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024-07-12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共7篇)

篇1: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医政发„2009‟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急诊科。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

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

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

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

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

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

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一条

急诊科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当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置的功能。

第十二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在急诊临时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根据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和急诊病人量确定。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第十三条

急诊科应当设有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和保卫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对接。

第三章

人员配备

第十四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医护人员。

第十五条

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第十六条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

除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外,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七条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应当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

急诊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急诊科诊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八条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九条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1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护士长负责本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是本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条

急诊科以急诊医师及急诊护士为主,承担各种病人的抢救、鉴别诊断和应急处理。急诊患者较多的医院,还应安排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承担本专业的急诊工作。

第二十一条

急诊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行政管理和其他辅助人员。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二条

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十三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第二十四条

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

第二十五条

急诊科要设立针对不同病情急诊病人的停留区域,保证抢救室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及时转出,使其保持足够空间便于应对突来的其他危重病人急救。

第二十六条

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七条

急诊科应当对抢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合理摆放,有序管理。

第二十八条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急诊病历,要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九条

急诊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

第三十条

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

第三十一条

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三十二条

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

第三十三条

医院应当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到急诊科抢救关键措施及相关医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各类辅助检查部门应当按规定时间出具急诊检查报告,药学等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优先向急诊患者提供服务。

第三十四条

医院应当建立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

第三十五条

医院应当建立急诊病人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第三十六条

医院应重视对急诊科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急诊科的安全巡视,保证急诊科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十七条

医院应当根据急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和分配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第五章

检查评估

第三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急诊科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评估。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的对急诊科的检查指导和质量评估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第四十条

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地区,急诊医师应当经过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四十一条

承担核辐射及化学中毒等患者救治任务的急诊科,应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防护设备和物品。

第四十二条

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并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急诊科,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人员、车辆、设备和装置,按院前急救有关规定管理。

第四十三条

设置急诊科的专科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四十四条

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

2、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

附件1: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

一、仪器设备

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脏复苏机、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有中心负压吸引可不配备)、给氧设备(中心供氧的急诊科可配备便携式氧气瓶)、洗胃机。三级综合医院还应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和床旁X线机。有需求的医院还可以配备血液净化设备和快速床旁检验设备。

二、急救器械

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各种基本手术器械。

三、抢救室急救药品

心脏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止痛、解热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

附件2:

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

一、急诊医师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休克、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血尿、抽搐、晕厥、头痛等)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

(二)掌握下列心脏病和心率失常心电图诊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等;

(三)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处理原则和基本技能;

(四)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救治原则;

(五)掌握暂时未明确诊断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技能;

(六)能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溶栓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心、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腔管放置术等;

(七)熟练使用呼吸机,多种生理监护仪,快速床旁检验(POCT)技术、血糖、血气快速检测和分析等。

二、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掌握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二)掌握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三)掌握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四)掌握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五)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六)掌握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

(七)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八)掌握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篇2: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014-2016年我急诊科人员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急诊队伍,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实现急诊科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急诊科将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的科室。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医院确定的发展总体规划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思想上始终与医院保持一致,积极抓好科室队伍建设及科学建设,团结科室人员,切实提高医疗水平、科研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科室整体达到质的飞跃,推动科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

(一)、三年战略目标定位:

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急救中心,成为区域中毒、急诊创伤、急诊心脑血管病、危重症救治等临床和科教研培训基地。

(二)发展目标

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医疗质量始终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我们未来三年的第一目标。

2)科室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加完善:科室管理是我们科室工作良好实施的重要保证。

3)争取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4)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医疗质量投诉和医疗纠纷赔偿继续下降,病人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评估取得佳绩,科室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5)医务人员技术能力和专科培训 6)建立有效的医疗管理机制 7)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 8)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9)树立医疗服务品牌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医疗管理职能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建立急诊科医疗质控三级网格确保医疗安全 * 成立医疗专项检查组 * 建立健全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制定急诊科工作医疗质量标准 * 制定常见急救医疗常规及质量标准 3)设立医疗安全目标,确保患者安全 * 学习并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 制定医疗安全目标

* 培训医师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 加强临床医疗安全教育管理 * 加强学习医疗各项核心制度

4)转化医疗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 * 开通绿色通道,加强与他科协作

* 开展人性化服务,制定行为与语言规范指南 5)控制药占比,杜绝不合理检查

* 加强教育,组织全科室医师认真学习《合理用药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 树立合理用药的正确观念,要求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 * 杜绝乱用、滥用现象的发生,药占比逐步趋于合理; * 加大对不合理用药和大处方的检查和处罚力度。6)重视人员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综合素质 * 注重三基三严考核 * 开展急诊专科培训 * 加强在职教育培训 * 新医疗仪器使用培训 * 着力建设重症病房岗前培训 * 沟通技巧学习* 外院或院校进修学习

7)横向联系扩大宣传,提升窗口整体形象 * 院内大力宣传发动,共同参与 * 院外横向联系扩大宣传和发展 * 参加社区及其他医院急救培训和授课 * 倡导“人文服务规范创新”的管理理念

(四)实施方案 1)分实施 2014年——2015年

*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材料 * 学习一系列软件资料

* 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 开展专科技能培训,人人达标

2015年——2016年

* 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全面落实医疗安全管理 *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 着力建设急诊重症病房 * 随医院发展同步扩大建设

2)分实施原则:分年不分工,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辅相成、逐步实施。

三、工作量化总目标 急救科三年急诊量逐步达到2000人次/月,平均以每年20%比率上升,其中患者的构成逐渐增加危重比率。逐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年抢救人次:达到400人次;年留观人次:达到2000人次。也根据此,急诊科3年后留观床位按平均100%利用率需要留观床位20张。远期急诊住院床位估计需要20张。

四、学科建设。

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建设标准化急诊医学科为整体目标,以创建规范化二级医院急诊科为重点抓手,将急诊急救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一)急诊内科专业发展:

以内科危重病急救为主,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要在提高对内科常见危重病救治水平的基础上,重点体现二级医院急诊科重点学科要求的技术病种病例方面。具体如下:

1、心肺脑复苏临床操作(体现进展)

2、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3、多脏器功能衰竭监护、抢救及科研

4、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

5、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呼吸监测血气动态监测

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

7、上消化道大出血

8、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9、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10、各种休克的抢救

11、ARDS的早期诊断和抢救

1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

13、各类危象的诊断和抢救

14、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早期诊断

(二)急诊外科专业发展:

伴随我院外科综合实力发展,无疑会给急诊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诸如外伤的急救及外科危重病急救等。特别是随着急诊手术病人的增多,更多滞留于急诊的患者分秒必争的抢救意识将更加催生急诊外科专业的发展。具体如下:

1、清创缝合。

2、急性阑尾炎。

3、脾破裂、胃、肠破裂。

4、血气胸。

5、复合伤诊断和抢救治疗。

6、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出血。

(三)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专业建设发展:

1、重要性:

①.EICU的发展是全院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保架护航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外科系统; ②.是医院形象的一面重要旗帜,急诊重症医学科所创造的社会影响力是别的科室所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急诊重症医学科,将延缓各科危重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

③.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桥梁。所以EICU的建立和发展是医院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一个科室。

2、规划:EICU的3年发展是在3年后内逐步配备完善设备、人员。人员进行梯队培养,逐步达到形成合理的人员结构,初步的重症医学基础理论基础,能够开展重症医学科的常规项目。

(四)院前急救专业建设发展(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救网络建设。

伴随急救辐射范围的固定和扩大,以及执行国家规范急救理念,必将形成一套规范的急救网络框架。为使我院的急救网络做到高效、快捷。我院的急救网络3年规划中必须将各乡镇医院纳入体系下。成为一个真正的下级医院,而不是现在的各自为战,只是一种名分关系。

2、人员配备及专业方向:完整配备需要6辆救护车,12名院前急救人员。在3年中人员车辆逐步完善,最终院前急救3年目标达到月出诊300人次。完全满足盐池县人民需要,促使我院成为一个以急救为龙头,危重症抢救为亮点,促使全院医、教、研整体发展。

五、人才梯队建设 抓住医院病床扩编的机遇,认真解决好我科人才队伍结构比例不够合理和部分专业人才断档的问题,形成一支老中青和高级中级初级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双合理的急诊队伍。抓好技术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抓好科室医务人员在职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选送医生外出进修深造,引进2-4名有经验的急诊实用人才,在现超负荷运转情况下,逐步达到实际业务量所需的人员编制,形成良性循环。

六、医教、科研。

在急诊科原有基础上加大培养人度,配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全院医疗护理对急危、突发事件的抢救能力。真正做到全院的后备人员的储备、周转、培训中心。

1、试想急诊储备的人力资源,远比各科室自行储备人员代价小的多。比如在急诊储备10名毕业后5年的人员,不管任何一个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急诊储备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所在科室的工作。这远比一个科室储备一个人员的情况好的多。真正做到统一培训、集中管理、调配,缓解各科室人力缺口。

2、对医院危重的及时、抢救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开展急危重症的科研,做到紧跟最新业务进展,使科研促使学科建设发展。

七、科室行政管理建设

(一)将医院公益性在急诊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创建最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缩短每位急危重患者就治有效时间,减少死亡及致残率;

第二:传播医疗急救常规知识,普及心肺复肺知识,增加抢救成功率,减少区域内医疗成本支出。

第三、减少创伤患者费用支出,尤其在需要清创缝合的患者,一定按照等级医院的最低标准执行,控制总费用支出,减少患者流出至诊所等医疗机构进行,减少漏诊及创口感染等情况发生。

(二)绩效考核更加合理科学化

绩效考核是科室发展原动力的一个,逐步达到,只有做到绩优质好才能是一个好的医护人员。在绩效考核方面必须做到持续分析、改进。考核方案在提高业务水平、科教研能力及学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持续改进。

(三)科学化行政管理

急诊涉及多学科,服务人群多样化。决定了急诊管理困难较大。如何协调好各部门的运作是重中之重。科室管理要努力做到:

1、制度制定合理。2、制度持续执行。3、人性化管理。

4、管理方式多样化。并时刻强化管理,优化运行机制。并设立科室管理运行控制机制,时刻修正科室管理方向。

九、急诊文化建设 科室凝聚力、执行力的持续改进。急诊将在3年中逐步完善科室文化,促使团结、协作、奋进、执行能力达到新的提升。

为实现急诊科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科室文化是科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通过科室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结合医院发展战略更新文化观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既具医院特色、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满足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2、努力创造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建立合理、便捷的服务流程,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

3、不断探索,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监督、检查机制,提高监督、检查和查处效率,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对投诉、信访、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报告,对待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给院领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和处理措施。

篇3: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急诊科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多个专业临床独立学科[1],它具有应急性、综合性、风险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监护危重病症[2]。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在此,结合我院急诊科的急诊模式及工作实践谈谈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1国内急诊急救现状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部分医院有急诊ICU。

我国的急救中心模式繁多,尚无独立的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3]。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 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4]:

独立型急救中心(也称北京模式):代表是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设有医院、病床,患者可以就近转送,也可以接回急救中心治疗,同时配备重症监护床和抢救室,因此可以独立完成创伤急救的所有任务及功能。

院前型急救中心(也称上海模式):代表是上海急救中心、武汉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是院前急救、出诊为主,设有急救分中心,患者就近转送,急救中心没有医院, 采用"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救护"的院前急救模式。

指挥型急救中心(也称广州模式):代表是广州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以接急救电话、指挥为主,院前急救、出诊任务依靠调度管辖区域内的就进医院完成。急救中心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较少。主要通过组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分片负责、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目前各地区医院的急诊急救模式比较混乱,各地由于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与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法。

2我国急诊急救管理存在问题[5]

2.1 在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还缺乏清晰的统一认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国内各家医院发展很不均衡, 急诊医学的任务和专业服务范畴也不尽相同, 学科定位十分模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室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尽管近年来急诊科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家对急诊科也多了一些了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急诊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的不确定势必导致学科建设目标上的不确定, 会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的发展。所以必须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找准急诊医学的位置,明确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

2.2在医师队伍建设上还缺乏合理的专业结构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急诊科医师人才输入缺少专业渠道, 绝大多数来自其他专业发展受限或研究生毕业留不到本专业而调人的医师, 很难达到专业结构的合理, 也难保证具备良好的素质。这就形成了急诊科医师大都是从事其他专业医师的现状。由于当初从事急诊专业的被迫性和急诊专业自身的局限性, 很多医师不安心急诊专业, 有的甚至当作跳板, 再考原来专业的研究生而离开急诊。医师队伍不稳定和结构不合理, 甚至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急诊的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在专业队伍中还存在协作能力差、团队精神不强等问题。

2.3 在救治流程上缺乏有效组织和全面协作以及科学规范:急诊部"急"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先挂号后抢救,先交费后检查,在很多医院看作是天经地义;多次交费,推着患者到处检查也是熟视无睹。医师各扫门前雪,不愿多承担一点风险和责任也视为理所应当;工作忙乱无序也被认为情有可原, 这些都反映出在急诊流程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救治工作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机协调、合理分工, 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急救设备管理不到位, 不能处于随时使用状态。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直接影响救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2.4在学术科研上缺乏高水平论文和高档次科研成果:由于急诊医师的素质和急诊科的特殊性质, 加之缺少个人自身努力和科研的团体氛围,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一直是急诊科的薄弱环节, 在高级职称医师中无论文、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人员比例还很高。缺乏高层次急诊医学拔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2.5 在科室管理上缺乏科学手段和运行机制:急诊科在医院的隶属关系上也比较混乱, 有的归医务部(科)管理, 有的归门诊部管理, 有的作为临床科室由医院直接管理。这也反映出对急诊科定位的不同认识。隶属关系不同, 管理的力度和效能也不同。急诊科的管理与其发展相比, 相对滞后。在人员管理上涉及科室多、专业多, 还做不到全面统管; 在流程管理还做不到方便、快捷;在业务管理上还做不到科学设置;在质量管理上还没有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全国统一的急诊急救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办法。

3结合本院情况,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3.1 明确急诊科的诊疗任务,确定急诊模式: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抢救的重要场所,其任务主要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变及急性创伤、意外事故及发生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和抢救等问题。因此,其工作要求立足对危重病人争分夺秒的抢救,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我院急诊科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在2009 年以前急诊科只是"转运站",外科医生只会清创缝合,内科医生只会处理一些内科常见疾病的做法。自20099 年开始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急诊科有急诊内外科病房、急诊手术室、急诊ICU 等,为急诊病人诊断治疗、手术、监护创造了条件。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小型手术和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诊、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3.2 增强技术力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综合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就应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抢救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急诊医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抢救技术,并积极应用先进仪器和先进技术,如心脏心肌梗死的急性溶栓、心脏泵、心脏起搏器;急性脑卒中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改善缺氧状态;急性肾衰和中毒的透析治疗;急诊手术开展就地救命手术等,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突出急诊医学特色:急诊科不仅参与大量的临床工作,而且还应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国内外急诊医学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对危重病症患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水平;如何建立有效的急诊医疗体系及培养急救医学人才[6,7]。

3.4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要发展,首先要提高急诊科的管理水平,需要有完善的基本管理规则和各种规章制度,如急诊科各类人员的职责、首诊负责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三级查房制度和规范化抢救预案等。再次还应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引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如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

对急诊急救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行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我们从上可以看到, 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抛弃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总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籍文强,侯云生.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J].临床误诊误治,2004,7(17):464-465

[2]矫向前,沈洪.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07):57-58

[3]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治疗新模式[G].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36

[4]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与治疗新模式[G].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2007(13):2635

[5] 王珍.与时俱进做具有现代理念的急诊医生探讨[J].中国误诊学,2006,6(13):2635.

[6]何明丰,张英俭,刘绍辉.市级中医院院前急救模式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06):448-449

篇4: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 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 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 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 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 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第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收治以下患者: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

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第十七条 下列病理状态的患者应当转出重症医学科:

(一)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要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二)病情转入慢性状态;

(三)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第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师负责管理,患者病情治疗需要时,其他专科医师应及时提供会诊。

第十九条 医院应采取措施保证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护士具备适宜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 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应进行疾病严重度评估,为评价重症医学科资源使用的适宜性与诊疗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 重症医学科的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有规范、有记录。

第二十三条重症医学科的仪器和设备必须保持随时启用状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消毒,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十四条 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第二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

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 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第二十九条 重症医学科应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条 重症医学科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省级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对重症医学科的检查和指导,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设在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内开展本科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和病房参照本指南管理。

第三十四条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2.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附件

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附件2

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一、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

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四、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五、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篇5: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耳鼻咽喉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耳鼻咽喉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耳鼻咽喉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门诊手术室、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咽喉针刀治疗设备、电磁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鼓膜按摩仪、耳鼻咽喉内窥镜光学检查系统、医用多功能吸注套扎器、听力及平衡检查系统等。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多导睡眠呼吸检测仪、嗓音声学诊疗设备、五官科多功能显微镜等。

开展急诊服务的,应配备处理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的基本设备。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专科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放血疗法、针灸疗法、喷雾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烙治、割治、啄治等耳鼻咽喉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龄段均无人才断档现象。对于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应接受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培训,掌握中医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150首方剂,重点掌握6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耳鼻咽喉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应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疑难、复杂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进行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耳鼻咽喉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本科常见病的诊断标准、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方法、耳鼻咽喉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耳鼻咽喉科难治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新技术、新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对本专业多发病、难治病有独到的诊疗思路,并能指导下级医师。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耳鼻咽喉科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具备解决本专科危重疑难疾病和继承、创新专科技术的能力,掌握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新进展。

第十六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应具有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执业医师人数在8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本科室发展方向。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应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耳鼻咽喉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耳鼻咽喉科康复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长是耳鼻咽喉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5年以上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准确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专科中医特色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围手术期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专科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具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处理暴聋、鼻衄、鼻损伤、乳蛾、急喉痹、急喉喑、脓耳等疾病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基础上具备处理黄耳伤寒、耳眩晕、断耳疮、严重鼻衄、鼻疔走黄、喉痈、急喉风、鼾眠等疾病的能力。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开展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等中医特色技术。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开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中医特色技术。

第二十七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制定常见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指南),诊疗方案应包括规范的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难点指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的改进有解决的可能。要定期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规范、指南)。

第二十八条 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使用中医药治疗的,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本科疾病的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常见疾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依据季节、疾病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耳鼻咽喉科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塑像或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手册等方法。

六、附则

第三十四条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六条 民族医医院耳鼻喉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方剂目录

篇6: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要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2.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目标,为卫生管理与决策人员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指南》从概念层面和逻辑层面上提出了对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功能和信息要求。概念设计是在对各个业务应用抽象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设计;逻辑设计则是提出了技术实现的要求和方法,并不考虑具体硬件和软件选择,保证各建设单位,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同时又能满足整体性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要求。

4.《指南》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利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技术,为用户提供统一、方便的信息服务。设计内容包括信息标准技术、应用集成技术、信息资源统一管理技术、门户与安全平台、以及系统部署和运维机制等方面内容。

篇7: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1月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含义

智慧社区建设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二、指导原则

(一)需求导向,便民惠民。智慧社区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

(三)创新模式,合作推进。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

(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

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各区县、社区应制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依托通信运营商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户、百兆接入,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2.无线局域网

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重点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网服务。

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

实现社区3G网络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有条件的社区应进行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5.应用终端

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社区屏等多种载体,面向不同群体发布和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二)生活服务便利化

以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提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类信息和服务。各区县、社区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相关企业为依托,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建设。

1.生活信息

汇聚社区周边生活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社区居民。

(1)生活服务信息

发布社区便民生活信息,如家政服务、菜价等信息。(2)社区商家信息

发布社区内及社区周边各类商家的基本信息、各类宣传促销等活动信息。

(3)社区活动信息

发布社区社团、居民自建团体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信息,如书法协会、社区足球队、摄影小组活动等。

(4)社区电子地图

建立社区及社区周边的电子地图,标注政府办事服务机构、学校、文化、体育、卫生、宾馆、娱乐、购物、餐饮以及社区便民服务等场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可扩展显示社区交通出行信息。2.便捷服务

创新为居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1)自助服务

为居民提供不出社区即可自助完成的便利服务,如各类公共事业费查询和支付、交通卡充值、手机充值、快递自助取寄件等。

(2)预约与预订

社区周边商户和服务单位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提供商品预订和服务预约,如家政服务预约、居民食堂或就餐点送餐预订、餐饮商家餐位预订等。

(3)便捷支付

可在社区选择银行卡受理尚未全面覆盖的领域开展小额便民支付,加快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新兴应用拓展,提高社区居民在便捷化电子支付方面的体验度和参与度。

(三)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

完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各区县、社区应积极协调民政、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交通等部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1.社区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居(村)委会信息管理,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效益。

(1)社区公共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各类政府通知、公告,让社区居民了解各类公共信息,应享尽享各类政策。

(2)社区事务办理

充分发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作为政府服务窗口和社区管理载体的作用,提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方面的功能,完善社区事务办理流程,拓展网上办事服务事项范围,提供社区事务在线咨询、在线办理、办事进度查询、主动提醒等服务,推进服务模式转变,提升社区事务受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3)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管理

准确采集并应用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的数据,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支撑和决策辅助,提升实有人口、房屋和单位信息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4)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

实行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完善智能监控设施,创新管理方法,建立监控规范,提升社区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2.医疗卫生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集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科学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

(1)家庭保健医疗服务

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创新社区居民就医模式,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诊疗服务的信息化支撑,如家庭医生可利用视频进行问诊,可实时记录、查阅随访内容等。

(2)预约挂号

提供社区周边医院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实现实时查看联网医院挂号就诊情况。

(3)电子健康档案

为社区居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

(4)远程医疗

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健康监护等,构建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3.社区文化

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文化服务功能,主动向社区居民推送书报阅读、影视放映、娱乐健身、展览展示等各类服务信息和内容,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1)文化资源共享

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发布社区图书馆共享资源、社区学校培训、讲座、书报、科普教育等学习资料和视频课件,实现社区居民居家共享。(2)预约预订

实现文化讲座、活动、场馆网上预订预约等。4.关爱救助

通过加强关爱救助信息管理,助力社区帮扶救助和养老助老工作的开展。

(1)帮扶救助

建立和完善特殊群体帮扶救助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避免遗漏或重复帮扶,为特殊群体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2)养老助老

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助老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养老助老管理与服务信息的共享,支撑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开展,满足社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5.教育与体育

关注社区学生教育和居民体质,营造社区和谐教育、健康环境。

(1)“家校互动”应用

加强辖区学校和学生家庭的信息互通,将校内信息及时定向送达学生和家长。

(2)居民体质健康监测

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体素质监测服务,分析体质健康情况,指导居民正确健身、运动,增强居民体质。

6.交通出行 实现社区交通立体化、可视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建有序、便利的出行环境。

(1)公交出行引导

实现在社区公交车站上及时准确滚动播报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居民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个渠道实时查询社区周边公交车的实时信息,也可通过实时出行信息推送功能,及时快速获得交通出行相关信息。

(2)停车诱导

提供社区道路信息及停车场(库)的具体位置、车位状态实时数据等,做到停车有效诱导,提高社区停车效率。

7.特色旅游

在具备资源优势的社区开展特色旅游服务,开发完善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小区管理智能化

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化小区。各区县、社区应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建小区开展智能小区建设,引导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有条件的已建居民小区开展智能小区建设。

1.安全防范

做好居住区周界、重点部位和住户室内的安全防范,由居住区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并与社区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进行对接,提高居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1)访客对讲

居民住户可与来访客人进行音视频对讲,直观地了解访客情况。

(2)周界防越报警

可对封闭式管理的居住区周界实施全面防范,具备与闭路电视监控、周界照明等联动功能,并对接社区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

(3)闭路电视监控

可根据居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通道及公建重要部位进行监控,全面记录实时情况。

(4)电子巡更

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路线进行值班巡查,及时发现安全情况,及时响应处理。

2.管理与监控

规范物业管理,提高居住区智能化监控水平,实现居住区规范、高效的管理。

(1)物业运营管理

全方位管理小区的各类物业服务,实现物业运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2)公共设备监控

对小区公共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公共设施监控信息可与相关部门或专业维修部门联网。(3)小区门禁管理

小区门禁管理做到信息传输可靠、控制操作灵活,满足小区安全管理的需要。

(4)车辆出入与停车

对车辆进出、停放时间、车位状态和收费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并与社区停车诱导应用相联动。

(5)公共广播

公共广播除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外,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及时通知居民避险。

(五)家居生活智能化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家居生活设备设施和家庭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低碳。各区县、社区应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及相关企业在有条件的新建小区和已建小区开展智能家居建设,引导鼓励社区居民开展智能家居应用。

1.家庭设备监控

实现对家庭生活设备设施的智能自动调控,提升居家生活的舒适度。

(1)家用电器监控与调节

可对空调、洗衣机、电饭锅、音响、电视等家用电器进行远程智能监控与调节。

(2)照明设备监控与调节

可根据自然光线、居民个性化照明需求,对室内照明设备进行监控与调节。

(3)窗帘控制

可通过对室内环境状况的感应自动调节窗帘的开合,调节室内光线强度等。

(4)远程抄表

实现居民住户水、电、燃气等表具的电子自动抄表,表具自动计量的数据远程传至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

2.家庭安全防范

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居家环境进行监控,保障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提升居家生活安全感。

(1)烟雾与气体泄漏报警

可通过对室内烟雾、气体的监测,探测感应室内环境变化,发生危险情况时及时报警。

(2)防盗报警

可远程视频监控家庭内部情况,通过对室内探测是否有非法入侵,实现防盗报警。

(3)家庭视频监控

可通过对家庭室内全天或定时的视频监控,满足家庭安全防范的个性化需求。

(4)紧急求救

可做到对家庭紧急求救信号及时响应和救助。

(六)其他 1.保障体系(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具备与智慧社区信息化应用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各类服务流程、规范,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智慧社区服务。

2.信息汇聚与管理

可对社区各类信息进行汇聚和统一管理,满足不同渠道对信息发布的需求。

3.建设与运行模式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模式,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提升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水平。

四、参考文献

(一)政策性文件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沪委办发„2011‟3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7‟19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沪府办发„2013‟50号)

上一篇:演讲稿开学下一篇:智能交通运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