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脊柱疾病的诊疗与康复

2024-07-31

常见脊柱疾病的诊疗与康复(共4篇)

篇1:常见脊柱疾病的诊疗与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台阶化微创治疗

1、关于椎间盘突出及其治疗,叙述有误的是()E

2、以下关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叙述有误的是()C

3、以下关于Valsava试验的叙述有误的是()B

4、通过椎体和间盘可承受()轴向应力E

5、椎间盘突出的4步不包括()A

腰椎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1、以下关于腰椎术后康复锻炼的叙述有误的是()D

2、脊柱手术后对恢复腰椎间盘功能最重要的是()D

3、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康复期的康复锻炼以()为主C

4、腰椎后路手术术后中期的康复锻炼以()为主B

5、成人的腰椎共有()B

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治疗

1、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E

2、关于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叙述有误的是()A

3、以下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叙述有误的是()D

4、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不包括()E

5、老年人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为()B

篇2:常见脊柱疾病的诊疗与康复

一、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因胫骨位于皮下,常致开放性骨折,可伴有骨髓炎、骨不连接等严重并发症。

【分类】

胫骨干骨折分类方法很多,可从损伤能量大小、骨折线类型、骨折稳定程度、开放与闭合等方面进行分类。【诊断】

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X 线摄片检查,有助于了解骨折类型,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排总神经有无损伤。【治疗】 .无移位的胫骨干或胫胖骨骨折,可采用大腿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后也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2 .不稳定骨折虽可在闭合复位后用夹板和跟骨骨牵引维持骨折的稳

定性,但多数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此外,还可 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胫排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处理原则应遵循总论提出的各项原

则。需特别注意软组织创伤处理,尽早变开放骨折为闭合骨折并 改善骨折部血液循环。跟骨骨牵引在某些开放损伤病人可采用,而外固定支架更具独特优点。髓内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应谨慎

使用。【护理与康复】 .骨折稳定性已借内固定良好保持者不必再加外固定,早期锻炼膝、踝关节,允许早期部分负重。.不稳定骨折,如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仍不能获得可靠稳定性,可应用长腿石膏固定,立即开始股四头肌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确定部分负重和外固定时间。.开放性骨折病人注意术后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二、股骨干骨折

股骨是人体最坚强的长管状骨之一,可承受较大的应力,对行走、负重、支撑均起重要作用。股骨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所致,且股骨周围又有丰富的肌肉群,造成广泛软组织损伤,此外,尚可能伴有内脏损伤,而导致创伤性、出血性休克。因此,骨折后现场急救、全面检查和初期抗休克处理均十分重要。【分类】

股骨干骨折可根据骨折线形态、移位情况、粉碎程度等进行分类。但从临床治疗角度,最常用的是以骨折部位为基础,结合其他参数来命名分类,如股骨上1 / 3 斜形骨折、股骨中1 / 3 开放性粉碎骨折等。

(一)股骨上1/3骨折

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和其他外旋肌群的牵拉而有屈曲、外展、外旋移位,而骨折远段因受内收肌群的牵拉而向上、向后、向内移位,造成骨折部向外成角及肢体短缩畸形。

(二)股骨中1 /3骨折

骨折移位畸形由主要暴力的传递方向而定,远骨折段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外成角。

(三)股骨下1 /3骨折。

远骨折段受排肠肌的牵拉而向后倾倒。【诊断】

典型的股骨干骨折,诊断并不困难。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有骨擦音,而股骨正侧位X 线片可为最终诊断确立

依据。有较严重损伤史的病人,应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合并损伤,或同侧箭关节脱位。并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可能,股骨下1 / 3 骨折尤应注意。【治疗】

应根据病人年龄、骨折部位、类型以及医疗条件、技术力量来决定治疗方案。

(一)急救处理

应注意合并损伤的急救和抗休克处理,转运时应对患肢做超关节的夹 板临时固定。

(二)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婴幼儿骨折,用夹板固定2—3 周即可。髋关

节应屈曲90°以上。.5岁以下幼儿骨折,可采用双下肢膝伸直屈髋90°悬吊牵(Bryant 法),牵引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足部血供,牵引时间为3—4 周。缺点为病人需长期卧床。.13 岁以下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4—6 周。.成年人稳定性或无移位股骨干骨折,患肢可放置在Brown架或Thomas架上,骨骼牵引6—8 周,改皮肤牵引4—6 周。骨牵引重量为病人体重的1/7一1 / 8,皮肤牵引2 kg。牵引期应不断复查,注意有无过度牵引,或骨折移位。

(一)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为: .股骨上1 / 3 骨折 内固定方法常用交锁髓内钉,骨折位置高者可考虑Gamma钉、PFNA等。.股骨中1 / 3 骨折 可用接骨板、交锁髓内钉等。3 .股骨下1 /3骨折 可用90°角接骨板、交锁髓内钉等。

(四)特殊病人处理方案 .股骨干骨折伴有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易被忽视,因此,对

股骨干骨折,尤其是近侧股骨端明显内收畸形者,应拍摄骨盆X 线片,以排除脱位可能。镜关节脱位应做紧急复位,全身情况稳 定后,即做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干骨折伴股骨颈骨折 甚为少见。如发生,应先处理股骨颈

骨折,然后根据股骨干骨折具体情况做相应治疗。.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后伴股骨干骨折,这一类损伤逐渐增多。

通常这类损伤可根据骨折发生部位分为三类。

第Ⅰ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的近侧,骨折的稳定性被假体柄维持,治疗可采用牵引6-8 周。

第Ⅱ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平面,可采用牵引治疗,但常失败。故可考虑施行长柄假体修整术,或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环抱器或接骨板内固定。

第111 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以远,可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形状记忆环抱器或其他切开复嚣内固定。必要确定假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行翻修术。【护理与康复】

不在采用非手术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应尽早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并根据伤情和所用内固定,尽早开始膝关节被动活动锻炼(CPM)和主动功能锻练。

三、锁骨骨折

为常见骨折,尤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诊断与分类】

按解剖部位分类:① 内侧1 / 3 骨折。② 中1 / 3 骨折。③ 外侧1 / 3 骨折。大约80 %锁骨骨折发生在中1 / 3 部位。外侧l / 3 锁骨骨折又可分成两型:① 无移位:嚎锁韧带未断。② 有移位:咏锁韧带已断。

大部分病人有畸形、局部肿胀、压痛,局部可摸到断裂处。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和移位J 清况。内1 / 3 骨折由直接暴力引起,可以合并第1、2 前肋骨折。【治疗】

(一)内侧l /3骨折

三角巾悬吊上肢4—6 周。

(二)中1 /3骨折 .儿童无移位骨折,用“8”字形绷带外层用宽胶布加固,固定3— 周。.有移位者先行手法复位,然后做“8”字形石膏绷带固定,固定

时间为4—6 周,老人、粉碎型应延长固定期,疼痛消失,两 上臂高举过头时不痛,并可摸到锁骨内侧端亦有动作,说明骨折 部位已有连接。锁骨中1 / 3 骨折不强调解剖复位,即使畸形 愈合,亦不影响上肢功能。多次复位会产生不连接。

3、手术治疗:内固定方法有髓内针固定和接骨板螺丝钉固定。

(三)外侧1 / 3 骨折 .无移位者“8”,字形石膏绷带固定4—6 周。.有移位者可以先行整复。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近段向上

向后移位,复位比较困难,移位明显者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固 定方法有:髓内针和张力带固定、接骨板螺丝钉固定等,6 周后 即可解除内固定。

四、髌骨骨折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是股四头肌伸膝装置的重要支点,常可因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或直接的撞击造成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成因,以及骨折线形态可分为: .横形骨折 由于股四头肌突然强烈收缩引起,可在髌骨中部或两 极横形断裂。除骨折外,还可伴有关节囊和骸骨两侧股四头肌扩 张部横向撕裂。.粉碎性骨折 直接暴力造成。通常骨折移位较少,关节囊和股四 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也较少,但髌骨的关节面和股骨髁常有严重损 伤。3 .纵形骨折。【诊断】

髌骨位于膝前方皮下,一旦骨折,局部压痛、肿胀,皮下淤血常常十分明显。局部检查常能触摸到骨折凹陷区,伸膝功能丧失,X 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

少数髌骨骨折线呈纵形走向或呈边缘型骨折,此时应与双髌骨畸形相鉴别。【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适合于无移位、移位少于1 cm 或老年体弱的各类髌骨骨折,可采用加压包扎或各种抱膝固定

(二)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髌骨周围缝合固定或闭合复位经皮髌骨周围缝合。2 .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内固定方法有:①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② 钢丝或螺钉内固定。③ 形状记忆骑缝钉或抓髌器固定。3 .髌骨部分切除,适合于髌骨下极或上极骨折,切除不侵犯关节面 的骨折片,将骨断端与髌韧带近端或股四头肌远端缝合。4 .髌骨全切除,适合于年龄偏大、严重粉碎性骨折。髌骨切除,将

明显影响伸膝装置,故应慎重考虑。【术后康复】

不论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初期治疗后应即刻开始股四头肌锻炼,并鼓励早期不离床活动。

五、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该部位血供良好,因此很少有不连接发生,但常可引起髋内翻畸形。【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照骨折后稳定程度分类 1.1 型骨折 指骨折线自外上方向内下方延伸。

(1)骨折沿股骨转子间线延伸,自大转子到小转子而骨折无移位,属稳定骨折。

(2)骨折复位后,骨折部位股骨内、后侧皮质可获得稳定接触,属

稳定骨折。

(3)骨折复位后,骨折端股骨内、后皮质未接触,属不稳定骨折。(4)粉碎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属不稳定骨折。.Ⅱ型骨折指 骨折线从外下方向内上方延伸,属不稳定骨折。【诊断】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股骨颈囊内骨折相似,区别在于:①平均年龄较股骨颈囊内骨折病人高10 岁。② 转子部位压痛、叩痛更为明显,局部可有皮下淤血。③ 下肢外旋畸形明显,可达90 °。对疑有骨折的病人均应拍摄髋部正侧位X 线片以明确诊断和分型。必要时行CT扫描。【治疗】

(一)稳定性骨折

下肢皮肤或骨骼牵引6—8 周。亦可做闭合复位固定,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二)不稳定骨折 .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病人,应采

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保证早期离床。固定方法有 动力髋螺钉,Gamma钉、135°角接骨板或PFNA内固定。2 .不宜或拒绝手术者,可采用骨骼牵引6 —10 周,而后皮肤牵引 周。

(三)并发症处理

髋内翻畸形为常见并发症,如年龄较轻、全身情况较好,可考虑施行转子间外展截骨术。

【护理与康复】

参照股骨颈囊内骨折,通常2 —3 个月后骨折可愈合。应尽早离床做不负重或部分负重活动,临床愈合后弃拐。

六、肩关节前脱位

【诊断】

由于肩部解剖结构特殊,活动量大,易致损伤,造成肩关节向前或向后脱位,其中大多数为前脱位。脱位后除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外,还有以下体征: .伤肢轻度外展,以健手托伤侧前臂,头和躯干向伤侧倾斜。2 .脓骨头脱离肩脚骨的关节盂,造成三角肌塌陷,肩峰突出呈方肩

畸形。可在锁骨下、咏突下或腋窝部触及脱位的肪骨头。3 .杜加斯(Dugas)征阳性,伤肘紧贴胸壁时手掌不能搭到健侧肩

部,或手掌搭于健侧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壁。.少数病人可出现并发症症状,包括腋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或可

出现臂丛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

诊断并不困难,除了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肩关节正位或轴心位X 线片,可证实脱位诊断,并确定有无骨折伴存。【治疗】 .急性、新鲜的肩关节脱位 可在血肿内麻醉下复位。复位方法包

括Hippocrates、Kocher 或胧骨头牵拉提托法等。不论何种方 法,复位成功后应将肩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肘90°位3 周。2 .陈旧性脱位 如脱位时间在1 一2 个月的年轻病人,实施复位

前可充分地被动操练肩关节,或理疗以利瘫痕组织的软化,随后 在麻醉下,试做闭合复位。如闭合复位失败,可切开复位。如关 节软骨区已坏死或剥脱,可考虑施行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肩关节 置换术。对年龄较大病人可考虑施行肱骨头切除成形术。【护理与康复】

肩关节脱位后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肩关节脱位复位后3 周之内,强调固定,以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恢复。3 周后应操练,做主被动活动,逐步增大关节活动幅度,还可进行理疗、体疗,以帮助关节功能恢复。

七、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基质和矿物质较少的一种骨代谢病。具体即为在骨的一个单位容积内骨组织总量的减少。其形态学的特点是小梁变细,皮质变薄和髓腔增宽,骨的化学成分正常,骨组织总量减少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轻微的外伤甚至没有外伤即可能引起骨折。【分类及诊断】

一、分类及病因

1、病因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目前较为共识的观点,此类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

(2)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某些疾病所造成的,如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功能亢进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此外,营养缺乏、酒精中毒、药物作用也可产生此类骨质疏松。

(3)特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8-14岁,多半有家族使,女性多见。妇女妊娠及哺乳期骨质疏松也可归入此类。

2、发病部位分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和绝经后的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局部性骨质疏松:多为失用性改变,如长期卧床、制动、骨折、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表现为疼痛,甚至可影响生活质量。疼痛的特征是难 以具体部位,但相对以腰背部疼痛最明显;疼痛性质为酸痛、剧 痛不一;疼痛清晨较重,或可由就坐不动后的略微痛活动引发,充分活动后可缓解,但负荷过重、过久后疼痛由重复加重。疼痛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骨吸收增加,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

和骨膜的吸收。此外,骨质疏松后骨负荷能力减退,继发产生肌 肉劳损也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2、体征

在身材矮小的妇女中常见不同程度的驼背。发生压缩性骨折后,在相应部位出现明显的压痛,两侧腰肌或臀部也可出现压痛。(三)诊断和评定

1、X线平片诊断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敏感性较差,只有在骨组织减少30%-50%时,才有相应改变。椎体射片特别注意骨小梁的改变。利用X线片还可进行管状骨重点皮质指数法估价。皮质指数=重点皮质的总厚度/中点骨横径,一般该值为0.5,但最常用与测定的管状骨为第二掌骨,其指数与股骨一样,为0.65.2、骨定量测定法

包括单光子、双关子、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定量CT和全身中子活性分析等方法。其中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值小于2.5个标准差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3、骨强度估计

包括定量超声波、骨活检与非脱钙骨组织切片技术。后者为有创检查方法。

4、肌肉功能分析

钙方法通过将测量的人体平衡性、最大肌力及输入(或估计)的骨密度数据引入骨生物力学模型中,计算分析出股骨颈所能承受的最大地面支撑力(或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及股骨颈安全系数(或骨折风险系数)。

八、骨软骨瘤

【病史采集】

青少年发病,10岁左右居多,男多于女。肿瘤所在部位可遍及全身,以膝关节附近多见。肿瘤生长缓慢,骨骺融合后,肿瘤停止生长。

症状以肿块为主,常无疼痛,少数肿瘤可压迫邻近血管、神经及关 节,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和功能障碍。

有单发和多发两种,后者有遗传性,常引起骨骼发育异常。【体格检查】

肿瘤好发于长骨骨骺附近,多见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瘤体较大 时可呈局部肿块,当靠近血管、神经、关节附近时可引起相应的压 迫症状及关节功能障碍。若肿瘤呈多发型者,常可见合并骨骺发育 障碍而出现的肢体畸形。【辅助检查】

1、X线照片可见长骨干骺端呈骨性外突增生物,边界清楚,肿瘤基底部可为细蒂状或广基状。若钙化影增多或基部骨质有破坏时,则为恶变征象。

2、病理检查:菜花状骨块,外围为软骨层,儿童较厚,成人较薄。软骨层外面还有一层软骨膜或滑囊遮盖。剖面中心为骨质。镜下 见成熟骨小粱和软骨组织,后者软骨细胞排列似骨骺,幼稚细胞 在表层,成熟细胞在深层,而后成骨。

3、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钙、磷、碱性及酸性磷酸酶均

无异常。【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照片可作出诊断、确诊需行病理检查。【鉴别诊断】

多发型者需同干骺续连症区别。后者随骨骺发育逐渐长大,到骨骺 融合即停止发展。

单发型者有时需同边缘型软骨肉瘤、皮质旁骨肉瘤相鉴别。【治疗原则】

体积小,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

较大引起症状,或突然发展增快者,需行手术切除。于软骨膜和骨 膜外完整地切除肿瘤。【 出院标准 】 手术后拆线可出院。

九、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称粘连性肩关节炎、冻结肩。它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性和退行性病变,逐渐形成关节内外粘连,产生疼痛和活动受限。【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多发于45 岁以上中老年,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疼痛逐渐加重,稍有活动或触碰,即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3 .渐进性肩活动障碍,不同程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4 .肩部压痛点较广泛,如肩峰下、嚎突、结节间沟等。

(二)检查

X 线平片仅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有时肩峰下有钙化阴影。CT和MRI检查、肩关节造影或肩关节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 .理疗、针灸、推拿可有一定疗效。2 .服用非街体类消炎镇痛药物。3 .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坚持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经治疗后症状继续加重,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颈肩部疾患,个

别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

十、胸腰椎骨折、脱位

【诊断标准】

(一)屈曲型骨折 .高处跌落或重物打击肩背的外伤史。2 .局部痛、压痛、叩痛和后凸畸形。.X 线检查椎体压缩变扁,前窄后宽。

(二)侧弯型骨折 1 .脊柱过度侧弯外伤史。2 .局部痛、压痛、活动受限。.X 线检查前后位见椎体呈侧向楔形改变。

(三)伸直型骨折 .高处跌落,脊柱突然后伸的外伤史。2 .骨折处疼痛、压痛、腰部活动受限。.X 线检查侧位片见椎体本身上下裂开或椎间隙增宽。

(四)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1 .较严重的外伤史。.骨折处疼痛、肿胀、淤斑、后突畸形、压痛、棘突排裂不齐、棘

突间距加大。如有脊髓马尾损伤则损伤平面以下可有不同程度的 瘫痪。.X 线检查 椎体压缩变形、移位。关节突骨折或绞锁,脊柱常呈 向后成角畸形。棘突排列紊乱。

(五)垂直压缩型骨折 .高处跌落,伤员躯干呈伸直位,由臀部或足跟着地受伤。2 .骨折处疼痛、压痛、叩痛、棘突向后突,脊柱活动障碍。如碎骨 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则有脊髓或马尾损伤征象:损伤平面以 下的运动、感觉和反射改变,大小便功能障碍。.X线检查侧位片见椎体受压呈凹陷状。较重的椎体前后劈裂甚至

粉碎,椎管内可有碎骨片。

(六)剪力型骨折脱位 .暴力与脊柱纵轴成垂直方向作用脊柱外伤史。,局部肿痛· 畸形· 熬L 活动障碍明显,常合并脊髓损伤。

(七)分离骨折,有上述的典型外伤史。2 .局部肿痛、淤斑、活动障碍。.X线检查侧位片最明显,椎间关节上下脱位,椎体纵向分离,椎

间隙变宽,椎弓也可上下分离。

(八)横突骨折 1 .腰部外伤史。.腰部疼痛,腰脊柱向健侧突,不能向健侧弯曲。如有腹膜后血肿,可引起腹膜刺激征及腹痛、压痛、肠鸣音减弱。3.X线检查见腰椎横突一处或多处骨折。

各种类型的骨折均需要行CT和MRI扫描。可以了解骨折的详细情况和脊髓受压及损伤的情况。【治疗原则】

一、骨折后椎体压缩少于三分之一,椎管无占位

(一)屈曲型骨折

1、稳定型 椎体压缩少于三分之一,椎管无占位。卧硬板床3 周,以后作腰背肌功能锻炼,6 周后可下地活动。

2、不稳定型 卧硬板床,骨折处垫软垫逐步抬高,12 周后可下

地活动。也可手术治疗。

(二)侧弯性骨折 椎体压缩少于三分之一,椎管无占位。卧硬板床3 周,然后行腰肌功能锻炼。

(三)伸直性骨折 脊柱稍屈即可复位,再在中立位石膏背心固定8 一12 周。

(四)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无脊髓损伤者,可作手法复位,但必须

十分小心。如复位失败,可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伴有马尾或脊髓损失者,需手术切开复位、减压和内固定。

(五)垂直压缩性骨折

1、无移位的压缩性骨折,卧硬板床3周,然后做腰背肌功能锻练。

2、无移位的爆裂性骨折,卧硬板床12周。

3、碎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者,应做减压手术,取出碎骨,并行内固定术。

(六)剪力型骨折脱位

1、无脊髓损伤者,可小心试行手法复位。

2、伴有脊髓损伤者,作手术复位并行内固定。

(七)分离骨折

1、轻度移位者,过身位石膏背心固定8周。

2、移位明显者手术切开复位和加压棒或椎弓根螺钉固定。

篇3:浅谈猪的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诊疗

1.1 特点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 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由于病毒的毒性不同, 临床上可以分为紧急性、急性和慢性, 对其症状和特点分别进行分析。

1.1.1 紧急性猪瘟

紧急性猪瘟在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 病猪的温度在很短时间内升高到41℃以上, 病情来势危急, 往往在没有发现和采取措施时, 猪已经死亡。

1.1.2 急性猪瘟

急性猪瘟的温度在41℃附近徘徊, 长期维持高烧, 食物量也相对减少, 甚至不进食, 猪虽然体温较高, 但是却十分怕冷, 而且没有精神, 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性分泌物, 鼻镜干燥。在患病初期会引起便秘, 导致大便不通畅, 常常会带有血丝, 一段时间后病猪改为拉稀。公猪包皮肿胀内有恶臭的黄色积尿, 手挤有黄白色恶臭尿液流出;小猪常见磨牙、昏睡、转圈、摇头或倒地四肢抽动, 眼球上翻等神经症状。到了患病后期, 在猪毛稀少的地方会发现一些豆粒大小的紫红色出血点, 部分猪会有干咳症状[1]。

1.1.3 慢性猪瘟

慢性猪瘟在患病初期, 会出现温度略微升高, 进食减少, 饮水量增加, 拉稀等症状。在患病后期, 猪的体重会明显下降, 而且显得没有精神, 患病时间经常会在30d以上, 之后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而且母猪在怀孕时患病后, 发现比较困难, 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 甚至引起胎儿死亡。

1.2 防治措施

猪瘟以预防为主。

在没有发生猪瘟的地区, 育肥猪可以在50~60d时接种猪瘟疫苗, 种公、母猪每年进行一次免疫注射, 剂量均为2~4头份/只。

在发生猪瘟的地区, 母猪产下猪仔后, 应当立即接种疫苗, 剂量为1~2头份/只, 过一天之后再进食。猪仔初免在20日龄, 2头份/只;2免在60日龄, 4头份/只。当猪瘟发生时, 可超剂量, 紧急注射;同时辅以抗生素对症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2 猪链球菌病

2.1 特点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按其病毒和致病部位不同, 对其症状和特点分别进行分析。

2.1.1 淋巴结脓肿

由E型链球菌引起, 在猪的颈部周围的淋巴结会出现炎症。开始坚硬而且有疼痛感, 破裂后会流脓[2]。

2.1.2 败血症

由C型兽疫链球菌引起, 病情发作突然, 病猪温度在41℃左右, 猪腹部有紫斑出现, 出血尿血症状, 极其容易导致死亡。

2.1.3 脑膜炎

由C型链球菌引起, 体温40.5~42℃之间, 基本表现为神经症状, 病猪会出现抽搐、转圈、尖叫等,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1.4 关节炎

病猪的关节发生炎症后, 关节会发生肿痛症状, 不便于运动, 严重的导致不能站立。

2.2 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无季节性, 要做好预防措施, 使猪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 定期消毒, 消除传染源和感染因素, 在发现病猪后, 可以采取以下4种方法治疗。

2.2.1 注射抗生素药剂

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 用量按病猪体重, 青霉素6万单位/kg, 链霉素4万单位/kg, 每日2次, 持续4~5d。

2.2.2 注射20%的复方磺胺嘧啶钠

20%的复方磺胺嘧啶钠, 10~20m L/次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4~5d。

2.2.3 注射复方长效制菌磺

复方长效制菌磺, 0.2~0.3m L/kg体重肌肉注射, 1次/2d, 连用4~5d。

2.2.4 注射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 50m L/kg体重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3~

5d。

3 蓝耳病

3.1 特点

蓝耳病的季节性突出在冬季, 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感染过程属于持续性, 时间可以长达1~2年, 属于一种间歇性感染, 而且病毒可以自动停止传播[3]。

在患有蓝耳病后, 病猪有进食不良、升温, 皮肤和耳朵变蓝的症状。母猪在妊娠期的流产概率会提高, 而且刚生下的猪仔感染蓝耳病的概率特别高, 患病后死亡率也很高, 蓝耳病对成年公猪的精液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3.2 防治措施

3.2.1 预防

预防蓝耳病最重要的是防止病毒从外部侵入, 应该实现封闭式管理, 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 如果需要从外界引入种猪, 则要把好检疫关, 从没有发生蓝耳病的地区引进, 一个月内要进行隔离, 满一个月后才可以进行繁殖。在疫情高发的冬季, 周围猪场发生蓝耳病的, 要及时进行接种疫苗。

3.2.2 治疗

在发现蓝耳病的病猪后, 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 普通病猪注射青霉素, 用量按2万单位/kg体重, 灭瘟灵0.1/kg体重, 每日用药2次, 一周作为一个疗程。对于怀孕的母猪, 不宜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最好使用中药进行清热解毒。猪仔在出生7d后注射0.2m L的辉瑞易速达, 断奶7d内注射0.2m L辉瑞瑞克新。

4 附红细胞体病

4.1 特点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立克次氏体侵害红细胞引起的一种贫血现象, 在夏秋季节发病率高, 抵抗力低也容易发病, 通常依靠吸血类的昆虫、不干净的针头、配种过程传播[4]。不同猪患有附红细胞体病后的特点不同, 3个月内的猪仔会出现体温升高, 温度在41℃左右, 体表出现黄疸, 皮肤苍白, 四肢和耳尖末端发紫, 呼吸变得相对困难, 开始出现便秘, 之后转为腹泻;母猪在患病后, 在生产之前2~3d体温升高, 进食不良, 在产后影响乳汁的产量, 在停止哺乳后怀孕的概率下降;公猪在患病后会影响精液的质量。

4.2 防治措施

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 应该加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经常杀灭传染病毒的昆虫, 注射用时尽量使用一次性针头, 对猪的耳号架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在治疗方面, 猪仔注射200mg右旋糖苷铁和30mg土霉素。对于成年猪, 按3~5mg/体重配制6%的血虫净溶液注射, 每日1次, 维持2d, 或者注射卡那霉素按4万单位/kg体重, 每日2次, 维持3d。

5 流感

5.1 特点

猪的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 有很强的传染性, 往往会有大量的猪同时患病, 病猪的体温会升高, 一般在41℃左右, 进食不良, 严重的不会进食;鼻子会流清水, 之后转为浓稠的液体;关节和肌肉会出现疼痛, 在触摸时很敏感;病猪的精神状态不佳, 经常卧地不起, 在无其他并发症时, 7d之后会自愈, 在有其余并发症时, 病情会变得更加严重, 甚至导致死亡, 妊娠期的母猪在出现并发症后, 会导致流产, 猪仔健康状态不佳, 母猪感染多种病毒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5.2 防治措施

流感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的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工作, 猪舍内保持清洁和干燥, 饲料要补充维生素, 增强猪的抵抗力, 定期用石灰进行消毒。

在发现病猪后, 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单一的流感可以注射青霉素按6万单位/kg体重和链霉素4万单位/kg体重注射, 同时辅以10%的安乃近15m L, 每天使用2次, 用药维持2~3d。

6 寄生虫病

6.1 特点

寄生虫对猪是十分有害的, 在夏秋季常会发生, 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鞭虫、肺线虫、结节线虫等。这些寄生虫的成虫能够吸收猪进食后的营养成分, 幼虫会破坏猪的体内脏器的功能, 使猪的免疫力下降, 体重增加减缓, 体内寄生虫还会导致妊娠期的母猪流产, 猪仔发育不良。

体外寄生虫常见的有螨、虱、蜱、蚊、蝇等。这些寄生虫会干扰猪的生活规律, 影响猪的健康生长, 而且最关键的是会传染很多疾病[5]。

6.2 防治措施

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要改善猪场的环境, 保持干燥、通风, 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 尤其是粪便要及时清理。

定期驱虫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而且要掌握驱虫的时机, 猪仔断奶后进行驱虫, 成年猪进入成长舍2月后驱虫, 妊娠期母猪在分娩前驱虫, 公猪每年定期驱虫2次。而且要注意驱虫药物的选择, 避免单一药物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

7 小结

通过本文对猪常见疾病的分析后可以看出, 保持清洁卫生的猪场环境, 定期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饲养中注意观察猪的身体特征和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可以避免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摘要: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 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 复杂程度不断加剧, 控制也越来越难。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 尤其是传染性疾病, 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猪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诊疗措施, 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猪,疾病,症状,防治

参考文献

[1]陆生文.现行农村猪瘟防治工作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农家之友, 2010 (9) :24.

[2]王晓红.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N].中国畜牧报, 2002.

[3]宋天永.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 (2) :104.

[4]危洪升.浅谈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混合感染[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21) :37.

篇4: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锻炼

(一)冠心病

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率。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等有氧训练。有人观察16分钟跑3000米或26分钟跑5000米,可使血中的胆固醇降低350毫克到1升。还可配合太极拳、气功等,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左右。千万注意,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老年医学研究者提出:清晨3~8点之间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这时候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

(二)高血压

据调查,无论何种职业的人,体力活动程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低。除因病重卧床者外,各种高血压患者均可采用室外体育锻炼,项目较多,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医疗体操、羽毛球、骑自行车等等。运动量虽可适当大一点,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切忌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运动动作。

(三)肥胖症、糖尿病

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对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而且这种作用不受年龄限制。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体育锻炼的共同原则是:体力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方法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能量837千焦,加快速度,则每小时可消耗能量1255~1506千焦。每消耗14644千焦可使体内脂肪减少0.45公斤,在饮食不增加的情况下,隔天走一小时,一个月可减脂肪0.65公斤,一年可减少8公斤。

糖尿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宜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运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有步行、太极拳、广播操等。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机体缺氧使乳酸堆积而出现酸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

(四)慢性支气管炎

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抗病能力。要特别坚持耐寒锻炼,其方法是从春季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到皮肤微红为止;夏天用凉水毛巾,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并用手捧凉水冲洗鼻腔;秋后用冷水洗脸、擦身,或冷水浴,要持之以恒。另可练习呼吸保健操,因为进行深呼吸运动,不仅对呼吸肌是一种锻炼,还可改变肺内压力的变化,迫使肺泡内残气的排出,增加换气量,同时对肺泡组织的弹力恢复也非常有利。地点选择湖边、树林、公园为好。

(五)肩关节周围炎

上一篇:幼儿园表扬信下一篇:小学生植树活动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