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养老模式

2024-07-18

德国养老模式(共6篇)

篇1:德国养老模式

德国养老模式探究

2015-05-05 木子 田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UyNDUwNQ==&mid=208794083&idx=1&sn=793eb63fd5a8564ecece1ef56429fcc9&scene=5#rd

提要: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现有人口约8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就占到23%以上。目前德国共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其中54%为慈善组织所办,40%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德国人不仅用严谨缜密的思维模式创造了经济与工业神话,也通过自身卓尔不群的智慧在短短几十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使自己国家的老人能够做到老有所养。

德国养老模式之一:居家养老护理型

老年人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进行居家养老,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并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护理机构每天早晨派人员上门为护理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在洗漱早点完毕后,老人可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和作蛋糕等。回到家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而部分老人在亲戚朋友不在的情况下(如外出旅游)或自己刚从医院回家需康复阶段,可进入短期托老所,享受为期最多两个月的短期托老服务。

德国养老模式之二: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

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是德国近年兴起的一种居家式养老模式,以养老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为主。老年人搬离原有老旧住所,入住最新购买或租赁的新建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中,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另附加许多老人服务硬件设施,如电子信号器或电视监控器(本人要求)等,相比老旧住所更适宜老人养老,并且也提供相应的上门护理服务,老年人一旦卧床不起可直接进入邻近的养老院。这一养老模式得到德国老年人的认可。

德国养老模式之三:养老机构型养老

目前德国共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其中54%为慈善组织所办,40%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

德国由于可以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住区服务,所以多数老年人都是在最后时刻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养老院)与居家养老最根本的不同在于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包含护理,日间生活和起居等,且多分布在居民密集区,少数分布在郊区及度假区内。以首都柏林为例,在柏林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柏林地区邮编,一般都可在5公里范围内找到50家左右的养老院。可见德国养老院之众,虽然部分养老院规模不大,只有上百张床位。

德国养老特点一:养老地产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国家,现有人口约8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占23%。由于德国大多数家庭是儿女一结婚都不和父母住一起,为帮助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德国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老人自己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为德国最主要的两大养老体系,皆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两者一般会毗邻建设,以形成各种资源的共享的优势。

德国养老特点二:通过“储蓄时间”计划获得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中上门护理时间,老年人在不脱离原有社区人际关系同时享受养老院的护理服务。

“社区养老”以老年人自己居住为主,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每天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这样老人既享受了服务又不脱离原有社区的人际关系,社会义工也会定期上门为老人进行各种服务。在德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到养老机构提供各种无偿护理服务,来进行“储蓄个人护理时间”的计划,以备自己将来需要时可以将这些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这也是大量德国老人可以享受社区养老或者居家养老的最主要原因,有大量的德国年轻人愿意以义工的方式来进行“储蓄时间”计划,使得德国养老具备大量的义工参与,从而降低专业养老机构的人员压力。

德国养老特点三:政府大力补贴,对需要护理老人按照不同护理级别,给予不同支持,对参与护理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是名副其实福利型养老国家。对不同护理级别居家养老型老人进行不同的补贴标准:护理级别1每月1550 欧元。对于入住养老机构(养老院)的老人也有相应的补贴标准:护理级别1每月1550 欧元。对于开办护理机构或养老机构的企业相应补贴标准:对于设立养老机构或养老院的企业,地方政府另给予每个床位16000欧元的一次性财政补贴。

德国养老特点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互依托,80岁以下居家养老护理为主,80岁以上机构养老为主。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中国的这一原则在德国基本上已实现。目前德国需护理的老人约230万人。其中150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并结合亲戚朋友邻居的帮助,他们的年龄平均在80岁以下。另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通常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远在于80岁以上。所以可由此大体概括:需护理老人的第一阶段以居家养老结合社区服务为主,第二阶段进入机构养老。所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德国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篇2:德国养老模式

时间:02-01 09:12

作者: 刘卉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 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险制度法定化

□ 社会保障水平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在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龄化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发展趋势。

□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属于中央政府职权,应纳入中央财政管理。

1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保险法治国际研讨会上,主题为《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考察报告》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会后,记者采访了该报告的撰写人——全国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经济室戚东祥处长。

■德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制度最完善和复杂的国家之一

记者:戚处长,你好。我国已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你们的《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考察报告》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戚东祥:2004年10月下旬,为借鉴欧洲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有益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组织考察组,赴德国考察社会保险制度及其立法情况。参加考察的成员有学者及实务部门的人员。我是这次考察团的成员和考察报告的执笔人。考察组在德国期间,前往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联邦健康与社会保障部、德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协会听取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座谈。

记者:你们把考察国家选在德国是基于什么考虑?

戚东祥:德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制度最完善和复杂的国家之一,其社保制度已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德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德国通过了医疗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残疾和养老保险法。1911年,这三项法律合并为帝国保险法。1975年,德国将各种社会法规汇总,颁布《社会法典》,该法典是当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1995年起,德国设立长期护理保险并纳入《社会法典》。总的来说,德国已形成种类丰富、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又因为其法律传统与中国相似,故其社会保险制度对中国有一定借鉴作用。

记者:能具体谈谈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吗?

戚东祥:德国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5个险种组成。先谈谈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支柱,旨在员工丧失工作能力和进入老龄或死亡的情况下,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保障。根据法律,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2004年,雇员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为其月收入限额以下部分的19.5%,由雇员自己和雇主各负担一半(原西德地区雇员的月工资收入限额上限为5150欧元,原东德地区的上限为4350欧元)。超过上限部分的月收入不再交纳养老保险费。德国的养老保险不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度,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收统支,现收现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按照一个特定的、公开的公式计算,每个人都可能不同,主要由投保时的工作收入决定。德国以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人不同的分值和折扣系数;国家则主要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物价上涨率,每年确定一次各个分值对应的养老金金额。

失业保险。原则上,任何每周被雇佣工作18小时及以上的人员都要参加失业保险。保费为雇员工资总收入的6.5%,由雇员和雇主平均分摊。收缴的全部保费用于支付失业补助、短期工作补助和创造工作岗位的支出。所有在过去两年中交纳了12个月或者以上的失业保险费的,享受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目前,德国的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大运行系统构成。几乎在德国的所有居民,都参加医疗保险。在法定保险机构的义务投保者或者自愿投保者约占居民的88%。2004年,平均法定医疗保险费为雇员月收入限额以下部分的14.7%。保费由雇员和雇主各交一半。

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当前老龄化问题突出而实行的—种社会保险项目。法律规定凡是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自动参加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法定为雇员工资月收入限额以下部分的1.7%,由雇主和雇员平均分摊。同医疗保险一样,当家庭中参加工作的人员投保以后,取得受保权益的子女和无收入或微收入的配偶也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事故保险。在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情况下,法定的事故保险提供保护和帮助。所有雇员和农民按法律规定都参加事故保险。所有学生和日托儿童都受事故保险保护。承办事故保险的机构主要是包括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各行业合作社,保费由雇主单独支付。

记者:难怪这次国际研讨会上,一些德国专家对自己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如此自豪了!

戚东祥:是啊。德国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服务网络,议会、政党、法院、工会、行业协会、大量的社会政策组织和公众团体共同工作,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公民自由生活。德国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充分,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水平相当于就业人员税前及交纳社会保险之前全部平均收入的70%,医疗保险支付所有大病的治疗费用。由于工作者参保而全家受益(即一个家庭中参加工作的人投保,投保人本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可受同样收益),目前法定社会保险体系的覆盖面为全国人口的90%左右。

在德国,政府及人民都有这样一种观念:“没有社会保障,心灵的安宁和个人的自由都是不可想像的。将现有制度保持下去并使其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挑战

记者:社会条件瞬息万变,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是否也遇到了挑战?

戚东祥:从考察期间和这次国际研讨会德国专家介绍的情况看,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目前的确面临着一些问题。

德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势头缓慢。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日益成为企业负担,造成产品成本高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就业的稳定性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又将发生从不充分就业到部分就业的结构性转变。这样从社会保险的总收入来看是减少了。

另一方面,目前德国出生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达、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社会人口趋向老龄化。据估计,从2002年大约4个劳动者供养1个退休人员,发展到2030年大约2个劳动者供养1个退休人员。同时在欧洲统一进程中,由于德国生活水平较高,赴德定居者有可能增加,会增加一部分新的社会保障支出。从社会保险的总支出来看是增加了。

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这势必引发矛盾。因此,德国面临着继续维持原来社会保障水平的要求,同时条件又不允许对日渐减少的劳动力提高税收、多交社会保障费用的困难,对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适当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目前德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予以应对?

戚东祥:改革的逻辑出路是或者增加社会保障费用的来源,或者控制社会保障的水平,或者双管齐下。

德国政府计划采取短期改革措施和中长期改革措施。短期改革措施包括开办、鼓励并促进养老商业保险,减轻法定养老保险的压力;对退休的福利政策进行微调,从经济利益上引导人们延长劳动时间,推迟退休年龄。中长期改革的目标是在基本维持现有养老、医疗、失业和长期护理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的同时,保持雇主和雇员交费水平的稳定性,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中增大个人责任,严格失业保险条件,减少个人对社会保险的依赖性。养老保险要最终实现收支平衡,控制养老金的领取水平,限制养老保险交费的增长幅度。

■对中国社会保险立法和政策的启示

记者:戚处长,你曾在国家政府部门工作,如今又是国家立法机构的官员,对国内社会保险实践相当熟悉。在了解了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后,你认为他们的制度对我们有何启示?

戚东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经过了长时间的应用和调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为我们提供十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险制度法定化。德国社会保险法律已经形成完整、复杂的体系,不仅仅是一两件单独的法案。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原则性的指导思想,也包括具体细致的制度规定。这种做法体现了法治国家的特征。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公民和企业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因此,社会保险制度法定化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险体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运行层面看,社会保险制度在全国应该是统一的,在长时间内应该是稳定的,只有法律才能保障这个要求。

其次,社会保障水平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允许为社会提供很高的保障水平。因此,建立国家有限责任、个人保障充分这一可持续并且可承受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要的。我们在一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时候,就要明确基本思路,尽量明确法定社会福利的范围、程度和占财政负担的比重。

再次,要建立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社会保险机构,这是搞好法定社会保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难点所在。社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具有多个品类,在保费收缴、发放等各个环节上,每个人的情况又都有所不同。这需要庞大、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高效、敬业的经营机构。这对现在我国机构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德国数据库建设及时可靠,组织机构设置清晰有序,法定养老保险的经营费率占1.4%,工作的质量是很高的。他们以雇员和雇主各占一半的比例设置了各类保险的理事监督机构,全面公开其经营情况,避免暗箱操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四,在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龄化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发展趋势。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充分就业也不可能,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社会保险立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此充分注意。

第五,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属于中央政府职权,应纳入中央财政管理。社会保障面向全体公民,在全国范围内制度、标准都是统一的。而且,社会保障工作万一出现失误,地方政府承担不了责任,最后还是需要中央政府处理。因此,中央政府应负责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工作。

记者:这次研讨会上,来自德国联邦薪水雇员保险机构协会的一位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要得到民众的支持,还需要参考国内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应完全照搬外国(如德国)的制度,能借鉴的只有创意和某些技术要素。你对此有何理解?

篇3:德国养老模式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程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老人空巢化、少子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遇到了这样的尴尬——老年人无人服侍,小孩没人照顾。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透露,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异地学习、工作,空巢老年人越来越多,据统计,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随着“421”家庭结构继续变大、国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的影响等,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子女不能时刻照顾老年人,让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和被遗弃,老年人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然而考虑到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及原宅作为老年人熟悉的环境给养老带来的益处与便利,居家养老仍然作为当前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社区养老作为辅助,这就需要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满足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服务功能的场所。

2 多代互助体系的内涵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作为特殊的生命存在,步入老年阶段,是另一种生活状态的开始,其需求不仅是有衣有食和医疗,还需要满足老年人心理慰藉、社会交往和撤退理论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多代屋”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内多代间的共处与互助,让老年人得到照护与关怀的同时也让老年人的社会“被需要”的角色得到满足。“多代屋”指跨代人群作为居住空间或开放的会面地点而使用的房子或建筑物,而本文所讨论的“多代屋”是指开放的会面地点,多个年龄段的成员可会面、交流并取得彼此支持,是一种公共的开放空间,而非同一个家庭里多代公共居住的房子,这是更广义上的“社区层级多代互助体系”。

3 国外多代互助体系的发展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我国要早,他们的养老模式比较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表明,每个国家因为其独特性,模式也有差别。随着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社会福利保障负担的加大,许多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老年人养老模式。

3.1 日本推行多代互助社区

作为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亚洲国家,日本构建了一个种类齐全、类型完善的老年服务居住体系。在早期与我国类似,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选择子女养老。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压力的变化,转变为政府和家庭共同承担养老服务的社区养老。近年日本政府倡导多代人住在一个大型社区里,加强代际交流,方便照顾老年人。

这些社区并不是让老年人集中居住,而是能够让各年龄层的人在一起居住,这有利于多代人之间的互相照料和扶持。与以往大型社区不同的是,新的社区中设置有更多适合老年人的空间和设施,提供多样的、更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并且让多年龄层的人同时住在一起,这是日本政府推出的新的老年问题解决方案,其核心理念同样是“多代互助”。

3.2 多代互助在德国的实践经验

欧洲也是很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养老经验。其中德国响应WHO提出的“高龄友善型”城市和欧盟的“激活老龄化”政策,提出了“多代互助”项目。

德国推出的“多代屋”互助养老方式,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个项目,旨在打破家庭界限,加强社会沟通,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增加不同代的人见面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应对老龄化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

“多代屋”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形式多种多样,宗旨都是为社区居民服务,构建和谐的多代互助体系。德国多代屋的四种运营类型如表1所示。

1)陪护式居住,与福利社合作,为老年人提供陪护式的居住,年轻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

2)公共起居室,主要以咖啡厅和活动中心形式呈现,功能包括游戏室、读书角、娱乐室等,是不同年龄段的人聚会的场所。

3)提供老年人和年轻人相互交流的场所,让彼此聊天,老年人将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传给年轻人,年轻人教老年人使用计算机等科技产物,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见图1,2)。

4)老年人协助专业机构照顾儿童,主要帮助照顾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和儿童,它解决了双职工父母的后顾之忧,低龄老年人有照顾孩子的经验,他们身体比较健康,经常主动照顾孩子,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

5)社区门诊功能,为老年人及其附近居民提供近在家门口的服务,如保健或健康咨询服务等。

6)儿童演唱,这类活动可将同社区的人以及几代人的感情进一步拉近。

7)二手商店,可以买卖用过的儿童用品、玩具,为父母节省开销。

德国的“多代屋”都是免费的,不同代际的人在这里互相帮助。老年人得到日常照料的同时也在为别人服务,他们传授给年轻人经验,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上受益。自理老年人还希望做义工,自愿、无偿地为别人提供服务,比如照看孩子、打扫房间,或帮助比他们年纪更大的老年人。如里德林根(Riedlingen)的“乐龄合作社”,不仅老年人可以加入,年轻人也可以加入进来。参加者可以选择小时工资,也可以把服务小时存在合作社,用于日后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服务。这种做法既鼓励老年人互助和自立,也吸引了年轻人参与其中,通过服务老年人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准备(见图3)。而在上海,也采用这种优越的志愿者服务制度。

4 多代屋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示

“多代屋”的核心理念是“多代互助”,这个理念对于我国社区养老的营造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对德国多代屋的研究,结合我国老龄化的现实情况,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公共空间构建的适应性策略,借鉴“多代屋”的发展经验,建设多代互助空间。多代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解决了老龄化、邻里关系、代际交流等诸多问题。

4.1 多代屋满足不同年龄人的社会交往需求

多代屋分为“基本功能”与“附加功能”,前者是空间功能,让多代人群在开放的空间场所自发地“相遇”,产生交谈与互动的“可能性”;后者是扩展的服务项目,如老年人照料护理项目、儿童教育项目等,打造成信息交换和服务网络的枢纽。

多代屋中的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知识阅历,将其经验告诉年轻人,指导他们的人生规划。年轻人教老年人使用计算机等科技产物,陪老年人聊天散步。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与被需求不同,互助加互为补充,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每代人都有双重性角色,发挥代际交流的互助性价值体现。

多代屋开放给社区各代人群使用,很多老年人与志愿者一起提供无偿的儿童看护服务,获得了精神上的“角色”满足感。

多代屋还可以为实现居家养老提供助力,其作为社区养老的一部分,辅助住在多代屋附近的老年人和居民,构建成一个多代互助体系。多代屋是指在社区层面上,多代共处与互助的公共空间,打破了家庭观念的限制,这可以有效地解决少子、空巢化等社会问题。

4.2 建造社区多功能综合体

多代屋可以与社区中心、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幼儿园等设施复合设置成为多元化生活的中心。它可以成为多功能的“综合体”,其复合型的功能满足各方需求——不仅提供公共交流、娱乐场所,也同时满足了各代人的社会需求。

老旧社区普遍老年人集中度很高,但是当时老年人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以满足现在老龄化的需求。针对老旧社区的旧建筑,可以通过功能置换、扩建等方式植入多代屋多功能“综合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和幼儿园等服务设施,满足多代人的不同需求。

4.3 助力社会文明体系建设

多代屋是我国美好传统文化的延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优良道德,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且中华民族讲究人情,喜欢群体聚集,这种聚集性将有效地推动社区多代互助模式的发展。我国的居民生活习惯与社会交往文化和多代屋的构建理念非常契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服务配套设施都可以与多代屋合并设置,为老年人、儿童和年轻人同处一个公共空间,进行多代互助互利的交流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让他们有敬老爱老的机会(见图4)。

4.4 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幼儿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间照料机构类似,但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大,导致幼儿园和小学等资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闲置。通过改造这些设施变成多代屋,进行功能复合化,达到资源重新配置,节约了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环境,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自理型老年人还可以帮助老师照看儿童(见图5),以及照顾自己孙辈上下学,满足自己“被需要”角色需求;儿童和老年人一起学习手工、唱歌等节目;儿童为老年人唱歌,让老年人感到快乐;同时子女也减轻了负担,让老年人有更多时间享受天伦之乐。

5 多代屋为城市复兴提供借鉴思路

欧洲的城市复兴经历了“从形体规划出发的城市改造思想”“对大规模城市改造反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思想”,最终认识到社会功能的改善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代屋的复合型功能能满足不同代人的需求,还能让彼此和睦,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很好地改善社会功能,缓解社会矛盾。

5.1 多代屋为解决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了思路

老城区老年人密集度较高,而很多老年人生活在此几十年,对此产生了感情,但老城区由于用地紧张,新建养老设施往往不太现实,对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多代屋,既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而且仍然可以保持其原来为年轻人和儿童服务的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多代人共同交流和互相帮助的场所,可以重新焕发老城活力。而改造的多代屋由于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特色,加之原有空间和功能属性的不同,会让各地多代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靓丽景致。

5.2 多代屋启发城市复兴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

以北京为例,北京五环以内建筑密度很大,基本上不可能大规模兴建新的建筑,新建的小区及服务配套大多在六环以外,但立足国际视角,北京这座大都市的城市功能尚未充分开发。北京经历投资驱动与增量发展为主的城市化进程后,面临着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土地价值的边际回报率递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受限等问题,经济、商业和人流被浓缩到微小的城市界面上,这促使了城市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复兴经验,以改善社会功能为主要手段,带动产业链发展,成为城市再生与发展的重要导向(见图6)。

改善社会功能,目的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需要对城市原有功能进行更新提升,实现功能复合和空间多元化。而社区的多代屋正是基于功能复合型满足多代人的不同需求,有效改善了城市功能,同时解决社会各方面矛盾,为老年人提供了适宜的养老环境。而城市更新的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理念,改善社会功能,在土地发展空间有限的前提下,简单的功能替代是不可取的,需要加入改善性功能,实现复合功能和多元空间,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复兴。

6 结语

多代屋的核心是多代互助理念,空间是多代互助的发生场所。多代互助是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有效解决手段,同时也是各个层面所需要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

1)老龄化、少子化会不断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多代互助打破家庭观念限制,营造社会关怀体系,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2)多代互助本质是功能复合化和空间多元化,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带动产业升级,为城市复兴提供借鉴。

3)多代互助体系包含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和托儿所等不同人群的功能群体,将其融合,实现多代人在同一个公共空间,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社区生活品质。

4)多代互助提倡养老院与幼儿园合并设置,对各方均有利,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多代互助应用范畴很大,符合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其扩展内涵,为老年人养老模式探索和城市复兴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温芳,王竹.裘知——德国“多代屋”项目发展评述与启示[J].建筑实践,2015(3):59-64.

[2]上海壹周.城市:我们的甜蜜家园[J/OL].2010-10-27.http://sh.sina.com.cn/news/s/2010-10-27/1405160288.html.

篇4:德国“同居式”养老

一天早晨,姑妈家的门响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老头一进门就大声说:“施密特,我们‘同居’吧?”姑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

德国老头走后,我向姑妈表示祝贺,祝贺姑妈再次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姑妈慌得忙摆手说道:“不,不,侄儿,你误会了,此‘同居’非彼‘同居’……”原来,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 “搭伴养老”。

目前德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德国总人口的23%。虽然德国的养老体制良好,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根本不会拖累儿女,但很多老人都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于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晚年生活。虽然老人们生活在“同一间屋子里”,但平时他们各做各的饭,只有每周周末在公共厨房聚一次餐,有集体活动时则共同参与——要么到附近城市旅游,要么到剧院听戏。如果平日里有谁生了病,同居好友们也会主动承担照顾他(她)或帮助购物等。

姑妈告诉我,刚才来找她的那个老头儿叫费舍尔,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其实,一起同居的还有另外两个孤身老人。姑妈告诉我,在我来之前,他们就已经一起制定了一份“同居”规则,拟定了各自的义务,如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等。

姑妈还告诉我,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贵得吓人,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陪老人聊一会儿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现在,德国一些城市的民政局和大学服务中心,经常会介绍大学生和孤寡老人家“同居”,大学生也很乐于接受这种“新型同居”的形式。

篇5: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沈建张汉威

一、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2007年,德国的人均GDP为4.63万美元。社会福利支出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25%,占GDP总额的1/3。养老金支出占整个社会福利支出的50%。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联邦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最早制定的《工人疾病保险法》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以后又陆续不断补充完善创新了相关法律法规,1884年实行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养老金保险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赡养、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在内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完备成熟、执行有序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养老保障是其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依靠“法定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来实现。

法定养老保险是联邦政府的一种强制险。每一个雇员、企业、团体必须在法律规定下定期投保。投保项目包括:(1)退休金。(2)丧失劳动能力。(3)死亡。目前的缴费比例为雇员工资的19.9%(税前),雇主和雇员各负担50%。而当雇员收入低于某一限额时,则由雇主单独缴付。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能获得占当年总支出20%的国家补贴。它采取“转移分摊原则”来进行收缴和支付,即在职雇员交纳的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退休雇员的养老金。领取数额是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计算,最高限额为退休时工资的75%。目前,退休雇员领取的法定养老金占工资比例平均为53%。

补充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均属于自愿性质的养老保险,后者主要适用于自由职业和手工业者,且都能获得国家补贴和制度上的保障。如德国政府规定,开办企业养老保险的雇主,有义务向担保机构养老保险基金会投保,以防止一旦企业破产,企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落空。目前,德国企业养老保险对劳动力的覆盖率已达到65%,补充养老保险占养老金支出的15%,成为养老保障制度中重要的补充部分。

德国养老保障制度还有另一大特色。除了从资金来源、支出分配上确立一套较为完整严密、具有前瞻性的养老保险制度外,德国政府还从人文关怀、社会关爱、康残互助、全员护理的视角和现实需要出发,切实采取措施,认真着手解决养老保障制度中日益突出的“人力需求”矛盾。

首先,从个人消费支出上预留空间。从1995年开始,德国根据社会需求,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险种——护理保险。每月交纳的护理保险费为雇员工资的1.7%,由雇主和雇员各缴50%,并规定凡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者必须同时参加护理保险。目前,德国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人口的覆盖率已达90%以上。德国法律规定,凡雇员加入法定医疗保险,其赡养人口则也视为同时加入。因此,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几乎可以覆盖全社会的人群,有效地减轻了中低收入家庭在未来步入老龄阶段或遭遇病残时购买护理服务的经济负担,切实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和病残者应该享有的基本护理权利,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

其次,适时推出一项叫做“储存个人服务时间”的制度。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可利用公休或节假日义务到老年公寓、老人院和老年病康复中心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不拿报酬,但服务时间

可随时储存在服务者个人档案中,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接受护理服务时,将这些服务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这项制度深受德国公众欢迎,因为它既避免了年轻公民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年老和病残公民的自我救助提供了一种选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转移支付”原则在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使用上的具体应用。

二、德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

同所有发达国家一样,德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但同时也存在人口出生率下降、总人口呈现负增长、劳动力价格猛涨、人力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长期的高福利政策导致高失业率,高失业率又造成社会福利开支增加引发的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高赤字逼迫政府采取高税收政策,高税收最终带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纳税减少—失业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加重的又一轮恶性循环。据统计,2006年,德国财政赤字约为39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其中,养老保险缺口就达60亿欧元。根据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报告: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从现在的8200万下降到约7000万,其中50%的人超过50岁,30%的人超过60岁。预计到2040年,将由2个在职人员供养1个退休人员。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局面日趋严重,不断加重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压力,德国政府已逐渐意识到需要逐步调整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以便未雨绸缪。其具体做法是:

1、提高法定养老保险个人交纳比例。从2030年起,法定养老保险占雇员工资的交纳比例将从19.9%提高到22%。

2、降低退休雇员领取法定养老保险金占其工资的比例。自2003年开始,退休雇员领取的法定养老保险金占其工资的比例将从53%降为43%。

3、提高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金支付中的比例。德国政府计划在未来支付的养老金中,补充养老保险占的比重将从近期的15%,上升到30%。

4、延长雇员的工作年限。到2012年,政府准备将男女雇员的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5岁推迟到67岁。这样,既可以增加法定养老金的有效供给,又可减少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5、提高享受法定养老保险的投保年限。过去只要投保5年以上,即可在退休时享受养老金。现在则规定必须投保35年以上,方能享受养老保险金。

6、联邦政府每年拿出700亿欧元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同时提高生态税补充养老基金。

总之,在世界经济步入衰退、本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为了继续维持高福利、高工资、高税收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德国政府采取的这些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举措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三、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启示

1、政府部门的设定和职能划分科学合理。是否“有人专管”,并且保持主管部门的长期相对稳

定,是能否产生好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重要前提。德国联邦政府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政策的制定,分别由联邦社会保障部、劳工部和卫生部负责。诸多社会保险的具体实施和运作,则由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联邦下属的16个州政府除了设有内政、财政、文化、经济、教育、工商、法院等部门外,均专门设有社会保障部。各州政府社会保障部又设有家庭保障、工作保障、健康保障、社会保障、保障法律制定和办公室等6个部门。这种专门专管体制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政策制度的高效运行。

2、机制灵活,分工明确。政府除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制定标准、规范运作、提交法案经联邦或州议会通过施行外,凡是能由社会团体、企业和私人承办的社会保障事项,均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和方式办理,各司其职,从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3、体系健全,防患未然。目前,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由5个部分组成:养老(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事故保险、护理保险。不但险种门类齐全,囊括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内容详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如在养老险里还包括一项残疾险,规定如果投保人的身体发生伤残,经医学和社会保障部门证明每天不能坚持连续工作3小时,即可享受该险。但必须在此之前连续投保此险5年,并且不少于连续3年付全额保费。另外,养老险的赔付还包括了投保人突然发生的死亡费用和死亡前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配偶亡故的险额继承和子女的抚养险额等。

4、收支分开,服务畅通。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工作,由设立最早、服务网络最广泛的医疗保险公司统一负责。这些公司一般在收到资金的当天即分转各个保险公司履行支付。同时,提供社会保障的各个服务机构,利用电脑和现代互连网技术,随时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询和查寻服务。

5、政策前瞻,覆盖面广。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调整都是基于及时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精密的数据收集和深入系统的科学分析,对比它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相互依存、承载关系,从而提出的一种试图解决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法律方案。因此,它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可靠性、稳定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突出特征。

德国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经济的持续、繁荣、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缓解雇佣和社会矛盾,完善其社会法律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政策建议

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均大致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前两项主要针对生活在社会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由他们扶养的未成年人,基本只能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支撑,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或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只有最后一项才是社会保障体制的核心内容。为了达到持续的良性循环效果,它要求资金总体上必须收支平衡,保值增值。它面对的是社会主体。而养老保障只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支:社会保险中的子系统。并且,社会保险中的其他险种都与养老保障问题有关联性,法定养老保险则是养老保障的主干。

我国的情况相对复杂。尽管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557美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差距大、较贫穷、较落后、资源少、负担重、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是和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国家于1951年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国有企业职工在养老、疾病、工伤、残疾、死亡、生育等方面都可得到保障。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农村实行以五保供养、困难户救济和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制度。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救灾和抚恤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到2007年年底,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400万人;参加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突破2亿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1.07万亿元,近几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20%左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积4140亿元。2005年国务院做出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扩大到11个省份,18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调整企业退休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从714元提高到963元。《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并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首次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2008年3月国务院又批准开始在全国进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尽管获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现实需要相比,仍相差悬殊,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按照联合国人口发展署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超过该国总人口的7%,即表明进入老龄化社会。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3亿,占人口总数的11.6%,而全国有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仅为4900多万人,还有超过2/3的60岁以上老年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据统计和测算,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政策失误造成的生育高峰的滞后影响,205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增长最高峰。这意味着2050年以前,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总量和老龄人口总量增长双高峰局面。这必将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认真对待挑战,借鉴德国经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1、养老保障制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策大制,要统筹安排。应尽早从长计议,精心谋划,科学测算,跟踪反馈,适时调整,先城后农,专部专管,监督有力,落实到位,抓紧立法。

2、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制定和调整应科学有据。制定政策和制度应沿着公开、科学、民主、法制的轨道进行,按照政府部门、专家、公众三结合的方针,力争做到既量力而行、科学规范,又有承受能力。一个制度对社会主体要有公信力和吸引力,才会有生命力。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四项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占城镇职工工资的40%—50%,其中,养老保险高达28%。而根据《2004年全球社会保障》统计,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缴费率大体处于10%—20%之间。过高的缴费率和监管法律的缺失,助长了逃缴现象的发生,使保障制度覆盖率低或形同虚设。养老保险应采取专项严格立法的办法。

3、养老保障制度应更加关注并确保弱势群体。对于在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产业结构升级或调整造成的困难企业、破产企业职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雇员,特别是在城镇有临时工作的农民工,都应享有可靠而稳定的基本保障。专管部门应密切关注经济情况发生的变化,做到提前有预案,事后及时查漏补缺,补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4.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社会保障要注意定期保持动态平衡。法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应与国家GDP和CPI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性,使其与国家宏观经济长期规划一样,做到5年一大调,每年一小调,形成制度。这样,才能及时缓解矛盾,减少人为因素。

5、开源节流,扩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4140亿元的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与我国十几亿人口相比,显得很少,使用起来未免捉襟见肘。国内已有专家学者建议:将每年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部分的40%、各级土地转让包括农村土地商业开发出让收入的30%、国有企业上缴红利中的30%转入社保基金。通过立法作为全国统一的社保积累,从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还可想更多的办法补充社保基金,如借鉴国外先进办法改革税制,改变个人所得税报收方式,完善分项税制,强化征管,使高收入阶层收入透明、纳税公开,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违纪违法查出的不明来源收入和资金,没收后直接计入社保基金。

6、尽快开设法定护理保险,推广“个人服务时间存储”制度。在一个人均收入很低并已进入老龄化的国度,如何就地解决日益突出的护理费用过高与护理需求增大的矛盾、人力资源浪费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德国的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很多发达国家都鼓励学生从小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义务服务活动,在社区免费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甚至把这种活动列入各个年级段的必修课内容,达不到要求不准毕业,甚至将它视为评判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而独生子女通常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7、尽快建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具体针对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的法定养老和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应及早添补,以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国家负担。要制定统一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办法,明确公务员养老保险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其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和资金来源等。可以考虑,公务员养老保险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两部分构成,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统一政策,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则用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与离退休费之间的缺口,并使公务员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适当高于社会其他人员,以吸引优秀人才并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篇6:德国培训模式教学法

虽然如此,每个专业有一个正常结业时间。按照这个正常结业时间,考试委员会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定出一个标准的学业完成计划,列出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个学期每一个学期要修的专业课程。中国留学生可以根据这一标准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个人学业计划。专业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和教授要参照大学的课程总目录。有些大学将各系所有的课程汇编成一本总目录,有些大学各系则有自己的学期课程目录。目前各大学也把课程目录公布在大学网上。根据课程总目录,就可以制定出个人学期课表。德国是一个非常讲究计划的社会。安排计划的几乎成为德国人的本能,所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也是融入德国社会的第一步。

在选课、定计划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德国每所大学都设立了咨询处,解答学生们的种种疑问。德国大学课程的几种基本种类的介绍。

大 课(Vorlesung)

德国大学的大课与中国大学相似,通常上百人在阶梯教室听教授讲课,大课一般持续1小时30分钟。

教授通常会在开学时发给(或出售给)学生本学期的教学提纲。出版了教材的教授会不失时机的推荐自己的教材,一般凭教授签条可去书店以优惠价购买。

大课上主要由教授一人口若悬河,不与学生进行讨论,是德国教授展示其学术权威的最佳时刻。学生唯有洗而恭听和抄写笔记的余地。下课前教授有时会留给学生一定时间提问,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问的勇气的话,也不失为表现自己的好时机。教授一般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资料,并给出必读书目。对于语言能力还不够强的中国学生,参加大课要主意两点:

1.尽可能坐在大教室前排以能听清教授的讲课和看清展示的讲稿;

2.尽可能找到记笔记高手以补充课堂上漏听漏记的内容。德国学生中经常有笔记高手,其笔记甚至可流传数届。

练习课(Uebung 或 Tutorium)练习课主要设置在基础学习阶段。顾名思义以操练习题为主。练习题往往与大课所授内容挂钩,通常持续1小时30分钟。练习课一般由讲师或学生助教指导,可提问和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必要的预习和复习。练习课对于期末的闭卷考试至关重要。

研 讨 课(Seminar)

研讨课主要设置在高年级阶段,每个研讨课的参加人数一般限制在10-20人,通常持续一个小时30分钟。教授会给每学期的研讨课出一个大专题,前一至两次课由教授介绍这一专题领域的概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后的研讨课就由学生轮流作研究报告。研讨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研讨能力,它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期末通常要求学生交一份10-20页纸的书面小论文。有些专业,如文学专业,在基础学习阶段也设置要求相对较低的初级和中级研讨课。

实习(Praktikum)

上一篇:四星级酒店薪酬下一篇:小学乒乓球比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