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2024-07-18

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精选8篇)

篇1: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考核市直学校行风建设情况,不断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成果,根据2005年行风建设工作经验,结合市直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06年市直学校行风建设工作考评办法》。

一、考评范围

市直所属22所中小学(含兴华教育集团所属中小学)。

二、考核评比内容

1、行风建设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30分)

责任科室:纪检监察法规科

2006年行风建设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或方案制定情况;领导、教师制定和执行行风建设承诺情况;校务公开情况;及时、认真、妥善处理影响行风问题情况;严格落实收费通知单、收费卡制度、有无乱收费项目或超标准收费项目情况;信访举报及违规违纪案件情况。

2、规范办学行为(30分)

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

认真执行《XX市直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实施方案》情况。

3、师德师风建设(20分)

责任科室:人事科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执行上级人事管理规定情况;学校严格管理教师队伍,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情况。

4、财务管理(10分)

责任科室:财务审计科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单位预算情况;执行标准收费,执行“收支两条线”情况。

5、安全工作(10分)

责任科室:发展规划安全科(5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科(5分)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情况;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情况;完善管理体系,建立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情况。

三、评比办法

采取问卷调查,组织考核,日常抽查的办法,坚持全年评、评全年,并将评比结果通报。

1、问卷调查。由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室人员,根据学校学生数量按一定比例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各占年终行风建设工作总成绩的30%,两次测评共占总成绩的60%。

2、组织考评。依据考核评比内容,相关责任科室年终结合本科室日常检查的实际情况,对参评学校进行量化考核打分,科室打分占总成绩的40%。

3、奖励加分。对在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行风建设工作事迹或经验,受到各级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与行风建设相关表彰的,按等级适当加分。

4、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从民主测评、组织考评两项成绩总和中加上奖励加分,扣出学校民主测评中的不满意率数,得出的分数为学校最终成绩。

四、考核评比结果的运用

1、对行风考评居前三名的学校进行奖励,分别奖励5000元。

2、对行风考评居于后两位的学校领导,第一年实行警示谈话,连续两年居于后两位,主要领导调离原岗位或予以免职。

XX市教育局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篇2: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完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工作。今年将继续聘请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的教师组织一次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决策者的环境意识;机关工委要对党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举办一期环境教育专题培训;各排污企业组织员工开展以清洁生产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市农委组织乡镇进行一次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组织网络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二)继续开展环境教育。从业人员教育面达到60%,农民受教育面达到50%,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开课率达到85%。各乡镇、街道(社区、宣传监督站)、市直机关工委、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好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完善组织,确定责任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全民环境教育各项活动档案。教委将环境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安排,要搞好绿色学校(幼儿园)和“环保小卫士”创建工作。

(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面和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扩大宣传。各乡镇、街道社区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站、宣传栏、厂报或社区监督站,加强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排污企业要建立宣传站,做到有专人负责、宣传计划、播报记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纪念日活动。在各乡镇、街道(社区、宣传监督站)、学校、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精心策划组织开展“4.22”、“6.5”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境纪念日宣传活动,要设立宣传台,挂横幅、贴标语、散发宣传单,并做好文字、图片、音影像资料存档工作。

(五)搞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深化环境教育工作。通城街道(新华社区)、和平街道(黑龙江省岁宝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玉泉镇(老营村)做好全民环境教育试点创建工作。结合自己实际,确定好试点方向和内容。要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活动档案,设置好环境教育宣传栏和宣传口号,做好组织开展和总结工作。同时对2005年三个试点单位试点内容进行规范和验收。

(六)完善环境教育组织网络,确保环境教育顺利开展。各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进一步完善环境教育组织网络,形成乡镇、企事业、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组织网络,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及时反馈工作信息,达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络的组织协调教育作用。明确联络方式、地点和人员。

二、组织领导

**市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

主 任:XXX(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XXX(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XXX(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XXX(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成 员:XXX(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XXX(市委党校副校长)

XXX(市教育局副局长)

XXX(市科信局副局长)

XXX(市民政局副局长)

XXX(市司法局副局长)

XXX(市财政局副局长)

XXX(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XXX(市人事局副局长)

X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XXX(市建设局副局长)

XXX(市规划局副局长)

XXX(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XXX(市农委副主任)

XXX(市林业局副局长)

XXX(市文化局副局长)

XXX(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X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XXX(市总工会副主席)

XXX(共青团市委副书记)

XXX(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主 任:XXX(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摆上位置。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将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责任人具体抓。

(二)进一步完善全民环境教育组织网络。各级各类单位都要有明确的领导、组织、人员负责全民环境教育计划安排。

篇3: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1 规范化建设开展情况

1.1 政府高度重视, 多部门协调, 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

自辽宁省卫生厅于2005年召开了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启动会议之后, 各试点市、县区高度重视, 将规范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市长市政府目标责任制, 并实施目标考核管理, 各试点市、县都成立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 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责任, 注重部门协调, 积极同财政、发改、教育、动监、城建、宣传等部门配合, 共同开展和推进疾控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 基本保证了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艾滋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及物质保障经费, 并做到规范使用管理, 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

1.2 完善制度, 科学管理

为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大部分试点做到工作有据可依, 行为有章可循, 制订了业务、行政、党务工作等各项制度以及科室职责、岗位职责和奖罚细则等, 并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单位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标准,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专题会议, 进行任务落实, 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实行综合量化考核,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导、评价制度, 定期开展疾病控制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 及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反馈评估情况, 保证各项业务工作能够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基本实现科学化管理。

1.3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履行疾控各项职能

各试点地区以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为主线, 业务建设为基础, 通过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并按要求完成各项报告、评估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并逐步实现常态管理, 结合实际制订应急预案, 调整应急机动队伍, 按照辽宁省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储备应急物资, 做到规范管理并及时更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保证及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网络管理、认真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规范开展传染病、寄生虫及地方病、免疫规划、性病艾滋病、慢性病、病媒生物、消毒监测、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等相关业务工作, 主要传染病控制及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4 各市取得的成绩及亮点工作

辽宁省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有的资源为起点, 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职责为准绳, 坚持政府领导, 部门协调、明确责任,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几年来,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各试点地区规范化建设各具特色, 初见成效:

沈阳:实行“收支两条线”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省应急示范区建设;艾滋病防治、控烟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大连:艾滋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对新发肺结核病人给予营养和交通补助政策;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艾滋病宣传品制作;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和与国际接轨的肿瘤防治网络信息系统;积极探讨社区 (乡镇)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并编制发放了《社区 (乡镇) 疾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应急能力不断提高;严格质量管理保持一流的检测能力;在重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鞍山:将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 常态化、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实行日常工作网上直传;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主线工作, 很好地融入省战线工作和日常工作。

抚顺:成立贯彻落实辽宁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办公室、加强学习培训、掌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 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本溪:学习和贯彻落实疾控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法律意识, 规范疾控工作;在队伍建设方面, 制订了学科带头人发展培训规划, 针对业务骨干制订了培训计划;编制了《疾病预防控制法规规范汇编》并被省卫生厅采纳;建立了各科室的档案管理规程、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丹东:卫生局方面将规范化建设纳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给予疾控中心近千万元的财政支持, 利用疾控体系建设国家专项, 促进传染病院、结核病院规范化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争取利用国家、省、市财政5个专项, 仪器达标率由11.47%上升到70%, 追平省平均水平15年差距, 为建设“规范的仪器装备”奠定基础;争取人事部门支持,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 初步完成了队伍建设量的积累, 为建设“规范的队伍”奠定基础, 完成组织改造, 建立与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行政体系, 为建设“规范的体制”奠定基础;规范业务用房面积稳步增加, 为实现“规范的环境设施”奠定基础。

锦州:重视组织领导, 制订工作方案, 成立了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价领导小组, 每季度对中心各科室进行考核, 每半年对县区级疾控机构进行考核评价, 年底对县区日常考核进行复核。

营口:政府对疾控工作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 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 重点疾病防治保障经费、国债项目配套经费基本到位, 市、县、区疾控机构办公用房、检验能力等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局域网络, 自行编制管理应用软件系统, 保证业务工作顺利进行;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人才培养策略, 满足疾控发展需要。

阜新:市级疾控机构加强内涵建设, 积极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 目前已批准的213项检验能力通过了国家三次有效监督评审, 此项工作位于全省上游水平;资料整理规范, 建立规范化建设工作档案柜;阜蒙县、彰武县、细河区三个示范区的乡镇防保机构全部纳入县区直管, 确保人员和经费的有效落实。

辽阳: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清晰、工作落实到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涉及指标达标率较高。

盘锦:开发了自动化办公系统, 实现行政工作规范化;正在开发全市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 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开展职工量化考核, 实现综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管理社区服务, 把规范化建设于当前社区卫生工作要求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乡镇和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化建设。

铁岭: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进展迅速, 建立起了良好的部门协调机制, 有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

朝阳:在政府对疾控工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重点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下级机构的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葫芦岛:在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完善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设置, 深化机构体制改革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2 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投入不足, 仪器设备短缺

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投入相对不足, 主要体现在县区级疾控机构, 各县区经济和人才资源差距较大, 部分县区受经费、人力、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开展工作存在难度, 整体水平的提高存在困难。

由于经费紧张, 工作用房缺乏, 检验用房缺口较大, 无法建立规范化实验室, 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严重滞后。疾控中心现有的检验设备、监测工具只能应付当前日常检验工作, 由于经费严重不足, 致使仪器设备得不到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疾控中心承担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任务日益繁重, 现在的设备与疾控工作的发展极不匹配, 致使一些新技术得不到引进。此外, 因经费等问题, 疾控机构网络建设工作、应急队伍与物质保障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物质储备种类、数量仍然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

2.2 人员编制不足, 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辖区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按照辖区人口比例, 工作人员编制数量明显偏低。多年来有经验的老同志不断到达退休年龄, 又没有专业人员的引进, 致使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同时少了传帮带的作用, 中心缺乏有经验的骨干力量, 职工在业务水平和素质上参差不齐, 一方面给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另一方面接受国家、省、市相应培训机会较少, 科研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论文数量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且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少。特别是随着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开展, 基层防保人员存在年龄偏大, 业务知识不全面, 业务水平偏低等问题, 很多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基层防保人员业务能力亟待加强。

2.3 绩效与规范化建设不能统一, 工作缺乏延续性, 指标实现困难

近年来多项新医改政策出台, 规范化建设需要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应工作标准, 自绩效考核标准出台以来, 就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工作, 未能把规范化建设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起来, 某些工作指标不切合实际, 无法达到目标, 其自评结果无法真正体现疾控工作的完成情况。各专业、各县区对指标的理解和标准掌握不一致, 有待于统一。

2.4 能力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疾控管理与专业队伍需整体提高, 乡镇、街道疾控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试点县对规范化建设认识还需提高, 对本区居民健康需求, 特别是基本预防控制需求了解不够, 工作尚有差距, 部分农村地区疾控力量十分薄弱。

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不平衡。慢性病管理工作、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工作涉及多部门交叉, 没有统一协调, 进度缓慢;传染病救治、精精神病防治尚没有纳入体系。

2.5 各部门协调不当

部分相关部门在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职责过程中尚缺乏主动性, 需督促才能落实。五大卫生工作中的监测工作须与卫生监督机构协作才能开展, 由于政府协调不到位, 导致相关资料因气象、水利、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不够而无法收集, 影响工作开展质量。

3 工作设想

3.1 建立长效机制, 进一步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

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巩固规范化建设试点成果, 全面把握疾控规范化建设的内涵, 从建设、操作、绩效三个层面下工夫, 增强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强化依法科学履职意识, 加大专业督导力度,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方案等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 争取将传染病救治、精神病防治纳入体系,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指挥决策系统, 不断增强规范化建设的实效。

3.2 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

明确责任, 动员各级政府、财政、发改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规范化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结合疾控工作的职责和需求购置短缺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设置专项工作经费, 提高疾控机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确保规范化工作持续、有效、强力推进。

3.3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合理优化

抓住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 加快落实岗位设置, 加强引进专业人才, 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实行全员聘用制, 逐步实行按需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酬, 合同管理, 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加快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重点加强对社区、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培训、检查、指导和考核。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抓好内部人才培养工作, 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 培养业务骨干力量, 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 积极争取重点学科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 提高科研论文水平, 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可持续发展。

3.4 将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工作融合统一

以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为抓手, 将规范化建设工作贯穿到实际疾控工作和绩效考核中, 把规范化建设工作由重点变为常规, 实行常态化、信息化管理, 作为指导疾控日常工作的标准, 通过绩效动态考核, 对疾控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估, 从而全面推动和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客观评价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结合疾控工作实际, 将疾控工作规范化建设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 以规范化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向深入开展, 真正体现出疾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理论与实践】

篇4: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的要求,2006年,各省(区、市)都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陆续编制完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宣讲中央文件精神,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从抓好规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投资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对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投资超过600亿元,所占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其中用于粮食生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3的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个别省份增幅超过了40%。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1.6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中央投资比上年增长2倍,当年可解决近29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农村沼气工程中央投资比上年增加15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约260万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县通乡油路改造和东中部地区乡通村油路改造。国家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

(四)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继续加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和植保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9亿吨以上,在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500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年内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各部门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还安排125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部分实行综合直补,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继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生产和市场,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深入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检查,稳定农资价格。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农民工各项合法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务工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有可能接近20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幅超过6%,是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连续第3个农民收入增幅超过6%的年份。

(七)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务院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具体意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并在全国确定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支持和鼓励试点县(市)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努力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注重形象工程,没有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成新农村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些地方不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个别地方还借新农村建设之名,随意调整农民土地,动用农民宅基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和克服。

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一,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没有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为此,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继续加大支农投资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增产的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了50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要继续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继续建设国家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加强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优先序,因地制宜地加大支持力度,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2007年,要继续抓好水、气、路、电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确保“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实现。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农村清洁能源。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第四,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扭转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权益保护,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2007年,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篇5: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统一安排,为更好地开展学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给广大师生创造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县教育局“平安门源”创建办的指导下,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发挥法制副校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实现年度创建工作目标,为西滩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扎实工作,使各小学平安、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更加规范,防范措施到位,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2006年力争使60%的校园达到“平安校园”的标准。

二、时间步骤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共分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阶段、组织实施阶段、自查自评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安排部署、调查摸底阶段(2006年1月至4月15日)

1、集中召开动员大会

根据县教育局“平安门源”创建办的统一要求,“平安校园”创建将召开由“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参加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动员大会,进行集中动员,使参会人员进一步认识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真组织宣传

一是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结合“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开展送法进校、进户活动。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刑法》、《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知识。

二是加强宣传鼓动,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承担主要职责,创办宣传专栏,制作长期性宣传标语,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3、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做好工作部署,落实工作任务。

4、“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重点查找影响校园稳定、平安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5、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平安标准大讨论。通过了解,掌握平安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4月15日至10月底)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制度,为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建立工作档案。

2、启动各项基础工作。

3、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活动。

4、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5、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6、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实效的原则。

7、坚持党对平安创建工作领导的原则。

四、创建的主要工作

1、强化对各中小学、幼儿园治安重点难点的整治,搞好师生安全和校材保卫工作。各中小学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整治娱乐场所,网吧等公共场所,禁止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网吧上网,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对学生的管理,不断净化校园环境。

2、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学校的矛盾纠纷,预防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学生中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抓源头,确保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

3、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要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为核心,加强各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内部防控网络,充分发挥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性防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治安防范体系。

4、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实现和完成各个阶段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计划,明确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主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在师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突出抓好普法工作的落实。使法制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脑子,增强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意识。同时要加大法制

环境。

五、具体要求

1、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

2、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纳入议事日程,和本单位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和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3、明确任务、齐抓共管,要把抓创建活动的精力放到学校的安全建设上;放到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上;放到对每一件具体矛盾纠纷的解决上;放到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上。

4、根据各校实际,实行分片管理,分片包干,形成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任务的从校内到校外的教育综合治理新格局,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及广大师生的安全,从而使学校成为最安全、最稳定、最健康的单位之一。

篇6: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建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在头脑里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各单位、各科室领导同志反对和防止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贯彻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现对2006年市建委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安排如下:

一、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1、党章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各单位要按照中纪委把今年确定为“学习贯彻党章年”和省纪委把七月份确定为“学习贯彻党章集中宣传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特点,拿出具体计划,认真搞好党章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在“七一”前开展一次学习贯彻党章集中学习活动;二是组织参加一次党章知识测试,组织参加党章知识电视竞赛;三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以学习贯彻党章为主题讲一次党课,由党委办公室牵头。

2、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以学习党章为主题,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一是继续搞好“四廉”(廉管家、廉助手、廉内助、廉法人)教育。其中“廉法人”教育由建管科负责,建筑业协会协办,继续开展对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等企业法人的廉洁经营教育,要形式多样,注重成效,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维护建设市场的秩序,为防止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建造屏障。二是把“荣辱观”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电教片”及身边事,搞好各级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的警示教育;三是积极组织新创廉政歌曲歌咏活动,争取组队参加全市组织的歌咏比赛;四是积极参与廉政短信、诗歌、对联和古代廉政故事征集活动;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五是充分发挥“三门峡建设信息网”的优势,开辟“廉政教育”专栏,面向建委机关和全市建设系统、建设行业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各单位,委机关各科室、委属各社团组织都要积极提供信息,宣传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面的做法,经验等内容。发挥现代化信息媒介作用,教育我市建设系统干部职工,依法从政、廉洁从业。

3、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廉政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弘扬社会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廉政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规范从政从业行为,引导其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自觉矫正不廉洁的行为,从而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一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机关办公场所的特点,利用在办公室墙上、桌上、办公楼大厅、会议室等场所,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廉政廉洁提示语、警示语、标语、板报等,形成廉洁从政从业的氛围;二是由建管科负责,建筑业协会协助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推进廉政文化进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场所、建筑工地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实践廉政文化进企业、工地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培养出一些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先进典型。

二、具体要求

篇7: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全文下载 收藏本文

扩展阅读: 卫生局 社区 健康教育 工作计划 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动员全社会和多部门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利健康的行为和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活动。过去的一年,我市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和以预防高血压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系列宣传活动,社区、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市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目前在我市发展还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城市各社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社区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还较低,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全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特制定本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总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提高县(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围绕本地区重大卫生问题,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到2006年底,全市各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晓率90%,机构利用率达50%,满意率达80%。社区居民健康素质有较大提高。

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一)、慢性病的社区防治:向社区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

(二)、重大传染性疾病:加强对新老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结核病,各种病毒性肝炎、性病、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流脑、流感等)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的宣传教育。

(三)、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包括合理营养,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碘盐的保管与使用,食品保藏、食具消毒、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等。

(四)、防止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劳动损伤、溺水、煤气中毒、自杀等死亡和伤残事件,教育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五)、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生活知识等。

(六)、家庭心理教育:包括独生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防止和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促进家庭心理健康。

三、策略与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和目标。

1、县(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确定主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健全城市社区健教网络,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2010年)工作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提供资金和物资保证,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扎实开展。

2、辖区内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力争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3、辖区内医疗单位要坚持开展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率达90%,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力争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

4、辖区内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对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培训率达70%以上,并积极参与创建无吸烟先进单位活动。

(二)统一布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中,健全网络和工作机制,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在社区卫生服务、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公共场所等各种类型中分别建立1-2个健康教育活动示范点,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并全面推广,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2、县(区)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慢病防治等机构的专业指导作用,加强对基层健康教育骨干的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并争取纳入继续教育管理中。

3、各单位要将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除害防病等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基层健康教育活动。各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至少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一次;卫生宣传橱窗每季度更新一次,黑板报每月更新一次。

4、搞好基层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建设。开展每一项健康教育活动都要有计划、有通知、有参与人员签到、有宣传资料、有现场图片资料,并做好活动效果评价。宣传栏、黑板报要留有本底资料或图片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健康教育vcd科教片播放记录本、热线电话健康咨询记录本、上门服务健康教育咨询记录本,健康教育处方资料要完整。

(四)搞好培训,加强能力建设。

1、县(区)卫生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配备素质好、业务好的医务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要稳定健教队伍,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考评,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2、加强能力建设,各基层单位要配备必要的健康教育设备,添置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必备的硬件,如宣传橱窗、电视机、投影仪、录像机、照像机等,保证开展活动必需的资金。

3、2006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中心将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骨干、医务人员、各基层单位健康教育骨干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培训,开设健康教育示范讲座,具体计划安排见附表1。

篇8:2006年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工作方案

一、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是大学的“细胞”,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 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点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领域:一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 二是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领域和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扶植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应用型专业学位设置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 落实情况

(1)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 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关于重点学科建设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文件 (见表1) 。

(2) 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情况

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两份文件了解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学科、专业的调整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 新增了艺术学门类。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 专业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 共由352种基本专业和154种特设专业构成。新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 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如物流管理与工程、电子商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新目录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 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 即: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总数由12个变成13个。一级学科数量从原来的89个增加到110个, 增加了21个, 另有2个一级学科更名。

(3) 应用型专业学位的设置与发展情况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 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4)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如表2所示。

2. 实施效果

(1) 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3年1月29日发布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评估结果在前五位的学科中, 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精神, 在“服务国家目标, 提高建设效益, 完善制度机制, 建设一流学科”方针指导下, 调整的重点是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 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 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 677个二级学科, 217个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

(2) 我国学科在ESI国际学科排名情况有所提升

从排名来看, 《纲要》实施以来各大学进入排名的学科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有些学校新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相当令人瞩目, 发展较快, 呈现出乐观的态势。

根据《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统计调查及对大陆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统计结果, 中国共有137所高校、共计520个学科进入ESI前1%, 覆盖20个ESI学科领域。大陆地区共有104所高校的335个学科在19个ESI学科领域进入了前1%, 不仅进入ESI前1%的高校数、学科数、ESI学科领域覆盖率均达到一定规模, 而且这些高校办学类型丰富多元, 反映出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3) 985、211工程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突破

《纲要》实施以来, “985工程”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加速实现新突破, 形成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进入世界百强的学科。论文被引次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能够进入美国ESI数据库的都是论文被引次数位居各学科世界前1%的机构。2001年, “985工程”学校仅有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而到2008年, 进入ESI数据库的学科数量就翻了近两番, 已经有34所学校的1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主要集中在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临床医学等学科。其中按被引总次数统计, 进入世界高校百强的有10所学校的26个学科。这些学科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 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学校优势不断加大,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发表的国际论文10年来增长了近4倍, 而论文被引次数增长了10倍之多, 显示出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数量的增长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指出: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人才支撑而组织实施的“211工程”三期建设, 引导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 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紧密结合实施《纲要》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5年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科技创新功能不断彰显, 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4) 专业目录调整推动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新目录调整学科门类12类,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学科一一对应;专业类92个,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专业数506种, 比原来减少了20%。

本次目录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 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同时, 撤销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并超前部署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另外在这次新目录中, 还出现了一批新交叉学科, 这种可授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 原则上由所属高校自己确定授予学生其中一种。

(5) 高校自行设置专业的权力有所扩大

《纲要》实施以来, 教育部在落实与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按照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 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新《规定》首次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备案和审批两种制度。

(6) 工程硕士、博士及卓越高等工程师教育均有较大发展

《纲要》实施以来, 全国工程硕士 (博士) 包含机械工程等40个工程领域, 支撑的一级学科数目为35个, 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均有大幅增长, 招生人数6年增长3倍, 毕业人数增长近两倍。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成为目前培养单位最多、领域覆盖面最广、培养规模最大、企业和社会评价较好的专业学位。

3. 存在问题

(1) 中国大学一流学科的总体实力仍需加强

从进入ESI学科排行的排名来看, 中国大学学科的总体实力不是很强, 虽然我国很多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不俗的表现, 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高校, 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一流学科建设群, 我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2) 部分学科建设非常薄弱需大力加强

部分学科尚未进入ESI的排行, 这意味着我国大学在部分学科上的建设是非常薄弱的, 需要大力加强。

二、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情况

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人数稳定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发展项目的人数、研究生参与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的人数均成增长态势, 增幅稳定 (见表3、表4) 。

(2)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培养研究生人数稳步增长

2006年以来, 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稳步增长, 项目数随之增加, 培养研究生人数也呈增长态势 (见表5) 。

(3)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现已经发展为由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截止2011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计498个, 其中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为260个, 占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壁江山。

2011年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88227, 毕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6031人。共有34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占当年总数的35.1%。

(4)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发条件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以提高工程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战略需要, 进一步加大工程中心建设力度, 同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进一步统筹基地、人才、项目, 注重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工作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相结合, 工程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发展情况见表6。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表制作。

(5)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项目类型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2. 实施效果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成果, 即产出大量的学术论文、专利等, 以及形成众多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所产出的专利和成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统计, 截止到2007年底, 全国高等院校共申请专利133541件。2007年, 全国高校共申请专利32680件, 比2006年增长42.4%;全国高校当年共获授权专利14773件, 比2006年增长41.3%。

2007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共申请专利15020件, 占申请总数的45.96%, 获授权专利7463件, 占授权总数的50.52%;“985”高校共申请专利12759件, 占申请总数的39.04%, 获授权专利6426件, 占授权总数的43.50%;“211工程”高校共申请专利18059件, 占申请总数的55.26%, 获授权专利8638件, 占授权总数的58.47%。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2年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部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据制作。

教育部批准科技成果鉴定申请277项, 集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 教育部计划项目7项, 科技攻关项目6项, 军工项目28项, 省市计划项目22项, 横向项目16项和自选项目131项, 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其他部委计划项目4项, 社会项目134项等。2007年, 共进行各类科研成果项目登记1157项, 并将登记项目报科技部备案。**

目前, 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以上这些专利和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研究生们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也正是通过参与这些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2) 研究生参与科技项目研究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 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鼓励创新精神, 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1999年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至2009年共进行了11次, 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累计推荐了5444篇论文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84篇, 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49篇。同时, 为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教育部还设立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对在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给予5年的研究资金资助, 并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优博论文资助项目”的专家评议和管理工作。自1999年至2009年, 共对704个项目进行了评审, 立项675项, 资助了672位优博获得者。目前已对216个项目进行了结题, 其它项目正在正常进行之中。这一举措, 有效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技项目的研究, 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效果

从数量上来看,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逐年递增, 至2006年以后逐渐稳定;从具体项目类型上来看, 各项目类型大部分呈上升态势;而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访学研究三类项目覆盖人群, 均有大幅增长;成果产出方面也有较大增长。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覆盖人群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投入产出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国际交流培养创新人才情况

在全球化背景下,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教育竞争, 实行开放办学, 扩大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规模和水平,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际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学生层面上, 积极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等项目, 鼓励跨境跨校交流访学, 发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稳妥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通过学生交流、海外访学、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理解、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1. 落实情况

(1) 政策落实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以推动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开展。如, 2005-2010年《留学基金委年报》, 2005-2013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2007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试行) 》;2008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办法》, 此外, 还颁布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等。

(2) 国家积极推进有关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以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 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跨境跨校交流访学和联合培养项。除此, 还积极稳妥地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

2. 实施效果

(1) 出国留学研究生不断增加

《纲要》颁布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数量保持稳定。从表7中可以看出,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出国留学完成研究生学业, 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 增强了国际交流能力,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2) 各国来华留学研究生较快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2005—2011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11年比2005年来华硕士研究生增长了近4倍, 博士研究生也增长了2倍 (见表8) 。

四、高校与院所合作培养人才情况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高度重视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校所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 将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备注:2007年来华留学生统计简况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网无法查询, 数据缺失。

(2) 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充分发挥工程研究院所与高等学校双方的优势, 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道路, 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这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自2010年起中国工程院与教育部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 试点工作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 采取“联合招生, 合作培养, 双重管理, 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目的是充分发挥双方功能和资源优势, 实现强强联合, 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 共同构建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新的合作平台。目标是:试点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2010年共8家高校和8家研究院所参加了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88名;2011年共18家高校和18家研究院所参加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210名。

(3) 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高校与中科院联合联合培养人才工作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8月29日, 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计划》强调, 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 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1所“211”高校和中科院31个研究所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将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家高校参加, 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 有1800多人次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 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

2. 实施效果

(1)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规模逐渐增长

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 (见图1) , 至今已经连续3年开展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3年来, 参与高校、科研院所规模逐渐扩大, 高校数增长近3倍, 科研院所数增长近4倍;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数量也呈增长态势, 增幅均达20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 随着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开展,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逐渐成熟, 培养规模逐渐增长。

(2)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2012年, 高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参加单位已达63家, 在校博士生达600余人。实践证明, 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有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 参与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是创新培养机制, 培养创新工程科技人才的有力举措;同时, 促进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之间的交流, 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合作, 有助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相关数据制作 (表中参与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为合作数量未去除重复单位) 。

(3) 高等学校与中科院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全面落实

从目前调研数据来看, 中科院研究生计划规模逐渐增加。2012年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院所联合培养计划中, 招生单位22个高校分别与41个 (次) 联合培养单位共培养博士生372人。

(4) 典型案例

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是国内最早培养该学科研究生的机构之一。1998年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情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首批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1年成功向教育部报备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2个二级学科后, 形成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4个二级学科和20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目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71人,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9人。

2006年至今,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53人, 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 毕业博士生9人, 招收53名博士后入站, 出站博士后18名。大多数毕业研究生已经成为信息机构、企事业单位、大学和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五、实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大力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 是《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指导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再到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10多个文件的颁发, 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

(2) 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实绩

①确保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的增长。《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每年呈增长态势。

②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坚决贯彻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4项计划。四驾马车并驾齐驱有力地保证了“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 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除此之外, 地方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职教项目配套经费的同时, 也建立了一批地方职教专项经费项目,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③搭建实用技术人才成长“立交桥”, 积极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 高职院校探索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从历年来中高职招生、在校人数变化数据也可以看出, 6年来中职招生、在校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高职有增长但幅度较小, 这些举措体现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的目标。

④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机制。职业教育努力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3)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目录》包括19个专业类、321个专业、927个专业 (技能) 方向, 对应职业 (岗位) 1185个、职业资格证书720个、继续学习方向554个。《目录》强调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专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改造或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岗位需要的传统产业, 增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贡献率。

2. 实施效果

(1) 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纲要》颁布以来,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职业教育累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5789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极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职业教育也注重扩展服务对象范围, 面向人人办学:一是职业院校招生对象多元化, 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招生规模, 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力争把“人人有知识, 个个有技能”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这种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理念, 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上可以看到成效。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撰写的《职业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 66.2%的公众对职业教育总体呈满意态度, 只有4.8%公众对职业教育现状不满。这充分体现《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2)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

截止到2010年,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 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3) 中高职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军

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在以人力资本为先导的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贡献率为21%。

2005至2011年, 中、高职毕业生数均呈增长态势, 其中中职毕业生6年来年均增幅50万, 高职毕业生人数6年增长了近1倍。6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有5789万毕业生在掌握职业技能后走向社会, 进入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与行业, 以及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第一线, 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中的主体力量。

全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04年的1860万人增至2009年的2631万人, 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11年增加至2010年的13年, 职业教育贡献突出。

从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 近3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就业率平均为87.6%, 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 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95%以上, 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以上。这充分表明《纲要》实施以来, 职业教育在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摘要: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教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中重要政策, 本刊综合报道了《纲要》颁布以来, 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和许多专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创新人才,高校,科研

注释

1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实施情况调研组系列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2《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

上一篇: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做的贡献下一篇:我快乐 我运动 我成长班队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