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感悟

2024-05-19

孝的感悟(通用12篇)

篇1:孝的感悟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生命品格的终极评判。在传统的道德理念中,孝道始终是摆在第一位。因为孝道是责任是义务,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报。没有孝道就没有人道,一个缺乏孝道的社会,人间友善和亲情之爱就难以为继。因此说孝道是生命中永远不可或缺的一道至臻至善的品行。

从启蒙教育开始,小孩就接受了“百善孝为首,孝道大于天”的品德熏陶,并把这为人生的第一课刻进了心灵的深处;教育者的宗旨就是要让这孝道的品格能在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孝道的光茫成为人间永远的温暖……

而经过对《论语》的学习,我对孝道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感悟。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平辈、晚辈。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这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就我们个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论语》中的孝义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论语》呼吁天下的儿女尊重父母,及时行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谨记父母的教导,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通常,父母会把我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给我们庆祝,让我们每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然而又有几个人能记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生日这天给他们庆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小礼物、一句问候、回家的一杯水、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生日是喜忧掺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忧的则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现在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样子。他们更多地是担忧,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们再怎么追悔,一切也来不及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今年来,子女不孝的丑闻也经常搬上新闻,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欠父母实在太多,唯有在我们懂事之际、父母有生之年尽足孝道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什么是孝?在我看来,能让父母天天开心就是孝。我们尽力做到父母满意,生活里多关心父母,这些并不是难事,但在父母看来,却十分欣慰。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轮回,人都会苍老的,都会有年老体衰步履蹒跚的时候,回报父母曾经的付出,感恩父母一生的至爱,让他们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每一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性应有的光茫。孝道是有心灵感应的,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更有行为的示范效应,它可以影响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决定着一个人价值的取向。对父母尽孝,就是给子女树立榜样,就是为自己晚年的生活铺展一个广阔的舞台。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薪火相传的美德就是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中得以延续得以流传得以弘扬……

孝敬长辈乃人性本真;赡养父母乃天经地义。在我国,绝大多数老人晚年是愉快美好的,但也有遗弃、虐待老人的恶劣行径。个别人因老人多病、没钱、自理能力差,就把老人当作“废物”、“累赘”,歧视与迫害他们。让老人住偏屋过道、吃残羹剩饭、做力不能及的家务,有的甚至随意训斥打骂老人,更有甚者,把老人逐出家门、流落街头。这样的人连有反哺之义的禽兽都不如,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不尽孝道,天理难容。一个不尽孝道的人,不是人性扭曲,就是良知泯灭,其品德和道义无从谈起。这种人必定会遭到众人的唾弃和舆论的谴责!最终必定会遭到报应的!尽孝道就是尽责任尽义务,就是人性良知的展示,就是品格美德的张扬。古有二十四孝图,无一不是孝道的楷模。其精神和品行至今令人感动,但做法值得商榷,未心可以全盘照搬照学,我们新时代的孝道既要有传统的滋养,又要有时代崭新的元素和内涵,这种孝道才有久远的生命力。

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灵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撑,需要时光的检验,孝道拒绝作秀表演,拒绝虚情假义,拒绝利益当头,拒绝扯皮推诿……

尽孝道无需理由无需条件。不能因为父母的偏心而耿耿于怀,不能因为财产继承问题而寻找借口,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差就不承担义务,更不能因为父母年老多病而推卸责任,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成为不尽孝道的理由!兄弟姐妹齐心协力共同担当共尽义务,这是展现孝道舒展亲情的最佳演绎。赡养老人不仅包括自己的父母,也包括配偶的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对方父母,这样家庭孝道就能久远流淌。“姑娘孝不如女婿孝,儿子孝不如媳妇孝”诠释的就是这个理。婆媳关系历来是孝道的焦点难题,只要每一位做儿媳的都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大度多一些谅解多一些真情,孝道就会在心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孝道是点点滴滴的汇集,是丝丝缕缕的关怀,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冬日阳光的照耀,是心灵深处的呼唤,是岁月留痕的践行……

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多的应呈现在精神和情感的关怀上。老年人更需要心灵的关爱,他们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喜欢忆旧是他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有时间就应陪他们多聊聊多谈谈,以慰藉他们心灵的孤独和情感的寂寞,让幸福与抚慰伴随老人的一生……

人生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尽孝。生命经不起太长的等待,孝道同样经不起太久的徘徊。因为孝心有期,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则是一种抱恨终生的遗憾,尽孝要趁早,人生永无悔。

孝道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体现在家庭的和谐中,体现在社会的关爱中,体现在生命的品格中,体现在岁月的检验中,体现在人性的良知中……

篇2:孝的感悟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它是儿女们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今的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令人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忘记了父母曾经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父母,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对父母行孝,不能仅仅是履行赡养的责任,让他们衣食无忧,而是要从心底里尊敬父母,重在一个“敬”字。孝敬者,孝为行,敬为心。如果能对父母时刻怀有敬意,就能在一言一行中,在细微之处,都让父母心理得到莫大的快慰,这可能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忙于自己的工作,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不给父母打电话,几年可能都不去看望父母,或是下班回家“掉脸子”,发牌气,将工作中的不快发泄在父母身上,或是对父母呼来唤去,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恶言顶撞,没个好声气,或是不思进取,任意胡为,不让父母省心。凡此种种,皆是不尊敬父母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对父母多一点敬意,就能时时考虑父母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言行,使父母精神愉悦而满足,也就尽到了自己的孝心。

孝顺孝顺,要孝,就得顺,如果要真正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理解他们的观念,包容和尊重他们的习惯。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交流频繁,新一代的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观念冲突愈益严重,以致产生了所谓的“代沟”。面对纷繁芜杂而又变化迅速的社会,老人的许多观念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经常会与子女在一些生活事务上发生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小事常常酿成大事,严重影响家庭的和睦。对于这一类问题,作为子女就做到又“孝”又“顺”。对父母的观念、习惯与生活方式,都要多忍让一些,多包容一些,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更不能斤斤计较,恶言恶语相向;如果有观念上的冲突,就要注意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劝谏,多多沟通,尽量将矛盾化解。

篇3:论《论语》中对孝的提倡

一、《论语》孝的含义及对象

在《论语》中有直接提及孝词语的句子, 也有的是表述了孝的含义, 但是并没有对孝进行界定, 通过对《论语》中孝的分析, 认为孝的含义应该包含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对象孝的含义不同, 行为表现等也有所不同。孝的对象主要包括依然健在的父母或者死去的父母、祖先等等, 除了这些直系亲属之外, 《论语》中的孝还体现在对国家的长者或者是山川神明等的敬畏。这说明在《论语》中孝的含义非常丰富:一是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或者长辈是一个年轻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这里的孝不仅仅包括直系长辈, 而且还包括宗族的亲友, 而且孔子非常提倡家庭和睦, 不仅仅需要对父母做到孝顺, 而且需要对兄弟姐妹进行爱护;二是孔子认为国家中的长者对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年轻人应该对其进行孝顺和尊重;三是孔子认为已经去世的父母或者长辈理应被人怀念, 所以他同样提倡对死去的父母或者长辈尽孝道, 不仅如此, 山川神明可以保佑人民的生活安康, 也应该得到应有的敬畏。

二、《论语》孝的行为规范

在孔子的《论语》中, 对于不同种类的孝其行为规范也有所不同, 经过分析和总结可知, 《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对健在父母的孝道。孔子认为对于父母的孝的行为主要是, 当父母健在时应该按照礼法对其进行侍奉, 当父母过世之后, 应该按照礼法好好将其安葬。父母健在时的孝道主要体现在:赡养并尊重父母, 孔子认为当父母健在时, 应该在物质上满足父母, 让父母衣食无忧;同时, 还要在精神上尊重自己的父母, 这说明在《论语》中, 不仅仅提倡物质层面的孝顺父母, 而且也提倡精神层面的孝道。在以尊敬为主的孝道中, 《论语》主要提出了不要让父母担忧的观点:当父母健在时, 不应该游历远方让父母担忧, 如果要远行则需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而且还需要时时刻刻关心父母的身体, 当父母健康时会高高兴兴;当父母身体抱恙时, 则会担忧和焦虑, 子女需要时时刻刻将父母的健康挂在心中。

(二) 当父母去世时的孝道。当父母去世的时候, 对于父母物质上的侍奉可能告一段落了, 但是子女依然需要对父母尽孝道。父母去世之后, 子女需要按照礼法好好将其安葬, 同时要为父母守三年的孝,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如此, 当父母去世后, 子女应该尽力完成父母的意愿, 坚持父母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

(三) 对山川神明的孝道。在孔子的《论语》中, 除了讲究对人产生孝道之外, 还需要对山川神明等有敬畏之心, 在孔子看来这也是属于孝道的一种。对山川神明的敬畏其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要敬畏自己的祖先或者是神明, 在特定的日期或者是事情发生之后, 要按照一定的礼法表达对神明的敬畏之心;二是在祭祀神明或者祖先的过程中, 一定要诚心诚意, 不能说一些不尊敬的话, 不能做出不尊重的行为。

三、《论语》中孝与“仁义礼“的关系

孝道是孔子《论语》中提倡的重要的道德品质, 与其他的“仁义礼”等同样属于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而且在孔子的《论语》中, 孝不是孤立存在的, 与“仁义礼”有着紧密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道是仁慈的根本, 仁则是爱人的意思, 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或者亲人能够尊重和孝顺, 那么对于其他人也可以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孝道是对自己父母或者亲友的关心和尊重, 如果将这一范围扩大, 对其他人都能产生尊重和爱护之心, 那么就是仁的含义了。

(二) 孝与义的关系。在孔子的《论语》中, 孝与义的关系, 与孝与仁的关系有所不同, 在《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孝与义的关系, 但是在某些文章中也暗含了孝与义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一是当面对歹徒行凶时, 是否能够做到见义勇为, 孔子针对不同的人实行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果有些人的父母健在, 见义勇为时则需要慎重考虑;见义勇为是义, 但是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要想到孝, 在孝和义之间权衡;二是当有人行不义之事时, 要勇于揭发和阻止, 这就是义的体现, 揭发和阻止不义之事对于受害者来讲就是仁, 就是孝的扩大化, 从这一方面来讲孝和义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三) 孝与礼之间的关系。孝与礼的关系十分紧密, 主要体现在:一是孔子在《论语》提倡的孝道, 都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礼法, 父母健在时要按照礼法进行侍奉;父母去世要按照礼法进行安葬, 同时要按照礼法守孝三年等等;二是孝是人的思想感情, 而礼则是行为规范, 是孝的外在表现, 所以孝和礼在《论语》中的关系非常紧密。

四、《论语》孝的地位及作用

(一) 《论语》中孝的地位。《论语》中孝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赋予西周以后的孝更加深刻的内涵, 西周时期对于礼法非常提倡, 孔子的《论语》中也继承了这一点, 但是当时西周的孝的含义没有这么深刻, 《论语》将孝的本质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 不仅仅要按照礼法侍奉父母, 而且要在精神层面上满足父母;二是在《论语》中, 孝与其他的仁、义、礼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而且仁被看作是孝的扩大化, 这说明在《论语》中, 孔子非常重视孝的地位, 从而更好地提倡孝道。

(二) 《论语》中孝的作用。在《论语》中, 孝的地位非常重要, 而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孝在《论语》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孝能够进一步提升人的思想道德, 孝是仁的根本, 孔子对孝进行了提倡, 能够使得人们从小就学习孝道, 从而在以后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孝道;不仅如此, 孝与其他的“仁、义、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提升孝道的过程中, 其他的美好的思想品德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论语》中的孝对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论语》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的孝同样得到了提倡和传播, 尤其是在汉代之后, 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之后, 《论语》中的孝得到了大力的提倡;三是孝对于政事或者帝王的启发, 《论语》中的孝与仁有着重要的联系, 所以帝王可以勤政爱民、以“仁义”治天下。

五、结语

百善孝为先,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历史中很多故事都在歌颂孝道, 因此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孝的含义和对象进行了论述, 然后描述了孝的行为典范以及与其他美德之间的关系, 最后论述了《论语》中孝的地位和其深远影响。我国是一个提倡传统美德的国家, 尤其是对孝道看得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人们会赋予孝更多的含义, 从而更好地发扬孝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申圣超, 梁花.《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J].教育探索, 2012

[2]侯辉.浅论《孝经》的现代价值[J].文教资料, 2010

[3]陶斯嘉, 潘云华.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观及其当代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篇4:孝的矫情和孝的迷信

儒家主张的守孝三年。父母驾鹤西游,做儿子的结庐在坟边,披麻戴孝,不能饮酒吃肉,禁绝性欲,也不能生产挣钱,苦苦熬上两年多。有几个人能实行呢?在孔子那个时代,这是说给贵族听的,一般平民想操练也不行,要饿死的。孔子之后,儒家伦理变成了国家道德,奉行三年之孝,成为官员士大夫的义务。谁要在这个问题上稍有闪失,就再也别想飞黄腾达。汉代做官,不比文章比孝顺。最容易见出高低的战场,就是结庐守孝,你守三年,我守四年,你四年,我十年。真的守了十年,怎么能熬得住呢?于是有人揭发,这人在父亲的墓道里纳妾,还生了儿子。

现在讲究评劳模,表彰先进,古人其实也好此风。古代的先进模范,是孝子和节烈妇。有意思的是,查一查史籍,凡是孝子,差不多都有一项特别事迹,那就是割股疗亲。父亲或者母亲生了重病,在求医问药不灵,或者根本没有怎么求医问药之际,孝子就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一般都是屁股上,也有个别在胳膊上下刀的。没有做到这一条,孝子多半当不上。

人屁股上的那点肉,跟猪屁股上的肉,没有多少区别。煲汤,其实还不如猪脚和鸡大腿。对任何的疾病都没有太多的用处。这个道理,其实古人未必就不知道。否则,医生们治病,就无需针砭药石,只开孝子屁股汤就好了。所以,这种事迹,多半是矫情,属于为了争古代劳模而施展的非常手段。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凡是可以借以牟利的东西,都可以产生迷信。所以,孝之本身,无论是孝行还是讲孝道的经典,在奉行孝道的人看来,也具有神力。《二十四孝》里郭巨埋儿,郭巨为了不让儿子跟老母争食,挖坑要埋掉儿子的那一刹那,居然挖出来一罐金子——孝行感天动地了。同样的例子也是《二十四孝》上的,这回只感动了一个上天的美女。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下凡给他做媳妇。显然,这个故事比郭孝子的事迹,对人们更有吸引力,要不然怎么会有黄梅戏《天仙配》。汉代对孝道推崇最卖力,甚至还假托孔子,編了《孝经》。既然编出来了,信徒们自然奉若神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天下大乱。居然有人对皇帝建议,对付起义,无需派兵,只需派一个大臣,向北面诵读孝经,反叛自消。又过了些年,董卓专权,天下灾异流行。两位大臣上书,说是念诵孝经,就可以消灾去难。汉献帝从谏如流,真的让两位仁兄隔两天就念诵一遍孝经。

篇5:孝的感悟

【拼音】fù cí zǐ xiào

【简拼】fczx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父子关系

【例子】老舍《正红旗下》:“他们爷儿俩表面上是父慈子孝,可心里并不十分对劲儿。”

【英文翻译】the father is kind,and the son obedient.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十分喜欢他的宠妾生的儿子州吁,大夫石F劝谏他不要过分溺爱,说骄奢淫逸会让他走上邪路,只有从小教育他“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庄公不听劝谏,结果州吁杀桓公而自立,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 势 成语

★ 无私之光成语

★ 感恩节成语

★ 令成语

★ 动物成语大全

篇6:孝的家风作文

看到姐姐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许许多多慈孝的诗。孟郊有过一首诗,叫作《游子吟》:慈母手从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格言联璧》中也有关于孝的诗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在古代,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闻雷泣墓》的故事。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到母亲身边,为母亲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有诗颂曰: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篇7:孝的感言

孝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善良品质,一个人孝敬父母才会受人尊重,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只会受到别人的鄙视。

孝是做人的基本,一个人没有了孝,就会失去最为珍贵的东西——就是父母的亲情,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们拉扯大,等他们老了,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肩膀?

安丘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四班 孙一方

篇8:孝的格言

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DD《孝经》

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DD《格言联璧》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DD孟子

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DD孟子

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DD王永彬

6、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DD《劝孝歌》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D孟子

8、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DD《后汉书》

9、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DD西塞罗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DD《礼记》

11、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DD《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DD孟轲

1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DD费孝通

14、母爱胜于万爱。DD莎士比亚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DD《论语.为政》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DD《礼记》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D孟郊

1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DD罗素

1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DD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DD孟子

2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DD庄子

2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DD《孝经.圣至章》

2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DD莫泊桑

2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DD袁采

25、子孝父心宽。DD陈元靓

26、永言孝思,思孝惟则。DD《孟子》

2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DD《孝经》

28、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DD《劝孝歌》

2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DD《劝孝歌》

3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DD孟子

3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DD孟子

3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DD《增广贤文》

3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DD但丁

3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DD戴达菲尔德

3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DD《格言集锦》

3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DD林语堂

3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DD字严

3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DD《格言集锦》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DD《增广贤文》

4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DD《论语》

41、重情轻物,厚养薄葬。DD字严

4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DD《劝孝歌》

4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DD孟子

4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DD鲁迅

45、尧舜之道,孝悌而已。DD李纲

46、诗书立业,孝悌做人。DD王永彬

4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DD孟子

4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DD庄子

4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DD孟子

5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DD孔子

5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DD孔丘

5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DD伊索克拉底

53、长幼有序。DD孟子

5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DD《对联集锦》

55、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DD何铸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DD孟子

5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DD维吉尔

58、大孝终身慕父母。DD孟轲

5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DD《劝孝歌》

6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DD《劝孝歌》

61、首孝弟,次谨信。DD李毓秀《弟子规》

6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DD《名贤集》

6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DD高尔基

6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DD高尔基

篇9:孝的作文篇

“孝”字,是由一个“老人”和一个“子”拼凑而成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生下我们,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变老。所以我们要趁父母还年轻,早早开始孝顺他们。

被我们所深知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就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幼时家境困难,父亲又常年卧病在床,全家上下靠母亲买瓜子支撑。从初中到高中,他每天都是先回家做饭,在骑自行车去镇上把妈妈接回来。回家后,帮妈妈炒一锅瓜子,而后匆匆赶回学校上课,风雨无阻。他在空军飞行学院每月津贴是12元,只给自己留2元,其余的全寄给母亲。

当然,有孝心的人不是只有他一个,还有田世园捐肾救母,大将军朱德为母分忧的故事,这些都告诉我们:做人要孝顺,要有孝心。

“孝”字,在字典上的解释为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道也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伦理道德。而现在有些人做不到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更是不知道伦理道德为何物。这样的人,能孝顺吗?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和母亲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竟然对母亲大打出手。她揪着母亲的衣服,动手打了起来。周围的人上来劝阻,她却“破口大骂”,扬言谁劝阻她打谁。人们从她的“骂词”中得知,她这样对母亲,只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衣服。

人们常说,小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难道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在这些方面还不如那些小羊和乌鸦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是我们学会的第一首歌谣。小时候,我们常常仰着小脸对妈妈说:“妈妈真好,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像妈妈对我这样的对妈妈好。”可是现在呢?我们长大了,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了和妈妈争吵,和爸爸顶嘴了呢?

篇10:孝的传递作文

我一个人待在屋里无聊,探出头往外看去,只见妈妈正一边弯着腰蹲在地上,一边不时的抬头跟奶奶嘀咕着什么。好奇心促使我想听清她们说话的内容,于是我抬起腿,踮着脚尖,蹑手蹑脚的缓缓向她们移去,这才看清原来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只见她不时用手背撩一下垂下的发丝,因为出汗的缘故,头发都粘连在了一起。奶奶慈爱的摸摸妈妈的头,问道:“你累不累呀!”“不累!”妈妈回答的很干脆,“泡脚对您的身体有好处。”此时,我心里一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一颗从我的眼角迸出来。

我快步跑进厕所,打开热水龙头。冒着蒸汽的水花恣意的宣泄出来,我看见烟雾缭绕的镜面上,映射出我甜甜的笑脸。终于,水接满了,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往上搬,却发现盆子还是纹丝不动的待在原地。我脑子一片空白,但很快回过了神,我鼻子一酸,后背有些发凉,我气自己的弱小,帮不了妈妈。或许是气愤使我平添了几许力气,终于在我倒出去一半水后,我端起了水盆。

我双手紧紧的攥住盆边,一步三晃的朝母亲走去。我的手臂绷得直直的,身体拼命的往后仰着,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从我的额头滚落下来,我也顾不上用手擦一下。走到妈妈身后,我大叫一声:“妈妈!”妈妈疑惑的扭过头,我甜甜的喊到:“妈妈,洗脚!”妈妈咬住下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眼角的泪水闪闪发光,身体一晃好悬没站稳。我把水盆放到地上,坚持给妈妈洗了脚,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她讲了小鸭子的故事。妈妈欣慰的望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的儿子长大了!

篇11:孝的诗句名言

2)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 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

4)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6)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7)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8) 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10)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11) 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

12) 首孝弟,次谨信。

13)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4)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7)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8)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19)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2)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3)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4)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5)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6)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7)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8)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9)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30)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篇12:孝的名言

1、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DD袁采

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DD《劝孝歌》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DD《孝经》

6、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7、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DD孟子

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务必有明确的去处。”

9、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DD《论语》

1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2、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DD孟子

13、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DD《后汉书》

1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5、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DD高尔基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17、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DD《劝孝歌》

1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2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2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DD字严

2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23、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

24、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25、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留意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好厌烦。

26、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7、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DD庄子

28、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摘自:名言网geyanw

2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DD《劝孝歌》

30、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31、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DD林语堂

34、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DD何铸

35、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6、长幼有序。DD孟子

37、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3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DD《礼记》

39、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DD孟轲

4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DD孟子

4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4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43、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DD《孝经》

4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6、首孝弟,次谨信。DD李毓秀《弟子规》

4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DD孟子

4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4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DD《格言集锦》

50、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51、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咱们生活的参考。DD西塞罗

5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DD孟子

53、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5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5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5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DD《劝孝歌》

5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5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DD王永彬

60、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DD《格言联璧》

6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6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DD庄子

6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4、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立刻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6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6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DD鲁迅

6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6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6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0、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名言名句:关于孝的名言】名言名句:关于孝的名言。DD《吕氏春秋》

7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DD王永彬

7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7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DD孟子

7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DD孟子

7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DD《对联集锦》

7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DD孔子

77、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明白父母,不好让父母操心。

7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79、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8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DD孟子

8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8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情绪舒畅。

85、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DD伊索克拉底

86、咱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正因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8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DD费孝通

89、咱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正因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DD莫泊桑

90、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91、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DD《劝孝歌》

92、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D孟子

9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DD《劝孝歌》

9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DD《增广贤文》

96、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DD孟子

97、重情轻物,厚养薄葬。DD字严

98、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99、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DD罗素

100、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01、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10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DD戴达菲尔德

10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0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DD《论语?为政》

10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10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DD孔丘

10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10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11、大孝终身慕父母。DD孟轲

11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DD《孝经?圣至章》

11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DD维吉尔

1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1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DD《礼记》

11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17、长幼有序。——孟子

11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9、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20、子孝父心宽。DD陈元靓

1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22、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DD《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2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我的父母。

1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D孟郊

125、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DD歌德

126、尧舜之道,孝悌而已。DD李纲

12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DD《增广贤文》

128、永言孝思,思孝惟则。DD《孟子》

129、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3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3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3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1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DD高尔基

13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36、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3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138、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3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够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140、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4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DD《格言集锦》

14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44、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4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DD荀子

14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14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DD孟子

148、母爱胜于万爱。DD莎士比亚

149、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平了。”

15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DD《名贤集》

上一篇:教育学基础课程下一篇:《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