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2024-07-08

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通用6篇)

篇1: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今年的金融考研真是一波三折,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改革,各大高校学硕基本缩招(除了个别的,例如厦大),身边的几个同学都是一直复习着学硕,最后还是转战专硕了。本人也是复习人大金融学硕一直到10月中下旬,最后还是放弃了。

谈一下今年专硕的情况,人大金融专业硕士的四门考试分别是:

101英语,201政治,431金融学综合,396经济学联考综合能力。

431金融学综合考金融学和公司理财

金融学是黄达的,公司理财是罗斯的。

今年的出题风格很诡异,金融部分90分,有20个选择,20个判断,然后就是大题了三个50分,选择和判断涉及到的知识点太细致,在复习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人大会出这种题,所以有所忽略,考场上就悲剧了,凭人品好了。

例如:以下哪项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结果我悲剧的选了承兑,貌似错了。还有判断:发达国家没有政策性银行。至今不知对错。

公司理财出的超纲了,股利政策还有什么并购协同效应都考,客观的评价下,公司理财出的还是比较有深度的,要真正弄懂不容易,但由于是选择判断的选项,所以加上做题技巧就开始蒙。选择20个,判断10个,后边大题3个计算,共30分。

后边的计算第一个太简单,送分的,第二个算有杠杆的EPS和没有时候的,就是那个盈亏平衡类似的,还让画了个图,第三个项目投资的,算的比较麻烦点。

396大家比较陌生,是根据会硕和MBA的考试 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改版的,其中考三部分,第一部分逻辑20*2共40分,第一年出的题我基本都见过,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逻辑部分,第二部分数学,选择题20*2,大题10*5,说一下,今年因为是第一年,数学部分那是相当简单,我大概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出的题也是最最基本,一个大题就是一个偏导就完了,很是无语。第三部分就是写作,论证性有效分析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练一下的,写作就是基本临场发挥了,毕竟是母语,能扯出来。

总得来说专业课很没谱,希望能过90。。

现在在积攒人品。。

供来考的师弟师妹们参考。

篇2: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关于政治

参考书目:肖秀荣的一系列书,包括《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冲刺八套卷》《最后四套卷》,高联的强化班和冲刺班讲义,除此之外没有用过其他的书。

政治接近80的分数是这几门中最满意的,复习政治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暑假8月中旬上政治强化班前,没有看过关于政治的任何东西。上完辅导班后,对政治的考察科目和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9月初开始配合辅导班讲义做《1000题》,都是看完一章书,再做一遍题,然后对答案,当时选择题错的惨不忍睹,尤其是马原的多选让人很崩溃。做完一遍后,就又买了一本,重复第一遍的过程,这时候的错误率已经降低了很多。

到了10月中旬,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把历年的真题大概过了一遍,只做选择题,大题都是看看答案找找思路。这一期间也买了红宝书,但内容实在太繁杂,就没有细看,高联有总结政治大纲的变化,所以红宝书就被我束之高阁了(当然,我也有些同学看的红宝书,效果也不错,因人而异哈)。

11月份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时间给了专业课,政治稍稍有点放下,主要是用的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按照那本书又将知识点过了一遍(那本书的马原框架和近现代史时间轴相当不错,理科生可以试试,尤其是马原,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

12月份的时候就进入疯狂背诵的阶段了,这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但感觉不如《知识点》好用,所以背的知识点,还有《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都是做了选择题,然后直接背大题答案。不得不说,最后高联的政治点题班不错,肖秀荣点中好几道题,最后几天就按照点题班讲义背的,还做了一份风中劲草的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好像也有预测中的。

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些我也记不清了。我认为,内容差不多的辅导书有一本就够了,比方说买了别人的1000题,就不用再买肖秀荣的1000题了。把一本书多看几遍的效果比看很多书要好一些。我倾向于用肖秀荣的是因为他的政治书是一个系列,正好从头贯穿到尾,可以按部就班的看。有些同学也说风中劲草的不错。其实效果都差不多,还是看自己能不能真正看进去。

关于英语

参考书目:张剑的历年真题,张剑的新题型,写作160篇,自己打印的一些作文模板 英语考的这点分,我就不说经验了,说说教训吧,给大家当个反面教材。

关于单词:由于7月份才准备考研,实在有点晚,单词书大概就每天早上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背背,背了一遍就没有坚持下去了。

关于阅读: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大概做了十几篇的样子,感觉错的很多,有点偏难,就直接开始做真题了。听说有些学弟学妹现在就做了一半,我觉得很佩服哈。

一开始做真题时,是做完一篇阅读,对完答案,把原文翻译出来写在本子上,大概坚持了五六年的真题,后来觉得太耗费时间,就又没有坚持下去(泪)。我认为阅读错的多跟单词基础不扎实有关,有些题明显是因为不认识单词才错的,所以建议童鞋们单词还是应该多背几遍。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背背单词,对阅读很有好处。

关于新题型:我也是11月末才开始看的,真题不多,做过几篇感觉错误率比较高,尤其是排序题,所以买了张剑的新题型,感觉一般吧,可是也没有其他更贴合真题的模拟题了,所

以就挑了几篇那上面的题来做,最后考试的题型是排序,果然还是做错了。做新题型的时候一定能要掌握方法技巧,不能凭感觉。

关于作文:计划的10月份开始背作文,但一直往后拖,快到12月份的时候才紧张起来,借来别人的高联政治模板范文,感觉写的太高端,单词很多都不认识(还是我的单词基础不扎实),所以就自己上网找了几篇,然后确定自己固定的模板格式,按照那个格式和高联给的高频话题,写了大概7、8篇的样子。买了《写作160篇》,主要是把小作文都看了一遍,就这样上场了。考试的时候感觉作文写的一般,很不顺畅,有些话明显是硬掰上的,就是准备不足吧。

关于翻译:只做真题的时候顺便做做,没有额外的复习。

对英语真的是掉以轻心了,以为自己六级考得挺好,又考过雅思,考研英语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结果却是这样。所以提醒大家,考研英语和四六级或者是雅思形式很不一样,四六级考得好并不代表英语这方面就可以松下来,很多学校英语单科线还是不低的,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今年人大金专英语单科线是50分,算是比较低的了。

关于396经济学联考

参考书目:机工出版社的《数学精点》和《逻辑精点》和《写作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洞穿专硕写作:历年真题精选精练精讲》,《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

关于数

学:

完全按照正常思路出题,没有难度。我按照数学精点上给的提纲,把数三那三本书看了一遍,没有做课后题。然后就按照数学精点上面的基础篇提高篇冲刺篇复习。考之前,虽然做了历年真题,知道很简单,但心里总还是有些忐忑,觉得会不会复习的不到位,要不要做做复习全书什么的。考后发现幸亏没有做复习全书,完全达不到那种难度。当然,我建议还是先做做历年396数学的真题,自己掂量一下做决定哈,因为396数学确实有越出越难的趋势,但我认为两三年之内还达不到做复习全书的地步。

关于逻辑:

刚入手逻辑的的时候错误率很高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题,抓不住它的出题思路。我是先看了《逻辑精点》,这本书感觉一般,可以让你先了解一下这门课考察的内容,看完以后我基本上是该错几个还是几个。后面有十套模拟卷,感觉质量不是很好,还没有解析,就没怎么做

后来买了《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每天吃完晚饭拿出20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做做上面的真题,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每天都做。历年真题这本书分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但从真题上来看,论证逻辑题占大多数,可以先做这部分。这本书非常厚,题非常多,最后我也没有做完,但是一直保持做题的感觉,考试的时候感觉出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最后,13年的真题貌似有出错的地方,大家做的时候注意一下。逻辑的出题思路和形式就固定的那么几个,不要害怕哈。

关于作文

作文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

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一开始看了机工的《写作分册》,感觉用处不大。12月份时,买了《洞穿专硕写作:历年真题精选精练精讲》,按照上面的真题套路练过三四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刚接触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时候会觉得无从下手,根本挑不出那些问题,多看看真题就发现分析的格式套路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开头结尾和阐述问题的方式都可以形成一个模

板,例如得出***结论有些草率,***还值得进一步商榷,那些问题的说法也是固定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下。

关于论说文:没有提前准备。就跟高考时的议论文一样,给你一个话题写700字,我觉得不需要提前准备,作文功底不强的童鞋还是建议要背几个事例,考试的时候我就觉得没话说,只能写车轱辘话(>_<。或者是看看《洞穿专硕写作》,模仿范文的架构来写。

临考试大概两周的时候买了《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命题人终极预测四套卷》,将数学逻辑作文放在一起进行训练,个人认为临考试时做套完整的卷子还是比较有利于找感觉的。

关于431金融学联考

参考书目:罗斯的《公司理财》第九版(中文),公司理财第九版(英文)

金圣才《公司理财》课后答案

《金融学》黄达(最新版,最好不要精编版)

金圣才的黄达《金融学》课后答案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

自己打印的一些资料

8月初,开始看公司理财和金融学两本书,大概就是保持持平的速度,上午看一本,下午看另一本。关于看书没有什么诀窍,公司理财需要看1-20章(当然后面也有一些点比较重要,像是并购效应等,往年考过),那本书的例题和课后题很重要,中文版和英文版还不太一样,中文版的课后题比较少,所以还需要对照着英文版将中文版上没有的课后题做一下,课后题答案网上就有,当时只找到了英文版答案,不过大家都能看懂啦。金融学那本书很厚,知识点又细又多,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的仔细些,考试的时候金融学选择题和判断题很多都是考的小知识点,例如一盎司黄金等于多少美元等等,课后题答案用的是金圣才的那本书,感觉课后题不太重要,金圣才有些题总结的不错,可以当大题来背。第一遍看得很慢,用标号笔圈圈画画,但是没有背,公司理财每道题都自己做了一遍(不包括某些很长看不太懂的英文题),大概看到9月底。建议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做笔记,不用很详细,就是将大条列一下,这样印象会深一些。

第二遍看得比较快,跟第一遍的方法差不多,感觉对公司理财的体系框架印象更加深刻,对金融学的知识点也有了一定把握(但还是没有背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11月,开始看真题了,研究了一下历年真题,然后将考过的知识点用荧光笔都标到书上,继续看书。第三遍看书就比较有针对性了,会将考过的知识点重点背诵一下。

12月,最后一个月心情很浮躁,再加上还要背政治,专业课看得有些慢。大概又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这次是边看边背,公司理财重在理解,确保每道例题和课后题的思路都很清晰。金融学是课本和金圣才兼顾,哪个总结的好就背哪个。关于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用得很少,只有在利率期限结构那块内容时看的那本书,外国人编的书简单易懂,但是不系统,该背的内容太零散。

看了看往年的经验贴,感觉自己专业课开始复习的略晚。如果大家现在确定考人大金融专硕的话,就开始看专业课的书吧,多看几遍印象会更深些,尤其是黄达的金融学,需要背诵记忆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打印了一些金融学的题库,基本没用上。总体来说,公司理财重在理解,金融学重在记忆。

关于431真题:真题还是值得重视的,可以通过真题来把握人大的命题方向,复习专业课时也可以先看一遍真题,这样复习起来更有针对性。通过看真题会发现,2011、2012年真题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但是到了2013、2014年重复率明显降低,可见学校的题库也在更新吧,所以不要太依赖真题,书上的内容还是应该做到尽量都掌握。

关于复试

笔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英语

这三门课我都是用的人大老师出的书。大概正月十五以后开始看书,但真正看进去的时候是公布初试成绩之后了。时间非常紧急,这三本书看的也不是很仔细,搜集了往年考研复试和保研的真题,发现重复率还是有的,主要将历年考过的题准备了一下,每本书整体看了两遍。国际金融是去年刚加进来的学科,真题只有2013、2014年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证券投资学这两门课往年的真题需要重视一下,可以将考过的知识点都标到书上,这样你就能发现重点章节是哪些了。今年计算题的占的比重很大,所以课本上的例题需要重视一下。

英语分为三道听力题,20道选择题,3道阅读。阅读难度远不及考研英语,选择题多年没做了,听力还是比较难的。具体的内容论坛上已经有人总结啦,我就不多说了。

复试:黄达的金融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复试是抽一道中文题,一道英文题作答,看信封里纸条的数量大概分别四五十张的样子。准备复试的时候是按照网上总结的题库来准备的,但是我抽到的中文题和英文题都没有在题库里,所以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太信任题库,不要以为把那些题准备完就OK了。复试时老师基本上不会跟你寒暄,先抽了一道中文题和一道英文题,然后去坐到座位上,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只说了五六句话),就开始回答所抽题目了,不会有额外的思考时间。我抽到的中文题是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回答了几点,老师追问了一个问题,然后就开始英文题了。悲剧的英文题不会回答,问老师能不能换一个题,结果不允许换题(不知道是不是每组老师都不让换题,往年说可以换的),无奈的说了两句,老师说OK可以了,就出去了,当然还是很失落的,因为英文题答得不理想,害怕英文口试和听力加起来单科不过线。

关于今年的真题:

记性实在太差,考完就忘得差不多了(抱歉啊,大家可以看一下论坛上其他童鞋的回忆贴和经验贴,还是比较详细的。还有,有些资料版主都总结得很详细,包括初复试分数计算什么的,大家可以去找置顶帖里的内容看看哈。

最后

碎碎念了这么久,我想说,能够专注地做一件事,那种感觉会让你很满足。

这段路走过来,有太多人需要感谢,感谢和我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们,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你们一直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祝福我们都有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想好这是不是你要走的那条路,确定后,就不要回头。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你努力过。

篇3: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建议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保护

记者:此次两会, 您向大会提出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维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建议, 您是基于什么考虑, 关注个人金融信息问题的?

杨小平代表:个人金融信息作为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一般个人信息而言, 个人金融信息受到侵害时, 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的损失更大, 社会影响更恶劣。近年来, 因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漏洞导致的个人金融信息泄漏、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兜售客户信息非法牟利、客户资金因信息泄露被盗取等事件不断发生, 使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同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个人跨境金融业务需求增多, 个人金融信息的跨境流动成为一种合理需求, 对个人金融信息的跨境保护也越来越有必要。个人金融信息泄漏不仅严重侵害客户的隐私权, 降低客户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的满意度, 也阻碍金融机构业务开展, 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维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信息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对个人金融信息的统一定性, 缺少统一的保护原则;个人金融信息监管职责不明确;金融机构内部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就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快法制建设, 夯实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制度基础。鉴于个人金融信息的特殊性和泄露导致的危害性, 需要明确的法律以加强监管, 建议在适当时机由国家层面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列入其中, 明确个人金融信息的定义、保护范围、保护原则、监管部门及相应的监管职责、法律责任等, 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的监管体系。

二是对金融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实施有效监管。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 “一行三会”联合出台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实施细则, 明确个人金融信息的监管标准, 建立现场和非现场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从外部督促金融机构建立统一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章制度, 明确部门、业务条线、人员的具体责任;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有效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对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等级评估, 运用防火墙、系统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第三方认证、网络安全监控等信息安全技术对存储个人金融信息的系统实施实时监控, 切实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三是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宣传、培训、教育, 普及公众金融信息保密常识。督促金融机构强化预防管理, 对员工开展金融信息保护业务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主动防范意识;对客户普及金融信息保密常识, 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 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监管部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 加大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和信息共享, 及时通报典型案例, 起到警示作用。教育部门将金融信息保护列入国民教育体系, 帮助公众掌握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常识, 提高对金融信息保护的自觉性, 防止个人金融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四是建立因金融信息泄露导致的纠纷解决机制, 畅通争议解决渠道。根据不同的金融业务构建专业化的仲裁制度, 明确纠纷处理规则和程序, 建立与诉讼形成互补、相互衔接的处理机制, 实现对个人金融信息泄露导致的纠纷的有效处理, 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议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规范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记者:近年来, 民间金融日趋活跃, 其在激发金融活力, 促进金融市场实现充分竞争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注意到, 由于未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 经营行为较为隐蔽, 缺乏监督管理的相应制度办法, 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如何?其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对此您提交了哪些建议?

杨小平代表:近年来,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势头强劲, 规模日益扩大, 具有发展速度快、参与主体广泛和形式多样等特征。整体看, 民间资金市场供需两旺是民间金融存在、发展的根本动力及原因。以民间金融的典型小贷公司为例, 截至2015年末,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已接近9000家, 贷款余额近1万亿元。以云南省为例, 截至2015年末, 云南已有各类新型民营金融组织1128家, 其中小额贷款公司551家, 股权投资类企业424家, 要素交易机构19家,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50家, 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75家, 金融服务公司4家, 互联网金融企业5家, 民间金融呈迅猛发展的态势。

当前, 民间金融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部分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三是借贷主体利益保护缺失。四是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比较突出。五是民间金融风险已经开始向正规金融传导。六是民间金融的高违约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

尽管民间金融存在种种问题, 但也不能简单一刀切。2005年, 《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2010年5月,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2013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因此, 要坚持放管结合、疏堵并举的原则, 开正门, 堵邪路, 引导民间资本从“地下”走向“地上”, 浮出水面, 使其阳光化和规范化, 处于监管之下, 减少其负面冲击和影响。当前, 关键就是要解决法律缺失的问题, 尽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 使其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推动民间金融走上规范健康发展的良性道路。

一是加快民间金融立法进程, 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框架, 为其规范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通过《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 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融资界限, 赋予民间融资以合法地位, 明确其性质、运营范围、运作方式、准入条件、管理机构、风险防范等, 使民间金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实现民间资本的合法运作, 使正常民间金融在合法化环境下, 得到规范发展。

二是促进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体系有效对接。通过《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 加强对民间金融的引导和规范, 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 切实降低民间金融成本。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通过《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 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督管理机构和权限, 制定监管办法, 规范日常运营, 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之中。依照法律处置民间金融风险和纠纷。建立民间融资备案制度, 根据其规模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级, 并分别实行审批和备案制度。着力构建起市场调节、政府监管、行业自治三管齐下的风险管理体系, 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建议扩大个人境外投资、加快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

记者:2015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 将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 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正在走向深水区, 同时, 也是深化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您认为扩大个人境外投资有何意义?个人境外投资目前存在哪些困难?您有哪些建议?

杨小平代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居民个人财富不断增长, 境内个人境外投资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扩大个人境外投资不仅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而且有利于拓宽境外投资渠道, 满足个人投资需求。另外, 有利于促进境外投资的便利化和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个人境外投资, 有利于完善个人境外投资统计监测, 提高监管有效性。

相关部门连续颁布的政策法规, 表明了对开放境内个人境外投资的积极态度。但相关的操作细则一直未出台。另外, 由于当前国内个人境外投资政策的限制, 个人跨境投资需求和合规渠道的建设形成了矛盾。

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 规范个人境外投资, 建议进一步扩大个人境外投资、加快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

一是尽快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建议尽快制定出台个人境外投资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 构建完善的个人境外投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个人投资主体资格、投资渠道、投资资金来源、投资规模和额度、投资核准登记管理、外汇收支管理等内容。拓宽个人境外投资渠道, 允许个人进行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境外投资。个人应以其合法收入开展境外投资, 开展境外投资活动应当真实合法。以实现个人境外投资的合法化, 切实维护个人投资者利益。

二是构建个人境外投资服务体系。搭建个人境外投资信息平台, 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信息咨询服务和风险教育;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推进个人境外投资的稳步发展。

三是加强监管和监测分析, 防范风险。构建完善的个人境外投资信息采集机制, 加强个人境外投资的国际申报管理, 完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建立商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与人民银行、外汇局、海关、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 加强对个人境外投资的监测分析, 防范系统性风险。

四是完善个人境外投资税收政策。为适应个人境外投资的开放, 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和征管机制, 将个人对外投资所得纳入税源管理, 防范税收流失和保护税基安全。个人境外投资需提供近三年相关收入的完税证明等, 以确保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建议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记者:作为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 是同股票、债券、存款并列的第四大类配置资产。在我国推进REITs发展有哪些意义?其发展受限于哪些因素?您对此提交了哪些建议?

杨小平代表:REITs是一种金融投资产品, 推进REITs发展, 可以盘活存量优质物业, 加快房地产市场去库存, 有利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有利于扩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 降低其负债率, 有利于增加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渠道。通过发行REITs, 可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进入租赁市场, 多渠道增加住房租赁房源供应, 同时也可以为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稳定投资回报的产品。实际上, REITs在国外也是养老金投资寻求的主要标的之一, 未来随着基础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实施, 以及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老金管理机构对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资产需求也将大幅增加。如果一个租赁型商业地产项目, 其每年的现金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5%以上, 那对养老金的吸引力则十分大, REITs的推出对应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REITs产品的推广过程涉及财政部、住建部、国务资源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多个部门, 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税收优惠、信托登记等相关政策, 目前限制REITs发展的第一大障碍是税收, 第二大障碍是无法实现公开发行, 第三是融资方面规则的限制。

针对REITs在我国推进的上述情况和问题, 建议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推进REITs发展:

一是颁布专项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海外的实践来看, 发展REITs基本上都采取了立法先行的步骤, 其中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立法工作都领先于实际操作1至2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作为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涉及到房地产业、证券业和基金管理行业, 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暂行管理办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等, 其中这几部法律法规内容对发展REITs而言极不完善, 甚至缺位。建议尽快颁布《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基金管理条例》, 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避免重复征税问题。REITs以收购物业资产、购买房地产企业相关股权和债权等为主要标的, 它涉及到房地产交易所有权的变更登记。由于它具有资产让渡性质, 依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 在财产信托条件下的产权转移要与真实交易下的产权交易同等纳税。REITs涉及不动产资产转卖活动十分频繁,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使得REITs运作的交易税收成本非常高, 直接削弱了产品的盈利水平。由于REITs涉及到房产税、所得税、租赁税等多项税赋, 导致收益率很难达到全球REITs的6%-8%年净收益标准, 究其原因, 重复征税是一大障碍。从REITs实际运作角度看, 土地增值税是中国税制下REITs设立的最大税收障碍, 双重征税也加重了REITs运作的负担, 降低了其盈利性。在国外, 税收优惠是REITs吸引广大投资者和房地产商主要兴趣之一, 而我国目前法律缺乏REITs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 在REITs的收入来源、税收补贴、运营管理等方面仍是一片空白, REITs同时具有信托的属性和资产证券化的属性, 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受益人承担的税收负担, 不应超过从事房地产投资的税收负担, 否则纳税人就会直接选择房地产投资, 而不会选择REITs。如果中国REITs不能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也就难以建立真正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应加快落实REITs税收优惠政策, 妥善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REITs公募化发展。根据我国《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暂行管理办法》规定, 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 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 (含200份) , 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 (含5万元) 。这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无疑提高了投资门槛, 也大大制约了REITs发展。另外, 在国外, REITs是可以上市流通的, 不但降低了REITs持有人风险, 还满足了REITs保值、增值的需求, 但目前我国《证券法》对REITs这种特殊证券类型尚未做出规定, 这意味着在国内REITs还不属于证券的一种, 不能上市流通, 大大削弱了REITs流通能力。在国外, 允许REITs份额在交易所和柜台上市交易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目前我国只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法》, 却没有专门的关于REITs的法规条例, 这给REITs的发行、运作和监管都带来了极大困难, 制约着REITs发展。建议积极推动REITs公募化发展, 推进REITs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的公募发行标准, 制定REITs专项发行交易管理规定。

建议确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地位

记者:截至2015年年底, 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4.43亿亩, 已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3%。就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而言, 通过顶层设计, 赋予农户法定可流转的土地经营权, 能充分释放制度红利, 切实突破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的资金瓶颈, 是促使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成功转化为现代资本密集型的关键所在。您认为土地经营权的确权工作的障碍是什么?对此有何建议?

杨小平代表:主要是法律障碍。迄今为止, 我国规范土地权属的法律包括《宪法》《物权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其中, 关于土地权利抵押的法律规定集中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和《担保法》。但是, 这三部法律并没有明确土地经营权, 也未全面考虑土地抵押融资的法律效力, 而赋予土地经营权法定抵押效力是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归属原则下有效激活农业用地资金支持的必要前提, 现行制度规范亟待顺势完善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实操作中,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抵押贷款时, 着重考虑作为抵押物的土地的变现能力, 以及发放贷款后的风险控制能力。因为土地经营权至今没有通过法律确认合法地位, 所以银行业金融机构难以对土地抵押贷款持续跟进, 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权能难以完全发挥。

为顺应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趋势, 建议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 完善土地制度规定, 系统修改《物权法》和《担保法》等法律规范, 进一步优化农村产权结构,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 探索颁发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权属证书,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对土地承包权人和土地经营权人的法律保护。

建议制定《支付结算条例》

记者:人民银行在1997年12月, 印发了银行资金支付结算服务规范性文件《支付结算办法》, 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人民银行法》《票据法》《票据实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制定于2000年之前, 适用于当时的手工处理的结算方式。随着电子商务发展、金融交易信息化水平提高及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 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和资金汇划手段已逐渐被电子化的资金结算方式所取代。《支付结算办法》条款能否满足经济发展形势?实践中支付服务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您提交了哪些建议?

杨小平代表:随着支付业务规模的扩大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一些固有问题逐渐暴露, 新的风险隐患也逐渐产生, 现有《支付结算办法》条款与内容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状况, 实践中支付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 在支付的付款环节上, 凭印鉴确认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支付行业发展的要求。其次, 支付产业链的延伸、规范发展涉及不同监管部门间协调。第三、支付结算方式的大部分管理条款已经脱离支付业务发展实际。第四、支付工具银行卡的规范条款已不适应行业发展现实状况。第五、支付工具商业汇票的规范条款已不适应行业发展现实状况。第六、支付交易收费指导价格亟需调整。

支付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使得现有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实状况, 且一些创新支付模式易触碰政策红线, 行业发展迫切需要得到国家制度的认可、支持和规范, 诸多问题解决迫切需要在更高层面上构建制度体系建设, 首要的则为《支付结算办法》上升为行政法规并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 这已成为解决目前诸多突出问题的逻辑前提。在制定《支付结算条例》时, 还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要考虑电子签名在支付结算领域中的作用。为保证支付结算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升电子支付结算的公信度, 建立支付结算风险防范的法律基础, 尽快确立电子票据、支付密码、影像技术中电子签名在支付结算安全防范措施中的法律地位, 规定电子支付指令的法律效力。

二是明确运行主体及法律责任。由于支付结算系统运行涉及许多部门和环节, 建议从法律层面明确各系统运行的参与主体, 如客户、运行维护部门、商业银行、系统供应商、网络运行商等, 并指出每一个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比如提交原始清单有误、汇出行或汇入行操作失误、系统自动重发、网络中断、发生故障运行维护部门未及时恢复延迟资金汇划等情况的责任确定、举证、免责事由等。

三是合理构建支付结算监管体系, 创建新的管理制度。鉴于支付结算创新产品及服务所出现的问题, 在监管上需形成以人民银行牵头, 银监、保监、证监等相关监管部门参加的监管联动机制, 对支付结算在业务创新、理财服务、消费维权等方面形成监管联动机制, 了解掌握金融机构相关情况, 督促机构规范运营。

篇4: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一)创新条件

1.客观条件

(1)人员条件。即人大街道工委和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人大街道工委通过组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并实行代表公示制度,疏通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密切了代表同选民的联系,增强了代表责任意识,提高了履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自觉性,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新活动奠定了人员基础。

(2)物质保障。即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的物质条件。从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提供固定的场所来看,客观上,作为一种利益相关主体,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解决了如办公场所、办公用品等硬件设施,提供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建设所需物质条件,给予该项创新以极大的支持和保障。

(3)现实需求。即社区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需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使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逐渐增多,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操作条件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由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般兼任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因此其可以较好协调人大街道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所产生的建议和意见的有效办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在操作层面成为可能。

(2)人大街道工委的推动。由人大街道工委负责具体工作的推动和实施,是在选民联系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大人大工作进社区力度的新举措。

(3)人大代表的认真履职。缺少人大代表的履职,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成为“空站”,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创新内容

1.人大代表履职机制方面

(1)代表联系选民方式创新。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履行“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第四十五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可以说是对代表联系选民方式的创新。

(2)代表活动形式创新。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监督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并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发挥好监督协助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一府两院”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民情民意。因此,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选民的呼声,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人大在社区开展的代表活动“化整为零”,创新了闭会期间开展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

(3)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大代表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反映建议和意见的需要,是人大街道工委与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和筛选并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逐一解决,化解社会矛盾,是对现有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2.和谐社区建设管理方面

(1)政府决策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特别是“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使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群众认可且符合实际的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机制的重要创新。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社区治理是在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其行为直接指向社区中的公共事务,直接关系到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置身“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在社区治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3)和谐社区建设方式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居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是发展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建,使社区高度自治,公共事务民主、透明、高效,社区各种意见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协商与相互妥协,为社区居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基层党委、人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创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3.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形式创新。人大代表通过“社情民意站”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知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社区居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反映和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和能力普遍提高,社区居民群众自主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实际上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2)社会管理工作方式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提升了社区社会群体服务管理水平,完善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从源头和根本上破解了社会管理有关难题,特别是增强了社区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社区建设者和建设成果享受者对社区的参与热情,提高了社区凝聚力以及社区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3)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加强社区管理,建设和谐社区,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维护群众利益,需要拓宽社区居民群众利益表达、利益维护和利益实现的渠道和途径,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的表达机制。实践证明,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及其在“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的有效运作,是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创新。

(三)创新原则

1.为人民服务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各项工作创新要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解决实际问题原则

在哪个方面进行创新活动,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取决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城市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社会发展的矛盾,因而各项创新活动必须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围绕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招法和举措。

3.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原则

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推动发展的过程。创新的目标就是实现发展,机制创新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如果说,从实际问题出发是立足当前的话,那么这种机制创新就是立足长远,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一个好的机制其内部必然包括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处理好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机制创新中的协调机制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和谐发展的实现。

4.人民群众评价原则

坚持人民群众评价原则,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把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凡是群众满意的,都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并视情况加以复制和推广,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篇5:人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第一感,这次考试很正式,老师细心了很多。

往届几次考试试题纸张就像是大学期末考试的试题纸一样,没有排版,貌似是手写的;这次考试,试题纸跟高考的试卷一样,看着很爽。

第二感,对于《金融学》

第一,选择和判断考得很细致。仅举一个例子,有个单选问题是: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叙述,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选项:A只存不贷B利率放开,上限是法定利率的5(3)(有点记不清了)C主要服务于三农D业务区域受限,不能跨区E个人出资投资者应是自然人。大概就是这么个题,有点记不清啦。考点就在利率上限这里,这样的出题思路也是对的,现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老师在这里出题是有用意的。黄达书第291页明确写着是4倍,.庆幸我的笔记都做了记录q贰零陆伍零零零捌九九。金融学90分,其实没啥超纲的,基本都是黄达书上的知识点,还有当年的热点,个人感觉不难。第二,大题紧密结合时事热点的同时兼顾考察重要的金融理论。比如考察了货币超发问题,房地产泡沫与通货膨胀等等,不再赘述。第三感,对于《公司理财》

第一,单选和判断出的非常好,需要思考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考察的比较细致。

篇6:金融专硕考研心得

我本科就是在北外读金融,因为一开始是倾向于直接工作,所以大三下的暑假都用来实习和准备简历面试了,而大四上申请保研纯粹是属于打个酱油,导致后来从确认获得推免资格到推免了考试只有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有plan B的话,也尽量早作充足的准备。比如了解本校保研政策、心仪院校和专业等,都是可以提前完成的事情。

二、笔试

分为专业英语能力测试和经管综合两套测试卷2选1。满分100分,共3小时。我选的经管综合卷。

经管综合卷是微观、宏观、管理学各有三道大题,大都需要画图分析+简单计算+论述。由于复习时间有限,只能把重点放在自己较有把握的科目上:宏观和管理学,以课件为主回看教材,如果有能和热点实际结合较紧密的知识点,我会把完整答案(从画图到论述)写一遍,顺便练练手找一下考试状态。我的理解是,北外的金融专硕是实践导向型,国商也是一个就业氛围浓厚、很活跃的学院,因此比较注重实用性,而应用多的知识大都不会很偏很细,要有所取舍地看书。微观没时间看完整本书,挑了几个涉及重要概念的章节(供给、需求、弹性、市场)看相应典型习题的答案。

回忆起几道题目,不全,整理如下:

微观:

1.市场失灵的2种表现及成因,和对应的应对政策。

2.谷贱伤农的根源和国家应对政策。

宏观:

1.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谈谈如何使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2.结合宏观经济学知识,谈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及对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影响。

管理学:

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特征。互联网+时代下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面试

共5位老师面试,我当时是每人7分钟左右,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分开面试。

面试会考察专业知识和对时事热点的理解(老师有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各个方向,请复习各学科重大理论观点),以及英语口语水平(问家乡、学校、经历都可能,常用词汇准备一下,主要靠平时积累)。

当时问我的问题大概是: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否符合中国现实,为什么?

2.汇率;

3.(英语)北外国商4年的教育中,最大的优势及未来改进的方向。

四、关于北外国商

在北外生活第五年,其实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也改变了我很多。大家常说北外是一所国际化学校,非常高大上,但我的感觉是国际商学院既有北外文艺浪漫的一面,又非常的接地气。金融专硕是学术和企业双导师制,能提供挺多资源和平台,同时辅导员和其他学姐老师又会很细致地照顾到每个同学的需求,设置还是挺科学的。

最后,真心地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

上一篇:小学《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下一篇:做一名有修养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