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

2024-07-18

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共6篇)

篇1: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

2014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D)种。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A.满、回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A)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A.11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E.民族语言的交融性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CDE)。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

四、辨析题

1.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它将永远存在。(错,并不是永远存在,稳定性不排斥语言文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而发展)

2.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错,是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的时期)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160

第十三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2 .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 民族风俗习惯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B)。B. 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2. 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A)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A. 传承性

3.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

C. 原则性和灵活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 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

A. 民族性B. 群众性C. 传承性D. 变异性E. 敏感性

4.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B. 自然原因C. 经济原因D. 历史文化原因E. 宗教原因

四、辨析题

1. 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错,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2. 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错,是中性作用)3.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对)4.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对)

五、论述题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178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原始宗教是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等形式为内容的宗教,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的信仰。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C.佛教和伊斯兰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C)。C.资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B)。B.自治、自养、自传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C.赵朴初居士

三、多项选择题

1.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3.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四、辨析题

1.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对)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错,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3.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错,任何人或者组织不得加以干涉)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不仅这一个内容)

五、论述题

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85

篇2: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每题5分,共20分。)l、民族

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题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问答 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重要性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A、民族矛盾 B、民族的社会原因 C、民族差异(√)D、民族交往

3、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A、土家 B、水

C、苗(√)D、布依

4、广西壮族自治区域自治区成立于年 A、1958年(√)B、1952年 C、1984年 D、1956年

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 A、问题越来越多 B、矛盾越来越尖锐

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

3、民族平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对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要求,民族平等在实践中具有()A、民族性 B、时代性(√)C、文化性(√)D、阶级性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

5、西部大开发地理范围包括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即,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

3、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

4、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5、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

1、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 答:(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为什么说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答: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答:(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答: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

(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

总而言之,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B

2、C

3、B

4、A

5、D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BCD

2、CD

3、BD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2分)。

2、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1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2分)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1分)

3、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2分)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2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1分)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1分)

5、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2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2分)。

四、简答题

1、(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分)(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2分)。(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2分)。(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2分)。(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2分)。2、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1分)胡锦涛(1分)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2分)团结、(2分)互助、(2分)和谐(2分)的民族关系。

3、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8分)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6分)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6分)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2分)

(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2分)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1分)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1分)

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2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1分)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2分)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2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1分)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1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2分)

篇3: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

处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藏族自治地区, 藏族人口数量众多, 同时又包含多种少数民族, 是各种民族共同团结生活的地方。对于青海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政治参与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促进藏族地区的稳定团结, 党员干部必须提高自身能力修养, 在党校学习期间, 加强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掌握程度, 以此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民族问题。

一、丰富党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内容

作为党校开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课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主要是以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加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合理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新时期的党校教育中, 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加强引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贴近百姓群众, 积极进行下基层活动, 深入到广大群众中来, 增加与家庭、社区、企业、乡镇的沟通交流, 以此获取最新有用资料。进而丰富教学素材, 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党校教师特别要加强对时政新闻的关注程度, 每时每刻关注国内重大事件, 以及国际形势变化, 深入分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内涵, 挖掘潜力, 争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以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 实现党员干部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真正领悟, 使党员干部在现实工作中, 顺利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二、加大党校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城市化扩张, 城市规模越发壮大, 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交流, 以及民族格局分布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此外, 极端宗教分子以及恐怖分子的存在, 也影响民族的团结稳定, 严重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1]。因此, 在面对复杂的民族情况, 党校领导必须提高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 深刻认识到当前现状的紧张形势, 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必须躬体力行去落实课程的各个环节。此外, 对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和国家, 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会议精神、以及各项指示性文件, 必须深刻阅读领悟, 认识贯彻执行, 确保民族政策的有力落实。解决民族问题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三、坚持承认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按民族意愿办事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 少数民族数量众多, 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变迁中, 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不用地区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 为加强和巩固民族之间和谐友好关系, 必须充分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兼顾各民族特点, 针对不同民族的特点不同对待, 不搞特殊化, 因地制宜, 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 倾听少数民族的心声, 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办实事, 而且要办好。解决民族问题, 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发展问题[2]。在处理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时, 务必要紧跟民族特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明确青海藏区的居民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 做好未来发展规划, 稳步向前。党员干部只有认真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知识, 才能寻求出最优的方式, 进而激发民族群众的工作热情, 推动青海藏区的经济发展, 彻底改变青海藏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

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内容体系中, 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以及宗教信仰, 加强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络,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只有充分尊重各个少数民族, 才能有利于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对于青海藏族自治地区, 曾经有过一段黑暗的时期, 硬性要求藏区男性分头化, 女性辫子化, 甚至要求回族群众养猪吃猪肉等等严重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3]。虽然现在不存在这种现象, 但是其影响与伤害却是深远的。因此, 现阶段的党员干部, 在对待民族问题时, 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论指导, 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方针政策, 尊重各民族习俗, 尊重民族信仰;充分接受少数民族的意见, 坚持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保护国家利益、以及民族利益的基础上, 对于少数民族的特殊要求, 务必要认真聆听, 充分考虑, 实事求是。

总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是党员干部理论与技能培养的主要渠道, 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阵地。党校教学工作必须在新的形势下, 明确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重要性, 提高课程效果, 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使各级干部在面对青海藏族的民族问题时, 公平公正解决, 以此促进藏族地区的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

摘要:民族团结稳定, 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升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 利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现阶段, 我国青海藏族地区的民族关系中, 依旧存在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民族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对党校教学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应用的研究探析, 进一步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关键词:党校教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尹继承.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5 (2) :31-33.

[2]马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 (4) :136-139.

篇4:民族学理论与民族政策

关键词 “民族”概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的民族政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民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其中就有“山居民族”,“整个民族”的说法,而在中国古代的汉语中却很难发现,在古籍中与之对应的词仅有“人”、“民”、“族”、“部”、“种”等,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的韩锦春、李毅夫二位专家曾潜心研究探索,将“民族”出现的最早时间确定为1882年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所著的《洋务在用其所长》,其中写道:“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之国也,幅员辽阔,民族繁殷,物产饶富,苟能一旦发奋自雄,其坐致富强,天下当莫与颉顽。”公元六世纪《南齐书》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 顾欢传》有这样一段话:“今诸华之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民,法不可变。”其中的“民族”一词是有书面记载的最早可见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为解决与无产阶级密切相关的民族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而创立的,其中的理论著作包括《论犹太人问题》(1844)、《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1844)、《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共产党宣言》(1848)、《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等等,其中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首次阐明了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把民族问题的解决与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了;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明确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许多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揭示了民族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对民族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的部落融合成一个民族。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终确立,但是这些理论都只是揭示了民族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民族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没有专门为“民族”下过定义,对其的明确定义来自于斯大林。

斯大林在1912年底和1913年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首次对“民族”下了一个定义,在后来1929年写的《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书中基本上重申了前书中所提的定义,但在用词和表述上更为精确:“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对于斯大林的“民族”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民族的四大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斯大林指出:“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一个民族”,所以这四个特征是一个民族所共同拥有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特征,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的探索提炼于2005年终于出现,中国首次对“民族”作出自己的解释,即民族是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种人们共同体。中国化的民族定义的提出不仅体现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进展,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我们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受俄共(布)民族自决和联邦制的影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民族自决和联邦制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取决于中国的国情,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中国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自秦汉统一国家建立后,中国历史的趋势呈现了“五方之民”(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夏)在不断互动中走向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局面。如何进行民族融合,《禮记正义》中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最恰当的概括,即“因俗而治”、“和而不同”,清朝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其中雍正的边疆民族政策就是“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从俗从宜”、“不易其俗”,中国古代的这些民族政策正是当今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雏形。

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从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以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现有五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个自治县(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斯大林指出:“在一切方面(语言、学校等等)实行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在国家完全民主化的基础上颁布全国性的法律,无例外地禁止民族享有任何特权,禁止对少数民族权利加以任何妨碍或限制。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实际地而不是纸上空谈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的实际问题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在前进的,对于身处发展中的我们来说,理论的认识要紧跟发展的步伐,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创新,对于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我国的稳定和团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百多年前,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全因为数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它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民族就能够永远年轻。”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将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新发展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在国家各项建设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4]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5]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宋才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7] 林志友.论马克思民族自治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1).

篇5: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共同体结合而成。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互相展,边疆地区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导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结合,从而逐步为组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奠定基础。

全国统一集中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在历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国、北魏、辽、金、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

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中的最高利益,也是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民族政策;成就;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意义与启发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成就

(一)建国以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 1

了一整套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②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加大培养与任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在经济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五十多年的稳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其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等基本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理论成果, 也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的充分体现,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主要矛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尽管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但都是围绕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民族问题这一中心的, 其基本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创新, 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理论也是社会总理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由此, 我们可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族理论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也就是包括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在内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经验的理论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民族理论直到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以下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 最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看, 该理论体系③主要由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

(一)第一层次是关于民族概念及民族过程规律的理论

1.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从特征描述角度对民族概念做出新界定, 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准确把握了民族过程的长期性。强调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从而以更加具体明确的表述阐明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

3.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过程的二重性特征。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 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 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 仍将长期存在。

(二)第二层次是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1.准确界定和正确把握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阐释了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

系。强调在当今世界, 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性, 即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2.辩证阐明了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 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上面这两个层次的基础理论构成的理论基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石。

(三)第三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理论

1.强调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2.重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原则。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 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3.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明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些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处理国家与各民族之间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支柱, 又是连结基础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桥梁。

(四)第四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理论

1.强调“三个离不开”的基本观点,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要求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重申“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 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提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强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 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这些基本政策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身发展及各民族之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对策和措施。⑤

上述四个层次的具体内容逻辑严密, 层次分明, 内容丰富, 联系密切,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 领导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209-210 这条道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同时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创新和发展, 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赏和衷心拥护。

三.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意义与启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

1.具有爱国意志、民族意识,热爱我们的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人为骄傲。

2.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

3.关心国家大事,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同破坏国家统一、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

5.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

社会稳定是福,民族团结是福。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社会安定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家就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和改善。

参考文献:

①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民族大学出版1996.②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吴宗金主编

③2005 年中发【2005】10 号文件提出的12 条

④《人民日报》2000年05月10日第2版

篇6: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作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

作业

论文题目: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院系专业:

所在年级:任课老师

完成日期:

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新时期,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民族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制约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建设民族的和谐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落实人才战略,充分激发创造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能力等来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关系、民族和谐。

民族关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总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时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面。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

民族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习惯、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近现代,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关系,是决定国家政治制度和结构形式、政治稳定程度、国家统一或分裂的重要因素。在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实现民族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谐是以矛盾为前提的,承认差别和矛盾,是建设民族关系和谐的认识出发点。由于民族问题本身的特征,矛盾问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由于各民族受到历史基础和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国内外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们还要看到,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新时期还呈现出新的特点。

引起民族矛盾和造成民族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爆发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遗留问题、现实问题,外部因素、内部原因,这些都从经济关系、政治管理、文化认同、社会和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

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因素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是来自世界民族问题的影响。受到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冲击,一些国际敌对势力,为了达到分裂和西化我国的战略目的,长期以来打出“人权牌”“民族牌”、“宗教牌”等来牵制我国党和人民政府,对党和人民政府施加压力。同时他们也利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和“东突”组织来进行破坏。加上叛逃国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和国内的民族分裂分子相互勾结遥相呼应,利用各种手段挑起事端。这是影响我们民族关系和谐的具有敌我矛盾性质的内容,是引起民族矛盾和造成民族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不尊重少数民族的特点,如宗教信仰、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等,引起民族感情伤害的问题。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民族文化,这些形成了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民族深入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执行民族政策有误,处理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不当,忽略了民族差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过分强调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表现了大

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近年来,因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发的群体事件增多,不断发生民族交往中引发的摩擦,如河南中牟事件、原阳事件等,违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歪曲民族文化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第三个因素是社会发展造成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因素都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有集中在经济发展与差距拉大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的矛盾、市场竞争和民主平等的矛盾等等,其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成为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社会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是可以靠自我发展和调解来得到解决的。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不可不予以重视。国内外的历史证明,民族和宗教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整体看,我国的民族问题解决处理得是比较好的,但我们还要看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和统一,借口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围绕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还十分尖锐。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借鉴国内外发展民族关系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形成合力,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建设民族的和谐文化,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包括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通过潜移默化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关系中的物质力量。新时期,各民族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各族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和教育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和国家团结统一的利益关系。造就和培养一些少数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民族文化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又抵制各种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错误和腐朽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为民族关系和谐注入动力

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的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东部发达地区还存在着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还处于绝对的贫困状态。如果经济长期得不到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事实证明,民族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根本。

(三)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关系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坚持国家完整统一与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是历史性和现实性、政治性和经济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统一,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积极推进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民族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要不断

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为各民族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民族工作依法进行。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以信仰自由引领民族关系和谐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民族矛盾有很大部分是出于宗教问题。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人们在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空虚等情况,困难、疾病、动荡等带来的社会不安和困难,以及在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很多尚未作出科学解释的现象,这些促使人们到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产生大量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矛盾联系一起的宗教问题。加之国际敌对势力的干预和支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解决宗教问题上,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使宗教管理走上法制化,妥善处理和有效预防宗教问题产生的矛盾,使得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能力

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民族工作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功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做好中华民族工作,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工作中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我们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的方法,及时合理有效处理民族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民族矛盾解决民族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民族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解决利益矛盾。建立健全民族问题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有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过程中,还要树立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复杂性的思想,注重民族感情,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包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达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民族关系的和谐。

备注: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上一篇:大班上学期个人工作计划5则范文下一篇:中欧智慧城市合作试点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