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2024-08-03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共4篇)

篇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文综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试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出现私田开垦,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认,到秦汉时期,土地大量开垦,破坏生态环境,而周朝实行土地国有制,因此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比周朝多,故A项正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不断提高,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特征是精耕细作,不是粗放式经营,故C项错误;汉朝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更加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故D项错误。【答案】A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解析】从材料“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说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当时法家思想是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官僚政治的影响,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是在秦代,儒家思

想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夏商周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故D项错误。【答案】B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在北宋时期,孟子地位位居孔子之下,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北宋时期强调“利”,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设计王安石言论,没有涉及王安石变法,故D项错误。【答案】C

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试题解析】清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权力,不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保证宗室贵族待遇,安抚宗室贵族,恰恰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的政策既稳定了宗室贵族,又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保证宗室贵族待遇,安抚宗室贵族,宗室贵族不会发展势力,不容易形成割据局面,故D项错误。【答案】C

28、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

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知识点】晚清中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试题解析】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前,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故C项错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说明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但不能说明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故D项错误。【答案】B

29、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知识点】国民革命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可知是国共合作。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是国民党政府,不可能有共产党参加,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政府,当时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是抗战时期共产党政府,不可能国民党参加,故C项错误;武汉国民政府是国民革命时期政府,当时国共合作,国民党、共产党参加,故D项正确。【答案】D 30、毛泽东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 的直接历史背景是()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 【知识点】抗日战争

【试题解析】“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时,革命势力在南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是在抗战时期,从材料“解放区”信息可以看出是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故B项错误,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时,解放区范围更广,除了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故D项错误。【答案】C

31、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电影观众与电视观众之比

【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试题解析】建国初期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比例高,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正确;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不是递增或递减,故B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后,私有制逐渐消失,改革开放后,私有制逐渐增长,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电影、电视在改革开放后普及,因此改革开放后比例不断提高,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

32、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及骑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职前训练及测试,好在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A.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

B.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 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D.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试题解析】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不是代议制,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官员在任职前要进行培训,说明古代雅典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故B项正确;雅典实行的是公民民主政治,不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直接民主制,故D项错误。【答案】B

33、近代某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科学、制度、道德和法律规范等都是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个体特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适。此观点()A.是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

B.为“人民主权说”提供了逻辑起点 C.促进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

D.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识点】进化论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社会达尔文学说,即将进化论运用到了对人类社会的考察上。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故A项错误;公意是“人民主权说”逻辑起点,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是在19世纪上半叶,而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于19世纪中期,故C项错误;社会达尔文学说体现了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价值观,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答案】D 34、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全面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的一切核武器试验。西方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该条约签订的目的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量的放射性尘埃。”该条约的签订()A.使美苏争霸格局出现实质缓和

B.加强了美国与欧共体各国之间的合作

C.恶化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试题解析】根据时间1963年可知,当时美苏争霸格局并没有出现实质缓和,故A项错误;《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国是美苏英三国,不是欧共体各国,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在进行核试验,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恶化中苏关系,故C项正确;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没有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

35、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试题解析】材料说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关税大大降低了,“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欧洲关税同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经济问题,没有涉及政治,故D项错误。【答案】A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15分)(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10分)【知识点】法制建设主题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结合20世纪初时代背景、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相关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对中国社会法制化、民族工商业影响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区别,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第二小问启示,回答如何加强法制建设。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推行;西方文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5分)影响:推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传统的官商关系有所改变;提升了民族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不能充分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10分)(2)区别: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英国立法重在促进社会公平,议会立法符合民主程序。(8分)

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任答2点2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传统思想流变示意图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试题解析】可以提取儒家思想源远流长。论证时要史论结合,可以从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学不断创新,儒学不断延续和发展,儒学发展脉络来回答。【答案】示例

信息:儒家思想源远流长。(2分)说明:儒家很多思想观点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儒家思想垄断了教育和考试有利于儒学延续和发展;儒家思想关注民生推行仁政,广大人民群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接受;儒家思想春秋产生、战国壮大、汉代官方化、宋明时期哲理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为示例,考生无论提取出何种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均可酌情给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史学家评价这一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史称“昭宣中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10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宣中兴的积极影响。(5分)

【知识点】汉代昭宣中兴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归纳为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根据材料“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归纳为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根据材料“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归纳为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根据材料“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归纳为

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第二小问实质,是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2)根据材料““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可以归纳为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答案】(1)内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8分)实质:封建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2)影响: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5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谈到:“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代议士都变成了‘猪仔议员’,有钱就卖身,分赃贪利,为全国人民所不齿。各国实行这种代议政体都免不了流弊,不过传到中国,流弊更是不堪问罢了。大家对于这种政体如果不去闻问,不想挽救,把国事都托付到一般猪仔议员,让他们去乱作乱为,国家前途是很危险的。所以外国人所希望的代议政体,以为就是人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那是不足信的。”

“现在世界上所谓先进的民权国家,普遍的只实行这一个民权(指选举权—笔者注)”势必会导致“政府过于专横,人民没有办法来管理。不管人民是怎么样的攻击,怎么样颂扬,政府总是不理,总是不能发生效力。”1924年在由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民权运动之方式,规定于宪法,以孙先生所创之五权分立为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已。因此,既以济代议政治之穷,亦以矫选举制度之弊。”孙中山还指出“但此种民权,不宜以广漠之省境施行之,故当以县为单位。而在中央则要另外寻求替代方案,即由每县各选举一名代表,组成国民大会,代表人民行使中央政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倡直接民权的原因及目的。(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直接民权说的内容并简析其历史地位。(8分)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代议士都变成了‘猪仔议员’,„„所以外国人所希望的代议政体,以为就是人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那是不足信的。”可以归纳为代议制的弊端;根据材料“现在世界上所谓先进的民权国家,„„不管人民是怎么样的攻击,怎么样颂扬,政府总是不理,总是不能发生效力。”可以归纳为人民只有选举权难以监督政府;再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来回答。第二小问目的,实现民主政治。

(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可以归纳为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第二小问地位,孙中山提倡直接民权是针对代议制弊端提出,可以回答是代议制的补充;三民主义的发展;孙中山提倡直接民权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

【答案】(1)原因:代议制的弊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人民只有选举权难以监督政府。(6分)目的:实现民主政治(1分)(2)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2分)地位:代议制的补充;三民主义的发展;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2年,苏德双方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简称《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它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俄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和领事关系;两国按最惠国原则发展彼此的经济和贸易关系。7月,根据一项秘密协议,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这其实违反了凡尔赛条约。11月,两国在柏林签署附加协议,将条款延伸到俄国所控制之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阿美尼亚与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拉巴洛条约》后形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影响。(9分)【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试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和协约国对苏德两国的排斥;德国需要通过与苏友好改善自己的国际处境。根据材料“德国放弃它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俄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可以归纳为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需要外国资金和技术支持。

(2)第一小问特征,《拉巴洛条约》是苏德签订,体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也反映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和外交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拉巴洛条约》后形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建交的热潮”归纳为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苏俄的阴谋,使苏俄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与苏联建交热;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也为两国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答案】(1)背景:凡尔赛体系和协约国对苏德两国的排斥;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需要外国资金和技术支持;德国需要通过与苏友好改善自己的国际处境。(6分)(2)特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和外交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4分)影响: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苏俄的阴谋,使苏俄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与苏联建交热;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为两国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任答3点5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姚莹(1785年~1853年),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入狱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可以归纳为投降派和英国特使的诬陷。英国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反映了晚晴政治腐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司法主权开始丧失。

(2)“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说明他抵抗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编写《康輶纪行》,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说明他主张学习西方,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说明他镇压太平天国,体现了其阶级局限。

【答案】(1)原因:晚晴政治腐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投降派和英国特使的诬陷;中国司法主权开始丧失。(8分)(2)简评:抵抗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主张学习西方,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镇压太平天国,体现了其阶级局限。(7分)

篇2: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3.8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6页,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

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

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 25.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

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6.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

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

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

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27.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

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28.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29.“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

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30.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

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

A.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

C.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31.图6是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疆域图。强大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但其中也蕴含着

危机。观察图6,从中可以直接发现的危机信息是

A.帝国北部日耳曼人虎视眈眈

B.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之上

C.帝国的内陆边境线过于漫长

D.帝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32.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

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

33.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

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英法等国家认为:“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

们的”。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

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

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34.“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

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35.图7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

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

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

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

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17、18世纪的公民还

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 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

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

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

——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

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

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

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 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

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 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

——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适新国民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历史中,生产力由低及高,人类干预自然的广度 和深度也是不断增长的。相应,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反 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右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上述关 系。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线索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

改、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析、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11年,罗马元老院向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宣战。在战争中,罗马司令官接受朱古达

大批贿赂,士兵出卖武器,纪律松驰,士气涣散,战争伊始便屡遭失败。拖延不决的战争引起了

广大平民,特别是骑士的不满。利用这一形势,马略许诺尽快结束战争,在骑士和平民的支持下

当选为执政官。随后,马略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

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而符合征

兵财产要求的公民越来越少。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使得士

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 役结合在了一起。马略接受了罗马军团逐步向方阵队形演变的趋向,把步兵大队作为基本的 4

术组织。他强化了长矛兵的地位,将长矛方阵置入军队主力之中。他将重步兵按照训练程度重

新划分了军团,还极大强化了远程火力和骑兵。事实证明,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维护奴隶制国家

确有实际效果,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在一系列的内战

后迅速转变为罗马帝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略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略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戊戌六月康氏为德宗论法国革命,日:“民性可静不可动也。一动之后,若转石于悬崖,不至

于趾不止也。《传》日: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民愚不知公天下之义则已耳。既知之,则富贵崇高

者众之所妒,事权尊一者众之所争也。法民既远感于美民主之政,近睹于英戮查理士逐占士第

二之故,则久受压制,具瞻岩岩,必倾覆之。”“则莫若立行干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

之。如英之威廉第二后诸主然。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然则今日之中国,惟有实行欧洲十八世纪革命高潮中流行之平权思想而已。平权派之言日:

人权者出于天授者也。故人人皆有自主之权,人人皆平等。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

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此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盖政府之

所以成立,其原理在于民约。故国民主政,为政治自由之要义。然则“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

——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在君权方面的思想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在中国政治改革方面观点的异 同。(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

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 5

战略。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

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

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

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

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

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

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

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 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

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

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新面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实质。(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前325年,赢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斯

为秦惠文王。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 反”。于是,惠文王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

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入秦,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赢驷重用。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拨。

赢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泰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

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 6

合攻秦,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诱使

楚国冒险出兵攻秦,大败楚军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

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 件。

——杨志刚《千秋兴亡:秦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惠文王的为政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9分)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二)历史参考答案

24.D 25.B 26.C 27.B 28.D 29.B 30.C 31.C 32.C 33.B 34.C 35.C 40.(1)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勤勉进取,守信坚韧;遵守法律,捍卫人民主权;推崇理性、参政议政。(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意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7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

(2)新国民观:摒弃旧文化体制下的国民劣根性;通过平民化的“文学革命”塑造新国民;具备独立与理性的精神品格;注重科学精神的养成。(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更迭;留学风气盛行。(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1.示例1:

观点: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不断增长的。(2分)

远古社会:这一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依赖于自然,被动地从自然中获取生存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处于狩猎和采集为主的阶段。

古代社会: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 开始在生产中使用畜力,并能在有限范围内利用水力和风力,以及开采矿山冶炼金属,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人类进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时期。

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后,通过煤、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使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和大气的对流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

现代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逐渐转向对自然界中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断扩大的。

(1分)

示例2:观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由开发利用到保护。(2分)远古社会:人类处于狩猎采集文明时期,对自然还处于恐惧和崇拜的阶段,氏族和部落的图腾崇拜往往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形象。

古代社会:人类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是可以被利用,甚至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

近代社会: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开始探寻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意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也在日益恶化,所以人类逐渐产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伴随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1分)示例3:

观点: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分)

远古社会:在狩猎采集文明时期,自然主要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成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

古代社会:在农耕文明时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和砍伐等现象,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和土地退化。

近代社会:在工业文明时期,自然界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煤油等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近代突然变得不和谐。

现代社会: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等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自然在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1分)

(可以多角度提炼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5.(1)背景:军纪散漫,贪污现象严重;兵源不足;罗马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6分)(2)主要内容:确定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进行兵种改革。(4分)

意义: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罗马版图的扩大及向帝国的转变。(5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46.(1)思想:自上而下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6分)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2分)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温和的改革;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民族思想相连,比康有为更加激进。(5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47.(1)主要内容:大规模报复战略;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主要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在较小的耗费下重新获得对苏联的战略主 8

动权。(4分)

实质:推行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2分)

48.(1)措施:诛杀商鞅但不废其法,强化王权;对游说之士开禁,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对六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取得军事上的胜利。(6分)

篇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文科综合 政治

2016.4

24.有位学者,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将个人基本道德分为以上三组。这些基本道德

A.构成从儒家的立场上提出的个人守法体系

B.就是中华美德体系和社会风俗习惯的精髓

C.是应该落实到个人身心实践上的道德要求

D.与自由、平等同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

25.钱钟书(1910-1998年)先生所著《管锥编》一书,近130万字,考证和诠释《周易》、《左传》、《史记》、《老子》等古代典籍,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涉猎英、法、德、拉丁、意大利、西班牙等外文书籍二千余种。其中议论,兼及文、史、哲、社会、政治、心理、语言、考古、民俗等十余门学科。由上可见,《管锥编》 ①可对读者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有所启示 ②是厚古非今、中西合璧、打通文史的杰作 ③是汲取多国家多民族文化成果的学术著作 ④开启了扬弃和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韩非子》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诤臣箕子因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担忧。理由是“象箸必不加于土碗,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从哲学角度看,箕子“象箸之忧”

①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②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反映了矛盾双方具有主次之分 ④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某班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方)VS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反方)”为题举行辩论赛。假如你是正方选手,以下最能够支持你方观点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人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D.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的发挥

28.下列诗句中,与图6漫画所体现哲理相近的是

③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利润④降低医疗费用,扩大企业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经济学说史作为一门课程,主要研究历史上各个经济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主要观点、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梳理经济思想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如果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理论问题,从而比较二者的差异和共性,下列选题具有比较研究价值的是

①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②斯密时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与凯恩斯时代财政危机的对策 ③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④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某班同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美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其中一组同学负责的主题为“美国两党制与美国大选”。该组成员前期搜集到的以下资料,与该主题不直接相关的是

A.论文资料:《利益集团对美国竞选活动的影响》

B.视频报道:《克林顿家族PK布什家族?》

C.报刊文章:《第三方势力为何无缘白宫》 D.专家著作:《美国社会管理创新启示录》

38.(34)分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上所示,对于生产者来说,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增加用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预防和鉴定成本。所以,生产者往往主张“好货不便宜”。

(1)结合材料,假如你是生产者,你会选择图中 A、B、C哪一个质量成本点?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逆境,同顺境相比,更能使人懂得应该做什么事情,懂得什么东西真正是有意义的。所以,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同学丙: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有时不是个人能决定和选择的,对人的影响也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环境条件、先天条件,还要有后天努力。

围绕讨论主题,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12分)

40.(24分)城市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着眼我国城市的长远发展,在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地过程中,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3)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体验,例举一个承载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道路、村镇、建筑群亦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具体说明其保护和利用价值。(6分)

篇4: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挂名写在密封线内。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 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 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

2.下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内衣。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4.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

A.佛、道思想的影响

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

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

5.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这两则广告 A.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

B.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D.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

6.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

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 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

7.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

C.1895-1920年

D.1921一1927年 8.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

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9.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0.近年来,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11.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12.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13.“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14.“进化生物学的新颖而出乎意料的结果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有人把进化生物学的观点归纳为下列几点:①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只有无止境的改变②大自然是平和协

调的③一种优秀的生物,是一个能在其他生物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存活的生命形式④适应性的变化取代了美德上述各点中正确的应该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16.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加强,其本身就是危险的加强”。新经济政策应该“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由国家来调节商品和货币流通”。这表明,列宁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要()A退之有度

B.以退为攻

C.以攻为退

D.彻底退却

17.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18.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 C.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

19.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口致辞中说的:”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加利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全球化发展有了组织保障 B.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 C.跨国公司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D.欧洲共同体逐步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0.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感,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世界格局是()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单极加多极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瘩《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一一《资治通鉴》

请回答:(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4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5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士民公举(士卜·„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名曰议邱。”“俾轮班入值,以备顾问。随时请时,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怕事宜.皆令

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扰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谭嗣同《仁学下》

材料三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一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材料四

民之自由,天之所弄也。-

---《严复集》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议郎”是如何产生的?有何职权?(4分)

(2)据材料二,概述“君”与“民”的关系。(3分)

(3)材料二、三、四的主张分别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什么思想?其主张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政治诉求?

(5分)

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成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一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付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对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4分)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24.(12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

麦迪进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叶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村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拙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教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教相对较少的机构。

—艰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2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3分)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3分》

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时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叶。大垄断时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一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板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3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 3.C 4.A 5.A 6.D 7.C 8.D 9.C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A17.D 18.A 19.B 2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

21.(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3分)(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2分)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2分)(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分)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2分)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分)22.(1)产生:选举产生。(1分)职权:备皇帝顾问;可“上驳诏书”;其令可让“下部施行”。(3分)(2)关系:民主君仆;民选择君为其办事;君不办事民可将其废除。(3分)(3)思想:材料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三:三权分立;材料四:天赋人权。(4分)诉求: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

23.(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4分)(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政府是体制的保护者,也可成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9分)评分标准:第一等(7^-9分),第二等((4-6分),第三等((0-3分)24.(1)结果:参议一院制:少数人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众议一院制:少数州侵犯多数州的利益。(2分)

(2)措施:设立代表各州利益的参议院和代表公民利益的众议院共同构成议会。(2分)特点:参众两院相互制约与平衡。(1分)(3)不正确;因为它旨在恢复邦联制度;人数众多易为感情冲动左右;易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4分)(4)原因:克服少数对多数的侵犯:解决专权;消除党争。(3分)25.(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2分)(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嵘”。(3分)根本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分)(4)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他国的

上一篇:那一份迟来的亲情网络散文下一篇:确认书格式