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2024-07-26

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精选8篇)

篇1: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 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讲述这些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 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 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 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 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 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确定的。

用心爱心专心 1

篇2: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应遵循问题创设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新课程,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新课程在我省已经实施近四年,但我们通过随堂听课,与广大教师和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较大转变,教学行为有很大改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够协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很充分,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我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调节教学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讨论式教与学法”教学模式。

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开发学生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开展问题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探索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取得了一些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鸦片战争》一课中,传统的教学问题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情况怎样?2.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3.林则徐怎样禁烟?4.鸦片战争的经过怎样?5.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而也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设计: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4.“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史论结合”,既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历史问题应建立在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形式,不能因强调后者而排斥前者,而是应将两者优势互补。

因此,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有机地统一于历史问题之中。教师通过点拨示范,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启动思维,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为此,教师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示范,实现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高中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我采取了自学―(学生)提问―解答的方法教学。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令人刮目相看,诸如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到底有哪些?2.古代农业政策?等。这些问题都透视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设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问题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和较高概括性。一个“好问题”应是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理解和掌握后提出的,应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学生领会要求。如果题目偏离教材过多,设问过大,涉及的内容过多,学生将难以把握。如教师在设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时,如将其分解为金融问题、工业问题、农业问题、失业问题,不仅切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又能化解问题难度,也使问题明确而具体。

问题设计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好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答案是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应在设问中尽量避免,但同时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设置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回答。教师也可以通过铺垫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解答。

问题设计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重要因素。即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本身质量不错,但如果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未必积极参与,这将大大降低课堂的效率。因此学生兴趣是教师设计问题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在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9世纪中叶,处在农奴制下的俄国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一位考察员,你在进行社会考察后将如何回复亚历山大二世?”通过将问题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专题式课程结构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多,跨度大,头绪杂,因此,设问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专题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同类历史问题,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放在一起进行设问,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可以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设问;而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联系必修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形成因果联系。

篇3: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 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 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 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级高一学生入学之初, 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 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8%, 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 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十分感兴趣, 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 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 为了赶进度, 为了考试, 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 学生厌学、怕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 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即把其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 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 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 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 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 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 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 都是客观存在的, 它不会重演, 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作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思考问题, 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 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 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 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 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 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思考和判断问题, 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 创造力从问题开始, 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 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 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 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 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 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 (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 。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繁重的学习, 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 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都做到了:第一, 对学生的问题 (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 不直接地回绝, 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 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 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 转为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旨在引导学生质疑。第三, 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 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扬, 并分析问题的价值, 进行具体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 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 (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 ,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 学生的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 思维的求异性。

如对于十月革命, 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 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 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 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 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些理论, 而是敢于怀疑,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 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 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 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 学生提问:“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 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 为什么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 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动地发现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 这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3. 思维的准确性。

学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得多, 但却在中国之前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4. 思维的迁移性。

篇4: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初探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开发学生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开展问题式教学?

一、教师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例如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如何走向近代化道路)一课时,导入新课后用幻灯片逐步向学生展示围绕国家如何走向近代化的系列问题: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所理解的近代化的含义;②当国家走向现代化成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时,先进与落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态度如何?③中国是如何走向近代化的?结果怎样?④日本如何走上近代化道路的?⑤请结合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说明两国开始走向近代化,最终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课堂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二、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问题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有效的尝试指导。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程序,让课堂“无为”,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主动探究,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史料的处理能力。在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探究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我认为罗斯福新政不新!”全班哗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是新的,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并不新!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他们有的从彻底打破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去分析;还有的从其他一些角度去分析,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教师则做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历史史观。

四、巧妙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新课程的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上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积极踊跃还是消极被动,都与教师的设计有关。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恰到好处的悬念,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师要注重逆向式提问

高中学生正处于比较自我和偏激的年龄阶段,对一些正统的观点抱有叛逆的心理特征,利用逆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比如,在讲《中华民国成立》这一节时我曾这样设计过一个问题:“如果孙中山不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这样一个问题,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效果,学生通过思辩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顿悟性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之境界。

总之,问题教学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避免出现教师上课讲史实,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史实、考试考识记史实能力的现象。

篇5:高中历史问题设计教学的探索

高玉林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高中)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问题设计”教学备受关注,已经成为最为“抢眼”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的好处颇多,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还有思维的养成,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课改的途径。

关键词:问题设计;自主学习;探索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研究态度。”教师让学生提出多种问题解释,然后让他们自己在实践探索中去对假设进行肯定或排除,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再是消极的掌握,带着问题探索,在探索中掌握。

一、问题的切入

1.课堂问题设计怎样才合理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不能没有互动,教师只是对教材做详细解释,学生只是专注地听,看似井然有序的课堂,其实对学生是没有多大帮助的,他们只是一味地听教师的标准答案,然后机械地做笔记、抄答案,在此过程中,他们只充当了知识的受体,却没有发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有互动,但是,互动太多,也会影响课堂质量,有的老师喜欢一问一答的形式,整个课堂可能都是以问答为主,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有两点:(1)影响课堂的进度,该传授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传授,而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问题上;(2)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惧怕感。

2.深挖教材,使问题更具探索性

教师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都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问什么样的问题,问几个问题,教师在课前都是应该经过周密筹备的,历史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有:引用材料发问。这是我们高中历史课堂上还有试卷上最常见的发问方式,引用史实材料进行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打开思维,而且也能增加他们对历史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带着问题学习

学无止境,只要愿意去思考探索,总会有新的收获,在高中时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好课本知识,但是学好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吗?不行。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教师总是在寻求各种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牢牢记住不忘的方法,为什么说“记住不忘”?经历过高中生涯的人都知道,学生的学业繁重,特别是文科生,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他们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背书上面,但是,这样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样死记硬背得来的都只是暂时性的,原因何在?那就是他们对所背内容的理解不够。怎样增强对知识的理解?那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懵懂的地方不要跳过,而是要对着自己发问,再去寻找答案,问题解决了,对学生的记忆也是长久性的。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设计同样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自己给自己制造关卡、难题,并且自己去解决,这不仅是简单的善于提问的习惯的养成,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起着很大作用。在高中,学生看似都在刻苦学习,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并不是在自我约束中学习,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甚至中国式教育的压迫下学习,如果他们在高中时期仅仅是机械地学习,那么,有朝一日,这批学生跨入大学门槛后再没有人来监督他们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呈现给世人的又是另一副模样。

三、探索中前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新课改的大旗下,“问题设计”的脚步并没有停滞,怎样使问题设计变得更加有效有力,专家学者们都还在进一步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收集材料,创造直观、形象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以发展学生的潜力,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不可小觑,通过问题设计,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来获取知识,能够让学生的努力和智力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展现,而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会加深,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而这些学习的索引就是带着问题学习。所以,问题设计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篇6: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历史是高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笔者将根据高中历史的实践总结出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措施;探究;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意识到制约历史教育发展的原因。除了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目标的有待升级,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也有待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问题。

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

历史不仅仅反映的是过去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当代人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而事实上,高中历史教学明显地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即使学了历史知识,最多也就是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并逐渐产生“学习历史就是浪费时间”的思想,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够认真学进去的前提就是要有浓厚的兴趣,否则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

(二)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有待提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表现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仍未全面实现。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是一门琐碎的学科,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忆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以及时间,同时,历史也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历史成绩确实关乎着学生的升学与未来。但正是因为历史学习的枯燥性,教师才应该改善机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提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设置亟待合理化

多年来,高中历史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热点话题。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高中历史与初中的历史课程在衔接上十分地生硬。考虑到升学后的衔接问题,如此生硬的衔接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效果。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是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一)教师应当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育观念的落后会伴随着错误的教学目标,到时教学效率的低下。这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真正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同时,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互动,增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历史增添动力。

(二)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使教学目标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此外,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创新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分享历史典故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历史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丰富的表现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要结合教学需要,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把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积极构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模式。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情景,促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C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总之,对于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作者简介:

篇7: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一项覆盖范围广且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下逐渐显露许多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献身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家积极开拓创新,在思路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创造出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制订相应的目标,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加符合新课改要求出一份力,以求能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8:高中历史中的问题教学

关键词:问题,问题导教法,自主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导教法”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有如下步骤。

1.强化———课件呈现上一堂课的少许问题, 让学生回答, 以巩固旧知。

2.置疑———课件呈现本堂课所设置的若干问题, 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3.师生互动———学生围绕呈现的问题, 自主学习、探究, 求助同学、老师帮助, 以获取问题答案;老师则不断解答学生疑惑。

4.评判———学生代表答疑, 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成果进行评判, 并及时纠正学生知识错误。

5.升华———老师将本节内容作归纳总结, 达到帮助学生将本节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6.巩固提高———课件展示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课堂上, 学生做练习, 必要时求助老师帮助;课后学生完成未完成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具体到每堂课中, 一般将一堂课分为三段:课前、课中、课后。课前———上新课前, 花3~5分钟, 将上一节课的内容及与本堂课有关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 让学生回顾巩固“前知” (前面所学知识) 并让他们产生探究新知 (本堂课所要学的内容) 的欲旺。课中———新课教学, 花25分钟左右, 教师围绕本堂课新知, 用课件展示若干问题,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讨论、求助老师、同学的帮助, 以解决这些问题;并花5~8分钟时间对学生学习、探究的成果进行评判和知识的归纳总结。课后———新课后, 花5~8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做做课堂练习, 用以巩固提高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花1分钟左右时间布置下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好让学生自习课时, 做好课前预习。

例如, 我在教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内容时, 是按如下设计的。

一、课前提问复习 (5分钟左右)

1. 请简述: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对象和作用。

2. 请简述宗法制的核心特点及影响。

二、新课

1. 课件展示。

问题一: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如此浩大工程的成功兴修主要得益于什么?

问题二: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苏洵对六国灭亡和秦的统一的认识有何不足之处?

问题三: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 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 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问题四: (教材P10学思之窗) 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问题五:《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学生课堂查阅教材、相关资料, 分析、探究讨论 (20分钟左右) 。

3. 学生答题、老师评判和答疑解难 (10分钟左右) 。

4. 课件展示疑难参考答案 (5分钟左右) 。

三、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左右)

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答案代号选入题后括号里) 。

1.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 定“皇帝”名号, 自称“朕”, 命令称“制”或“诏”, 印称“玺”。这说明嬴政 () 。

A.歌颂战争功绩B.追求皇权至上

C.统一国家法度D.实行先代礼制

2.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 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 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 。

A.图一:“御史大夫, 秦官, 银印青绶, 掌武事”

B.图一:“丞相, 秦官, 金印紫绶, 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 秦官, 金印紫绶, 掌武事”

D.图二:“太尉, 秦官, 银印紫绶, 掌副丞相”

3.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 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邮票, 引发了学生的热议, 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 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

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

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

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

D.秦代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4.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 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闽中郡郡守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5.王夫之说:“郡县之制,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 () 。

①有利于消除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②便于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③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④自秦以来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始终处于绝对上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当前, 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的省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 正确的有 () 。

①郡县制最早是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郡守;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7.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说:“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柳吏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 虽死犹存, 它亡得悲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统一全国文字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

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 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 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四、课后作业布置:预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优点如下。

1.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学习之中———阅读教材、资料, 积极思索、探究, 请求同学、老师帮助……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 教师的作用是解疑、评判, 杜绝了以往教师一言堂讲授, 学生被动听课。这种教学模式, 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符合新课改理念。

2.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是在不断地解决老师所设置的每一个疑问, 每当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就会增加一份成就感, 从而不断增加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学习兴趣。

3.这种教学模式, 老师有充足的时间, 注意全班同学, 督促每一位同学认真学习, 照顾每一位同学的学习。

4.这种教学模式适应范围广。只要不是特难的知识, 均可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上一篇:高考前心理及生活指导下一篇:关于杭州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