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

2024-07-12

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精选3篇)

篇1: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

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要

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的目的: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创业理财的基本模式、创业企业的商务模式、创业企业的利润管理、创业企业如何编制和使用财务报告对新创业企业进行业绩评价。通过运用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对创业企业实施本-量-利分析、资本预算决策分析、经营管理定量分析。通过案例进行分析,着重培养学生学术道德、调研方法、课题研究方法、论文规范等基本能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创新视野,为培养学生创新及创业素质提供实训平台。

1.选择一家你感兴趣的企业

2.分析企业创业背景和历程

3.分析企业的生命周期

4.基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的融资策略

5.分析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成分

6.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

7.分析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发展与创新

8.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

9. 分析新创业企业的股票结构和资本结构,计算企业价值

10.11.

12.13.

14. 职业风险投资周期性分析与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职业风险投资项目分析 新创业企业其它融资渠道分析 收获创业企业分析 撰写分析报告

篇2: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

个人理财综合案例分析的目的: 帮助同学们在分析经济的全球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对理财环境的影响,更好地掌握个人理财规划、资金管理策略、税收规划策略、金融服务、消费信贷以及不同信贷的成本分析、住房与融资决策、健康与医疗保险、金融投资资源包括股票投资、债劵投资、基金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教育规划、退休规划等内容。通过从事个人理财综合案例分析,使学生熟练掌握储蓄、投资、消费借贷等方面的知识组合。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金融理财服务。客户在做出理财决策时通常面临多种选择,本综合案例分析将个人理财课程中重点知识运用于案例分析。同学们通过分析案例背景资料,选择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随着课程进度循序渐进地运用个人理财决策中的各种步骤,注重理财技术与理财决策实训相结合,旨在教会学生认识、评估各种选择,为学生日后的理财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客户设计个人理财目标。

2. 为客户设计资金管理策略。

3. 为客户设计税收规划策略。

4. 为客户制定储蓄计划。

5. 为客户制定购买住房与汽车计划。

6. 为客户建立消费信贷等级并为客户分析信贷渠道。

7. 为客户设计参加人寿保险计划。

8. 为客户设计参加健康保险计划。

9. 为客户设计参加个人财产保险计划。

10. 为客户设计投资计划。

11.12.

13.14.

15.16.

篇3:创业理财综合案例分析内容提

创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概念, 目前对创业能力的研究还没有一致结论。高耀丽 (2002) 提出, 学生创业能力是个体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社会能力 (市场信息的捕捉和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等。其中, 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前提, 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 而社会适应能力是创业能力的核心。王饮寒、李伟 (2011) 以成都市创业大学生为调研对象,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调研数据, 利用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能力指标, 包括领导沟通能力 (领导能力、影响能力、获取支持与追随、说服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乐群性) , 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总结经验、调整目标、自我激励) , 挫折抗压能力 (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乐观的人格、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绪控制能力 (清醒评估现状、预估最低目标、有效排解压力、深思后行) 和决策影响能力 (权限意识、公关能力、组织的依赖性) 五个胜任力维度。

当前, 为了有效地把高职生的就业压力转化为主动创业的动力, 就必须充分理解高职生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对高职生创业能力做深入研究, 掌握高职生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内涵, 不仅有助于高职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能更新职业院校教育思想观念, 丰富创业教育理论, 为今后高职生创业实践和相关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研究学者对创业能力的研究, 主要是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的形式来进行, 对创业能力多维度概念取得了一致的认可, 但在创业能力结构和类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应的实证性研究证据和支持性理论也较为欠缺。因此,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法, 通过对收集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技术, 提出高职生创业能力结构与类型。

2 访谈取样

本文从创业事件中选择了34个典型行为事件。创业事件主要来自于网络、新闻报道和个案访谈, 选择行业分布于电子商务、餐饮行业、服饰行业等。其中, 个案访谈工作用现场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进行, 采用深度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 围绕“您认为创业活动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您认为这些能力中哪些是最重要的?”等问题展开。

3 内容分析

本研究在访谈过程中采用详细书面记录的方式获取访谈资料, 查找的网络、新闻报道以原汁原味的整体案例进行收集。而在整理所得到的案例资料时, 以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内容分析单元, 经分析后共得到34个内容分析单元。

3.1 建立高职生创业能力模型——双维模型

对于创业来源的研究, 资源学派和机会学派的观点具有广泛影响。资源学派强调企业的来源是开发整合资源的能力;而机会学派对能力的发挥增加了市场约束条件, 于是将创业能力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 突出了创业活动的特点。此外, 从高职生创业规模来看, 一般有个体创业和团队创业两种形式。

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访谈材料内容, 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建立高职生创业能力双维模型。双维模型是根据创业活动的创业主体、创业来源进行划分的。把不同创业主体——“个体创业”和“团队创业”作为横坐标的两极;把不同创业来源——“机会”和“资源”作为纵坐标的两极, 就构成了一个双维四象限的创业能力模型。

所谓机会, 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 而资源是指创造价值过程中需要的特定资产,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个体是将个人在创业活动中的能力作为衡量的主体, 而团队则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团队, 在创业活动中的能力作为衡量的主体。

集成融合取向是指整个团队在利用机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向。这种能力取向包括团队成员掌握和组合各种商业机遇, 有效地融合不同价值倾向, 协调和完善各种关系, 达成共同目标。

识别控制取向是指个体在利用机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向。这种能力取向包括个体识别和充分利用市场供求机遇, 有效控制相关风险。

开发利用取向是指个体在把握资源要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向。这种能力取向包括个体能够具有创新意识, 发现资源新价值, 并利用自身知识、技能等个人特质来实现价值增值。

整合规范取向是指整个团队在把握资源要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向。这种能力取向包括团队成员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以及分工协作, 实行规范化管理。

3.2 编码归类

本研究将信息资料中具有独立完整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内容分析单元。在进行归类时, 本研究采用单重归类法, 即将某个具有多重属性的分析单元归入最适合的内容类别中, 如果分析单元含义不清, 则删除该分析单元。鉴于马文峰 (2000) 的观点, 以往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的研究多采用大于或等于2人的编码方案, 因此, 本研究采用了较常用的2人编码方案, 由2名专业人员进行编码。

3.3 编码信度检验

根据李本乾 (2000) 等的观点, 内容分析的信度一般可以通过编码者的一致性程度得出, 并且内容分析的编码一致性程度在0.80以上为可接受水平, 在0.90以上为较好水平。编码一致性程度 (Category Agreement, CA) 是指两名编码者对相同分析单元进行归类时, 相同的个数占编码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参照Winter (1992) 的动机编码手册, 用S表示编码者归类相同的个数, 用T1、T2分别表示两名编码者的编码个数, 计算公式为:CA= (2×S) / (T1+T2) 。

本研究编码者一致性程度分别为集成融合1.0, 识别控制0.89, 开发利用0.9, 整合规范1.0, 都在0.80以上, 说明编码结果达到了可接受的信度水平。

3.4 编码效度检验

对内容分析技术的效度检验而言, 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检验其内容效度。本研究中, 对内容分析的效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比” (Content Validity Ratio, CVR) 来评定, 其计算公式为:CVR= (ne-N/2) / (N/2) 。公式中ne为评判中认为某项目很好地表示了测量内容范畴的编码者人数;N为编码者的总人数。该公式表明当认为项目内容适当的评判者人数不到一半时, CVR为负数;如果所有人认为项目合适和不合适人数相等时, CVR为零;而当所有评判者都认为项目内容很好时, CVR=1.0。

在本研究中, 分别计算了两位编码者对34个分析单元编码结果的CVR值, 结果显示, 有32个分析单元的CVR=1.0;2个分析单元的CVR=0。由此可见, 本研究的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5 编码描述性检验

表1是对高职生创业能力访谈材料部分内容进行归类后的描述举例和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位编码者归类的内容在涵义上都能准确地反映相应的类别, 这再次说明了本次内容分析所取得的高职生创业能力模型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从表1的内容归类中可以看出, 开发利用取向在高职生创业能力取向中被提及频率最高, 百分比达到了58.9%。熊彼特 (1934) 赋予创业者以“创新者”的形象, 认为创业者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 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 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

识别控制能力被提及频次是18次, 占53%。Kirzner (1973) 认为, 创业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得机会的“敏感”, 也只有具备这种敏感的人才能被称为创业者。奈特 (1921) 赋予创业者控制风险能力, 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心和在行动中能承担风险。

在访谈材料中, 集成融合取向被访谈者提到16次, 占47%。事实上, Jim Natural (2007) 提出为了有效地完成团队任务, 需要利用集体智慧的融合, 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 共同决定如何工作。

在访谈材料中, 管理规范被访谈者提到的次数相对较少, 为14次, 占41.2%。这可能是有些访谈对象难以理解整合规范取向的确切内涵, 团队创业过程中更多的是完成共同目标, 导致访谈对象更多地注重团队成员间相互的价值观的融合, 而没有意识到团队间资源的整合配置。但根据以往研究文献, 如谷宏、王建中 (2011) 提出, 创业者需要对创业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 以增强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促进创业成功。因此, 我们仍将整合规范能力取向作为高职生创业能力类型之一。

4 研究小结

本研究应用典型行为事件技术, 通过对收集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技术, 并进行编码研究, 提出了高职生创业能力模型, 形成四种类型的能力取向——集成融合取向、识别控制取向、开发利用取向和整合规范取向。内容分析的结论表明, 本研究提出的高职生创业能力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能够较好地反映创业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强调,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较薄弱, 本研究的开展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作了相应的理论准备。

摘要:就业问题成为众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社会压力, 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倡自主创业是解决该问题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地把高职生的就业压力转化为主动创业的动力, 就必须充分理解高职生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法, 运用内容分析技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论表明由集成融合取向、识别控制取向、开发利用取向、整合规范取向构成的高职生创业能力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为创业能力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生,创业能力,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1]高耀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的变革[D].江两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2.

[2]隆麒.基于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0.

[3]王饮寒, 李伟.大学生创业能力指标构建及提升路径[J].人民论坛, 2011 (17) .

[4]马文峰.试析内容分析法在社科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 2000 (4) .

[5]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 (上) [J].当代传播, 1999 (9) .

[6]林强, 姜彦福, 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 2001 (9) .

上一篇:电力工程(进场施工协议书)下一篇:超越梦想,提高生命的质量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