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子路

2024-08-01

解读子路(通用11篇)

篇1:解读子路

解读子路

本文提出有序地理解<论语>中全部子路章节的`一个思路,从就学、从政、事孔、取义四阶段考察了子路以及孔子的思想发展过程.

作 者:张信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党校,呼和浩特,010010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9)分类号:B222.3关键词:子路 勇 义

篇2:解读子路

冠县职业教育中心

曹春东 教学目标:

(一)掌握“摄”“比”“哂”“俟”“与”等实词的意义以及“以”“乎”“尔”“焉”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知和领会人物的个性和志趣。

(三)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志趣。教学难点:理解曾皙的“志”为何得到孔子的赞同。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片较为短浅的文言文,在预习的基础上,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在诵读中,让学生体会人物个性特点,争取当堂背诵。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学生立大志,积极“入世”,还要借此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以学生喜欢的歌曲《隐形的翅膀》,引出孔子师生的论志。

二、解题:提问

(一)说出你心目中的孔子。

归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重视“礼”,强调“仁”。孔子学说,两千年来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二)如何理解题目。

归纳:《论语》里的文章,常以首句做为题目,解释“侍坐”。

三、教师范读。

四、疏通课文。

1、研读第一段。重点解释“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和“不吾知”。“以”:因为。“乎”:介词,比。两个“以”同。“不吾知”属于比喻前置句。

2、研读第二、三段。重点句子a、子路率尔而

对曰“尔”:形容词词尾,可译为什么的样子b、摄乎大国之间“摄“:夹杂。c、比及三年”比“:等到。d、夫子哂之“哂”:笑。

3、研读第四、五段。重点句子“以俟君子”“俟”:

等待。

4、研读第六、七段。重点句子“非曰能之,愿

学焉”

“焉“:句末助词,不译。

5、研读第八到第十二段。重点句子a、异乎三

子者之撰

“乎“:相当于“于”,和,跟b浴乎沂 “ 乎”:同上。c、吾与点也

“ 与”:赞同。

6、研读第十三到第十六段。重点句子a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走在最后。b、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五、学生朗诵一遍。展开讨论。

1、孔子为何“哂由”?

学生读写子路的话,抓住“率尔”、“千乘”、“大国”等词,体会其踌躇满志而又有些轻率鲁莽的特点,与孔子主张的“礼让”相悖。

2、相比于子路,冉有公西华两人表现出什么性格?

学生读两人的语言,体会两人善于言辞、谦虚谨慎的个性特点。

3、孔子为何“与点”呢?学生朗读写曾皙的语言,体会其优雅洒脱的个性特点,理解其描绘的天下太平之景象正是儒家礼治达到的最高境界。

4、分角色朗读,体会四人的不同个性特点,分析

四人的志向的共同点。教师明确:四人谈及都是治国安邦之道,故得先生认可。

5、提问:你是否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为什么?

孔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和老师比较引出

师生谈志。

六、课堂拓展。师生述志。

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

七、课堂总结。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写了孔子和其弟

子的一次闲谈,在闲谈中,学生受了一次理想的教育,四个弟子各具特色,但都有济苍生之愿望。尤其曾皙描绘了理想实现的天下太平图,更深得孔子喜欢。我们说实现理想是幸福的,追逐理想的过程也同样是幸福的。当然,幸福不是靠嘴巴说来的,是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血汗的。

八、布置作业:

一、背诵本文。

篇3:浅谈《论语》中子路的形象

一、

子路的拜师过程也颇为有趣。据《史记》记载:“ (子路) 冠雄鸡, 佩豚, 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子路后儒服委质, 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可算是孔子诸多弟子中最有才干的实践家之一。孔子曾对他追逐理想的热情、能力以及勇气曾大加赞赏。《论语·雍也第六》: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还有“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是孔子对子路的肯定, 因为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修养、气魄, 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肯定。

当然在《论语》中有其他表现子路优点的记载。子路的侠骨丹心。《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路曾表示“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还有子路对老师之关心。如:《论语·述而第七》:子疾病, 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以及子路的言出必行。如:孔子说“片言可以折狱者, 其由也与?”

二、

子路他率真、刚直、热忱、勇敢等等, 不过他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论语》中对子路的记载多是孔子对其缺点的指正。然而恰恰就是子路的这些缺点以及孔子对其的指正可以说是子路身上最吸引人、最有价值、最有魅力的地方, 因为在这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位虔诚追随孔子慢慢成长的儒家弟子的人生历程。子路和颜回可以说是孔子最得意的两个门徒, 在颜回身上我们感受最多的是迎面而来的正面力量, 而子路那里更多或许是一种成长的亲切感。我们可以在孔子对子路的指正批评中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思想。

《论语·公冶长第五》: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在这一记载中, 子路虽然能使人民富裕, 国家富强, 但在孔子这并非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是仁。这里说明了什么是“不仁”, 这是孔子一贯的解说方式, 对于仁或许没有一个具体可见的概念, 但是可以回答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 在这具体的实践中对仁可以管中窥豹。还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曾问众弟子的梦想, 子路是这样描绘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孔子对子路的梦想“哂之”, 在孔子这能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只是其理想中的最基础的部分, 子路是很好的实践者, 孔子看到了其勇于实践的能力, 希望其有更高的追求。子路对梦想的追求是值得赞赏的, 只是子路的梦想里包含了对权力和荣耀的追求, 孔子对此看的更透彻, “对于权力和荣耀的贪婪追求会打碎所有向善的灵感, 并压垮人们控制这些激情的能力。忍让的能力与忠诚的践履礼节有关”【1】。

在《论语》对子路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一窥孔子对学习、进取、勇敢、鲁莽、冲动等品质的观点。《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由之瑟, 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 说你仲由的琴为什么要到我孔丘的门上来弹呢?其他门人一听老师这样说, 就都不尊敬子路了。孔子于是又说, 子路已经登堂只是尚未入室。子路本是舞刀弄枪带兵之人, 其对学习的态度有其缺陷。还有《论语·先进第十一》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 有社稷焉, 何必读书, 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也可验证孔子对子路的批评。在孔子看来学习对于个体的修养和社会的良好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也被看做是获得更高洞察力的手段。如果没有学习, 那么德行就可能是盲目的, 礼也可能是机械呆板的, 特别是对子路这样性格的人来说, 学习的作用更重要。

孔子对自己徒弟的秉性是很了解的, 对于子路最大的缺点有勇无谋以及鲁莽也曾有过批评。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 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批评其好勇, 对于子路的这一缺点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中孔子有提及:闵子侍侧, 訚訚如也;子路, 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担心是因为子路的过于刚直, 虽然子路勇于进取, 但是并不是为权位而活之人, 从子路之死可见, 孔子担心的这一点, 终究还是成了子路致命的要害。正是针对子路的这一性格特征, 孔子特别强调勇敢和大胆这些孤立德行本身具有的局限。

三、

综上所述, 《论语》中的子路坦率、刚勇、热诚又有点鲁莽, 这是一个虔诚追随孔子还在慢慢成长中的儒家弟子, 尽管子路似乎总是受到批评, 孔子也不断的尽力抑制子路的过度热情。子路最后也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虔诚的信仰, 卫出公时蒉聩和孔悝发动叛乱, 当时子路正在孔悝的采邑中做总管, 他听说叛乱之后就义愤填膺的往城里赶, 《史记》中这样记载了子路的死:“有使者入城, 城门开, 子路随而入。造蕢聩, 蕢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蕢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 蕢聩惧, 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 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子路死的壮烈, 孔子听说卫国发生内乱, 马上说:“嗟乎, 由死矣!”

孔子的思想纷繁复杂且深邃, 《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大多是在于弟子门人的交谈中表现出来, 那么考察其弟子对于老师的继承, 对于我们理解孔子之思想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摘要:《: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论语》中子路的出场很经常的伴随的是孔子对其的斥责或是其对老师的批评, 尽管子路的言行距离孔子所追求的理想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这是一位虔诚追随孔子还在慢慢成长中的儒家弟子, 这是一个坦率、刚勇、热诚却又有点鲁莽的青年, 其身上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情切感。《论语》记录子路言行的地方有大约三四十处, 本文试图根据《论语》中的这些记载来梳理一下子路的形象特征, 在孔子对子路的指正批评中来理解孔子的思想。

关键词:论语,子路,形象特征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9

[2]、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3]、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 大象出版社, 2000

篇4:颜回和子路

颜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21年,死于公元前481年。颜回出身贫寒,他和父亲颜路都是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生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一直跟着孔子学习和生活。他是孔子最中意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但他性格内向,从不张扬自己。孔子曾這样评价他:“我终日为颜回讲学,他从不提什么问题,像是愚笨。但过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却发现他能够很好地阐发我所讲的道理。颜回这个人呀,其实一点也不笨。”颜回虽然苦读,但他并不羡慕富贵利禄,他虽然终身贫困,没有做官,但是在读书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与颜回好学品质相联系的就是他特别尊敬老师,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他总是按照孔子的学说行事,从不做半点违背孔子意愿的事情。颜回向往“无为而治”,希望建立一君臣谐和、百姓富裕、无兵革之险、无天灾人祸的美好社会,但在那时是不可能的。颜回的死对孔子打击特别大,当他听到颜叫的死讯时,哭着说道:“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是孔子弟子中个性鲜明、经历奇特的一个人物。他出生于公元前542年,约死于公元前480年,也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他同样出身贫寒,但性情粗犷、坦率豪爽。他有轻视学问的倾向,据说他曾对孔子动过武,但经过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诲,他身上潜蕴的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始终跟定孔子的弟子,除了颜回,就是子路。子路勇猛过人,经常为孔子驾车。当孔子在卫国逗留时,子路做了卫国贵族孔悝的邑宰,为他治理那片封地。孔子返回鲁国,子路也回到了鲁国。后来,子路又回到卫国,参与了贵族内部政变,并死于此次政变。当孔子得知子路的死讯后,一面呼叫“老天爷断我的路”,一面命弟子在庭中摆上香案,对子路进行祭悼。

脑瓜转一转

篇5:子路教案

(435300)湖北蕲春县城关高中 李怡安 ***/ liyian1142@163.com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二.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其思想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 学习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四弟子述志

【教学难点】

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教学时数】 45ⅹ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突破重点

一.导入

《论语•先进》上所记载了一位教育家与他的弟子们的一个故事:这个教育家诱导他的弟子畅谈理想并点评他们的理想。这位教育家是谁呢?(孔子)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春秋时代,走进这位教育家的课堂,来感受圣人的教育,来欣赏他的“贤”弟子们的精神风貌。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教具

《侍坐》人物表

(人物年龄,来源于相关资料)

孔 子:名“丘”、字“仲尼”,60岁 公西华:名“赤”,18岁

子 路:名“由”,51岁 曾 皙:名“点”,年龄可能 冉 有:名“求“,31岁 不会超过子路

四.课文结构

【明确】1。孔子问志 2。弟子述志 3。孔子评志

五.突破重点

四弟子述志 1.四弟子述志

子 路(由):治“千乘之国”,让人“知方”,“率尔而对”。

(从政,重视礼治,抢述己志,充满自信)

冉 有(求):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如其礼乐,已俟君子”。

(从政,重视礼治,虚怀若谷)

公西华(赤):“宗庙”,“会同”,“愿为小相”,“非曰能之,愿学焉”。

(从政,重视礼治,态度恭谦)

曾 皙(点):莫春者,率“冠者”、“童子”,“浴—”,“风—”,“咏—”

(当教师,重视礼教,既不谦虚又不自傲)

2.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与评价

【明确】“哂由”,“与点”,肯定求、赤。

3.“礼乐”解释

【明确】儒家教育感化人的两种手段。礼,指典章制度、道德行为的规范等;乐,指音乐,它是实行“礼”的手段,指通过艺术美的熏陶,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知“礼”,其内容与本质都离不开“礼”。

4.《侍坐》主题 【明确】《侍坐》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难点/文言基训

六.解决难点:

1.孔子为何“与点”?

【明确】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孔子济世不成之后产生的这种避世思想,其“消极”中含有“明智”。2. 孔子“哂”由,你觉得是否应该?

(孔子“哂”由的结果,造成以后逐个点名发言。/在当今社会,如无自信表现,过分自谦很难将自己“推销”出处。董建华曾在竞选香港行政长官演讲时,自称“当仁不让”,类似子路,并未受到世人讥笑,也不应遭受讥笑。/读一篇作文:《要敢于表现自己》)

3. 师生对话时,曾点鼓瑟,这是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为当时风俗)七.写作特点

【明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志趣、风度、教养、思想与性格等,从而使文章显得深刻而生动。八.文言基础知识训练 1.字词正音

哂(shěn)之 端章甫(fù)小相(xiàng)比(bì)及 舞雩(yú)2. 通假字 鼓瑟希(稀)莫(暮)春者 3.古今异义词

比:古义是“等到”,今义是“比较”。

端:古义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今义是“一端”、“极端”、“端正”等义。

与:古义是“赞成”,今常用作关联词。

或:古义是“有的人”,今常用作选择连词。

安:古是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全”、“安静”等义。4一词多义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则何以哉(用,做)

如五六十(或者)

如其礼乐(至于)

撰写(写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5. 词类活用

鼓瑟希 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

端章甫 端、章甫: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风乎舞雩 风:名词活用为动词,吹风,乘凉。6.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吾与点也:“也”表判断。句意是我赞成曾点啊。倒装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则何以哉:疑问句宾语前置,即“以何”。

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句意是我的志向才能和他们三位所谈的不同。7. 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论语》:孔门弟子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附:作文

要敢于表现自己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绅有两个女儿长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对他的女儿赞不绝口,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都是丑八怪。”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于是一直到女儿老了也没有媒人登他家的门。

这个乡绅因为“谦虚”而说出的话却被当成了真,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虽然有些夸张,说明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谦虚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谦虚”这两个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算谦虚。实际上,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都不能算是不谦虚,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他并向他请教时,虽“未出茅庐”,却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随刘备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当时为了表示“谦虚”,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能担当重任”等词语来推托的话,也许刘备早被灭掉了。

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机会。

伯乐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伯乐的重要性。而韩愈在《马说》中则进一步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方面人们苦于找不到良马,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马又被埋没。既然世上“伯乐”如此稀少,“千里马”为何不“毛遂自荐”?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真人”要他何用?难道说从不发表自己见解的人才算“真人”?难道说永远搞不出科研成果的科学家才算“真人”?若是这样,科学家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倒不如换上一些只知道服从命令、墨守成规的机器人。

有些人看到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出成绩,总爱泼上一盆带着“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等字眼的冷水。其实,们在讽刺别人“不谦虚”的同时,正充分暴露了自己摆老资格、居功自傲的骄傲本质。

篇6:子路借物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妇人身上有一样东西,便对弟子们说:“我想借这东西一用,不知谁能不讲明此物,而用一个比方把它借来。”

弟子子路说:“这容易,我去借。”

子路说完便走向老妇,在她跟前跪下,文绉绉地说道:

“吾有徘徊之山,百划生其上,有枝而无叶,万兽集其里,故请借罗网以捕之。”

老妇听了,马上把东西取下来借给了他。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孔子让弟子借的是何物吗?

篇7:科目三电子路考攻略

电子自动检测,全方位测试,考生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必须放松心情,注意语音提示,细心处理及时做出正确反应。照相、拿考试档案之后,听科目三考试大厅语音叫号安排考试车辆,找到自己档案对应的车辆,轮到自己考试时:

一.上车前从进驾驶室门往后环绕车一圈,检查车辆状况,确认无误后并安全的情况下拉门上车。

二.上车后,向考官问好,交考试档案;调好坐椅位置;系好安全带,且确认安全带是否扣稳;检查驾驶室内所需操作的杆、键是否正常;一切无误后向考官确认准备完毕,等考官发出指令。

三.听考试系统的电子语音,如是白天考试,第一项是《模拟夜间行驶灯光操作》,注意听语音提示,并在5秒内做出相应的操作:1.请打开夜间行车灯:(打开近光灯) 2.夜间在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条件下行驶:(远光灯)3.夜间会车:(近光灯) 4.雾天行车:(雾灯+双小灯+危险警示灯) 5.夜间通过急弯、坡路:(在开近光灯的情况下双闪两下大灯〈也就是连续变换远、近水光灯〉) 6.夜间通过拱桥、人行横道:(在开近光灯的情况下双闪两下大灯)7.夜间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在开近光灯的情况下双闪两下大灯) 8.夜间通过窄道且有人通过;(近光灯)9.夜间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近光灯)10.前照灯换成远光:(将近光灯转为远光) (每次模拟灯光考试会选择其中四至五题,第1-2题必有)如晚上18:30以后,系统会自动进入真实夜间行驶考试,根据路况用相应的灯光,启动前就不会有《模拟夜间行驶灯光操作》语音了,直接进入考试。

四.开车启动: 1.打左转向灯、(夜间考试要先开近光灯、关危险警示灯)2.按喇叭、看左、右、室内镜(确保起步安全)3.在打左转向灯3秒后,挂档(必须1档)4.放半离至车有微抖动,然后定住离合5.加油到转速1500-2000转,然后定住油门6.放手刹(必须全放完) 7.放离合加油,油门、离合配合一致,均衡加速 8.在安全情况下刚起步别马上打方向(可以微调),记得回转向灯。

五.车速度达到每小时候20公里换二档,到25-30公里换三档(档位与速度要匹配);路边有指路牌、路口、学校、人行横道等时速在25-35公里之间,脚要有准备刹车的动作;(夜间考试在每一个有路牌、路口、掉头必须打双闪灯,也就是远、近灯光变换两次;正常行驶时,不能长时间踩住离合器,每次应在10秒以内,超过会扣分)。

六.观察前向,在路况较好,路牌少的路段加速到40(每小时候40公里)换4档至少开100米;速度在45左右换成5档至少保持开100米。(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挂2次5档行驶过程)

七.听到语音:“直线行驶”时,不能左右动方向盘,确保安全情况下方向盘一点也不能动,最好用4档,速度在40左右,如果方向有一点偏且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最好也别摆方向盘,前方有车或路口保持方向可以刹车、停车,等听到“直线行驶完毕”才可以调整方向(以上六、七项要用4、5档之外,其它项目最好用3档,1-2档不能长时间使用)。

八.在任何情况下变更车道、调头,必须打转向灯3秒后才操作方向(时间不够会识别为不打转向灯扣10分)。通过人行横道有人经过时必须停车礼让行人。

九.听到“超越前方车辆”语音,先观察两边后视镜,打左转向灯,心数3秒后,确认左右安全情况下转车道超车(夜间考试要打两下闪灯),超车后转向灯还在闪,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调回原位。

十.听到“前方选择合适路口调头”,提前将车子调整在调头车道然后减速,距路口50米左右打转向灯,确保路口没车、没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可用2档带点离合调头,有车可以先停下,换1档确保安全情况下调头,调头时车应往内车道行驶,两边保持距离别压线(最好减速后用1档掉头比较安全)。

十一.听到“变更车道”语音,打将要变更车道方同的转向灯,观察左右、及室内镜,确认安全情况下,打转向灯至少3秒后打方向变更车道,操作完毕后记得回灯。

十二. 听到“靠边停车”的语音: 1.打右转灯,看左右、室内镜(确保安全情况下)2.心数三秒过后,微往右打方向,松油门3.带点刹车,踩离合,调方向靠边线 4.观察车头右方及右后视镜,车轮离边线30公分内(不能压边线),刹车 5.拉手刹,回空档,松离合、脚刹,(夜间考试要将灯光调到双小灯也叫示宽灯,再按下危险警示灯) 6.听考官评判,现场知道考试结果,如果第一次不合格,继续第二次考试 7.考官确认考试完毕,才松安全带,观察左、右、后视镜,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开车门下车, 8.下车后记得关车门(别管后面有没有人上车考试)考试完毕后,回到考试大厅确认成绩签名,交档案。

篇8:试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

一、果断好勇

孔子提倡“勇”,在《论语》中,“知者”“仁者”“勇者”相提并论。孔子认为“勇”要受仁义的制约,反对无义之勇。众人皆知子路好勇,对于子路之勇,孔子有时是比较欣赏的。他在《孔子家语·六本》中提到:“由之勇贤于丘。”但是,孔子对子路之勇的评价是有所保留的。“勇”这一特点既是子路的性格优点,但也是他的性格弱点。子路有一天去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子路认为,孔子肯定会说带自己去。但是,孔子却打消了子路的念头,孔子说如果有勇无谋,只会去送死。“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正是孔子对子路之勇的概括。子路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并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巨大。其实,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子路个性刚猛勇决,处理事情干净利落,因此,孔子说子路“片言可以折狱”。又说“子路无宿诺”,意思是说,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这都是果断好勇的表现。

二、善于政事

对于人物形象的评价,要从多方面分析。比如子路,虽然果断好勇,但是他并非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而是具有政治才能的杰出人才。孔子教学设有四科,分别是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子路是政事学科中的优异者,从政是他的强项。子路对自己的政治才能,也非常有信心。有一天,孔子对弟子说:“我老了,没人用我了。如果有人请你们出仕,你们该怎么办?”子路最先回答:“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从政治实践角度来看,子路曾经做过很多官,比如曾为季氏宰,曾为卫国蒲邑的大夫。孔子曾多次谈到子路擅长“政事”,并向人介绍说:对于子路,可以任命他来治理千乘之国的军事后勤工作。《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写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说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子路)。后来,子路在卫国的蒯聩之乱中殉难。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

三、勇于质疑

不畏强权、勇于质疑是子路的重要性格特点,甚至对自己老师孔子的话也经常进行反驳,毫无忌讳,这在孔子弟子中难以找出第二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写道: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饿病了,子路一腔怨气地质问孔子:“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仍然会固守节操,小人穷困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在《论语》中,还记录了子路对孔子行为的几次质疑。有一次,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孔子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路也直言孔子有时迂腐,子路曾说:“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还有一次,子路对孔子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还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应该怎样辅佐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子路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发现真理;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成功;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进步。

四、好学善问

在子路众多的品格之中,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好学善问。《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写道: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从政之道,孔子说:“身先士卒,并且使民勤劳。”子路要求多讲一些。孔子说:“始终如一,永不倦怠。”子路对很多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问政、问士,还是问君子。公元前483年,时年60岁的子路任蒲邑宰(今河南长垣境内)。《孔子家语·致思第八》记载,子路即将赴任时,前去拜见孔子,说:“由愿受教于夫子。”孔子告诉他:谦恭尊敬,可以慑服勇武的人;宽厚正直,可以怀柔强横的人;仁爱宽恕,可以容纳困穷的人;温和果断,可以制服奸邪的人。子路遵照孔子的教导,在蒲执政三年,蒲大治,受到孔子“三善治蒲”的赞誉。

五、结束语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与分析,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果断好勇、善于政事、勇于质疑、好学善问的个性鲜明的人。他的求学精神值得高中生学习,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勤奋,像子路一样成为“伉直好勇”的国家栋梁之材。

摘要:子路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孔门弟子,也是形象最为饱满的弟子。在子路的身上,有自然天性与人类文明的统一。文章根据子路在《论语》中的言行,主要从果断好勇、善于政事、勇于质疑、好学善问等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论语,子路,人物形象,中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悦.《论语》中的子路形象[J].现代语文,2015(04).

[2]张宁.论《论语》以对话塑造人物——以子贡、子路为例[J].名作欣赏,2013(12).

篇9:子路买“东西”

正行着,突然,孔子坐的木轮车的轮子坏了,车子动不了。于是他取出几串钱,对子路说:“你去城内街市上买些吃的给大家充饥,剩下的钱再买些‘东西’,赶快回来。”孔夫子说到“东西”二字时,一字一顿,故意把语气加重。子路接过钱,边走边想,这饱肚的食物倒不难买,可剩下钱到底叫我买什么呢?

子路一面走,一面想这个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街市。因为没注意路,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货摊上。摆摊的老人笑着说:“老弟,看你神不守舍的样子,一定在想事情吧?有什么苦恼的事呀?说给我听听,说不定还能帮上你的忙哩!”

子路见自己撞了老人的摊子,老人不但不责怪,反而关心地询问,就把心中为难之事说给老人听。

老人指了指隔壁的木匠铺和铁匠铺中的两件东西。说:“别犯愁,你把这两件东西买回去,孔圣人保管会满意。”

子路将信将疑,买了这两件东西回到孔子身边,果然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篇10:普陀山求子路书

第一天:

1、西天景区

1,正法讲寺也叫圆通禅院:观音殿,铜殿(点香)2,梅福禅院 :大雄宝殿(点香),炼丹洞3,灵石庵:圆通殿(点香)4,观音洞:圆通殿(点香),观音殿(点香)

2、紫竹林

1,不肯去观音院:观音菩萨(点香)2,紫竹禅林:天王殿,圆通殿(点香),卧佛祖释迦牟尼

3、南海观音景区

1,南海观音(点香)2,观音跳:天王殿,圆通殿(点香)

第二天

第一站慧济寺

我们从紫竹林乘小巴到法雨寺,我们是爬山到山顶的,也可以选择坐索道。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人都是一路三步一磕头上去的,非常虔诚。我们爬山到山顶用了大概40分钟。一路景色很美。佛顶山上的慧济寺,是全山最高的寺庙,也是普陀山三大寺庙之一。寺内有三大殿,依次是:天王殿,正门供养弥勒菩萨,许合家平安愿;反面供养韦驮菩萨,许家宅平安,出入平安愿。大雄宝殿,供养释迦牟尼佛,许合家安康愿。“不二法门”观音殿,正面供养观世音菩萨正像,许合家平安愿。反面供养送子观音,许愿得子,很灵验。我们上山后,在法务流通处请了香,一包3支,1块钱,建议零售价是3元。价格很合适,我和老公请了2筒香,里面各有20个小包。全下来基本够了。如果请护身符和饰物可以在这请,价格比较便宜,手链便宜的5元,护身符12元/个。我认为是所有寺庙的法务流通处最便宜的。而且都是开光的。香除了洛迦山外的价格基本相同。

我们参拜后,正好是10点,找了师傅问了斋饭在哪里。原来看攻略说很难能吃到,还好非常幸运,师傅说刚刚开始,我去买了饭票10元/人,直奔饭堂。有5个菜,1个汤,只有不浪费就可以。非常好吃,我和老公不费吹灰之力全吃光了。

第二站 法雨寺

法雨寺是普陀山的后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寺庙。寺内共有7个大殿,依次是:天王殿,正门供养弥勒菩萨,许合家安康愿,反面供养韦驮菩萨,许家宅平安,出入平安愿。玉佛殿,供养白玉释迦牟尼佛,许合家平安愿。圆通殿,供养观世音菩萨,许合家欢乐愿。千手观音殿,供养千手观音,许个人愿。大雄宝殿,供养释迦牟

尼佛、阿弥陀佛、药师菩萨三世菩萨,许合家平安愿。西方三圣殿,供养观音菩萨(左)、阿弥陀佛(中)、大势至菩萨(右),行九叩首礼,不用许愿。

关公殿,供养关公,许护财辟邪愿

第三站梵音洞

梵音洞庵:主供观音菩萨(点香),偏殿罗汉殿(点香可选择)梵音洞:主供观音菩萨,看观音菩萨现身(点香)善财洞:送子观音(点香),善财洞内供有观音菩萨、善财童子、约师佛(点香)

善财洞,很古老的庙宇,人很少,但越古老的越有灵性,先拜好庙宇中的金色求子观音,然后走进去一定要拜拜善财洞的善财童子。在之前我们准备了号码非常吉利的100元的新票,在善财洞的洞口用100元摩擦,回家保存下来可以聚财。

到了梵音洞,你会居高临下看到一片美景,在脚下有个寺庙,一定要下去,梵音洞里有一尊白玉的求子观音,要拜拜

第四站普济寺

因为是最大的寺庙,所以我们花了30元请了导游,给我们做讲解。门口有三座桥,相传分别代表“福、禄、寿”,建议都走一下。也是唯一一座供奉男身正观音的寺庙。寺内共有8个大殿,每个大殿都要点香。(烧香一般都是进门先拜弥勒菩萨,最后出门拜韦陀菩萨,切记!)依次是:

圆通殿,供养男身正观音,许合家安康愿。文殊菩萨殿,供养文殊菩萨,许学业、智慧愿。普贤菩萨殿,供养普贤菩萨,许事业顺利愿。大雄宝殿,供养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菩萨三世菩萨,许合家平安愿。地藏菩萨殿,供养地藏菩萨,许父母安康,亡者早生极乐愿。普门殿,供养千手观音,许个人想达成的心愿。伽兰殿,供养伽兰菩萨,许求财愿。三洲感应殿,供养韦驮菩萨,许家宅平安、出入平安愿。

在普济寺后面有一个小的市场,有鲜花出售,可以请个花篮带到寺庙里面。一个小花篮35元,紫莲10元/支。

参拜结束后已经快5点了,估计斋饭已经没了,但还是去问了一下,师傅说已经开饭,让快去还能赶上,简直是太幸运了,马上去了饭堂。我和老公是最后一个进饭堂的,之后就马上关门了。

第五站百步沙

沙子很细,有回头是岸的石雕。

晚上我们逛了夜市,买了观音饼。在回家庭旅馆的路上看到很多海鲜大排档。只要几个贝类的菜店家是不给做的,必须得点鱼,而且一条鱼就得200-300元左右,问了几家感觉太贵,而且已经吃过晚饭了,所以就没吃。回去睡觉。

第三天

第一站 洛迦山

早上7点有船,因为去普陀山不去洛迦山,等于只烧了半枝香。现在洛迦山去的人好多,香火更旺,毕竟那里是菩萨成道的地方啊!洛迦山上山下山只有一条道:1.一路直到最后一个寺庙,大觉禅寺,里面有传说中很灵的送子观音,看到有很多锦旗,肯定很灵。2.往回走到圆通宝殿内的送子观音,求子的人很多。9:00开船,我们8:30左右就下山等船。

第三天早七点就在普陀山买去洛迦山船票和门票.来回共60元.洛迦山是观音修行的地方,不去洛迦山等于普陀烧香烧了一半.半小时后到,上山只有一条道,很简单.圆通大殿,水晶宫里的滴水观音,大觉禅寺里的送子观音.拜完后原路返回,回到普陀山。

去洛迦山每天早上7,8点 下午1点有船过去,回来是9点,10点.和下午3点,千万不要错过以上时间,其他时段没有船的.上山下山一条道很简单,一个半小时之内都能拜完.总结求子必须拜到的地方:

1、慧济禅寺的注生娘娘。注生娘娘位于佛顶山的慧济禅寺主殿堂左手的“观音堂”,在观音象背后有一尊白玉注生娘娘,据说是全寺最灵的送子观音。

2、善财洞的善财童子和注生娘娘,人少,但是越古老的庙宇越有灵性,一定要去的。

3、洛伽山的“送子殿”。洛伽山是观音修行的地方,一共有7个庙宇,最后一个叫“大觉禅院”,内有“送子殿”,也是很有灵性的,一定要拜的。

4、西山景区的观音洞庵,很多人都说非常灵验,求子得子,求功名得功名!

特别提醒:

1、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的斋堂都有方便香客赶斋的时间。一般早餐为 5:30-6:00,中饭为 10:00-11:00,晚饭 4:30-5:00左右。到时候不妨到客堂打听一下,花十几块钱吃一顿斋饭,经济实惠,别有一种风味。

2、普陀山有两家公办的超市,全部隶属于普陀山景欣供销有限公司,价格合理,是岛上以前的供销社改制的.有两家分店.。香华自选超市,位于普陀山普济寺东门入口右侧100米左右的香华街上。景欣公司梅岑店,位于普陀山镇中心的梅岑路上,普陀山大酒店斜对面.3、多备香金,我们换了100块钱的硬币,还是不够用。

4、供佛不止财物,花果也可以。

5、一般烧香许愿的话,三大寺、南海观音必去,洛迦山也一定要去,如果求子的话,善财洞也要去,不是每个观音殿都有送子观音的6、怕晕的上船前少吃东东少喝水,船那个颠呀那个晃呀

7、如果大家要求愿,一定要告诉菩萨自己叫什么名字,出生地点和时间,然后把自己的心愿告诉菩萨。

8、普陀山岛上没有出租车,各个景区景点之间都有旅游巴士,车子都是清一色的丰田COASTER空调中巴车,一辆车有24个座位,只售座位票,不售站票,旅游巴士的运营时间为6:00-17:00,也就是说天黑之前旅游巴士会陆续停开,所以一定要根据你的住宿地合理安排游程,掌握游玩时间。巴士费用:码头---普济禅寺(4块);码头--法雨禅寺(8块)、码头---索道(10块)(索道位于后山景区的宝陀讲寺。由索道前往慧济禅寺);普济禅寺---梵音洞(6块);佛顶山(慧济禅寺)---法雨禅寺(8块)。

9、各寺院门票:南海观音6块;观音跳2块;慧济禅寺5块;法雨禅寺5块;普济禅寺4块。

10、另外旅行总免不了带点手信回来给家里人和朋友。观音饼、观音酥、观音糕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普济寺旁边有一家叫素冠堂的店品种比较全,码头啊,三大寺啊附近也都有卖的。另外到处可见的现烤的鱿鱼也很美味哟。进庙大家都要烧个吉祥香什么的,不建议大家在寺庙外面的小店请,因为价格偏贵。庙里就有请香处和法务流通处,最普通的吉祥香是1元一包(外面小店大约是3元一包)。

12、上香的时候左手持香,正殿大门要走边门。勿喧哗,勿在殿内拍照。

求子的MM注意,特别几个景点一定要去,那里的送子观音一定要拜!!

1、佛顶山

慧济寺内(靠左侧的殿堂)送子观音;

2、梵音洞景区的善财洞的观音;

3、西山景区的观音洞,很古老,古老的都是有灵性的,据说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求功名得功名,很多人证实有求必应;

4、洛迦山,山上最后一个圆通宝殿内的送子观音(超灵验)。

1、请香:每座寺院内都有正规的请香处, 不要相信所谓的发财香智慧香长寿香, 把单纯的烧香变成复杂化, 贵族化, 误导香客成套的, 高价格的购买。心诚, 则每座寺院佛前烧三支香足矣;

2、大门:无论是哪个寺、哪个庵, 你都不克不及够从正进去的,那是给出家人走的。

3、垫子:选择磕头De垫子, 也千万别认为正中间的一定是最好的, 那也是为出家人准备的;

4、手心:磕拜的时候, 手心得向上, 那是对佛祖的尊敬。手心向下是拜祖先的;

5、香火:去专用的点香处点燃香火, 可别去插香的地方取火,也不要图方便用自己的打火机点火。

6、许愿:通常你要记得告诉佛祖你叫什么, 家住何处, 有何事相求, 事成后何处还愿。大多数信士不管来到哪个殿前直接就磕头许愿,实不知佛菩萨有求必应,有求才有应.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求的是哪位佛菩萨那么佛菩萨怎么应呢?所以当自己跪拜时请先了解佛菩萨名号;

7、还愿:只要心诚则灵。不过如果你每逢寺院即烧香许愿, 一旦灵验后, 忘了还愿, 那可不是什么太好的事;建议你可以四处烧香拜佛, 以示敬意;但许愿的话,选一两位佛祖就可以了。

篇11:孔门勇士―子路的故事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正义》曰:此章论孔子欲不避乱而兴周道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者,弗扰,即《左传》公山不狃也,字子氵曳,为季氏费邑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据邑以畔,来召孔子,孔子欲往从之也。“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者,上下二“之”俱训为。末,无也。已,止也。子路以为,君子当去乱就治,今孔子乃欲就乱,故不喜说,且曰:无可之也则止之,何必公山氏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者,孔子答其欲往之意也。徒,空也。言夫人召我者,岂空然哉,必将用我道也。如有用我道者,我则兴周道於东方,其使鲁为周乎!吾是以不择地而欲往也。

这里意思是说,这一章是论述孔子想不避内乱而振兴周朝的王道。公山弗扰,也即《左传》中的公山不狃(niu), 字子氵曳(同泄),做季氏费县的县长,,与大夫阳虎一起控制季桓子,占据县城叛乱,来召见孔子,孔子便想前去(可见孔子急于行道之迫切心理)。子路很不高兴,他说:(既然)没有地方可以去,您老就停止罢了,又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子路的意思是说,您老的道既然不能够得以施行,没有地方可以去的,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白忙活呢?这里子路的意思是,君子应当离开混乱的地方去往治理比较好的地方,现在孔子想去往混乱的地方,所以就不高兴。并且说: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就停止,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那些召我前去的人,怎么会白白叫我去呢?如果他们肯用我,我一定兴周道于东方。”结果后来孔子最终没有成行,不知是否受其弟子阻拦影响,还是当时形势起了变化。宋代的程子是这样解释的:“圣人以为天下没有不可以有所作为的人,也没有不可能改过自新的人,所以想前去。然而最终没有去,是因为知道他们一定不能改过自新了。”

但是,该故事是否属实在还值得商榷。杨伯峻先生经考证说:公山弗扰,怀疑即《左传》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之公山不狃(唯陈天祥的《四书辨疑》认为是两人)。不过《论语》所叙之事不见于《左传》,而《左传?定公十二年所叙的公山不狃反叛鲁国的事,不但没有叫孔子去,而且孔子当时正为司寇,命人打败了他。因此赵翼的《陔馀丛考》、崔述的《洙泗考信录》都疑心这段文字不可信。但是其后又有一些人,如刘宝楠《论语正义》,则说赵、崔不该信左传而疑《论语》、我们于此只能存疑。看来这又是一桩历史疑案。既然我们看《论语》,那么我们就姑且信之吧。当然,大家可以持保留意见。

又:

佛Z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正义》曰:此章亦言孔子欲不择地而治也。“佛Z召,子欲往”者,佛Z为晋大夫赵简子之中牟邑宰,以中牟畔,来召孔子,孔子欲往从之也。“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者,言君子不入不善之国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者,言今佛Z以中牟畔,则是身为不善,而子欲往,如前言何?“子曰:然,有是言也”者,孔子答云,虽有此不入不善之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者,孔子之意,虽言不入不善,缘君子见几而作,亦有可入之理,故谓之作譬。磷,薄也。涅,水中黑土,可以染皂。缁,黑色也。人岂不曰,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以喻君子,虽居浊乱,浊乱不能污也。“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者,孔子又为言其欲往之意也。匏,瓠也。瓠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江熙云:夫子岂实之公山佛Z乎?欲往之意,以示无系,以观门人之意。如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耳。子路见形而不及道,故闻乘桴而喜闻,闻之公山而不说,升堂而未入室,安得圣人之趣?

在这里,又一个叛乱之人来召孔子前往出仕。这个人是谁呢?他名叫佛Z,佛Z是晋国大夫赵氏的中牟的县长。因为晋国赵简子攻打范中行,而佛Z是范中行的家臣,为中牟的县长,因此依据中牟来抗拒赵简子。孔子这时又想前去(唉,孔子也耐不住寂寞啊)。这时子路又出来阻拦了,他说:“以前我曾经听您老人家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意思是君子不进入不善的国家。现在佛Z凭借中牟叛乱,您却想去那里,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孔子就回答了:“对,是有这话。但是,你没听说过吗?不是说最坚固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薄;不是说最白的东西,怎么染也染不黑(老师立场坚定着呢)。我难道是那匏瓜吗?哪里能够只是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呢?(要做有用之才,不做华而不实之人)”古代人把(苦的)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由此可见,孔子想施行他为政之道的愿望何其强烈!虽然孔子如此说,但最终孔子似乎依然没有成行。

张敬夫(待考)说:“子路以前所听到的,是君子守身的常法。夫子现在所说的,则是圣人所体悟之道的权变。然而父子对于公山佛Z的召唤都想去的原因,是以为天下没有不可变的人,没有不可干的事。而他最终不去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那些人最终不可改变而从事他们终不会有所作为。这里面一方面体现了孔子的对人对事的仁德,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善于知人的智慧。”

上一篇:学习贯彻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情况汇报下一篇:土地复垦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