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2024-06-25

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精选8篇)

篇1: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全日制自考作为自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全日制自考助学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全日制大学正规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亦是我国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教育形式。要想长久和谐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自考助学班级发展离不开班级文化之建设。

分析现状,再思考如何开创未来。

那么现如今,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有哪些问题呢?

一方面,教学资源紧张,重视及支持力度不够,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保障。

(一)学校资源有限,可能无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地兼顾全日制自考学生与全日制本科生。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经费紧张等原因,自考助学班没有稳定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专职班主任的先关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力不从心。

(三)很多高校自考生的分散住宿方式冲击着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利于学生们共同参与,也就达不到团结共同奋进的效果。

无专职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延续性不强,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合力。

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班级文化建设缺乏根基。自考生生源复杂,相比统招的大学生基础、素质较低,学习方面的自制力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发现问题,下一步解决问题。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发展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一)加强师资选聘和管理工作,推动优良班风建设。在选聘全日制自考助学任课教师时,要选聘师德高尚、自身素质高、治学严谨、有着较高教学艺术、热爱自考学生工作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情施教、灵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教学中来,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与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

(二)重视制度完善和资源共享,促进优良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级成员的稳定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多争取和申请给自考生相对固定的上课教室特别是自习教室。为学生提供一方稳定的“净土”;寝室文化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重视寝室阵地的建设;办具有全日制自考特色的班级,避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班级模式。

二、加强教育引导及心理辅导,激发班级成员内在动力。加强心理辅导,帮助自考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方面的指导;明确其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欲望;,加强自考生自律精神的塑造。

篇2: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按照并且遵守同学们上一学期最后一次班会选取助学金名额的约定,特此做出以下班级助学金(班费)管理与实施办法。

第一、公平,合理合情。推出此管理与实施办法,是因为最后一次的助学金评选竞争会比以往更为激烈,目前针对班里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1)好几个一次没拿过助学金的必须给予首先考虑,因为以前评选时他们可能有机会去争取,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争取,所以其他人才可以顺利被评选;其次,可能最后一次评选首先考虑的人可能会有个别人因为成绩没达标而被刷下来。

(2)因为没拿过助学金的人数并不足11人,所以剩下的人数由拿过一次助学金的人补齐,名额有限,班里还有一小部分人只拿了一次。

(3)在评选最后一次助学金的过程中,同时也酌情参考了个人成绩,目的是让上报的名额避免因为资格不够而被刷下来。

综上是评选的过程原则,不论是过去还是上次评选,每个人都为别人能拿上助学金帮到忙,所以最后一次评选过程,大家当时一起约定用一部分班费首先来弥补一次助学金都没有拿过的同学,若这一部分班费还有多余还可再考虑只拿了一次班费的同学,这样虽不是最公平的,但是是更公平的。

第二、谅解,缴纳班费。由于3月25日同学们都一定在学校,便于及时联系,所以2013年,2014年拿过助学金的同学还未缴纳班费的同学,请在3月25-27号,及时缴纳班费。拿助学金的每人/200元,励志奖学金的和特困的每人/300元。

第三、公开,透明。需要交班费的人名单以及交了班费的人名单都有详细记录,以及班费的使用情况也有详细的记录。在临近毕业之际会做出来予以公布。

Ps:若是此次班费收齐之后,则立即予以合理分配,剩余的则用于毕业之时聚餐等的补贴。具体要以怎样的标准分配,则还会有相对公平合理的原则,一个大的原则还是取之与班用之于班。

恳望大家相互谅解,问题一起解决,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正!

篇3:高校自考生班级管理工作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普通高校自考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考生与普招生年龄相近, 却由于学习自律性较差而难以管理。因此, 自考生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出与普招生班级管理不同的新情况, 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同时, 随着普通高校各类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个班主任所带的学生往往达到六十人以上,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基于其工作环境与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如何做到既能管好, 又能管活, 调动广大自考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成为摆在自考生班主任面前的一大课题。

大学班集体从学生入校开始诞生, 至学生毕业撤销是一个类似生命体发展的过程。借鉴生命周期的理论, 在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管理, 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能使得班级体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如何做好高校自考生班主任工作问题, 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二、生命周期理论

1. 生命周期理论介绍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会经历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消亡这个过程, 通常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事物的生命周期。不同的事物寿命有长有短, 但是各个事物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却具有某些共性。了解这些共性, 便于事物自身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从而修正自己的状态, 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寿命。

生命周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标准的生命周期分析认为事物经历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然而, 真实的情况要微妙得多, 运用得当不仅能给自身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且能更好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规避[1]。

2. 自考生班级建设之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把高校自考生班级的创建、发展与管理等系列行为类比为一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班级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就体现着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每个班集体从学生入校创建、发展、成熟直至最终学生毕业而消亡, 一般都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在这样一个生命周期里, 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 班集体的一切都会从无到有, 就像企业的核心力是产品一样, 班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的所有学生,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荣誉等都与班集体息息相关, 班主任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引导和管理, 就能使班集体生命力旺盛和充满凝聚力, 就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三、自考生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自考生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尤其要了解自考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与普招本科生相比, 他们有着太多的失意感受和较少的成功经验, 自信心相对不足;在当前人才竞争中, 他们要承担的环境压力和内心矛盾冲突更加严重, 易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不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弱, 服务意识相对较差, 对抗情绪强, 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被动行为, 很多学生的态度就是混日子。班主任在熟悉了自考生的各种特点后, 应当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分析和解决问题。

借鉴生命周期理论, 整个大学期间, 学生个体和班集体的发展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趋于成熟阶段[2]。适应准备阶段, 学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 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特别是现在大部分的自考生, 都是独生子女,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又离开了家乡和亲人的照顾, 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学会照顾自己, 适应独立学习和生活。同时, 在新环境下学生们也都希望能尽快结识朋友, 但由于每个个体在性格、生活习惯、成长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有时也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稳定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自考生们基本都适应了大学校园的生活和学习, 但大多数生学习盲目, 缺乏动力, 不是沉浸在游戏中就是吃喝玩乐, 造成班集体一盘散沙, 学风败坏, 严重影响了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们。趋于成熟阶段, 此时的学生们即将迈出校园, 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但也容易在自我期望、社会、家庭、同学等关系上产生各种困惑。总体来说, 在班集体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班主任工作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太强, 缺乏合作精神。

现在的高校自考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这些学生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 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任何事情都以个人利益为先, 很少考虑到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今社会任何工作都需要集体协作完成, 一人独大是绝对难以成功的。因此, 如何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成为此阶段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学习被动盲目, 学习风气差。

绝大多数自考生对学习的态度都是非常消极的, 这种消极的情绪应该是从中学就养成了, 但是在中学阶段毕竟有父母、老师们时刻的监督, 还有高考这样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而当他们迈进了大学校园后, 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和管教, 变得自由自在, 再加上对专业的不了解和没有兴趣, 更加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如何学习。在这样的状态中, 很多自考生不是整体沉迷于游戏就是休闲娱乐等活动, 生活非常颓废。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这种学习和生活的状态, 会严重影响班集体班风和学风的建设。长此以往, 弥漫在班级中的消极氛围, 造成班风和学风建设成为了一句空话。

3. 班级凝聚力不强。

班级凝聚力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 对班级成员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自考生们独立意识比较强, 自学考试一般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参加国家的统一考试, 一门一门地通过, 使传统的以“班”为教育教学的统一单位组织形式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 造成班级成员“聚少离多”, 同班同学间彼此了解与熟悉的可能性与难度增加。这不仅淡化了同学间的友情, 弱化了班集体意识, 而且使得班级集体活动难以经常性地正常开展, 导致了班级凝聚力的弱化[3]。此外, 自考生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度不高。当今大学班级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 活动类型单调和简单。班会通常只是发布通知、公布消息或者班主任的总结和训话, 很少举行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竞赛、表演等活动, 由于班级活动缺乏吸引力, 造成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自考生班级管理策略

自考生班级管理策略要围绕班主任治班、教师治学和学风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4]。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外, 还要热爱这份工作, 在深入了解自考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 认真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 如何因材施教。

教师治学是对授课教师的教风要求。虽然大学里任课教师一般都不会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 但是如果每位任课教师都能严格要求学生, 及时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课堂学风等, 就在实际上起到了监督学习、营造学习氛围的作用。

学风是一种氛围, 是一种群体行为, 是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 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的自考生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优良的学风是原动力, 使学生积极进取;优良的学风是凝聚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风建设是班级的一项根本建设, 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治学严谨, 求真务实、勤奋刻苦等, 这是个体学风。学生学习氛围浓厚, 竞争意识强烈, 探究思维活跃, 富有创造精神等, 这就是班级的学风。学生个体良好的学风是形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 优良的班级学风又对个体良好学风产生约束力、凝聚力和监督作用。

因此, 针对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 具体管理策略建议如下。

1. 适应准备阶段,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刚入校的自考生往往认为自己不够“正牌”, 与普招生相比, 仿佛“矮人一等”, 缺乏自信。班主任要积极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除了及时给予学生们正确的思想指引, 消除他们的消极思想和自卑心理外, 还要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例如, 针对自考生的自卑心理, 开设入校宣讲课, 明确他们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 与其他在校生享受同等待遇;制定《华南农业大学自考生奖励办法》, 激励先进, 鼓励后进;注意学生个体的敏感点, 对他们多关爱、鼓励, 重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动机。同时, 在新生入学的初级阶段, 要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依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制订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仅能发挥规范行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 而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2. 稳定发展阶段, 全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 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 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班主任应该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班级凝聚力, 营造民主开放型的班级管理氛围。民主开放型管理就是使学生成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主要表现在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如班委会选举、班级规章制度建立、班级活动倡议等方面。特别是班委会的产生一定要由全体学生参与, 候选人可自荐或他人推荐, 同学们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 最后确定班委会名单。不断推进这种全体同学集体管理班级的模式,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班干部是班级体的核心, 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要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对他们的工作要积极引导、及时指出问题和肯定成绩, 经常传授工作方法和帮助他们总结工作经验, 树立信心。班干部的素质提高了, 学生们就有了学习的榜样,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得班集体整体学风提高, 树立班级管理“服务”职能。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加强监督和指导, 使学生不再是班级管理者的被动接受者, 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地方, 要让学生有家的感觉, 使他们从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 班主任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 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 趋于成熟阶段,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临近毕业, 学生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未来动向,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工作等矛盾, 班主任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保持不怕挫折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同时努力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 及时疏导和沟通以帮助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释放压力。

五、结语

总之, 自考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细致, 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有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而优秀的人才, 这也是我们每位自考生班主任的衷心期望。

参考文献

[1]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继如.大学生心里素质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11.

[3]高月芳.关于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初步探索[J].文教资料, 2008, (33) :182-184.

篇4:结对助学,慈善文化的亲和力

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我区众多企业不缺普通工人,而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从而奠定了企业定向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基石。每年8月,全区要举办数场企业定向结对助学仪式,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到场讲话,一是肯定企业回报社会的慈善精神,二是勉励受助学生学成后归来建设家乡。电视台、报社及时报道助学信息。新亚控股集团连续七年每年出资30万元资助64名贫困大学生,不求任何回报。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建筑企业,每年出资30万元资助69名贫困学子,并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标力建筑工程学院,每年出资50万元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建筑学、工民建及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学成后由该集团全部分配到专业对口的部门工作。“新星”集团向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捐赠50万元,资助该校贫困生,反映了慈善文化已被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所接受。新大洋有限公司每年结对14名大学生,并与他们签订协议,每人每年5000元助学金。还有众多的小企业如鑫城房产、中钢置业等每年均资助10名以上贫困生。企业结对助学,彰显了慈善文化的感召力。

其次,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无私赞助。慈善文化的亲和力随着和谐社会建设逐步深入人心,不少有识之士都愿意奉献助学爱心,如太平洋保险黄岩支公司卢小芹女士用自己的积蓄资助2名从小失去父亲的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全部学费,从而带动了众多单位员工资助贫困学生。胡蒙财是个自食其力的个体户,省吃俭用,每年拿出5000元资助西部屿头乡一位女大学生。还有许多先富裕起来的但不愿披露姓名的爱心人士默默无闻地资助着众多贫困学子。一位名为小小“螺丝钉”的志愿者,当年由于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在自己创业取得成功后,先后资助4名贫困学生上完大学。其中一位还是通过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取得联系的山西吕梁石楼中学王珠明,后考上中北大学,至今他们还未见过面,但王珠明写给他的信令人动容:“我一直想谢谢黄岩的‘螺丝钉叔叔,但由于学习紧张,路途遥远,无法当面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等到我工作后,一定做雷锋一样的‘螺丝钉,像您一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和汗水。”多么高尚的境界!资助一位贫困生,实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呼唤出新时代的活雷锋。

第三,慈善的仁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黄岩东亚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池正明从2004年开始,资助四川、云南、广西及本市109名孤儿上学,其中53人考上大学后不仅继续资助学费,而且提供生活费,六年中助学总额达128万元,从不要求受助学生作任何回报。这是真正的慈善本义,彰显了博爱精神,值得大书特书。池正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谢绝社会方方面面的赞扬和褒奖,默默无闻地奉献爱心。他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你活多久,而是你给这个社会留下了什么,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回报社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爱心助学,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他崇尚美国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我没有因为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出去的钱却可以改变千万人的生活方式。”在池正明身上充分体现了慈善仁爱的理念。

篇5:班级评选助学金工作总结

在奖助学金评定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学院领导,各年级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细到每一张登记表,每一张审核表,每一张学生的照片,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我们是不会完成的这么顺利的。

在评定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是关于学生对奖助学金评定的疑惑甚至抱怨。我们想和大家说,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国家为保障在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专门设立的一种资助。评定流程是非常严谨的。首先国家助学金的名单范围是在我院的拥有贫困证明的同学中筛选的。也就是说,只有你被认定为拥有贫困证明中相对贫困的学生才有资格评定国家助学金。我院每年都对贫困生档案进行更新,以便更好照顾到一此家庭经济有变动的困难学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被评上国家助学金,这也就是问题的所在,许多学生已经被评定为贫困生,可是在国家助学金的名单上却没有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国助的评定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量,对成绩上的要求是有标准的,如果未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你就不能参加评选,并且,国助评定还要加上综合素质考核,如果你在校期间有违规违纪行为,也将取消参评资格。以上便是,本次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较为突出的几点问题,当然,在评定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细小的问题,但是我在这里还要感谢那些,理解学院,理解老师的学生,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让本次工作进展的如此顺利。

评选结束以后给同学门做思想工作。疏导他们心里问题。

小编推荐与 班级评选助学金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篇6:最新大学城自考部班级管理规定

一、班级日常管理制度

(一)学习

1.禁止在教学楼抽烟,如有发现,一律开除; 2.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3.有事不能上课要及时向班主任请假,未经班主任批假,一律视为旷课;未及时写请假条,请于一周内补假条,否则视为旷课;

4.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期间禁止吵闹,大声喧哗,视情节轻重将给予处罚;

5.出勤率低于50%的同学,一律取消平时成绩和下一场考试,并且根据情况会和家长进行约谈;

6.旷课违纪情形严重者,经班主任劝说无效,将作出警告处分,警告无效,学院教务处将按照学生手册管理规定作出勒令退学处理,该处分会记录学生学籍档案,届时也会影响下一次求学和工作;

(二)考勤,请假办法规定

1.本学期将实施严格的考勤制度,无请假条未签到者一律视为旷课处理;

2.如通过信息请假班主任并未回复批准,且缺勤的同学视为旷课; 3.如通过电话或者信息向班主任请假并或者批准的,需要在一周 1

内补写假条,否则视为旷课处理;

4.请假一天由班主任批示,请假两天由班主任批示并通知家长情况,请假三天或以上由班主任批示后再递交由教务老师批示,并通知家长情况;

5.出勤率低于50%的同学一律取消平时成绩,并根据情况和家长进行约谈。

6.旷课情形严重者教务老师有资格取消该学生的学士学位申请资格;

7.一周内不得请假超于2次;

8.旷课次数超过5次或以上,将取消校外报名考试资格一次; 9.旷课次数超过10次或以上,将取消本学期校外报名考试资格两次;

10.三周内,该学生出勤率为0,且无任何的联系,我校有资格取消其在读资格,将其勒令退学,并通告全校;

二、宿舍卫生及纪律

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宿舍纪律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同学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宿舍必须保持:

1.宿舍内部要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到人制,室长负责协调和监督;

2.爱护宿舍公物,如发现有损坏情况应及时上报处理,防止出现 2

安全事故;

3.值日生要尽职尽责,认真对待宿舍卫生问题,为同学们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4.切实执行宿舍管理中心的各项规定,做好卫生打扫工作,认真对待卫生检查;

5.注重个人卫生,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

6.学生应严格遵守作息制度,自觉按时熄灯就寝。宿舍楼晚上熄灯及关闭大门时间为:周日~周四23:00,周五、周六23:30.学生应于宿舍关门前回到宿舍,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回宿舍者,必须凭有效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登记后方能进入。因本人纪律散漫而不按时回宿舍者,要虚心听取管理人员的批评教育。对无故晚归者,学生工作办公室将其名单向学院通报,并视其情节做相应处理。学生离校探访亲友,要在离校前告知同学、老师或宿舍管理人员,并按时返回学校,严格遵守学生宿舍作息时间;

7.严禁在宿舍内打麻将、赌博、酗酒、吸毒、偷窃、打架斗殴,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8.宿舍必须保持安静;学生因在宿舍内大声喧哗、哄闹的,因宿舍使用音响、电脑等干扰他人的,以及因未按时熄灯作息而干扰他人休息的,经教育不改者,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注:如某宿舍被投诉卫生脏乱差,投诉深夜扰民,学校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情况严重,一律勒令退宿。

三、班级活动

1.各专业班应不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各专业班组织活动前需预先做好活动策划方案,至少要有2套方案提供参考,班会课时征询大家的意见并完善,完善后需进行投票制,以票数最高的方案实行;

3.对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要热心关注,积极参与,共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4.对于院、校组织的活动,同学们也应认真对待,敢于挑战自我,为班级和个人的荣誉拼搏;

5.同学们要积极的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使本班的活动搞得有特色,有意义;

四、班委工作职责

1.班委构成: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 2.班委职责:

班委各成员的工作需透明公正,受班级成员的监督、指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错误,要求如下:

(1)协助班主任宏观调控班级事物,及时收集和反映班级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班群上出现问题时,班委禁止带头起哄,应带头稳住班群 4

成员的情绪,私聊询问班主任具体情况后,协助班主任为大家解除疑惑;

(3)在其位,谋其职。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关心帮助同学;

(4)自觉遵守班级纪律,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5)课间签到时间班委要走到第一排并负责监督签到,禁止传下去,如有发现代签情况,将约谈相关班委;

(6)认真做好本分工作,禁止以权谋私,如:班委私下补签等; 注:如因班委的不负责导致严重的影响,班主任将追究相关班委的责任!请各位班委做到公正,负责任,以便更好管理班级。

篇7: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

目录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 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 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 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 作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 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特点

班级管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性,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它不仅涉及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组织管理问题,也涉及课外学生活动的管理问题。班级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班级与班主任含义、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班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小学班级、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班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研究等。班级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是一门集教育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考生学会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考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同时,提高考生的班级管理理论素养,形成现代班级管理观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班级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考生对班级管理理论的理解力;培养学生对班级管理问题的观察、判断和解决能力。考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在识记和理解了班级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班级管理问题的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正确的理解,并能够使用班级管理中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班级管理对象的全面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班级管理学是教育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概论等三门课程的后继课程,这三门课程为班级管理问题的界定、诊断、解决提供理论支持。班级管理学是学校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两门课程的平行课程,班级管理理论是学校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班级组织在实践中十分重要,对班级管理的认识需要独立地展开,因此,班级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研究中成为独立的部门理论。

教育管理学重在研究国家和政府及其所属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的现象及其规律。从研究内容的层次上看,与班级管理学相近的是学校管理学,但二者在研究内容上仍是有区别的。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诸因素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而班级管理学主要研究班级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尽管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也包括学校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学校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有效进行的条件,但就目前现在有的学校管理学著作来看,研究内容的层次主要还限于学校的层次上,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的研究显得比较粗糙,而这正是班级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然,班级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如班主任)的管理问题,如班级管理者应具有的各项素质、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等,而在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并没有把班主任作专门对象加以研究。因此,班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的,与其他相近的学科存在着明显分界,这也是班级管理学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性条件。

选用教材为李学农主编的《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级与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理解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门性。

2、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熟悉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3、区分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熟悉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熟悉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

4、了解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

本章重点: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级管理过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章难点: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级管理过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1、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

(二)班主任

1、学校班级的出现产生了对班级管理者的需要

2、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

(三)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

1、小学班级

2、小学班主任

3、小学班主任是一种专门性的工作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管理”简说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两种理解

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3、班级管理过程

(三)小学班级管理

1、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

2、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特点

3、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

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

(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的班级管理

1、经验的班级管理

2、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1、班主任理论与班级管理理论

2、班级管理理论与管理学

3、班级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学

4、班级管理理论与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5、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三)班级管理理论的课题

1、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2、班级管理的对象

3、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4、班级组织建设

5、班级日常管理

6、班级活动管理

7、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8、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

9、班级管理研究

第四节

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一)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

(二)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三)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

(四)在写作中学习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级与班主任

1、班级的概念及其由来

2、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

3、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门性

(二)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1、管理的概念

2、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的内容

3、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三)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

1、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

2、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3、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

(四)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1、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班级与班主任

1、班级的概念及其由来(识记)

2、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识记)

3、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门性(领会)

(二)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1、管理的概念(识记)

2、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的内容(领会)

3、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识记)

(三)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

1、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领会)

2、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识记)

3、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识记)

(四)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1、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领会)

第二章

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理解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

2、理解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小学班级组织的特征。

3、了解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少先队组织的特征,理解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

4、理解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了解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熟悉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5、了解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的作用,理解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的各项内容。

6、了解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的内容,熟悉现代社会对儿童权的利立法中的各国际公约、宣言和宪章及其主要内容,熟悉儿童权利的内容。

本章重点: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特征、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对儿童权的利立法、熟悉儿童权利的内容

本章难点: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特征、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一)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1、班级生活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

2、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3、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的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第二节

小学基层组织的小学班级

(一)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

1、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

2、小学班级的组织生活特性与小学生的发展特性是统一的

3、小学班级组织是有个性的组织

(二)小学班级组织的特征

1、小学班级是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

2、小学班级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建立的组织

3、小学班级有正式组织的管理体系

4、小学班级组织由成人领导

5、小学班级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

(一)少先队组织的性质

(二)少先队组织的特征

1、革命性

2、群众性

3、自治性

4、实践性

(三)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

第四节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一)班级与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2、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二)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1、玩乐型

2、学习型

3、功利型

4、违规型

5、人际吸引型

(三)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五节

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

(一)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

(二)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

1、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 第六节

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

(一)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认识

1、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

2、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立法

(二)儿童权利的内容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三)班级管理中儿童权利的保护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1、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2、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

(二)小学基层组织的小学班级

1、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三)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

1、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2、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

(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2、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3、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五)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

1、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

2、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

(六)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

1、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

2、儿童权利的内容

3、班级管理中儿童权利的保护

四、考核要求

(一)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1、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识记)

2、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领会)

(二)小学基层组织的小学班级

1、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与特征(领会)

(三)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

1、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识记)

2、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领会)

(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领会)

2、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识记)

3、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简单运用)

(五)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

1、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领会)

2、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简单运用)

(六)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

1、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识记)

2、儿童权利的内容(领会)

3、班级管理中儿童权利的保护(综合运用)

第三章

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目标的概念、特性和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关系,理解班级管理设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熟悉班级管理实施的含义及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熟悉班级管理评价的含义、地位及作用,熟悉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2、理解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

3、熟悉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目标的概念、特性和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关系、班级管理设计的基本要求、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本章难点:班级管理设计的基本要求、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级管理过程与目标

(一)目标与班级管理

1、目标

2、班级管理目标

(二)班级管理设计与目标

1、班级管理设计

2、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

(三)班级管理实施与目标

1、班级管理实施的含义

2、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

(四)班级管理评价与目标

1、班级管理评价的含义

2、班级管理评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一)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

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管理思想依据

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实际情况依据

(二)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日常管理

(三)班级活动管理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级管理过程与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性和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关系

2、班级管理设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

3、班级管理实施的含义及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

4、班级管理评价的含义、地位及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1、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

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1、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一)班级管理过程与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性和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关系(识记)

2、班级管理设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简单运用)

3、班级管理实施的含义及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运用)

4、班级管理评价的含义、地位及作用、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综合运用)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1、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领会)

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领会)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1、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的种类及主要内容(领会)

第四章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理解组织目标的概念、功能及班级(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理解少先队组织机构的构成、班级组织规范的内容及班级组织建设过程的阶段。

2、熟悉新生班级准备工作的内容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的过程,熟悉建立班级组织目标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形成组织常规必须做好的工作。

3、熟悉准备工作的内容、改进班级组织机构的方法,熟悉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班级组织规范的依据。

4、理解班集体的形成发展的阶段、班集体的特征,熟悉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

本章重点: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组织目标的概念、功能及班级(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班级组织规范的内容及班级组织建设过程的阶段、新生班级准备工作的内容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的过程、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

本章难点:组织目标的概念、功能及班级(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班级组织规范的内容及班级组织建设过程的阶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一)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

(三)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

1、组织目标

2、班级组织机构

3、少先队组织机构

4、班级组织规范

(四)班级组织建设过程

1、从班级到组织

2、从初建的组织到稳定的组织

3、从一般的组织到集体

第二节 新建班级的组织建设

(一)建立班级组织机构

1、新生班级准备工作

2、建立班级组织机构

(二)确立班级组织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意识

2、建立班级组织目标需要一个过程

3、建立班级组织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三)形成组织常规

1、新生入学教育

2、在平时班级生活中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规范教育

第三节 既有班级组织的建设

(一)准备工作

1、深入了解班级情况

2、准备好“就职”演说,在学生中建立起好的第一印象

3、做好对班级生活的新设计

(二)改进班级组织机构

(三)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

(四)改进班级组织规范

第四节 班集体建设

(一)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

1、班集体的形成发展

2、班集体的特征

(二)班集体建设的原则

(三)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途径

2、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1、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

2、组织目标的概念、功能及班级(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

3、少先队组织机构的构成

4、班级组织规范的内容及班级组织建设过程的阶段

(二)新建班级的组织建设

1、新生班级准备工作的内容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的过程

2、建立班级组织目标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3、形成组织常规必须做好的工作

(三)既有班级组织的建设

1、准备工作的内容、改进班级组织机构的方法

2、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班级组织规范的依据

(四)班集体建设

1、班集体的形成发展的阶段、班集体的特征

2、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1、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识记)

2、组织目标的概念、功能及班级(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领会)

3、少先队组织机构的构成(识记)

4、班级组织规范的内容及班级组织建设过程的阶段(简单运用)

(二)新建班级的组织建设

1、新生班级准备工作的内容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的过程(综合运用)

2、建立班级组织目标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领会)

3、形成组织常规必须做好的工作(简单运用)

(三)既有班级组织的建设

1、准备工作的内容、改进班级组织机构的方法(简单运用)

2、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班级组织规范的依据(领会)

(四)班集体建设

1、班集体的形成发展的阶段、班集体的特征(领会)

2、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综合运用)

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级管理与日常管理,熟悉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内容

2、了解小学班级环境管理,熟悉班级规范环境管理各项内容,熟悉班级物质环境管理各项内容。

3、了解小学班级教育性管理的内容与形式,掌握生活指导与个别教育的各种方式

4、了解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熟悉奖惩的类型及方法,理解学生操行评定的意义及原则。

本章重点:班级日常管理意义及内容、班级环境管理的内容及方法、教育性管理的内容及方法、学生评价的类型

本章难点:班级日常管理意义及内容、班级环境管理的内容及方法、教育性管理的内容及方法、学生评价的类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

(一)班级管理与日常管理

(二)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1、日常管理内容的分析

2、环境管理

3、教育性管理

4、学生评价

第二节

小学班级环境管理

(一)班级规范环境管理

1、教学秩序管理

2、作息制度考勤

3、课堂秩序管理

4、自习管理

5、考试管理

6、偶发事件处理

(二)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1、教室环境布置

2、教室座位的编排

第三节

小学班级的教育性管理

(一)生活指导

1、品德指导

2、学习指导

3、安全与法规指导

4、健康指导

(二)个别教育

1、班级成员的个别差异与个别教育

2、个别教育的准备

3、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方式

4、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统一

第四节 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

(一)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奖惩

1、班级日常管理中奖惩的类型

2、班级日常管理中奖惩的作用

3、奖励与惩罚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班级日常管理中的操行评定

1、学生操行评定的意义

2、操行评定的依据

3、小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及评定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

1、班级管理与日常管理的联系

2、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二)小学班级环境管理

1、班级规范环境管理的内容

2、班级物质环境管理的内容

(三)小学班级的教育性管理

1、教育性管理的概念、内容与形式

2、生活指导的概念与内容

3、个别教育的概念、方式及注意的问题

(四)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

1、学生评价的方式

2、班级日常管理中奖惩的类型与作用

3、班级日常管理中操行评定的意义、内容及评定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

1、班级管理与日常管理的联系(领会)

2、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识记)

(二)小学班级环境管理

1、班级规范环境管理的内容(识记)

2、班级物质环境管理的内容(识记)

(三)小学班级的教育性管理

1、教育性管理的概念、内容与形式(识记)

2、生活指导的概念与内容(识记)

3、个别教育的概念、方式及注意的问题(简单运用)

(四)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

1、学生评价的方式(识记)

2、班级日常管理中奖惩的类型与作用(识记)

3、班级日常管理中操行评定的意义、内容及评定原则(领会)

第六章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学班级活动概念,了解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熟悉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

2、了解班级活动的类型

3、掌握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了解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方式

本章重点: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班级活动的类型、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方式

本章难点: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班级活动的类型、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活动管理

(一)小学班级活动管理

1、小学班级活动

2、小学班级活动管理

(二)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

1、目的性

2、系统性

3、计划性

4、阶段性

第二节

班级活动的类型

(一)晨会活动

1、晨会活动的特点

2、晨会活动的组织

(二)班会活动

1、班会活动的类型

2、班会活动的管理

3、少先队中队活动

第三节

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

1、主题活动的内容

2、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班级主题活动常用形式

1、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

2、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形式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

(一)活动设计

1、活动策划

2、撰写方案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工作的组织

2、准备工作的内容

(三)开展活动

1、指导

2、保障

(四)总结工作

1、总结的意义

2、总结的原则

3、总结的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活动管理

1、小学班级活动的概念

2、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两个层面理解

3、班级活动管理内容

4、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1、晨会活动的特点与组织形式

2、班级例会的概念与特点

3、主题班会的概念与特点

4、班会活动管理的内容

5、少先队中队活动的特点

6、少先队中队活动的类型

(三)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主题活动的内容

2、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内容的基本原则

3、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

4、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形式的基本原则

(四)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

1、班级主题活动的四个阶段

2、活动设计的概念,活动策划的内容、活动方案的类型与要素

3、准备工作的组织,准备工作的内容

4、开展活动的要求

5、总结工作的意义,总结工作的原则,总结工作的形式

四、考核要求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活动管理

1、小学班级活动的概念(识记)

2、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两个层面理解(领会)

3、班级活动管理内容(识记)

4、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

5、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特点(领会)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1、晨会活动的特点与组织形式(领会)

2、班级例会的概念与特点(识记)

3、主题班会的概念与特点(识记)

4、班会活动管理的内容(识记)

5、少先队中队活动的特点(识记)

6、少先队中队活动的类型(识记)

(三)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主题活动的内容(识记)

2、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内容的基本原则(领会)

3、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简单运用)

4、选择班级主题活动形式的基本原则(领会)

(四)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

1、班级主题活动的四个阶段(识记)

2、活动设计的概念,活动策划的内容、活动方案的类型与要素(识记)

3、准备工作的组织,准备工作的内容(综合运用)

4、开展活动的要求(领会)

5、总结工作的意义,总结工作的原则,总结工作的形式(综合运用)

第七章 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理解课堂、家庭、班级生活在班级组织与学生生活中的地位

2、理解任课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了解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掌握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

3、了解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了解家长教育,掌握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掌握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本章重点: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本章难点: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

(一)影响班级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班级教育力量

1、任课教师

2、家长

3、学生

(二)课堂是班级组织的重要存在方式

(三)家庭是影响班级组织生活的要素

(四)班级生活是学生共同的生活

第二节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调

(一)任课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

1、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管理的过程

2、任课教师是班级组织管理团体的成员

(二)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的任务

1、了解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情况

2、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提供指导

3、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提供支持

(三)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

1、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会

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个别合作进行课堂管理

第三节 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

(一)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

1、成功的班级管理必须向家庭延伸

2、班级管理需要家长的协助

3、家长应当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1、家长教育

2、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

(三)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1、参与家长学校工作

2、家长会

3、家访

4、家长来访

三、考核知识点

(一)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

1、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

2、课堂、家庭、班级生活的特点与作用

(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调

1、任课教师的班级管理者角色

2、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的任务

3、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

(三)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

1、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2、家长教育

3、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

4、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

1、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识记)

2、课堂、家庭、班级生活的特点与作用(领会)

(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调

1、任课教师的班级管理者角色(领会)

2、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的任务(识记)

3、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综合运用)

(三)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

1、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领会)

2、家长教育(领会)

3、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容(识记)

4、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和方法(综合运用)

第八章 做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主任自我管理的意义,理解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内容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掌握班主任自我修养的方法

3、理解班主任的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理解班主任的自我形象与威信

4、掌握班主任塑造自己良好形象的方法

本章重点: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内容;班主任认识角色、学习角色、塑造角色、创新角色的方法与策略;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班主任自我修养的方法;班主任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的要求;班主任的自我形象与威信的塑造

本章难点: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内容;班主任认识角色、学习角色、塑造角色、创新角色的方法与策略;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班主任自我修养的方法;班主任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的要求;班主任的自我形象与威信的塑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及内容

(一)班主任自我管理意义

(二)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内容

1、认识角色

2、学习角色

3、塑造角色

4、创新角色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自我修养

(一)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班主任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

2、班主任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者

(二)班主任自我修养的方法

1、反思

2、学习

3、创新性实践

第三节

班主任自我形象塑造

(一)班主任的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

(二)班主任的自我形象与威信

1、班级管理者的影响与班主任的威信

2、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良好的形象

(三)确立思想的自我、塑造理想的自我

1、确立理想的自我

2、塑造理想的自我

三、考核知识点

(一)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及内容

1、班主任自我管理意义

2、班主任自我管理内容

3、角色知觉的概念

4、小学班主任的社会角色

5、小学班主任角色学习途径

(二)小学班主任的自我修养

1、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2、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与要求

3、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一般素质要求

4、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特殊素质要求

5、班主任自我修养方法

(三)班主任自我形象塑造

1、修养与形象的内涵

2、班主任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

3、班主任威信的获得途径

4、班主任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途径

四、考核要求

(一)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及内容

1、班主任自我管理意义(领会)

2、班主任自我管理内容(识记)

3、角色知觉的概念(识记)

4、小学班主任的社会角色(领会)

5、小学班主任角色学习途径(简单运用)

(二)小学班主任的自我修养

1、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领会)

2、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与要求(领会)

3、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一般素质要求(领会)

4、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特殊素质要求(领会)

5、班主任自我修养方法(简单运用)

(三)班主任自我形象塑造

1、修养与形象的内涵(识记)

2、班主任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领会)

3、班主任威信的获得途径(简单运用)

4、班主任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途径(简单运用)

第九章 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班级管理与研究的联系,了解班级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研究型班级管理的目的与特征,了解班级管理者研究与专业发展的要求

3、理解小学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正确认识班级管理者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

4、掌握行动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掌握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

本章重点:班级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小学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 本章难点:班级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小学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与研究

(一)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三)开展研究型班级管理

(四)班级管理者研究与专业发展

第二节 班级管理者的研究

(一)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

(二)班级管理者研究课题的选择

(三)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班级管理者的行动研究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二)班级管理者行动研究的实施

1、教育研究领域对行动研究实施的一般看法

2、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小学班级管理与研究

1、研究与管理的特质

2、班级研究与管理的联系

3、班级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联系

4、研究型管理的目的与特征

5、班级管理者研究与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班级管理者的研究

1、小学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

2、班级管理者研究课题的选择

3、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班级管理者的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2、教育研究领域对行动研究实施的一般看法

3、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小学班级管理与研究

1、研究与管理的特质(领会)

2、班级研究与管理的联系(领会)

3、班级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联系(领会)

4、研究型管理的目的与特征(领会)

5、班级管理者研究与专业发展的要求(领会)

(二)班级管理者的研究

1、小学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领会)

2、班级管理者研究课题的选择(领会)

3、班级管理者研究方法的选择(领会)

(三)班级管理者的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的概念与特征(识记)

2、教育研究领域对行动研究实施的一般看法(领会)

3、班级管理者开展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综合运用)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者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班级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教育管理专业(本科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班级管理学》考试大纲明确了班级管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和广度,规定了班级管理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班级管理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班级管理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班级管理的教材、掌握班级管理的课程内容、知识范围的依据,也是进行班级管理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班级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班级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是考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自学和参加考核的依据。《班级管理学》教材是学习掌握班级管理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应在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可以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其难度与深度与考试大纲的规定并不需要保持一致,而是可以适当加深和扩展。也就是说,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和深度,教材中一定要具备,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难度,在考试大纲中可以不作要求,而作为考生自学时的自选内容。对于考试大纲中推荐使用的教材,其中内容与考试大纲不一致的内容或难度,考生在学习时应以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为准。

三、《班级管理学》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指定使用教材:《班级管理》 李学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指导

考生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地学习本课程指定使用的《班级管理》(李学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它既是自学应考考生的主要学习材料,也是命题的根据。在同时使用其他教材的时候,应以推荐教材为主,以其他教材为辅,加深对推荐教材重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班级管理学》的概念很多,考生应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理解、真正领会各个概念、理论等的含义,切忌观点含糊不清、概念掌握不准、也不应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班级管理学中有不少要求能够运用的知识点,考生应注意在学习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理论和知识的实际分析、贯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制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领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引导考生防止自学中的偏向,切忌误导考生死记硬背、押题、猜题的不良学风。

六、关于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由有关知识构成的子系统。班级管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专门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这些众多不同层次的知识子系统构成了班级管理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本课程的考核重点。

(二)关于考核知识点的层次。本大纲考试知识点是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应得到的能力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 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运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要求

(一)本门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根据,试卷的命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也不能自行降低或提高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率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体现本课程的重点。

(三)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为:识记20%,领会2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四)合理安排试题的难度。试题难度分容易、中等、较难和难四个等级,其比例一般应为20%、30%、30%和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度和能力层次是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

(五)本课程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各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照本大纲的附录。

附录:

考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A.自由管理 B.民主管理 c.常规管理 D.平行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层次性原则

D、规律性原则

E、特定性原则

三、判断改错题(指出划线部分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层次性原则是指制定班级目标应有子目标。

四、简答题

怎样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理作用?

五、论述题

篇8: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

2007年的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是过去奖助学金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特别是助学金覆盖比例与资助力度都加大, 使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受惠, 但奖、助学金的评定, 特别是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争议较多[3~4]。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般评定工作中是将名额分配至班级或年级, 而由班主任 (或辅导员) 在班级或年级初评, 上报系、学院进行审批。班主任 (或辅导员) 作为班级或年级国家助学金的最直接评定者, 又是对学生的最直接了解者, 对国家助学的公平发放, 使国家助学金能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 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一、国家助学金班级评定中的主要问题

1. 信息不对称。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家庭困难, 而学校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最直接的方法是学生家庭困难证明。学生家庭困难证明由生源所在地所开, 但地方只负责证明的开具, 而不用承担其真实性调查的责任。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农村家庭, 由于其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外地务工收入, 当地政府部门对其收入情况了解都存在困难。开具困难证明的政府部门由于是学生源所在地, 对学生存在一定的人情关系, 因为不用承担其他的责任, 部分地方存在困难证明存在虚假信息。

信息的不对称还体现在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不能深入理解。学生对家庭困难表达含糊, 不能具体说明家庭困难的具体情况, 有的只是简单的“家庭困难”四字。学生对困难家庭的动态性不清, 有的一年交了困难证明就想当然的认为学校知道他家庭后来的困难。

2. 学生对待国家助学金的错误心态。

国家助学金的范围和额度都较高, 最高额度达到每学年4 000元, 并且是无偿的。面对金钱的诱惑, 存在学生错误的认为这是一笔可挣之钱, 从而不顾有更需要的学生的存在, 想法制造虚假信息骗取国家助学金。另外, 部分家庭困难学生性格较孤傲, 不愿意他人知道其家庭的真正困难面貌, 使其失去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机会。

3. 评定量化措施的缺乏。

作为助学金评定过程中, 往往存在能评定助学金人数超过申请助学金人数, 这样就存在通过什么指标确认谁能评上国家助学金的问题。助学金一般分2~3档发放, 学生该评定哪一档的助学金也需要量化的指标。班级评定中应该确立助学金评定中考察的要素和各要素的权重, 从而使助学金评定量化、科学化。

4. 国家助学金对困难学生学业激励作用不大。

国家助学金的总发放额远高于学校的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但在大部分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中对学生学业的进步促进作用不大。利用国家助学金的使学生奋发向上, 充分发挥国家助学金的积极作用也非常迫切。

二、国家助学金班级评定途径探究

1. 认真领会国家助学金精神。

学习相关国家助学金的文件, 领会其精神是做好班级的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前提。助学金评定中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助学金评定的关键点, 在评定中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班级对于评定方法的制定要与文件精神相吻合, 只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细化。

2. 充分了解学生, 丰富学生家庭信息。

高校大部分都是全国招生, 高校所在地往往与学生生源所在地相隔较远, 直接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存在困难, 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 家校的沟通仍然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家长来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学生的生活家庭情况, 同学是最容易了解的。要深入学生, 深入宿舍、食堂, 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

在新生入学就要作好学生的家庭情况登记, 利用好大多家长送学生到校的有利时机, 了解学生家庭, 特别是对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情况档案, 要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随时了解学生家庭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灾致贫或因突发事件等产生的贫困现象。

在助学金评定中要与班干、普通学生充分交流, 评定中不能班主任 (或辅导员) 一个人说了算, 要有全体学生参与。初评结果要充分公示, 同样要征求学生的意见。

3. 搞好与国家助学金评定相关的教育。

搞好助学金政策的宣传, 要组织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文件精神的学习。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要单独谈话, 使其将家庭困难状况如实详尽的反馈, 申请国家助学金不羞耻, 更好的完成学业, 将来才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反馈家庭困难状况, 按要求按时上缴困难证明是获取国家助学金的必要条件。

要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在考试中得到很大重视, 但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中诚信教育也非常重要。要教育学生如实反应家庭状况, 不可弄虚作假来骗取助学金。诚信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互相关爱, 要让企图骗取助学金的学生认识到, 更需要助学金的学生如果因为他的不诚信行为可能导致不能完成学业的危害。

4. 建立量化的评定措施。

国家助学金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困难, 但也要考虑学生思想品德, 学习、生活态度, 进步情况, 并将考虑因素进行量化。笔者在班级助学金评定中制定了较详细的班级评定量化措施, 确立家庭困难、思想品德, 学习、生活态度, 进步情况为评定四要素, 使评定有科学的依据。

三、小结

国家助学金是党和政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其目的是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班主任在班级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中要认真学习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文件精神, 要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思想品德, 学习、生活态度, 进步情况, 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制定班级国家助学金评定方法, 并在评定中量化, 使国家助学金更好的发放到需要的学生手中, 激励学生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2-11-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 2007:22-25.

[3]滕明荣, 丁磊.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评定争议解决途径探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6) :80-84.

上一篇:中国饮料行业分析下一篇:最新整理征稽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