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2024-07-19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通用8篇)

篇1: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均川中心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育人环境,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根据县教育局《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从十月份开始,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扎实开展了家访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

中心学校拟定出台了《全镇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拟定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10月8日下午,全镇学校教师集中在高小收看了全省“比教学,访万家”视频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积极动员。利用例会等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省、县、镇中心学校文件精神,从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教育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教师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家访工作作为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家访知晓率。全镇教育系统内部刊物《均川教育》、中心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各校活动。各校借助标语、宣传专栏、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宣传。截止目前,全镇学校共出3期专栏,悬挂横幅10余条,发放给学生家长一封信3800余张。

为切实抓紧抓好家访,学校把家访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同时抓好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为教师开展家访提供条件保障。

二、周密安排,积极行动

1、开展培训,严格要求。全镇各学校针对家访工作专门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动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教师的仪表、作风、态度、纪律等方面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建立了《家访记录本》,做到人手一册。中心学校制定了教师家访“十不准”。

2、制定计划,认真备访。

制定详细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全镇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访分析会,对家访对象及家访方式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对象确定家访时间和内容。

校长带头家访,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家访对象、家访内容及角度。每名校长家访不少于10名学生,其他学校行政干部也进行了必要的家访,有选择地与教师一道进行了家访。

3、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家访主要采取由两名以上教师同行登门走访的形式,对因特殊情况需要的,学校结合实际,采取了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家在外地的学生采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的形式进行了家访。

中心学校、镇小、七条明德小学在组织教师带着真情,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同时,还打开学校大门,把家长请进学校。家长们深入课堂听课,实地了解教师教学和自己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到寝室、食堂察看孩子的生活情况。家长们就自己关心的话题(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孩子成长等)和学校、教师诚恳交流。中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培训会,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家访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提前预约。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在家访中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了态度谦虚诚恳、介绍全面客观、记录详尽认真,主要介绍学生优点,鼓励学生。对贫困生、学困生等特殊学生家庭经常家访,及时排解学生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上进、健康成长。副校长易法权、毛幼娥,老教师文良俊,每次家访恐打扰家长的工作,先天晚上与家长预约,第二天在登门家访。每次家访都是按照假期制定的方案进行家访。

(2)做好记录。教师对每个家访对象做了详细记录,积极撰写家访手记,访后认真进行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梳理,为以后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3)反馈交流。家访结束后,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有见地的建议,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予相应教育。

4、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在家访时做到了“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法规、上级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对家长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宣传解释工作;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讲解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取得的成绩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正确、科学的育人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校携手,共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有目标、有针对性的了解、掌握、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优秀生、特殊家庭学生(单亲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子女等)、行为偏差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心理或生理或智力有缺陷的学生等),通过家访总结反思,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总结优秀教育经验并推而光之,对于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偏差生,通过家访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的帮扶、辅导等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相应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爱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5、重点家访“优秀生”和“问题生”。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好学生的家长综合素质一定不错,有一定的教育知识,有科学的教子经验,有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温馨向上和书卷气的家庭氛围,通过家访,教师与家长一起梳理总结家教经验,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家教经验交流,推广学习。相反,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通过教师家访,与家长一起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和方法措施,与家长和各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努力,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使孩子跟上前进的脚步,健康成长。

三、成效显著,体会深刻

家访教师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完成家访工作任务。学校15名教师参与家访,访问学生280多名,各学校家访率达到了在校学生的90%以上,有的学校做到了全部家访。因特殊情况没有走访的,也在开学后进行了家访。

1、通过家访,切实加强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宣传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级对规范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倡导了树立正确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营造了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营造了尊重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发展。通过这次暑期家访进一步推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了教师服务意识,提高了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了教育优良形象。

2、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关心到指导,从上门服务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

①家长期待家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的教育方法。

②学生愿意家访

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人是需要激励的,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真诚的赞美和赏识,此次家访,以介绍学生优点为主,家访后学生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使家长发现了学生的优点,家长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再是过去非打即骂,而是与孩子聊天多了,沟通多了,更有信心了。

③老师需要家访

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冒酷暑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老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老师就能“对症下药”,而不仅仅只是在孩子犯错时才找家长。因此,老师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

四、问题反思,再接再厉

经过认真反思和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家访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个别家长不够配合,不愿意老师去家访。

2、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存在较大困难。原因是学生居住比较分散,远的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给老师的家访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3、家长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对《规范》的实施表示担忧,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怀疑,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被广大家长接受,加上家长自身的工作压力较大,把孩子交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管教,忽视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溺爱、放纵,平时对孩子的物资需求有求必应,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少,因而带来的后果是部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4、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呈上升趋势,这样家庭的学生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少,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上进心,需要家长、老师和同学更多关爱,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创造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宣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宣传上级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多渠道沟通家庭和学校。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家校恳谈会、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登门走访、约请访谈、电话交谈、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的形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家校沟通。

3、家访工作常抓不懈。认真总结家访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家访工作,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使家访由原来的问题访,逐渐转变为学生进步访,送家教知识、经验访。

篇2: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觅渡教育集团 金海燕

多年前,我曾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感教育学生的责任重大。记得这样一句话:“对一所学校和一名教师来说,可能每一位孩子都是几千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但是对每一个家庭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一百。”但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顺利成才。从这一点上说,老师和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这也奠定了家校沟通的基础。沟通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是家校工作的一座桥梁。那么老师和家长如何沟通?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

1、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2、电话互访

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机会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才见到父母一两次。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如我们班曾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一直是个“乖宝宝”,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没想到这个学期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机,精神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我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马上从外地赶回,帮忙教育、监督,学生总算回到原来的样子。

3、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年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接待日上,班主任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4、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

5、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二、沟通方式不拘一格

家长都说文化水平不高,很不善言词,偶尔想找老师谈些孩子的问题,又怕耽误老师的时间。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对老师又惊又怕,所以总是尽量避免和老师当面打交道,有什么事就打电话,但电话能不打就不打。其实,家长和老师的交流的方式有很多:

1、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架起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家庭电话日益普及,电话联系已经成为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

2、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快捷、省时,已成为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这也成为我与家长沟通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教师应郑重向家长承诺:对家长的电话不厌其烦。只要家长有事就可以与教师联系,可以问作业,可向教师询问孩子在校表现至少两周一次,家长可向教师介绍孩子的各种情况,如性格、爱好等。遇到棘手的教育问题可以教师一起商讨教育方法与对策,决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

此外也可以采取信件等形式与教师交流。现在我和班里个别学生家长仍然保持着书信来往,邮递员便是孩子。我认为这种交流非常有效。有的家长很有趣,他们在孩子的作业里直接同我交流。因为作业本我每天都要看的,我可以在作业本中及时回复给他们。这样的交流学生也可以看到,能够充分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三、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如果说以上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老师还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如果沟通不当,还会让家长产生误解,甚至发生冲突。

教师的沟通态度影响人际沟通交果的关键因素是沟通者的态度。教师作为师生沟通的主志方面,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使家长愿意接受你,乐意与你沟通。而不是见到老师远远的,就怕老师找家长来告孩子的状。与家长的沟通时,我都会努力的做以下几点:

1、营造平等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我从不板起脸讲话,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更不会把家长当作做错事的孩子来训,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进给对方以尊重。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教师要树立正角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

4、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通过这种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这一点在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总而言之,因人施对,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5、要善于倾听,也要善于询问和引导。方法建议要有建设性。教师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积极饶有兴趣地倾听;要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班主任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语言尽可能委婉,最好用建设性口吻。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篇3: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

偶然间,我看到一篇散文中有这么一句朴实的话语:“真诚相待每一个人,就是教育者最高的技巧,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中最好的办法。”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我瞬间明白了班主任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

在教育的大舞台上,班主任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班主任应该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班主任还是一班之魂。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从任职那天起就要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上下功夫。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班主任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一、从心开始,架起沟通的桥梁

记得我刚来这所小学担任班主任时,在班里开展的一次活动中,家长们带着他的孩子来到我面前,他们的目光时不时地向我投射而来,目光里充满了怀疑,不信任,让我浑身不自在。我读懂了家长眼神的含义:你新来的班主任能有什么能耐?能管好这群孩子吗?当时,我心中掠过一丝不悦。突然,我想起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刚来到这里,就让我从“心”开始吧。于是,我调整好心态,微一微朝家长真诚一笑,然后说:“请你们放心,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你们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家长们似乎也被我真诚所感染了,都满意地回去了。

万事开头难,我一次次耐心与家长沟通,刚接班时经常跟家长联络,每当学生有困难,我都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和家长交流时,我总会自信对家长说:“请你相信我,相信你们的孩子,他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和家长谈起孩子的未来,我总是让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美好的明天。家长笑了,那笑声里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信任。

二、细心呵护,架起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找准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不让任何学生成了阳光遗忘的角落。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经常迟到,我每天等他到来,他无动于衷;细心说道理,不见成效;大声呵斥、责备,他依然如故。为此,我大伤脑筋。一天,他又迟到了,我很恼火,但他却不以为然,像等着我发火。平常,我在课室门口一般要说他十来分钟才让他进去。这次我强忍火气,只是握住他的手,持续了几秒,什么也没说,就让他进课室了。他有些惊讶,有点不好意思,但什么也没说就进去了。自此,我每天站在课室门口,等着他到来,他迟到了,我不再说他,只是与他握握手就让他进课室。一段时间后,他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迟到次数减少,甚至不迟到了,最后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此看来,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如果得到了相应的尊重,它们产生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有位作家这样说过:“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砂子。”因此,我们应细心地呵护童心,传递真诚而细致的关爱,这样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像娇嫩的花朵一样在爱的阳光雨露中绽放异彩。

三、收获童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更臻于完美。”当我们走上讲台,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如花的生命,是一个个多姿多彩的童真世界,这时,我们一个真诚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都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当教师以真诚的心对待学生的时候,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上的成功,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童心。例如,我班有个学生黄某,是个隔代托管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从不爱与人交往。有一次,见了同学陈某有一支刚买的钢笔非常漂亮,他便顺手牵羊把钢笔带走了。陈某则是一个性格有点怪癖的男孩,一看到自己的钢笔不见,便大发脾气。这时他刚好见到黄某桌上那支钢笔很像是他的,于是冲着黄某大发雷霆,黄某则说这支笔是他的,陈某见状便撕破了他的衣服。事情传到我这来,我把黄某叫到角落里询问钢笔到底是不是他的,他还说是他的,并哭着说:“这支笔是用两元钱在学校旁的小店买。”但我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在撒谎,我什么也没说,让他先走了。接着,我去学校旁的小店询问了情况,得知店里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卖这种笔,并且这种笔一支要五元钱,显然黄某是在撒谎。回来以后,我又把黄某叫到身边,告诉他:“如果要笔要用自己的钱去买,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喜欢的话以后我送你一支。”这时他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口里一直说自己错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上课时他更加专注,偶尔也会举起手回答问题。我想这就是真诚的力量,真诚帮助每个学生成长。

篇4:有效沟通 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关键词】家校合作 快乐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2

一、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现已逐步走向成熟,已经制度化,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学校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极端功力;教学改革百花齐放,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德育教育浅尝辄止,空洞乏味;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进行个别教育和因材施教教育主阵地,可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孩子有了问题,是老师教育管理出了问题;孩子有‘病让老师吃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他们只充当孩子生活用品的提供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很多家庭里出现了家长没时间管、不会管、舍不得管、管不了的“四不管”问题,家庭教育亟待改善。

二、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1.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影响孩子一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最初源于家庭教育。一个刚入校门的孩子,为什么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就不一样,热爱集体的程度不一样,面对挫折的能力不一样,同一个教育体制,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校长,同一个老师任教,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刚入学的孩子在兴趣、习惯、性格、品格方面就具有不同的雏形。

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它的特有的教育元素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

三、实现有效沟通实的策略

1.明确责任、 端正态度。在家校合作方面,我们常常见到家校双方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我举一例子:孩子厌学,行为习惯养成差,这是谁的责任?a.教师的责任b.学生的责任c.学校的责任d.家长的责任e.社会的责任f.上述各方均有责任。在做这样的调查问卷时,家长和老师们的选项大多是选择f,客观上在这七个选项中,没有正确答案,而最后一个答案,是典型的责任公担,大家都有责任,其实就意味着大家都没有责任。正确的答案是问到老师,老师说:“这是我的责任”,问到家长,家长说:“这是我的责任”。所以家校双方要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2.统一目标、 通力合作。“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呀”这是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呀!”这也是老师们常说的话,看起来似乎是目标一致,可有些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老师关注孩子“做人”,而家长关注孩子分数;学校教育孩子提出的是“在富也得苦孩子”,而家长的观点则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像上述老师和家长的做法,说明培养目标不一致,学校就要通过各种形式,来统一家长和老师的思想,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3.要完善家校合作的运行机制。一是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方案和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家长学校学习制度》等制度,保证家校合作的高效运行,家长学校要定学制、定课时,并要定期交流、考核、评比、表彰等。二是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给家长传递信息,通告家长学校的计划和日常活动,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定期召开会议,教师和家长就学生的身体情况、学习情况、成长历程等进行交流;邀请家长参加各种组织活动,通过教师、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三向交流促进学生成长。三是开展好教师家访的活动。

四、实现有效沟通根本保障

教师和家长都要加强学习、教师和家长要学会接受与孩子有“代沟”的现实、教师和家长要学会“放弃” 一些传统观念和个人经验、教师和家长要用理智的思想教育孩子、教师和家长要用智慧为家校合作增添光彩。

总之,家校合作是一个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其潜力无穷大。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教育的现状需要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需要改善,而改变与改善的出路在于——促进家校合作”。只有我们潜心研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架起一座家校充分合作的桥梁,坚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在快乐中实现卓越。

参考文献:

篇5:校讯通——架起家校沟通新桥梁

校讯通作为现代家园沟通的桥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校讯通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活动,以及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等。只有家园共同合作、互相理解和支持,才能为幼儿良好生活、健康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校讯通,把资源用足、用好,如双剑合璧,使家、园力量合一,教育孩子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但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教育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就成了重要工作,孩子的教育需要合力,教师作为班级教育,管理的桥梁和纽带,要整合家庭教育力量,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佳状态。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发挥优势促进幼儿的全面获得进步,家长与老师应相互配合。家长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对于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家长应毫无掩饰的告诉老师。为老师全面了解孩子提供情况,使老师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老师还要主动的和家长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双方相互配合,以得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二、校讯通在家园联系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师要与家长多方面、多途径地进行联系、沟通,有针对地做好家长工作,在家园合作教育中发挥整合功能作用。通过校讯通来和家长联系,具有传统沟通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便利的交互功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就像利用现代通信方式建起一座空中彩桥,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条短信,运用得当,在家校联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温馨提示,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现在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有时会疏于对孩子照顾,这时可以发挥校讯通的作用进行温馨提示。天气变化了,气温升降了,发一条短信提醒家长对及时给孩子添、减衣物。特别是小班的幼儿更要求老师对生活方面的照顾,老师可以利用校讯通提醒家长,孩子在园的吃饭、睡觉、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情况。有疾病流行时,提醒家长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场合。每天一条温馨的短信,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师,更好的理解老师的各项工作内容。

(二)作业通知,布置任务

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可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幼儿进入大班生活之后,老师就会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孩子每天回家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为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家庭教育,方法指导

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帮助孩子学习,而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帮助孩子学习,也不知道每天学习的重点是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再加上还有很多幼儿自觉性不高,自控能力还不强,虽然老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每个孩子抄下来带回家完成作业,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回家之后不写,使用校讯通之后,有效的杜绝了幼儿不完成作业的这种现象。家长毕竟不够专业,在指导、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有差池、纰漏。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校讯通对家长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理论上的引导,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通过校讯通,我们每天可以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学习进度,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同时,我也在校讯通的使用过程中也注意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方法”,“如何看待孩子的

错误”等,指导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三、校讯通协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一)校讯通是家园合作的纽带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比如:鲁迅先生在教子时,曾经说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能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家长遇到不明白的教育问题时,可以通过校讯通向老师求教,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校讯通是家长了解孩子的信息来源

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其实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家长可以通过老师发来的校讯通内容,了解孩子的问题,有利于家长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使幼儿获得进步,家园共同合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学习的好习惯。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育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最重要的可塑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这就要求家长与老师应相互配合。家长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对于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家长应毫无掩饰的告诉老师。为老师全面了解孩子提供情况,使老师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老师还要主动的和家长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双方相互配合,以得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校讯通的沟通作用,遇到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发展,更好的和老师配合工作,从而实现良好的家园共育的氛围。

篇6:架起沟通的桥梁

乙: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侯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甲: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求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乙: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甲: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 做法是从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乙: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要非与父母争个高低上下.有时即使争赢了,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庭带来幸福;我们认了错,也不会丢面子了,反而让我们丢掉包袱,得到更多的爱和快乐.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甲: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一个地方是,人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乙: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

甲: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正如“一言不合,倒戈相向”所言,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甚大,所以,我们在沟通中要重视语言。

乙:首先,语言对沟通有重要影响。英国有一款小轿车,车型新颖,马力强劲,其性价比十分优越。然而,这款车在德国却打不开销路。英国汽车公司总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派人到德国调查。原来这款车的英文名字被翻译德文后叫“类便”,难怪没有问津了。由此可见了,语言对沟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甲:语言沟通成功,我们办事就容易得多了。百事可乐公司产品“7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七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七上八下”,怪怪的。翻译人员别出心裁,叫它为“七喜”,取“起”的谐音,“起”不就是“上”吗?可这么一改,“七喜”便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销量大增。语言就这样在沟通中扮演了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利用好了,沟通就成功了;利用不好,沟通注定失败。

乙:然而,语言不光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从心开始”,若谁想光靠一张嘴信口开河与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那他注定要失败。“山中竹笋,皮厚嘴尖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我们周围这些空有三寸不烂之舌的“竹笋”、八面玲珑的“芦苇”又何其多,表面上看,他们确实是擅于沟通,交游广阔,但是实质上,又有谁会与他们有心灵的沟通!无可否认,语言在沟通中有重要地位,但是,若在沟通中过分依赖语言,而不注重内心交流,沟通必然是失败的。

甲:深省,如果语言表达准确,这种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因此,学好语言的表达,对沟通是大有裨益的,架好语言这座沟通的桥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彼此理解。

乙:语言是出征将士的倚天长剑,是匕首,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杀手锏,如果你用对了的话。是语言,让苏秦联合六国,使强秦心惊胆战;是语言,让诸葛亮说服东吴,使八十三万曹军葬身火海;是语言,让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一鸣惊人,使亚非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是语言,让水均益白岩松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使我们对央视有更高的评价„„语言是友谊的助推剂,语言是亲情的粘合剂,语言是关爱的爆器,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啊!

甲:既然语言与沟通关系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沟通中该如何对待语言呢?我认为,必须用最真诚的话语来沟通。梁晓声说,无话可说是一种寂寞。刘英在《现代的寂寞》中说,终日说的话并非内心的话才寂寞,我是认同刘英的,用心中的语言沟通,我们就不会寂寞,沟通成功。

乙:语言在情侣的沟通中,是浪漫神奇的鹊桥;语言在师生的沟通中,是坚实耐用的阶梯;语言在父子的沟通中,是朴实无华的船桨;语言在朋友的沟通中,是忠实诚恳的邮票。语言为沟通添色加彩,沟通在语言中辉煌灿烂。

篇7: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南河镇中心学校陈金银

“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学生、家长、教师干涸的心灵,在学生、家长、教师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在“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对本班的位于九里坪学区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我本身出生在这里,和家长之间基本上属于知根知底,沟通起来方便,同时家长对教师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也很想与教师见面沟通,但由于平时外出务工等原因,没有时间来学校与老师交流,也很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现在教师能上门家访,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谈,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觉得非常高兴。通过走访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课外访万家”的必要,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走访中我发现以下共性问题:

一、家长反映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很难,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自以为是”心理严重,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其次,家长总是把分数作为谈话的主题,只注重结果不讲究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逆反。家长有心要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苦于自己知识能力有限,并不能为孩子作出相应的指导,只能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几句话,显得有点很无奈。

二、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还有隔代教育问题一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这里地处山区,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在外务工,对于孩子管教较少,同时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大多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导致其长辈根本管不了。

篇8: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

不管教师愿不愿意,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它不仅是人们了解和获取信息的工具, 而且网络这种沟通方式的使用率非常高。以我校九年级学生为例, 超过80%的学生有上网习惯, 75%以上的学生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QQ号码。如果能适当利用, 网络无疑会成为师生沟通的强有力辅助工具。

到底为什么网络沟通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究其原因有三:

1. 少了直接面对面沟通的压迫感, 多了平等沟通的权利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压迫感, 从而使学生自我约束, 不敢与教师沟通。在网络上, 尽管师生双方也可以直接交流, 但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权威性无形中有所减弱。学生可以把教师当成一个虚拟人物、一个网友, 甚至在面对教师时可以使用匿名、网名。这些都能使学生容易产生平等的心理, 从而乐于与教师沟通交流。

2. 少了被人取笑的担心, 多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在日常课堂或学习中,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怕言论错误被同学取笑, 也怕教师责备。但在网上, 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 减少了外界对师生间沟通的影响。此外, 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大大增强, 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 并且还可以向教师提出个人意见或建议, 而且能够比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自己学习上的困惑。

3. 适应潮流的发展, 符合学生追赶新潮的心理

如果教师也能利用网络与学生讨论最新的资讯或学生间流行的话题, 那么无形中学生对教师便多了一份尊敬和亲切, 令学生觉得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不至于沦落到“三年一代沟”的程度。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彼此沟通也就自然容易了。

二、利用网络进行沟通的方法

教师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 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网络聊天

教师通过发布自己的QQ号码及建立班级QQ群, 让本来无序与无管理的上网聊天活动集中到一起, 可以进行集体交流与个人单独交流。当然, 网络聊天的前提是站稳立场, 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大原则下专心听取学生的心声。注意与学生交流的语气, 应当把学生当朋友, 理解他们说的话, 观察他们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从而加以正确引导。另外, 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在学生中流行的语言, 使教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2. 使用电子邮箱

对比网络聊天而言, 电子邮箱是比较正规和严肃的。鼓励学生有什么比较难以启齿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信到教师的电子邮箱。教师应当及时查看邮箱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答复。

3. 建立博客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起学习博客, 让网络服务于学习。鼓励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发表在教师的博客上, 并进行解答。同时, 鼓励学生在上边发表自己的网络日志, 在观察学生网络日志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进一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在博客上发表相关的德育教育类文章,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沟通、了解。

三、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应注意的问题

1. 循序渐进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之前, 应认真、细心观察学生使用的语言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与思维方式, 了解学生大致的思想动向及所能接受批评教育的范围和程度。教师可以加入学生群, 静静观察他们所聊的内容, 不参与、不评价, 只作大致的了解。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 先礼貌性地开展群聊, 在学生慢慢习惯教师的出现之后, 就可以由教师掌握并组织开展单独谈心教育。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加入教师建立的QQ群、博客了。

2. 德育为先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 教师必须牢记所有的沟通都是为教育服务。在沟通的时候, 教师应在德育为先的大原则下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对于网络沟通上出现的意见、分歧应尽量在网上解决, 并应充分利用语言技巧及对相关的德育问题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朋友式的说服教育。

3. 诚信为主

教师应确保与学生的谈话内容不外泄, 善于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 并以此建立起在学生面前的诚信。诚信建立起来后, 以后与学生沟通的范围就会更广。

4. 有节有度

网络沟通应保持适当的度, 毕竟学生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到学习。因此, 应适当硬性规定学生的上网时间, 禁止上网时间过长。具体做法可以是先观察一段时间, 找出“积极分子”, 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达成默契, 公布并约定可以上网的时间, 一般是一个星期一个小时为宜, 并强调不能影响正常学习。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 共同做好监督工作。

5. 及时解决

网络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迅速、快捷。所以, 教师在沟通时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和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对于电子邮件的回复也要迅速, 避免问题发生了才去解决。

6. 学会倾听

如果学生向你倾诉, 你一定要专心倾听。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 心理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 学生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引起教师的重视和理解, 彼此就容易沟通, 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当然, 网络只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平台之一。在实际工作中,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想法,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才能及时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注重社会交际的现代社会, 只有不断地改进与学生的沟通方式, 教育工作才会不断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经涛、王俊英,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开明出版社, 2001

[2].郑伟, 《网络道德:非实存的规范体系》, 《社会科学》, 2002

[3].刘国永,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南京师大学报》, 2001

[4].朱美燕, 《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 《中国青年研究》, 2002

[5].曾坚朋,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2002

上一篇:转作风惠民生方案下一篇:精品课堂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