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2024-08-20

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通用9篇)

篇1: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白银市教育系统

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检察院依照“系统查、查系统”的方案,立足“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维护民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系统乱收费、学校领导贪污、贿赂等问题,在教育系统开展了专项的职务犯罪查办活动,截止4月底,已立案侦查6件7人,其中部分案件已侦结并起诉到法院,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严厉制裁。但案件却给人们留下许多深思:学校本是一方“净土”,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开始滋长、蔓延,出现“人类灵魂的豆腐渣工程”,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结合我市今年所查办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笔者试着对我市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遏制、防止教育系统职务犯罪。

一、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共性

一是犯罪主体相对集中,多为学校校长、财务人员。在我市查办的6件(涉案人员7人)教育系统案件中,涉案人员中4人为校长、两人为学校财务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把权力转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以权谋私,最终落入犯罪的泥潭。

二是涉案人员文化层次较高。涉案人员都有较长的教龄、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有的甚至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几十年,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但在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放松警惕,私欲膨 1 胀,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如我院查处的会宁县新庄初级中学前校长刘某,其学历为大专,系中学高级教师,讲课深受学生喜欢,但任校长后经不住诱惑,挪用公款构成犯罪。

三是发案环节集中,主要是私设小金库,然后在小金库中进行侵吞、挪用。我市地处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再加上随着国家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学校的收费,学校经费本身不足,甚至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但一些学校管理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私设小金库,以便自己挥霍、侵吞或挪用。从我市查处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看,其小金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辅读物回扣不入账、套取国家专项款、收取补习费或高学费、捐资助学款等。在我市初查过的学校中,几乎都设有小金库,只是管理方式以及金额大小不同。如我院初查的会宁县平头川中学将虚报来的“普九债务”清欠款20余万元私设小金库,然后用于日常接待、老师福利等支出,其中不乏违纪行为;我院查处的靖远县大芦中学校长周某受贿案,就是虚报国家专项款“普九债务”清欠款,然后任公款滞留于建筑老板靳某手中让其周转使用,靳某为表示感谢,在其离任校长后,送给其感谢费2万元;我市平川区元查办的平川区共和中学校长赵某与会计张某共同贪污案,也是虚报债务,套取国家专项款后私设小金库而后合伙侵吞;我院查处的会宁县新庄中学校长刘某挪用公款案,就是将某单位的捐资助学款私设小金库后予以挪用的。

四是作案手段隐密,但方式简单,犯罪形式较单一,其中贪污案件居多。作案时主要是校领导安排财务人员将部分收入不入账或虚列支出套取公款后私设小金库,所以对私设小金库的事知情人一般不会超过三人,使公款失去监管,为下一步进行犯罪活动创造条件。作为校领导或财务人员,一般会通过在小金库中以白条、收据等形式虚列支出进行贪污,或以借款形式先挪用后再找相关条据冲账,予以贪污。我市查处的6案7人中,有3案4人为贪污,占所查办案件数的50%。

五是主观恶性小,查处时间短,涉案金额较小。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涉案金额与其他领域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相比不算大,作案手法也比较单一,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作案人要“单纯”、“老实”得多,归案后一般能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交待问题时也比较主动、详尽,犯罪后普遍怀有愧疚感。我市查办的6案7人教育系统职务犯罪中,案值在10万元以上的占2案3人,其中1案2人共同贪污10万元,1案1人为挪用公款11万余元,占查办案件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能主动交代问题,基本不需过多的审讯,我市办理的案件中有1人认定为自首。

二、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

教育腐败的蔓延,暴露出教育系统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教育、管理、监督、制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我们认真调查分析,造成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个人法制观念淡薄,私欲膨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犯罪人的个体心理因素是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因。从教育系统腐败分子由“正面教员”变为“反面教员”的思想演变轨迹看,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私欲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了捞取金钱的资本,异化为个人谋私的工具,在金钱的诱惑下,最终必然走上犯罪道路。如我县中学校长刘某本是一名优秀教师,担任校长之后将手中的权力当成了个人谋利的工具,不检点自己的行为,甚至染上赌博的恶习,终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挪用公款11万余元。

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1、上级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作用发挥欠缺。从我们深入一些发案单位了解,我市教育部门纪检组对学校及“一把手”在收费、财务管理及干部的廉政教育上虽有原则规定,但在基建建设、教师招聘等重大问题上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督与制约,对学校“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同级难以监督,上级疏于监督的局面。

2、社会监督相对弱化。长期以来,各职能部门及人民群众把学校当作“净土”,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学校腐败缺乏警惕性和预见性,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和“发现”机制,一些教育腐败无人察觉,无从发现,也就无法查处。

三是法制宣传不到位,打击防范工作力度不够,使违法犯罪者产生侥幸心理。在查处的6起案件的涉案人员中,有近三分 4 之二的人对检察机关的管辖范围、职能知之甚少,有的学校竟没有一份法律方面的报刊、杂志,加之认识上有误区,始终认为学校是一方净土,结果使这个“无案件”可办的教育系统,出现了大量有恃无恐的犯罪分子。

三、预防和减少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发生,从源头上解决和治理教育腐败问题,确保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教育部门要经常性对系统内工作人员开展品德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要充分发挥党纪国法的教育功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清正廉明的公仆意识和为人师表的思想,增强“戒贪”、“防渐”、“慎独”的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廉政意识,使他们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对待、使用手中的权力,促进依法治教和廉洁从教。

二是加大查处和预防力度,力求取得“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检察机关要加大依法查办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严厉惩治和震慑腐败分子。在认真查处的同时,应结合办案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首先要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联络机制,将教育系统纳入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选择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结合教育系统 5 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多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做到警钟长鸣;其次要结合办案及时发现案发单位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帮助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铲除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三是强化内外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首先要强化教育系统内部纪检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避免一人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建立制约管理体系,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渠道,推行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制度及班子成员之间监督等相应制度,并且配以有力的惩戒措施,使腐败及早发现,及时遏制。其次要建立执法公示承诺制度和个案监督制度,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教育界的腐败,还教育系统一片清澈的蓝天。

(白银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张贵中、吕佳)

篇2: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11-7-1 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 作者: 李春梅 郭美鹏 阅读1419 次

涉农职务犯罪不仅是关系最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有效预防和遏止涉农领域腐败问题,江西省遂川县日前对近年来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涉及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现将分析结果作如下梳理。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县人民检察院先后立案侦查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48件59人,其中涉农职务犯罪案件19件25人,分别占立案总数的40%和42%。

一、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涉案资金多为支农惠农资金。涉及农村补贴款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农村社会保障、优抚等专项款物的案件占较大比例。5年来,共立案查处贪污农村低保金、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民政冬令救济款、退耕还林资金、国家粮食补贴资金、深山移民补偿款案10件15人,占涉农职务犯罪的53%和60%。其余为村户户通饮水工程、新农村道路建设中受贿案5件6人,占26%和24%;贪污社会抚养费案2件2人,占11%和8%;挪用征用土地管理费、农网改造资金案2件2人,占11%和8%。

(二)犯罪主体多集中在基层村组。一是村干部所占比例较大,共立案查处村干部13件16人,占68%和64%;二是乡镇的民政所、计生办等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乡干部4件4人,占21%和16%;三是涉农资金项目管理和实施部门工作人员,如农业局农村能源管理站2件5人,占11%和20%。

(三)作案形式多为共同犯罪。在所查办的案件中,大部分属于单位及部门领导与下属人员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其中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之间相互勾结,共同贪污、受贿的6件9人,占32%和36%,其他事业单位部门领导与下属共同贪污案1件4人,(四)作案手段多较单一。主要是收款不入账和虚报冒领两种。其中采取收取村民社会抚养费及退耕还林抚育费不入账手段贪污5件7人,以虚假“困难补助”套取资金1件1人,隐瞒和虚构事实侵吞、骗取国家专项农村低保金1件1人,虚报冒领国家粮食专项补贴资金及低保金3件3人,虚开材料发票、假造技工工资套取资金2件5人。其余为受贿、挪用。

二、涉农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心态失衡。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认为自己常年处于农村基层第一线,工作辛苦,吃力不讨好,正常的经济待遇却较低,因而心态失衡,产生“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所以就想方设法为自己捞取好处,把党纪国法抛于脑后,不惜以身试法,贪污受贿。

(二)放松学习。被查处的人员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特殊性,除上级部署有学习任务时会集中到一起学习外,平时基本上是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一些乡镇政府对基层人员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也不够,认为他们只要把实际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由于忽视教育和学习,使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变化,自律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

(三)制约乏力。在村级财务中,还存在“一支笔”或“一张嘴”的现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基本制度,在执行中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给村干部贪污公款以可乘之机。如某村名义上实行了村务公开制度,但其公布的财务数据都较为概括、笼统,从公开的内容上根本看不出里面可能存在着村干部贪污的问题,从2003年11月到2008年12月间,该村支书伙同村主任及村出纳,采取虚报田亩面积、上报自己不符合政策条件的亲属为低保户等手段,骗取、侵吞国家粮食专项补贴资金、农村低保金等款项共计5万余元。尽管该村设有村民理财小组,但事实上在前后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理财小组也未发现村干部贪污的事实。这说明在该村,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有关监督制约制度及机制形同虚设。

(四)监督不严。尽管农村实行了村账乡镇管,但乡镇经管人员的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等原因带来的管做账不审计、走过场不把关等方面的问题局部还很突出,对一些收入不入账现象乡镇难以发现,个别管理农村财务的乡镇农经站,成了农村账本的管理者,对于现金支出合理与否,虚假与否审查把关不严,尤其是对一些支农惠农专项资金,由于分属农、林、水、民政等不同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责任较分散,因此,对基层村组进行跟踪监督不够到位,审查把关不严,以致出现一些村干部钻制度漏洞而虚列名目从中套取资金。

三、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农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进一步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堵塞违法犯罪漏洞。一是健全和落实农村财务制度,对村开支项目要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共同进行审核和签署,防止“一支笔”随意审批。二是完善“村账镇管”制度,加强镇(乡)村级财务代理中心的建设管理,乡镇经济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财务监督职责,定期、不定期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及时处理。

(二)加强对支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目前,政府各部门对支农惠农资金的投入实行的是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方式,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扶贫等部门,因其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度长,所以各部门要加强对支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建议在乡镇设立专门的涉农投资管理机构,使其与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扶贫等具体涉农投资管理部门协作与配合,对涉农投资资金的去向等进行及时跟踪监督,以切实防止乡村干部挪用、套取支农惠农资金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涉农职务犯罪惩防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加大查处涉农职务犯罪力度,对犯罪金额大,犯罪情节恶劣,严重影响国家三农政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要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打击,以有力惩治震慑犯罪。另一方面,要利用讲法制课,建立警示教育基地,以案说法等方式,加强对涉农公职人员的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尤其是对乡镇基层具体经办工作人员的教育,使其远离犯罪;对已发生涉农职务犯罪的部门,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在事后迅速堵漏建制,并搞好预防调查,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发案原因、防治对策,搞好行业预防。

篇3: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一、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的特点

以某地区法院审理的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为基点, 危险驾驶犯罪案件颇具普遍性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案件总量较大。该地区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惩处力度较大。2011年, 该地区法院受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占全年刑事案件收案总量的近四成, 且均为醉酒驾车类案件。

二是涉案车辆主要是摩托车。醉酒驾驶摩托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 占该类案件总量的近九成, 绝大多数案件均系在行驶途中被查获。查获案件中, 驾驶无证或无牌摩托车的较多。

三是涉案对象多为农民、无业人员。涉案农民、无业人员占涉案人员的近八成以上, 且98%以上为男性, 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二、危险驾驶犯罪多发的成因

就2011年某地区法院审理的危险驾驶犯罪的特点, 不难看出, 酒驾犯罪较为多发, 而追逐竞驶行为基本没有。在美国的相关法律中规定“初次饮酒后或吸毒后驾车的可判处一至七年有期徒刑, 第二次从重处罚, 造成事故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①而在我国的法律中没有对吸毒后驾车行为予以刑法约束, 这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而酒驾犯罪发生原因也较为复杂, 既有驾驶者自身的原因, 也有社会风气、机动车管理等多方面原因。

(一) 驾照考核制度的不够完善是醉酒驾驶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对于驾照申领没有学历限制, 门槛限制过低, 而且各地方驾照考试难易程度并不统一, 再加上部分驾驶培训机构盲目追求高通过率, 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培训采取学员自学的方式, 致使很大一部分人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考取了驾照,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最终成为了新的马路杀手。特别是我国现有的摩托车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 更流于形式, 缺乏管理, 这也是酒后驾驶摩托车的农民并没有领取摩托车驾驶证就上路的主要原因。

(二) 心存侥幸是醉酒驾驶屡禁不止的内在因素

侥幸心理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醉酒驾驶人员一般都知道酒后不能驾驶车辆, 但多数认为喝一点酒无伤大雅, 不一定会被警察查到。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 安全意识完全抛至脑后。据了解, 有部分被查获的酒后驾驶摩托车者认为自己酒后行驶在人少的村镇街道, 不会碰到警察临查, 也不会造成任何危害而盲目自信, 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 “酒文化”过度泛滥是引发醉酒驾驶的原因之一

无酒不成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上的潜规则。新春佳节, 探亲访友, 饮酒能够增进感情。请客者唯恐喝不尽兴, 想出各种办法劝酒、派酒、使得酒驾成为可能。部分人自我约束力能力较弱, 酒后逞强心理重, 使得“习酒如常”的这一人群成为危险驾驶的潜在群体。

三、预防和减少危险驾驶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原则

将危险驾驶行为案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进行整治, 危险驾驶犯罪的综合治理需要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刑法对于酒驾的最新规定, 扩大法律宣传力度和范围, 重点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

(二) 继续保持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酒驾案件的打击力度

司法机关是打击酒驾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 对于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的酒驾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尤其对具有酒后驾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酒后驾驶客运车辆、无证无牌等严重情节的案件加大打击力度, 形成对酒驾案件的高压态势, 绝不给任何心存侥幸的违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最大限度的降低悲剧的发生。

(三) 统一执法理念, 建立更为有效的联动机制

刑法应具有必要的谦抑原则, 不应扩大适用。在危险驾驶罪的相关司法解释的尚未出台的情况下, 司法机关应该统一执法理念, 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加强沟通和交流,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前瞻性和预见性, 密切关注危险驾驶犯罪中涉及社会治安管理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沟通联动机制, 共享工作信息和情况, 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依法正确处理危险驾驶案件。

(四) 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地点的监管

加大对饭店、KTV等餐饮娱乐场所监管力度, 应当要求餐饮场所内张贴醒目的谨防酒驾标语, 对饮酒消费者做好善意警示。交警部门应在餐饮集中地段开展抽查、提醒、劝阻活动, 加强用餐高峰时段后路面巡查, 从源头上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醉驾案件的发生。

(五) 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督管理

酒后驾驶客运车辆最易酿成严重悲剧的发生, 作为重点监管环节, 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 对于持证上岗的客运汽车司机进行必要的法制培训, 完善考核制度、临检制度, 依托治安防控体系, 在交通要道、城乡结合地段、对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形成全天候的核查网络, 一旦发现有酒驾苗头, 立即出警予以制止或拘捕。

注释

1《<刑法修正案 (八) >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张军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05, 157;162.

篇4: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

引发和诱发农村干部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产生特权思想。大多数农村干部的权力较为集中,民主管理制度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对现行的有关村民自治法规贯彻落实不力,群众的民主权利行使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二是村干部管理农村事务的方式不科学、不严谨。一些村干部手中握有一村的财、物等大权,大小事务由其说了算,为谋取私利方便,不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一律暗箱操作,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有的村干部在本村形成某种权势,认为自己是“一方诸侯”、“土皇帝”, 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生活上远离农民群众,搞特权,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二)盲目攀比,贪图享受,心态失衡。一些农村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自己管事不少,但拿钱不多,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失衡,于是开始出现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不是把自身的价值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上,而是贪图个人享乐,把享受的生活方式作为追求目标,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对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依据自身的“权力优势”以权谋私,借职务便利吃拿卡要。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表面上看是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实质上是理想信念出现了问题。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有的村支书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经费开支人,随意开支公款;有的村干部既管钱又用钱,会计无法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有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不坚持原则,唯命是从,甚至与村干部同流合污,会计人员从根本上就失去了监督作用。二是村务公开不到位。在执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活动中,有的村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虽然设置了“公示墙”、“公示牌”等等,但公开的内容不多,存在表面的现象,农民群众不明真相,无法实施监督。三是账目审查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对农村账目审查仅局限于年终象征性对账,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对一些小村,甚至几年不去审查账目,使部分村成为被监督的真空,助长了村干部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

(四)放松学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的农村干部常年忙于村务和自家的农事,忽视了必要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法制学习,放松了自身的思想改造。在平时工作中,上级党委、政府也只注重抓经济、抓生产,忽视对农村干部进行必要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而使一些村干部的思想发生蜕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逐渐淡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思想慢慢膨胀,往往是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导致权力商品化。

(五)选任把关不严。自推行“村官自选”制度以来,一些村镇没有把好选举关,致使一些政治素质低的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村干部职位,埋下了发生违法犯罪问题的隐患。

二、农村干部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超前防范,使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一)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在农村建立起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首先,换届选举时,检察机关、纪检、信访、组织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与各乡镇党委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及时发现并有效制止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从而使那些思想好、意识好、能力强、想办事、能办事、懂管理,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选举出来担任村干部。其次,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村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对那些年轻有为,知识水平高、有魄力、有进取精神的农民甚至大中专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极力创造机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早日得到群众认可,及早进入农村干部队伍,以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第三,在村干部的选任上还要克服“家族村官”的现象。 “家族村官”容易抱成团,从而形成“村官家族”,就会让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二)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政治心态。当前,少数农村干部在思想意识深处存在封建特权思想,他们无视党和人民的重托和信任,逞威风,耍特权,处处为自身牟利。因此,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抓经济和生产的同时,要结合基层党建活动,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农村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和拜金主义,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以对党对人民对个人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工作,不贪不占,以免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给人民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给自己和家庭留下不应有的遗憾。

(三)建立监督措施,从源头上扼制犯罪。首先,建章立制,对农村干部“一把手”、村级财务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划清责任,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监督模式。其次,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处在全体党员的民主监督之下。第三,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应经常加强对村社财务的监督,做到收支统一管理,严格审批,合理使用,切实规范财务。第四,落实政务、村务双公开。坚持实施“阳光”财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参与农村财务的清理整顿,使村里各项收支处于群众监督之下,给群众以明白,保干部以清白,从根源上铲除滋生腐败和犯罪的土壤,化解干群矛盾,融洽干群关系,确保农村大局稳定,促进新农村建设。

(四)加大打击力度,使村干部不敢犯罪。纪检监察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震慑和预防职务犯罪,使村干部不敢犯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大查处违纪案件的力度。发挥纪检、监察、审计、会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提高查处农村干部违规违纪违法的能力,对违反党纪国法的村干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其次,加强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力度。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处在惩治腐败的第一线。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配合,把危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务犯罪作为当前打击的重点,积极挖掘犯罪线索,加大侦查力度,达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片的目的,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以打促防。第三,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处罚力度。审判机关应当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审判力度,特别是对危害大、影响大的职务犯罪案件要从严从重处罚,决不手软。通过加大查办力度,从严从重惩处职务犯罪案件,农村干部必然会心生怯意,促使其自觉抑制贪念,从根本上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篇5: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近年来,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无视党纪国法,腐化堕落,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通过对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处的部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

1、犯罪主体多为书记、主任、会计。

2、贪污犯罪占多数。

3、窝案较多。村级财务科目较为简单,资金来源每位村干部都清楚,有些村干部明知如果一个人想达到侵吞公款的目的,最容易出事,不得不串通其他村干部共同合谋犯罪。

4、案值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5、犯罪的金额小但次数多。

6、城市周边郊区农村干部犯罪突出。城市周边郊区由于交通方便、地理位子优越、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特别是周边的土地价值连城。因此,村干部手中的权力大,成为一些开发商、个体老板“瞄准的对象”。这些地区的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金额大、人数多。

7、贿赂选举成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一些选民为了达到当上村官的目的,舍得化血本,通过贿赂的手段拉拢选民。

二、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

导致这类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少数干部综合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干部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而疏于学习,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

二是部分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促成职务犯罪的关键因素。

三是财务制度管理混乱。有的会计不懂财会知识,长期不设帐目,虽有帐目,但极不规范,多数是流水帐、包袱帐,白条比比皆是。

四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财务管理透明度低。个别领导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大小事情个人说了算。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内部监督部门不敢监督,上级有关部门监督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向群众公布帐务。

三、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1、健全预防监督组织机构。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必须有可靠的组织作保障,否则难以奏效。

2、完善规章制度。制度疏漏、管理滞后、制约乏力是导致基层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开展基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预防措施,协助乡镇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3、试行乡镇统一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管的办法。近年来,不少地方从加强农村地方财务管理、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角度出发,逐步推行了“村帐镇管”这一财务制度。

4、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严格的农村工作监督机制。首先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要经集体研究决定,坚决杜绝“一言堂”。

5、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素质。要加大在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一环,采取多种形式,抓紧抓好。

篇6: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一个仅有19万人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2002年审结刑事案件78件9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37件47 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0 %;2003年审结87件116人,其中青少年犯罪41件63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4 %;2004年审结 110件178 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53件7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3 %; 2005年审结136 件20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63件8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无论是在案件数量上还是在犯罪人数上,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例都相当大,几乎占了一半。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针对性的开展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一)从犯罪性质看,犯罪类型增多,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从被判处的270名青少年罪犯来看,初中学历147名,占54%;小学及文盲77名,占29%;高中毕业43名,占16%;大专及以上学历仅3名,占1%。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有效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从控制和消除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入手。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根据国内外的犯罪经验以及对194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导致孩子不良成长的家庭因素一是家庭破裂。近年来,失和、失教家庭逐渐增多。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中央综治委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二是父母素质偏低,亲子沟通不足。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见识面狭窄,又不主动学习,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与长辈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导致孩子在他律期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三是家庭教育观发生偏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一些家长存在“树大自然直”、读书多不如赚钱多等观念,对孩子不闻不问;一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动则打骂、训斥,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冷漠的性格和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过少,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纵容庇护其不良行为,养成孩子好逸恶劳、自私任性、骄纵霸道等性格。

(二)学校法制道德教育滞后。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一是道德和法制教育滞后。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和法制教育明显欠缺,青少年自身又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教育。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自护能力培养,青少年处事的盲目性和无知性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从而导致行为失范,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三是部分学校为省事,对于成绩差、品德差的“双差生”不是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而是置之不理,人为地、不负责任地把“双差生”推向社会,成为闲散青少年,从而造成他们被社会上坏人引诱利用。资料表明,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受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五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两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社会上的负面因素一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等思想,极大冲击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教唆。一些违法犯罪团伙千方百计诱骗、教唆、和威胁青少年犯罪,把青少年“拖下水”;社会治安不好,造成青少年缺乏社会安全感,据某市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有59.6%的中学生认为社会不安全,他们渴望找到保护伞,这恰好被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坏人所利用。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常被人称为“危险期”,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个体集众多矛盾于一身,既渴望摆脱束缚,但又受到能力的限制;既想得到认同,被同伴接纳,但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既想张扬个性,但又比较偏激。再加上这段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思想简单,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自尊心强,好胜心强,易感情用事,分辨事非能力较差,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心理承受力弱。这些特点很容易激化矛盾,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如果再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就会成为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采取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大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力度的同时,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重要话题。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也应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目前,我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领导力量、工作经费方面投入尚显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应严格执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放在关系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每年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这项工作,真正形成区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办公室负责主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

篇7: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涉农项目和涉农惠民资金的不断增多,涉农领域中村干部职务犯罪也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这些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何预防村干部在涉农资金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成为检察预防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某基层检察院共查处了18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员29人。笔者以该基层检察院涉农资金运行情况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涉农资金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

一、特点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涉及的犯罪主体多为村支部书记,有的涉及到村两委的所有工作人员。某基层检察院查办的18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均有村支部书记。涉及到村两委所有工作人员的有1件。如某村原村支部书记曾某在征地过程中,伙同村两委所有工作人员采用虚报形式贪污征地补偿款。

2、窝案窜案较多,有的涉及当地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查处的18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窝案窜案6件,占所办案的三分之一。涉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2件,占所办案的22%。如某村原村支部书记邹某在征地过程中,伙同其他村干部和个别乡镇政府干部采用虚报形式贪污征地补偿款。

3、犯罪涉及的领域更广。与过去相比,近年来该院查处18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涉及征地拆迁、农村扶贫、救灾救济、农村低保等。

4、作案手段主要是虚报冒领、虚列支出、重复列支等形式骗取各种资金。如某村原村支部书刘某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虚报移民骗取补助。又如某乡干部殴某在兼任某村村支部书记间,将一工程的发票记帐联和发票联分别用于支出做帐,从中重报支出3万元据为已有。

5、村干部职务犯罪,引发民愤较大。往往村干部染指犯罪后,村民频频上访控告,有的甚至会发生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二、成因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资金大量投入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涉案人员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制度存在漏洞。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审批不严格,白条列支,真假难辩。报帐做帐不及时,有的半年做一次,有的一年做一次帐,甚至不建帐。这样就为村干部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创造了有利条件,滋生了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温床。

2、制约机制失调,监督不力。纵观某检察机关所查办的18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制约机制的缺陷,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是导致村干部职务的又一重要因素。其表现:一

是内部监督不力。有些村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村里的事情无论大小一人说了算,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其他村两委干部如同虚设,失去监督。二是外部监督不力。这主要表现在群众监督和乡镇政府监督不到位,大部分村政务和财务都不公开,村民无法监督。有时乡镇政府发现问题,不管不问,听之任之。

3、法治观念淡薄。由于村干部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加之农村工作繁杂,工作头绪多,缺乏学习,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错误的认为自己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当案发后才知自己犯了法,追悔莫及。

4、村干部职务犯罪,也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有关。笔者认为,导致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观念因素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村干部认为自己是村干部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为村里做了不少工作,为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报甚少,况且还不知能当几年的村干部,在位不捞竟待何时。其次,价值观念发生偏差。由于村干部的工资不高,与公职人员相比悬殊较大,心理失衡。在这种失衡的心态支配下,导致价值观发生偏差。为满足欲望弥补失衡的心理,便将手中的权力化为个人私有之产,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和村民利益这上,无视党纪国法,最终轮为阶下囚。

三、预防之策

要真正有效地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必须铲除滋长职务犯罪的土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防范:

(一)规范制度管理,构建制度监督防线

1、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批制度。通过规范化管理,不断强化制约机制,规范村级财务工作,把好财务收支关,全面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一是配齐村委会财务人员,同时加强对村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经纪律观念。二是乡镇政府要对村级财务定期进行检查,按时做帐,不断强化对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三是大力推行村财乡(镇)管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资金纳入乡财政设立的“村级资金专户”统一管理,完善村级财务支出监督制度,规范村级组织票据领销程序,严把审查关、监督关、检查关。

2、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选好用好干部,特别是对村党支部、村主任人选的选拔任用,要按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村干部的推选工作,把文化水平高、能力强、有事业心的人,选拔到村干部的岗位上来。其次是抓好村干部的管理,加强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用制度管好人。

3、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要做到凡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务公开工作,要进行检查监督,对村务公开弄虚作假的要认真追究责任。

4、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上级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村委会财务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对各项惠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要重点检查,并将资金去向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强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教育,构筑思想防线

通过组织定期学习、培训,加强对村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法制教育,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定期组织村干部学习有关政治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约束力,预防腐败思想的侵蚀,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强化法制教育。结合查办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以案释法,加大对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力度,使他们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认真履职,廉洁自律,警钟长鸣,远离犯罪。

(三)加大打击力度,坚持惩防并举的原则

检察机关要加大办案力度,加大打击力度,查出一个处理一个,不能姑息迁就,真正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的原则,结合案情仔细分析,提出预防对策,帮助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预防犯罪。

(四)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篇8: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主体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是指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法律规定的行政管理工作,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构成犯罪的行为。

2000年4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通过了《关于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 该立法解释规定,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时, 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 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2) 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3) 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4) 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5) 代征、代缴税款; (6) 有关计划生育、户口、征兵工作; (7)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构成犯罪的, 适用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贪污罪、第384条挪用公款罪、第385条和第386条受贿罪的规定。也就是说,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上述七种情形下, 属于准国家工作人员, 可以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综观近年来发生的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发案数量上升。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主要以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三大员”为主, 案件由单一型向合伙型发展, 共同犯罪现象严重, 窝案串案多, 有相当数量的案件是共同犯罪, 既有基层领导干部之间相互利用、相互勾结的犯罪, 也有单位领导与下属财会人员等共谋的犯罪, 团体性腐败犯罪特点明显。

2.犯罪性质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为主。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体现为利用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职务便利,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挪用公共财物以及收受或索取贿赂。这是由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特点和范围所决定的, 农村基层组织权力有限, 少有人事安排、工程发包、审批等决策性权力, 更多的是利用手中掌握的“财权”, 或贪污、挪用把国家、集体的财产非法转变为私有财产, 或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他人非法获利。

3.土地征用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矿产资源等领域成为案发集中领域, 涉案金额逐渐上升。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 国家征用土地多, 资源开发利用加快, 基础建设大幅度增长, 由此而产生的土地征用费、补偿款等, 多由农村基层干部负责管理和发放,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便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主要方式有:截取土地征用款, 中饱私囊;挪用土地补偿款或地上附着物补偿款, 变相谋取私利;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为利益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或利用职务便利索贿受贿。

4.案件发现难、查办易, 案发周期长。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手段大都比较简单, 胆大妄为, 主要表现为:直接以“白条子”出账、重复支出、虚报冒领、明目张胆截留、挪用、私分公款、权钱交易等。但是由于国家扶持资金、土地补偿款等资金使用与发放面比较广, 上级主管部门对分散在各基层单位资金使用状况难以把握, “村务公开”又得不到贯彻落实, 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无法实现, 导致此类犯罪案件虽然查处易, 但长期不易被人发现, 案件潜伏期长。

5.易引发基层群众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由于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 其工作面向农村和城镇社区, 直接与基层群众打交道, 其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 破坏了国家法令和惠农政策在基层的实施, 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些犯罪直接触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容易引发集体上访, 村内治安恶化, 群众无心生产经营, 导致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经济滑坡、人心涣散, 易激发社会矛盾, 破坏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治病要对症下药, 预防犯罪也要找准原因才能各个击破。笔者将从文中概括的这些特点出发, 结合刑法学和犯罪学理论知识概括分析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各种原因, 以期对预防对策的提出有所裨益。

(一) 法律原因

1.立法不周。2000年立法解释重新规定村官在从事特定的七项协助政府工作时按国家工作人员论, 但对于该解释中的“等村基层组织”还包括哪些组织,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工作;村官从事该解释规定的七项行为外的犯罪行为怎么定性等问题均没有规定。

2.司法不清。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也导致了司法方面的不足。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公安机关是主要的侦查机关, 人民检察院对部分案件直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就是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 由于村官从事工作性质的多样性, 村官可能构成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直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村官也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司法实践中常常表现出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管辖不清, 要么相互推诿造成放纵犯罪, 要么相互争夺造成资源浪费。

3.执法不严。一直以来, 中国检察机关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工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经济要害部门或领导干部身上, 对村官职务犯罪行为很少关注, 到在执法过程中, 执法机关对村官职务犯罪行为往往重视不够, 打击乏力。一些地方政府也认为, 村官就不是个官, 他们的贪污腐败成不了气候, 所以, 他们对村官行为的监督往往不到位, 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去规制村官的行为。

(二) 社会原因

1.权力过分集中。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权限迅速增大, 很多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权和建设资金、补偿款等款项的管理使用权掌握在少数农村干部手中, 有的甚至集党、政、企大权于一身, 一切事务由一个人说了算, 真正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权力过分集中, 民主集中遭到严重破坏, 给滋生犯罪提供了必要条件。

2.制度不健全, 管理松懈。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 各种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大多数基层组织规章制度和程序存在较大漏洞, 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 无财务制度无账目或形同虚设, “白条子”出入账、随意审批、自收自支、虚假发票冲账等不规范行为较为普遍, 特别是对拆迁补偿款、土地出让金、集体资源承包租赁款等资金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从而为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一是自身监督流于形式。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清, 职责不明, 财务管理混乱, “一言堂”情形严重, 内部监督几乎是一片空白。二是乡镇监管松弛, 职能监督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未能深入基层, 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缺乏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审计, 村级财务的检查和审计常常出现真空, 上级的监管流于形式。三是村务与财务公开不落实, 瞒着群众暗箱操作, 不让群众了解村务、财务和政务, 群众无从监督。害怕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 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暗箱操作, 村里党支部、村委会、会计、出纳等职务样样俱全, 但形同虚设, 财务制度极其不透明、不公开, 流于形式, 人民群众根本无法监督。

(三) 主体原因

1.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价值观念不正确。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虽然不是国家编制, 但一些村干部却把它当做一个官。一部分村官认为在农村自治范围内, 村官就相当于土皇帝, 可以为所欲为。另外, 一些原本没有贪污腐败想法的村官在过着清平的生活时, 突然接触到巨额资金后, 感觉心里不平衡, 认为自己劳心劳力的为村里做了那么多事, 却什么也没得到时就容易萌生贪污腐败的念头。

2.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学历层次低, 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文化水平低, 一些村干部既抓不好村务管理, 又理不好村级财务, 只能被动地应付一些事务性工作。同时, 因为文化水平低, 一些基层组织人员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对贪污受贿要受到党纪、国法制裁也都知晓, 但在日常交往中, 尤其是在收受好处费时, 对何谓收受贿赂, 何谓正常人情往来, 往往划不清界限。

参考文献

[1]朱朝枝, 张彩珍, 林克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吴新叶.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魏从平, 张友刚.析村级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J].人民检察, 2003, (5) .

[4]李永红.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探析[J].人民检察, 2001, (8) .

[5]宫新军.中国“村官”职务犯罪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9:3.

篇9: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关键词:校园暴力 犯罪 成因 特点 预防

近年来,校园暴力引发的案件逐年攀升,其中不乏一些恶性案件,由于所涉群体多为在校学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校园暴力案事件中,在校学生作为犯罪主体的比率为17.2%,侵害群体为在校学生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更是高达50%。面对这一严峻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角度,谈谈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一)“两低一成”的人员结构

“两低一成”的人员结构,即年龄、学历上的双低化趋势,行为模式上的成人化趋势日益明显。15至16周岁年龄段的校园暴力犯罪逐渐成为主体,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占到65.3%。与之相反的是行为模式日趋成人化,从简单的强拿硬要向拉帮结派等成人式的暴力犯罪转化,恶性抢劫案件及聚众斗殴案件上升了20%。

(二)结伙施暴为主要行为方式

校园暴力案件中群体性暴力特征比较明显,大部分是因为结交不良伙伴,相邀违法或者是为了一些利益上的满足受成年人教唆、引诱、欺骗进行暴力犯罪的情形。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被鼓动且受打击处罚较轻,实施一些恶性的暴力案件。

(三)以侵财为主要的行为目的

大约31.3%的校园暴力案件的目的是侵犯他人财产,以敲诈勒索或抢劫的方式,侵犯他人财产权。侵害的学生群体,从小学生至高中生不等,由于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较薄弱,在校园门口、上学途中、网吧等人员密集地方,较容易发生三五成群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强拿硬要侵财性暴力行为,施暴者借助人员密集的便利进行语言暴力或者人多优势进行威胁,被施暴者往往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呼救。

(四)无因性、报复性的动机明显

大约9%的聚众斗殴、故意伤案类案件中,事件起因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仅仅因相互看不顺眼,或因强占一个座位等生活琐事。约50%的校园故意伤害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在学校因学习成绩、生活用品或者生活习惯等不同,存在长期矛盾,以相互约架且多次冲突为前题的报复性伤害比较明显。

(五)帮教条件欠缺,再犯者率较高

因家庭结构不完整、帮教条件欠缺,造成轻缓刑执行缺陷,再犯率较高。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缓刑率约为30%,其中留守青少年、单亲、离异的家庭较多,存在帮教条件欠缺的普遍特征。有的虽然家庭完整,但父母有不良嗜好,无法进行管教;有的为特殊家庭,没有能力进行管教。帮教条件的欠缺,既制约着轻缓刑政策的贯彻适用,也造成缓刑执行监督缺陷,造成再犯率较高。例如,2015年办理的李案盗窃案,李某(14岁)首次做案的抢劫对象是自已的邻居,且数额较小,获得了对方的原谅,拟做附条件不起诉。李某父母离异,母亲外嫁后随父亲生活,父亲两年前因车祸去世后同70岁奶奶相依为命,李某从学校辍学后,整日上网又没有经济来源,奶奶对他无力管教,两个月后又因盗窃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

(一)法律知识欠缺带来不畏法心理

多数校园暴力施暴者没有意识到自已的行为涉嫌犯罪,甚至认为同学之间吓唬吓唬是件平常的事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存在着严重的认识偏差,漠视他人的权利,对哥们儿义气盲目崇拜。一方面,施暴者认识不到自已行为的违法性;一方面,被施暴者未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不能及时进行举报和控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更加助长了施暴者不畏法的心理。如王某故意杀人案,王某(14岁)是某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在学校张某(14岁)长期纠结一些不良少年在学校找其索要零钱,对其怀恨不已,王某没有通过正常渠道向父母或老师反映这一情况,而是自行购买水果刀,约了几名要好的同学将张某约至某一桥洞将其杀害。

(二)不当消费理念带来盲目攀比心理

未成年人尚无独立经济能力,盲目追求高消费或者在生活用品上盲目攀比,尤其是盲目的攀比心理,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差次不齐。有的孩子在家比较骄惯,有求必应,有的孩子在家管束较严,还有一些家庭条件受限等,面对不断更新的各种高档消费,尤其是高档手机、电子设备等在校园逐渐普及,带来攀比现象更加严重,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带来违法的隐患。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

因琐事纠纷、感情纠葛等引发的报复性校园暴力行为,有着很强的青春期烙印。正值青春叛逆期,行为偏激,遇事争强好胜,处于辩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足的行为阶段,自控能力差又不服管教,如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及控制,极易产生偏激性的泄愤、欺侮、斗殴等行为。如某中学发生的群体性聚众斗殴案件,起因是某年级三班的学生赵某在某次篮球比赛中有数次违规行为,且平常说话做事比较张扬,某年级二班的李某某纠集同班多名同学采用相约斗殴的方式对赵某进行群体性殴打,致其重伤。

(四)不良影视、网络文化影响

触网低龄趋势造成的网络成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上网成瘾青少年从11至14岁逐步下降至9至10岁,尤其是聊天工具及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长期沉溺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失去了对现实社会的真实认知,逐渐地混淆现实与网络的关系,同时在社会交往中更加地增强了交往障碍,与现实社会出现脱节,得不到良好的疏导,最终生活虚拟化,行为暴力化,观念模糊化。校园暴力案件中逐渐出现的涉毒品、涉黄案件中,失足的未成年人多半有上网的不良爱好,在网络中结交了不良人员或者专门从事诱骗未成年人的犯罪集团。

三、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

1.加强涉案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对于校园暴力案件,加强社会调查,制订详细可供参考的社会调查报告,以便全面客观的分析涉案未成年人的涉案历程,从而有效贯彻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执法过程中释法,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建议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两个社会调查主体之外,增设社会调查员。完善社会调查员制度,选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有群众工作基础,富有爱心、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或街道工作人员担任社会调查员,弥补公、检机关在社会调查工作方法上的欠缺。逐步完善社会调查工作方法,将涉案未成年人行为特征、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社交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公检机关结合未成年人作案动机、前科及劣迹、是否具有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赔礼道歉、积极赔偿等行为进行风险性和保护性评估,分析其是否存在不良嗜好、不良行为,是否有自卑或自负、焦躁多疑等心理不良倾向,是否有冲动、鲁莽、缺乏主见、暴躁等异常现象,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良环境因素影响,监护人是否有从严管教的意识和能力,所在社区、学校环境是否良好等。建立社会调查监督体系,对未成年人及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社会调查报告有重大异议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相关利害关系人参加听证会,对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进行听证。

2.建立“校园暴力案件数据库”。统计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涉及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数量,及各派出所办理的一些典型校园暴力治安案件,较早地发现问题孩子,找准校园管理的薄弱环节,摸清底数,分析规律,为校园送法提供真实的案例素材,以更贴近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起到精准预防的作用。

3.搭建“三维送法平台”,“寓教于案”平台。将法律宣传与办理案件相结合,在询问、讯问、调解等过程中,对相关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并让当事人对释法说理工作进行打分评价。开通“要懂法”热线,给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做法律问题答疑,鼓励受校园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及时勇敢地向法律机关寻求帮助。“送法进校园”平台,即充分利用开学季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法制宣讲、赠送法律书籍礼包、播放法治题材微电影等方式,寓教于乐,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做到守法。“互联网+”平台,即开通微信、微平台,开设阳光护蕾专栏,定期发布一些较大的校园暴力犯罪或者受侵害的典型案例,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予以释法明理,增强校园法律宣传实效。

4.在办案中有效落实未成年人各项保障机制。在办理涉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应坚持区别对待、特殊保护,在充分考虑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对其实施特殊的教育和惩罚措施。积极与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建立定向联系机制,聘请富有爱心的工作人员担任合适成年人,缓解涉案未成年人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强化对办案人员询问(讯问)未成年人过程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的监督。

5.建立刑事档案封存工作机制。明确未成年人犯罪档案的封存包括实体和信息两方面的封存。将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区别于其他刑事档案,建立封装登记编目、查封审批、封装备案等工作流程,由可靠、资深的档案员进行专人保密管理,做好交接手续。档案信息封存,即档案形成过程中的保密,要求案件承办人必须对所办案件守口如瓶,在对外宣传和接受媒体报道时,不披露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微缩等复制过程中,慎重选择数字化人员,并签订保密协议,严防泄密,确保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非特定机关、特定程序,任何人不得借阅、复制、摘抄档案内容,其他相关单位收到封存前科决定后,也应当及时将相关档案中的犯罪记录材料抽出封存。

6.在公检法部门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聆听未成年人内心,为存在暴力倾向、网迷、物癖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阴影的涉案未成年人做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人打开心结,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不良情绪,树立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勇敢面对自我,根源性地减少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

7.由公检法机关与学校、各街道社区共同筑建爱心防火墙。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工商、文广局,经常性不定期地对学校周边环境、社区内部环境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发现校园周边或者社区内有不符合规定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不卫生摊点、书刊厅和音像店等娱乐场所和经营场所的,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限期解决。

8.完善帮教机制。树立典范,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拾生活信心。搜集、记录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帮教全过程,并持续关注未来成长生活,分类归纳,树立帮教成功典范,为之后的涉案未成年人起模范引导作用。在校园或者社区开设国学培训课,在考察期间,以中国古典典籍为载体,向涉案未成年人灌输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向涉案未成年人推荐青春励志、法律等方面的影视作品、书籍,倡导其在业余时间多充实自我。根据涉案未成年人个体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由家长、老师、社区义工共同组建帮教团队,并明确家长、老师、社区义工的职责,共同做好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监督、引导,发现问题及时与办案人员沟通。防范涉案未成年人违反帮教规定,再次违法违纪。

上一篇:有关白酒促销活动的策划方案下一篇:小学中心小学数学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