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07-27

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共7篇)

篇1: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

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

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地理学科的思维体系是与地理学的学科特征紧密联系而形成和产生的。它主要包括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动态的以及立体的地理思维方式。

综合性:地理学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综合性的思维方法指能够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命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考生应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思维方法,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去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事物的特点。

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方法:

1、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范围、界线)

(2)地形:(主要类型、组成、地势、地表形态、分布、成因)

(3)气候:(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特点、温度带、干湿区、成因)

(4)河流、湖泊:(分布、补给、季节变化、水文与水系特 征、成因)

(5)植被(类型、分布、特点)

(6)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7)自然资源:

①种类(矿产、土地、水、气候、生物等)

②数量状况

③质量状况

④优势资源

⑤地理分布

⑥制约性资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区域社会构成特点:人口状况 ②民族状况 ③宗教、文化、教育、传统等

(2)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均GDP)

②区域在世界或全国的经济地位

③农业(地位、类型、特点、发展条件、分布、农产品)

④工业(地位、类型、发展条件、分布、工业产品)

⑤交通、城市(主要交通方式、分布、特点;首都、主要港口和工业中心等)

(3)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竞争力状况)

①优势(区位、资源、人才、科技、文化、教育、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交通)

②制约性因素(资金、资源、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环境问题等)

3.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综合分析区域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因素,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联系性: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欧洲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的内在联系

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又一显著特征。

在对区域地理现象和成因进行分析时,既能够运用综合对比的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又能对不同地理事物和问题,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进行科学评价,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比较法是分析和掌握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高考地理考察区域特征的常见命题方式。

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①横向对比:即将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②纵向对比:即对同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③专题对比;对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

④综合对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有关的地理要素作系统比较和全面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立体性:空间想象和立体思维是地理思维的又一特色,它是由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空间的和立体特征所决定的。

准确地将地理抽象思维与地理形象思维进行转换,也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复习中,应注重充分运用地图、图形、和填图、绘图的方法,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地理立体思维能力。

动态性: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影响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发展的要素及变化规律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地理学要不断研究地理事物变化发展的特点,探索变化发展的规律,并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在地理学习中应树立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影响地理事物形成和演变的因素的科学态度和观念。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在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一)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也和他人一样的有地位、一样的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三)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内驱力。有需要才能有追求,有了对地理事物认知的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内驱力能把学生的心理内部的精神力量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效而持久地投入学习。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去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希望获取知识,希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内在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获取知识,并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条件,以学生的这种内需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这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学时不要作太多的铺垫,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教材,自己去寻找关于地理问题的切入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认知的实际层次,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自然地迁移到新的知识情境当中去。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适合发挥他们自己聪明才智的条件,达到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一年来坚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原则。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老师设计的练习题。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基本不超过15分钟。这种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的方式,其实是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从而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从教学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评价的作用并不限于只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有多大,还应该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会出现答错问题的现象,在这时,教师要进行耐心的鼓励、引导、点拨,而不是训斥、否定和惩罚。运用前者,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态度诚恳,由此会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会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运用后者,就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关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与评价,不仅是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凝聚师生感情的需要。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在今年初一(7)班的实验教学中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课文内容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只有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地理教学要优化教学过程,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参与的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大胆地放开手脚,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的作用,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让他们多有机会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作到“六个让”:地理学具让学生操作;地理特征让学生发现;地理原理让学生讲述;地理规律让学生总结;解疑思路让学生探索;学习难点让学生突破。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给学生以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每一节课的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学的实践表明,这样的参与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兴趣盎然。

篇2: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地理高考命题以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的考查为主线,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求考生首先必须具备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考地理知识点:思维能力的提高方法。

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

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地理学科的思维体系是与地理学的学科特征紧密联系而形成和产生的。它主要包括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动态的以及立体的地理思维方式。

综合性:地理学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综合性的思维方法指能够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命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考生应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思维方法,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去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事物的特点。

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方法: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范围、界线)

(2)地形:(主要类型、组成、地势、地表形态、分布、成因)

(3)气候:(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特点、温度带、干湿区、成因)

(4)河流、湖泊:(分布、补给、季节变化、水文与水系特 征、成因)

(5)植被(类型、分布、特点)

(6)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7)自然资源:

①种类(矿产、土地、水、气候、生物等)

②数量状况

③质量状况

④优势资源

⑤地理分布

⑥制约性资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区域社会构成特点:人口状况 ②民族状况 ③宗教、文化、教育、传统等

(2)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均GDP)

②区域在世界或全国的经济地位

③农业(地位、类型、特点、发展条件、分布、农产品)

④工业(地位、类型、发展条件、分布、工业产品)

⑤交通、城市(主要交通方式、分布、特点;首都、主要港口和工业中心等)

(3)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竞争力状况)

①优势(区位、资源、人才、科技、文化、教育、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交通)②制约性因素(资金、资源、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环境问题等)

3.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综合分析区域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因素,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联系性: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欧洲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的内在联系

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又一显著特征。

在对区域地理现象和成因进行分析时,既能够运用综合对比的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又能对不同地理事物和问题,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进行科学评价,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比较法是分析和掌握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高考地理考察区域特征的常见命题方式。

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①横向对比:即将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②纵向对比:即对同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③专题对比;对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

④综合对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有关的地理要素作系统比较和全面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立体性:空间想象和立体思维是地理思维的又一特色,它是由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空间的和立体特征所决定的。

准确地将地理抽象思维与地理形象思维进行转换,也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复习中,应注重充分运用地图、图形、和填图、绘图的方法,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地理立体思维能力。

动态性: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影响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发展的要素及变化规律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篇3: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孩子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 高效地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是现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的问题。

就地理学科而言, 所谓的地理关注的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矛盾, “地理学就是指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和事物在地球出现, 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 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 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 要善于运用这些规律, 通过结合身边地理事物, 组织学生认识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社会与生活的时间措施与途径,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一、让学生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地理要素的存在、发展和演变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学会用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存在、发展和演变。例如, 在世界地理中我们了解到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第一级分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 连为一体, 包围着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按照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裂解为若干巨大的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 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 或相背分离, 或相向聚合, 或相互平移, 从而发生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或错动, 在这种地球内部运动和地球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塑造了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这就体现了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再通过联系身边的地理事物, 让学生们调查我们自身所处的区域有是什么样的地形, 地形的特点, 以及地形形成的原因, 让同学们深刻感知到, 世界就是由这些不同的地理事物组成的。再如, 由于气候的差异才会有千奇百怪的自然奇景, 以及各地不同的人文地理, 这体现了世界的多样性。例如, 在学习人种的分布规律中, 我们知道了人种的分布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 受太阳直射时间长, 皮肤黝黑, 而中纬度的欧洲及中高纬度的俄罗斯, 由于气候原因, 一年中受太阳照射时间短, 所以白种人居多, 位于中纬度的亚洲国家, 受太阳照射时间适中, 因此多为黄种人。这说明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出地理事物存在、分布的规律, 以及存在的原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用运动的眼光去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及规律

通过学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 了解物质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的规律。在“海陆变迁”中, 我们知道地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当中,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察觉不到这种地表的运动变化, 这就是物质的相对静止,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 大量的证据足以证明地球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 如在珠穆拉玛峰发现远古的海洋生物化石, 在北半球除印度以外的广大地区并未找到确切的晚古生代冰川遗迹, 相反却见到许多暖热气候的生物化石。这就是运动物质的绝对性。还可以通过板块构造学说来分析地球上各地火山、地震灾害频发的原因, 来证明地理事物运动时有规律的, 这些都可以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的运动规律。

让学生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有利于有属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避免因循守旧, 生搬硬套地理知识的现象, 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把握多样统一的地理事物。

三、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 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

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 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 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例如, 一个地区的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 如我们国家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为例,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 东临渤海和黄海。地形以平原为主, 面积广阔, 兼有高原和山地。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建立了山西煤炭、大庆石油等工业基地。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 降水集中在7、8两月, 多暴雨, 此时河水暴涨, 河流易泛滥成灾,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 常有干旱 (春旱严重, 夏季暴雨) 。由于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 造成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热量不足, 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南方地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地势东西差异大, 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受季风影响,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 水热充足, 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但是煤、铁、石油资源相对不足, 发展工业需要在外地运输大量原料。这些都反映了地理事物两面性, 矛盾性,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矛盾性, 这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性。我们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正确处理人口、自然、环境的问题,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解决好人地关系, 因地制宜。通过多形式, 多渠道, 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让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 让学生辩证统一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当中也要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案例教学无论是“从例到理”, 还是“从理到例”, 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问, 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学会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继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 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案例教学时, 所选案例必须具备教学性, 既符合课程标准, 贴近教学内容, 又贴近生活实际, 蕴含着丰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适宜知识和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让学生真正的接受素质教育。例如, 在气象灾害“台风”时, 台风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如十级的风力可以拔树倒屋, 伴有12级以上的强风会掀翻巨轮, 让地面的通讯设备遭受严重的损失, 河堤决口, 水库奔溃, 瞬间之间农田、城镇变成汪洋泽国,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会引发山洪暴发等。

与此同时台风也同样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好的方面, 一般表现在这几点: (1) 台风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台风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台风能给日本、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雨水, 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25%; (2) 台风可以起到调温作用。赤道地区气候炎热, 日照时间长, 如果没有台风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 热带便会更热, 寒带也会更冷, 而温带将会消失。如果没有台风, 将给迟到附近的城市造成严重的干旱; (3) 台风可以保持热平衡。台风最大时速达200公里左右, 其能量相当于400枚2000吨级的氢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 地球全凭着这个能量保持热平衡。

因此要一分为二,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台风问题。

四、结语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阶段任重而道远,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当做教师心中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 不断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分析理解地理事物,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培养学生地理辩证思维能力, 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把握事物, 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李兴民.中学教学参考[J].2010.

[2]贺丹君, 刘茹.初中地理[D].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福渠.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策略[J].学周刊, 2013.

篇4:高考地理提分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以及巧妙提问等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用《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的含义,引出世界人口问题;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出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学习。再如,众所周知古代人们建造房屋用以上避风雨,下避野兽。今天,野兽的威胁已不存在,但这些房屋的形态仍旧保持当地的风格(多媒体展示各地各具风格的房屋建筑图片)引出《气温和降水》一节。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某一学科成绩优异往往是因为他对该学科有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的结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训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二、设疑置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又问,有究才有所得。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或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思考。例如,在讲述《海陆的变迁》时上课就提出:近年来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的化石,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课堂教学。课堂结尾时,再由学生回答此题,学生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学生终于明白了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过去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它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在讲述地球自转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会怎样?地球只自转不公转会怎样?公转时不“斜着身子”又怎样等悬念性结尾。从而达到“收”中欲“展”,兴味盎然,促使学生奋力再攀。

三、课堂内外结合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应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在讲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节时可以设置暑假外出旅游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从许昌到三峡游览让学生规划出游路线,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沿途都经过哪些景区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估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等。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亲其师而信其道。”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明显的表现为“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他教的学科”的特点。为师者首先要克服传统的“师道尊严”观,放下架子,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发扬学生间的平等互助精神,不要让优等生产生优越感,也不要让后进生产生自卑感。在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产生对待学习的积极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学生不需唯命是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自主发展。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缺乏生机,学生就会厌学、怕学,课堂不敢发言,又如何自主发展呢?摆脱了这种困境,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篇5:谈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在分析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后, 我们便会思考, 怎样才能让学生弥补这些不足, 使他们的思维逐步的具备准确性、深刻性、完整性、灵活性呢?

一、培养思维意识

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时候, 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持久的热情。只有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 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 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 对待阅读就不是敷衍塞责的态度, 对于问题糊弄过关了, 他就会认真地去阅读文本, 读通了、读透了文本, 对文本的把握就会准确些、透彻些, 思维的效果就会好些。

二、奠定思维基础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思维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来自于年龄、智力方面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于学生阅读思维的习惯。抓到书是认真地读, 还是走马观花, 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效果, 如果对文本内容还没有弄清楚, 那么, 他思维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令人满意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三思而后行”等都是阅读习惯的范例。

三、精心设疑

提问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对课堂教学提出进行系统研究, 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普通学日时间的80%”, 进而得出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的结论。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 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 以至于特有的标点符号, 是思维的诱发点;学生“不能答”“不开窍”的难点, 同样是思维的诱发点。引导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设计好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两个特点:问题设计具有可思考性。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 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考, 这种思考应该是一种真思考。如三年级教学就不能设计诸如想一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孙中山吗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上去好象是问题, 在让学生思维, 其实这是一种假思维, 因为学生根本不用思维就能获得答案, 他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 久而久之, 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扎实训练

1. 同类型练习迁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或通过独立思考运用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方法, 理解了文本, 此时学生的心理是喜悦的, 但对文本理解的方法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强化巩固, 我们可以趁着学生在感到成功的喜悦的时候适时的利用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既是对学生之前阅读理解的一种检阅, 又是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强化巩固。

2. 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了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可以使学生顺利地阅读相关的文本, 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让学生进行同类型阅读迁移的同时, 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 让学生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巩固提高。如《北大荒的秋天》, 在教“原野热闹非凡”时, 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 反映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同学们通过讨论知道了作者是通过对“大豆”、“高粱”、“榛树”的描写表现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然后又让学生有选择的思考: (1) 、下课了, 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 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春天到了, 花坛里真美呀, 美的事物有哪些, 怎样的美?思考之后分小组进行交流, 最后用笔写下来。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 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方法。

五、鼓励质疑, 拓展思维空间

篇6: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近年来, 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地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地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 无论是地理概念的建立或地理定律的发现, 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地理教学中, 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的认识。一般来说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最为重要。正如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里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靠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可见,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坚实基础, 也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地理思维及其特点

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 认识地理事物,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 揭示其内部联系, 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的认识的过程。

1. 空间性

地理学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要求人们从广阔的空间上进行思考。所以说, 地理思维具有空间性的特点。因此, 地理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2. 区域性

地理自然环境各要素和人文地理各部门在某一地区的特殊组合, 形成一个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要求学生辨别区域差异, 掌握区域特征。

3. 综合性

人们认识某区域地理环境时, 不是把重点放在某一要素或某一侧面的深入探讨, 而是放在对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的整个地理环境系统的认识上。因而, 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时, 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 将每个地理环境要素和各个侧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1.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地理直观教具与现实地理事物相比较小。能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 形成表象, 容易建立基本的地理空间概念, 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教具主要包括教学挂图、示意图、图片资料、地理模型、模具等。其中, 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能自己把握的虚拟空间, 为想象提供场地;示意图主要利于理解某些具有动态发展的地理现象;图片资料、模型、模具主要利于学生形成表象, 为想象提供“素材”。

2. 教师画简图

教师利用边讲边画的示意性草图把地理事物与虚拟的空间结合起来。从某个角度讲, 这种草图比挂图效果更为有用, 因为它的信息量少得多, 不易产生干扰, 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画地理板图、简图不但可以突破难点, 而且是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的桥梁。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可以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 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 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多媒体的运用, 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 变得形象、具体、生动, 清楚易懂, 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构建地理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事物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地理逻辑思维就是借助地理概念, 通过判断和推理, 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 揭示其内在联系, 从而获得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在教学中, 展现思维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充分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是实现形象思维较变为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抽象思维是利用概念, 借助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 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在教学中,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感性材料, 联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并借助各种直观教具, 引导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直观形象的思维, 通过积极的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发展到抽象思维, 从而很容易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原理等。

四、体会

篇7:如何巧妙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对此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只能干瞪眼,其原因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从而导致思维定势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认识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三、加强教学过程的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已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全球地貌有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要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从而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下基础

进入高三,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就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比较活跃。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学生就会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的原因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自主分析一系列的地理问题了。

上一篇: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下一篇:雷锋与我同行_学雷锋自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