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解读

2024-07-25

政治意识解读(共12篇)

篇1:政治意识解读

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成政治热词(解读“四个意识”深意)在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共首次公开提出“四个意识”,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可能成为2016年遴选公务员考点,参加公务员遴选考试的朋友需留意。

这“四个意识”中的前两个,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经常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系统之中。而“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在近两个月才成为政治热词。如果大家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近期各省区市领导在重要会议讲话中经常提到这四个意识。

中共首提“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何深意? 为何强调“核心意识”?当今中国治理和中共执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国内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中国面临两个棘手的世界难题,即“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需要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核心,这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

三年来,总书记带领下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理中国的绩效非常亮眼。其中重要原因,乃习近平主动担当,重塑中国政治格局,全面负责党的各项任务,亲任多个领导小组组长,协调权力支配和资源配置。未来几年的中国治理和变革,难度之大,责任之大,可以想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小平)

为何强调“看齐意识”,核心意思两层:

一是“集中统一”是中共执政发展的根本所在,党内分裂、不团结是政治隐患、危机之源。邓小平曾说,“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只要它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方面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共产党政权兴衰史的基础上,得出的深刻经验教训。苏共偌大一个政党之所以亡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党内政治力量分裂、意识形态分歧等。中共革命史以及建政后的建设、改革史表明,历次困境的根源之一即是中共内部出现不看齐的力量,甚至是搞分裂党的政治勾当。党中央严肃查处***、令计划违纪违法案件,消除了党内重大政治隐患,原因之一即是他们破坏党内统一团结。

二是治理中国、变革中国需要有中央权威,需要有打破体制内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威。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中共这么一个大党,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无论是地方还是部门,必须把分管的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统一起来,必须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看齐,决不可自搞一套、阴奉阳违、“标新立异”、搞“独立王国”,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啃硬骨头”还是“涉险滩”,都需要有中央权威,需要有打破体制内多年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权威。尤其是“触动团体或个人奶酪”时,最需要中央权威。

简言之,“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深远影响未来几年的中国政治格局和改革绩效。党中央以及总书记,将以更大的权威与担当,带给中国民众更多获得感。

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政治鉴别力。

大局就是全局,也就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局就是大势,也就是发展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就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凡是涉及全局的事,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涉及国家命运前途的事,就是大局。

关于四个意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这样说(在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会上): 树立政治意识,就是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始终保持党性坚强、党纪严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树立核心意识,就是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听从总书记的指挥。

树立看齐意识,就是要经常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篇2:政治意识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今天,考研教育网整理了唯物论中的意识观相关知识点解读,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意识”的概念是我们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因为从意识的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还可以得出意识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直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的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篇3:三毛的流浪意识解读

三毛的流浪并不完全是出于对旅行的爱好, 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性格的独特, 情感的追寻, 对自然的崇拜等, 这些因素导致三毛的流浪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意识, 这种意识往往很难控制或无法控制, 属于流浪者对心灵的自我放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为了广阔的草原, 还有梦中的橄榄树……”三毛作词的歌曲《橄榄树》告诉读者, 三毛的流浪是有她的理想和愿望的, 是一种诗意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追寻。

1. 性格的独特。

三毛是一个独特的人, 相比平常人, 她的人生充满坎坷和挫折。三毛是个表面看似强大, 内心其实十分脆弱的女子。初中二年级的三毛曾因数学老师的当众体罚, 心灵受辱患上了自闭症。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完全地和外面的世界隔开, 连饭都是由母亲端进房中。自闭最严重的时候, 三毛曾割腕自杀。三毛的少年时代是阴暗的雨季, 她脆弱、忧郁, 令人担忧。她藏在黑暗里, 远离人群, 在自我虚无的世界里奔跑找寻, 疲惫至极却不愿言说。后来在画家顾福生先生的鼓励、肯定下, 三毛一点点走出自卑、自闭, 成为文化学院的学生, 就读于哲学系。她希望哲学能为她解答人生的问题, 但哲学的苍白教条并没有使她找到生命的答案, 解决人生问题。三毛很迷茫, 甚至又想到自杀。这样的学习环境摧毁了三毛的自信和自尊, 三毛选择逃避, 成为了逃学的“问题孩子”。此时的逃学, 其实就是流浪的雏形。

三毛从小就思维方式独特, 想法怪异。“每天清晨, 我总不想起床, 被母亲喊醒的时候, 发觉又得面对同样的一天, 心里想的就是但愿自己死去。”[1]“三毛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 实质上追求的是精神和心灵的自由。流浪是三毛儿时拾荒梦的延续。流浪可以打破每天的单调重复, 满足三毛内心的不断更新。流浪的过程就是追求自由、新奇的过程。因此, 三毛的生存与流浪为伴。

三毛的独特还表现为特立独行的心态。她说:“我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 即使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荷西可以进我的心房里看看、坐坐, 甚至占据一席, 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 那是我的, 我一个人的。”[2]父亲是三毛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人, 两人却冲突不断。根源在于三毛的不趋同, 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写作态度等。三毛按自己的样子去生活, 她一再强调, “我在这个世界上, 向来不觉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 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活着的轨道, 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3]。三毛对“相同”的排斥、对“不同”的追求奠定了流浪的主观基础, 导致了流浪的命运。为了自由, 为了价值观的追求, 三毛坚持独立, 独立促成了三毛的流浪。

三毛是个随性的人。随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比如读书习惯和创作。三毛爱读书, 但不是刻意地读。在书本里, 三毛只是在游玩, 没有阅读目的也没有计划性地阅读, 读哪篇或读到哪个段落皆可。对于写作, 三毛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的。“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 我无拘无束地坐下来, 自由自在地把想写的东西涂在纸上。在我, 是这么自然而又好玩的事情。”[1]行文方面, 三毛的文章如行云流水, 前后段没有刻意的连接痕迹, 跟着真实感觉走, 想到哪写到哪。三毛强调兴之所至, 即成文章;一切率性而为, 并非刻意追求。随性让三毛感到自由;同样, 流浪与旅行不同, 流浪是随着性情的过程, 没有计划, 走到哪就停到哪, 符合三毛的随性要求。

2. 情感的追寻。

在台湾读大学时, 三毛陷入情网, 爱上了同校的一个男孩子。随着男孩毕业, 他们中断了恋爱关系。初恋的失败给刚刚走出自闭的三毛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 她毅然飞往西班牙, 开始了流浪岁月。1970年三毛回台湾任教期间, 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结婚前夕, 未婚夫因病猝死在三毛怀中。三毛伤痕累累的心再次受到无情摧残, 她无法在台北住下去。三毛再次回到西班牙, 并与苦恋她六年的荷西结婚, 开始了绚烂多彩的生活。荷西是令三毛在一夜之间绽放出所有美丽的男人。他让她不再孤独, 陪伴她学着用柴米油盐来直面生活。然而好景不长, 1979年荷西不幸潜水丧生。三毛精神上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痛感滚滚红尘总是令人苦涩和失望, 纵使万水千山走遍, 也没法寻到她想象中的爱情。荷西死后, 悲痛欲绝的三毛一度失去活下去的信心, 是亲人和朋友使三毛具有了担负生命的勇气。她选择做一只暂时的“不死鸟”, 回到台湾, 面对读者与媒体, 然后又重新踏上漂泊之路。

3. 迷恋自然。

三毛热爱自然, 眷恋自然。她被自然的活力与灵性深深吸引, 感受着自然与心灵的默契。“想念大海几成乡愁”, 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属于 (她) 前世回忆似的乡愁”, 是她“多少年来梦中的情人”。撒哈拉荒凉、炎热、贫困、愚昧, 是一块不毛之地, 但在三毛眼里, 它月光蔚蓝宁静, 骆驼优雅轻行, 居民淳朴神秘, 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美丽的乐园。三毛愉快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将自己的身心交付给这片沙漠, 一直到荷西去世。三毛之所以能在撒哈拉沙漠中生活下去, 她全身心挚爱着的丈夫荷西的陪伴是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撒哈拉远离城市诱惑和现代文明, 与她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相一致。三毛曾经动荡的灵魂在荒凉的沙漠和沙漠人那里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安全感和满足心理, 得到了喜悦和平静。流浪被三毛看成接近自然、融入自然, 与自然对话的最好方式。

流浪是作为作家的三毛丰富阅历、获取人生体验的主要途径, 是她寻求写作灵感、增强写作能力的生命成长过程。三毛的写作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酷爱自然的天性和浪游天下的经历, 赋予三毛广博的见识与深切的感受。壮阔寂美的茫茫大沙漠, 如幻似梦的沙漠海市蜃楼, 奇妙的异域故事与风土人情, 平凡生活的奇情异趣, 生命的欢乐与温馨……三毛笔下的自然风光、异域风情、新奇经历和丰富的感情世界, 总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给其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三毛的写作与她的人生紧密相联, 是她漂泊世界各地的心灵自语。三毛的作品或是她自己的生活写照, 或是再现生活在她身边的人和发生在她身边的事。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进她的众多“故事”中。走过千山万水, 目睹人生世相, 身历悲欢离合, 三毛渐渐从自闭走向开朗豁达, 写作从哀伤走向明朗。当三毛辞别双亲, 走向撒哈拉沙漠开始自己的流浪生涯时, 也开始了她人生最辉煌、最具魅力的时期。她的创作风格由《雨季不再来》时的脆弱、失落、苍白、忧郁、迷惘和对生命固执的探索, 转变为《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健康、明朗、诙谐和流畅。《沙漠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哭泣的骆驼》等一系列作品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三毛的浪漫生活观。三毛说:“十年来, 数不清的旅程, 无尽的流浪, 情感上的坎坷, 都没有使我白白地虚度一生最珍贵的青年时代。这样如白驹过隙的十年, 再提笔, 笔下的人已不再是那个悲苦、敏感、浪漫, 而又不负责任的三毛了。”[1]

流浪为三毛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也形成了她独特的文体形式。有人称三毛的作品为游记, 因为其大量记录了浪迹天涯的旅行见闻;有人称之为散文, 因为这些文章生动活泼, 独抒性灵, 挥洒率真;还有人因为作品中奇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将其称为小说;作者本人则称之为“自传”, 强调“我写的就是我”。总之, 三毛是以她独特的文体描写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 她的文字自然朴实, 感情丰富诚挚, 气息别样浪漫, 人生态度潇洒自信, 开创了一代三毛文学。

三毛的精神世界敏感、丰富而广袤, 注重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找到生命的意义, 追求精神上的收获。三毛在《白手起家》中写道:“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的解释里, 就是精神的文明”, “生命的过程, 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 我都要尝尝是什么滋味, 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又说:“流浪是体悟人生、面接社会, 然后识其真面目的一种方式。”[1]这是三毛对流浪生活的理解。为此, 她踏遍大半个地球。浪迹天涯成为三毛生活的一种形式。三毛是浪漫的, 流浪能迎合她的浪漫念头。流浪过程的未知, 想象的美好可以永远存在, 浪漫情怀也可以继续。

同时, 三毛的流浪是为了追求理想, 躲避不想面对的现实。三毛坚信, 出走是对现实最好的抗争, 也是寻找最初梦想的唯一途径。生自纷繁变幻喧嚣尘世的三毛潜意识中总在逃避着现代文明, 她追寻淡泊宁静, 希望投身于完全清纯古朴的自然, 而流浪正是她抗拒现代文明的人生体现。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三毛的流浪也有很多的无奈:想象与现实的落差无法超越, 对现实的无力抗争, 对情感失去的恐惧……她自己也说过:“谁愿意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我不是刻意流浪……我不愿意流浪,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在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活中安定下来。”[1]所以这就更证明, 三毛的流浪是期待超越现实, 希望找到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但是最终, 通过“流浪”这一渠道, 三毛并没有抵达想象中的完美世界。实际上, 三毛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 特别是荷西走后, 三毛为情所伤, 因此表面看来风格清新明快的作品, 却有三毛心里不为人知的悲伤。

参考文献

[1]刘泽学.三毛作品集[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2]三毛.大胡子与我[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

篇4:杜甫诗歌生命意识解读

“生命意识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推行使之在久被遮蔽中得以澄明。教师应当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开掘生命和体验生命,养成一种恒久的生命情怀。”[1]反思我们现在的诗歌教育,多“术语”化解读,缺少深入细致生命体验,忽略对作家深入的体察,也就发掘不出作家个性化所在。诗人袁宏道在诗中戏言:“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可谓一语命中。

杜甫诗歌的动人之处,主要体现在强烈的生命意识方面。具体而言,一是对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坚持;而是对生活、生命的关注、细致敏锐的体验。这种生命意识也造就了杜甫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独特个性。

二、对人的价值与理想的坚持

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的诗句中感受到杜甫的一片赤子之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儒家积极的政治理想,在经历过国与家的动荡漂泊后,依旧流淌在杜甫的诗歌里。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来”字是指向作者和读者的,它不是过客冷眼旁观,也不是超然物外的淡漠,而是感受到的了长江奔涌冲击力,体现了杜甫晚年在老病孤穷的处境中强烈的生命意识。时年杜甫原有肺病,又添风痹,左耳偏枯,右耳已聋,正所谓“乾坤一腐儒”,然而,天地之间,又能有几个这样执着的“腐儒”?漂泊西南时的杜甫,分明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穷且益坚的执着。

《登岳阳楼》也是如此。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生命境界。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的诗歌摆脱了顾影自怜的个体关注,也没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消极,相形之下,孟浩然对个人仕途的忧虑就显得非常狭隘。杜甫这样终老不易其志的胸怀,也影响了后代华夏儿女。闻一多评价:“杜甫确实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2]这种光彩,是生无所息的韧性,是对生命珍视的源泉,是超越了个体的美丽。

正是因为诗人热爱生命、坚持理想,才能细致地观察、抒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

三、对生活细致敏锐的体验

从早期的《丽人行》到后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歌抒亲人朋友、邻里百姓以及整个民族的忧思难忘。

颠沛流离中见到衣衫褴褛的小儿女,他悲从中来,“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北征》),儿女衣服上的补丁图案,叠着的是他心头的疼痛。梦中与李白相见,为李白担忧,他写:“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怀李白》)怜悯孤苦无依的邻居,他嘱咐后来来居者要关照她:“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官军收复失地,他欢欣“漫卷诗书喜欲狂”。

也许在一些人心中,现实主义的作家背负着太多的精神包袱,很难产生美好的情致。然而杜甫的诗歌,并非如此。“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饮中八仙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绝句漫兴九首》)即使是在战乱频仍的生活中,他仍然能写出“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北征》)的淘气小儿女模样。究其根源,杜甫对生命的珍视与关注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杜甫这种对生命的细致体察密切相关,“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细节性意象也就应运而生,杜甫的诗也就具有了穿越千年历史的真实感。

四、杜甫心中的独特风景

霍松林先生评价杜甫的《春夜喜雨》是好雨的人格化。实际上,当杜甫把写诗当作自己心灵的回声,当他热切地

牵挂、珍视生命和承载生命的生活时,诗歌的语言也就变得分外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这是对故乡和亲人最美好的感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气势磅礴的景物是对昭君的命运最动人心魄的感悟;“石鳞金甲动秋风”(《秋兴八首》),这是内心冷暖自知的领会;“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这是诗人情感的延伸。这些远远超越了概念化的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瑞典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杜甫的诗歌,尤其如此。

在倡导写作个性化的今天,人们经常会感叹千篇一律的情景交融,矫揉造作的抒情方式,回首杜甫的诗篇,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生命意识充盈着文学创作。

注释:

[1]金树培:《生命意识:教育的基本命题》,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篇5:解读汉民族潜意识的

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了历史给文化留下的踪迹(trace),尤其是语词的意义变化之后原有的义项留下的踪迹,往往以潜意识的形式影响本族语者的认知和行为.汉字由象形字转化而来.原始的图画从象似性变为索引性和指称性,外延变成了内涵.作为踪迹发挥作用的具象性从整体上桎梏着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文化的观念模型完全集中在三个关键的汉字“易”、“仁”、“祖”的意义之内.外延封闭内涵进一步加强了踪迹塑造中国人的人格、性格、品格的潜意识效应.

作 者:季国清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B089 关键词:踪迹   “易”   “仁”   “祖”  

篇6:解读爱情中的潜意识

逝去的恋爱

严格来说,这可能跟你的父母没有任何关系,也怪不上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伤你心的蠢蛋,重点是你要弄清楚,你正在面临的问题是真的出在你们两个人身上,还是完全是其他的人埋下的伏笔激化的结果?

如果你和你的.恋人足够理智一起分享这些发现,不要用“知道为什么我讨厌你吗?因为你就像其他的女人(男人)一样!”这样的语气,而是“我觉得我们的问题不仅仅出在现在事情上,而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方式,

资料

但如果这种想法让你想吐,那么我建议你不要尝试了,自己或让朋友陪着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或者去看医生吧。

篇7:对意识形态领域18个问题的解读

2014.03.14 09:43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 千钧客

1、中国坚持什么样意识形态?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1、用西方“民主宪政”否定中国政制;

2、用“新自由主义”瓦解公有制基础;

3、用所谓“新闻独立观”左右舆论;4.用“普世价值”迷惑民心;5.用“公民社会”消解凝聚力;6.用“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新中国历史;7.用“极左思维”否定改革开放。

3、如何看待所谓"宪政"?

"宪政"是资本主义元素,实质是把权力关进笼子,把钥匙交给资本控制,显然与社会主义相悖,普通大众决不会答应。中国有不断健全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远比"宪政"要光明磊落、客观实际。看看鼓吹"宪政"的都是什么人,你就会明白"宪政"有多虚伪和片面。

4、如何看待“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本是宗教概念,即为我独尊、消灭异端,是非真即伪的简单价值判断。近来西方强行输出其价值观,国内一些人充当推销员,划拉一些华丽词语夹带私货迷惑中国民众,本身就是反普世,典型挂羊头卖狗肉。真正的普世,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各国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5、如何看待公民社会?

准确应译为公民团体,本指介于政府和民众间的社会组织,维护成员权益,监督和补充行政,社会属性大于政治属性。中国鼓励民间组织合法发展。但当前一些别有用心人员以公民社会之名行政治对抗之实,号称把政府权限和资源向民间转移,实质是向金融资本转移,欺骗性危害性极大。

6、为何说所谓政治化的“公民社会”欺骗性危害性极大?

他们的目的是做空政府,将社会控制力由政府转向市场。对普通民众来说,是自加一条紧箍咒,虽然社会参与可能增多,但将受到市场更直接的制约,而届时主导市场的是金融资本,指望他们长期为普通民众谋利,无异于传说。

7、如何看待历史虚无主义?

唯心主义观,多以“学术研究”面目出现,表现为歪曲、否定甚至“编造”历史,反对阶级分析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当下主要以“反思历史”为名,竭力贬损否定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为反面人物翻案,妄图搞乱思想、颠覆现行政权,必须与之坚决斗争。

8、如何看待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

很多人误解新闻自由真正含义,总以为西方是新闻自由的乐园,想报即报,想怎么报就怎么报。美国向来标榜自己新闻自由,事实却对媒体实施严格制约,并施以双重标准:不符合他们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的,便以种种理由大加讨伐;但到了要维护他们自己利益时,则不惜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9、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理论基础,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鼓吹市场万能、反对行政干预;鼓吹全盘私有,主张低价卖/送公有资产给私人;否定劳动创造新价值和资本剥削,视贫富分化为正常现象;主张引进一切外资技术,无视境外资本控制。严重危害社会主义。

10、他们主张普世价值、全面市场化不好吗?

看你是哪个阶层。目前主张者多为权贵阶层或资本买办,他们打着市场主导幌子,极力推动国有资产市场化,实为最终变为私人财产铺路,普世价值就是让你尊重他们的想法。对你我平民而言,国产就是家产,是社会保障底线,支持私有化就是替卖你的人数钱。

11、如何看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意识形态是社会稳定晴雨表,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大乱往往源起于意识形态混乱。近来西方反华势力及其带路党极力在我意识形态领域兴风作浪,妄图搞乱人们思想,最终搞乱中国。中央判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爱国网民应自觉保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12、如何对待左右?

暂且将左右分为极左-中左-中右-极右来看,中左和中右都以爱国为核心,致力于国家建设更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股重要力量。极左阻碍发展前进,极右危害国体政体,均属极端主义,于国于民无利。30年经济快速发展后,要加强社会和政治建设,团结中左中右,挤压极左极右。

14、如何辨别极左和极右?

极左,强调政权至上和无差别的公正,谋求突破“自由的底限”;极右,强调资本至上和寡头强者控权,谋求突破“平等的底限”。但物极必反,由于极左和极右皆追求单方绝对控制,两者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甚至在行动中形成默契、达成共识,危害极大,中左中右要保持警惕。

15、如何看待邓小平当年所提"防右更要防左"?

特定时期需要特殊政策,彼时经济羸弱,需要非常规手段发展经济,解放思想尤为重要。但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政治生态恶化,资本权贵阶层壮大,自由化思潮泛滥,外部势力趁虚而入。当下防左更要防右,继续放纵右,将会葬送社会主义和政权。

16、为何当前唱反调的多为资本家?

保全利益,觊觎权力。他们在改革中窃取了大量国有财产和社会财富,急需权力保护。他们高歌"宪政",妖魔化还富于民的改革,力主引进西方资本保护体制,是为防止清算,保全既得利益,继续盘剥社会。他们往往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迷惑利用了一大批糊涂民众。

17、如何看待西方自由观下的“宪政”?

西方追求的自由,强调把人从公权控制中解放出来,显然有利资本;中国追求的自由,强调把人从资本控制中解放出来,显然有利大众。西方宪政是把公权关进笼子钥匙交给资本,中国法治是把公权关进笼子钥匙交给人民。因此,向中国推销西方宪政,实质是扩大资本自由,限制普通大众自由。

18、如何看待所谓“宪政”与责任的关系?

当下一个滑稽的现象,一些所谓"宪政派"、"自由派",一谈到政治,就高喊限制政府权力,让资本市场主导,让公民社会自治,恨不得走无政府之路;可一但出事,无论是商业行为引发,还是民间恩怨所致,又全把责任推向政府,把矛头对准了公权。"把权力给我,出事你担着!"这,是正常人的思维吗?

(本文选编自新浪博客,原文地址>>)

篇8:解读文本离不开文本意识

一、解读文本应关注文本语言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教材编者精心挑选的,无论是从篇章结构还是文字叙述,都可以给学生许多启迪。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有时编者还会对原著进行修改,将其中的一些语言调整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文字呈现出来。所以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关注这些语言的描写,让学生通过解读这些语言文字来感悟文本,走向文本更深处。

二、解读文本应关注文本背景

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往往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我们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如果脱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就文字来解读,学生有时候很难解读懂,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还要带着学生去解读当时的写作背景。只有让学生读懂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学生也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了。这对于学生解读文本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这一课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稿。但是,这篇文章却没有介绍张思德的事迹,没有叙事性的叙述,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只是就字解字,那么学生由于对张思德同志不了解,更不知道为什么毛泽东主席要作这样的一番讲演,这样讲演目的是什么都不了解,他们就不可能更透彻地理解文本的意思。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先向学生播放张思德的一些事迹,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环境,让学生知道八路军、新四军是如何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战争的,人民军队与人民是如何水乳交融的。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军队要为人民服务,也就可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句话的意思了,更就可以理解毛泽东主席会在讲演中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一句话的意思了。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那段历史,就很难理解文本的意思,那么解读文本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三、解读文本应关注文本体裁

每一册教材中的课文都会安排不同的体裁,有古诗,有现代诗,有小说,有散文,还有说明文等等。每一种体裁的课文,它们的文字叙述与文本内容都不一样。比如,古诗就是简单的几句话,可以带给学生一个更大的感受空间;而小说却以贯穿人物与事件为主线,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让学生学习语文。所以,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我们就要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选用不同的文本解读策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解读文本。

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由于它是一篇童话,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在解读时,我们既要考虑到从童话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又要从记叙文的体裁视角来解读文本。从童话体裁视角来解读时,因为童话内容往往带有很多想象,还有一些离奇的环境、人物与情节,而且幻想是童话的显著特点,所以我们就不能以简单的内容分析来带着学生解读,而是要带着学生去多读,多感悟,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篇童话却不太了解,所以我们还要从记叙文的体裁视角来引导学生解读这一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幸,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

篇9:多元解读,渗透人文意识

一、挖掘文本,品味内涵

注重文本的解读要深入挖掘素材,看到文字背后所体现的人文气质,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扎根文本,才能带给读者精神愉悦。

例如,在《家》的一文中思想感情的表达,教师可以充分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挖掘文章所表达的意图。例如: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被我们送回了家。那么,它们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吗?自由吗?我们的家和白云、鱼儿的家有什么共通之处?当学生主动去思考时,一定会联想到课文里陈述的物象事实:白云、绿草,以及我们身边的社区是一个感悟自然的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兴趣的过程,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

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回归离不开文本的挖掘。文本是文学的基石,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因此,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挥好阅读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文本知识,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灵魂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到文本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才能真正上好课。

二、充分预设,生成精彩

观点的交融是思想的火花,是人文精神的聚焦。阅读,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读者个性化行为。充分预设,可以说是对阅读行为的一种精神旅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体验丰富自身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得到更新颖的观点。

例如,在讲述《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预设不同的情况。站在人物的立场思考,琢磨不同人物的心理,体会真实历史人物的品质,体会将相的胸襟和气度并且可以转化角色,例如:教师提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以不同的视角,想一想另外一个不同于课本的结局?”学生思索了一会,各自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发言。有的说:假如当时由于廉颇的居功自傲,处处为难蔺相如,故意生出事端。在国内引起了赵王大怒,赵王对廉颇不满,处决了廉颇。一代将才就此陨落;有的说:廉颇自认为不受赵王重视,远走秦国。然而并没有受到秦王重用。秦王趁机发动战争,攻打赵国,赵国因缺乏将才,无力抵抗,百姓遭受流亡之苦,最后灭亡;还有的说:蔺相如主动请辞隐退,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三顾蔺府,请其出山,最后共同辅佐赵王。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中可能体现的种种情况,学生通过不同的结尾续写,体验到将相不和的严重后果,也懂得了古人的胸怀和韬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充分预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带给他们充实的课堂体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是加强人文精神的保证。

三、实践拓展、升华情感

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适当拓展,把理论付诸实践,往往可收到深化认识,多元解读的效果,提升人文关怀。

例如,《有趣的发现》一文中所描写的是达尔文通过对昆虫体态特征的观察,反复思考,总结出了其形成的这种状态的原因。对于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来说,对一些植物的特征不是很清楚,不能准确的分辨出植物的名称和类别。把学生放到自然中,亲自体会、观察,从而锻炼他们观察能力,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在实践开始前,整理出了下列问题,以便学生更有目的性的开展活动。如麦苗和韭菜的区别,细心观察,总结异同点;绿豆角和豇豆角的差别,叶片特征等,这样观察实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真正的深入生活,对具体的植物形态进行甄别。对户外的学习,既给了学生一种户外活动的参与感,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每一位学生留下印象的深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延伸,价值多样化发挥,进行有创造性的实践,有意识的观察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深化了对人物品质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了课文的内涵,加深了人文修养。这种有针对性具体实践解读的做法,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走出课本,不拘泥于课本,是学生生活的拓展、思想的飞翔和个性的舒张。

多元解读是丰富课文内涵、体现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渗透人文精神,把握正确的的价值导向,避免走入多元解读的误区,和学生共同寻找多元解读的着力点,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价值意识,从而升华人文气质。

篇10:政治意识解读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大脑会潜意识的模仿对方的行为,尤其是其口音,而大脑的这种自发行为会使得你的发音可能不正确,进而引出笑话。尤其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人往往更会陷入这样的状态。

劳伦斯教授说道:“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模仿,我们其实不是刻意的模仿对方的说法方式、语速、语调等,但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时,往往会不由自主,

就像你面对一个外国人,你由于对他的语言并不熟悉,这会让你陷入一种先入为主的状态中,当你遇见第二个外国人的时候,你可能会模仿第一个外国人的说法方式。”

“但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人非常尴尬。因为你模仿的对象的发音可能并不准确,用词也未必适当,如此一来,当有人纠正你的行为时,你将会非常尴尬。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你的记忆是不准确的,因为你只是通过他的嘴唇来判断他的发音,这也会导致你发音是错误的。”教授坦言。

篇11:政治意识解读

人类文化实际上是人类显意识的产物,但是在各种文化的深层我们也可以隐隐约约地能够看到潜意识和氨基酸意识的影子,特别是某一种文化专门在为解读潜意识或氨基酸意识时所表现出的对上述两种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人类的各种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有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以民族(回族、俄罗斯族、印加族、汉族、印第安族、藏族),以地域(东亚、南亚、中东、欧美),以学科(儒学、科学、西方政治学、心理学等等)等等。这些分类的方法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如果把生命存在的意义与各种学说联系起来,这些学说的分类方法就有欠合理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以为人类的显意识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或者理论学说追根寻源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目的而起。以前,我们认为人类的生存目的只有一样,就是人类显意识所表现的那一种愿望,人们不承认在自己身上存在另一种或另两种意识的生存目的。所以,各种学说之间争执了半天,并不知道在争什么。现在通过我们对在人类身上同时存在三种意识的研究有了明显的结论以后,就需要重新思考各种各样的文化到底是想表达那一种意识的生存目的的问题了。

篇12:政治意识的本质高中政治教案

◇识记 :

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分析意识产生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三、【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析合作探究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回顾世界的物质性:

问题: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学生回答 从知识的衔接和疑问中引入新课教学 引入:整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精神)世界,为什么却说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了解什么是意识 展示课文知识框 (1)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何不同?动物的大脑为何不能成为意识的物质器官?

(3)为什么说离开了客观对象,意识也就无法产生和发展? 学生依据知识框,自主阅读课文,合作学习,准备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生发言 为什么说意识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上一篇:党委组织部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缓考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