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的反义词

2024-07-05

汲取的反义词(精选14篇)

篇1:汲取的反义词

付出 释放 流出 排斥 摈弃 抛弃 舍弃 放下 废弃 丢弃

相关阅读

解释:

1、汲 〈动〉(会意,从水,及声。本义,从井里打水、取水;

2、吸取,汲取经验、教训;

3、吸收、汲取养分。

来源:当代·殷谦《殷谦杂文全集》:“就拿某某教授来说,他就是一个白眼狼,汲取了孔子的思想和知识却反过来又辱骂孔子,反正孔子早就死了,骂骂也无妨,于是在他眼里,孔子就如一具沉默的雕像,就是他进行话语施暴的对象。在那里殷谦看到了几张因骂成名并以骂得利,故而誓将骂人进行到底的得意笑脸,中国的.大学教授为何陷入了这样一种暴戾宣泄的情绪之中?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钱,李教授也不是傻子,你易教授品品‘三国’就能成为款爷,你于教授说说庄子就能成为富婆,我李零为何就不能骂骂孔子成为财主?于是,教授们也不愿再出那些有价值的学术专著,而是争先恐后地出版起迎合市场的畅销书来。”

造句:知识是海洋,需要咱们去汲取。

篇2:汲取的反义词

与汲取一词含义相近的词语有:接收、吸取、吸收、摄取等。

1、接收 [ jiē shōu ] 收受。如:接收无线电信号。

2、吸取 [ xī qǔ ] 从中吸收;采取。如:吸取经验教训。

3、吸收 [ xī shōu ] 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如海绵吸收水,木炭吸收气体等。

篇3:语文的“汲取”和“再现”

我们的语文教材其实具有很好的范例作用。每一篇课文的入选都经过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精挑细选,课文不仅大都出自名家名篇,而且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题材、体裁、风格上丰富多彩,孩子们从中能学习到中国传统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世界多元的信息,奇异的风俗;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善恶。

学习语文的方式,最基础的是“读”,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就是阅读。

阅读是吸收,是在汲取语文的丰富营养;写作是表达,是将心中的文化养分再现成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从书面语言中吸收些什么呢?该怎样做好学习生活中“读”与“写”的结合呢?

首先,吸取文中优美语句,为写作打基础。

为什么学生在习作之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无处落笔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读的太少,占有的材料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拿课本来说,教师安排充足的时间去读,但学生读了一遍之后,好奇心,兴趣便消失殆尽。接下来囫囵吞枣地读,也达不到阅读的要求。“操千剑而后识器,抚千琴而后知音”,阅读是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以及各种阅读课本,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文材料库”。它的内容无所不有,足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要正确朗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可就我们班来说,往往那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读书时声情并茂,而其他学生都是懒于启齿进行朗读,他们连读书最起码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读书时做到“三到”了。为了让学生朗读课文,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如: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小组赛读;指名领读;表演读;师生合读,等等。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孩子们在读中会渐渐明白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语文就是个慢功夫,是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慢慢领悟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在学习语文时,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

其次,找准仿写的训练点,再现心中的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总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叶老的话充分强调了“讲”和“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务必做到精讲多练,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要使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就要找准仿写的训练点。

结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可训练的地方非常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习课文的写作方式

上课前,老师总有这样的导入方式: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看到课题,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到底写些什么,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进行写作的。

其实,每篇文章都有学生可模仿的结构方式。有的用的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如:《彩色的非洲》这一课,就是按“总—分—总”的布局去介绍非洲的美丽景色的,在构段中采用了并列关系,从非洲的“动物”、“植物”、“日常生活”、“艺术”四个方面展示了非洲“彩色”的特点。有的课文用了简单易懂的过渡句的写法,如《颐和园》这篇课文,每个段落的开头,都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让整篇文章中心明确,整齐划一……学生学的文章多了,就会见到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作品,会学到各类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组织选材等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

名家的文章,对各种事物的描写总是非常细腻,渗入了精妙的描写手法,体现了各具特色的写作技巧,很值得我们去揣摩,学习。

描写动物的文章,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方法。如:三年级的课文《燕子》,第一段写道:“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有“抓特点,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的方法。如《翠鸟》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小翠鸟的:“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两段文字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小动物的特点。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利用合适的时间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自己观察、描写一个小动物。

描写人物的文章,有的“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有的“抓住细节,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人物;有的“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从侧面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等。

当然最关键的是运用。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节选于三部名著,表现了“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讲课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总结出写人的写法。了解了人物的写作方法后,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个人物,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描写。学生在有了可写的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班里一个个逼真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将学生写的精彩的片段粘贴在“我的佳作园地”中,让全班同学欣赏。让孩子们将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抄写在自己的“蜜糖”本上,供同桌欣赏。当孩子们在别人的文章中,听到描写自己的句子时,有的害羞地低下了头,有的高兴得合不拢嘴。学生在练习中不仅享受到习作的乐趣,而且掌握了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方法,学生还会为写作而发愁吗?脑子里储备的语言和方法一旦多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每篇课文所用到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只就一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天长日久,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3.结合课文启发想象

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文之前,让学生先预设课文叙述事件的结果,说一说,写一写;学文之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想象外貌、心理、动作;学文之后,让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进行续写,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写作素材。

在讲授课文时,提炼各种方法,让学生得到有效的作文训练。在汲取各种语文知识的同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再现语言文字。这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细读文本,对课文的写作方法了然于心。在教学中潜心钻研,恰当地针对教材,结合学生特点设计适当的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篇4:汲取生命的精华

关键词:教育本质;独立思考;教学方法;效率

身居教育一线的韩守信曾经提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蜻蜓点水。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成长的快乐。”反观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低效,症结之一不就在于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成长的快乐”吗?看了电影《死亡诗社》之后不禁为之动容,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吗?

一、坚守核心价值,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理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与生活脱节的教育是不现实的,背离学生天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性真善美的进一步升华,是使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追求,是人类个体健康自由的成长,是个性的发挥,快乐地成长。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健康心灵的塑造,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

《死亡诗社》中教师基廷曾在死亡诗社的诗集扉页上有这样的题字: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基廷把所说的一切以最动情的方式传授给他的学生。来到威尔顿学校后的第一堂课时,基廷哼着《扬基进行曲》走进教室,他没有立即开始讲课,而是环顾一圈后又走出了教室。“孩子们,来吧。”基延向脸上充满了疑惑神情的学生打招呼,学生随老师来到大厅。“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的诗句)“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我也上过地狱学校(基廷也曾在威尔顿学校上学)并且生存了下来。”基廷的话顿时让气氛活跃了起来。他让学生看挂在墙上的已故校友的照片,让同学们思考。思考什么呢?曾经意气风发的他们已离去,基廷说:“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CARPE DIEM’(拉丁语,意即‘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基廷惊世骇俗的语言深深震慑着学生的心灵。基廷另类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陈规旧俗,把学生被禁锢的天性重新唤起。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性。成功的教育能发挥个体差异,体现人文精神。基廷所说的“及时行乐”不是自由散漫,不是丧失了个人思考能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放任自流。基廷的教育,是希望学生有自己的主见,能独立思考,使自我个体生命充满意义。

二、改变教师观念,学生随之而变

有着全新教学理念的基廷到来之前,威尔顿中学一直坚守着百年来的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在最初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基廷另类的教学方式将信将疑,比如电影中的托德,在基廷的第一堂课上他写下了“Seizing the day”(把握今天),但课后却又把他撕了,表明他内心充斥着传统与革新的矛盾冲突。在基廷让学生撕教科书上一篇陈腐说教文章时,基廷向学生说读诗不是为了技巧,不是矫揉造作,诗是要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起初胆小的托德没有胆量和勇气去撕,但在同学们和基廷的鼓励下,托德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举动。

电影中基廷老师的课堂看似是随意的,但每一堂课都是基廷老师的精心付出。比如第一堂的情景教学,真正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第一次开始审视生命的意义;诗歌教学的第一节课,让学生撕去冗长而枯燥的理论说教,教会学生要独立思考;带领学生站到桌子之上,告诉学生要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两三个学生一起走路,直到每个学生走出自己的节奏,告诉学生不要一味地顺从命运,要找到自己的步伐、自己的人生……基廷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逐步改变着学生。

三、教学方法多样,提高课堂效率

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基廷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谓变幻无穷。另类而多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课堂效率的无限提高。基廷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充满期待,他可以在第一堂课就带学生走出教室,并用充满阴森的语调在学生耳边低语“Seizing the day”;他可以让学生挑战权威,把如同《圣经》一般的教科书撕碎;他会把学生带出教室,像训练新入伍的士兵一样训练他们走路;他还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像一个疯子一样咆哮以求能够让拘谨的学生尽情释放自我……

深化教育本质,革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就会为学生吸取生命中的精华而努力。

参考文献:

杜威.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7.

篇5:汲取近义词

【汲取的近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吸取;罗致;接收;摄取;吸收;

附录词语(汲取)的相关知识:

【汲取的意思】

(动词)吸取,多用于书面语。

【汲取的例句】

篇6:汲取近义词

【中文】:汲取

【读音】:jí qǔ

【汲取的意思】:吸取。

【近义词】:吸取

【汲取造句】

1、我们要从这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庆祝成功是好事,但汲取失败的教训更重要。

3、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4、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

5、智者就好比是优秀的加工厂,能从最粗劣的作品中汲取精华

6、我渴望与强者对决,汲取更大的力量

7、善于学习,乐于汲取,永不丧失信心。

8、我们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比成功更多的东西。

9、一株植物的根烂掉了,是怎么也汲取不了养分的。

10、上课不仅仅要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

11、在所有物是人非的风景里,我习惯了在回忆中汲取养分。

12、太孤独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汲取旁人给予的那些温暖。

13、时间没有皱纹,它不断汲取每个人的一生来保证它的长青。

14、我们总是重复的听着别人的爱情,从那里汲取有限的营养。

15、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汲取能量,哪怕再灰暗的时候也能重新振作。

16、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受骗的过程,然后我们汲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后,去骗别人。

17、阅读是汲取知识文化最直接的手段, 而深阅读则是对知识文化的融会贯通。

18、沐浴着阳光尽情地汲取养分吧,若不绽放,又怎么得知自己的花色

19、人对于温暖,就像飞蛾对于火一样的渴望,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去汲取。

20、输,不可怕;但是输都不知道是怎么输的,这就很可怕的。这意味着根本没办法汲取经验寻求进步。

21、爱情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汲取;爱情走的时候,每个人又在逃离。

22、不是所有人都能从文字里汲取营养的,起码那些腐朽发酵的灵魂不能。

23、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我只能尝试从别的地方汲取。

24、聪明人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因为他所得到的才能本是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的精华。

25、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汲取营养壮大自身,更能拯救灵魂为迷茫之人指明方向

26、善于从淤泥中汲取营养,是莲的智慧;善于在混乱中找到方向,是人的聪明。

篇7:汲取的力量作文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见一只蚂蚁正在用触角碰我刚吃掉下来的面包屑。后来,我看见它走了,就去别处玩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有好多黑点儿在慢慢地向面包屑前进,我仔细一看,原来小蚂蚁把它的同伴叫来搬运面包屑。它们一起来到面包屑旁,一只大蚂蚁爬来爬去,好像在发布命令;小蚂蚁们立刻站成一排,好像训练有数的士兵。这时,大蚂蚁爬到面包屑旁把小蚂蚁们召集过来,齐心协力地把面包屑搬回了洞中。

看碰上小蚂蚁们,我似乎想到了同学们。有一次,我们班和四3班举行拔河比赛,我们班参加的都是女生,而他们班都是男生,我们想我们输定了。可是,在比赛中我们团结一致,一起使出吃奶的劲儿往后拉,而男生那边你争我夺,往不同的方向拉,结果他们输了。

现在,他们打心眼里佩服我们女生了。

篇8:汲取的反义词

一、他人观点

朱青 (2007) 认为, 《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税收痛苦指数”, 只适用于那些收入相对较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 并不适用于普通民众。因为它在比较各国税负时绕开了实际税率这道坎而选择了名义税率, 尽管做法比较简单易行, 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却要大打折扣。

张强 (2008) 认为, 《福布斯》杂志采用的“税负痛苦指数”也是一种税负的衡量尺度。关键是这种衡量尺度本身存在很大缺陷, 起码用来衡量中国目前的税负水平不合适。因为仅仅选用6个税种失之简单, 而且忽略了实际的税收征收情况。基于“痛并快乐着”的逻辑,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尺度——税负幸福指标, 用以表征虽然纳税较高但也能获得较高的福利, 从而增强幸福感。税负幸福指标可以用一个国家当年对于公共福利事业的支出与当年的税收总额的比值来计算。

安体富 (2009) 认为, 《福布斯》公布的“税负痛苦指数”, 所用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不够合理。理由是:各国税种都比较多, 它只选了五个指标, 不一定能代表整体税负的高低;它用的是名义税率而不是实际税负, 二者之间是由差距的;有些数字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五个指标的基数各不相同, 不便于相加。

郑春荣 (2009) 认为, “税收痛苦指数”的计算方法荒谬无理、矛盾重重。因为排名的依据是名义税率, 而不是有效税率;不看税基, 直接以税率论轻重;直接比较各国主要税种的税率高低, 忽视了其他附加税对纳税人的影响, 忽视了同一税种下不同税目的税率差异;只选取中央政府的税率, 忽视地方政府的税收问题。

二、几点疑问

1. 编制“税收痛苦指数”的目的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认为“税负痛苦指数”是不科学的。《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税负痛苦指数”, 全称是“福布斯全球税收痛苦和改革指数” (Forbes Global Tax Misery﹠Reform Index) , 它是将一国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税 (费) 、商品税以及财产税等几大税种的最高一档名义税率加总后得出的。

编制“税收痛苦指数”的目的是什么?杰克·安德森和大卫·安德尔曼 (Jack Anderson﹠David A.Andelman, 2007) 在他们撰写的特别报告《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中指出, “居住在相互联系的世界各地的具有全球流动性并拥有高技术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可以作出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选择在哪里居住……这个选择关系到他的收入在当地政府征税后可以有多少归他自己所有……我们根据收入有多大部分能归个人所有对各个国家进行了排序。我们称它为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 (或者, 对于那些低税的国家, 我们称它为税收幸福指数) ”。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 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主要是用来衡量那些收入相对较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的税收负担, 并不是用于说明普通民众的税收负担。

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用来衡量中国的税负水平, 的确存在不科学、不真实等问题。矛盾的焦点主要在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之间的差异上。但是, 这究竟是福布斯杂志编制的问题还是中国税收制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能更多的是后者。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之间有差异, 作为一本著名的财经期刊, 想必《福布斯》的编撰者不会不懂得这个基本道理。问题的关键在于, 中国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之间的落差实在太远了。拿个人所得税为例, 福布斯公布的2009年税负痛苦指数排名中, 中国得分159 (1) , 在其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世界第二。仅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最高边际税率为45%, 占权重的28.3%。按照税法, 个人月工资薪金收入扣除2000元免征额、再扣除社会保障缴款之后的余额超过10万元的纳税人, 才适用45%的税率。从2011年9月1日起, 工资薪金收入的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 税率结构也作了调整, 适用45%的税率的人更少了。所以, 笔者主张给《福布斯》杂志以多一分宽容, 毕竟它不是学术性期刊, 况且它主要是衡量企业家和高管的税负情况。尽管《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 在选取数据渠道, 统计方式方法、观察问题角度等方面, 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它所反映中国的税负痛感的“铁证”也并非真实可靠, 但是, 我们并不能一味指责这份榜单, 更应检讨和反思国内的税收制度, 以客观务实的态度, 来分析税收负担到底高不高。

2.“税收负担”与“痛苦程度”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

关于税收负担的理解, 通常有两种角度。一种是从国家整体税负而言的, 如安体富、岳树民 (1999) 认为,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 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税收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另一种是从纳税人角度而言的, 如庞凤喜 (2002) 指出, 宏观税负是指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 通常可用一定时期政府课税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这两种理解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需要研究的倒是, 税收负担高低与纳税人的痛苦程度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从个体来说, 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 如果缴纳的税收多了, 税后可支配的收入就少了, 纳税人从税前收入中得到的效用与从税后收入中得到的效用之间的落差就会扩大, 此时“牺牲”程度提高, 也就是痛苦增加。然而, 若联系税收的用途, 即考虑纳税人从公共产品中的获益, 问题会变得复杂。细分有四种情况:高税负高获益、高税负低获益、低税负高获益、低税负低获益。只有在高税负低获益的情况下, 纳税人才真正感到痛苦。其他三种情况下, 未必有什么痛苦之感。北欧许多国家就是高税收的同时又是高福利。可见, 单纯从税收负担去判断痛苦与否以及痛苦程度, 这是不科学的。从这个角度说, 福布斯的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是有问题, 索性搞税收负担排行榜, 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3.“税负幸福指标”能否衡量幸福程度

张强 (2008) 提出“税负幸福指标”的概念, 并且认为可以用一个国家当年对于公共福利事业的支出与当年的税收总额的比值来计算。与痛苦一样, 幸福只是主观感觉的结果, 难以量化。张强建立的衡量指标, 把税收与公共福利联系起来, 这比税收痛苦指数前进一大步。不过, 这个指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 公共福利事业的支出包含哪些支出?显然不应该仅仅包含社会保障支出, 从国防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教科文支出、……, 所有支出都与公共福利事业有关。具体范围不清楚, 这一点张强自己也承认是不足。第二, 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多少与民众幸福程度也未必是正相关关系, 因为涉及到支出结构与效率, 更关系到支出或者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民众的偏好。

三、我的看法

王绍光、胡鞍钢曾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国家汲取能力问题, 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 “国家汲取能力 (Extractive Capacity) 是指政府从社会获取财政资源的渗透能力, 它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税收, 即汲取能力的指标, 是所有其它国家能力的基础。” (王绍光、胡鞍钢, 1993)

受此启发, 笔者觉得可以确立“政府财政汲取率”这个指标。“汲取”一词的本义是从井里打水、取水。政府自身并不创造财富, 它只是从私人部门创造的财富中获得一部分资源。所以, 用这个词比较形象和贴切。如果要下一个定义, 不妨这样来表述:“政府财政汲取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国政府从经济系统中获得的资源份额, 以政府财政收入占GDP之比来表示。

1.“政府财政汲取率”指标的确立可以避免关于宏观税负判断的纷争

自2000年以来,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居《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的高位, 有些年份甚至居第二位。对此, 国家税务总局 (2007) 予以严厉批驳:“中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世界较低水平。不论是以不包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口径还是以包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口径来衡量, 我国与国际水平相比, 都处于较低水平。”学术界多数人的观点是, 《福布斯》杂志高估了中国的实际税收负担, 而国家税务总局的报告又低估了中国的税收负担水平。

国际上衡量一国税收负担的轻重,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来表示, 即宏观税率。但是, 在中国目前使用这个指标并不合适。因为政府收入中, 除税收之外, 尚有其他众多名目的收入。“宏观税率”一词, 从字面上看, 总使人觉得仅仅是指税收的负担, 而没有把归政府所有的各种非税收入统计在内。惟其如此, 才有所谓的宽口径、中口径和小口径宏观税负。

“政府财政汲取率”是专门衡量政府在GDP中占有份额的指标, 可以避免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而引起的观点纷争。

2.“政府财政汲取率”指标的确立可以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衔接

国际上, “政府财政收入”有一个比较通用的统计口径, 那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编制《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时所用的口径。IMF所指的政府财政收入, 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即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杂项收入) 。计算“政府财政汲取率”, 应该采用IMF的统计口径, 至少是接近这个口径。

我国目前关于财政收入的术语比较多, 常见的有“公共财政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等等。对这些财政收入术语, 目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解释。结合财政部向人大递交的预算报告、《中国财政年鉴》上的财政收入表和财政工作实际情况, 大体可以界定这些术语所包含的范围。

“公共财政收入”是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之和。其中, 中央财政收入包括关税及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 中央企业所得税, 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增值税的75%部分, 证券交易印花税93%部分和海上资源税收入。

“全口径财政收入”的范围是最广的, 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四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这样四个部分。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两个部分。其中, 税收收入主要是指增值税25%部分、企业所得税增量40%部分、个人所得税增量40%部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非税收入主要是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等。

上划中央“四税”收入是指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 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 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政府住房基金、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铁路资产变现收入等, 中央政府性基金与地方政府性基金一共有30多个项目。其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约占政府性基金总额的75%。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是指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地方财政总收入”仅仅是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上述多种口径的财政收入, 用哪一种测量政府汲取率?按国际可比口径, 我国政府财政收入, 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 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不过, 有两项内容必须剔除:一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定义, 国有土地出让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资产的交易, 结果只是政府土地资产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 并不带来政府净资产的变化, 不增加政府的权益, 因而不计作财政收入。二是国有企业利润。按照IMF的界定, 国有企业利润是公共部门而非一般政府部门的资金来源, 未分红到政府账户的国有企业利润应不计作财政收入。

四、基本结论

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主要是用来衡量那些收入相对较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的税收负担, 并不是用于说明普通民众的税收负担。“税收负担”与“痛苦程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为避免引起关于宏观税负判断的纷争, 建立确立“政府财政汲取率”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国政府从经济系统中获得的资源份额, 以政府财政收入占GDP之比来表示。政府财政收入的统计, 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编制《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时所用的口径。

参考文献

[1].朱青.中国税负高低辨析——评〈福布斯〉杂志的中国“税收痛苦指数”.中国税务, 2007 (8) .

[2].张强.税负的痛苦与幸福.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

[3].安体富.对税收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税务研究, 2009 (1) .

[4].郑春荣.“税收痛苦指数”的理论错误与反思.经济问题, 2009 (2) .

[5].http://www.forbes.com/opinions/2007/05/03/mis-ery-index-taxes-oped-cx_ja_daa_0503misery_land.html.

[6].安体富, 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 经济研究.1999 (3) .

[7].庞凤喜.论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 (5) .

[8].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关于中外宏观税负的比较.http://www.chinatax.gov.cn/n480462/n480483/n480549/6307238.html.

篇9:名著:汲取教养的宝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也是中国古代第一篇有标题的文章。课文节选部分讲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要思考、积累、专心等学习方法。其实《劝学》的内容完全不止这些,它还讲到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品质等。这些经典的见解今天读来仍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劝 学

◇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有删节)

附译文: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学到了这一步,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

《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口耳之间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贴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跖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篇10:汲取的力量作文

4月30日,我们来到南汇军事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名枪展览、影片欣赏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课外知识。乘汽艇、越高空绳网、过勇敢者道路等项目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磨练。

在众多项目当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拉竹艇这个活动。30多位同学站在一艘竹艇上,拉着同一根绳子,一起用力,每一位同学都很投入,使出自己浑身力气,众志成城。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涟漪是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见证,额头上的汗珠仿佛在为我们的齐心协力而欢呼,这就是团队精神。短短的竹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亲身体验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当所有人组成一个团队,把这星星点点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无比巨大的能量。个人的价值也只有在团对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不仅仅在活动中是如此,在学习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的收获。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发展,乃至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这次社会实践考察锻炼了我们的身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和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篇11:汲取的力量作文

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绘画的执着,哪怕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依然怀着悲悯,在作品中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在流亡的路上,他的心反而变得更广大、更平和,其画作走向更高远的意境,超越战争与仇恨,为乌云密布的人间洒下一道光辉,留下一线生机。他的作品便像一泓清泉,涤荡心灵,展现人类文明的美。这是在生命最艰难、最异样的问题上肯定生命,在俗世的桎梏之下,精神的自由起舞。某种程度上,倒是酒神精神的一种体现。丰子恺的超越就在于他对生命的爱,化苦为乐,化丑为美,在绝亡的哀号中获得生之极大快意。在文学艺术的世界中,自由、艺术与美三位一体,有着振奋人心的巨大力量,于是乎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因而丰子恺又是一个美育的提倡者。毕竟他自己就是艺术救赎和美学思想的典型受益者。美本是人类的产物,却时不时地被弄得乌烟瘴气,他便将艺术尽力变得通俗,使文盲也能理解,倾注的不只是十万斛的同情,更是想点燃阅者感想的火花,熊熊燎原。无论物质生活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人们忙于活命或者逐利,审美都是一种救赎。就有些类似于尼采的美学思想,人在欣赏美的时候也会渴望成为美的东西,则人生不再是冰冷的运转机器,转而塑造成艺术品,以活出精神的丰腴与崇高,是以才能称之为有灵魂的人、像人的人。丰子恺所做的,正是学习老师李叔同,去活得像人。故当丰子恺年过古稀时,他还是那个充满爱意、挂着孩子般笑容的丰子恺。真正能做到如此纯仁的人又何其之少!

篇12:汲取的力量作文

这个文章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父母都是爱工作的力量大于亲情的。甚至可以说是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一次,是十分宝贵的,况且,参加非典的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几率是十分高的。如果一旦感染上的话,死亡的几率很大,康复的机会很少。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也是十分投入的工作,自己而不幸染上的,应治疗无效而死亡。而且,我还从《温州都市报》上了解到,一位北京的阿姨,在非典时期主动请缨参加非典医务人员,在火车站,那位阿姨手里抱着一位还不满10个月的女儿,女儿偎依在母亲的怀里,似乎在说:“妈妈。我一定会等你回来的。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不仅这些,有些认为了这,愿意把终生大事先搁着,有的还把孩子放在了学校……而我们这些根本没体会的局外人永远也不知道。提奥多·马丁曾经说过“工作是生命的真正精髓所在,最忙碌的人正是最快活的人。”

事实一再说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得到社会的尊敬,在比较艰苦的岗位上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得到更崇高的荣誉。

篇13:汲取犹太民族教育智慧的正能量

一、教育智慧游走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

犹太民族重视知识,酷爱读书,被称为“书的民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圣经》,最核心的是《托拉》,即律法书或《摩西五经》,就是《圣经》的前五卷。再者,还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就是《塔木德》,其意思是“伟大的研究”,是一部汇总了对《圣经》进行解释和研究的经典。对千百年来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来说,《圣经》和《塔木德》就是祖国。子女从父母那里接受戒律和生活习俗的教育,儿童从小就要学习与背诵这些经典。《塔木德》里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人要是没有知识,那他还能有什么呢?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能缺什么呢?”因此,犹太人养成了全民好学、全民信仰知识的历史传统。并且,在犹太教中,学习知识是敬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哪种宗教如此这般的崇尚知识的神圣。另外,在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40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由此可见,犹太人的教育智慧在于:以书籍为媒介,将求知崇尚为一种虔诚的信仰,进而形成民族凝聚力,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犹太人还认为知识是甜蜜的。当犹太小学生入学,在第一堂课的教室里,每位孩子都会得到一块石板,石板上是用蜂蜜写成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们一边朗读,一边舔掉美滋滋的蜂蜜。随后,教师发给他们的书本里还藏有葡萄干、核桃、糖果等礼物,供孩子们发现惊喜。犹太人在奠定知识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启蒙时期,就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使学习成为一种掉进蜜罐的享受,这就是智慧。

二、教育智慧散布在生活的气息中

犹太人的生活质量很高,是因为他们十分重视家庭,重视和谐的家庭生活。在家中,父母和子女都要承担家庭责任,履行彼此的义务。

在家庭生活中,犹太家长相当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即使生活在贫民窟里,即使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家长仍会倾尽所有、砸锅卖铁地使子女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坚持让孩子学习。以至于在20世纪20年代,仅纽约市就有近一半的在校大学生是犹太人;1937—1938年的《美国犹太年鉴》统计表明,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3.5%,但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犹太学生却占到9.1%;1955年犹太青年读大学的比例是62%,而其它群体仅为26%。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使得犹太人的整体素质都很高,离婚率和家庭暴力都大大低于非犹太家庭,犹太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融洽。

作为犹太子女,仅仅在父母的供应与呵护下去学校求学,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可行的。犹太人认为,工作是人的责任,掌握技能不仅仅为了谋生,同时也是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人们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他们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要求自己的子女必须掌握一门手艺。“最好是把研习《托拉》与从事某种世俗的职业结合起来,因为从事这两者需要付出的劳动能使人忘掉罪恶。只研习《托拉》而不劳动,终将一事无成并成为犯罪的起因。”犹太家长鼓励子女学习技能,进行劳动,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意志,使他们早早地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并进入社会进行实践。

我们可以感受到,犹太人教育的智慧浸润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浸润在父母与子的责任互动中,浸润在技能突出的劳动过程里。

三、教育智慧蕴藏在追求财富的“储蓄罐”中

先贤孟德斯鸠说:“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犹太人凭借对商业独到的领悟,对财富坚持不懈的追求,以“世界第一商人”的名号享誉世界。一个真正的犹太人,除了自己理解并懂得金钱的价值外,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认识到如何获取和利用金钱。犹太人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理财教育,就是其追求财富、积累财富的“储蓄罐”,充满了智慧。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钱不可以赚,只要是可行的赚法,就一定要赚。犹太人爱钱,但是这绝不等同不择手段的纯粹拜金主义。他们在钱财面前坦荡无邪,严格遵守赚钱的游戏规则和法律规定。一般来说,犹太人对钱、财富的态度是相当严肃的,有节制的,有时甚至是敬畏的,因此,尽管他们有钱却决不会为毫无意义的寻欢作乐,为追寻奢靡生活而乱花一分钱。同时,他们认为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从而热衷于慈善事业。犹太人捐给各种慈善事业的钱比其他民族都要多,慈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传统和习惯。更可贵的是,他们捐赠时绝不会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而是悄然进行。因为他们信仰最大的慈善是在慈善中赐者和被赐者均不知道对方是谁。

犹太人给孩子讲理财之道,是教育的先进之处。他们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途径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在教育中注意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按照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培养理财观念,教会孩子节俭和挣钱。他们要求孩子达到如下目标: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了解货币为等价物,知道钱的来源;8岁时,通过工作赚钱,学会把钱存进储蓄账户;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12岁时,能够制定短期开支计划,并正确使用银行业务术语。犹太孩童在很早就投入到实践,通过身体力行的工作,磨炼自己的意志,学会用劳动与智慧换取财富,学会合理支配开支,并学会投资,使资产流动更新。

奉行“惜钱、省钱、捐钱”的金钱观,讲求“劳动创造财富,才智经营财富”的理财之道,一切从孩童做起。这就是犹太人藏在“储蓄罐”中的教育智慧。

四、结语

犹太民族的优秀与绵延,说到底还是归功于教育。无论是在追求知识、追求生活品质,还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教育智慧都充满了感召人心的无穷正能量。这些智慧督促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丧失了现实感和实用性的中国教育去转变发展方式、开拓发展思路、革新发展模式。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汲取犹太民族的教育智慧,自觉地吸收强有力的正能量,化差距为动力,迈出奋勇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林远辉.三位一体之犹太教育探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

[2]王瑞瑞.犹太民族的教育特性分析[J].教育研究,2007(1).

[3]韩玉群.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8).

[4]王中合,编译.犹太人教子枕边书[J].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267.

篇14:悲痛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中国,请不要为灾难哭泣!

尽管汶川的那一日,江河变色,山崩地绝。

让“5·12”载入史册的,绝不会是眼泪;彪炳青史的,将是中华民族面对惊天大灾的坚韧和勇毅。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我们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跨上残垣,对抢险将士给以莫大的鼓励;

我们看到了,温家宝总理脚步匆匆,行走在震后的一个个危重灾区;

我们看到了,十万官兵如一股钢铁的洪流,创造出一个个抢救生命的奇迹;

我们看到了,那些自发前往救灾的普通公民,犹如一道新生的“战地彩虹”,在震后的废墟上,展现出耀眼的别样靓丽!

我们在本期为您奉献的特别策划,叙述了一个个发生在灾区的小故事,它们或许波澜不惊,只是大潮中的几圈涟漪。但在故事的背后,我们却可以看到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中国的救灾故事,因这种光辉的存在而愈显壮丽。

与发生在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较,今天的中国已今非昔比。公民精神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公民财富的积累、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政府的变革同步。大量NGO,企业公民和个体公民积极参与,在政府所展开的“正面战场”之外,开辟了紧相呼应的抗震救灾的“第二战役”。

全国数十家NGO通过网络沟通,共同组成松散型的民间团体“赈灾援助行动小组”;成都的司机义务组成运输队,穿梭在都江堰灾区;还有从祖国四面八方自发奔赴灾区救援的个人志愿者;截至5 月18日,来自社会的捐助总额已达89.45亿人民币……

震后6天,救助同胞的骨血情怀细织密缝,互助担当的公民行动此伏彼起。这种感同身受、守望相助的文明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理性——而这恰恰是“人性”光芒的最重要的体现。

这场地震或许将成为中国现代公民精神成熟与成长的一部分。灾害肯定从不预演,互助同行的公民精神却可以在大震中生长,为中国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历史不会在这一刻定格。让我们在悲痛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向未来,生生不息!

灾难塑造大写的人 废墟下没有白天黑夜

本刊记者/秦轩 (发自北川县)

普通人的时间按照白天黑夜计算,但废墟下的人是按小时甚至分秒计算。两个普通志愿者意识到这一点,决定在夜里进入一座“死城”

如果是一个人,他俩谁也不敢进县城。县城早就空了,不计其数的尸体被埋在废墟下面,经过前天大雨浸泡,有的已经臭了。有时黑咕隆咚中,废墟下还传来人哭的声音……

现在是俩人,好像就不那么害怕了。

5月14日,晚9点左右,志愿者梁春和杨太平在指挥部营地附近搞到一个手电筒,还有附带的两节电池。两人决定进到北川县城,继续寻找幸存者。他们想,如果找到幸存者,就设法营救;如果营救不出来,就陪着幸存者在废墟旁过夜。

这时距离地震发生55个小时。两人推测,废墟下的幸存者最需要外界的刺激来增强信心;要是睡过去,就麻烦了。

这么做有一定的危险性——传言说当晚还会有比较大的余震。而此时最大的危险是水灾。据说上游因为山体滑坡堵住河道,形成了堰塞湖。如果堰塞湖溃决,就会往北川县城方向倾泻。中午12时许,正在救援的数千官兵,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只留下来自陕西和江苏的两支消防队。

梁春觉得洪水真来了也没事,反正自己会游泳:水只是流过去,自己小心别撞到什么东西就没事。

梁春是来自绵阳的志愿者,1981年生人,在山西上大学,毕业后在温州工作,现在在一家营养品公司的绵阳分部做销售。父母都在绵阳乡下务农,这次地震没受到什么大损失。他起初在绵阳帮助政府协调交通,不满足,就和几个同事跑到北川来救人。

杨太平今年22岁,是成都一所大学的学生,刚上大一。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他进大学不久就加入学生会中国志愿者团队组织。杨太平说,自己决定来北川当志愿者前,“有些问题”已经想过了。

他这次是偷跑出来的。前一天,他从成都学校的宿舍坐车到绵阳,花20块钱找了个地方住。第二天早上又坐车到安县。警察已经把路围上,不让车进。他徒步走了40多公里。他的耐力好,自夸中学3年都是学校的1500米冠军。

“你把这个女人救出来,她就会成为你妹妹。”

5月14日下午,梁春和杨太平刚刚认识。

14日中午梁春抵达北川。有人正在营救一个幸存者,他赶过去帮忙,拿起铲子铲了几下,部队的撤离命令来了。他只好跟着撤,走了100多米,不甘心,决定回去自己干。

这不是一个好干的活。幸存者是个女人,大约30来岁。除了擦破点皮,没有其他什么伤。她上面压了5块板子,其中3块都是裹着钢筋、十几厘米厚的空心预制板。

梁春能找到的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

几个志愿者和到当地找亲戚的人,陆陆续续来帮忙。有的干了几下就走了,也有找亲戚的人问底下的这个幸存者是谁?是不是他的妹妹?一听不是,拔腿要走。梁春对他说:“你把这个女人救出来,她就会成为你妹妹。”

志愿者一个一个地走了,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就是杨太平,下午2点多到的。两个人一直干到下午5点多,仅差一块板子没凿开。这时武警赶来帮忙。

下午6点左右,那个女人被救了出来。她的意识还很清醒,死死拽住梁春的手,要他俩的联系方式。

“下面有个人,我们听不懂她说的话”

从营地进县城的路上,两人很兴奋,不停地谈着下午的成功营救。梁春说:那个女的有毅力,很坚强。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握钢钎要带手套,否则手会起泡。于是二人沿途捡手套,一人手里还攥把铁锹。路上又遇到两拨返还的志愿者,他们说:前面路中间有具死尸,天黑看不到,要注意。他们还说:传言夜里2点多有大的余震,务必提前回来。

梁春和杨太平决定,手电电池不足时,用另外两节备用电池照明返回;如果遇到幸存者,就视情况而定。

终于走到县城,杨太平看了一下时间,一共花了40分钟。此时县城不算太黑,头顶有月光,在厚厚的云层中开了个洞。

长途汽车站的废墟旁,一种像人哭的声音传来。他俩马上喊过去,很久没有人回应。再仔细听,又好像是什么鸟在叫。

进了县城,两人往老城区赶。梁春白天听说在北川公安局和北川小学那里救出了活人,觉得应该去那里找找。走到北川粮食局和工商银行的路口处,看到来自江苏的一个消防中队,一拨人正在废墟上作业,另一拨人正在休息。

梁春两人很意外,正商量着继续往里走,废墟上的消防员喊道:“你们是不是本地人?”两人答是。那人又喊:“太好了,下面有个人,我们听不懂她说的话!”

废墟底下的人,是14日下午5点多被发现的。

那时刚从旁边3米多深的废墟里救出一个人。被救出来的人说周围都是死人,没有活的。

消防队员决定在撤离前朝里喊一次话。废墟下有人应了一声,听上去是个女的。

梁春和杨太平赶到时,消防人员已经忙了5个小时。他们刚刚在一块水泥板上打开一个小孔,够把手臂伸进去。

现在最着急的是言语不通。消防队员想知道底下的人到底在什么位置,能不能看到从小孔照进去的手电光亮。如果看不到,又得重新选点工作。

梁春将嘴凑到小孔旁,用绵阳话说:“我们离得很近,马上就可以救你出去。你闭上眼睛抱头。”废墟下的人应了几句,不停地说话。

周围的消防队员只能干看着,一句也听不懂。梁春反复安慰她,说了三五分钟,忽然扭过头说;“她可能有点神智不清,不想让我们救,也不说她的位置在哪里。她还问我们是哪个单位派来的,是不是政府的人。”

消防队员有点哭笑不得,又开始用小锤子砸钉子的方式凿洞,决定先凿出一个能进人的洞再说。

梁春见此,就开始推广自己下午救人的经验,建议消防队员用铁钎去凿。

负责的副班长从手边拿起一个工具说:“这个行不行?”那是一个类似铁钎的工具,叫手动组合破拆器,前面有一个尖头,后面的撞锤像活塞一样,可以提起来再往下推。

进度果然比以前快了许多。这活很累,几分钟就要换人。梁春和杨太平看着手痒,也申请加入。尤其是杨太平,看上去很瘦,用起劲来像头疯牛,旁边的人都吓一跳。

大约干了半个小时,梁春又向下面喊话,没有反应。杨太平去喊,也没反应。有人出主意,要杨太平喊话说她的孩子和丈夫都在外面,他们要她活着。还是没反应。

正说着,余震来了。废墟一阵晃动,咣咣乱响。杨太平很平静,说这是纵波,过一会儿还有横波。接下来能听到山坡上石头滑落的声音。

幸存者没有反应,副班长开始向在另一处的中队长汇报情况。梁春说:“再等10几分钟喊一次,实在不行再走。”杨太平对着那个口子喊:“娘娘,你再不说话,我们就得撤了。你赶紧答应一声吧。”过了几秒钟,底下又有了声音,可还是拒绝透露位置。

救援工作继续,一会儿,口子开到3个拳头大小,发现有钢筋,底下还有一层石板——幸存者可能是在石板底下;也有人推测说也可能幸存者在立着的墙隔壁。

副班长说:“先把口子开了再说。”众人又了干起来。

此时天上的云层已经跑尽,月亮和北斗七星清晰明亮。时不时又有小规模余震。

“你们胆子太大了!没听见狼叫么?”

大约凌晨1点左右,消防队的大队长过来喊话,叫大家撤。梁春和杨太平也跟着撤下来。大队长对他俩说:“你们胆子太大了!没听见狼叫么?这里还有余震,太危险。明天早上你们和我们一起过来吧。”

梁春脸色变了,据说这边是有狼的,它们会过来吃死人肉;还有野猪,也很危险。在大队长的劝说下,两人随消防队返回营地。

回去路上,杨太平和梁春聊起来,说政府会不会说话不算数,见死不救。他们并不知道,1个多小时后,来自江苏的消防队又派了人去搜救……

中国红十字会的帐篷旁,刚好有一个没人用的空帐篷,白天用来安置抢救的幸存者。两人找了块木板,坐下接着聊天。这里是指挥部,附近有信号。杨太平收到成都的短信说,学院书记已经知道他过来了,让他回电话过去。

梁春给自己的同事打电话报平安,嘱托人把他的论坛管好——他在一个关于健康和感情的论坛做版主。

两人都是独苗,也没女朋友。梁春说:“自己和城里人有差距,要先创业,让自己的下一代过上现在城里孩子的生活。”上大学前,杨太平跟姐姐在一家手机店做事,做了3个月就差点当了店长。现在的生活费就靠打工时攒的钱。

聊了几句,梁春去指挥部转转,想找点毯子、被子什么的。那边也没有,索性回来睡了。夜里又冷又潮,两人的外套全湿了。

清晨5点多,一队消防队员抬着担架跑回来。两人一打听,救下来的是个男的幸存者,是在北川公安局那里抢救出来的。这些消防队员干了一整夜,也有一名志愿者陪着,是从北京过来的。

起床后,二人去红十字会要生理盐水,护士将梁春双手的伤口处理了一下。梁春和杨太平接着来到消防队营地,几位老乡正焦急地问指挥部在哪里。二人与老乡交流,原来在离县城步行两小时路程的半山腰上,还有伤员,腿、手都断了,需要救援。

二人分工,杨太平在营地继续等待,梁春带老乡去指挥部求助。一会儿,消防队起床吃早餐,梁春也带着老乡回来。

上一篇:浅析新手学习网站建设的三个方向下一篇:高中以蜡烛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