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2024-07-08

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共9篇)

篇1: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05-000-01

摘 要 本文提出了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中远期人才市场前景以及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若干对策措施。指出,通过“体教结合”和竞争机制加强人才的再培养;通过改善人才的配置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更好地使用人才;通过岗位培训等更科学地发展人才。针对本文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才发展策略,探讨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新对策,对于提高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质量,推动河南省篮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篇2: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河南省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在人事管理中还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直接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都是以市场需求作杠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也同样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其人才资源的配置也主要通过市场作用来实现。河南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即体育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还不是完全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的,且已经制约了体育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实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并深化体育人事部门的改革,是实现体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完善人才选拔、竞争机制,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在人才选拔机制上。首先,完善运动员基层选拔机制,优中选优,提高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后备人才的质量,高起点开发,才能保证培养过程中的高发展。不断提高篮球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积极开发一批像阜新篮球学校后备人才基地、以及青少年俱乐部,充分利用河南省一亿人口优势和体育院校与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创建高水平篮球人才培养基地。并对他们进行统一领导、规范管理、系统培养、重点扶植,形成完善的后备人才队伍梯队,为河南省篮球优秀运动队储备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为河南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继续推行教练员的竞聘上岗制度,进一步提高竞聘的.透明度,择优任用,创建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实行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双向选择,发扬民主、鼓励参与,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主动性,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其他人才的选拔上,积极推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人才晋升机制。破除“职务终身制”和论资排辈规则,打破陈规、大胆任用基层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人才。进一步强化内部竞争,至上而下形成良性、公平的竞争氛围。

二、完善人才培训体系

(一)加强人才的岗位培训,完善培训制度

所谓岗位培训就是指通过集中形式的短期学习对专业技术人员在上岗前或在岗中进行业务性的专业教育。在各类人才的岗位培训中,重点加强教练员岗位业务培训。各项目教练员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要求各项目教练员系统的掌握教练员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合格后发放《教练员培训合格证》。在岗教练员要进行定期的在岗业务培训,巩固、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实行教练员“持证注册、持证带队”、“先培训、后晋升”的制度。对于裁判员、科研人员等专门人才,可充分利用河南省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采用函授、业余指导、专题讲座等培训方式进行专业化地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对于管理等人才的培训,可借助于体育系统外专业培训机构或聘请业内资深人士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岗位、等级人员的需要有区别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方式、内容、周期、考核形式等,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使各类人才的培训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二)营造学习气氛,创建学习型组织

各训练单位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组织学习气氛,采取有效地激励措施,如对参加学习的人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对学有所成的人员给予相应得奖励等。将学历水平、业务素质与薪酬、晋升等制度挂钩,激发人才的学习动力,以调动人才学习积极性。将体育组织人员引入到再学习、再提高、良好的力求上进氛围,努力把组织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增加对河南省篮球事业的投入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资助重点项目训练、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及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经费。河南省通过提高运动员的待遇以及安排退役运动员,已经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应,《河南省体育发展形势与“十二五”发展前景》指出为鼓励优秀运动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适应退役后再就业的需要,设立现、退役运动员“奖学金”、“助学金”,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资助。同时,应加强对教练员的奖励,切实关切基层教练员的生活、工作条件,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的教练员学历结构普遍较低,高级别教练员较少,应改革岗位培训制度和公开招聘的竞争机制,以提高教练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2.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教练员分工不明确,科研人员配备效果不好,应增加助理教练的工作岗位。

3.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运动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学训矛盾突出,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的发展。完善“体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依靠河南体育院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对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教学。

(二)建议

1.应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使不同层次教练员业务能力都得到提高。

篇3: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13-2014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第一阶段四川赛区比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为例。

1.2、研究方法

(1) 采用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技战术及教学与训练方法的文献和资料;

(2) 观看比赛法, 观看了2013-2014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第一阶段四川赛区的比赛录相10场;

(3) 比较分析法, 由此得出科学的结论。

1.3、结果与数据分析

(1) 2013-2014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第一阶段四川赛区参赛队员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联赛四川寒区比赛共有八支队伍, 95名运动同的平均年龄不到十八岁, 他们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已基本接近或者持平成年男子职业联赛的水平。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队员的身体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对于中国篮球的后备力量来说, 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只有身高体重达到一定的标准, 才会为技战术的发挥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2) 传、接球技术差导致战术失败。

球员们短距离传球方面, 亟待加强传球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尤其是遇到对手严密盯防和凶狠拦截的时候, 技战术往往发挥不出来。如何加强队员之间的站位与假动作掩护, 是平时技战术训练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就是在没有机会做短传配合的时候, 如何传出及时到位的长传球, 也是确保快攻的关键。

(3) 犯规情况统计。

比赛中犯规情况偏多, 这是因为队员不适应快速对抗的节奏与气氛, 一旦对方严密盯防, 就容易导致心态急躁, 急于求成, 频频犯规。此次比赛的统计数据表明, 犯规次数多达平均每场23次以上, 这是非常可惜的。

(4) 比赛中的技术串联少, 队员间缺少配合进攻。

篮球不是个人的表演秀, 靠个人的突出能力无法拯救整支球队, 因此需要球队整体的默契配合。尤其如何在进攻过程中将接球、传球、运球和投篮等动作在瞬间一气呵成。特别是比赛场上风云变化, 需要球员有灵活的头脑和瞬间解读比赛的能力。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应该是平时战术后演练成熟后在赛场上的下意识反应。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 需要队员平时加强磨合, 多进行模拟比赛。

(5) 队员在身体对抗的时候经验不足。

或许平时缺少理论指导, 很多球员对赛场上的合理身体对抗理解不够, 不懂得如何在不犯规的前提下, 运用好自己的身体合理卡位、抢断、阻挡对方的进攻, 往往不是阻断不够, 就是极易造成犯规, 这是很可惜的。

由此可以看出, 当前高中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达到或者接近成年男子职业联赛的水平, 但是基本功、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队员之间默契配合等尚有非常大的提高空间, 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 由此,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2、提高高中生男子篮球联赛水平的对策

2.1、平时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战术演练

赛场上的出色发挥完全得益于平时技战术的训练的科学性和成熟度, 才能到赛场上运用自如。这些技战术包括: (1) 边移动脚步, 边进行空中的传球和运球; (2) 将运球与传接球组合训练; (3) 在进行半场跑动过程中, 将运、传、接球组合起来练习, 直至最终投篮; (4) 练习快速突破后的投篮, 务求提高投篮命中率。以上技战术练习都需要在快速对抗与跑动中完成, 是在加强基本功的基础上的提高练习, 对队员的要求相对较高, 练习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要求队员要充分发挥智慧与汗水。

2.2、提升队员的球感, 加强球性练习

从联赛中的数据分析看, 队员的球感是控球成功与投篮命中率的关键。因为只有将篮球牢牢控制在手中, 球队在比赛中制定的技战术才能得到发挥。因此, 必须提升球员的球感, 平时的训练中应当特别进行触球与控球练习。如各种方向和角度的交替运球, 跑动中的控球等。此外, 控球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训练, 要结合技战术, 比如, 在控球的同时, 进行整场跑动投篮, 或者向后运球传球等, 这样可以使训练更加具有配合性、对抗性和实战性。

2.3、提高训练时候的实战性

篮球训练是为比赛服务的, 平时训练时队员就必须涉身处地将自己置身于比赛的节奏与氛围, 精神高度紧张、兴奋, 才能真正发挥水平, 体现问题。因此, 平时的训练应当对组织队员进行实战演习, 实战训练。

总结:篮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 涉及身体、心理、技巧等各个层面。高中生篮球联赛的举办,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丰富业余生活, 对于整个篮球运动的后备人才的储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应当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 共同提高高中生男子篮球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辉.对提高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技战术的几点思考[J].三江学院报, 2011, 5.

篇4: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一 当前市场化运作现状与不足

在国内高校体育市场进一步开发的背景下,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的发展前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自身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1 营销氛围差,缺乏专业营销人才

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发展的步伐,由于缺乏更加活跃的氛围,市场化程度仍旧不高。其自身篮球赛事商业化运营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化营运模式也是趋于不断探索过程中,仍旧不稳定,而且高校篮球赛事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整个篮球赛事的营销范围和营销氛围差,不利于篮球赛事的商业化。

在河南省高校篮球赛事的营销人员的现状来看,一有的赛事的组织者缺少灵敏的市场化意识,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理论,篮球赛事的营销人员主要以体育专业人员为主,既缺乏必备的经济学常识,营销理论功底差,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学校内部课程的影响,全面额专业营销人才欠缺。

1.2 篮球赛事竞争力不强,宣传的力度不足

受限于河南省高校篮球竞技水平实力较弱的原因,整个高校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十分有限。这个问题的出现,很容易造成观看篮球赛事的人员不足,篮球赛事的赞助商也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钱进去,也造成了由于自身比赛精彩程度有限,高校篮球赛事的宣传效果一般。

同时,赛事组织方在宣传上也没有进行更加大范围的宣传,缺乏敏锐的市场经济意识,无法深层次的挖掘篮球比赛的商业潜能,社会大众和媒体的关注度也就远远不够,赛事也无法达到良好的而产品效应。

1.3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法律法律法规支持

在我国,高校篮球的市场发展目前也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篮球赛事的管理模式的立法,都是低层次的。只是在篮协和监管中心有些比较笼统的管理办法。篮球市场的运作在缺乏法律的保护下,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即使出现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政策,由于没有法律的保障,也很难实施。

二 解决当前市场化运作弊端的对策

2.1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培养专业营销人才

为了推进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活跃篮球营销氛围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培训和招聘具备体育和营销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通过专业人员的营销手段来改变河现在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低迷的氛围,带动篮球赛事的比赛氛围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促进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的程度更高。

因此,吸收专业营销人才,解决有关营销人才知识欠缺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用直接招聘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对现有营销人才进行培训的模式,立足于推动赛事的组织者的营销能力,可以将营销人才到一些地方去考察学习,不断的推进河南省高校篮球赛事的市场化程度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2 提高篮球赛事的竞技水平,提升广告效应

要想在市场上具有一席之地,自身竞技水平的高低和篮球比赛质量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河南省高校要不断的招纳优秀的专业篮球生源,同时也要不断的在篮球队伍的训练上不断加强;篮球赛事的参与也要合理安排,通过不断的比赛来提高自身的实力,也能够从实战中获得经验。只要自身的竞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才会得以体现。

在现在的篮球市场,广告效应已经成为篮球赛事进行推广过程中重要的宣传手段。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可以提高篮球队的整体实力,对于赛事的组织者也可以进行宣传教育,改变过去仅仅靠行政拨款的老路,不断的促进篮球赛事的商业化。通过不断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和主动争取赞助商来参与到篮球赛事中来。河南省高校篮球赛事组织者要积极跟上市场的步伐,提升广告效应,利用现在的网路和社会媒体不断去争取商家的赞助

2.3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体制

市场完善的与否和法律法规的支撑密不可分,只有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市场才能够正规和稳定。因此,篮球赛事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科学合理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得到有效、公平、健康的发展。另外,河南省地方教育部门也要进一步去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从政策制度上去推进河南省高校高校篮球市场化。在具备完善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基础上,应该在体育行政部门的国家宏观调控下,放手对大学篮球队的协会领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篮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小结:

河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体育赛事营销专业人才:高校篮球竞技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赛事营销氛围较差;缺乏一种运作典范以及法律法规支持力度不够等。为了促进湖南省高校篮球市场化快速发展,针对现存问题,应当采取加强赛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湖南省高校篮球竞技水平;与媒体结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体育赛事营销氛围;以及加大法律法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钟秉枢.高等体育院运动训练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2]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彭云志.河南省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7

[4]赵青,邢钰.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篇5: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关键词:青海赛区,男篮,现状对策

一、CUBA青海赛区男子篮球发展问题

各省市的业余体校中的篮球队员是大学生篮球联赛 (CUBA) 发展的核心力量, 高中生也是成员之一。但是对于 (CUBA) 教练组的成员而言, 和职业教练相比, 学历平均水平较低。但是, 一个球队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教练组的学历影响。对于系统的打法套路还不够熟悉, 知识的相关应用还不够掌握。并且, 大部分的球队运算费用都是依靠每个学校的财政拨款, 金额花费上承受力不强, 所以这样的财政预算与支出是肯定不能满足的联赛的需求。所以有以下这些问题:

1. 竞争压力小;2.队伍建设不正规;3.经济支援不够;4.教练资历不足、队员先天条件落后、招生培养机制等各种原因。

二、CUBA青海赛区男子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加强理念创新, 改变传统思想, 提高领导重视。

而在管理学里面, 目标的实现是必须通过系统的管理, 不断提高功效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领导对某一事物的态度, 是促进其发展或衰落的因素”。领导重视认可势必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顺理成章的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制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2. 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教练员在球队的发展过程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不但左右着球队的比赛过程中技战术水平, 而且对于球队的团结协作的培养作用也至关重要, 是赛场中的无法逾越的精神支柱。教练员的科研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 这些也是教练员软件素质的体现。真正掌握必备的基础能力才能更好的运用现代化的训练设施和网络力量更新知识库, 更新训练手段, 掌握新的技战术。

3. 加强学籍管理, 解决学训矛盾。

篮球训练的大学生和普通学生从学习角度去分析的话是有明显区别的, 高水平队员长期从事训练, 对个人的学习时间无法控制, 并且高水平篮球队员入校时所选取的专业大都是以背诵记忆和长期的文化积累的文科为主的, 然而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本身比较薄弱, 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因素并不是很高。

4. 提高经费支持力度, 增加队员参赛机会。

据调查得知, 西北赛区的各大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学校的拨款, 少数依靠企业赞助, 高校训练的经费问题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要解决经费的短缺的问题, 要求西北高校联合起来进行深思熟虑, 开拓眼界广招财源, 寻求企业赞助和社会援助力量, 加大高校和企业的有机合作, 建立联合办学, 联合办队的管理理念, 同过社会促进球队, 通过学校的有效人力资源推动企业的发展, 达成合作互赢的协议, 探索出一条走半职业化的市场化道路。

三、结论

1. 管理理念陈旧,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青海赛区的球队缺乏有效的球队管理和运转的机制, 高水平运动的管理无法建立合理的管理方案, 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管理制度, 社会关注度不高。

2. 经济水平不高, 经费短缺。

青海赛区的经济水平不发达, 社会经费资源匮乏, 训练经费无法达训练和比赛的支付要求。训练比赛经费主要依赖于行政拨款, 来源渠道单一, 制约了篮球队的快速健康发展。

3. 生源质量不高, 招生制度不健全。

两所高校篮球运动员主要来自普通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以及少年业余体校, 入学前队员的生源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 他们的文化吃出薄弱, 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显现的比较明显, 从而导致部分赛区和整体赛区相比, 生源质量不高, 为后期在高校的进一步培养肯定是会增加难度的。

4. 球队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奖励机制仍需加强。

想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的热情, 必须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奖励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教练和队员的主管能动性。

5. 在运动员的管理模式上, 大部分高校以体育部与各院系分工合作为主, 少数高校以体育部全权负责为主,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学校通过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训练比赛成绩折算学分以及降低考试要求等途径, 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学训矛盾的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学训矛盾也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3.

[2]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3.

[3]郁庆定.中美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较[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3) .

[4]陈钧中.美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 2000 (1) .

篇6: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从目前来说,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曲线属于下坡趋势,存在着后备人才数量减少、训练方法及理念不科学、训练多比赛少、“读训矛盾”日益明显出来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针对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后备人才 培养 可持续发展

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是河南省乃至我国篮球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篮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河南是人口大省,在全国34个省市中人口排名第一位。而篮球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集体项目。但近几年河南省的篮球项目在全国比赛中成绩却不尽人意,发展前进的脚步缓慢,竞赛成绩许久未能有好的突破。尤其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下面对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河南省篮球事业的更好发展做出微博的贡献。

一、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合理,后备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拥有多渠道、多方式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都已初步构建,但是该体系的机制还不成熟。所以很多球队选择培养队员不如借队员的做法。河南省也不例外,尤其是基层队伍,即各市体校、篮球学校等单位,不愿意将精力和资金投资到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设队伍中来,这是导致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二)运动员缺乏实战次数和经验,训练时间长,比赛次数少

打篮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基本功,所以很多训练队在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往往把重心都放在了基本功的练习上,而忽略了让他们多参加比赛,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缺点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增强自信心。有研究者称,青少年运动员一年最少应参加40场比赛。而我省的各个训练队未有一支队伍达标的。

(三)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努力做到“文武双全”

文武双全,顾名思义也就是指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训练和文化课学习要两手同时抓。现阶段的状况是青少年运动员普遍只注重篮球训练,学习文化课的态度是极度消极的,长时间发展之后这些青少年在文化课学习方面的困难越来越大。文化课的学习在青少年的成才过程中是极其重要、不可缺少的社会化成长过程,而篮球早期较专业的训练最重要就是保持他们训练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就算他们训练压力大、占有时间长、体力透支严重等都不能成为青少年运动员消极对待学习的理由。

(四)教练员队伍的问题

无论是青少年篮球队伍还是成年组的篮球队伍,教练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青少年组的教练还肩负着全面指导教育的责任。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不容忽视。

二、为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篮球训练点,扩大农村篮球人口

在河南省内,焦作、济源两个城市拥有着“篮球城”的称号,在这两个城市中篮球氛围颇为浓重。其他城市的篮球发展却稍微逊色。每个城市几乎都有一个体校,供当地对篮球有兴趣的青少年参加训练。但这对于我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应做到每个城市尽可能的增加篮球训练点,营造更多的篮球氛围,可以吸引到更多青少年投身到篮球中来,这对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多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

教练员要根据队伍的需求以及队员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性较强的训练,避免队员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现象的发生。多参加比赛,做到以赛促练,赛练结合,在比赛中找出自己毛病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比赛经验,可谓事半功倍。

(三)在河南省内实施“体教结合”的新模式

因为青少年要进行篮球训练,会有较少的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而很多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假如没有在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在结束了运动生涯后很难融入到社会中。进而不会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篮球训练,这也是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发展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河南省内可以颁布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初高中乃至小学建立自己的篮球队。在这种学习浓重的氛围内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训练和文化教育同时进行,做到体教结合。

(四)优化河南省教练员队伍

对于省内青少年队伍的教练而言,要多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多给他们创造去国内外学习的机会,看看其他队伍是如何训练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要求教练员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无论任何事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最重要的还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具有科学选材和组队的能力;第二:能制定全面的、系统的、科学性强的训练计划;第三:心理素质过硬,比赛临场指挥能力强。

三、结论与建议

结合我省现阶段存在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加以补充和改善。做到大力增加篮球训练点,营造更多的篮球氛围;增加训练队的比赛次数并进行科学性训练;在河南省内实施“体教结合”的新模式;优化省内教练员队伍。进而为我省篮球更好的发展,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杨勇.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6):554-558.

[3] 侯德红,唐建倦.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375-377.

篇7: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我省级体育传统学校共322所, 开设了十六个体育项目, 他们分别是: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航模、游泳、健美操、毽球、手球、射击、拳击、摔跤、射箭、跳绳和跆拳道。而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涉及开设项目8个, 分别是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航模、游泳、跆拳道。其中开设篮球的学校25所, 开设比例为总数的40.3%。

2、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师情况

通过走访了解到,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篮球教练员大都是本校的体育教师, 也有一部分教练员来自体校;还有个别体育教师利用自身关系邀请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体校教练员来作指导。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们对被确定为调研对象的45所学校的18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5-40岁之间, 所占比例为51.7%, 其次为40-46岁这个年龄段, 比例为17.2%。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集中在青年、中年阶层, 因此, 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篮球教练员年龄分布是比较合理的。从性别的调查结果来看, 男性教练员远远高于女性教练员。由此, 建议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应增加女教师入围的几率, 适当增加女教师数量。

3、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专业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 田径专业的教练员占33.7%, 排在第一, 篮球占17.8%, 排在第二, 其次是排球和乒乓球。比较巧合的是, 这些项目刚好是教练员所在学校的传统项目。分析其原因, 我们认为作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该校的传统项目除了受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外, 更重要的是受体育教师的影响和引导。

4、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训练情况

4.1、篮球训练体育特长生来源

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得知, 目前中学的生源选拔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特招, 省级体育传统学校高中, 每年都有特长生名额。第二种是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 体育教师都会对篮球技术比较优异的学生留意。第三种是海选。在自愿原则的指导下, 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报名, 体育教师进行组织筛选。

据调查参加训练的篮球特长生63.7%来自海选, 28.8%的学生来自学校运动会的优秀运动员, 4.8%的特长生来自学校的特招政策。

4.2、篮球特长生参加训练的动机

就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来看, 有73.4%是想通过训练走体育生的道路, 以弥补文化课成绩过低的缺陷, 还有9.8%的学生参加训练动机不纯, 就是为了逃离文化课堂来自老师的管束, 7.4%的学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参加训练。

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将训练和升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找到了促使自己刻苦训练, 最终能成才的有效途径, 但还有9.8%的学生动机不纯, 对学习失去信心, 打着训练的幌子躲避文化课堂。

4.3、篮球特长生参加训练的时间段和练习时间情况

学者研究发现: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是不断变化的, 每天8点—12点, 下午14点—17点是肌肉速度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 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在我们在对学生训练时间调查中发现, 99.5%的教练员训练安排在下午16:00-18:00之间;29.4%的教练员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6:00-8:00之间;7.8%的教练员早晨、下午都安排训练。从而不难发现, 下午训练是大多数教练员选择的合适时间, 训练持续时间为1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 而且基本都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占用学生休息和自习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 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少。

4.4、篮球运动的竞赛情况

就目前学生能参加的比赛层次来看, 大部分比赛层次比较低, 且重复现象严重, 推出新人慢。我们给学生发放问卷, 调查得知:89.8%的学生参加过市级比赛;77.8%的学生参加过省级比赛;18.3%的学生参加过国家级比赛;随着比赛级别的升高, 参加过的学生人数逐减。

5、小结

(1) 篮球项目在我省参与人数众多, 体育传统学校应尽力将该项目做大, 同时和协会共同协作, 加大资金与政策的扶持力度。

(2) 学校在对教师的招聘过程中, 可适当增加女教师数量, 并且可以更好的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师培训和接受再教育学习的空间, 可以不断提高培训的“含金量”。

(3) 每年登封的体育考试, 对学校的篮球训练以及学生影响巨大, 若能将篮球项目的考试在高考中占有一部分的话, 将对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4)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学校将体育资金转移, 并且积极教育训练队员的态度思想偏差, 使学校的体育氛围形成良性学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春一.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 (篮球) 学校发展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 2009, 6.

篇8: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1.训练手段和方法不科学

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是靠不断的对抗性练习来逐步获得和完善的。通过技战术的对抗练习获得的体能水平无疑会使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真正的比赛中受益。在体能训练时,要模仿比赛时可能出现的身体动作与供能方式来训练中学生运动员的体能,这样才能将训练和比赛紧密结合起来,保持训练时体能水平与比赛时体能水平的一致性。

2.要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深刻理解到,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工作、运动和比赛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提高自己比赛能力的根本。而且在我国的中学生比赛中,都在有意识地加强紧逼防守的运用时间及强度。尤其到比赛的后程,不管是区域紧逼,还是半场、全场盯人,体能是破壞紧逼盯人、保证自己防守质量、加强防守反击的重要条件。

3.在力量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和身体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篮球队训练器材极其简单,只有两个杠铃和几个垫子。而且篮球队只要进行力量训练就是杠铃负重。虽然杠铃负重能增加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杠铃负重训练以后,运动员的身体会变得强壮,但他们的身体灵活性不会提高,甚至会有所下降。

4.速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生篮球训练队的教练对专门速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还了解得不够,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方法手段不多。大多数教练员只知道多跑步能提高速度素质,而不知道要用什么具体方法,甚至连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案都没有,在训练中很难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所以在比赛中出现了回防速度慢、防守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5.耐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以长跑为主,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谢,而比赛要求的是高强度、高质量的有氧代谢,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

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解决对策

1.训练手段和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初中篮球队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正确把握篮球运动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各级篮球队中,建议配置专职体能教练员,并逐渐推广,这样有利于运动员的各种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2.关于力量训练

一是提高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在这种训练中一般以运动员自身体重100%~120%的重量,做提重、半蹲、挺举等,每次3~5组,每周2~3次。用间歇训练法、重复法进行。二是速度力量训练,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40%~60%,快推、抓举、负重高抬腿等,一次做4~6组,每周两次。三是提高肌肉长时间工作的力量。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80%左右,抓举、挺举、负重高抬腿、卧推等,直到身体达到最大负荷。

3.速度训练方法

第一,要把快速跑动与篮球专项技术动作练习衔接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在运用技术过程中不降低跑动速度。速度练习中专项技术的难度不宜过高,必须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高速度上。

第二,中学生体能训练要有针对性。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一般的年龄大都在13~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各项素质发展得都比较快。必须注重增强肌肉的可塑性、可伸展性及肌肉内部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发展移动速度练习。在各专项素质训练的安排中,速度素质应安排在力量和耐力素质的前面,以确保运动员能在较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下完成速度练习。

4.耐力方面的训练

由于中学篮球一场比赛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因此,长跑是发展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耐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训练中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法、持续法等。中学篮球教练员应该清楚认识到耐力训练的重要性,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篇9:河南省男子篮球项目人才资源发展对策

【关键词】CBA;外援;表现;发展

引言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联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写CBA)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联赛为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比赛。联赛在1995/96赛季由555香烟取得联赛的冠名权,1996/97赛季到2000/01赛季为希尔顿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之后摩托罗拉和联通新时空分别取得过联赛的冠名权,联赛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13年吸收四川队队伍扩充为18支。2014-2015赛季CBA球队数量由18支增加到20支。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观看影像、查阅文献资料得出CBA比赛中引进外援的重要性,并通过研究分析整理出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一、CBA发展的现状

1.大量引进外籍球员。CBA各个队伍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或是在比赛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往往会通过引进外援这个捷径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引进知名球员不但会对球队的成绩有影响,还对球队的知名度又影响,扩大了球队的知名度、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进而为球队获得更大利益。

2.CBA赛场成为外籍球员的“表演秀”。各球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在比赛中重用外籍球员,引进的外籍球员一般都拥有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运动智能,丰富的临场经验和应对场上突发情况的能力。然而,在如今的CBA赛场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外籍球员与外籍球员的对抗,CBA引进外援的初衷到底是什么,难道还是最初的发展篮球运动、提高中国的篮球水平、拉近中国篮球与世界篮球的距离,可是CBA赛场上一直让外籍球员学习临场经验,没有太多的机会留给国内球员,国内球员无法感受以及应对大型比赛,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不会对此有体会,所以,在CBA比赛中大力的重用外援就是为外籍球员提供表演的平台,对中国篮球的发展和提高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二、NBA训练模式

1.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训练。观看NBA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出,赛场上黑皮肤球员居多,而且,每次被评为MVP的球员基本上也都是黑皮肤球员。我们作为观看比赛的“旁观者”也会对他们以速度与力量结合为基础的高超的技战术而叹服和膜拜。

2.分位置训练。国外对球员进行训练的时候都是分位置进行训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CBA引进的外援大多都是后卫,而在这些外国后卫的身上可以看出来,他们不仅仅是个人技战术能力比较强,更多的是他们从小形成的对球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对场上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每场比赛自己真实水平正常发挥。

三、CBA引进外援的原因

1.为了提高观赏性。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其独特的观赏性,篮球比赛也一样,篮球运动现在被称为普及率最高的打球运动之一,篮球运动被多数人所熟悉和喜爱。篮球运动独具集体对抗性特点使它成为中青年特别是男性所追捧的一项运动。

NBA球员各个都具有亚洲人羡慕的强壮的身体、良好的竞技能力、技战术能力、心理和智能。NBA创立于1976年,而CBA成立于1995年。

2.为了带动国内球员打球的积极性。NBA球员高超的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是国内球员无法比拟的,引进外援可以带动国内球员,在训练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3.促进球队的发展。引进外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赢一场球,外援在为CBA征战的时候,其实也是促进了球队的发展,更影响了CBA的发展,外援们带来的不只是他自己的高超的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更多的是值得国内球员学习的战术意识和CBA需要的国外的篮球文化。

4.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引进知名度大的外籍球员,可以直接影响比赛的观赏性、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球队的知名度,因此也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股票、基金、服装、健身器材等等。

四、CBA引进的外援对CBA的发展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1.大量引进外国球员不如把这部分钱用在国内球员身上,对他们进行奖励以及购买先进设施。

2.引进综合能力较高的外国球员,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CBA的发展,表现在国内球员的应战状态上,基本技战术上以及CBA的观赏性上,但是经常换外国球员,只为了比赛的花,不利于CBA的长远健康的发展。

3.如果长期与某一个或是两个综合能力相对较强而不是非常优秀的外国球员合作的话,可以让他们带动我们国内球员,不仅在技战术还是在气势上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影响,这样国内球员和外国球员就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在大型比赛上就会对自己不信任,而过度的依赖外国球员,这样也会降低观赏性。

上一篇:公开课植树问题下一篇:2019国考报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