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

2024-06-20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精选4篇)

篇1: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

信息技术的运用 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

麦禾营中学

李 婷 2015-01-12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

岐山县麦禾营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结合在英语教学实际作用,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基础,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以后教学主导作用,从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作用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英语学科教学软件也不断壮大和完善,作为一名初中九年级英语教师,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语法和整个初中英语阶段的巩固,于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当对学生使用相应的教学软件,一般分为三类,1、课前使用,与教学同步的英语预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早了解,避免对课程的盲从;

2、早读使用朗读软件,使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准确发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3、课堂中使用电子白板、幻灯片等教学软件,使教学内容绘声绘色。使学生对英语从心理上爱上英语课,使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你教我学和“灌”和“填”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让学生乐英语、趣英语、动英语,使原本抽象的东西,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软件能够现实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入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融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2、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环境教学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过程。它能突破过去那种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着读的旧模式。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的转变。即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教具”为“学具”,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3、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教学,可以使教师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型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心理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把“习得”和“学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网络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征,更多地赋予学习者学习的自由,有利于构建自主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他软件和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同时,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或称探究式学习(Exploration

Learning)、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活动的开展。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讲母语?为什么一个中国儿童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其实无非是他们有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由此看来,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目前,校园网的建成,家庭电脑的普及,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用多媒体课件或通过网络来学习英语,从而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频度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外语的感知和掌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所以对英语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英语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

总之,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寻找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索中学英语教学规律,优化中学英语教学结构,为促进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同时还应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传统教学过程仅注重教育者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仅把课堂上的活动看做是教学;而信息化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育者的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他们不但关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加工,整理和创造教育信息;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课堂上的学生,而且包括网络空间中的学生;他们不仅指导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也要指导课堂外学生学习活动等。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信息的表现方式多样化,传递途径立体化。在信息表现方式上,可以用文本、图形、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现。在信息传递上,由过去印刷物的平面传递,到现在的通讯卫星、地面微波通信、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构成的立体化信息传递通道,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师面对面的讲授,指导,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获取其他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这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主动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探求,搜索和加工信息,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对英语教学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使英语教学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下:

1、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不同。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作为英语教学者,应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之早见成效,提前尝到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是以后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据了解国外,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运用,比我们要早,要成熟,希望信息技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能越用越广,同时使之充分体现在高效课堂中。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时兆慧.

2《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误区及其新课改理念的引领》.孟金鹏

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谈》.十堰市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郑兴安.

4《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顾琴芳.

5《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乔志强.

篇2: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

关键词:QQ群,信息技术教学

一、投其所好, 组建QQ群

在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常常会这样问笔者:“老师, 能不能给我们上上网”。如果他们得偿所愿, 则会第一时间打开自己的QQ, 一边挂着QQ一边浏览网页。QQ上的头像不时闪动, 有些是群消息, 有些是久不联系的朋友, 有些甚至就是本班的同学。通过调查, 笔者发现超过95%的学生拥有自己的QQ号, 90%的学生经常通过QQ进行交流, 为此, 笔者以班级为单位, 组建了各班的信息技术交流QQ群, 旨在搭建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新平台。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注册一个新的QQ号 (仅用于教学, 以免其他咨询干扰) , 然后以所教班级为单位 , 创建QQ群 , 群名称为“ 某某班信 息技术交 流群”。QQ群创建后, 及时将群号公布给学生, 请他们加入该群。起初, 学生们的昵称五花八门, 为了规范管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各自的群名片改为:真实姓名+组名。修改群名片的方法是:打开群对话框, 在右侧的“群成员”中找到对应的QQ名, 单击右键, 选择“修改我的群名片”选项进行修改。通过以上操作, 班级信息技术交流QQ群就初步组建好了。

二、牛刀小试, 充实QQ群

信息技术交流QQ群虽然组建起来了, 但群里的很多内容都还没有充实, 学生们对群的一些功能也比较陌生,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喜欢这个QQ群, 并让QQ群中的各项功能有效地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充实QQ群中的各项内容。QQ群就像一个大家庭, 为了让“家”变得越来越温馨, 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将QQ头像改为自己的一张大头照, 这样不但能促进“家庭成员”相互了解, 更能提升他们交流的自信。此外, “群相册”也是凝聚人气的好地方, 笔者首先将自己的几张照片找出来, 并教学生如何将该照片放入群相册, 在教师的率先示范下, 群相册里的照片从原来的一张、两张增加到十几张、几十张, 有的是学生春游、校运会时拍的集体照, 有的是三五个好朋友照的生活照, 每次看到有照片更新, 笔者都会第一时间对照片给予“赞”或正面评价, 从而让学生们乐于在QQ群中展现自我。除此之外, 笔者还常常利用QQ群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心得,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不但消除了传统课堂提问发言时学生的紧张情绪, 更丰富了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空间。每次讨论完毕, 笔者还会特意将聊天记录进行收集整理, 并及时发到“群论坛”中去, 如果还有学生对话题讨论意犹未尽, 则可以继续通过论坛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以上这一系列举措,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话题也更丰富了, QQ群大家庭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三、“群”以致用, 基于QQ群有效开展师生互动

1.勤用“群公告”, 学习任务一目了然

每当打开QQ群对话框, 右上侧的应用工具栏便映入眼帘, 稍稍进行切换, 则能看到醒目的群公告栏。群公告栏就像班级黑板右侧辟出的一方小小留言板, 班级重要活动、备忘、家庭作业都可置于其上。就拿“Word综合运用课”为例, 学生需要运用各类Word知识完成电子小报的整体制作。短短一节课, 如果要求学生既要编撰文本、又要搜集图片, 还要进行艺术字的编辑和文章排版, 实在困难。为此, 教师可以事先在QQ群公告栏中公布课前准备内容, 如:“下节课进行小报制作, 请各小组再次协调好分工并制定出主题, 每位同学准备一篇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及图片若干, 以备上课使用”。由于QQ群建立伊始, 教师就培养了学生关注群公告的习惯, 因此每当群公告更新, 学习任务很快就能下达并落实, 有些学生对任务内容有疑问, 还可通过发QQ信息与教师进一步沟通, 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有了保障。除布置学习任务之外, 群公告还可充当热点导读来用, 比如群论坛里发了新帖, 群相册里添了新照, 都可告知学生即时分享。

2.巧用“群文件”, 学习资源人人共享

QQ群有个丰富的共享资源库, 那就是“群文件”。基于“群文件”这一平台, 教师可上传各类图片、文本、音频及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所用。再以“Word综合运用课”为例, 在对Word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各有差别, 如果在课堂上再对全体学生统一进行Word知识点的复习与讲解, 将会浪费太多的时间。为此, 教师可通过“屏幕录像专家”软件, 事先制作一系列Word知识的讲授视频, 并提前上传至群文件中, 课前让学生们根据自身需求, 对Word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此举既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又能体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 并有助于提高课堂制作效率。此外, 教师还可将课堂上讲解的各类教学范本、学生的优秀作品、上课所需的各类素材等资源也上传至群文件中供学生们参考和学习, 并鼓励群成员也将自己的得意作品上传共享, 这样不但能省去课堂上学生搜集素材和复习旧知的时间, 还能将学习进程延伸至课外, 同时, 也激发了整个班级的合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善用“讨论组”, 学习探讨凝聚合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然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小组分工不明、组员参与率低以及小组合作时间不足都是制约其有效开展的瓶颈。基于QQ群的小组合作, 其优势在于突破时空限制, 可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课前引申至课堂, 又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随时随地皆可进行。再以“Word综合运用课”为例, 课前教师下达学习任务, 要求各组下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幅电子小报, 对此, 各组长可通过QQ群“讨论组”组织组员进行课前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协调组员分工, 可以是探讨合作方法, 也可以是进行Word知识交流。在课堂上, QQ群讨论组仍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小组成员不需要坐在一起, 也不需要营造热火朝天的讨论场面, 组员们只需根据课前分工各尽其职, 一边操控电脑, 一边通过QQ讨论组与同组成员互动, 如:负责文字修饰的某组员完成了小报文字修饰, 则可通过讨论组的“发送文件”功能将该文字资料上传至讨论组为大家共享;又如:负责艺术字编辑的某组员忘记了艺术字阴影效果的制作方法, 也可通过讨论组寻求其他组员的帮助。除组内交流外, 组间成员、组员与教师之间还可通过QQ群聊进行交叉互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若课堂上的合作时间不够,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在课外继续进行。QQ群讨论组的使用, 使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增强, 小组合作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拓展, 为小组合作学习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4.趣用“群投票”, 学习评价轻松反馈

学习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利用QQ群投票功能, 既能方便快捷地设计评价内容, 又能有效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 使原来枯燥单一的评价方式变得生动有趣。还是以“Word综合运用课”为例, 各小组制作完成电子小报后, 为了表示对学生制作成果的肯定, 教师可围绕小报制作效果发起一次“群投票”活动:首先在“群投票”中上传各小组的代表作品, 在投票选项1-4中分别输入“文字修饰”、“艺术字编辑”、“图片处理”、“自选图形设计”四个选项并设为多选, 然后发动全体学生通过QQ群投票功能对各组作品进行投票及发表评论。由于投票方法简单易行, 统计结果直观公正, 评价全过程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投票在QQ群中还具有保留功能, 教师和各小组成员在课外仍可对投票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教学和学习得失并及时改进。

此外 , 教师或群 成员还可 发起诸如 评选“学习 之星”、“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我最想对老师说的话”之类的投票活动, 这不但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 更能投学生所好, 让评价变得轻松有趣, 此举也正体现了新课改中“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5.妙用“群论坛”, 学习心得你我分享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既会遇到学习上的难题, 也会遇到思想上的困惑, 因此, 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释放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QQ群论坛, 正是一个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师生交流的大舞台, 学生们可以随时浏览和参与, 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在QQ群论坛创建伊始, 笔者通过“管理分类”将论坛设置为“学习园地”、“班级动态”、“心灵驿站”和“实事点评”四个板块, 还率先在“学习园地”中发帖:《学好信息技术的十条建议》, 并组织学生们跟帖讨论。此外, 笔者还收集了一些班级活动照片, 通过“会声会影”制作成影集, 再配上背景音乐, 发帖至“班级动态”板块之中, 短短一天时间, 该贴的点击率就达到100次之多, 跟帖络绎不绝, 有些学生还跟帖了自拍的班级活动照作为补充, 还有些学生对相册的制作产生了兴趣, 强烈要求教师在“学习园地”开辟新帖, 探讨“会声会影”的使用方法。

在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们的发帖、跟帖热情越发高涨, 有探讨学习心得的, 有述说成长烦恼的, 有点评实事热点的, 笔者也坚持每天都关注论坛动向, 发现好帖、热帖就及时置顶或加“精”。渐渐地, QQ论坛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它就像一个班级资料库, 既记载着学生们学习中的酸甜苦辣, 又存储着他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6.活用“群日历”, 学习历程系统回顾

知识的获取与巩固,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由于遗忘规律, 学生们常常会学了这又忘了那, 因此, 及时梳理知识节点, 系统呈现知识链条就显得尤为重要。QQ群日历, 正是系统记载班级学习活动的得力助手。每上完一节课, 笔者都会将本课学习要点记录在群日历对应的日期事件中, 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学习活动, 笔者也会督促他们及时在群日历中记录。久而久之, 群日历的记载内容越来越充实, 一个月、一个学期, 甚至一年、两年的学习活动, 都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在案, 翻开群日历, 学生们很快便会回想起何时何地学过了什么知识, 甚至还会回想起某些具体的学习细节, 从而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与综合地运用知识。

四、趋利避害, 规范QQ群

QQ群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新平台,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 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不当, 管理不善, 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 作为教师, 必须要规范班级QQ群的管理。例如:制定《班级QQ群使用守则》,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的习惯;坚持实名上网原则, QQ群名片必须是学生真实姓名;邀请班主任和家长代表一同入群, 让监督与激励并进;教师积极参与QQ群讨论, 并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控制讨论的走向;采用将学生在QQ群中的表现与考试成绩、德育考核挂钩等措施。只有通过教师负责地管理、QQ群成员共同自律与监督, QQ群才能真正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

篇3: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

关键词:导入;信息课堂;活力

如何设计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我根据平时的观察、积累、研讨和提炼,简单谈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导入的技巧。

一、激起学生积极快乐的情感

一般说来,愉快、喜悦、满意、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能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而恐惧、焦虑、烦躁、厌恶、漠然等消极情感体验会筑起学生的心理屏障,阻碍和抑制语言信息的输入,对学生产生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以自己开朗乐观的精神,充满自信的目光,热情奔放的语言感染学生,会促使师生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使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进入愉快的体验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光。孩子们喜欢唱歌、听音乐,好动,好奇;喜欢玩游戏,爱表演;喜欢儿歌、童话故事;好挑战,好胜,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导入教学中,教师从学生这些特点出发,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快乐情绪,享受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使师生都能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内心良好体验。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未知热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要求教师“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起儿童们的未知和求学的欲望。”教师善于变换教法,敢于创新,有意制造悬念,会用适当的富有幽默性的语言表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做好学习的准备,顺利自然地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上来。这样,形成一种乐学氛围,师生双方和谐的获得快乐的精神交流和知识能力共享。

四、适时赞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大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人的精神生命确实需要各种知识,需要被赏识。教学导入时,教师适时夸一夸有所进步的同学,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按照动机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我感到教师授课时像魔法师一样,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激励、赞赏、快乐、悬念伴随学生,会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教学相长,效果更加明显。

篇4: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妙趣横生李婷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代信息技术,兴趣,思维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系统性, 而小学生则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天真烂漫、活泼好动, 而传统数学大多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 枯燥无味, 呆板沉闷, 在学生眼中, 数学无非就是数字、字母与公式, 是静止而死板的, 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相反还会滋生厌倦情绪与消极情感。实现学生快乐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更能为原本枯燥机械的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让学生动起来, 让数学活起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 爱上学习。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化静止为动态,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就必须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传统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教学模式, 这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具有特殊的功能, 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传递信息, 而是以直观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等来创设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具有化静态为动态的特殊效果, 这一点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点本身上来, 进而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引导学生展开快乐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 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 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以选取最具代表性与针对性的数学素材, 将静止枯燥的文字教材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精美课件, 进而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认识圆形”时, 如果只是借助一些教学模型来展开教学, 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类实物, 再利用其特殊效果, 将实物转换成图形, 进而实现学生对圆的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 再向学生播放自行车比赛的趣味故事, 小动物们设计的车轮形状各样, 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椭圆、正方形、三角形, 等等, 除了圆形车轮, 其他形状的车轮都是颠簸着前进。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引得学生开心大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回忆现实生活中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只用圆形不用其他形状。由此在学生之间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交流。然后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车轮边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只有将车轴固定在圆心, 使得车子在前行时, 车轮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车子才能稳定前进。这样的认知活动是在愉悦而宽松的教学氛围之中展开, 将静止的教学转化为动态的演示,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二、化抽象为形象,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小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其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 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而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二者之间的矛盾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瓶颈。那么如何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点寓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之中, 将学生带入直观的教学情境, 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更为直接的感性信息, 这正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点的重要基础。为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感性信息, 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学习不应局限在教材之上, 而是要在宽广的生活空间展开, 这样才能打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同时也可以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在学习角时, 教师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角, 如墙与地面形成的角、书本打开时所形成的角等直观而动态地播放出来。熟悉的生活现象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增强教学的真实性, 进而激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此时再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角的形成, 将角完整地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寓于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生活情境之中, 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信息, 从而实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操作情境。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 但有着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的机会,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也可以将手与脑结合在一起, 激活学生的思维, 进而使学生从亲身操作中来获取感性信息, 为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知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向学生展现三组圆柱与圆锥, 第一组是等底等高, 第二组是等底不等高, 第三组是不等底等高。然后将圆锥盛满水倒入圆柱中, 观察水面的高度;再将圆柱的水倒入圆锥中, 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实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进行这个实验操作, 进而将学生所获取的抽象认知再次付诸实践, 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总之,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可以改变以往枯燥机械的讲解, 引导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在直观的情境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实现学生学习地位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活起来,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友平.现代信息技术让学习体验更有效——小学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 (18) .

上一篇:qq新年鼓励下一篇:汽车销售个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