开报告会等形式,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学习效果。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融合。

开展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导实践、解决问题,通过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干部职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来促进各单位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效益年里尤其要着力解决如何“增收降耗”、如何减少亏损企业、如何减少亏损额、如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活动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

3、要坚持抓好重点群体、重点对象。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在领会上级工作意图、贯彻执行上级工作部署、推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是大讨论活动的重点对象。通过大讨论活动,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各个层面的执行力。在突出抓重点的前提下,要注意将大讨论活动与“同心文化”理念宣贯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用同心文化理念指导自己转变思想观念,规范个人行为,提高能力素质。

4、要坚持务求实效。集团公司党组明确提出“把是否完成了‘效益年’的任务目标作为检验这次大讨论成效的标准”,因此,我们提大讨论活动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开展,扎扎实实地推进,让大讨论活动促进“1421”任务的完成和全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三、大讨论应解决的问题

目前,困扰企业的问题很多,但重要的还是思想观念落后、向心力不强、管理粗放和执行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在大讨论活动中,以下问题应得到很好地解决:

1、在集团公司“效益年”、分公司“管理效益年”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2、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能否缩小这些差距?

3、在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活动中,企业已经采取一定举措,我们个人能做什么?

4、怎样解决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问题?

5、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执行力强弱是企业完成任务、指标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干部和员工的执行力?

四、大讨论活动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大讨论工作的领导,厂成立大讨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党群口各部门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在思想政治工作部,负责具体工作。

五、对大讨论的工作要求

1、今年的大讨论不划阶段,不定任务,贯穿全年,从以讨论促工作考虑,应尽量提前进行。

2、各党支部应根据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有措施、有组织地认真进行。生产口各单位应避开大、小修和抢修时间,集中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工作不太紧张的时间进行。

3、各党支部在大讨论中要善于发现新思想新见解,善于总结经验,典型的、对企业有影响的要及时上报,以便在全厂推广。

4、政工部要不定时地编发大讨论简报,以宣传典型,指导工作。

篇9: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

单位组织开展这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 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解放思想就是要克服自满保守思想,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解放思想,争取成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青年。作为一名进单位不久的新干事,对于新的工作环境有不熟悉之处,我应该主动与新同事打好关系,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工作业务,尽早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来。

二、更新观念就是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过去是推一步前进一步,不推就不动,现在要彻底改变这种不主动不自觉的观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果我们不主动不自觉的更新观念,力求进步,与时俱进,我们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不破不立,立而求新,个人的思想要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篇10: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高陵区委安排部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把公司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章党规各项要求上来。近日,党支部精心组织,召开了大讨论活动。

此次大讨论活动,对于我个人,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通过此次讨论活动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篇11: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教育观,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都是“单一的课堂灌输”, 对建立以专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 发挥专、兼职辅导员、专业教师、各职能部处的党政干部为成员的“大思政”教育网络架构建设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对于理论学习易产生厌烦情绪。但其思想活跃, 乐于表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需要。在认识“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高职生的重要性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大思政”时空的广延性, 实施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的所有时间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构建“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或许可以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 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 通过各种手段, 采用多种渠道宣传渗透西方的价值观和所谓的民主制度, 这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怀疑,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认可度降低甚至抵触。国内经济领域的诚信危机以及政治领域中的贪腐问题。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特别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是“90后”, 他们想独立又很依赖, 追求梦想又想走捷径, 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又激进, 活跃的思想意识又和社会脱节。所以传统的“强按牛头硬灌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的思想现状。以教师为主体, 让学生的思想围着老师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差。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高校必须构建让学生自由、独立、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学生在学校就充分感觉自己是独立的、能动的、自主的个体, 学校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 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 发挥其自主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相对传统的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的, 它是指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 是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大思政”教育观以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引导教育者更加全面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相关规律, 进一步提高其育人能力, 从而促使受教育者思想以及整体素质能够更加全面和谐发展。立足高职院校实际, 在“大思政”教育观视野下建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

1.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配合密切的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大思政”教育观将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 它纵向包括在校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横向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 在“大思政”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能够从宏观上协调支持教学等活动的领导决策系统。为了建立这一领导系统,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首先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组”, 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 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由教务处长、学生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校团委书记以及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主任作为主要领导成员, 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统一的协调领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相互脱节。

2. 充分整合显性、隐性教育资源, 加强教育资源的综合化建设, 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将教育资源进行综合是“大思政”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育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愈加丰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地综合利用。除了思想政治课堂这一显性资源外, 还应对许多隐性教育资源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网络、电视、校园广播、校报校刊, 甚至黑板报、公告栏、一些学生作品展等都应加以充分的应用。隐性教育资源可以集中反映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以及精神风貌,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 对学生产生难以抗拒的巨大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将各种教育资源统一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但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这种做法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的遵循, 必将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将辅导员、班主任纳入“大思政”教师队伍, 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学科化, 稳定师资队伍, 使思想政治教学队伍形成合力。

当前各类高校基本上都已完成了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但是教学队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 “大思政”教师队伍应该将辅导员、班主任甚至专业教师都纳入“大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尚未把辅导员学科专业化纳入到队伍建设中, 如思想政治教师的职称评定始终未能单列, 造成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明显不足, 人员极不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是专业背景混乱, 年龄结构不合理, 岗位流动性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差距较大。“大思政”视野下, 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应该着重进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明确辅导员的角色与职能定位, 完善辅导员的选配制度, 健全辅导员的配套政策。如将辅导员正式纳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系列中, 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等方式, 避免辅导员队伍岗位人员流动性大, 跳槽现象普遍, 使辅导员队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与思想政治教学队伍形成合力, 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4. 实行专业教师“双纲备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渗透”。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必由之路, 其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只重专业技能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但是, 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而这个综合素质就应该同时包括职业技能与思想水平。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量下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实行专业教师“双纲备课”, 在专业教学的同时,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渗透”。以专业课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以及行业的热爱。

总之, 在当前形势下,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需要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同仁共同研究, 积极实践, 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出更多思想素养高、实践技能强、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炎, 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6, (7) .

篇12: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从9月14日办公室统一安排以来,自己通过参加支部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在摘抄笔记、网上浏览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些比较粗浅的个人认识。现汇报如下:

思想是一种认识,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等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而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工作实际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解放思想,我认为首先得解决害怕解放、拒绝解放、不会解放的问题。害怕解放,主要是在工作中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拒绝解放,主要是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解放思想是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部门领导的事情,对自己来说认为没有解放思想的必要,按领导指示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不会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

解放思想不是空口号,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勤于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休息时间、工作之余,抓好学习,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要会学习,要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学有所成。要注意向领导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在工作实践中学。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刻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不松懈,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的唯一有效途径。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等,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同时,要在深入学习信息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涉猎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

二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学习而不思考,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就需要我们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妥善处理。在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实际中,要 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思考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如何推动工作,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成效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

三要勇于实践。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行动协调起来,用工作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把学习所得应用于工作实践。当前,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国家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在工作实际中紧紧把握国家信息化发大局,紧贴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把信息化与我市的四大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四要敢于转变。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认真总结,自我分析,主动解决,敢于转变,才能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才能既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又能把握好原则性,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住各种诱惑。

总之,我们要通过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信息办

上一篇:汽车维修管理模式下一篇:互联网工程师个人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