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2024-09-03

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共10篇)

篇1: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人民检察院,教育局、广播电视局,工会: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山东电影制片厂、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金典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沂蒙六姐妹》,日前,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审查,开始在全国城乡各地发行放映。

影片以沂蒙六姐妹支前模范事迹为原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踊跃支前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弘扬了六姐妹和老区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歌颂了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山东人民前赴后继,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影片在北京首映后,受到党政军各届领导、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影片主题思想深邃,故事感人,人物形象丰富生动,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影片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影片的发行放映,将丰富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献礼”大型系列文化活动的内容。为此,现就影片的 宣传放映与观众组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影片的观众组织工作。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影片,要把观看影片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同时,把观看影片作为各地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建党88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内容。通过观看影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会组织,要组织各地大中小学校的学生和工会组织的干部群众观看影片,接受一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各地各单位党组织、学校及工会组织安排的该片专场观看费用,可以从基层党组织留成党费、工会费中列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中小学生免费观看。

二、做好影片的发行放映工作。各级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指导协调当地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做好影片的发行放映工作。组织更多的电影院线、影院放映这部影片,运用影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放映活动。

山东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山东奥卡新世纪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各城市影院及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要组织好影片拷贝(含数字拷贝)的调度、发行和放映工作。影院要做好影片的集体观众组织工作,要广泛组织当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学生和团员青年观看这部影片,切实满足广大观众的看片要求,同时,也要把这部影片送到厂矿、工地、社区和农村,丰富广大社区群众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做好影片的宣传工作。省及各地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加强这部影片的宣传报道广播,发表影片的上映信息和评介文章。各影院要做好厨窗、广告栏等宣传场所的设计布置,营造该片宣传放映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观众能看到看好这部影片。各地各单位可结合观看影片,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及影评征文活动,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十日

篇2: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影片开场是一个妇女追一只公鸡,着实让观众们一头雾水,之后才明白,这是导演的有意铺垫,影片的女主角——月芬就是和这只公鸡拜堂成亲的。这是沂蒙山区的一个风俗,如果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确实有事赶不回来成亲的话,能够由嫂子抱着公鸡代为拜堂。月芬的未婚夫当了兵,仗打得热火朝天,自然是回不来的。也就有了月芬和公鸡拜堂成亲的一场戏,也注定了她绵绵无期的守候。

沂蒙六姐妹,只是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嫂的一个缩影。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掩护首长和战士、办地下托儿所、保护党的绝密文件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站在冰冷的河水中肩扛门板搭成人桥的李桂芳等32名沂蒙女性;年轻漂亮的识字班班长梁怀玉,在全村动员参军的大会上,发出了坚定的誓言:“谁第一个报名,我就嫁给谁!”她把自我的婚姻幸福抛在了前线,交给了革命;女党员尹德美,舍弃骨肉、出生入死、精心养育革命后代……

忠诚、博爱、自强、奉献。时刻铭记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并将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则成为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的之后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记得有部名字叫《战争让女生走开》的电影,使“战争让女生走开”成了一句名言。也有人说:女生是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一个群体。正因“男生的战场,女生的坟场”。在那炮火连连的战乱中,不知有多少女性在枪杆下遭受践踏和杀害。可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段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沂蒙山区的妇女却成了和共产党贴得最近的一个群体。她们把原本局限于一个小家庭的爱,化作了对党和子弟兵以及生养自我土地的爱。应对敌人的侵略,她们或者拿起武器抗争在杀敌的战场,或者用心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用柔弱的肩膀和男生们一齐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篇3: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一、女人与战争

战争题材的影片大都围绕男性形象展开叙事, 那些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多半都被“边缘化”, 成为主体事件背后的“他者”或“局外人”[1]。然而这部影片将残酷的孟良崮战役放置于背景之中, 转而将镜头聚焦于处在后方的女性身上, 是红色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以“军属”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本片通过对战争中女性生存状态的细腻呈现, 展现了残酷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痛, 因此是一部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主旋律电影。

自女性电影产生以来, 婚姻、家庭始终是其必不可少的表现元素。而当战争袭来, 这摧毁一切的强力与敏感而柔弱的女性之间本身就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张力。如同片中新娘月芬的母亲所说:“烈属光荣, 但不好当。”战争将男人带走, 对于女人来说, 婚姻是明存实无的, 家庭是残缺不全的。士兵大壮的母亲为了保护独子, 将其锁入地窖, 却独自在燥旁垂泪;大嫂春英独自忍受丧夫之痛, 只有在无人之处才敢小声饮泣……这些细节的描写, 深刻地将战争环境下女性辛酸痛苦而矛盾挣扎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正因为战争的残酷, 沂蒙女子在觉察到胜利之后, 为“仗打完了”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影片没有过多地呈现胜利后的欢呼场景, 而是在郝家葬礼上失去亲人与爱人的悲恸之中结束, 感人的情境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在影片当中, 既展现了《士兵之歌》式的难以割舍的母子亲情, 又揭示了如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所表达的战争对美好生活的破坏。细腻的感情刻画使支前女英雄还原成为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 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人民性, 就是对普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诚恳关心, 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诚挚关注, 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际遇、生命状态、思想感情。”[2]影片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深入展现, 体现了创作者对人民性的追求。正是对作品“人民性”的把握, 使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认同。

二、女人与革命队伍

在早期的革命电影中, 革命队伍与女性之间是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的妇女, 在革命队伍的帮助下, 通过成为“战士”, 进而成为“党员”的身份转换, 走上了一条救赎之路。而在影片《沂蒙六姐妹》中, 如同大嫂春英所说:“道理不用讲, 解放军是咱的子弟兵”, 在这里, 革命队伍与女性之间是一种亲人般紧密的血肉联系, 而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女性以母性的身份对革命队伍的关怀和保护。她们摊煎饼、做军鞋, 任劳任怨地完成区长派分的任务;加入担架队, 为解放军运送弹药, 直接参与前线的战斗。如同新媳妇月芬所说: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正因为如此, 革命后方的女性必须承担供给前线和守护家园的双重任务。影片通过女性为革命队伍的奉献与牺牲, 将片中的女性升华为伟大的母性形象。

新娘月芬因为新郎去了前线, 所以只能和公鸡“拜年”, 然而丈夫身份的缺席并没有熄灭她的爱情火焰。无论是在后方还是前线, 月芬都穿着大红色的棉袄, 热烈鲜红的颜色不仅是对她新娘身份的确认, 更是她自觉而强烈的爱情本能的象征。她急切地想知道新郎的相貌、一听见队伍进村的锣声就兴奋紧张, 她在与新郎失之交臂后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对新郎触碰过的物件爱不释手……她毫不掩饰对新郎的想念, 然而她与新郎并未谋面, 对新郎的思恋之情逐渐转化为对革命队伍的深沉之爱。甚至在跳入水中为队伍架起浮桥之际, 她也要回头望一眼在桥上奔走的士兵, 革命队伍的形象成为她爱情与亲情的寄托。

与以月芬为代表的女性对革命队伍的深沉之爱不同的是, 对于秀儿、小贺和黑燕儿这些少女来说, 革命队伍带给她们的感觉朦胧而清新。她们在月芬的婚礼上唱进步歌曲, 脸上洋溢的笑容体现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她们以看队伍、看大炮为乐趣, 革命队伍在她们眼中不仅是亲人, 而且是精神上的偶像。黑燕积极为队伍做鞋、冒着被打的危险借出粮食, 面对解放军先进的通讯设备,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惊与兴奋, 人民军队为这个处在没落地主家的少女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表现少女对革命队伍的感情, 不仅使影片中少女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而且体现了创作者尊重了女性“认知主体”的地位。

三、女人之间的情谊

影片主要塑造了六位年轻的女性支前模范和两位母亲的形象, 散点式的人物展现手法将人民群众的支前活动做出了全景展现, 。但这些人物在影片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影片通过这种联系来阐释主题, 并且将沂蒙女性的形象作进一步升华。

新娘月芬的婆婆, 作为老一辈红嫂, 在儿媳面前起着榜样和模范的作用。她为准备军粮而两天没合眼;在丈夫牺牲后, 又送两个儿子参军;自己参加过担架队, 又鼓励儿媳参加……影片在对婆媳三人关系的叙述中, 体现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主旨。而六个姐妹的年龄和身份也各不相同, 其中兰花这一妇救会长的形象, 在这六个女子中间, 扮演着组织者和意见领袖的作用, 但是她的身上又存在与秀儿、小鹤和黑燕相同的少女式的活泼躁动, 是去脸谱化的鲜活形象。她将妇女组织起来, 一起完成前线派下的任务、成立担架队, 她的出现将老区妇女的组织性、团结性展露无疑。

“女性之间易于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在女性之间进行感情宣泄, 寻求情绪支持。”[3]在影片中, 大嫂春英与月芬之间, 则体现为呵护与被呵护的关系。她担心月芬“抹不开面”, 宁愿亲自出门借粮;得知丈夫噩耗后, 首先想到的是“别告诉月芬”;宁可独自忍受丧夫之痛也要尽力成全月芬的爱情……相似的命运激发了春英对月芬的保护欲望, 这种同性之间的呵护、女性的善良可爱打动了观众。充满人性化的叙事使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产生了强大的心理认同, 因此这部影片被学者称为“一部红色的青春励志影片 (张震钦语) ”。

“电影的艺术、宣传品、娱乐性产品三重功能通常是融为一体的, 只是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侧重点, 亦即在宣传教育为主的作品中也不能没有艺术的含量。”[4]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的商业气息并不浓重, 然而影片注重对艺术性的把握, 重视对沂蒙女性的质朴情感作细腻的刻画, 力排空洞说教, 力求“以情动人”, 体现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 因此被众多专家成为是“一部最没有主旋律腔调的主旋律影片”。

摘要:表现沂蒙老区精神的影片《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 将镜头聚焦于战争环境下朴实而坚韧的沂蒙女性身上, 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奉献与女性的浪漫结合起来予以表现, 充满诗意的女性叙事体现了创作者深沉而厚重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女性形象,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应宇力著.《女性电影史纲》第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3月第一版

[2]黄宝富、付晓慧.《人民性:被新中国60年电影边缘化的精神词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一期第3页

[3]黄爱玲主编.《女性心理学》第57页.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4]田川流.《新中国初期电影政策的历史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六期第18页

篇4:观影片沂蒙六姐妹有感600字

当今社会,很多人异常是现代的年轻人,对那个年代根本不了解,甚至有所了解的人也可能记忆逐渐淡薄.沂蒙山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像我这个年龄的应当都或多或少的从父辈那里了解了一些,我经常听父母说起一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战争是残酷的,影片《沂蒙六姐妹》是千千万万个解放战争时期的缩影和写照,她不仅仅是沂蒙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年轻一代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影片《沂蒙六姐妹》是发生在1947年5月的真实故事,以沂蒙山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却完全没有正面战场的描述,而是从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着重描述了沂蒙人民无私无畏地奋勇支前,经过沂蒙小村庄若干家庭中妇女的寻常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使我们现代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影片充分体现人民战争这个大主题,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成千上万个母亲送儿参军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壮烈牺牲;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支援前线,她们起五更睡半夜,有时候通宵不休息,宁可自我不吃,也要把粮食和物资送到前线;性格鲜活的沂蒙姐妹组成了送粮队、担架队,在桥梁被炸毁而部队急需强渡时,他们搬来自家门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抗着门板组成人桥,再现了那场战争中的真实故事.影片中所塑造的六姐妹,已不单是指蒙阴烟庄的六姐妹了.而是把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女英雄的事迹融入到影片中,真实再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姐妹光辉形象,为了保家卫国,舍小家,顾大家,甘洒热血.在片中已鲜活的笔墨倾洒于那些美丽善良的沂蒙妇女.影片结尾有陈毅将军说的一句话: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不会忘记沂蒙山的人民,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观看《沂蒙六姐妹》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沂蒙六姐妹,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不凡而英雄的姐妹.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审视一下自我,作为当今社会我们做得怎样样有没有辜负先烈的意志,有没有珍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日好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本,这是根本宗旨.

篇5:沂蒙山六姐妹影片个人观后感

孩子们也就越来越不懂得如何去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观看一下《沂蒙六姐妹》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会从中有所感受。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了一个远在外地的女儿出嫁到一个村

庄,正赶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打内战,由于结婚的新郎还在从军打仗,一次面都没见过的她只能独守空房。可蒋介石却派出了近40万的王牌军队47师,企图婪歼灭包括在这个村庄的革命根据地。

共产党派下来一位长官,来到这个村庄,讽刺国民政府和蒋介石,鼓舞人民的士气,并希望村里的人在几天内筹集500斤粮食,把它们做成饼,最后送到距离这个村庄40多里的前线战场上。而刚来到这里的新娘——张月芬,也开始加入了这场后勤工作中。她每秒每分都在盼望她那未见面的丈夫回家,只要一听到时有丈夫的消息,就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去打听消息了,但是结果总是令她失望。

村里的工具也很落后,做起事来很不方便,粮食也不够家人吃,

为了要给部队做上好听的饼,村里妇人每日每夜都在自家中做饼,村里的男人则是在做木车、做担架,干起工作的速度也很快。月芬在向村里的人借粮食,认识了几位好姐妹,她们非常爱国,一起参加了担架队,去抗战前线帮助战士,为他们抬担架。

有一次,战场上的士兵要过河打仗,她们这些女人奋不顾身跳入寒冷刺骨的湖水中,用身子扛起竹板,反搭成了一条桥,战士们从她们上面跑过进,她们也咬着牙齿,忍受着痛苦,坚持了下来,最终部队们胜利了。

当她们凯旋而归时,月芬发现村里人看她的眼神不对劲,她心想:难道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她赶紧跑回了家,这才知道她的男人战死了,她当时跪在地上痛哭了起来,她感到天要塌下下来了,心都像碎开了一样,难受至极。

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伤心,因为战争的发生,人们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世界里,这些幸福都是我们的革命先驱们用生命换来的。现在的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篇6: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观看心得

作者:吕桂芳

《沂蒙六姐妹》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一群朴实的女性是怎样用他们孱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广阔天空的。

那是一个充满烽火与硝烟的时代,为了前往战争前线、取得战争的胜利,无数家园都是聚少离多,甚至就像影片中的月芬一样,从结婚到最后,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一面,他的丈夫在前线为国家战斗,最后她也走了出去,和沂蒙其他的五位姐妹一起,在炮声与枪声中,浴火奋斗。

沂蒙六姐妹,不论她们遭遇过什么,她们的性格又究竟有何不同,毫无疑问的是,有一种一样的光芒与温暖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朴实、坚毅,以及一种无语伦比的广阔的爱,并且随着她们的成长,这种爱也慢慢的延伸开来,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简单的“小家之爱”扩展至无私的“大家之爱”,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何谓“沂蒙精神”,何谓“红色革命精神”。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对党忠诚。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战争一开始,这个小小的山区里,立马响应党的号召,全村上下,男女老幼,纷纷为部队当向导、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甚至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月芬的婆婆为了烙出足够的煎饼,连自己的口粮都拿了出来;燕为了给战士们做军鞋,宁愿受婆婆的打;秀儿为了放出哥哥,和燕合谋,放火实行“调虎离山”,哪怕受到父母的责;为了搓做鞋用的线绳,几乎把腿肚都磨坏了的小鹤……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她们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哪怕她们确实还不是很清楚,但她们却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些什么,这就是她们淳朴的“红色精神”

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当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沂蒙的姐妹们也安定不下来了,她们也开始纷纷上前线。她们顶着枪声与炮火,冒着生命的威严,向前线送弹药、送粮草,而敌人的炮火与弹药甚至就是在她们的身边爆炸。当她们看到伤员需要输血时,月芬主动提供却遭到拒绝,她的那一声震撼人心的嘶喊久久的在我的心中震动:“你们都瞎了吗,男人们都在前线战斗啊……”是的,沂蒙的男人们在前面为国家战斗,沂蒙的女人们也可以为国家战斗:在孟良崮战役中,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 当战士们的双脚从她们肩头踏过的时候,她们撑起的以不仅仅是战争的希望,更是革命的精神,是这些普通的女性所有的不下于男性的骄傲与尊严,她们也可以和男性一样,脚踏宽阔的土地,撑起头上的天空…?

她们本是一群普通而又卑微的女性,然而,也正是她们,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大无畏与大无私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与信念

篇7:观看沂蒙六姐妹心得体会

今天是山东省选调大学生村官培训的第一天,今晚我们所有的选调村官战友们一起观看了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我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无畏投身战斗,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震撼、鼓舞!

沂蒙山风光好,山色旖旎中。军民鱼水情,山下党旗红。沂蒙山区,红色革命根据地,沧海桑田,日新月异,不变的是老百姓纯朴拥军的传统,不变的是老党员传承下来的艰苦朴素,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电影中,山区大姐的“八路军是沂蒙山区的子弟兵,我们不帮你们帮谁呀!”一句话,朴实的道出了人民群众对革命军队,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山区大娘日复一日的摊着煎饼,山区人民不辞辛劳的为战士们准备军需物资,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他们的义举让我的双眼已然湿润。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可爱的、可亲的、可敬的,是他们用煎饼支持着革命根据地,用担架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用肩膀扛起了通往胜利的人桥,用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

今天是我们参加培训的开始,也是踏上村官之路的起点,《沂蒙六姐妹》在我们心底播下了鱼水情的种子,我们真正树下了“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生养鱼水情怀”的志向。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要用乡亲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要在田间地头多调研,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切实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要用脚步丈量民意,用真心换取真情,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将我们党与人民的血肉深情代代延续!

篇8:观看沂蒙六姐妹有感600字

我为《沂蒙山六姐妹》这部影片而感动,而落泪!影片感人的场面很多很多,心灵受到深深的洗礼.其中有很多的片段,让我们的眼眶开始湿润!

镜头一: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桥下的女人都忍不住向战士望去,那里面有她们的丈夫、兄弟等亲人.这也许就是我们说的大爱吧!男人用把鲜血献给祖国,女人在背后用脊梁撑住家庭的未来!

镜头二:春英,、月芬争着要上前线当担架队.她们的婆婆说.你们都去,孩子我照顾!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面.我们看见的就是孤儿寡母,可是我们还看见的确实一种伟大.也许就如同一首歌,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镜头三:沂蒙山的妇女在河边洗战士的衣服,一件件衣服晕染河水变的红艳艳的.我最终再次明白幸福的含义!

镜头四:孟良崮战役获得全胜后,六姐妹回家.春英和月芬没有看见自我的母亲来迎接自我.回家看见的确是满屋的白幡.一张大大的牌匾“满门忠烈”记录这个家的故事.也记录了许多沂蒙山家庭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热血是什么样的精神.我想仅有那刻有6万个名字的烈士纪念园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

篇9: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镜头一: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桥下的女人都忍不住向战士望去,那里面有她们的丈夫、兄弟等亲人.这也许就是我们说的大爱吧!男人用把鲜血献给祖国,女人在背后用脊梁撑住家庭的未来!

镜头二:春英,、月芬争着要上前线当担架队.她们的婆婆说.你们都去,孩子我照顾!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面.我们看见的就是孤儿寡母,可是我们还看见的确实一种伟大.也许就如同一首歌,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镜头三:沂蒙山的妇女在河边洗战士的衣服,一件件衣服晕染河水变的红艳艳的.我最终再次明白幸福的含义!

镜头四:孟良崮战役获得全胜后,六姐妹回家.春英和月芬没有看见自我的母亲来迎接自我.回家看见的确是满屋的白幡.一张大大的牌匾“满门忠烈”记录这个家的故事.也记录了许多沂蒙山家庭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热血是什么样的精神.我想仅有那刻有6万个名字的烈士纪念园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

篇10: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沂蒙六姐妹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各班团支部:

今年是雷锋殉职50周年,也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四十多年来,“舍己为人、勤俭节约、乐于奉献、诚信友爱、学无止境”的雷锋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茁壮成才。目前全校上下掀起了“学雷锋精神、做文明标兵”的主题活动热潮。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已成为一切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优秀中华儿女的名字。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严守纪律、服从需要的“螺丝钉”精神,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钉子”精神,已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中,不仅教育了同代人,更激励、鞭策着后来人。

为了进一步感知雷锋,熟悉雷锋,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校团委决定全校各级团组织认真组织收看《离开雷锋的日子》教育电影,希各级团学组织认真组织学生观看。现将观看电影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观看时间、地点由各级团学组织自定。(原则上在3月10日前完成)

2、影片资源(自行在网上下载或在校团委伍希老师处拷贝)

3、请各级团学组织收集好活动图片和资料,并将本次活动的信息及时发送到校团委公共邮箱(ckytw2010@126.com)。

共青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剧情简介

上一篇: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办法-6126下一篇:教师节作文初三年级优秀作文素材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