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2024-07-26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共8篇)

篇1: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我区各项建设事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指在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名义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联合表彰,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的系统、行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有关部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联合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并在表彰决定中明确为“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的”。

第三条 全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管理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自治区总工会负责,办公地点设在自治区总工会;市、县(市、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劳动模范管理工作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同级工会负责。第四条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强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工会要与人事、组织、宣传等部门要尽职尽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宣传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奖励和待遇

第五条 劳动模范的奖励和待遇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除命名表彰时给予一次性奖励外,还应在政治和物质生活方面享受相应的待遇。

未按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评选的各个部门(系统)、各条战线、各种类型的先进个人,不属于自治区劳动模范,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劳模待遇。

(六)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授予的省部级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包括在宁工作的外省、自治区后直辖市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凡月收入达不到当地职工月平均收入的,补齐到月平均收入,由劳模所在单位按原资金渠道负责发放(企业从管理费中列支),已离退休的企业劳动模范,原所在企业存在的,由原企业发放,原企业不存在的由同级财政发放。

(七)纳入社保的劳动模范退休时应领取与在职时基本工资相同数额的退休金,社保资金不足的,由劳模所在单位采取补充保险形式解决。

(八)企业破产时,所在单位劳动模范由当地劳动部门妥善安置其就业。不到退休年龄而工龄超过20年的劳动模范,应由其单位在破产时一次性向社保部门划拨企业破产时至其到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的养老保险资金,其费用可列入企业破产清算费用中。

(九)为保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身体健康,所在单位应两年安排一次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体检;根据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身体状况,可适当安排其疗养,费用由本单位支付;如单位确有困难,可申请财政补助。

(十)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劳模,各级工会组织要协助企业或政府帮助解决困难,保证其基本生活。

(十一)无固定收入且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农民劳模可参照全国劳模“三金”,按照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给予生活补贴,由自治区财政解决。

第十二条 生活困难的自治区、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包括已离退休的劳动模范),每人每年发给2000元生活补助费。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困难劳模,其生活补助费由同级财政解决;属企业的困难劳模,其生活补助费由本企业解决。

第十三条自治区级以上困难劳模的具体标准由自治区总工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制定。困难劳模的确定,由劳模所在单位的党委、行政、工会提出意见,通过工会系统逐级审核,报自治区总工会确认。困难劳模的确定要做到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自治区总工会负责对自治区级以上困难劳模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困难劳模生活补助得到落实。

第十四条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和工会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离退休劳动模范进行慰问救济,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劳模给于一定的生活补助,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第十五 条 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其他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自治区(省)部级劳模2年进行一次体检,由各级工会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自治区总工会每年安排劳动1至3次劳模范疗(休)养,主要安排生产一线劳模和农民劳模进行疗休养,疗(休)养期间按照出勤对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各市、产业和各企事业单位组织疗养等活动要优秀安排劳动模范。

第十八条 劳动模范在提拔使用、评定技术职称时应优先考虑。

第十九条 劳动模范由于医疗费开支过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条 劳动模范一般不安排下岗,如遇特殊情况下岗的,在安排就业时应优先考虑。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规定的奖励和待遇标准低于国家规定时,执行国家规定。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宣传、新闻出版部门要把对劳动模范的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精神。

第二十三条 要加强对劳动模范的培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劳动模范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对劳动模范的培养、提拔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 要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开展学赶先进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

第二十五条 要组织劳动模范开展参观、考察、座谈、访问、经验交流等活动。

第二十六条 要建立健全劳动模范档案资料,及时掌握劳动模范的动态情况。劳动模范工作变动、晋升、离退休、亡故,要逐级上报自治区总工会备案。

第二十七条 认真做好劳动模范来信来访工作,帮助劳动模范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八条 依法维护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对歧视、压制、打击报复劳动模范的,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要给予批评和制止,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劳动模范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荣誉称号。(一)主要事迹是伪造的;

(二)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弄虚作假、群众影响恶劣的;(三)受到行政撤职、开除公职和留党察看及以上处分的;(四)触犯刑律的。第三十条 取消荣誉称号,应按照劳动模范评选程序,逐级申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时收回其奖章、证书,取消其相应待遇。

第四章 享受劳模待遇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比照享受劳动模范待遇的范围:

(一)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是指由国务院历届表彰并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并经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人事部界定并享受全国劳模待遇的先进个人。

(二)自治区(省)级劳动模范是指解放以来自治区(宁夏省、甘肃省)党委政府历届表彰的经界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含特授模范、特等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劳动英雄、生产模范等);除界定享受待遇的劳模外,由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并在表彰决定中明确享受劳模待遇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模范教师等(包括在宁工作的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三)部级劳动模范是指自1983年国家人事部成立以来,国务院各部委与人事部联合表彰并在表彰决定中明确“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的各系统劳动模范、先进个人。根据人事部人核培发„1994‟4号文件规定,1995年1月1日以后未经人事部审核同意,各部委自行表彰授予的部级荣誉称号者,不得享受部级模范有关待遇。中央各部委和国家人事部共同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表彰决定中明确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的先进个人,由劳模所在单位或个人持国家人事部和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发的荣誉证书、相关文件到自治区总工会确认并进行注册登记。如不明确的,由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人事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界定。

(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全国总工会工函字【1996】5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模范称号的复员、转业军人中的职工,是指在部队服役期间荣获军以上单位授予的英雄模范荣誉称号者。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授予的战斗英雄模范荣誉称号或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者(含同一级别的民兵英雄),按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待遇;各大军区、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各军兵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批准授予战斗英雄模范荣誉称号或二级英雄模范奖章者(含同一级别的民兵英雄)按省特级劳动模范享受待遇;军级单位批准授予的战斗英雄模范荣誉称号或三级英雄模范奖章者(含同一级别的民兵英雄)按省级劳动模范享受待遇.军队转业,复员军人在服役期间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英模称号的,比照全国劳动模范享受相应待遇;被大军区级单位授 予英模称号的,比照省部级劳动模范享受相应待遇。在服役期间荣立一等功,以及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比照省部级劳动模范享受相应待遇。(中发[2001]3号和国发[1978]104号文件)。

(五)公安部一级英雄模范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二级模范、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公安部公政治【1996】34号)

(六)在外地评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及以上的劳动模范,调入我区工作或工作以后在宁退休的,在提供荣誉证书和原颁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劳模管理部门有关证明后,可 按我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待遇标准享受同等待遇。

(七)中央、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发文明确可以比照享受劳动模范待遇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2: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理办法

颁布时间:2011-2-28发文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2月2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王正伟 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的管理,维护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以下简称劳动保险费),是指列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为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的统称。

第三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建设单位、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劳动保险费应当在工程概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合同及竣工结算中单独列项,不得列入竞争性费用。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劳动保险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截留和挪用劳动保险费。

第六条 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应当依法为其聘用的农民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手续,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条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劳动保险费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劳动保险费管理机构负责劳动保险费的收取、划拨、调剂和日常管理等具体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及审计、监察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劳动保险费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收取

第八条 劳动保险费统一按照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税前)的百分之三收取。

劳动保险费收取标准应当根据建筑成本变化情况、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参保率、社会保险费率等因素适时调整,具体调整标准由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劳动保险费按照下列规定收取:

(一)国家及自治区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由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收取。

(二)设区的市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由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收取。

(三)其他建筑工程项目由工程所在地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收取。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预缴劳动保险费,在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前结算劳动保险费。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劳动保险费;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应当先缴纳不低于应缴额的百分之六十,剩余部分可以延期缴纳,但应当在竣工备案前足额缴纳。

第十二条 建筑企业不得自行收取劳动保险费或者进行劳动保险费结算;建设单位不得直接向建筑企业支付劳动保险费。

第三章 拨付

第十三条 劳动保险费按照下列标准按季度拨付建筑企业:

(一)劳动保险费以企业为从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总额为标准进行拨付;实际收取的劳动保险费低于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总额的,以所收取的劳动保险费总额的百分之八十进行拨付。

(二)未参加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的建筑企业,不予拨付,所收取的劳动保险费纳入风险积累金。

第十四条 区内建筑企业申请拨付劳动保险费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及其复印件;

(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凭据及其复印件;

(四)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中央及外省进宁建筑企业申请拨付劳动保险费的,除应当提交前款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进宁建筑企业施工备案登记证》及其复印件;

(二)为在宁聘用人员(含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凭据及其复印件。

第十五条 建筑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分包企业在完成合同约定的劳务作业后,可以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拨付劳动保险费。

劳务分包企业申请拨付劳动保险费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

(二)分包合同及其复印件;

(三)缴纳社会保险的凭据及其复印件;

(四)建筑企业(劳务作业发包方)认可其完成劳务分包作业的证明。

第十六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对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提出的拨付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拨付;不予拨付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对劳务分包企业,应当按其完成的劳务作业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比例,从与之签订劳务作业分包合同的建筑企业的劳动保险费中予以核拨。

第十七条 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拨付劳动保险费的,应当将拨付决定送达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拨付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结资金划拨手续。

第十八条 劳动保险费在拨付后仍有节余的,节余部分并入该企业下一年度劳动保险费。

第四章 调剂

第十九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从收取的劳动保险费总额中提取百分之十八作为风险积累金,用于调剂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五年未申请劳动保险费拨付的,所收取的劳动保险费并入风险积累金。

第二十条 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所提取的风险积累金的百分之四十按季度上解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百分之三十上解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百分之三十留作本地区调剂使用。

第二十一条 区内建筑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建设主管部门申请调剂风险积累金;县(市、区)风险积累金不足的,可以向设区的市、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申请调剂:

(一)企业完成工程任务较少,拨付的劳动保险费不足以缴纳从业人员社会保险费的;

(二)企业无能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二十二条 建筑企业申请调剂风险积累金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及其复印件;

(三)企业上一年度财务报告;

(四)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出具的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证明。

第二十三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对建筑企业提出的调剂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根据风险积累金实有资金情况进行调剂,并将拟给予调剂的建筑企业及拟调剂的资金数额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七日;不予调剂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对同一建筑企业每年只能调剂一次,调剂数额不超过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十四条 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调剂的,应当将调剂决定送达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调剂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调剂资金划拨至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指定的扣缴账户,不得直接拨付给建筑企业。

第二十五条 建筑企业取得调剂的风险积累金后仍不足以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不足部分由建筑企业自行解决。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建设主管部门收取劳动保险费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收取的劳动保险费应当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劳动保险费按国家有关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和审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劳动保险费的收取、划拨、调剂等活动的监督检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建筑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

第二十八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每半年将劳动保险费的收取、拨付、调剂情况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建筑企业有权查询本企业劳动保险费的收取、拨付及结余情况。

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险费在保障建筑企业一年社会保险费前提下仍有结余的,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购买一级国债,所得增值收益并入风险积累金。

第三十条 除风险积累金外,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从所收取的劳动保险费中提取百分之二作为管理经费。所提取的管理经费不得用于劳动保险费管理以外事项的支出。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将劳动保险费列入招标控制价进行招标的;

(二)直接向建筑企业支付劳动保险费的。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劳动保险费的,由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通报批评,并自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劳动保险费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所收取的滞纳金并入本金。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将劳动保险费列入投标报价的;

(二)自行收取劳动保险费或者进行劳动保险费结算的。

第三十四条 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劳动保险费或者风险积累金的,由建设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追回骗取的劳动保险费或者风险积累金,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擅自减免、截留、挪用劳动保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劳动保险费管理机构、财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一)收取劳动保险费未依法使用专用财政票据的;

(二)收取的劳动保险费未依法缴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

(三)未依法提取、上解风险积累金的;

(四)未依法及时办理劳动保险费、风险积累金拨付、划拨手续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篇3: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关键词:政府推动,校企结合,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

0 引言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历史上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 是全国农村贫困地区中的特困地区。经过长期努力和不断探索, 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历史欠账多等原因, 这一地区目前还有100多万扶贫对象, 其中35万人居住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的地方。为此,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十二五”期间从宁夏中南部地区实施大规模搬迁35万生态移民的重大决策。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 共享发展成果, 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在组织实施对生态移民家庭有转移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 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满足生态移民群众眼前增收脱贫的实际需要,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一富民强区的惠民工程目标的过程中, 怎样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资金扶持、多措并举”的原则,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协调下, 发挥好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 为生态移民稳定搬迁、稳定增收、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笔者经过了解自治区相关政策和实施生态移民的重大举措, 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 有以下几点思考与见解。

1 生态移民在搬迁转移过程中的几个趋向

宁夏从2008年起, 在灵武羊绒园区、广夏葡萄种植基地和盐池县惠安堡开展了移民搬迁试点工作, 随后又在银川金凤工业园区、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太阳山开发区、石嘴山隆湖经济开发区、固原经济开发区、中卫市亿能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各地积极探索移民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条件极差的农民家庭引导和转移到沿黄城市带、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 走上了“移出来、稳下来、逐步富起来”的路子, 使山区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逐渐融入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山区贫困人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 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宁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实施移民过程中, 宁夏各地根据转移方向和安置地域的不同, 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趋向。

(1) 向沿黄城市带集中的移民。随着沿黄城市带建设步伐的加快, 吸引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进入沿黄城市, 从事工业、农业和建筑、餐饮服务、家政、保安、装卸运输等产业。据统计, 目前在沿黄城市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务工人员比例达37%, 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

(2) 向工业园区集中的移民。工业园区在吸纳和转移劳务移民方面发挥了主战场作用。自治区依托灵武市羊绒产业园区、中宁工业园区、石嘴山工业园区、望远工业园区、太阳山工业园区等企业多、就业条件好的优势, 建设起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移民新村, 已陆续搬迁6万多移民安居, 实现就近在家门口就业。据相关部门测算, 未来几年, 自治区各工业园区将需要10万人以上的大量用工, 仅灵武市羊绒园区就需新增用工1.5万人, 可以吸纳大批山区农民到工业园区聚集就业。

(3) 向农业产业化基地集中的移民。设施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为吸收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农民务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青铜峡广夏葡萄种植基地, 贺兰山以东葡萄种植和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与移民签定长期承包合同。带动了大批移民向农业产业化基地聚集转移。

(4) 向移民开发区集中的移民。吴忠市孙家滩、红寺堡等都是南部山区生态移民吊庄开发区, 经过几年建设, 已经成为生态良好、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生态移民区。优越的生活和就业环境, 吸引了移民争先恐后搬迁, 走入园区或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业, 把家迁移到开发区长期定居下来。

2 生态移民搬迁转移带来的实际效果

实践证明, 生态移民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宁夏近几年政府推动, 职业院校和相关部门组织移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企业招聘, 促进移民就业的情况分析, 其效果是明显的。一是减少了贫困人口。受环境资源条件限制, 贫困农民在当地就业岗位少, 增收渠道窄, 实现举家移民, 使一部分贫困农民从山区搬迁出来, 在城镇、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就业安家, 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者, 增收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贫困农民总量将进一步减少。二是解决了城市用工紧缺的问题。移民到迁入地, 有效缓解了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困难, 为城市用工和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劳动力群体。三是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自然灾害频繁, 生态环境恶劣, 当地农民以移民的方式搬迁出来后, 人口资源承载压力明显减轻, 有利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封山禁牧, 为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促进了山川共同发展。通过集中财力物力实施贫困地区移民工程, 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为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川区通过移民迁入, 能够集中发展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优势产业集群, 提高城镇化率和工业化水平,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 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带动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更好地融入全区发展格局之中, 实现了山川共同发展。

3 校企结合在促进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定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贫困地区向发展比较快的地区转移已是多年的流动趋向。但在转移过程中, 还存在职业院校培训针对性不强, 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和技能素质低, 与企业用工需求不适应、不对称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和移民转移发展, 笔者认为,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需要政府推动, 职业院校与企业结合, 形成合力, 合作共赢,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协调推进。

3.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解决安居务工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放开放宽放活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在城镇取消农业户、非农业户的登记管理模式, 实行“一元化”的户籍管理登记制度。放开有条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移民进城落户条件, 凡在城市 (镇) 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的都可根据本人意愿迁移户口, 及时办理城镇落户手续, 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移民在迁入地顺利落户。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把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移民的基本住房, 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统一规划, 统筹解决。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建设务工公寓, 对企业建设务工公寓, 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用工单位要逐步建立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 提高务工人员稳定解决住房的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工业园区, 采取政府+企业的方式, 建立转移劳动力或移民居住小区, 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室等社会公共服务, 方便他们的工作生活。

3.2 开展企业与转移劳动力培训、用工对接活动

致力于在政府、工业园区、企业、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市场等不同层面建立对接联系, 形成技能提升、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市、县、乡镇应引导企业立足工业经济、工业园区和当地特色产业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主动与贫困地区对接, 积极开展劳务协作, 签订用工协议, 建立了良好的劳动力供给合作关系, 稳定员工队伍, 逐步使转移劳动力和移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成为城市市民。

3.3 校企结合, 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培养和造就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 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与城乡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制定院校与企业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协议, 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新专业设置、老专业改造、技能提升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涉及技能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日常性联络制度, 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校企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企业在进行技术项目研发时, 吸收学校师生参与;学校为企业在职技工举办高技能提升培训, 校企互派专业或技术骨干经常交流学习。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排就业, 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在学制上, 实行学制教育、学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 适应市场对不同技能人才需求的办学形式, 灵活安排教学、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标准, 把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注重学生技能素质、就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培养有用、管用的技能人才, 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3.4 发挥政策效应, 鼓励劳动力学技创业

鼓励青年农民和移民到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学习, 享受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支持用工企业同职业院校联合办学, 对转移劳动力和移民进行定向技能培训。制定激励政策, 引导用工企业多用本区移民。培育和扶持社会就业服务中介机构, 鼓励他们发挥各自优势, 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转移劳动力和移民自主创业, 对进入城镇自主创业的享受创业优惠政策, 工商、税务、金融机构要把转移劳动力和移民纳入支持范围, 引导创业带动就业, 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

[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宁政发[2011]82号) .

[3]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移办[2011]34号) .

篇4:宁夏:物流管理“一才难觅”等

(来源:《宁夏日报》)

毛衫行业:高素质人才

匮乏成硬伤

目前,国家出台政策振兴十大行业,其中就包括轻工纺织行业。虽然目前中国很多毛衫企业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市场拓展的门槛相应降低了很多。据有关数据分析,虽然中国是服装制造的第一大国,但是目前的毛衫行业却存在着设计与制作人才奇缺的问题,缺乏高素质人才是毛衫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毛衫企业愿意出高薪要人才,关键是这样的人才太少。正因为没有人才,中国的毛衫产业一直都走着为别人加工、贴牌的低端生存之路,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己的国际大品牌,因此成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来源:全球羊毛衫网)

上海:酒店业

人才缺口达50万

数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的新突破,预计参观者将超过7000万人次。上海酒店业近几年面临的最大考验是酒店人才总量的严重不足。

上海酒店业最紧缺三种人才,一是中高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由于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低层服务人员,因而酒店人才供应和需求量主要集中在前厅和客房服务人员等低端服务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失较严重;人才的供不应求也直接导致了市场薪酬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统计数据显示,部门经理中工程经理平均月现金收入最高,达到21553元,餐饮经理和大堂经理平均月薪也都超过10000元。二是具有较强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并能把握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的国际化人才。尤其是熟悉市场营销的高端人才,是猎头企业关注的重点。三是技能级别较高的餐厨、客房服务等技能型人才,岗位主要涉及餐饮部、厨房、工程部。目前上海星级酒店厨师长的平均月薪达到14673元,一般厨师的平均月薪在6000元左右,而工程部暖通工程师的平均月薪在7000元左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技术与内贸岗位:企业

转型背景下人才需求大

日前,据杭州市余杭春季人才交流会岗位需求统计显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工需求明显转变,研发设计类人才成为本次招聘会的“香饽饽”,内贸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大提升。

据悉,此次招聘会共有196家企事业单位设台招聘,提供需求岗位2400多个,其中经营管理类人才需求占总量的16%,贸易销售类需求占20%,专业技术类人才尤其紧缺,占需求總量的38%。有关人士表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企业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因此研发设计类人才较受欢迎。此外,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企业大多将出口分额转为内销,内贸业务员工种比往年增加明显,共有30家企业推出了100多个内贸销售类岗位。

(来源:中新浙江网)

营销岗位缺口“久居第一”

日前,武汉人才市场举办了三场“双免”招聘会,从招聘会的供岗情况来看,市场营销类人才供岗最大,紧随其后的为计算机/通信,电子专业,供岗为1480个。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管理、技工,技师三类专业的供岗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岗位数分别为930、910和640个。从武汉市人才市场的分析来看,市场营销在需求排行榜上久居第一,但今年实行招聘求职“双免”后,良好的招聘平台促使单位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有横向的发展。如所属行业更广泛,不仅涉及IT、房地产、重工业、装饰、商贸、医药、保险等行业。且招聘会上出现民办教育机构需求市场营销人才,要求有教育背景的人才,来负责招生、宣传等工作。

(来源:《楚天金报》)

上海:殡葬业招大学生

月薪超过4000元

日前,上海殡葬行业首次举行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395个岗位诚招人才。其中包括2名整容化妆工。上海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表示,这几年殡葬行业陆续进了一些大学生,但集中招聘尚属首次,参加招聘的23家殡葬单位中不仅有各大殡仪馆,还包括殡葬代理机构和殡葬用品生产单位。招聘会共推出395个岗位,以策划师、文案、营销、办公室文员等技术和管理岗位为主,有的岗位月薪开到4000元以上。其中一家殡仪馆主任表示,打算从素质相对更高的医学专业学校中招聘有志于整容化妆工作的学生,以后再经过培训和考核后持证上岗。

篇5: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

【颁布日期】2005/11/11

【实施日期】2006/01/01

【内容分类】劳动保障

【发布文号】政府令134号

【备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已经2005年11月11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办法。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均有权采取书面、口头、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举报、投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电子邮箱。

第二章劳动保障监察职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职责和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七条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监察业务,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八条劳动保障监察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文明执法,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泄露举报人的有关情况和被检查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从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聘请社会监督员,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社会监督员反映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并予以答复。

第三章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在同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对中央驻疆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州、市(地)、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

第十一条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第十二条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时,被检查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提供相关资料,不得阻挠、隐瞒、规避。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应当制作现场监察笔录,并由被检查用人单位有关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用人单位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注明拒签事由。

第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的,应当事先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进行自查,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有关材料,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核查。

第十四条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

(二)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时间超过2年的。

前款第(三)项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其时间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应当及时查处。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可以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用人单位应当按要求予以回复。

第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查清违法事实后,应当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改正情况。

第十九条劳动保障监察实行回避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回避,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条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预警机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处理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用人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在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上5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2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50%以上的,处瞒报工资数额3倍的罚款。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对骗取金额3000元以下的,处骗取金额1倍的罚款;骗取金额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处骗取金额2倍的罚款;骗取金额10000元以上的,处骗取金额3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四条职业介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许可的业务范围活动的;

(二)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

(四)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

(五)介绍求职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的;

(六)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介绍活动的;

(七)涂改、转让许可证件的。

第二十五条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擅自编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试题,伪造、仿制或者滥发职业资格证书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其职责,依照本办法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职业介绍机构包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开办的其他职业介绍机构。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包括开展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包括经国家或者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设立的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第二十九条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由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式样。

篇6: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0]117号)文和国家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为加强对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的财务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是指原由建安企业按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标准,向建设单位直接取费形成的营业收入中所含劳动保险费,内容包括: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助费、6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工资,按规定由劳动保险费开支的其他费用,现改为由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向建设单位代收,并按规定返还给建安企业。收取办法改革后,建筑安装企业仍应按国家统一规定,参加社会劳动保险统筹。鉴于此,对这项关系到企业职工“救命钱”性质的资金,要严格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财政专户存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各级政府不得收取政府统筹调剂资金,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收入分级管理,支出严格按计划执行,做到量入为出,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二、收入管理

第三条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收入来源包括:

1、建设单位按规定标准(目前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2%,以后标准调整,由自治区另文明确)交纳的收入;

2、其他收入,如利息、滞纳金收入等。

第四条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收取,按照建设项目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负责。

第五条收取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一律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统一收据”,其他票据无效。票据分为两部分,一是自治区调剂部分,由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统一向自治区财政厅申领、核销,发放到各地、市、县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二是地方基本部分,由各地、市财政部门统一到自治区财政厅领取、核销,发到各地建筑安装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收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要严格收据保管、领用制度,确保收据的安全,避免损失。凡未使用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统一收据的,建设单位应予拒付;另外,如检查发现工作人员有漏开、私自减免

劳保费的,按比例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工资和单位业务经费,并作为违纪处理。

第六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收款时,要指定专人填写《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缴款登记表》,并开据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自治区调剂部分”及“地方基本部分”两种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专用票据。所收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应按建设单位和单项工程登记收入明细账,待工程竣工结算后,按审定的工程结算金额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缴款登记表》内容一般包括:建设单位名称、单项工程名称,投资总额、当年投资额、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费率、应交金额、已交金额、建安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第七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按规定收取的建筑工程劳动保险费,应及时存入各级财政专户,集中管理。经财政部门批准,各劳保机构可设立收入过渡账户,但月终账户余额不得超过100元。

第八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业务经费按年劳保费总额5%提取;各地、市、县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应于上年10月31日前向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报送下一业务经费预算,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做出统一的业务经费预算,经自治区建设厅审批后,向自治区财政厅报送全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业务经费预算,下一按自治区财政厅审批后的预算执行。

三、支出管理

第九条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支出范围包括:

1、按规定标准返还建安企业的支出。

建筑安装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或与总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后,应将合同文本复印件报企业所在地(地、市、县)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并按月或季报送实际完成建安工作量统计表,经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审核后,作为拨付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的依据。

2、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业务经费支出:

(1)基本工资指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和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等。

(2)补助工资

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包括各项岗位津贴、价格补贴、地区性补贴等。

(3)其他工资

指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工作人员除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外按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4)职工福利费

指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独生子女保健费,职工探亲旅费,办公室人员的医疗经费、劳保用品、防暑降温、卫生防疫等费用。

(5)社会保障费

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津贴、补贴,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6)公务费

指差旅费、交通费、工作误餐费、办公费用、办公用品、燃料费、宣传资料和宣传报道费、印刷费、水电费、房屋及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的维修费、会议费等。下设差旅费、办公费、燃料费、宣传费、维修费、会议费等明细

科目。其中会议费指会议食宿费、交通费、场地与设备租赁及与会议有关的印刷、邮电、宣传、劳务等费用。

(7)业务费

指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的收取而发生的培训费、表彰奖励费、及其他业务费。

①培训费:指与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有关的培训费及资料费等。

②表彰奖励费:主要指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人员一次性突出贡献奖、先进工作者奖、年终奖等。

(8)设备购置费

指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办公用一般设备、车辆等购置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图书购置费及与建筑安装工程劳动

保险费工作有关的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9)设施建设支出

指为解决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而需修建、租赁房屋等设施而发生的各项

支出。

(10)业务接待费:主要指为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接待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用,其

开支标准不得超出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11)其他支出

指除上述(1)——(10)项未包括的其他必要开支。

四、财产物资管理

第十条凡购置5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须报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审批,属专控商品同时

还需按专控商品手续办理。

第十一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对所有财产物资必须建立账卡,加强管理,对实物进行登

记保管,保证帐物相符。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报废必须按规定手续办理,报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要按会计制度规定纳入单位账户管

理。

五、调剂资金管理

第十三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应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

险费管理试行办法》(桂政办发[2000]117号)文第十五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及时将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

按标准拨付给建安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拒拨。

第十四条需要调剂的企业,先由企业填写《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调剂资金申请表》,报当地建安劳保管

理机构审核。《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调剂资金申请表》由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制。

第十五条地、市、县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在对申报调剂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

调剂资金申请表》审核的基础上编制当地调剂计划,报自治区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作全区统一平

衡,报经自治区建设厅审批后再进行调剂。

第十六条各地在上缴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中的调剂部分15%的同时,将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

费的基本部分按标准拨付给企业后的剩余部分,可作为各地调剂备用金,用于间的平衡,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

用。备用金的计划安排须上报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公室审核,并报自治区建设厅审批。

六、其他

第十七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应当配备专职财会人员,负责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

险费的收支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经法规和本办法,依照《会计法》、《会计准则》等规定进行会

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财务收支状况,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各级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站)要按时向同级财政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及上级建筑

篇7: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3月25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5年3月2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

(2005年3月25日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或者形成劳动关系,适用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本条例所称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四条订立、变更和履行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五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方面的指导、帮助,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各级妇联组织依法维护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禁止使用童工。

第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违反劳动合同制度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或者形成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形成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能够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劳动者应当符合法定就业年龄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条件,并具备履行劳动合同的相应能

力。

第十条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和社会保险等有关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有关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将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性质、合同履行地以及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居民身份证号码等基本情况,并应当具备八项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社会保险;

(七)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八)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应当具备前款规定的内容外,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协商约定试用期、福利待遇、职业培训、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等事项。

第十二条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应当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未约定起始时间的,以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准;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间不一致的,以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准。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由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工登记。劳动合同当事人自愿申请劳动合同鉴证的,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劳动合同鉴证。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证件,不得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收取劳动者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等。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自劳动关系形成之日起计算,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的约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

(二)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

(三)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九十日;

(四)劳动合同期限在三年以上不满五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日;

(五)劳动合同期限在五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期满续签劳动合同的,不得再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对劳动者实行见习期用工管理的,不得再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劳动报酬由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但不得低于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对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的服务期作出约定。但约定的服务期限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协议。用人单位与需要保守商业秘密岗位的劳动者,可以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提前通知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商业秘密进入公开状态后,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自动失效。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可以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六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本人要求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续订劳动合同。

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原劳动合同到期后三十日内,办理续订手续,并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劳动合同由继承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变更名称的,应当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名称。

第二十二条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履行了劳动义务,但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 面劳动合同或者履行了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劳动关系的,应当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其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应当与同一用人单位已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或者相类似工种的劳动者相同。

用人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应当与劳动者协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十三条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使用劳动者的单位不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实际使用劳动者的单位签订协议,由实际用人单位全部承担或者部分承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实际使用劳动者的单位未按照约定承担对劳动者的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对劳动者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中止履行: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因不可抗力致使劳动合同暂时无法履行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止履行的情形消失,仍具备履行条件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注明变更日期。

劳动合同未变更的部分,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订立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或者用人单位经营等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应当依法变更劳动合同。

第二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合同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二十八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签订协议,劳动合同当事人各执一份。

第二十九条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当事人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的,从其约定。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四)用人单位拒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泄露商业秘密或者违反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按照前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书面告知劳动者理由。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用人单位因停产、转产等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四)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又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资不抵债,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劳动者说明情况,听取意见。用人单位的裁员方案应当在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用人单位依据前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第三十四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五条已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 通知本单位工会。工会认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当,有权提出意见;认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重新处理。用人单位应当将重新处理的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的;

(三)劳动者退休的;

(四)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

(五)用人单位依法解散、破产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第三十七条在劳动者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

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五日内,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劳动者履行完必要手续之日起十日内,办结劳动者档案转移、社会保险等手续。

第五章经济补偿

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劳动者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提出,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和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因停产、转产等客观情况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七)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有关劳动待遇的,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八)其他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

有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情形之一的,经济补偿总额一般不超过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但是,劳动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有前款第三项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金。

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四十条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致残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未满一年的,按照满一年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应当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劳动者本人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第六章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第四十二条本条例所称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而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五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三十小时。

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通过依法成立的劳务中介组织为用人单位、家庭提供非全日制劳动的,由劳务中介组织与非全日制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第四十三条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可以包括合同期限、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内容,但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按小时支付工资的,其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具体结算方式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四十五条非全日制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劳动者未办理续签劳动合同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根据未订立或者续签劳动合同的人数和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按照每人每月三百元处以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扣押劳动者其他合法证件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退还劳动者本人。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或者收取劳动者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每人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处以罚款。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有关试用期的规定使用劳动者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在期限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可责令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应得经济补偿金总额百分之五十的赔偿金。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劳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竞业限制事项,给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四条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章附则

篇8: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鉴定会上, 宁夏科技成果管理中心有关专家在认真听取了该项目的研究汇报, 并对该项目开展情况、系统功能模块的覆盖范围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后, 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创新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专家认为该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成熟套装软件的基础上,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自主设计、实现了“基于ERP平台”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该项目资料齐全,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在财务一级核算、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上一篇: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辅导员讲话稿下一篇:诗歌分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