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2024-07-22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共8篇)

篇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年来,我市按照“政府统筹,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从完善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入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优抚救助、慈善救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救助对象生产生活困难。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但从和谐社会建设上看,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日前,就我市城乡救助体系民政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我市城乡救助工作现状

(一)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我市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绝大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了城乡低保,解决了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据不完全,全市目前累计约保障城镇生活困难居民6000余人次,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00多万元,保障标准从启动之初的80元提高到目前的220元,补差标准达到98元,保障对象包括下岗职工、贫困职工、无就业能力人员、失地农民及老弱病残居民等贫困人员;农村低保累计保障困难群众40000余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3000多

2万元,保障补差标准由最初的36元,提高到目前的65元,城乡低保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了我市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城乡低保各项制度执行规范。一是按照“调查要细、核查要准、复查要快、市批要严”的“四要”原则,执行城市低保三级审核审批程序,即居委会把好初审关,各乡(镇)、办事处把好审核关,民政局把好审批关。二是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及时调整发放城市低保家庭物价补贴。三是积极扩大保障面,根据“按照政策、严格标准、深入调查、应保尽保”原则,严格审批低保对象。四是适时提高保障标准。五是城乡低保发放方式实现社会化,低保户个人持《低保证》和储蓄本到银行直接领取保障金。六是实施分类施保,各乡、镇、办事处以及村(居)委会结合保障对象基本情况,把低保对象按照A、B、C三类进行分类施保:A为重点保障户,B为常年保障户,C为短期保障户。分类保障,使保障资金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真正用到最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众身上。

(二)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超过省市确定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有16所敬老院,以市级***、乡镇敬老院、村级“和谐居”三种载体,实施市乡村三级集中供养模式。其中,市***有床位1000张,供养对象866人,16所乡镇敬老院有床位802张,供养对象185人,村级“和谐居”共有179间,供养对象89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1748户1754人,其中集中供养1140人,集中供养率达65%,3超出2008年省定40%、郑州市定50%的目标。保障资金列入了市财政预算,保障标准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五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三)救灾救济工作不断深化。一是积极实施“灾后重建”。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资金300.4万元,帮助469户农村因灾倒房群众建房1063间,及时妥善解决了农村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二是完善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机制,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制度,确保了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投入足够资金,认真开展春荒救济、冬令救济,妥善安排解决了春季、冬季青黄不接时期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优抚对象救助政策得到落实。优抚对象作为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始终是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在乡老复员军人均按照标准实行了定期定量补助;落实了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政策,基本解决了伤残军人治病难的问题;建立了贫困优抚对象保障机制,重点解决重点优抚对象、贫困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

(五)专项救助工作发挥成效。一是开展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为重点的专项救助工作,救助经费列入财政专项资金。二是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工作,认真落实《城市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及时收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排吃、穿、医、住,做好遣返等安置处理,净化了社会环境。此外,还出台了对“三无人员”、低

4保对象等贫困弱势群体在上学、就医、住房、亡故人员火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困难群众实施按需救助。

(六)慈善事业取得突破。一是“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捐助公益活动蓬勃开展,近三年组织开展活动20多次,为贫困救助筹集资金,先后救助贫困群众270多户,救助孤儿80多人次。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得到企业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三是加强联络协调,争取社会慈善救助取得良好效果。如,目前市消防队对索河办西街小学王欣岩同学一直进行长期跟踪式救助。四是争取上级慈善机构救助。仅去年以来,就争取郑州市慈善总会为高山镇庙沟村五保户、特困户捐赠现金3500元、面粉2000斤、被褥400条、衣物8000件;为特困生争取捐赠2.6万元;为5名“留守儿童”争取到捐助手机5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看到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但也反映出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体现在实施救助方面,有些单位、部门以及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重视不足,形成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有力,投入还相对不足,片面地认为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二是体现在接受救助方面,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救助对象“等、靠、要”思想仍然比较严重,不靠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个别的甚至认为不拿白不拿,稍有

5困难就找政府。

(二)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筹集困难。一是由于财政压力过大,加之地区经济差别,个别乡镇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存在着列而不支、支而不足的问题。二是存在着筹资渠道不畅,方法方式比较单一问题,靠上级政策性救助的多,靠行政手段捐助的多,靠宣传发动社会募捐的少。虽然民政部门通过救灾、慈善等方式筹集了一定帮困资金,但方式单一,规模较小,救助能力有限,还没有得到全市范围各级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经常性参与。

(三)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是多方面的,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基础的保障,此外,他们还面临着教育难、治病难、住房难等现实问题。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协调配合,造成有的救助对象重复救助,有的则被遗忘。如对“三无”人员及流浪乞讨人员的医疗救治,由于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在职能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救助时,双方在医疗、护理等方面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现象。

三、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体现了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加上不可避免的各种灾害,在经济社会总体上升的同时,必然会出现极少数的弱势群体,他们必须得到社会的有效救助才能获得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什么重大举措

社会救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困难群众实施救济和帮助的一项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是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2241万城市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城市低保制度,着重规范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和生活支出调查方法,完善保障标准测算方法、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分类施保办法,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与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不断提高救助效果。

同时,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加强救助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规范救助活动,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救助,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教育措施。

二是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关键措施。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2133个县(区、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些地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这项制度,其他地区要加快实施步伐,尽快将农村所有困难居民都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的标准、范围和对象,建立民主监督和动态管理机制,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积极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在全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制度,并将救助政策落实到人。搞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要重点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要在做好已有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实施范围,与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与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相协调。城乡医疗救助应多渠道筹集救助基金,政府将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四是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优待抚恤政策,是我国政府对为革命和建设做出过牺牲和贡献的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安排。目前,在我国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中,有462万重点优抚对象,其中有87.3万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9.6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优抚政策不断完善,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优待,生活水平普遍、持续地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新形势下部分优抚对象的就业和生活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必须通过完善政策逐步加以解决。重点是要健全抚恤补助、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特别要按照政府补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政策照顾和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体现优待优惠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还要完善退役安置政策,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发放退役金、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相结合的多种安置制度,鼓励和扶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充分发挥光荣院、康复医院、烈士陵园、军休所等优抚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健全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健全灾害管理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灾害应急救助物资和装备保障网络。搞好减灾科技研究与应用,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辅助决策能力。广泛开展减灾救灾立法和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设城乡社区应急救助平台,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及时组织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六是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今年1月8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将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免税资格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公益慈善组织的支持。要宣传和落实好这些政策,并制定方便捐赠人办理税收减免手续的具体措施和工作程序,为捐赠人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制定完善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和志愿者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各项

激励、保障制度,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评估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力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国研室提供)

篇2: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09-06-23 08:46:31来源:大众日报

为了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医疗救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医疗救助从制度创建迈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扩大范围

《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的范围,指出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 意见》 指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规定的特殊困难群众主要考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扩大救助群体。比如一些地方将救助人群扩大到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

《 意见》 强调,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鼓励和推行即时结算

《意见》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的办法,民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提供必要的预付资金。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将是医疗救助资金结算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的补助采取事后支付的办法,救助对象患病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垫付,然后凭相关证件或材料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医疗救助,部分救助对象因不了解具体的办理程序和手续或无力支付个人垫付费用而放弃治疗,很大程度影响了救助效果。

为了简化程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意见》明确,医疗救助对象凭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到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医疗救助支付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自负的部分。

对于申请医疗救助的其他经济困难人员,或到尚未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意见》明

确指出,当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受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服务。

为方便困难群众看病,《意见》 还指出,要加强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改进各项制度的结算办法,探索实行“ 一站式” 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方便困难群众。

结余过多将被减拨或停拨

“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基金结余率,到2011年,各地累计结余的资金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且要按规定及时结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这是《意见》对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的最新规定。《意见》明确,对于结余资金过多的,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补助资金。

据了解,由于医疗救助资金有限,而困难群众的需求又较大,各地担心到年底基金入不敷出,因而设计的医疗救助方案普遍比较保守,对申请救助的人员和补助金额审查过严,因此,造成部分地方资金出现较多的结余。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教授指出,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理论上应该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但不能以安全为借口,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控制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可以避免地方每年留有大量的资金,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切实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强调“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规定,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明确,住院救助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门诊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患有常见病、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医疗救助处处长陈埙吹说,近年来,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意见》对兼顾门诊救助的规定,既可以防止小病酿成重病,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也可以避免救助对象过度利用住院医疗服务。

提出实行不同方式的救助也是《意见》的亮点之一。《意见》规定,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意见》还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综合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我省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

调查表明,在我省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1/3多,城乡低保户、特殊贫困户无力支付医疗费,困难企业无力报销职工的医药费,使不少贫困人口谈病色变。为此,2004年以来,我省首先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着手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出台了《关于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07年上半年,全省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全覆盖。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范围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员;虽已参加城镇医保或新农合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据介绍,我省的城乡医疗救助方式分为限额补助和优惠政策减免两种。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补助部分等以后,患者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量的补助,对特别困难的人员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门诊挂号费、医疗费、医疗设备检查费、住院期间的床位费等,给予按比例减免。除此之外,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还拨出专门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仅2008年,我省就有116万城乡低保对象因此受益。

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城乡医疗救助正常和有效运转的保障。我省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筹资机制,对财政困难地区予以扶持。同时,全省各级慈善组织也相继开展了“康复助医”等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帮助数以万计的城乡困难群众摆脱了疾病的折磨。

篇3: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河南省新农保发展现状

河南省在新农保的试点和实施过程中, 探索了一些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模式: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模式。

以郑州为例, 2009年12月郑州市修订完善出台了《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自2010年起实施。目前, 全国范围内仅有宝鸡、成都等少数地市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该种模式探索了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 规定只要具有郑州市户籍, 不论城镇户籍还是农村户籍, 对于16周岁以上的无保障人群, 均可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没有人为地设置城、乡地域差别,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与农村同待遇、无差别、一体化的新路子。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以罗山县为代表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可以说是最接近国家方案的一种模式。根据《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办法》, 该普惠式制度, 规定农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组成, 共有6项制度设计, 即保基本、广覆盖、能承受、好操作、可持续、易衔接。

3. 农村独女户家庭养老保险模式。

以南阳为代表的是一种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模式。该模式以农村计划生育利益为导向, 由地方政府财政出钱, 为农村计划生育独女家庭办理养老保险, 让农村计划生育户养老无后顾之忧。

二、河南省新农保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具有保险和福利的双重特征, 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对农村老年居民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保障性。虽然从实行到现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也同样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和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农保缺少坚实的法律保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缺乏法律性规定, 大多是以政策、通知、会议决定等形式进行制度落实, 缺乏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没有在《实施意见》基础上进行更多科学性的创新, 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带来一系列问题。

2. 养老基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首先, 养老保险基金储存面临很大风险。农村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始终要求养老基金增值率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但如何实现这一要求, 政府主管部门又缺少配套措施。其次,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养老保险费只能用于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存入银行, 不得进行其他的直接投资, 这就使养老基金面临很大升值保值压力。最后, 新农保基金实行县级管理, 统筹层次过低, 也是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制度性障碍。至于统筹层次将来提高到哪个级别, 《实施意见》并没有加以明确。

3. 新农保制度难以与其他社保制度有效衔接。

首先, 新农保与原有旧农保的衔接问题所要做的工作十分繁杂。其次, 郑州和济源市探索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虽然提前实现了国家要求, 但其效果还有待观察。这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探讨和完善。

4. 新农保支付水平低, 无法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

据课题组调查显示:无论是农村低收入户老人还是高收入户老人, 按现行制度规定, 其养老金收入都无法全部满足其每月必要支出, 其余部分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支付水平低, 特别是随着缴费档次的提高, 养老金支付占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老年人生活消费支出, 这也是新农保吸引力不足的一个原因。

5. 新农保机构与组织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工作人员不足, 办事效率不高。二是办公设施不齐全, 基层网络不健全, 成为扩面的不利因素。对参保人员信息录入所需的自动化办公电脑及各类表、单、账、卡、册等的存放和以后参保人员的管理缺乏详细的考虑, 显得相对滞后。加之有的系统功能设置与实际操作应用不配套, 有些功能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这一切也已成为迅速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利因素。

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不足。

首先,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筹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太低。其次, 除了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庄外, 大部分村集体没有什么收入, 至于社会资助更是微乎其微。最后, 个人缴费部分, 由于种种原因, 大多数农村居民选择了最低档次的100元缴费。政府补贴力度小, 集体补助无望, 个人缴费水平低下, 无疑会大大降低农村养老保险费的筹资规模, 从而降低了其保障水平。

7. 个人缴费额度的主观性和非强制性。

“新农保”个人缴费分为100-500元五个档次, 看似考虑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 增加了个人缴费选择的弹性, 实际上由于个人缴费额度的最终选择权掌握在参保人手中, 大部分参保人可能只会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 使多档次的弹性个人缴费额度蜕变成单一缴费额度。

8. 个别地方缴费网点少。

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通过邮政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金融机构进行缴费。其中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的网点一般都分布在市区, 只有邮政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网点延伸到乡 (镇) 、办所在地, 并且还有部分乡镇没有缴费网点,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这就给参保农村居民缴费带来诸多不便。

三、完善河南省新农保制度的政策措施

1. 加快新农保的法治建设。

我省应在目前不具备全国统一立法的条件下,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单行立法或制定地方性条例, 对新农保的参保对象、范围、法定权利、各级政府的责任、财政拨款支持的初始额度以及逐年增长的比例、机构设置、基金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坚持“公平与效率结合”的立法原则, 在农村建立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农村独生子女以及双女户家庭应当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目标, 因地制宜发展强制的、个人储蓄账户的、由独立非营利基金组织管理的、政府最低担保的制度。改变新农保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局面, 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

2. 提高统筹层次, 拓宽投资渠道, 确保新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首先, 逐步提高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由县级到市级统筹进而实现省级统筹, 使基金能产生规模效应。其次, 拓展新农保资金投资渠道, 不断拓宽农村养老基金增值的新领域。最后, 完善新农保基金监督机制, 建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 同时要发挥参保农民的监督作用。

3. 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保制度的协调和衔接。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由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制度组成的完整体系, 各项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 在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同时, 应着眼长远, 立足当前, 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并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等城镇社会保险相衔接的保险格局出发搞好统筹协调, 要按照“保基本, 广覆盖, 能转移”的原则, 做到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有接口, 好衔接, 可转移, 并确保转移过程中参保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失, 真正为农民群众筑起一道科学、便捷、顺畅、牢固的社会保障防线。

4. 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保障集体补助部分, 相应增加高缴费档次。

首先, 为保证新农保制度的正常运转, 地方财政应将新农保补贴纳入预算, 而且要随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从长期发展来看, 新农保制度建设要逐步体现中央财政和省、市一级财政的责任,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 要保证集体补助部分。在河南省很多农村, 特别是私营企业比较多的农村或者城市近郊农村, 村集体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这些村集体, 应当提高其对新农保的补贴比例。最后, 对于个人缴费, 应适当增设缴费档次, 提高整体缴费水平。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 缴费标准随着预期领取的养老金标准的变化而调整, 实行动态缴费。

5. 重视并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机构建设。

基层农保机构建设与农保业务的开展密切相关。如有条件, 应建立专门的农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同时, 重点加强履行政府社会保险职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合理设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编制。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精干的专职干部队伍。可以通过举办财务、业务培训班, 学习交流, 提高农保干部的工作能力, 提高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

6. 坚持新农保试点“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

要降低农民参保门槛, 扩大新农保覆盖人群。在筹集资金上, 允许一次性交纳的模式, 也可采取分期定额缴纳的模式, 采取以农村资产权力抵押融资的模式, 或者采取个人不缴纳, 年老后进行倒扣个人应出资部分的模式等。目前要以多种方式建立困难农民参保补贴制度。要使个人筹资方案得到农民的认可,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降低服务的成本, 提高服务的效果。

7. 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参保意识教育, 积极引导农民入保。

我省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养儿防老才是可靠的养老方式, 社会养老保险周期长, 农民怕政策有变, 不愿投保。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 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意义, 讲清形势、算清经济账, 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仅使自己老来生活有可靠的保障, 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 使其在思想上接受, 在行动上积极参与。

8. 及时完善制度和相关的配套措施。

篇4: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就业工程金融危机

1 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社会化程度低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我国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承担的局面,缺乏自我保障意识,没有形成激励、制约机制,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自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低工资、高就业、高福利政策承担了巨额的劳保福利支出,个人不用缴纳。这种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产品成本。同时,各企业都自办福利,国有企业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方面使企业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保障制度社会化的发展,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造成社会保障效率低,医疗费用普遍超支和浪费。这种大锅饭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削弱了对劳动者的保障作用,而且已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转换经济机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1.2 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 目前,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区县以上国有企业职工中实行,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的社会保险很不健全,个体、私营企业几乎是空白,广大农村基本上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险,主要是靠家庭保障,“养儿防老”仍然是最基本的老年保障。这种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者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流动,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1.3 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管理效率低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机构多样化,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安排,财政、民政、劳动人事、各级工会以及保险公司等部门都参与和管理社会保障业务,形成政出多头、管理多门的格局。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尚未立法,致使社会保障制度不规范,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降低了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 政策、机构统一和依法管理的原则。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把政府行政管理与保险基金经营分开,执行与监督机构分设,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和运营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水平。

2.2 依法管理的原则。社会保障管理必须法制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管理机构的职能、管理办法等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有法可依,依法保障。

2.3 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原则。人的一生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养老、医疗等问题。社会保障水平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由于我国现阶段城乡之间在生产力水平、就业结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社会保障的实施,既要体现普遍性,又要有所区别,既要体现效率优先,又要兼顾社会公平,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4 服务社会化原则,对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和保障方式,改变由国家和企业包揽的做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起来,为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创造宽松的条件。

3 建立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

3.1 建立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覆盖面最广,耗用资金最多,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项目。它是指劳动者在政府立法确定的范围内退休以后,由国家或用人单位为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初正式实施,至今已有近60年。它对保障广大职工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起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年人占相当大比重的国家,退休费用的支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而现行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渠道单一,虽已实行了社会统筹,但仍是由国家和企业统包,负担沉重。此外,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管理体制多等弊端还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应本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人口老化速度快的国情,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使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社会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兼顾,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3.2 建立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3.2.1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对象和实施范围,最终建立一个包括各种所有制和全体劳动者在内的全方位的失业保险制度。根据《劳动法》的要求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失业保险实施范围应从现在的国有企业职工逐步扩大到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中方职工),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职工。享受的对象也应由现有国有企业失业保险的7种人扩大到企业中其他人员,最终建立包括各种所有制,各类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失业保险制度。这样既符合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建立多种形式的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拓宽筹集失业保险资金渠道。失业保险费用按“国家、企业、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企业负担的部分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一筹集,实行统一的缴费标准,个人负担的部分将随收入的增加而逐步提高。

3.2.2 实施“再就业工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开展并实施再就业工程,特别是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失业职工逐年增多,企业富余人员也大量增加,为此,劳动部于1993年底推出了“再就业工程”,其目的是建立再就业机制,缓解就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施“再就业工程”,主要是对再就业的劳动者加强职业指导,介绍职业信息和求职方法,开展转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再就业的能力,组织生产自救,兴办各类“劳动服务公司”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失业职工三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广开门路,帮助企业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

3.2.3 强化失业保险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机制。失业保险工作由劳动行政部门管理,统筹安排,具体经办由它所属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既要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又要帮助企业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形成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对失业保险基金应实专项管理,加强审计和监督,建立有效的失业保险监督机构。

3.3 建立和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3.3.1 逐步完善医疗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化程度。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按所有制划分,不同的所有制其待遇有很大的差别。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其保障程度也不一样,有的有保障,有的没有保障,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为了适应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的需要,必须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城镇各类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3.3.2 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的来源,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个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由医疗保险机构统一管理使用。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对医疗保险基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

篇5:关于完善新农合制度的若干思考

 2013-01-17 11:25:50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30期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发展,其在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新农合”作为一项新兴制度在筹资、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限制了这一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泰州市海陵区在“新农合”管理运行方面的实际,提出完善新农合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农合,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的参保农民一旦生病住院,符合报销范围的费用,就可以按照相应比例报销部分的医疗费。

2003年江苏在全省各区县全面开展新农合工作并于2009年以泰州作为试点将“新农合”由卫生部门划入社保部门,全面整合医疗保险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底,泰州市海陵区新农合参合人数13万,泰州市全市参合人数为340.2万,参合率达到99.8%,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上年度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

虽然新农合制度实施后成绩喜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立法层次较低、监管力度较小、农民认知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新农合制度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将结合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新农合”发展的各项具体情况,分析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之粗浅法律思考。

二、现行“新农合”制度的不足

(一)新农合立法相对滞后,缺乏有力的监管制度

我国目前在医疗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没有调整社会保障关系或者关于农村医疗保险的专门法律。现有的调整社会保障方面内容的规范都以国务院的决定和地方性法规为主。虽然2010年10月28日颁布,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在第24条第2款明确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是至今国务院仍没有出台相关管理规定。立法层次偏低,导致农村医疗保险缺乏系统权威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新农合在推行中无法被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另外我们对于医疗保险的监督方式相对落后,目前主要的监管方式是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对市级、区级医院住院病人每日一查,乡镇医院住院病人定期抽查,而对于医院费用则是采取事后审核的措施。由于对医疗机构很难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监控,所以在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医疗机构人均费用过高、患者和医疗机构共同套取新农合基金等行为。

没有最具外在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加上监管措施力度不够,使得新农合制度在推行的过程当中无可避免的出现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其主要体现为冒名住院、医院违规用药、门诊的当住院、住院的空挂床位等。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惩处依据,监管中遇到这类问题一般都是由新农合管理机构通过警告、封停参保者待遇享受、扣发医疗机构的医保费用、取消医疗机构定点资格等行政手段进行处理。因高额利益的诱惑和监管漏洞的存在,驱使患者和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屡禁不止。

(二)药品目录相对狭小,补偿水平远不及职工医保

在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对健康公平的价值诉求日益强烈。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而言,新农合的补偿水平远远低于职工医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农合的筹资标准远不及职工医疗保险,报销上限也与职工医保无法比拟。第二,新农合的药品目录较职工医保相对狭小,许多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

以大病救助为例,职工医保从2010年7月1日起,大病统筹报销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医疗管理规定的6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医疗费用仍按照原政策规定由大病统筹基金结报90%,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医疗费用由大病统筹基金结报60%,计算下来也就是职工医保最多报销24万左右。而泰州市海陵区2012年新农合全年住院补偿上限为102240元,这就意味着许多有癌症、白血病病人的家庭一年最多只能报销10万,超过10万的部分全部自理。拿白血病家庭来说,一年下来个人最少需要承担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的医疗费,这足以让一个正常的农村家庭因病至贫、因病返贫。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要确保新农合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大立法步伐,尽快制定出台立法层次高的专门立法,为新农合等相关制度发展保驾护航。而在立法尚未出台之际,我们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建设来弥补立法的缺失。

在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同时,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监管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好国家规定的药品零差价政策,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降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花钱少”。

第一,进一步完善药品零差价制度,不断扩大零差价药品目录的范围。通过对药品目录的修订将一些常见病的用药纳入到新农合药品目录的范围,并同时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各级政府对实行药品零差价的医疗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以杜绝传统的以药养医的现象。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医院医疗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乡镇医院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乡镇医院硬件设施的投入,定期组织医学专家对基层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第三,进一步强化对乡村赤脚医生的管理,搭建乡村卫生室平台。新农合管理机构应制定出一整套村卫生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强化对乡村赤脚医生的统一管理,将各村卫生室由卫生院统一管理,彻底改变原有的乱定价无人管的现象。

第四,进一步降低市级、区级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实现花小钱看大病。首先,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盲目的使用一些进口的药物和器材。在同等效果的情况下应考虑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其次,在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时,医院初次得到诊断之后,应该让患者去社区进行就诊,这样就能够分流一部分病人,使这些病人在社区得到一些治疗,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最后,作为医院来说,也应该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第五,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新农合报销比例,惠及广大参合农民。“有病去大医院”是广大老百姓就医的第一选择,殊不知一些常见病基层卫生院和大医院拥有着相同的医疗水平,然而两者之间的医疗费用却大相径庭。以泰州市海陵区为例2012年1至6月,单胎顺产接生,市级医院人均费用为3086.95元,新农合报销171.34元,个人承担2915.61元,而基层卫生院人均费用为1486.03元,新农合报销为514.54元,个人承担971.49元。又如胆囊切除术,市级医院人均费用为12113.52元,新农合报销2371.59元,个人承担9741.93元,而基层医院人均费用为5091.50元,新农合报销3035.84元,个人承担2055.66元。由此可见,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市级医院治疗个人承担的费用往往是基层医院的3到4倍。所以我们需要在提高基层医院报销比例的同时,宣传基层就医优越性,引导广大农民小病基层看,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

强化监管、完善机制、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升新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立法、完善制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费用过高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实现基金安全运转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新农合应当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应当是新农合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我们应当明确规范地方政府在新农合中的责任。首先便是要加大对新农合的财政投入力度。这几年新农合的缴费数额(见表一)虽然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是相对于日益高涨的医药医疗费用而言,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新农合作为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一部分,政府有责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乡两级财政应不断提高新农合的资金投入,有能力的村集体应主动为参合农民承担新农合个人承担部分,切实减轻农民资金压力。

同时新农合管理部门应加大基金安全监管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对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基金不安全运转隐患及出险因素,提早发现,及时整改。政府每年应组织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对新农合管理机构进行基金审计,及时将新农合基金运转情况公之于众。

表一:海陵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新农合缴纳方案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参保现象

据统计,各地普遍存在新农合与基本医保重复参保的现象,重复参保率为10%左右,这部分重复参保直接导致政府财政的重复补贴。此外由于新农合和医保的管理机构的不同,政府在机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投入,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因此,政府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在社保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互通平台,将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与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结算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市级、区级平台,这样既可以提高双方对医院管理的效能,同时也能避免出现新农合与基本医保重复参保的现象,达到通过网络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以信息化为手段强化部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的目的。

(四)完善新农合二次补偿政策,推进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进程

新农合管理部门每年年底利用基金结余对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额的人员进行二次补偿,减少农民医疗负担,补偿政策可以根据当年基金结余视情况而定。将农村三无、城乡低保和患有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由民政部门进行救助资格把关,新农合管理部门进行医疗费用核算、发放,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保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农合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其发展呈现着良好势头。虽然现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相信随着新农合各项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它一定能够很好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胡宗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模式选择的法律环境。河池学院学报。2008(4)。

[2]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

[3]何文强。农村医疗保险监管法律问题初探。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4)。

[4]种道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述评。河北农业科学。2009(7)。

[5]叶慧琴。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问题浅析。湖南农机。2010(3)。

[6]周宇。社会医疗保险法规制定的若干问题思考。中国卫生资源。2009(5)。

[7]杨丽君。医疗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8]任帅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不足的完善对策。商业文化。2008(2)。

[9]宋晓杰。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1)。

[10]曹笑辉,孙淑云。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城乡协调法律机制研究。理论探索。2008(3)。

篇6: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人民法院设立审委会制度讨论决定案件存在的主要缺陷

不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人民法院设立审委会制度讨论决定案件,确实在审判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抵御司法干预、保障司法独立、避免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以及统一司法尺度等方面起到其他审判组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以说设立审委会制度不是因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一种为解放中国法官实体实现的问题而设立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法院所承担的调整、规范、裁决人们在刑事、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等方面关系的职能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与突出;与其相适应,人们追求司法公开、公正、民主与平等的司法价值也更加强烈。于是,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集体领导组织-审委会,其讨论决定案件的作法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并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对之产生怀疑与责备,设立审委会这一制度讨论案件也存在许多缺陷,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委会讨论案件是秘密进行的,讨论时除了审委会委员、承办人、审判长以及记录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旁听,因此,审委会明显存在“暗箱操作”的弊端,它与公开、直接等诉讼原则相悖,使当事人享有的辩论权、辩护权不能充分行使,不利于社会与公众对审判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说,它的设立与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公开审判的原则存在冲突的一面。

第二,回避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实现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审委会对个案进行讨论均是秘密且不定期进行,有哪些人参加讨论、何时讨论,当事人并不知道,致使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无法实现,因此,它的设立与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原则也存在矛盾。

第三,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审判者是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判决者却是审委会,造成“审”、“判”分离,合议庭审而不判,审委会判而不审。这同审与判必须结合的要求相违背,并使合议庭在审判案件过程中流于形式,容易使合议庭的成员产生一种依赖思想与心理,审判责任心不强,造成对案件评议不深、不细、不透的现象相当突出。

第四,由审委会讨论决定个案并不能完全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由于审委会的委员不能参加庭审审理案件,不了解具体案情,特别是对民事、行政案件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证据,无暇审查,仅是临时听取案件承办人或审判长汇报,导致审委会难于抓住症结;同时,由于每个委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各有所长,或长于刑事、或精于民事,或谙于行政,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加上时间紧、案件多,这些主客观条件都使得审委会对案件难于展开认真细致的讨论,在理论上势必降低审委会作为一个专业制度的职能,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就谈不上案件质量的保证。

第五,审委会讨论案件,与诉讼制度的不间断原则也是相违背的。按照不间断原则,一个案件在审理过程中,除依法回避情形外,不应更换合议庭的组成人员,而应继续审理。而由审委会讨论决定案件,实际上是更换和替代了合议庭成员,从而与不间断原则不相符合。

二、审委会制度在法院现阶段是否有保留的必要与价值

由于审委会讨论决定案件的方式明显的与现代诉讼制度如公开、回避、直接、不间断等诉讼原则相矛盾、相冲突,而且,它所造成的审与判的分离更是违反了审判的`内在规律。故,许多人主张应彻底取消审委会制度;当然,也有不少人主张改革与完善审委会制度,以适应审判形势的需要,而不是简单的取消或抛弃。

那么,审委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否有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呢t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现存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未触及与改变之前贸然地取消审委会,其主张与作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不利于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将削弱法院、法官的独立地位与作用。其理由是:

第一,国家司法体制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包括司法主体、司法主体的内部组织结构及管理与运作模式。我们知道,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人大监督下的“一府两院”,司法权是在人大监督下分别由法院、检察院来行使的;各级法院的人、财、物权均由同级的党委、政府所管理和调配;不仅法院内部设立审判委员会,而且,检察院内部也设立检察委员会。因此,法院行使审判权不仅要受到同级人大的监督,而且还要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与制约;同时,更经常受到同级检察机关的法定监督。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法院是未有任何司法意义上的独立的法律地位可言的,法官的独立更是

篇7: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九府发[2006]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帮助患大病的城乡困难居民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赣府发〔2006〕13号)和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赣民发〔2006〕22号)精神,现就我市建立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坚持政府救助、社会扶助和家庭自救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筹集医疗救助资金,切实帮助城乡困难群体缓解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服务。

(二)总体目标。扩大我市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全面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在2006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都要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再用一至二年时间,使我市城乡医疗救助达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

(三)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施救的原则;坚持医疗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确保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序运行、稳步发展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

(一)救助对象

1、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为:城市低保对象;

2、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为: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对象;

3、县(市、区)政府确定的其他有特殊困难的人员。

(二)救助病种

城乡医疗救助主要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主要包括:

1、恶性肿瘤;

2、尿毒症(肾衰竭);

3、重症肝炎(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

4、脑中风;

5、急性心肌梗塞;

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7、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它重大疾病。

救助对象患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救助。

三、救助标准和救助方式

(一)救助标准

按照分类施救和低标准起步的要求,确定救助标准。具体救助标准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卫生、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救助对象的不同和救助项目制定,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和市民政部门备案后公布执行。

救助对象身患规定救助范围内的大病,一般按其个人(家庭)支出医药费总额的20%给予救助。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低保户中的非常补对象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4000元;城市低保户中的常补对象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6000元。对确属特别困难的人员,可适当提高救助标准。

(二)救助方式

城乡医疗救助要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为先、看病及时介入、住院主动救助、病后一次核算”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时效性和社会效益。

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可采取救助对象个人和救助资金各承担50%医疗保险费的办法,资助其参加大病医疗保险,但年资助金额人均一般不超过50元;对城市低保常补对象可实行基本医疗救助,主要是以发放救助卡的形式予以救助;救助对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患大病经医疗保险报销后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患大病个人医疗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按当地规定的比例和额度给予救助。

对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对象的救助。已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全额资助其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对因患大病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因患大病个人医疗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按当地规定的比例和额度给予救助。救助金额起付线由各县(市、区)制定。

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探索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相结合的路子,切实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四、申请和审批程序

城乡医疗救助由个人申请、居(村)委会负责调查和初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对象进行评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核;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综合审查,并经三榜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发放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规定的要书面告之本人。

五、医疗服务和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要按照“布局合理、方便就医”的原则,在城乡选择和指定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一)明确医疗服务项目。卫生部门和指定的医疗机构,要协助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甲类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医疗检查项目以及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制订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服务标准,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控制和降低医药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落实医疗服务措施。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保证有适宜的服务设施(包

括门诊及住院)用于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有条件的可单独开设为医疗救助对象服务的门诊和病区(病床),方便医疗救助对象就医住院。对于服务设施的标准可适当加以控制,保证医疗救助经费主要用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鼓励、支持公办医疗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自愿减免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在安排财政补助资金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其减免内容协商同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倾斜。

(三)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承担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救助的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承担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适宜的医疗救助服务模式,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方便群众,让城乡困难群众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四)实行收费优惠减免。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凭《江西省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农村五保供养证》及本人身份证到县及县以上公办医院就医时,门诊患者免收普通挂号费和治疗费、换药手续费;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各减免50%。其中城市低保非常补对象在户口辖区所在地就诊,彩超、CT、核磁共振减收40%;城市低保常补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在户口辖区所在地就诊,彩超、CT、核磁共振减收40%,手术费、三大常规检查以外的化验费减收30%。

六、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一)资金筹措。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省、市、县(市、区)5:2.5:2.5的比例筹集(国家重点扶持的修水县,按照省、县7.5:2.5的比例筹集)。即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省财政按照城市低保对象人数每人每年补助100元,市、县两级各按照50元予以配套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省财政按照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人数每人每年补助80元,市、县两级财政各按照40元予以配套安排。县(市、区)要将所需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与省、市下拨的医疗补助资金统筹使用。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率不得少于资金总额的90%。

(二)资金管理。各级财政要在“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下开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分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调拨、封闭运行。上级下达的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及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均纳入同级国库内设的“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地政府批准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预算和民政部门用款计划,及时将资金由“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拨至财政专户。

(三)资金发放。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看病就医的实际需要,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采取“先预付后结算”的方式发放,即财政部门预拨部分医疗救助周转资金至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专户,用于垫付救助对象应急就医的部分费用,事后由救助对象提供就诊结算清单,经居(村)委会评议、街道(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后,按规定的救助标准直接与救助对象结算。民政部门定期将核定的救助对象名单和医疗救助费用金额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照民政部门提供的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额,及时将资金从财政专户拨至各金融网点,存

入救助对象的存折,实行社会化发放。各地实行社会化发放所需费用,由当地财政安排解决,不得挤占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政府领导任组长,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城乡医疗救助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各级要重视基层社会救助机构的建设,充实力量,市、县两级分别按照医疗救助资金支出总额的一定比例列支医疗救助工作经费,并确保足额到位。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民政部门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城乡医疗救助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抓好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对救助对象的有关优惠减免政策;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研究制定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分清轻重缓急,严禁分指标和平均分配的做法,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急需救助的特困人员身上。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市、县(市、区)民政部门要与卫生、财政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救助对象类别、困难程度、病种病情、医药费开支等情况,摸清需要救助的人数和所需资金,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着力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坚持居(村)、街道(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的审查、审核、审批结果三榜公布,救助政策、救助程序、救助对象、救助金额四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坚持集体评议评审制度,严禁暗箱操作或个人说了算,严肃医疗救助纪律,对于挤占、挪用、贪污医疗救助资金的,对于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要严肃查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顺利实施。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实施意见制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二OO六年九月十九日

大病救助申请

个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救助申请书;(2)户口簿、申请救助人身份证;(3)农村(城镇)低保证复印件;(4)申请救助人住院的出院证明、转院证明;(5)住院医疗费用发票原件;(6)医疗诊断书、病历复印件。村(居)委会应当:(1)调查核实;(2)组织村(居)民代表评议;(3)符合条件的村(居)公示;(4)对不符合条件的返回申请人。镇社会救助办应当:(1)调查核实;(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

(3)不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并书面告知不符合条件的原因。区民政局(1)复核审批;(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公示;(3)不符合条

篇8: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 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1. 救助对象不明晰

现行制度规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个人难以承担的人员和其他特困群众均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家庭成员以及各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均纳入到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有的地区突破了文件规定的救助对象范围, 已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 (低收入群体) ;而另一些地区由于财力限制, 救助对象仅限于低保对象, 从而造成同一省份内部各地区境况相似的贫困者在医疗救助权益上的不平等。

2. 救助模式不统一

从全省来看, 普遍采用的医疗救助模式有“大病救助”和“综合救助”两种。“大病救助”模式是政府只为某些费用高的大病患者事后提供一定救助, 其救助面窄, 而且对身患救助范围之外大病的低收入者不公平;“综合救助”模式是政府支付低收入者部分门诊和住院服务费用, 而且医疗救助的“核心服务包”中还包括初级医疗卫生服务, 从而提高了低收入者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提高健康水平, 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总体来说, 只要筹资水平能够达到一定高度, “综合救助”模式值得推广, 也是发展趋势。

“综合救助”模式对加强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促使他们少生医治费用高昂的大病, 更具有成本功效性 (cost-effectiveness) ;而“大病救助”因其只提供大病开支报销, 近期看来虽会节省大量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开支的报销, 长远看却将有因贫困人群大病开支偏高而得不偿失的可能, 同时对于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没有助益。

3. 救助标准不科学

救助标准不科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以及仪器检查费用近两年都随物价上涨而有调整;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的要求, 各地公立医院对贫困群体就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这些“增支”和“节支”因素, 都影响着救助对象的诊疗费用, 从而间接影响着救助金额。

在这些方面, 医疗救助相关部门缺乏统计和分析, 导致救助标准的提高缺乏科学依据, 实践中只能反过来依据资金充裕情况来确定救助标准。这样的救助标准, 难以准确地满足被救助者的真实需求。

4. 救助程序有待完善

救助程序复杂给困难群众带来就诊、转诊和报销的额外麻烦, 影响急症或者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质量。同时, 繁琐并不等于严密, 现程序仍存在漏洞, 给“败德”行为留有契机。各地在医疗救助申报的资格审查、报销手续复核等方面虽然做出了相应规定, 但在执行过程中, 各地基层工作人员都反映票据真实性审核的难度很大, 单凭目前的审核程序, 很难控制医院“大处方”和医患合作这一“道德风险”的发生, 从而影响救助效率。

(二) 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层面的问题

1. 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基金规模较小

从理论上讲, 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唯一筹资渠道, 但是, 各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医疗救助的绝对主渠道。政府通过福利彩票的预算外投入贡献甚微, 境内外的捐助更微不足道, 而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不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规模。

从各级政府预算筹资结构上看, 又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比例较高, 区县财政投入不足。如此情况, 恰恰又成为“综合救助”模式无法广泛推行的原因。

2. 基金支付量较少, 结余过多

在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 有的地区基金结余却较多, 而且相对来说, 贫困率较高的地区基金结余量更大。无独有偶, 云南省的新农合实践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越是贫困地区, 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越高。究其原因有:一是执行问题, 由于黑龙江省试点和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先于全国大部分省份, 属新生事物, 各地政府在“摸不准风向”的情况下作出“适当观望”的选择是符合行政理性的, 同时也是没有监督约束机制的体现。二是制度问题, 主要是各地职能部门对本地贫困群体的支付能力判断不准确, 从而制度核定的救助水平过低、自付部分 (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部分) 仍难以承受, 致使贫困群体在有医疗救助的情况下, 仍然选择不去看病, 出现一方面救助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救助资金大量结余的现象。

(三) 管理层面的问题

1. 多头管理、部门衔接差

按照现行制度, 城乡医疗救助的许多工作都涉及到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 而这些工作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 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 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 由于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及时, 信息不对称, 制约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时有患病城乡困难群众就医后不能按规定及时得到医疗救助的现象。

2. 行政监督缺位, 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

再富裕的社会、再高的筹资水平, 如果没有制衡, 也难以实现健康收益和较高的救助效率。理想的制衡机制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制衡链”, “制衡链”中各服务主体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尽可能到位的服务”为目标, 在这个“链条”里, 财政和审计机关应提高行政监督能力, 建立医疗救助系统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否则, 再多的筹资、再多的补贴也无法惠及贫民。各地在医疗救助的行政监督方面基本是没有作为或者少作为, 财政和审计的长效监督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 基层办公经费不足、工作力量薄弱

由于市县财政困难, 对医疗救助工作缺乏经费投入, 经费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 随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 工作量越来越大, 经费需求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难度很大。同时, 由于对具体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系统地培训, 导致实际工作中时有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现象, 影响工作效率。

(四) 政策层面的问题

政策层面存在衔接上的问题, 如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的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性质上都属于社会保险这一层次, 城乡医疗救助在性质上则属于社会救助, 当保险功能不能保障或者不能完全保障的时候, 救助功能发挥“最后防线”的作用, 可见城乡医疗救助在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乃至工作程序上与前两者都有相关联、相交叉的地方。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感觉到了政策衔接的必要, 并开始尝试, 但是总体还是衔接不足, 常常出现“保险”之后, “救助”承接不及时的真空时段, 影响医疗救助的“口碑”。

二、进一步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对策

(一)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

1. 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要逐步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各地要在确保把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纳入救助范围的基础上, 逐步将低收入的老年人、重病或重残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 还要充分考虑其他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 探索扩大救助范围。二是各地要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程度的界定办法, 提高对救助对象的识别能力, 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依据, 使救助资金成为真正的受困群众的“雪中炭”。

2. 统一医疗救助模式, 建立“守门人”制度

在稳定资金来源的基础上, 将“综合救助”确定为黑龙江省各地医疗救助的统一模式, 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列入“医疗救助服务包”, 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再者是常见病种的救助和住院救助。以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点, 建立“守门人”制度, 即门诊服务必须由基于社区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 (一般是全科医生) 来承担, 各类医院只提供专科医疗服务, 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制, 医生诊断确需住院治疗的, 必须接受定点医疗机构安排的逐级转诊, 方能享受医疗救助。

3. 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尽量缩短办理时限。根据救助对象难以垫付医疗费用的实际困难, 坚持快捷、便民、利民的原则, 探索建立适合困难群众特点的申请审批程序;对申请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要及时受理申请, 对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已明确的救助对象, 经民政部门授权定点医疗机构核定, 应当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另一方面要改进救助资金的结算办法, 如建立定点医院垫付机制。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调与配合, 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规定额度内的医疗费用, 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缴纳个人自负部分, 民政部门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垫付的费用。同时, 对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简化手续。对按规定转诊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救助对象, 可采取就医后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有关费用的补助, 但要简化手续, 方便救助对象。条件成熟的地区, 应积极探索对转诊救助对象预先支付部分医疗救助金。

此外, 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便民措施。要充分利用医药集团、连锁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网点多、价格低廉、服务便利等条件, 通过发放一定限额的医疗救助卡券, 建立平价药店, 方便救助对象日常门诊和购药。

4. 合理确定救助标准, 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

各地要随着医疗救助资金总量的增加, 及时提高医疗救助补助水平, 重点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分类救助, 针对救助对象的困难情况和基本医疗需求, 制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办法, 对救助对象中“三无人员”、“五保户”以及重病、重残等人员给予重点照顾。

(二) 建立稳定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机制

1.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包括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建立稳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机制, 其中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的筹资责任;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 逐步加大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落实社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 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投入医疗救助;加强和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协作, 引导慈善资金投向医疗救助。单次治疗额度大的病种和单次医疗费用虽不高、但需长期频繁支付的慢性病种是“综合救助”模式中门诊和住院救助都无力负担的难题。但在实践中, 由慈善组织出资救助上述贫困患者的做法, 因最大程度实现了社会公平与效率, 而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同时, 各地方财政要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预算中将本级应负担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打满打足, 保证城乡医疗救助事业的资金需求。为保证地方负担资金足额到位, 可要求其先将款项上交到省, 省财政再会同省级资金一并下发到终点;不上交者, 年终从预算中扣回。

2.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使用公示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 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要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财政部门会同民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医疗救助基金的, 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 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发展报告给出的“长线”和“短线”制衡架构及其配套要求, 通过“信息-制度-行为”的架构, 让各利益主体相互制衡, 形成行政纪律、市场纪律、受益人和社区参与、舆论监督等有效的、制度化的激励和约束, 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 确保制度的持续、自动和低成本运行。

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可以使用上述架构, 具体应用为:长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政治家→公务员→医院→医生”多重委托代理链, 靠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短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对服务提供者 (医院、医生) 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救助对象行使“客户权利”, 形成“救助对象→医院→医生”的制衡关系。配套以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化和医疗救助公共信息立法, 确保各利益主体“成本”和“绩效”信息的“自动披露”。

(四) 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 搞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技术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具体衔接点有: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帮助困难群众享受到相关保障制度的补偿, 对困难居民经相关保障制度补偿之外个人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要通过医疗救助给予适当帮助, 对于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众, 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规定及时给予医疗救助。二是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 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平台作用, 积极引导和协助慈善机构通过医疗救助平台, 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援助。慈善医疗援助要重点解决患有大病、重病且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难以自负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众。

(五) 加强部门衔接与配合

民政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 做好衔接工作, 建立“一站式”服务规程, 及时传递信息, 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 推行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六)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要加强基层工作力量, 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基层工作中的困难, 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 促进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创造条件, 定期组织具体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 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摘要: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刚刚起步, 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 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统一医疗救助模式, 建立“守门人”制度;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及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1]蔡跃进.苏州市区实行统一的社会医疗救助办法[J].中国劳动, 2008, (2) .

[2]贾维周.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现况及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8, (1) .

上一篇:文明交通伴我行班会下一篇:西红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